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4.2發現安提基特拉機械
「古希臘人曾造出比惠更斯的更精密的太陽系模型,太讓人難以置信了,真是確有其事嗎?」 學生問道。
「實話說,這樣一台儀器如果不是擺在你面前,誰也不敢想像在2000多年前,人類的天文學知識和製造能力已經達到了如此之高的水平。」 老師說道。
「為什麼這么說呢?」
「因為它被發現後相當長時間里,仍有人認為這是一件現代人製造的機械,被有意或無意丟棄在海里,還有人說它是外星人在地球上的遺物!」
「哦,是嗎!它叫什麼名字?」
「人們一般稱它為安提基特拉機械(Antikythera mechanism)。」
「在哪裡可以看到它呢?」
「它收藏在雅典國家考古博物館。如果你到希臘雅典旅遊,你會發現這個博物館位於雅典市中心,和許多古代著名建築相距不遠。在博物館的古代展廳里,陳列了許多精美的青銅器和大理石的人體雕塑,它們身材勻稱、面部栩栩如生。參觀的人們往往流連於這些美奐美侖的藝術品之間,駐足觀看。但是在這樣一個充滿藝術品的展廳里,有一件青銅展品卻顯得非常另類。」
「為什麼這么說呢?」
「因為初看起來,它一點都不美,甚至可以說是醜陋。它形狀很不規則,斷裂成很多塊,博物館陳列了最大的三塊。湊近看,它的表面凹凸不平,像是被海水嚴重腐蝕過,顏色變成了綠色,並且裹著一層厚厚的氧化層。」
「它就是所謂的安提基特拉機械?」
「對。」
「它是什麼時候被發現的?」
「那要從二十世紀初講起了。1901年有人從地中海的一艘沉船上發現了一件青銅物品,經過初步測定,它屬於2000多年前的古希臘。可是它所體現的技術水平,卻遠遠超越我們對那個時代的認識。」
「為什麼這么說呢?」
「在發現之後的幾年裡,許多人認為,古希臘那個時代根本不存在這樣先進的技術。因為它所展現出的設計思想,大大顛覆了我們對古希臘技術水平的認識。自從1901年以來,這個神秘的機械裝置激發了幾代人對它進行長達一個多世紀的探索。」
「哇,這么長的時間就為了弄明白一個青銅器械?」
「嗯,是啊,一些科學家花費了數十年的時間對其進行研究,有的終其一生也沒有把它弄個究竟,只好帶著遺憾離去,把接力棒交給了後來人。」
「哦,我記得人類也是在二十世紀初發明的飛機,可是只用六十多年人類就登上了月球,但是人類卻花了一百年才弄懂這個機械裝置,真是不可思議。究竟是誰第一個發現了這個機械裝置呢?」
「是一個叫Kontos的希臘船長和他的船員,他們在地中海底的一艘沉船上發現了這個安提基特拉機械。」
「他們怎麼會想到打撈這么一個機械裝置?」
「1900年秋天,Kontos船長和他的隊員啟程,從突尼西亞外海的夏季捕撈海綿地出發,向北進發。他們有兩艘小船,6位潛水員和20多位漿手。當時他們在地中海的海底採集了海綿,回去後准備賣錢。經過六個月的採集,他們的船艙里堆滿了曬幹了的海綿。」
「海綿?不就是廚房用來吸水的東西嗎?怎麼生長在海底呢?」
「哦,那是人類發明了化纖產品之後。遠在農業社會還沒有我們現在使用的海綿。海綿是一種海底的多孔生物,它可以快速吸干水分,在沒有化學合成海綿之前,它是上等的個人衛生和身體護理工具。」
「哦,原來如此。」
「嗯,在古希臘的荷馬時代人們就知道海綿了。在著名的史詩《奧德賽》里,奧德賽這樣的大戶人家也使用海綿。主人公奧德賽歷盡10年艱辛才最終才回到家。在這10年中不斷有人上門騷擾他的妻子,向她求婚,並在他家裡大吃大喝,僕人們則用海綿擦抹餐桌。」
「Kontos和他的船員是怎麼發現沉船的呢?」
「他們本來想駛向Cape Malea,但是中途遇到了暴風雨,被吹到了一個幾乎無人居住的小島上,叫安提基特拉Antikythera。這個島嶼位於Cape Malea和克里特島(Crete)中間,和一個更大的Kythera島相對而立,所以叫Antikythera。」
