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風動裝置的設計基於什麼原理
以壓縮空氣作為動力的機械及裝置種類很多
,特別是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現代化,用於生產自動化、
機械化的氣動元件大量涌現。
產品的特點以壓縮空氣為動力的機械化工具的基本原理。
任何生產過程機械化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勞動生產率,
改善加工質量,降低成本並減輕勞動強度。
為此,風動工具的設計及製造應滿足下列各項要求:
①重量要盡可能地輕;
②使用方便;
③工作可靠;
④保證工作安全,
⑤便於檢修;
⑥要經濟,也就是單位功率的耗氣量要降到最低限度。
下面介紹風動馬達
1、風動馬達分類和工作原理:
常用的風動馬達有葉片(也稱為滑動)、活塞和薄膜方式三種。(目前市場上常用的是葉片風動馬達、活塞風動馬達)
風動馬達是將壓縮空氣的壓力轉換為旋轉機械能的裝置。其作用類似於電動機或液壓電動機。也就是說,輸出扭矩用旋轉運動驅動機構。
葉片風動馬達與活塞風動馬達特性比較:
葉片風動馬達的高扭矩較小,活塞風動馬達旋轉的扭矩稍低,但風動馬達比液壓馬達速度高,扭矩小。
2、風動馬達的優缺點:
風動馬達的特點是,與起到同樣作用的電動馬達相比,外殼輕便,運輸方便;因為工作介質是空氣,所以不必擔心火災。氣動馬達過載時,可以自動停止,保持供給壓力和平衡。由於這種特性,風動馬達在礦山機器或氣動工具等中被廣泛使用。
② 誰知道沖壓機械常用的安全防護裝置有哪幾類各有什麼功能特點
沖壓機械目前常用的安全防護裝置有:安全啟動裝置、機械
防護裝置和自動保護裝置。
(1)安全啟動裝置:其功能特點是當操作者的肢體進人危險
區時,沖壓機的離合器不能合上,或者淆塊不能下行,只有當操
作者的肢體完全退出危險區後,沖壓機才能被啟動工作。這種裝
I包括:雙手柄結合裝置和雙按鈕結合裝置.這種設施的原理是
在操作時,操作者必須用雙手同時啟動開關,沖壓機才能接通電
源開始工作,從而保證了安全.
(2)機械防護裝1_其勸能特點是在滑塊下行時,設法將危
險區與操作者的手隔開,或用強制的方法將操作者的手拉出危險
區,以保證安全生產。這類防護裝It包括:防護板、推手式保護
裝里、拉手安全裝置.機械式防護裝皿結構簡單、製造方便,但
對作業干擾影響大。
(3)自動保護裝置:其功能特點是在沖模危險區周圍設置光
束、氣流、電場等.一旦手進人危險區,通過光、電、氣控制,
使壓力機自動停止工作。目前常用的自動保護裝宜是光電式保護
裝盆。其原理是在危險區設置發光器和受光器.形成一束或多束
光線。當操作者的手誤人危險區時,光康受阻,使光信號通過光
電管轉換成電信號,電信號放大後與啟動控制線路閉鎖,使沖壓機滑塊立即停止工作,從而起到保護作用.
