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已知SnCl4極易水解,熔點-33℃,沸點114.1℃;錫的熔點232℃,沸點2260℃.下圖是實驗室制備SnCl4的裝置
由裝置圖可知A應為制備氯氣裝置,涉及離子反應為MnO2+4H++2Cl-
△ | .
『貳』 氧化二氯是棕黃色刺激性氣體,熔點:-116℃,沸點3.8℃.氧化二氯不穩定,接觸一般有機物易爆炸;它易溶
(1)由裝置圖可知,A中發生反應制備氯氣,反應不需加熱,深色固體試劑a與溶液b反應,通常應為高錳酸鉀與濃鹽酸,故a為高錳酸鉀,b為濃鹽酸. 故答案為:高錳酸鉀;濃鹽酸. (2)HCl易揮發,A中生成的氯氣中含有HCl、H 2 O,用飽和食鹽水吸收HCl,用濃硫酸乾燥,先除氯化氫,後乾燥.故B中盛有液體c是試劑飽和食鹽水,C中的液體d是濃硫酸. 故答案為:飽和食鹽水;濃硫酸. (3)由信息可知,D中氯氣與HgO反應生成Cl 2 O與HgO?HgCl 2 .反應方程式為2HgO+2Cl 2 =Cl 2 O+HgO?HgCl 2 . 故答案為:2HgO+2Cl 2 =Cl 2 O+HgO?HgCl 2 . (4)由題目信息可知,氧化二氯氣體的熔點-116℃,熔點很低.所以選擇沸點很低的液態空氣進行製冷. 根據工藝流程可知,D中反應氯氣可能不能成分反應,由於氯氣易液化,所以E的內管得到的氧化二氯中可能含有雜質是液氯. 故答案為:液態空氣;液氯. (5)由信息可知,氧化二氯不穩定,接觸一般有機物易爆炸,因此Cl 2 O不能與有機物接觸,所以A、B、C間用乳膠管連接,D、E間不能乳膠管連接. 故答案為:A、B、C間用乳膠管連接,D、E間不能乳膠管連接;Cl 2 O遇有機物易爆炸. |
『叄』 A~D是中學化學實驗中常見的幾種溫度計裝置示意圖 (1)請從①~⑧中選出必須使用溫度計的實驗,把編號
(1)①實驗室制乙烯溫度控制170度,溫度計水銀球在反應物液面下,對應A; ②電石跟水反應制乙炔,不需要加熱; ③利用沸點不同,通過加熱,控制蒸汽溫度,分餾各組分,溫度計水銀球在蒸餾燒瓶支管口處,對應為B; ④苯和溴的取代反應,不需要加熱; ⑤利用沸點不同,通過加熱,控制蒸汽溫度,分餾各組分,溫度計水銀球在蒸餾燒瓶支管口處,對應為B; ⑥濃硫酸和二氧化錳混合加熱制氯氣,不需要控制溫度; ⑦測定硝酸鉀在水中的溶解度,要控制移動溫度,溫度計水銀球在液面下,對應為C; ⑧鹽和濃硫酸混合加熱制氯化氫,不需要控制溫度; 故答案為:A①;B③⑤;C⑦ (2)苯易揮發,所以D中長玻璃管的作用起冷凝器作用,減少苯的揮發. 故答案為:起冷凝器作用,以減少苯的揮發 |
『肆』 實驗室可以用純凈的氯氣和鐵粉反應製取少量氯化鐵固體,其反應裝置示意圖如下: 回答下列問題:(1)A裝
(5)裝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濃鹽酸;二氧化錳 (2)MnO 2 +4HCl(濃版)  MnCl 2 +Cl 2 ↑+2H 2 O (3)飽和食鹽水 (4)安全瓶權,防止倒吸 (5)尾氣吸收 2NaOH - +Cl 2 →NaCl+NaClO+H 2 O
『伍』 現用MnO2與濃鹽酸反應制氯氣,再用銅粉和氯氣製取少量CuCl2,其實驗流程示意圖如下:上圖中「→」表示氣
(1)濃鹽酸有還原性,二氧化錳有氧化性,濃鹽酸和二氧化錳能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氯化錳、氯氣和水. 二氧化錳是氧化物,氯氣是單質,水是弱電解質,所以二氧化錳、氯氣、水寫化學式;HCl、MnCl2是可溶性強電解質寫離子. 故答案為:MnO2+4H++2Cl- △ | .