「船員們躲過了暴風雨嗎?」
「狂風幾乎把小船撕成碎面拋向大海,所幸船長經驗豐富,成功地把船駛向了安提基特拉島的一個避風港。三天後,風暴停息了。」
「哦,有驚無險。」
「既然被吹離了航向,那就碰碰運氣吧,希臘的Knos船長讓一個船員下潛到下面看看有沒有海綿。他們在距離岸邊懸崖20米的地方拋下錨。第一個下水的潛水員叫Elias Stadiatis。當時潛水技術還比較原始,有一種潛水頭盔,水面連著一支長長的軟管露出水面,頭盔里有一個泵,可以把空氣泵入,這樣潛水員就不用憋氣了。潛水員下潛了60米,這個深度在當時是非常難達到的。」
「找到海綿了嗎?」
「Elias浮了上來後看起來面色蒼白,顯然是嚇壞了。隊友連忙幫他脫掉沉重的潛水服和頭盔。他氣喘吁吁地說下面有很多人的屍體。」
「哦,難道發生了命案?」
「船長很驚訝,決定親自下水看個究竟。沿著海岸線50米長的區域里,船長發現了許多物品,仔細查看,那些所謂的屍體其實是大理石和青銅雕塑。」
「虛驚一場。」
「這些大理石和青銅雕塑被海水嚴重腐蝕,包裹著厚厚的沉渣,但形狀隱約可辨。船長鬆了一口氣,判定這船應該裝載了不少珍寶。他撿起了一件青銅雕塑的胳膊,浮了上來。」
「後來呢?」
「後來這件青銅器被送到了雅典大學的考古學家Ikonomu手上,接著這個教授又把它帶到了希臘教育部長的辦公室。這次發現在媒體上引起了一個不小的轟動。」
「為什麼呢?」
「因為青銅器僅僅在2000多年前的古希臘出現過一段時間,到後來就沒有生產了,所以那件物品應該歷史悠久,至少有2000年的歷史。這對於發現古希臘的歷史意義重大。」
「嗯,有道理。」
「於是希臘政府決定資助一隻規模更大的潛水員隊伍進行打撈,希臘海軍指派了一艘更加強大的蒸汽船來打撈,打撈於1900年12月重新開始。但是打撈很不順利,因為那時潛水技術有限,一個月里只有12天的天氣適合打撈。但最大的困難來自於Antikythera附近的60米的水深。每天只能下水兩次,每次在海底只能停留5分鍾。」
「為什麼在海底只能停留這么短的時間?」
「因為潛水員上升的速度不能過快,只能很緩慢的上升。因為越向下,水壓越大。在很大的壓力下,氮氣會溶解到人體組織里。如果上升過快,壓力突然減少,溶解的氮氣會在肌肉、血液里產生許多小氣泡,引起疼痛和組織壞死,甚至導致癱瘓和死亡。這種症狀叫「潛水病」或者「減壓病」。由於每次在海底只能停留很短時間就要上浮,6名潛水員一天加起來才能在海底工作1小時。」
「看來這工作還是艱難的。」
「到了次年2月,許多大理石和青銅物品被打撈上來,但是潛水員們也累得精疲力竭,有的甚至生病了,他們要求在復活節休息一個月,如果不滿足要求他們就要罷工。休息之後,他們在4月份重新開工,潛水員從從6名增加到10名,但是其中一名潛水員因為上升時太快,導致潛水病發作而死去。後來又有兩名潛水員換上了潛水病,導致身體部分癱瘓,打撈工作被迫在1901年9月份暫停。」
「沒想到這次打撈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學生說道。
「嗯,是啊。潛水員打撈的成果還算豐富,這些物品被送往雅典博物館保藏。但是它們受到的待遇卻不同,最受重視的是青銅雕塑,其中最著名的是一個名為Antikythera youth的年輕男子的裸體雕塑,還有一個雕塑像是一位留著長胡須的哲學家。這些物品占據了雅典博物館相當大的一塊空間,沒有人注意到一塊形狀不規則、很不起眼、被嚴重腐蝕了的青銅物品。」
「這件不起眼的青銅物品就是我們今天要談論的主角?」
「是的,這件機械裝置有裸露出來的齒輪,還有上面若隱若現的希臘文銘文。 因為人們不知道它到底是做什麼用的,所以一般把它稱為安提基特拉機械。這個機械一開始不受重視,被裝在一個木盒子里,放置在雅典考古博物館的露天院子里。直到一天有位工作人員意識到了它的重要性,報告給上級,博物館才把它放置到室內,可是Anthkythera機械的外部的一些青銅已經受腐蝕脫落了,露出來更多的齒輪。」