③ 單級沖動式汽輪機的機械效率是多少
需要補充條件:汽輪機的排汽焓值(用h來表示),也就是你說的水蒸汽能量,題中你只給出來背壓,還要有排汽溫度。
還要給你糾正一個錯誤:單位:kj是一個表示功的單位,kj/s是功率單位。題目中水蒸汽的能量應該為:1000kj/kg吧
計算過程:汽輪機出力=汽輪機的進汽量*(1000-h)
④ 消防系統中的應急機械啟動功能,是什麼樣啟動的與自動啟動和手動啟動有什麼區別
消防系統中的應急機械啟動功能是手動閉合消防水泵啟動的。
因信號線路或消防水泵控制箱的控制線路故障,導致不能自動或手動啟動消防水泵時,通過消防水泵控制箱門上的機械應急啟動裝置,直接手動閉合消防水泵的主接觸器來啟動消防水泵。
應急機械啟動功能與自動啟動和手動啟動的區別是:
1、在自動或手動按鈕啟動消防水泵時,是星三角降壓啟動,啟動電流是額定電流的4 倍;在機械應急啟動消防水泵時,是三角全壓啟動,啟動電流是額定電流的7 倍。
2、機械應急啟動裝置安裝在控制櫃內,串聯在主迴路上,不需要額外增加電纜、開關等電氣元器件或櫃體。
3、機械手動應急啟動裝置,此設備裝置有星三角和自耦降壓兩種啟動方式。
(4)沖動式機械裝置擴展閱讀
根據《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GB50974-2014標准11.0.12條規定,本條為強制性條文(黑體字),壓力啟動、遠程啟動和硬拉線啟動都是通過繼電器來實現自動啟泵的。
若繼電器和弱電信號故障不能自動啟動消防泵時,應依靠消防泵控制櫃設置的「機械應急啟動裝置」直接啟動消防泵,當弱電信號和硬拉線啟泵繼電器故障且消防泵控制櫃內二次線路故障和電器故障不能使消防泵自動或手動啟動。
所以在火警緊急情況下,本條強制規定只要在正常供電情況下,無論消防泵控制櫃內控制線路損壞如何,都能強制直接啟泵,以保證火災時撲救及時性,該「機械應急啟動裝置」是通過機械連鎖裝置直接傳動,來實現直接啟動消防泵的裝置。該裝置可配置星三角啟動和降壓啟動兩種方式。
「機械應急啟動裝置」啟動手柄平時處於停止狀態(帶鎖),緊急火警時必須由被授權的管理人員操作。
機械應急啟動裝置帶鎖,平時由有許可權的人保管,且此時從報警到消防泵正常供水的時間不大於5min,這個時間包含了管理人員從控制室到泵房的時間以及包括消防泵從強制啟動到正常供水的時間。
⑤ 汽輪機的介紹!
汽輪機
將蒸汽的能量轉換成為機械功的旋轉式動力機械。又稱蒸汽透平。主要用作發電用的原動機,也可直接驅動各種泵、風機、壓縮機和船舶螺旋槳等。還可以利用汽輪機的排汽或中間抽汽滿足生產和生活上的供熱需要 。
汽輪機是將蒸汽的能量轉換為機械功的旋轉式動力機械,是蒸汽動力裝置的主要設備之一。汽輪機是一種透平機械,又稱蒸汽透平。
公元一世紀時,亞歷山大的希羅記述了利用蒸汽反作用力而旋轉的汽轉球,又稱為風神輪,這是最早的反動式汽輪機的雛形;1629年義大利的布蘭卡提出由一股蒸汽沖擊葉片而旋轉的轉輪。
19世紀末,瑞典拉瓦爾和英國帕森斯分別創制了實用的汽輪機。拉瓦爾於1882年製成了第一台5馬力(3.67千瓦)的單級沖動式汽輪機,並解決了有關的噴嘴設計和強度設計問題。單級沖動式汽輪機功率很小,現在已很少採用。
20世紀初,法國拉托和瑞士佐萊分別製造了多級沖動式汽輪機。多級結構為增大汽輪機功率開拓了道路,已被廣泛採用,機組功率不斷增大。帕森斯在1884年取得英國專利,製成了第一台10馬力的多級反動式汽輪機,這台汽輪機的功率和效率在當時都佔領先地位。
20世紀初,美國的柯蒂斯製成多個速度級的汽輪機,每個速度級一般有兩列動葉,在第一列動葉後在汽缸上裝有導向葉片,將汽流導向第二列動葉。現在速度級的汽輪機只用於小型的汽輪機上,主要驅動泵、鼓風機等,也常用作中小型多級汽輪機的第一級。