『陸』 人們是如何從海水中提取氯化鈉和是用氯化鈉的 調查報告。跪求
實驗儀器:一組電解飽和食鹽水的裝置,若干只試管, 實驗試劑:稀硝酸、硝酸銀、飽和食鹽水、氫氧化鈉溶液、澱粉碘化鉀試紙、酚酞、鐵棒、石墨棒等 天然海水主要元素成分 中文名 化學符號 含量 (毫克/升) 中文名 化學符號 含量 (微克/升) 氯 Cl 18880 碳 C 28 鈉 Na 10770 氮 N 15 鎂 Mg 1290 鍶 Sr 7.9 硫 S 884 硼 B 4.5 鈣 Ca 412.1 硅 Si 2 鉀 K 399 氟 F 1.3 溴 Br 67.3
師:展示一瓶海水,海水的味道又苦又咸,這與海水中的成分有關,那麼我們如何檢驗海水中存在的氯離子呢? 生:往海水中滴加用稀HNO3酸化的AgNO3溶液,如果出現白色沉澱,證明有氯離子。 [實驗演示]在加入適量海水的試管,往裡滴入用稀HNO3酸化的AgNO3溶液。 師:海洋佔地球總面積的百分之七十一 [投影]教材圖2-1每千克海水中幾種氯化物的含量 生:了解海水資源豐富,海水中所含氯化物的含量相當高,主要為氯化鈉,其次是氯化鎂、氯化鈣和氯化鉀。 師:海水中含有豐富的氯化鈉,那麼人們是如何從海水中獲得氯化鈉和使用氯化鈉的呢? [播放短片]海水曬鹽的過程 師生互動:氯化鈉的應用 生活:維持生命必需元素 醫療:生理鹽水 工業:制純鹼、燒鹼、氯氣等 [過渡]氯元素在自然界中是以離子形式存在,並不是以游離態形式存在,那麼Cl2是怎樣發現的? 生:閱讀教材P40化學史話並仔細揣摩氯氣的實驗室製法的實驗裝置示意圖 師:引導學生觀察實驗、思考和總結氯氣的實驗室製法的原理、氯氣的收集方法、尾氣的吸收。 [小組討論]1、收集氯氣的方法? 2、如何知道氯氣已經收集滿了? 3、氫氧化鈉溶液的作用? [總結補充]1、收集氯氣除了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之外,還可用排飽和食鹽水法收集。 2、檢驗氣體有沒有收集滿出了觀察顏色外,還可以用濕潤的澱粉KI試紙放在瓶口來檢驗(試紙變藍色)。 3、用NaOH溶液吸收尾氣Cl2。NaOH+Cl2===NaCl+NaClO+H2O [過渡]既然海水中含有豐富的氯元素,那麼能否利用海水來製取氯氣呢? [活動與探究]若向水中加入氯化鈉,則通電後兩個電極上可能會得到什麼物質?裝置如圖: 步驟一:接通電源,觀察U形管內的變化 現象:陰極、陽極附近均產生氣泡 結論:通電後有新的氣體產生 生:大膽推測兩極產生的氣體可能是什麼? 步驟二:關閉電源,打開U形管陽極一端的橡皮塞,迅速用鑷子將濕潤的澱粉碘化鉀試紙放在試管口,觀察現象 現象:濕潤的澱粉碘化鉀試紙變藍 結論:陽極產生的氣體是氯氣 步驟三:使用針筒抽出陰極中產生的氣體,並迅速按住針筒,移近點燃的酒精燈,松開拇指,推出針筒中的氣體。 現象:氣體可以燃燒,並伴隨著輕微的爆鳴聲 結論:陰極產生的氣體是氫氣 步驟四:打開U型管兩端的橡皮塞,分別向溶液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觀察現象 現象:陰極附近溶液顏色變紅 結論:溶液中有鹼性物質生成 生:根據實驗結論書寫化學反應方程式
