『壹』 帶式輸送機動力及傳動裝置設計。運輸帶工作拉力2300N,運輸帶工作速度1.1m/s,捲筒直徑300mm.
帶式輸送機動力及傳動裝置設計,就是帶式輸送機的一個動力頭裝置。
尚不知你是要用於驅動那種類型和用途的輸送帶,技術要求如何。那麼,你能給出的技術要求就只能是:
1.輸送帶工作拉力2300N,2.輸送帶工作速度1.1m/s,這二項可作為主要的技術指標。
3.最好有設計說明書和 CAD裝配圖,也是你的要求。
回答如下:
我這里就送上一個【帶式輸送機動力傳動裝置】的CAD裝配圖。此為傳送帶製造行業中較典型的結構形式,並正在十幾年的完好使用中。
其1.牽引輸送帶工作拉力為350kgf以上 ; 其2.輸送帶帶面傳送速度:66.5m/min; 這二項都達到了和符合了你提出的拉力2300N,傳送帶工作速度1.1m/s,的主要技術指標。
該裝配圖中的動力部,如使用固定速度傳送,則用擺線針輪減速機,速比1:12安裝使用。一般都是採用電磁調速電動機較多,以適應不同的傳送速度要求。(你的要求可調節降速到1:12左右)。
至於傳動裝置的捲筒(主滾筒)裝配圖中的直徑定為170mm,已經能超過了你的2300N的牽引拉力要求。該拉力在有足夠的傳動功率的情況下,主要取決於捲筒與傳送帶工作時的摩擦力,捲筒摩擦力又取決於捲筒表面的粗糙度,和傳送帶包容捲筒的面積、傳送帶材質、和表面的粗糙程度,以及傳送帶張緊機構對傳送帶的張緊力的大小等。 170mm已經能滿足需求,就沒必要非要直徑300mm,應盡量小為宜。另再附上裝配圖中,捲筒(主滾筒)的一個部件圖,可以參考修改直徑。
裝配圖用CAD2007和CAXA2013兩種格式發給你。希望仔細分析圖紙。
『貳』 球閥怎麼設計
先要你要有「閥門設計手冊 」里找到球閥尺寸標准,再設計你想要的球閥。先選好球,再是閥桿,接著是閥體的尺寸。這些一步步的找好了。再開始畫圖。
本手冊是由中國通用機械閥門行業協會和北京閥門研究所組織編寫的有較高權威的
《實用閥門設計手冊》。全書共分10章,主要內容包括:閥門分類、閥門名詞術語、閥門型號編制方法、閥門中的壓力損失及主要參數;閥門零部件材料及選用原則,閥門各零部件設計計算程序及計算公式;閥門零部件及結構要素;閥門驅動裝置的設計與選用;設計數據;各種閥門的檢驗和試驗方法。書中提供比較完整的圖、表、數據資料、包括我國及美、英、德、法、日等中的有關閥門現行標准和設計數據,查找使用方便。是石油、石油化工、化工、輕工、城建、電力、核電、航天、煤炭、冶金、醫葯、食品等工業部門,以及農田排灌、船舶、車輛、機械等行業從事閥門設計、使用與維修工作的技術人員的一本實用性很強的工具書。也可供各設計院、所,理工科大專院校有關專業人員參考。 設計在高溫介質場合使用的閥門,還應考慮閥體、閥蓋及連接件工作在高溫下,材料承受由於高溫帶來的附載入荷,包括材料熱膨脹、蠕變等產生的附載入荷,避免由於附載入荷造成的破壞。
編輯本段章節目錄
前言 第一章 閥門基礎知識
1.1 閥門分類
1.2 閥門名詞術語
1.3 閥門型號編制方法
1.4 閥門標志和識別塗漆
1.5 閥門常用標准代號
1.6 閥門中的壓力損失
1.7 閥門參數
第二章 典型閥門結構、配合精度、表面粗糙度和設計標准
2.1 典型閥門結構和設計標准
2.2 主要閥類的配合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第三章 設計計算數據
3.1 閥門管件溫度壓力分級表
3.2 鑄造閥門管件用材料的力學性能
3.3 鑄造閥門管件用材料的許用應力
3.4 鍛造閥門管件用材料的力學性能
3.5 鍛造閥門管件用材料的許用應力
3.6 閥桿材料的力學性能
3.7 閥桿材料的許用應力
3.8 螺栓螺釘材料的力學性能
3.9 各種材料的連接螺栓螺釘許用應力和許用載荷
3.10 美國ASME標准規定材料的許用應用
3.11 密封的必須比壓
3.12 密封材料的各市地用比壓
3.13 石棉填料的系數