與往復式蒸汽機相比,汽輪機中的蒸汽流動是連續的、高速的,單位面積中能通過的流量大,因而能發出較大的功率。大功率汽輪機可以採用較高的蒸汽壓力和溫度,故熱效率較高。19世紀以來,汽輪機的發展就是在不斷提高安全可靠性、耐用性和保證運行方便的基礎上,增大單機功率和提高裝置的熱經濟性。
汽輪機的出現推動了電力工業的發展,到20世紀初,電站汽輪機單機功率已達10兆瓦。隨著電力應用的日益廣泛,美國紐約等大城市的電站尖峰負荷在20年代已接近1000兆瓦,如果單機功率只有10兆瓦,則需要裝機近百台,因此20年代時單機功率就已增大到60兆瓦,30年代初又出現了165兆瓦和208兆瓦的汽輪機。
此後的經濟衰退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爆發,使汽輪機單機功率的增大處於停頓狀態。50年代,隨著戰後經濟發展,電力需求突飛猛進,單機功率又開始不斷增大,陸續出現了325~600兆瓦的大型汽輪機;60年代製成了1000兆瓦汽輪機;70年代,製成了1300兆瓦汽輪機。現在許多國家常用的單機功率為300~600兆瓦。
汽輪機在社會經濟的各部門中都有廣泛的應用。汽輪機種類很多,並有不同的分類方法。按結構分,有單級汽輪機和多級汽輪機;各級裝在一個汽缸內的單缸汽輪機,和各級分裝在幾個汽缸內的多缸汽輪機;各級裝在一根軸上的單軸汽輪機,和各級裝在兩根平行軸上的雙軸汽輪機等。
按工作原理分,有蒸汽主要在各級噴嘴(或靜葉)中膨脹的沖動式汽輪機;蒸汽在靜葉和動葉中都膨脹的反動式汽輪機;以及蒸汽在噴嘴中膨脹後的動能在幾列動葉上加以利用的速度級汽輪機。
按熱力特性分,有為凝汽式、供熱式、背壓式、抽汽式和飽和蒸汽汽輪機等類型。凝汽式汽輪機排出的蒸汽流入凝汽器,排汽壓力低於大氣壓力,因此具有良好的熱力性能,是最為常用的一種汽輪機;供熱式汽輪機既提供動力驅動發電機或其他機械,又提供生產或生活用熱,具有較高的熱能利用率;背壓式汽輪機的排汽壓力大於大氣壓力的汽輪機;抽汽式汽輪機是能從中間級抽出蒸汽供熱的汽輪機;飽和蒸汽輪機是以飽和狀態的蒸汽作為新蒸汽的汽輪機。
汽輪機的蒸汽從進口膨脹到出口,單位質量蒸汽的容積增大幾百倍,甚至上千倍,因此各級葉片高度必須逐級加長。大功率凝汽式汽輪機所需的排汽面積很大,末級葉片須做得很長。
汽輪機裝置的熱經濟性用汽輪機熱耗率或熱效率表示。汽輪機熱耗率是每輸出單位機械功所消耗的蒸汽熱量,熱效率是輸出機械功與所耗蒸汽熱量之比。對於整個電站,還需考慮鍋爐效率和廠內用電。因此,電站熱耗率比單獨汽輪機的熱耗率高,電站熱效率比單獨汽輪機的熱效率低。
一座汽輪發電機總功率為1000兆瓦的電站,每年約需耗用標准煤230萬噸。如果熱效率絕對值能提高1%,每年可節約標准煤 6萬噸。因此,汽輪機裝置的熱效率一直受到重視。為了提高汽輪機熱效率,除了不斷改進汽輪機本身的效率,包括改進各級葉片的葉型設計(以減少流動損失)和降低閥門及進排汽管損失以外,還可從熱力學觀點出發採取措施。
根據熱力學原理,新蒸汽參數越高,熱力循環的熱效率也越高。早期汽輪機所用新蒸汽壓力和溫度都較低,熱效率低於20%。隨著單機功率的提高,30年代初新蒸汽壓力已提高到3~4兆帕,溫度為400~450℃。隨著高溫材料的不斷改進,蒸汽溫度逐步提高到535℃,壓力也提高到6~12.5兆帕,個別的已達16兆帕,熱效率達30%以上。50年代初,已有採用新蒸汽溫度為600℃的汽輪機。以後又有新蒸汽溫度為650℃的汽輪機。
現代大型汽輪機通常採用新汽壓力24兆帕,新汽溫度和再熱溫度為535~565℃的超臨界參數,或新汽壓力為16.5兆帕、新汽溫度和再熱溫度為535℃的亞臨界參數。使用這些汽輪機的電站熱效率約為40%。
另外,汽輪機的排汽壓力越低,蒸汽循環的熱效率就越高。不過排汽壓力主要取決於冷卻水的溫度,如果採用過低的排汽壓力,就需要增大冷卻水流量或增大凝汽器冷卻面積,同時末級葉片也較長。凝汽式汽輪機常用的排汽壓力為0.005~0.008兆帕。船用汽輪機組為了減輕重量,減小尺寸,常用0.006~0.01兆帕的排汽壓力。