「它是什麼樣子的?」
「這個青銅裝置呈深綠色,泛著白光,顯示出曾經被海水嚴重腐蝕,所以形狀非常不規則。最大的那一塊殘塊大小像一本書那麼大。」
「這上面的大輪子很顯眼。」 學生說道。
「是的,這個機械裝置最顯著的形狀是一個巨大的輪子,幾乎和機械裝置一樣寬,輪子中央是一個類似十字架的東西,就像輪子的輻條一樣發射開來,中心是一個方形的孔。在大輪子的邊緣有很多個小齒,每個齒都被仔細地加工成等腰三角形。這些小齒是如此精細,以至於要藉助於放大鏡才能數清楚他們的個數。在同一個面上,還有一個小一些的齒輪,好像與大齒輪之間有一些關聯。」
「裝置的另外一側是什麼樣子呢?」
「在裝置的另外一側,也有一些齒輪,有些清晰可見,有些則部分被遮蓋了。在裝置的下部的平坦部位,有一些希臘文銘文隱約可見。這些文字都是大寫的,但是非常小,緊湊地排列在一起,幾乎沒有留出空白的空間。」
「就是這些嗎?」
「不止這些,機械裝置已經斷裂成幾個小塊,第二塊部件尺寸更小,其中一面上有一些弧度,上面刻了一些刻度,彷彿是鍾表上的圓形刻度。第三塊裝置幾乎完全被海水沉積物覆蓋,只在背部有些可辨認的文字。第四塊裝置幾乎被海水腐蝕了,只是從形狀上看它似乎只包含一個齒輪。除此之外還有許多更小的殘塊。」
「這個裝置是做什麼用的呢?」
「從各種各樣不同大小的齒輪、刻度以及銘文來看,這個裝置似乎是一種用來計算的機械。但是這又不可能是一隻機械鍾表,因為類似的裝置在2000年前是不存在的,只有到1000年後機械鍾才被發明出來。」
「2000年前的希臘人能夠製造精細的齒輪嗎?」
「他們那時已經掌握這個技術,但是當時已發現的其它機械裝置只有一兩個齒輪,而安提基特拉機械有幾十個齒輪。齒輪的個數越多,可以實現的計算越復雜,因此這么多的齒輪很有可能是被用來做一些復雜的計算。」
「用齒輪計算,聽起來挺新鮮的!能舉個例子嗎?」
「比如,一個60齒的齒輪和30齒的齒輪嚙合在一起,前者轉一圈,後者剛好轉2圈,如果大齒輪是輸入,小齒輪是輸出,這就是一個角度乘以2的乘法操作。把兩個齒輪的位置調換,就是一個角度除以2的除法計算。」
「哦,有意思。齒輪組合能不能做加法和減法呢?」
「可以,不過要比乘法難很多。在現代汽車里有差速計,可以由3個齒輪實現加法和減法運算。差速計用途非常廣泛,比如汽車轉彎時內側的輪子比外側輪子走過的距離短,如果沒有差速計,輪子就會打滑。而差速計讓外輪的速度變大(直路行進速度加上一個數值),讓內輪的速度減小(直路行進速度減去同一個數值),這樣巧妙地解決了汽車轉彎的問題。」
「在這個機械裝置上還有什麼新發現嗎?」
「在其中一個碎片上,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希臘單詞,這個詞是用來描述黃道面的,意味著這個機械裝置有可能是一個古代觀測用的星盤。」
「星盤是什麼?」
「星盤是古代的重要觀測儀器,最早的星盤製作於公元6世紀,你可以把它想像成是天空星星的投影。星盤可以指示特定時刻天空中星星的位置。在古代,一個圓周被分成12份,每一份30度,對應於黃道帶上的十二星座,這些星座就像是現代鍾表上的十二個數字,構成了指針移動時的背景,這十二星座就是日月行星移動的背景,通過它們人們可以確定出日月行星的位置。而這個機械裝置上恰好有圓周刻度。」
「所以有人認為這是一個天文觀測儀器?」
「對。但是後來有人認為安提基特拉機械上有齒輪,而古希臘時的星盤本身不需要任何齒輪,所以星盤的說法遭到了懷疑。」
「嗯,看來這個機械到底是做什麼的還有待進一步考證。那後來有人研究清楚了嗎?」
「過了幾年,到了1905年,一個叫Albert Rehm的研究人員開始研究這個機械裝置。他是德國慕尼黑大學的教授,來到雅典開始研究。此時,機械碎片已經被仔細地清潔過,更多的細節裸露了出來。他發現了一個以前被遮蓋住剛剛顯露出來的銘文:Pachon。」