3.14 梯形螺紋的摩擦系數與半徑
3.15 梯形螺紋計算參數
3.16 細牙普通螺紋計算參數
3.17 各種材料的螺紋許用應力
3.18 閥桿支承形式影響系數
3.19 各種材料的臨時工界細長比
3.20 各種材料常溫時的臨界
3.21 墊片擠壓的有效寬度BN的計算
3.22 墊片的計算參數
3.23 法蘭連接零件之間的溫度差
3.24 閥門管件計算中的各種摩擦系數
3.25 橢圓閥體b/a<0.4的校正系數
3.26 錐形頂蓋的應力系數
3.27 平封頭的計算參數
3.28 圓板應力系數值
3.29 系數n值
3.30 形狀系數K值
3.31 安全閥的關閉壓力、開啟壓力和排放壓力
3.32 閘閥閥桿軸向計算系數
第四章 閥門材料
4.1 殼體材料
4.2 內件材料
4.3 緊固件材料
4.4 填料和墊片
4.5 閥門密封面常用堆焊、噴焊材料
4.6 耐腐蝕材料材料的選擇
4.7 通用閥門材料的選用
第五章 閥門的設計與計算
5.1 閥門通用部分計算符號
5.2 閥門通用部分典型計算項目
5.3 閥門通用部分計算式
5.4 閥門專用部分計算式
5.5 閥門的結構設計
第六章 閥門零部件
6.1 傘形手輪
6.2 平形手輪
6.3 手柄
6.4 扳手
6.5 閥杜螺母
6.6 鎖緊螺母
6.7 軸承壓蓋
6.8 襯套
6.9 填料壓套
6.10 壓套螺母
6.11 填料壓蓋
6.12 填料壓板
6.13 T形螺栓
6.14 隔環
6.15 石棉填料
6.16 塑料填料
6.17 填料墊
6.18 墊片
6.19 上密封座
6.20 閘閥閥座
6.21 閥瓣蓋
6.22 對開圓環
6.23 止退墊圈
6.24 底閥閥瓣密封圈 6.25 旋啟式止回閥閥瓣密封圈
6.26 旋啟式止回閥閥瓣密封圈壓板 6.27 頂心 6.28 調整墊
6.29 填料壓環 6.30 氨閥閥瓣 6.31 接頭墊 6.32 接頭 6.33 接頭螺母 6.34 卡套 6.35 卡套螺母 6.36 軸套
6.37 六角螺塞 6.38 螺塞墊 6.39 活節螺栓 6.40 雙頭螺柱
6.41 圓螺母 6.42 PN250MPa錐面墊、錐面盲墊 6.43 PN250MPa螺套 6.44 PN250MPa內外螺母 6.45 PN250MPa接頭螺母
6.46 PN250MPa外螺母 6.47 PN250MPa內外螺套
6.48 PN250MPa定位環 6.49 PN250MPa螺紋法蘭
6.50 PN250MPa雙頭螺柱
6.51 PN250MPa階端雙頭螺柱
6.52 PN250MPa螺母
6.53 PN250MPa異徑管
6.54 PN250MPa異么接頭
6.55 PN250MPa等徑三通、等徑四通
6.56 PN250MPa異徑三通、等徑四通
6.57 PN250MPa彎管
第七章 閥門結構要素
7.1 閥杜頭部尺寸
7.2 上密封座尺寸 7.3 錐形密封面尺寸
7.4 閥體銅密封面尺寸 7.5 閘板和閥瓣銅密封面尺寸 7.6 楔式閘閥閥體、閘板導軌和導軌槽尺寸 7.7 楔式閘閥閥體密封面間距和楔角尺寸 7.8 楔式閘板密封面尺寸
7.9 氨閥閥體密封面尺寸 7.10 承插焊連接和配管端部尺寸 7.11 外螺紋連接端部尺寸 7.12 卡套連接端部尺寸
7.13 板體尺寸 7.14 閘板(或閥瓣)T形槽尺寸 7.15 填料函尺寸 7.16 閥桿端部尺寸 7.17 閥瓣與閥桿連接槽尺寸 7.18 PN250MPa管子端部 7.19 PN250MPa帶頸接頭 7.20 PN250MPa凹穴接頭 7.21 PN250MPa管道管接頭 7.22 PN250MPa帶頸管接頭 7.23 PN250MPa凹穴接頭
7.24 PN250MPa管子法蘭 7.25 PN250MPa帶蒸汽加熱夾套管子法蘭 7.26 PN250MPa帶頸接頭法蘭 7.27 PN250MPa帶頸接頭和帶蒸汽加熱夾套管子法蘭 7.28 PN250MPa三通、四通法蘭