此外,提高汽輪機熱效率的措施還有,採用回熱循環、採用再熱循環、採用供熱式汽輪機等。提高汽輪機的熱效率,對節約能源有著重大的意義。
大型汽輪機組的研製是汽輪機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這其中研製更長的末級葉片,是進一步發展大型汽輪機的一個關鍵;研究提高熱效率是汽輪機發展的另一方向,採用更高蒸汽參數和二次再熱,研製調峰機組,推廣供熱汽輪機的應用則是這方面發展的重要趨勢。
現代核電站汽輪機的數量正在快速增加,因此研究適用於不同反應堆型的、性能良好的汽輪機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全世界利用地熱的汽輪機的裝機容量,1983年已有3190兆瓦,不過對熔岩等深層更高溫度地熱資源的利用尚待探索;利用太陽能的汽輪機電站已在建造,海洋溫差發電也在研究之中。所有這些新能源方面的汽輪機尚待繼續進行試驗研究。
另外,在汽輪機設計、製造和運行過程中,採用新的理論和技術,以改善汽輪機的性能,也是未來汽輪機研究的一個重要內容。例如:氣體動力學方面的三維流動理論,濕蒸汽雙相流動理論;強度方面的有限元法和斷裂力學分析;振動方面的快速傅里葉轉換、模態分析和激光技術;設計、製造工藝、試驗測量和運行監測等方面的電子計算機技術;壽命監控方面的超聲檢查和耗損計算。此外,還將研製氟利昂等新工質的應用,以及新結構、新工藝和新材料等。
⑥ 建築工地需要哪些大型機械設備
對於建築工地來說,幫助建設的機械設備是必不可少的,隨著科技的發展,很多機械在工地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些機械的應用可以大大提高工地的效率。那麼建築工地需要哪些大型機械設備呢?
1、 塔吊:塔吊是建築工地上最常用的一種起重設備又名「塔式起重機」,以一節一節的接長(高)(簡稱「標准節」),用來吊施工用的鋼筋、木楞、混凝土、鋼管等施工的原材料。塔吊是工地上一種必不可少的設備。
2、 升降機:升降機,升降作業平台是一種多功能升降機械設備,可分為固定式和移動式、導軌式、曲臂式,剪叉式、鏈條式、裝卸平台等。升降機不僅在工地使用的多,還用來救援。
3、 外用吊籃:建築吊籃在高層多層高建築的外牆施工、幕牆安裝、保溫施工和維修清洗外牆等高空作業中得到廣泛認可,一般分手動和電動兩種。
4、 物料提升機:物料提升機是一種固定裝置的機械輸送設備,主要適用於粉狀、顆粒狀及小塊物料的連續垂直提升,設置了斷繩保護安全裝置、停靠安全裝置、緩沖裝置、上下高度及極限限位器、防松繩裝置等安全保護裝置。
5、 推土機:推土機是一種能夠進行挖掘、運輸和排棄岩土的土方工程機械,在露天礦有廣泛的用途。例如,用於建設排土場,平整汽車排土場,堆集分散的礦岩,平整工作平盤和建築場地等。它不僅用於輔助工作,也可用於主要開采工作。例如:砂礦床的剝離和采礦,鏟運機和犁岩機的牽引和助推,在無運輸開采法時配合其他土方機械降低剝離台階高度等。
6、 裝載機:裝載機是一種廣泛用於公路、鐵路、建築、水電、港口、礦山等建設工程的土石方施工機械,它主要用於鏟裝土壤、砂石、石灰、煤炭等散狀物料,也可對礦石、硬土等作輕度鏟挖作業。換裝不同的輔助工作裝置還可進行推土、起重和其他物料如木材的裝卸作業。
大型建築設備造價高、危險性也大。操作大型建築設備的時候一定要在安全第一的原則下,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這才是有良心的建築公司的上上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