「這是什麼意思?」
「這是古埃及的一個月份的名字。我們知道,月份名對於星盤來說沒有任何作用,因此這個裝置不太可能是星盤。 Rehm認為這個裝置有可能是一個行星儀。」
「有點意思,這和我們上次聊的太陽系模型的功能有些相似。」 ( 《時間之問10》 太陽系的家庭舞會 )
「對,當轉動外面的手柄時,帶動了齒輪的運動,從而根據不同的齒輪比帶動了更多齒輪的運動,這些齒輪的運動來模擬五大行星的周期運動。」
「聽起來有些道理。」
「後來又有一位學者Rediadis 認為,行星儀需要非常復雜的齒輪,而這個機械裝置不可能提供這么多的齒輪。」
「真是眾說紛紜。」
「此時距離安提基特拉機械的打撈過去了30多年,到了1934年,有一位學者Theopandinis對這個機械展開了持久的研究。他認為,這個裝置應該是一個航海測量儀器,一個大齒輪帶動其它小齒輪的運動,用來指示航海的方位,他相信這是一個航海導航裝置。雖然他同意Rehm說的這些齒輪用來指示太陽、月亮和五大行星的位置,但是他仍然擺脫不了天文儀器的解釋。」
「他的研究有什麼結果嗎?」
「據說Theopandinis為了研究機械裝置,傾家盪產賣掉了家裡的幾棟房子,但是進展不如人意,直到他去世他都沒有把他的研究成果發表出來。」
「看來安提基特拉機械的魅力非凡,已經成功俘獲了一位受害者。再後來呢?」
「此時已是1930年代,德國納粹逐漸掌權,Rehm教授在1936年被強迫退休,他停止了機械裝置的研究,直到二戰結束後才重新恢復研究。但是好景不長,新政府並不重視他,他也沒有足夠的經費繼續研究,到了1949年他去世了。」
「又一位學者帶著遺憾離開了。對了,二戰期間這些珍寶有沒有受到損壞?」
「嗯,這是個好問題。當納粹逐漸佔領歐洲時,希臘政府意識到這些寶貝的重要性,把博物館里的珍寶打包裝箱,就地埋在博物館院子的地下。很幸運,他們躲過了納粹的鐵蹄,但是磨難並沒有結束。」
「為什麼呢?」
「二戰結束後,希臘又進行了數年的內戰。經過連續不斷戰火的創傷,這些古代的機械裝置已經漸漸被人遺忘,不再像當初那樣引人注意了。與那些優雅漂亮的雕塑相比,這個形狀不規則的裝置不再展出,被堆放在博物館的地下室里,默默無聞。」
「再後來呢?」
「接下來,一位重要的科學家就要登場了,他對安提基特拉機械進行長達數十年的研究,發表了長達70多頁的研究論文,把這項研究推到了空前的高度,並重新點燃了人們對安提基特拉機械的興趣。」
「這個人是誰呢?」
「哦,這次時間不多了,我們下次再聊吧。」
「好的,老師再見!」
⑵ 領先世界1400年!希臘海底發現神秘裝置,特殊用途是什麼呢
說起文明古國,或許我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被世界公認的四大文明古國——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中國。但時過境遷,如今,曾繁榮一時的三大古老文明都已相繼滅絕,只有古老的東方帝國——中國,其千年文明仍在繼續傳承。
就如同現在的高速列車,若沒有最早的蒸汽火車,交通工具也絕不會發展如今這般先進,因此,我敢肯定的是,人類遲早會發現越來越多的『安蒂基西拉機器』,這些機器或許隱藏在某個為現在人類所不知的角落,但一旦它們被發現,人們對古希臘乃至整個地球文明的認識,恐怕都將需要重新改寫。
⑶ 什麼是「安提凱特拉機器」
世界各地散落著許多古代人類文明留下的神秘物品,其精巧絕倫的程度甚至超過了常人的想像。它們引起了無數人的好奇與猜測,連一些考古專家和科學家也對這些物品嘆為觀止,也許有一天,學者能徹底解開這些物品背後的歷史謎團。
「安提凱特拉」機械裝置:
2 000年前的超級計算機?