第八章 閥門驅動裝置 8.1 閥門驅動裝置的選擇 8.2 閥門手動裝置 8.3 閥門電動裝置 8.4 防護型閥門電動裝置 8.5 閥門電動裝置的選擇 8.6 國外主要閥門電動裝置生產廠家的產品簡介
8.7 閥門氣動裝置 8.8 閥門液動裝置 第九章 設計數據 9.1 公稱通徑與流道直徑 9.2 殼體最小壁厚 9.3 閥桿直徑和填料函尺寸 9.4 常用緊固件尺寸 9.5 美製螺紋常用緊固件 第十章 閥門的檢驗和試驗 10.1 閥門的檢查和試驗項目 10.2 閥門的檢查 10.3 閥門的壓力試驗
10.4 安全閥的試驗 10.5 減壓閥的試驗 10.6 蒸汽疏水閥的試驗 10.7 特種閥門的試驗 10.8 閥門的其他試驗 10.9 閥門產品抽樣和等級評定
永嘉縣高邇達閥門有限公司
『叄』 實用閥門設計手冊的章節目錄
前言
第一章 閥門基礎知識
1.1 閥門分類
1.2 閥門名詞術語
1.3 閥門型號編制方法
1.4 閥門標志和識別塗漆
1.5 閥門常用標准代號
1.6 閥門中的壓力損失
1.7 閥門參數
第二章 典型閥門結構、配合精度、表面粗糙度和設計標准
2.1 典型閥門結構和設計標准
2.2 主要閥類的配合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第三章 設計計算數據
3.1 閥門管件溫度壓力分級表
3.2 鑄造閥門管件用材料的力學性能
3.3 鑄造閥門管件用材料的許用應力
3.4 鍛造閥門管件用材料的力學性能
3.5 鍛造閥門管件用材料的許用應力
3.6 閥桿材料的力學性能
3.7 閥桿材料的許用應力
3.8 螺栓螺釘材料的力學性能
3.9 各種材料的連接螺栓螺釘許用應力和許用載荷
3.10 美國ASME標准規定材料的許用應用
3.11 密封的必須比壓
3.12 密封材料的各市地用比壓
3.13 石棉填料的系數
3.14 梯形螺紋的摩擦系數與半徑
3.15 梯形螺紋計算參數
3.16 細牙普通螺紋計算參數
3.17 各種材料的螺紋許用應力
3.18 閥桿支承形式影響系數
3.19 各種材料的臨時工界細長比
3.20 各種材料常溫時的臨界
3.21 墊片擠壓的有效寬度BN的計算
3.22 墊片的計算參數
3.23 法蘭連接零件之間的溫度差
3.24 閥門管件計算中的各種摩擦系數
3.25 橢圓閥體b/a<0.4的校正系數
3.26 錐形頂蓋的應力系數
3.27 平封頭的計算參數
3.28 圓板應力系數值
3.29 系數n值
3.30 形狀系數K值
3.31 安全閥的關閉壓力、開啟壓力和排放壓力
3.32 閘閥閥桿軸向計算系數
第四章 閥門材料
4.1 殼體材料
4.2 內件材料
4.3 緊固件材料
4.4 填料和墊片
4.5 閥門密封面常用堆焊、噴焊材料
4.6 耐腐蝕材料材料的選擇
4.7 通用閥門材料的選用
第五章 閥門的設計與計算
5.1 閥門通用部分計算符號
5.2 閥門通用部分典型計算項目
5.3 閥門通用部分計算式
5.4 閥門專用部分計算式
5.5 閥門的結構設計
第六章 閥門零部件
6.1 傘形手輪
6.2 平形手輪
6.3 手柄
6.4 扳手
6.5 閥杜螺母
6.6 鎖緊螺母
6.7 軸承壓蓋
6.8 襯套
6.9 填料壓套
6.10 壓套螺母
6.11 填料壓蓋
6.12 填料壓板
6.13 T形螺栓
6.14 隔環
6.15 石棉填料
6.16 塑料填料
6.17 填料墊
6.18 墊片
6.19 上密封座
6.20 閘閥閥座
6.21 閥瓣蓋
6.22 對開圓環
6.23 止退墊圈
6.24 底閥閥瓣密封圈
6.25 旋啟式止回閥閥瓣密封圈
6.26 旋啟式止回閥閥瓣密封圈壓板
6.27 頂心
6.28 調整墊
6.29 填料壓環
6.30 氨閥閥瓣
6.31 接頭墊
6.32 接頭
6.33 接頭螺母
6.34 卡套
6.35 卡套螺母
6.36 軸套
6.37 六角螺塞
6.38 螺塞墊
6.39 活節螺栓
6.40 雙頭螺柱
6.41 圓螺母