2NaCl + 2H2O H2↑+ Cl2↑+ 2NaOH [小結]工業上就是利用這個原理,用電解飽和食鹽水的方法製取氯氣,在與電源正極相連的電極(陽極)收集氯氣,與電源負極相連的電極上產生氫氣,在溶液中生成氫氧化鈉。 有一學生提出問題:「老師,為什麼不把Cl2和Na都一次性提取出來,那樣不是一舉兩得?」 師答:「這位同學提的問題很好,在第二單元我們學習金屬鈉提取的時候就是採用電解熔融氯化鈉製取金屬鈉,同時得到氯氣。但是由於海水中氯化鈉濃度較低,而且與設備條件要求、利潤也有關,所以在工業上就利用這個原理。當然,如果將整套裝置應用在工業上,也有一些缺點?思考一下,有哪些缺點?」 生:H2和Cl2混合會引起爆炸 師:引導學生從氯氣尾氣吸收原理為出發點考慮,很容易得出生成的NaOH與Cl2會發生反應。 因此,要想得到氫氧化鈉和氯氣,就要設法把生成的氫氧化鈉和氯氣分開,不能讓它們接觸。 [拓展視野]離子交換膜法電解食鹽水 總結:陽離子交換膜具有很好的選擇性,它只允許陽離子通過,而阻止陰離子和分子通過,既只允許Na+、H+通過,而Cl-、OH-和氣體則不能通過。 師:「氯鹼工業」的概念 [知識運用]根據氯鹼廠原料和產品的性質,你認為在生產過程中和貯運時應注意哪些問題?氯鹼廠的廠址應如何選擇? 氯氣貯藏在鋼瓶里,保持陰涼通風。NaOH固體應避免接觸空氣,防止潮解。關於氯鹼廠選址的選擇,學生只考慮了氯氣有毒,應在郊區,在主導風向的下風向處,教師提示一般要從原料、水源、能源、土地供應、市場需要、交通運輸、環境保護等方面考慮,作為課外作業,讓學生回去查資料解決。 九、板書設計 第一單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一、氯氣的生產原理 (一)實驗室製法 1、實驗原理: 4HCl(濃)+MnO2 === MnCl2+2H2O+Cl2↑ 2、收集裝置:向上排空氣法或排飽和食鹽水法 3、驗滿方法:看顏色或用濕潤的澱粉碘化鉀試紙 4、尾氣處理:氫氧化鈉溶液 2NaOH + Cl2 = NaCl + NaClO + H2O (二)工業製法 1、電解飽和食鹽水:2NaCl + 2H2O H2↑+ Cl2↑+ 2NaOH 2、陽離子交換膜的作用 3、氯鹼工業概念 十、案例評價 本案例的設計有以下特點: 1、以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的海水作為研究對象,引出總儲量較多的化學物質(氯化鈉)的提取,並以此作為載體探究典型的非金屬單質氯氣的生產原理,揭示化學反應的基本原理和本質。使學生在獲取相關化學知識和實驗研究技能的同時,形成利用自然資源需要化學科學的發展的認識,激發為自我發展和社會生產進步而學習化學的興趣。 2、強調化學實驗在學生學習化學知識中的重要作用,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讓學生自己來總結歸納,是本節教學的一個特點。氯氣的實驗室製法,是學生高中學習實驗室制氣體的開始,考慮到教學時間以及實驗的組織管理,在本課時中只要講清實驗器材的連接、尾氣處理和注意事項即可,實驗操作技能和原理就不拓展。 3、「氯鹼廠廠址的選擇」這一問題的提出,使課堂知識與社會生產實際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樹立環保意識,從我做起,充分發揮學生想像力,使受到教育。及時反饋知識,加深對電解實驗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4、對於實驗教學條件好的學校,電解飽和食鹽水的實驗可以改為小組分組實驗,可以讓學生通過動手獲得生動直觀的第一手資料,讓學生在情景中輕松愉快地發現提出問題。