2 000年前就有計算機?許多人會覺得不可思議,但這台神秘的「安提凱特拉」儀器確實超出常人想像,它稱得上是世界上最早的精密機械裝置,有些科學家認為它是古代的機械計算機;也有人認為它是天文定位系統,但所有考古學家和科學家都認定:「安提凱特拉」是一台能讓人驚嘆的儀器。
1900年的某一天,一個名叫伊萊亞斯的潛水員,在希臘安提凱特拉島附近的海底發現了一艘古代沉船。潛水員從沉船上搜集了數件雕像和其他一些物品。1901年5月17日,考古學家斯塔里斯察覺到從沉船上帶回的一塊「石頭」與眾不同。經過仔細檢查後,斯塔里斯發現,這塊「石頭」實際上是塊受到海水腐蝕的青銅機械裝置,上面居然還鑲嵌著精密齒輪裝置。於是這塊「石頭」被命名為「安提凱特拉」機械裝置,其高大約為33 cm,寬17 cm,厚9 cm,做工非常精緻,但由於技術條件限制,起初考古學家一直搞不清這台機械裝置的作用。
「安提凱特拉」之後被安放在雅典國家考古博物館內,在它的旁邊,還放置著一台復製品,這台復製品是考古學家精心製作的。有些科學家推測「安提凱特拉」製作於公元前80年,後隨一艘羅馬商船沉沒於地中海。有些科學家通過X光照射,發現「安提凱特拉」內部還有精密齒輪,而之前人類一直以為成熟的齒輪傳動裝置要到1575年才誕生。英國《自然》雜志還曾刊登過有關「安提凱特拉」的文章,目前大多數科學家都認為,「安提凱特拉」可能有兩種用處:天文定位或進行機械計算。
英國卡迪夫大學的教授埃德蒙茲表示:「『安提凱特拉』實在是特別,它的設計很美,用於天文定位非常精準;它的工作方式幾乎能讓現代人的下巴吃驚得掉下來,雖然我們還不知道哪位古代科學家製造了它,但他做得極其出色。」目前美國計算機博物館內也收藏了一台「安提凱特拉」的復製品。
⑷ 《不可思議迷宮》隱藏崗布奧太空船攻略
在《不可思議迷宮》中,隱藏崗布奧太空船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關卡。在這個關卡中,玩家需要解決一系列難題,才能夠成功進入並探索太空船。下面是一份攻略,幫助玩家順利通過這個關卡。
第一步:獲取鑰匙
在進入隱藏崗布奧太空船之前,玩家需要先獲得一把鑰匙。這把鑰匙可以在游戲中的其他關卡中找到。建議玩家在完成其他任務後回到這個關卡,以便更容易地找到鑰匙。
第二步:解決電路謎題
在進入太空船之前,玩家需要在場景中找到一些電路圖樣。玩家需要將這些圖樣拼在一起,以解決電路謎題。這個謎題需要玩家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否則就要重新開始。
第三步:尋找密碼
在進入太空船後,玩家需要找到一個密碼才能夠進一步探索。這個密碼可以通過尋找場景中的線索來獲得。建議玩家仔細研究場景中的每一個元素,以便更容易地找到密碼。
第四步:解決機械謎題
一旦玩家成功獲得了密碼,就需要解決一個機械謎題。這個謎題需要玩家使用場景中的機械裝置,以便打開下一個區域的門。
第五步:探索太空船
一旦玩家成功解決了機械謎題,就可以進一步探索太空船。在這個過程中,玩家需要與一些敵人戰斗,同時還需要解決一些小謎題,以便進一步探索太空船。
總結
隱藏崗布奧太空船是《不可思議迷宮》中的一個非常有挑戰性的關卡。想要成功通過這個關卡,玩家需要充分利用場景中的線索,並且需要耐心地解決每一個謎題。希望這份攻略可以幫助玩家順利通過這個關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