6.42 PN250MPa錐面墊、錐面盲墊
6.43 PN250MPa螺套
6.44 PN250MPa內外螺母
6.45 PN250MPa接頭螺母
6.46 PN250MPa外螺母
6.47 PN250MPa內外螺套
6.48 PN250MPa定位環
6.49 PN250MPa螺紋法蘭
6.50 PN250MPa雙頭螺柱
6.51 PN250MPa階端雙頭螺柱
6.52 PN250MPa螺母
6.53 PN250MPa異徑管
6.54 PN250MPa異么接頭
6.55 PN250MPa等徑三通、等徑四通
6.56 PN250MPa異徑三通、等徑四通
6.57 PN250MPa彎管
第七章 閥門結構要素
7.1 閥杜頭部尺寸
7.2 上密封座尺寸
7.3 錐形密封面尺寸
7.4 閥體銅密封面尺寸
7.5 閘板和閥瓣銅密封面尺寸
7.6 楔式閘閥閥體、閘板導軌和導軌槽尺寸
7.7 楔式閘閥閥體密封面間距和楔角尺寸
7.8 楔式閘板密封面尺寸
7.9 氨閥閥體密封面尺寸
7.10 承插焊連接和配管端部尺寸
7.11 外螺紋連接端部尺寸
7.12 卡套連接端部尺寸
7.13 板體尺寸
7.14 閘板(或閥瓣)T形槽尺寸
7.15 填料函尺寸
7.16 閥桿端部尺寸
7.17 閥瓣與閥桿連接槽尺寸
7.18 PN250MPa管子端部
7.19 PN250MPa帶頸接頭
7.20 PN250MPa凹穴接頭
7.21 PN250MPa管道管接頭
7.22 PN250MPa帶頸管接頭
7.23 PN250MPa凹穴接頭
7.24 PN250MPa管子法蘭
7.25 PN250MPa帶蒸汽加熱夾套管子法蘭
7.26 PN250MPa帶頸接頭法蘭
7.27 PN250MPa帶頸接頭和帶蒸汽加熱夾套管子法蘭
7.28 PN250MPa三通、四通法蘭
第八章 閥門驅動裝置
8.1 閥門驅動裝置的選擇
8.2 閥門手動裝置
8.3 閥門電動裝置
8.4 防護型閥門電動裝置
8.5 閥門電動裝置的選擇
8.6 國外主要閥門電動裝置生產廠家的產品簡介
8.7 閥門氣動裝置
8.8 閥門液動裝置
第九章 設計數據
9.1 公稱通徑與流道直徑
9.2 殼體最小壁厚
9.3 閥桿直徑和填料函尺寸
9.4 常用緊固件尺寸
9.5 美製螺紋常用緊固件
第十章 閥門的檢驗和試驗
10.1 閥門的檢查和試驗項目
10.2 閥門的檢查
10.3 閥門的壓力試驗
10.4 安全閥的試驗
10.5 減壓閥的試驗
10.6 蒸汽疏水閥的試驗
10.7 特種閥門的試驗
10.8 閥門的其他試驗
10.9 閥門產品抽樣和等級評定
附錄
參考文獻
『肆』 履帶行走裝置牽引力計算
鑽機行走時,需要不斷克服行走中所遇到的各種阻力,牽引力也就是用於克服這些運動阻力的。牽引力計算原則是行走裝置的牽引力應該大於總阻力,而牽引力又不應超過機械與地面的附著力。
鑽機行走時,要克服的阻力很多,主要有:履帶運行的內阻力、由履帶支承引起的土壤變形的阻力、坡度阻力、轉彎阻力、風載阻力、慣性阻力、傳動損失和液壓損失等。
圖6-12 雙排行星輪行走減速器內部結構
(一)鑽機行走時要克服的阻力
1.履帶運行的內阻力Fn
履帶運行時,由於驅動力與履帶板的嚙合有嚙合阻力Fn1;驅動輪和導向輪軸頸的摩阻力Fn2;履帶銷軸摩擦阻力Fn3;支重輪的摩擦損失Fn4。
綜上所述,等效到驅動輪節圓上的履帶總內阻力Fn為
液壓動力頭岩心鑽機設計與使用
當鑽機前進時和鑽機後退時履帶運行的內阻力Fn不同。考慮到這些損失,在計算時可取履帶行走裝置效率等於0.8~0.85。
2.土壤變形阻力Fd
該項阻力為土壤對履帶運行的阻力,是由於支重輪沿履帶滾動,履帶使土壤受擠壓變形而引起的。雙履帶的地面總變形阻力,即運行阻力Fd(N)為
液壓動力頭岩心鑽機設計與使用
式中:m為鑽機工作質量,kg;λd為運行比阻力系數,根據試驗測定,見表6-1。
3.坡度阻力Fs
坡度阻力是鑽機在斜坡上因自重分力所引起的。設坡角為α,則坡度阻力Fs(N)為
