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圖為「測量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裝置,鉤碼總重6N,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勻速拉動細繩時的示數如圖所示
分析:
(1)由圖可知,實驗時彈簧測力計對細繩的拉力F=2.4N
(2)若鉤碼3s內上升0.1m,繩子自由端上升s=nh=3×0.1m=0.3m,彈簧測力計拉力做的功為:W總=Fs=2.4N×0.3m=0.72J,
所以彈簧測力計拉力做功的功率為P=W總/t=0.72J÷3s=0.24W
由於W有用=Gh=6N×0.1m=0.6J。
所以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η=W有用/W總=0.6J/0.72J≈83.3%
(3)若僅增加兩個鉤碼的個數,由公式η=G/(G+G動)=1/[1+(G動/G)]可知,當G動不變時,η隨著鉤碼重量G的增大而增大,所以該滑輪組的機械功率將變大。
『貳』 測滑輪組機械效率時,所用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1)實驗中要豎直向上______拉動彈簧測力計.(2)表中第
(1)為了測力計的示數與於拉力的大小相等,只有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
(2)根據圖示可回知,n=3,第一次實答驗中,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3h=3×0.1m=0.3m;
則第一次實驗的機械效率:η=
W有 |
W總 |
Gh |
Fs |
2N×0.1m |
1.1N×0.3m |
『叄』 如圖為測量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裝置,每個鉤碼重1N.(1)實驗時要豎直向上______拉動彈簧測力計,由圖
(1)實驗來中要豎直向上源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彈簧測力計示數不變,便於讀數;
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是0.2N,所以拉力大小是1.2N.
動滑輪和鉤碼有三段繩子承擔,因此鉤碼上升的高度h=
1 |
3 |
1 |
3 |
W有用 |
W總 |
Gh |
Fs |
G |
3F |
3N |
3×1.2N |
『肆』 如圖所示是「測定滑輪組機械效率」的裝置。 (1)小明同學做實驗測量的有關數據如下表,第3次實驗的拉力
(1)83.3% (2)鉤碼重 (3)這種做法不對,因為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不是一個定值,求平均值無意義。 (4)動滑輪(或「滑輪組」)的重,或繩子的摩擦。 |
『伍』 如圖為測量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裝置,鉤碼總重6N。 (1)實驗時要豎直向上 拉動彈簧測力計,由圖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