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甲、乙兩個實驗小組分別進行「Na2CO3和NaCl混合物中Na2CO3含量測定」的實驗:
(1)甲組的方法是:用已知濃度鹽酸滴加到一定質量的混合物,根據消耗鹽酸溶液的體積來測定碳酸鈉的含量。在實驗過程中除鹽酸、試樣與水以外,判斷反應是否完全必須用到的試劑是___石蕊試液(或酚酞試液)___。
(2)乙組的方法是:將樣品與稀鹽酸反應,測定反應後生成CO2的體積,經換算並計算出樣品中Na2CO2的質量。用右圖裝置測定產生的CO2氣體的體積,請分析圖Ⅱ裝置中油層的作用是__防止二氧化碳溶於水或與水反應___;使反應前後油層上方氣體壓強和外界大氣壓相同操作方法是__形成連通器___。
(3)請你再設計一個與甲、乙組操作不同的實驗方法,測定混合物中的Na2CO2含量。設計方法是___加入適量氯化鈣溶液,充分反應後過濾,測出生成沉澱的質量,並計算出樣品中Na2CO2的質量。__CaCl2+Na2CO3==CaCO3↓+2NaCl___。
2. (2011儀征市一模)長途運輸魚苗時,人們常在水中加入少量過氧化鈣(CaO2)固體,為魚提供氧氣,過氧化
【進行實驗】酚酞試液遇到鹼性溶液變成紅色;過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和氫氣;故答案為:紅2CaO2+2H2O=2Ca(OH)2+O2↑
【意外發現】較長時間後,同學們發現滴入酚酞後變色了的液體顏色又變回無色,是因為Ca(OH)2被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掉了;故答案為:Ca(OH)2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氣體反應成生了碳酸鈣
(1)葯水瓶中鹼石灰的作用為吸收O2中的水蒸氣,起乾燥作用;故答案為:吸收O2中的水蒸氣
(2)本實驗測得過氧化鈣含量可能會偏小的原因是:生成的氧氣排走了空氣,造成瓶內氣體質量增大;故答案為:生成的氧氣排走了空氣,造成瓶內氣體質量增大(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3)根據質量守恆定律:生成氧氣的質量=394.0g-378.0g=16.0g;
設過氧化鈣的質量分數為x
2CaO2+2H2O=2Ca(OH)2+O2↑
144 32
144.0g?x 16g
144 |
144.0g?x |
32 |
16g |
3. 綠豆發芽實驗中,杯子的水較多且在水面上有油層,其作用是
C裝置水較多且在水面上有油層,其作用是什麼? (3)在上述五個實驗裝置中,請找出一組對照實驗並說明它們之間的唯一變數是什麼? (4)如果只探究光照是否對種子萌發有影響,應...
4. 植物枝條實驗中水上油層有什麼作用
下圖中的實驗裝置是用來探究影響枝條蒸騰作用的環境因素,實驗測得數據如下:
(1)實驗中探究了哪兩個環境因素對蒸騰作用的影響?
(2)請你依據(A)、(B)、(C)三組的實驗條件,找出實驗中的對照組是什麼?
(3)請你分析表格中的數據,你能得到怎樣的實驗結論?
(4)你認為實驗中油層和棉絨的作用是什麼?
題型:解答題難度:中檔來源:不詳
答案(找作業答案--->>上魔方格)
(1)從表格中可以看出A光照濕潤不如B光照乾燥的失水速度大14<32,表明空氣濕度(空氣的含水量)對植物的蒸騰作用有影響,B光照乾燥比C黑暗乾燥的失水速度大32>8,表明光照對植物的蒸騰作用有影響.
(2)探究實驗只有一個變數,其他量皆相同.表格中A、B只有一個量不同水分(潮濕、乾燥),因此A、B是對照試驗,變數是水分;A、C也只有一個量不同光照(光照、黑暗),因此A、C是對照試驗,變數是光照;A、C有兩個變數光照、水分,因此不是對照試驗.實驗中的對照組是A與B;B與C.
(3)從表格中的數據可以看出光照越強失水速度越大,光照越弱失水速度越小;環境越乾燥失水速度越大,環境越潮濕失水速度越小.
(4)油層和棉絨可以隔絕空氣防止水分的蒸發使蒸騰作用失水速度增大影響實驗效果,此外棉絨還能固定植物.
故答案為:
(1)光照強度和空氣濕度;
(2)A與B、B與C;
(3)光照越強失水速度越大,光照越弱失水速度越小、環境越乾燥失水速度越大,環境越潮濕失水速度越小;
(4)防止水分蒸發影響實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