液壓動力頭岩心鑽機設計與使用
式中:m為鑽機工作質量,kg。
表6-1 運動比阻力系數
4.轉彎阻力Fr
履帶行走裝置轉彎時所受到的阻力較為復雜,而主要是履帶板與地面的摩擦阻力Fγ(N)
液壓動力頭岩心鑽機設計與使用
式中:μ3為轉彎時履帶與地面摩擦系數,一般為0.4~0.7,對於堅實地面取較小值,對於松軟地面取較大值。m為鑽機工作質量,kg;L為履帶接地長度,m;R為行走履帶的轉彎半徑,m。
當鑽機以單條履帶制動轉彎時,由R=B,所以,此時轉彎行駛阻力可表示為Fγ(N)
液壓動力頭岩心鑽機設計與使用
式中:B為履帶軌距,m。
5.風載阻力Fw
風載阻力可表示為Fw(N)
液壓動力頭岩心鑽機設計與使用
式中:qW為鑽機工作狀態的風壓,取qW=250Pa;AW為鑽機的迎風面積,m2。
6.慣性阻力Fi
若鑽機的行走速度為1~2km/h,啟動時間為3s,則不穩定運行啟動、停車時的慣性阻力Fi(N)為
液壓動力頭岩心鑽機設計與使用
(二)履帶行走裝置的牽引力
綜上所述,以上6種運行阻力中,以坡度阻力和轉彎阻力為最大,往往要佔到總阻力的2/3,尤其鑽機的原地轉彎阻力比機械式的繞一條履帶轉彎阻力更大,但轉彎和爬坡一般不同時進行。因此,可以根據上坡時作直線行走的情況計算履帶行走裝置,並根據平道上轉彎的情況來驗算。故在實際計算履帶行走裝置的牽引力FT時,總是從下面兩種組合情況中選用較大者,即
爬坡時:
液壓動力頭岩心鑽機設計與使用
轉彎時:
液壓動力頭岩心鑽機設計與使用
在對鑽機的履帶底盤進行設計時,有些阻力很難精確計算,因此可用整機重力估算鑽機的行走牽引力,即
液壓動力頭岩心鑽機設計與使用
若鑽機的液壓功率PT(kW)為已知,則可根據下列公式驗算行走速度等參數
液壓動力頭岩心鑽機設計與使用
式中:η為行走傳動機構的效率,取0.8~0.85;RV為泵或馬達的變數系數(如採用定量泵和定量馬達,則取RV=1);FT為牽引力,N;υ為行走速度,km/h。
採用變數泵系統的鑽機在爬坡或轉彎時可根據阻力的增加,自動降低行走速度,增加牽引力;在平坦路面上又能自動減少牽引力,提高行走速度。因此,牽引力和行走速度兩者通常都能滿足要求。
在採用定量泵系統時,如果發動機功率不太富裕,則可以適當降低行走速度,滿足必需的最大行走牽引力,使鑽機在一般路面能實現原地轉彎。
目前採用變數泵或變數馬達的履帶式鑽機的最大行走速度一般在2~5.5km/h范圍內,採用定量泵和定量馬達的行走速度一般在1.5~3km/h范圍內。
為了保證鑽機在坡道上運行,應驗算其附著力,即牽引力必須小於履帶和地面之間的附著力
液壓動力頭岩心鑽機設計與使用
式中:φ為履帶和地面間的附著系數(表6-2);Tf為鑽機的地面附著力,N;m為鑽機整機質量,kg;α為坡度角,(°)。
表6-2 履帶和地面間的附著系數φ
『伍』 防止跑車失控裝置應該如何設計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輛夢想跑車,那麼防止跑車失控的裝置應該怎麼設計呢?大家請看我接下來詳細地講解。
一,防止跑車失控裝置的特點
該設備採用高精度速度感測器檢測膠輪車的行駛速度,並通過4G無線通信技術與道路監控設備連接,自動判斷超速、預警並控制攔截機構的動作。採用柔性減速器吸能器,延長緩沖距離,減少對膠輪車和駕駛員的損傷。採用聯網的方式,自動識別各個作業區段的輪胎車位置信息,方便調度人員管理。
『陸』 什麼是動力頭
比較簡單的一個變速傳動機構,形式多種多樣,基本原理就是電機帶動一個齒輪變速機構,可以實現鏜削、銑削、鑽削等功能,有的帶有導軌,可以小范圍的直線運動,如照片所示為固定式,不能運動。可以完成簡單的加工,一般精度不高。
有鑽削動力頭攻絲動力頭銑削動力頭鏜削頭鉸孔頭,主要在製造專用機械設備方面使用。
『柒』 機械設計工程師工作總結
總結是應用寫作的一種,是對已經做過的工作進行理性的思考。下面我收集了機械設計工程師工作總結,供大家參考。
