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檢驗裝置氣密性的方法和原理
總體來講,原理是:使裝置一端關閉,一段與水接觸,處於密閉狀態,然後利用觀察液面差不變來證明密閉性良好。
具體的,裝置大約有幾種,我總結了三種,因為級別不夠,不能插入圖片,很抱歉。但是圖片您可以自己查到。這里,我用裝置名稱來代替圖片:
1,實驗室制氨氣裝置:把導管的一頭放入水中,加熱試管,有氣泡冒出,停止加熱,有一段水柱上升,一段時間後,液面不變,證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2.實驗室制氯氣裝置:即插有分液漏斗和導管的雙孔塞的裝置,將分液漏斗活塞關閉,把導管的一頭放入水中,加熱燒瓶,有氣泡冒出,停止加熱,有一段水柱上升,一段時間後,液面不變,證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3.啟普發生器的簡易裝置:即插有長頸漏斗和導管的雙孔塞的裝置,將導管夾子關閉,從長頸漏斗注水,形成一段懸空水柱,一段時間後,水柱不變,證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關於加熱方法,可以有多種,建議的有手捂、熱毛巾敷,最好直接用酒精燈加熱。
終於回答完了呵呵。
『貳』 氣相色譜儀有哪幾部分組成
氣相色譜儀的構成:
氣相色譜儀主要由氣路系統、進樣系統、柱分離系統、溫控系統、檢測系統和記錄系統等部分組成。
組分能否分離,色譜柱是關鍵,它是色譜儀的「心臟」;分離後的組分能否產生信號則取決於檢測器的性能和種類,它是色譜儀的「眼睛」。所以分離系統和檢測系統是儀器的核心。進行氣相色譜法分析時,載氣(一般用氮氣或氫氣)由高壓鋼瓶供給,經減壓閥減壓後,載氣進入凈化管乾燥凈化,然後由穩壓閥控制載氣的流量和壓力,並由流量計顯示載氣進入柱之前的流量後,以穩定的壓力進入氣化室、色譜柱、檢測器後放空。當氣化室中注入樣品時,樣品立即被氣化並被載氣帶入色譜柱進行分離。分離後的各組分,先後流出色譜柱進入檢測器,檢測器將其濃度信號轉變成電信號,再經放大器放大後在記錄器上顯示出來,就得到了色譜的流出曲線,利用色譜流出曲線上的色譜峰就可以進行定性、定量分析。
(一)氣路系統
氣路系統是為獲得純凈、流速穩定的載氣。包括壓力計、流量計及氣體化裝置。載氣從起源鋼瓶出來後依次經過減壓閥、凈氣閥、氣流調節閥、轉子流量計、氣化室、色譜柱、檢測器,然後放空。
載氣:要求化學惰性,不與有關物質反應。載氣的選擇除了要求考慮對柱效的影響外,還要與分析對象和所用的檢測器相配。常用的載氣有氫氣、氮氣、氦氣。
凈化器:多為分子篩和活性碳管的串聯,可除去水、氧氣以及其它雜質。
壓力表:多為兩級壓力指示。第一級為鋼瓶壓力,總是高於常壓(填充柱要求為10~50 psi;開口毛細管柱為1~25 psi);第二級為柱頭壓力指示。
流量計:在柱頭前使用轉子流量計,但不太准確。通常在柱後,以皂膜流量計測流速。許多現代儀器裝置有電子流量計,並以計算機控制其流速保持不變。
(二)進樣系統
隔膜進樣器結構圖
進樣系統包括氣化室和進樣裝置,常以微量注射器(穿過隔膜墊)或六通閥將液體樣品注入氣化室(氣化室溫度比樣品中最易蒸發物質的沸點高約50oC),通常六通閥進樣的重現性好於注射器。要求進樣量或體積適宜,「塞子」式進樣。一般柱分離進樣體積在十分之幾至20μL,對毛細管柱分離,體積約為10~30μL,此時應採用分流進樣裝置來實現。體積過大或進樣過慢,將導致分離變差(拖尾)。
(三)柱分離系統
柱分離系統是色譜分析的心臟部分。分離柱包括填充柱和毛細管柱。柱材料包括金屬、玻璃、融熔石英等。
填充柱:多為U形或螺旋形,內徑2~4mm,長1~3m,內填固定相。
毛細管柱:分為塗壁、多孔層、鍵合型和交聯型毛細管柱。
毛細管柱與填充柱分離一些硝基化合物的比較
(a)填充柱1.5m,塗QF-1,恆溫;(b)毛細管柱,21m,塗OV-101
毛細管氣相色譜流路
內徑0.1~0.5mm,長達幾十至100m。通常彎成直徑10~30cm的螺旋狀。傳質阻力很小,譜帶展寬變小,其總柱效比填充柱高得多、分析速度快、樣品用量小。過去是填充柱佔主要,但現在除了一些特定的分析之外,填充柱將會被更高效、更快速的毛細管柱所取代。
(四)溫控系統
溫度控制是否准確和升、降溫速度是否快速是市售色譜儀器的最重要指標之一。
控溫系統包括對三個部分的控溫,即氣化室、柱箱和檢測器。控溫方式有恆溫和程序升溫。柱溫是影響分離的最重要的因素,其變化應小±0.1℃。選擇柱溫主要是考慮樣品待測物沸點和對分離的要求。柱溫通常要等於或略高於樣品的平均沸點(分析時間20~30min);對寬沸程的樣品,應使用程序升溫方法。
(五)檢測記錄系統
檢測記錄系統是指從色譜柱流出的組分,經過檢測器把濃度(或質量)信號轉化為電信號,並經放大器放大後由記錄儀顯示和記錄分析結果的裝置,它由檢測器、放大器和記錄儀三部分構成。
『叄』 氣相色譜儀的結構可分為什麼
氣相色譜辯洞儀的結構可分為什麼?
