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畫出苯甲酸重結晶的流程圖,解釋選擇每一步操作的原因 求大神幫忙!!
苯甲酸重結晶的流程步驟如下:
1、預熱漏斗:將玻璃漏斗放入水浴鍋中預熱。註:在熱過濾過程中,玻璃漏斗的溫度也應保持不變
2、將2g粗苯甲酸、80mL蒸餾水和2-3個玻璃珠放入錐形瓶中,置於電爐上加熱至微沸點,使粗苯甲酸固溶體完全溶解。再取150mL小燒杯,准備約50ml蒸餾水,同時放在電爐上加熱
3、取出預熱玻璃漏斗從水浴鍋,把一堆濾紙進入漏斗,滋潤和少量的熱水,把熱玻璃漏斗鐵與鐵圈固定架,和過濾熱解決方案盡快到250毫升燒杯,玻璃漏斗。(每次不要往漏斗中倒入太多液體,不要等到過濾完成後,在過濾過程中要保持飽和溶液的溫度。)所有的溶液經過過濾後,用少量熱水清洗錐形瓶和濾紙。
4、冷卻結晶過濾後,將濾液蓋在裝有濾液的燒杯上,放置一邊,用冷水冷卻,以使結晶盡快完成
5、抽濾後結晶完全,布的漏斗濕(濾紙與少量的冷水潤濕性,吸收),使晶體和母液分離,停止提取+少量的冷水布氏漏斗,水晶,潤濕,再干,重復1-2次,最後用勺子凈化後的苯甲酸晶體表面(白色鱗片狀)乾的菜
6、稱重:CFR/_g法純化苯甲酸;計算產量:純/粗*100。
(1)制備苯甲酸實驗裝置圖擴展閱讀:
實驗現象:
1、在加熱過程中,苯甲酸逐漸溶解在錐形瓶中,不存在不溶物。
2、晶體在熱過濾過程中析出,一小部分晶體留在了漏斗中的濾紙上,無法過濾
3、在冷卻過程中,燒杯中出現大量的白色晶體
4、在提取和過濾過程中,晶體中的水分逐漸減少,出現小塊
實驗原理:
再結晶原理:它是一個結合操作過程中溶劑純化物質和雜質的有不同的溶解度,包含雜質的水晶物質溶解在適當的溶劑,並解決方案是准備到濃溶液接近沸騰,和不溶性雜質趁熱過濾,濾液冷卻和結晶,晶體進行收集和干。
② (2012閘北區二模)苯甲酸甲酯是一種重要的工業原料,某化學小組採用如圖裝置,以苯甲酸、甲醇為原料制
(1)有機物易揮發,B的作用是冷凝迴流;根據逆流原理通入冷凝水,應從b口通入冷凝水,
故答案為:冷凝迴流;b;
(2)該合成反應是可逆反應,甲醇比苯甲酸價廉,且甲醇沸點低,易損失,增加甲醇投料量提高產率,故實驗中用過量的反應物甲醇,
故答案為:該合成反應是可逆反應,甲醇比苯甲酸價廉,且甲醇沸點低,易損失,增加甲醇投料量提高產率,提高苯甲酸的轉化率;
(3)由流程圖可知,操作1是洗去苯甲酸甲酯中的硫酸、苯甲酸,應選擇碳酸鈉溶液,
故答案為:B;洗去苯甲酸甲酯中過量的酸;
(4)操作2採取蒸餾的方法,將苯甲酸甲酯與甲醇、水分離,由苯甲酸甲酯的沸點可知應收集沸點199.6℃的餾分,故應控制溫度199.6℃,
故答案為:199.6;
(5)0.1mol苯甲酸的質量為0.1mol×122g/mol=12.2g,令苯甲酸的轉化率為a,則:
C7H6O2~~~C8H8O2
122 136
12.2g×a 10g
所以,122:12.2a g=136:10g,解得a=73.5%,
故答案為:73.5%;
(6)A.蒸餾時從100℃開始收集產品,會收集到水分,苯甲酸甲酯的質量應偏大,苯甲酸甲酯的產量應大於理論產量,故A不符合;
B.甲醇用量多可以提高苯甲酸的轉化率,苯甲酸甲酯的產量應增大,故B不符合;
C.制備粗品時苯甲酸被蒸出,苯甲酸的利用率降低,導致苯甲酸甲酯的產量降低,故C符合,
故答案為:C.
③ 苯甲酸常用於抗真菌及消毒防腐。實驗室常用高錳酸鉀氧化甲苯制備苯甲酸,其裝置如圖甲所示(加熱、攪拌和
(1)抄a布氏漏斗 (2)控制氧化襲反應速率,防止發生暴沸 (3)甲苯層消失,迴流液不再有明顯的油珠 (4)過濾速度快 (5)C (6)冷水 ④ 實驗室常用苯甲醛在濃氫氧化鈉溶液中制備苯甲醇和苯甲酸,反應式如下: 已知:①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為
⑤ 高中化學實驗5——苯甲酸的重結晶
一,實驗儀器 ⑥ 實驗室常用苯甲醛在濃氫氧化鈉溶液中制備苯甲醇和苯甲酸,反應式如下: 已知:①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