轉眼進入公司已有半年多的時間,初來乍到的時候心中總是充滿惶恐的,但現在心中確已充滿塵埃落定的歸屬感。對公司的經營及企業文化已經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更加明確了自己的工作方向和工作目標。回首20xx,既有收獲的踏實和歡欣,也有因不足帶來的遺憾和愧疚。我在領導的指導下,較好的融入了這種緊張和嚴謹的氛圍中,較好地完成了各項任務,自身的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有了較大提高,對工作有了更多的自信。 這半年中年,我參與了較多的產品設計,從中受益匪淺,不僅學到了很多專業知識,對電廠點火技術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和把握,而且培養了我作為機械設計工程師所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具體總結如下:
一、20xx年的工作成績(以時間為序)
1、空氣過濾器的改進設計
根據老空氣過濾器的功能特性和現場安裝維護的實際情況,修改設備結構,以達到更好的安裝和使用性能。
2、參與雙激霧化噴嘴設計
根據領導設計思路,結合艾佩克斯老圖紙,改掉不合理之處,使噴嘴更加精巧,功能更加強大。
3、微油油槍設計
結合新設計的雙激霧化噴嘴,設計新的專門用於微油小油槍技術的油槍。
4、參與設計燃油凈化穩壓器
根據郭經理的總體設計,拆解細化零件圖設計。這是一個比較精細的詳細化過程,開始沒有完全領會郭經理的設計意圖,出現了一些偏差,最後經過交流和研究,吃透了設計思路,圓滿完成了設計任務。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和郭經理合作設計過產品,他是業務素質高、人品好的動態權威人物,是他讓我在短時間內對燃燒技術有了較全面的理解。目前已經生產兩台樣機。
5、小油槍設計
此項目為洛陽雙源熱電有限責任公司3、4號爐燃燒器改造設計的產品,完全是根據洛陽雙源熱電有限責任公司的要求設計的。
6、高壓燃燒室設計
根據郭經理下的設計任務,參照艾佩克斯的老圖紙,設計適用於微油油槍的高壓燃燒室。設計了兩套方案,以供選擇。
7、參與洛陽雙源熱電有限責任公司3、4號爐燃燒器的設計
洛陽雙源熱電有限責任公司3、4號爐燃燒器是新產品,專門為洛陽雙源熱電有限責任公司3、4號爐燃燒器改造而設計的。為了洛陽雙源熱電有限責任公司的這個項目,我們專門到洛陽雙源熱電有限責任公司現場測繪。開始我還以為測繪是個簡單的工作,到了現場開始工作時才發現,這工作並不是我想的那麼簡單,這工作必須進入鍋爐內部才能進行,而且裡面很臟很熱。在郭經理的帶領下,我們仔仔細細的把每個燃燒器都測了一遍,而且進行拍照,深怕漏了什麼重要的環節。鍋爐裡面測完後,我們還對外面的連接接頭進行測繪和拍照,獲得了大量的資料。這次的測繪工作,對我很大的感觸很大,特別是郭經理的那種一絲不苟、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讓我受益匪淺。此產品我在郭經理的指導下參與了設計,目前圖紙已設計完畢,等待審查圖紙後出圖。
8、參與了宣傳彩頁的設計製作
由於我們燃燒技術不是新成立的部門,我們的宣傳資料缺乏。為了更好的達到向外宣傳的效果,郭經理要求做宣傳彩頁。為此我製作了大量各種視角的產品圖片,以供宣傳彩頁設計製作選用。由於能力的局限性,彩頁的排版工作轉由王工負責。後又經過幾次的查缺補漏,
最後經過領導的審核,最終定稿。彩頁印刷出來的效果非常好。
9、徐燃燃燒器設計
依照照片外形和測繪數據,設計燃燒器(設計進行中)。
二、20xx年學習成果
