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水泵的分類及其各種類型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水源泵按工作原理分類有三種,其分類及工作原理如下:
①動力式泵,又叫葉輪式泵或葉片式泵,依靠旋轉的葉輪對液體的動力作用,把能量連續地傳遞給液體,使液體的動能(為主)和壓力能增加,隨後通過壓出室將動能轉換為壓力能,又可分為離心泵、軸流泵、部分流泵和旋渦泵等。
②容積式泵,依靠包容液體的密封工作空間容積的周期性變化,把能量周期性地傳遞給液體,使液體的壓力增加至將液體強行排出,根據工作元件的運動形式又可分為往復泵和回轉泵。
③其他類型的泵,以其他形式傳遞能量。如射流泵依靠高速噴射的工作流體將需輸送的流體吸入泵後混合,進行動量交換以傳遞能量;水錘泵利用制動時流動中的部分水被升到一定高度傳遞能量;電磁泵是使通電的液態金屬在電磁力作用下產生流動而實現輸送。
Ⅱ 離心泵的平衡盤裝置的構造和工作原理如何
多級離心泵在正常工作運行的過程中,一般都會產生多種性質的軸向力,這些軸向力按照其形成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其一,由於多級離心泵在進行工作時,其葉輪會根據設定發生不同程度的旋轉,這就導致其驅動埠和自由埠的壓力不相等,因此相應的就會產生一種指向離心泵驅動端的力,這個力就被劃為軸向力的范疇內;
其二,當液體從離心泵的吸入口到排出口需要改變運行方向時,也會產生一個作用在葉片上的作用力;
其三,離心泵內的轉子本身也具有一定的重力勢能,因此也會產生一個向下的軸向力;
其四,由於多級離心泵在運行的過程中,其內在的壓強與外界大氣壓強相比,會存在很大的差異,這就使得其內部軸端上會產生一定的壓力,這也是離心泵軸向力的一種表現形式。
由於現代多級離心泵在正常工作運行的過程中,會存在多種形式的軸向力,這就需要相關操作工作者需要為離心泵配置一定的軸向力平衡裝置,將相關軸向力進行平衡處理,以減少軸向力對離心泵設備的損耗,增加設備的使用周期和壽命。對於軸向力平衡裝置的使用,需要相關部門在安裝前進行充分的設計工作,將實際運行和工作過程中的一切影響因素考慮全面,並根據生產使用者的使用要求,做好相關軸向力平衡裝置的設計工作,在確保多級離心泵能夠正常穩定運行的同時,將企業的經濟效益保持在最高的狀態。
Ⅲ 為什麼離心泵要有引水裝置
離心泵啟動前要灌滿水,要做引水裝置,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識,而離心泵專為什麼要灌水呢?
多級離屬心泵只有在灌滿水的條件下,葉輪旋轉時,才能將離心力作用至水體,水體通過離心力獲得能量,具有流速和揚程,離心泵才能發揮作用。以往,在離心泵設計和安裝時,總是習慣將水泵安裝在水池水面以上,當然,如果是從河裡、湖裡、水渠里、水坑裡抽水的話,那就很自然的將水泵安裝在水面以上了。但是,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在離心泵啟動前要給水泵泵殼以及吸水管路灌滿水,才能啟動水泵。因此,離心泵設計和安裝時都
要安裝底閥,底閥就是個逆止閥,灌水時能自動關閉,保證灌水成功。實踐中經常出現底閥關閉不嚴的時候,灌水相當困難,時間長,漏水多,使用很不方便。還有的大型泵站設計了專門的真空泵引水系統,保證離心泵泵能正常啟動。
離心泵引水裝置出現以後,大量的用離心泵的地方,都普遍採用引水裝置代替原始的灌水程序,避免了繁重的體力勞動,保證離心泵能及時、正常啟動,而且便於實現自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