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對群體人性和個體人性的雙重關注,針對所謂「老弱病殘」的設計有哪些
設計如下:
1、放置物品的提醒置物盤:因為記憶力減退、視力衰退,老年人可能會經常遇到像忘記把東西放在哪裡的小麻煩。設計師郜媛設計了一款為老年人提供重要物品收納的交互裝置:Reminder置物盤。Reminder置物裝置有四個置物盤,分別是葯品、手機、鑰匙和錢包。對應的收納處有相應的圖標做標識,方便老年人識別。當相應的物品放在收納處時,對應的燈就會亮起,提示老年人物品放置成功。
2、老年人手機:這是一款專為老年人設計的智能穿戴設備:心有靈犀老年人手機,它含有一個手機和一個手環。它擁有最基本的通訊功能,大而簡單操作的界面設計也十分適合老年人使用。它具備健康監測功能,測量結果會發送到子女的手機中。子女還可以收到它發出的定位信息,可以隨時獲知家人的位置。雖然還是概念產品,但就技術水平和市場需求,相信很快能夠面市。
3、弧形紐扣:EasyButton是一款獲得了2013紅點獎的創意概念產品。它能夠幫助那些知覺和視力下降的老年人更好的扣上紐扣,從而增強他們對生活的自信和樂觀的態度。巧妙的一凹一凸就能夠對特殊人群起到幫助的作用,讓人稱贊。
4、輔助步行的推車:由DDSTUDIO公司設計的這款步行輔助車(PedestrianAssistiveTechnology,簡稱PAT),是一個輔助老年人行走的移動設備,通過人性化的設計鼓勵了那些行動不便的老年人走出家門。這款PTA使用的是碳纖維材料,輕便、堅固且承載能力強。它造型優雅,更緩解了老年人心理上的抵觸。
人性化設計是指在設計過程當中,設計師們根據人的行為習慣、人體的生理結構、人的心理情況、人的思維方式等等,在原有的設計基礎上進行優化和改變,讓使用者得到更好,更方便,更適合的產品使用體驗。它是以人為中心,以滿足人的需求為目標去設計的。
B. 在我們的身邊有哪些公共設施是專為老年人設計的為什麼要這樣設計
1、過街天橋
在生活中,老人群體一般不太喜歡過街天橋,因為很多老人腿腳不便,爬過街天橋十分費勁。所以在老人比較集中的小區周圍,最好多使用過街人行道,少用立體交通。路面如果十分寬敞的話,馬路中間還要設置休息島。
有時候因為條件所限,不得不用過街天橋的話,也要盡可能使天橋緩一些。如果太陡,老人就會容易摔倒。
2、無障礙廁所
有的公共廁所內設有專門的無障礙衛生間,馬桶兩邊設有扶手,因為老人的腿部力量不足,有時候需要撐扶著才能站起來。
3、道路緩坡
在一些道路交接處,進行坡化改造,以解決輪椅和盲人上下人行步道的難題,按照規定,坡化後的盲道與路面的高度差不超過1厘米。
C. 輔助老年人行走的工具
輔助老年人行走的工具有拐杖,助行器,還有比較安全一點的就是移位機,移位機配上行走吊具,就可以實現輔助老年人行走了,基座帶4個萬向輪,吊具束在腰上,不會出現打滑摔跤的可能性,安全可靠。
《一種行走輔助方法、裝置及可移動設備》是北京金山安全軟體有限公司於2019年6月25日申請的專利,該專利公布號為CN110236896B,專利公布日為2021年6月18日,發明人是徐朋。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行走輔助方法、裝置及可移動設備,獲得當前行走模式;實時獲取用戶的豎直方向加速度信息;判斷所述豎直方向加速度是否從0開始變化;若是,將當前時刻設置為起始時刻;根據一級台階的預測行走時長和所述起始時刻,確定所述用戶到達下一級台階面時的預測到達時刻;根據所述預測到達時刻,確定當前提醒時刻。
所述當前提醒時刻早於所述預測到達時刻;當到達所述當前提醒時刻時,觸發所述提醒裝置對所述用戶進行提醒。本發明實施例中,可以在用戶到達下一級台階面之前,對用戶進行提醒,因此,提高了用戶行走的安全性。
D. 廣陵學院學生發明老人起行無憂椅,他為何會有這個想法
大學生發明了老人無憂椅原因是一個大學生看到他的爺爺坐下來後很難起床,所以他有了發明起行無憂椅子的想法,本發明已成功申請專利,隨著年齡的增長,許多老人的腿和腳變得不便,難以起身行走,揚州大學廣陵學院的幾位學生發明了“無憂椅”,他們還專門將發明帶到了療養院,邀請老年人試用。
試用後,其他老人也喜歡它這個問題整夜困擾著團隊,讓省力的椅子彈出帶有小旗狀標志的警告嗎,那與現實不符好握,如果發現椅子壞了,請聯系誰進行維修,有點浪費人力資源,在所有提議被拒絕之後,他們想到了在墊子上方固定一個橡膠製成的摩擦墊,以防止老年人滑倒,考慮到老人坐下時的舒適性,他們只放置了墊子的前三分之一,設計了防滑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