20xx年,我結合機械行業的發展,公司和我個人的實際情況,重點加強學習了catia軟體的裝配模塊,掌握了機械設計當前的最新工具,開闊了設計思路,提高了設計能力。為了提升設計水平,我自學了焊接工藝。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應用,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認真考慮將所學習的新技術充分應用,讓設計更上一層樓。
三、20xx年工作作風方面的改進
「三年磨一劍,如今把示君」,經過三年多工作的錘煉,我已經完成了從學校到社會的完全轉變,已拋棄了那些不切實際的想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隨著工作越來越得心應手,我開始考慮如何在工作中取得新的成績,以實現自己的價值。我從來都是積極的,從來都是不甘落後的,我不斷告誡自己:一定要做好每一件事情,一定要全力以赴。通過— 3 —這幾年的摸打滾怕,我深刻認識到:細心、嚴謹是設計人員所應具備的素質,而融會貫通、觸類旁通和不斷創新是決定設計人員平庸或優秀的關鍵因素。我要讓我的設計思路越來越開闊,我要做到享受設計,我要在機械領域有所作為。做事情的全力以赴和嚴謹、細致的工作態度應該是我20xx年工作作風方面最大的收獲。
四、做得不足的地方
缺乏獨立承擔責任的勇氣。遇到問題,喜歡請教別人解決,而不能果斷地做出決定。後來解決了一個一個的問題,才發現事情沒有自己想像的復雜,我缺乏獨立承擔責任的勇氣。還有,我的交際能力有待加強。或許是性格的原因吧,我不喜歡說,只喜歡埋頭苦幹。現在看來,這樣是遠遠不夠的,我需要面對客戶,需要與別人溝通。
20xx年已匆匆離去,充滿希望的新的一年正向我們走來。路正長,求索之路漫漫,我將抖擻精神,開拓進取,為公司的發展和個人價值的'實現而不懈努力。
XXX
年月日:
在過去的幾年裡,在領導的大力支持、熱心幫助下,同事們密切配合下,本著踏踏實實做事,認認真真工作的原則,較好地完成了本職工作和領導交給的各項任務,個人工作能力取得了一定的進步。現將工作學習情況總結如下:
1 專業技術水平及業務能力
本人在大學期間全面系統地學習並掌握冶金機械基礎理論和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參加工作後,這些理論知識又得到了拓寬和提高。工作中注意學習掌握新知識、新技術,並在實踐中加以應用。利用先進技術和設備對生產設備進行了改造,如在燒結機回車道加防止台車「起拱」裝置,燒結機滑道由集中潤滑改為智能潤滑等等,都大大降低了設備的故障率和維修人員勞動強度,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先後參加了新1#高爐異地大修工程的建設安裝和調試工作,參與編寫了二煉鐵《燒結系統設備操作維護規程》、《球團設備維護、維修、管理控制說明書》和《燒結設備維護、維修、管理控制說明書》。經過幾年的工作積累,專業技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2掌握60m燒結、40萬噸球團機械設備的運行參數與狀態,使設備處於安全、穩定、高效的狀態下運行。使設備的維修費用花費更加合理,工人的勞動強度降低。
2 主要工作成績
2、1 1)負責完成20xx年二煉鐵燒結大修過程中設備的維修、保養、改造工作。利用大修時間對燒結機點火系統進行改造,點火器燒嘴及預製件下移100mm,縮短了燒嘴火焰到料層長度,節約了煤氣消耗,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在圓盤給料機 1#、2#、5#在倉口邊增加一塊出料板,與原出料口角度分別為32°、27°、27°,通過改變下料口角度,達到改變落料位置目的。開機後下料點位置發生變化,均勻將含鐵物料布在裙邊皮帶中間,減少漏料並提高配料准確性。大修中燒結機台車滑道、道軌在本次大修中一並更換,道軌找平時以燒結機滑道高度找正道軌高度,最後以燒結機密封裝置在自重下留有5mm壓縮間隙為標准。