氣相色譜儀主要有氣路系統、進樣系統、分離系統、溫控系統和檢測記錄系統等組成。
一、氣路系統:
包括氣源、氣體凈化、氣體流速控制和測量。為獲得純凈、流和緩速穩定的載氣。
二、進樣系統:
包括進樣器和氣化室喚灶模。進樣器分氣體進樣器和液體進樣器,氣化室是將液體樣品瞬間氣化的裝置。
三、分離系統:
根據各組分在流動相和固定相中分配系數或吸附系數的差異,使各組分在色譜柱中得到分離。
四、溫控系統:
控制氣化室、柱箱和檢測器的溫度。
五、檢測記錄系統:
將各組分的濃度或質量轉變成電信號並記錄。
『肆』 氣相色譜儀的結構可分為什麼
氣相色譜儀的結構:
氣路系統、進樣系統、分離系統、檢測系統、溫控系統、記錄系統。
氣路系統:
包括氣源、凈化器和載氣流速控制;
常用的載氣有:
氫氣、氮氣、氦氣。
進樣系統:
包括:
進樣裝置和氣化室,氣體進樣器(六通閥):
試樣首先充滿定量管,切入後,載氣攜帶定量管中的試樣氣體進入分離柱;
液體進樣器:
不同規格的微量注射器,填充柱色譜常用10μL;毛細管色譜常用1μL;新型儀器帶有全自動液體進樣器,清洗、潤沖、取樣、進樣、換樣等過程自動完成,一次可放置數十個試樣。
進樣方式:
分流進樣:
樣品在汽化室內氣化,蒸氣大部分經分流管道放空,只有極小一部分被載氣導入色譜柱;
不分流進樣:
樣品直接注入色譜的汽化室,經過揮發後全部引入色譜柱。
分離系統 :
色譜柱:
填充柱(2~6mm直徑,1~5m長),毛細管柱(0.1~0.5mm直徑,幾十米長)。
溫控系統的作用:
溫度是色譜分離條件的重要選擇參數;
氣化室、色譜柱恆溫箱、檢測器三部分在色譜儀操作時均需控制溫度;
氣化室:保證液體試樣瞬間氣化;
檢測器:保證被分離後的組分通過時不在此冷凝;
色譜純亮柱恆溫箱:准確控制分離需要的溫度。
檢測系統:
作用:將色譜分離後的各組分的量轉變成可測量的電信號;
指標:靈敏度、線性范圍、響應速度、結構、通用性,通用型——對所有物質均有響應;專屬型——對特定物質有高靈敏響應;
檢測器類型:
濃度畝灶型檢測器:
熱導檢測器、電子捕獲檢測器;
質量迅褲扮型檢測器:
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火焰光度檢測器。
『伍』 圖中的這些裝置測定氣體的體積時具體的操作是怎樣的請給出詳細解釋,謝謝啊!!!!!!!!!!!!!!!!!!!!!!!!!!!
第一個。U形管。左邊進入氣體,管內裝有水或其他液體,右管大多是滴定管,進入多少氣體就推動液體向右排開,觀察液面上升情況就可以測出氣體體積。
第二個:排水法測量,進入多少氣體就排出多少水到右邊的量筒里,觀察量筒刻度就知道氣體體積。
第三個原理和著前兩個也差不多,排開水然後讀取倒立量筒的讀數,就可以量出氣體的量
第四個沒見過但是應該也差不多,排水,讀取量筒的刻度。
其實氣體的量測量主要是用是測量液體的量替代,然後在精密儀器上讀取體積。
『陸』 求氣體檢測儀檢測原理
以常見的紅外線氣體檢測儀為例,說明氣體檢測儀的原理:
測量這種吸收光譜可判別出氣體的種類;測量吸收強度可確定被測氣體的濃度。紅外線檢測儀的使用范圍寬,不僅可分析氣體成分,也可分析溶液成分,且靈敏度較高,反應迅速,能在線連續指示,也可組成調節系統。工業上常用的紅外線氣體檢測儀的檢測部分由兩個並列的結構相同的光學系統組成。
一個是測量室,一個是參比室。兩室通過切光板以一定周期同時或交替開閉光路。在測量室中導入被測氣體後,具有被測氣體特有波長的光被吸收,從而使透過測量室這一光路而進入紅外線接收氣室的光通量減少。氣體濃度越高,進入到紅外線接收氣室的光通量就越少;而透過參比室的光通量是一定的,進入到紅外線接收氣室的光通量也一定。因此,被測氣體濃度越高,透過測量室和參比室的光通量差值就越大。這個光通量差值是以一定周期振動的振幅投射到紅外線接收氣室的。接收氣室用幾微米厚的金屬薄膜分隔為兩半部,室內封有濃度較大的被測組分氣體,在吸收波長范圍內能將射入的紅外線全部吸收,從而使脈動的光通量變為溫度的周期變化,再可根據氣態方程使溫度的變化轉換為壓力的變化,然後用電容式感測器來檢測,經過放大處理後指示出被測氣體濃度。除用電容式感測器外,也可用直接檢測紅外線的量子式紅外線感測器,並採用紅外干涉濾光片進行波長選擇和配以可調激光器作光源,形成一種嶄新的全固體式紅外氣體檢測儀。這種檢測儀只用一個光源、一個測量室、一個紅外線感測器就能完成氣體濃度的測量。此外,若採用裝有多個不同波長的濾光碟,則能同時分別測定多組分氣體中的各種氣體的濃度。
『柒』 氣動測量裝置測頭的結構圖
結構圖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