『柒』 為了證明在實驗室制備得到的Cl 2 中會混有HCl,甲同學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目的是證明在實驗室制備得到的Cl 2 中會混有HCl,所以先制備氯氣選②,然後除去氯氣中含有水蒸氣選擇④,再除掉氯氣選③,再檢驗是否含有氯化氫選①,所以相應的裝置介面連接順序為②④③①, 故答案為:②④③①; (2)裝置②是制備氯氣的發生裝置,裝置②中玻璃儀器有酒精燈、導管,還需圓底燒瓶和分液漏斗, 故答案為:圓底燒瓶、分液漏斗; (3)實驗室利用二氧化錳做氧化劑和還原劑濃鹽酸加熱反應生成二氧化錳、氯氣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nO 2 +4HCl(濃) MnCl 2 +Cl 2 ↑+2H 2 O, 故答案為:MnO 2 +4HCl(濃) MnCl 2 +Cl 2 ↑+2H 2 O; (4)銅和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銅,銅和氯化氫不反應,所以可用來吸收氯氣,反應為Cl 2 +Cu CuCl 2 防止HCl干擾檢驗, 故答案為:Cl 2 +Cu CuCl 2 ; (5)①裝置用來檢驗HCl氣體,為了確保實驗結論的可靠性,應排除氯氣的干擾,在③吸收氯氣之後要檢驗氯氣是否完全除去,根據氯氣具有強氧化性的性質,可用濕潤的KI澱粉試紙(或潤濕的有色布條)檢驗,如試紙不變藍(或有色布條不褪色),說明已經完全除去, 故答案為:濕潤的KI澱粉試紙(或潤濕的有色布條);試紙不變藍(或有色布條不褪色); (6)實驗室製取有毒的氯氣(Cl 2 )時,常用燒鹼溶液來吸收多餘的氯氣,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l 2 +2NaOH═NaClO+NaCl+H 2 O, 故答案為:NaOH;Cl 2 +2NaOH═NaClO+NaCl+H 2 O. |
『捌』 氯酸鉀制氧氣的發生裝置是什麼
氯酸鉀製取氧氣的發生裝置是固體與固體加熱制氣體的裝置(實驗室常用說法:固固加熱型),收集裝置是排水法或排空氣法裝置。 向上排空氣法是指在實驗化學中製取氣體時的一種方法。在氣體的密度明顯大於空氣且不與空氣反應時,用此方法。氣體的密度明顯比空氣大,如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氯化氫,氯氣,氧氣等。密度小的則用向下排空氣法。且該氣體不與空氣中成分發生反應。

(8)實驗室制氯氣的裝置示意圖擴展閱讀: 用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制氧氣選甲裝置:固體與固體加熱制氣體(實驗室常用說法:固固加熱型) 用過氧化氫制氧氣選乙裝置:液體與固體不加熱制氣體(實驗室常用說法:固液常溫型) 氯酸鉀是強氧化劑。如有催化劑等存在,在較低溫度下就能分解而強烈放出氧氣。這里特別需要說明的是,氯酸鉀分解放氧是放熱反應。在酸性溶液中有強氧化作用。與碳、磷及有機物或可燃物混合受到撞擊時,都易發生燃燒和爆炸。
『玖』 下圖是實驗室制備四氯化硅的裝置示意圖。已知:四氯化硅遇水極易反應。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裝置
(1)MnO 2 +4HCl(濃)  MnCl 2 +Cl 2 ↑ +2H 2 O; (2)使溶液順利滴下(2分) (3)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進入h裝置與四回氯答化硅反應(2分) (4)缺少吸收多餘氯氣的裝置,導致污染環境(2分)
與實驗室制氯氣的裝置示意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方閥門怎麼樣
發布:2025-08-17 22:05:54
瀏覽:233
濱海鹽閥門廠
發布:2025-08-17 20:36:55
瀏覽:813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