生產時台車運行良好,漏風率明顯降低。2)負責完成20xx年40萬噸球團大修過程中機械設備維修、保養、改造工作。大修中主要對1#造球機盤體進行更換,在有限的時間內保質、保量完成,一次性試車成功。球團車間循環風機轉子、殼體因入口粉塵超標,磨損較快使用壽命短,轉子、機殼每3個月更換一次。經研究在風機殼體上鑲嵌耐磨襯板,轉子葉片用耐磨焊條堆焊,做好動平衡後上線使用6個月後效果良好,大大降低了維修成本與維修勞動強度。期間對鏈篦機篦床間隙進行統一調整,防止篦板間隙漏球。3)完成了二煉鐵燒結篩分樓布袋除塵等改造項目。
2、2 目前在煉鐵廠負責了第二煉鐵車間燒結、球團車間的機械技術工作,負責機械設備的計劃檢修、搶修和日常維護,參與或組織相關設備故障的分析,參與修改或換版機械設備操作維護規程並監督其執行情況,編制提報備品備件、材料計劃並落實備品備件、材料的庫存量、准確性、到貨和使用情況等工作。保證機械繫統穩定、准確、可靠運行。為滿足生產工藝的需求,還對區域內的部分設備進行改造,使其更加完善,穩定、高效的運行。
2、3 設備改造項目
21)60m燒結機使用的尾部擺架循環式燒結機,經過多年的運行後,發現當台車沿彎道從尾部回車道出來時,存在台車「起拱」現象,既台車後輪上抬,無法與回車道下道軌接觸,起拱高度不等,每間隔1小時左右,下部台車下落出現砸軌現象,隨著運行時間加長此現象愈來愈嚴重,為此必須解決此生產的重大隱患。
2具體方案是:首先根據現60m燒結機回車道台車起拱的最高高度,確定彎軌的加工尺寸,查找機械設計手冊確認38公斤/米重軌的橫截面寬度,確定彎軌的寬度尺寸;其次是繪好圖紙到鉚焊加工出毛坯件,再到金工車間進行鑽孔、鏜平面等工序。彎軌的固定方式要焊接牢靠,高度要大於台車起拱高度,使台車經過時統一自行找平。目前台車運行良好,未出現過大規模砸軌現象,目前此技術已在煉鐵廠1#、3#燒結機上推廣使用。
2)完成燒結主抽風機在線檢測振動裝置改造,燒結主抽風機因振動值超標而頻繁故障停機,能夠及時檢測出振動值超標成為保障燒結穩產、高產的關鍵。風機正常運行時振動值不會超標,而當風機負荷突然變化或轉子磨損出現不平衡,就會出現風機振動值超標。現在檢測風機振動的方法是人工進行,由值班電鉗定期對風機進行測振,這種檢測方式實時性較差,檢測過程風險系數大,數據誤差也比較大。安裝自動振動檢測保護儀後,投入使用,效果良好。
3)完成優化干拉鏈傳動方式,降低故障率項目。燒結生產線中干拉鏈頭、尾輪均為齒式傳動。當鏈條運行一段時間後,鏈節銷孔磨損被拉長造成干拉鏈拉長而脫鏈,嚴重時鏈節卡在軸承座與尾輪間,將尾輪整體拉起。經研究將干拉鏈尾輪齒輪軸改為無齒傳動,尾部的絲杠拉緊加長。將干拉鏈尾部絲桿拉緊裝置延長,由原來的250mm絲桿,改為400mm長。鏈節節距為300mm,當絲桿緊到350mm左右時將絲桿松開截取一節鏈節,有效保證鏈條的張緊。此方案改造後:因干拉鏈鏈條長而造成鏈條與尾輪嚙合脫鏈的故障將消除。
3 經驗與教訓
過去的幾年雖然學到了很多東西,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是仍有很多不足之處。首先,對設備管理比較粗糙,缺少細致的、連續的管理方法。其次,對設備的維護、保養做的還不全面。針對這些不足,今後應更加努力工作,不僅僅要能夠在工作時埋下頭去忘我地工作,還要能在回過頭的時候,對工作的每一個細節進行檢查核對,對工作的經驗進行總結分析,從怎樣降低故障率、降低維修費,怎樣節約時間,如何提高效率等方面進行總結,盡量使工作程序化、系統化、條理化、流水化!從而在百尺桿頭,更進一步,達到新層次,進入新境界,開創新篇章,為更好地做好今後的工作,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為我廠的長遠發展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