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CNG脫水裝置在壓縮天然氣汽車加氣站中的地位和功能是什麼
加氣站脫水裝置分為前置和後置式脫水兩種形式,保護的核心不相同,所處的回位置也不相同。2008年以前多答有採用後置脫水的,但近幾年大都採用前置脫水。最簡單的道理前置脫水保護壓縮機,後置脫水保護下游管路及用戶。所以為了提高壓縮機使用壽命還是趨於使用前置式。另外從原理上講前置脫水分子篩使用壽命長,後置式脫水因為目前使用的國產壓縮機漏油較多,對分子篩使用壽命影響較大。所以說脫水裝置時CNG標准加氣站中不可缺少的重壓設備之一,使設備和管路不會被壓縮的水侵蝕和冰堵。
❷ 天然氣CNG壓縮機控制工藝流程和各個階段的主要設備名稱及功能是什麼
CNG加氣站設備選用與計算成本
設備要看是什麼樣的加氣站,如果是母站,也就是說給儲運槽車加氣,那主要需要以下設備
天然氣壓縮機(可選的有中壓,高壓,還有水冷系統)
脫水裝置,
緩沖瓶,
油分離器(有些設備上會帶),
管網流量計,
加氣柱,
儲氣設備
後台管理系統,
氣體檢測報警系統,
視頻檢測系統,有些還配地磅。
如果是子站,也就是主要通過槽車運氣作為氣源給小汽車加氣,主要設備如下:
子站壓縮機(活塞式壓縮機或者液壓壓縮機)
儲運槽車
拖運車頭(最好是燃氣動力)
加氣機
儲氣設施
後台管理系統,
氣體檢測報警系統,
也有子母站同有的,那樣設備就看自己選擇了。
根據當地具體情況,如天然氣壓力、一天能滿足多少台車要求來制定方案;
例:日供一千台車,最低排量二千四設備一套,佔地三之四畝,設備用電七十四千瓦,配一百千伏安變壓器,價格九十八萬,加氣機四——六台。
例;每天二十四小時供應1000台車輛,一台車需要加兩次,到三次,一次十二立方——十四立方次,三次能加40立方,續航350公里,需要建五萬立方的母站,設備需要三百五十萬(所有設備450萬以內安裝費在內)加安裝費附件等等七拾萬合計;四百二拾萬,這里不包括土地證、土建費、手續費、車輛費及其它費用。一車拉1萬立方,
去掉運費,電費,人工費等,差不多一天賣多少方氣,就賺多少錢,一方氣純利一塊錢,進氣價格二快二,零售四快左右,成本按銷售額一半訂算,1000輛車的話,管道口壓力大概得需要10--20公斤,一個加氣子站,每天若有1000車加氣,每車加氣三十方,一天賣氣三萬方氣一天純利約三萬元。
2012年2月4日星期六草編
❸ 天然氣為什麼要脫硫脫水脫碳
脫硫主要是防止天然氣燃燒產生二氧化硫等污染空氣的;脫水是為了防止天然氣在管道輸版送過程中(高壓權下)形成結晶水合物堵塞管道;脫烴和凝析油主要是為了把天然氣中兩個及兩個以上碳原子的化合物分離出來(比如液化石油氣,丁烷(組成打火機的成分))用於其他更有用的途徑,另外也是為了防止在天然氣低溫輸送過程中形成液滴,影響輸送效率。thanks!
❹ 天然氣脫水裝置原理
就是在脫水裝置裡面裝備上乾燥劑分子篩,天然氣從乾燥劑裡面過,分子篩就將天然氣裡面的水份吸收了,當分子篩吸收到飽和或接近飽和時,就用加熱的方式將分子篩裡面的水份烘乾,以便下一次循環使用。當然為了不影響生產,脫水裝置用的是2個乾燥塔,一個吸附,另一個就再生,兩個塔交替使用,從而達到了持續脫水。
❺ 請問老師化工裝置脫水方法是什麼
1 液化天然氣知識
1 天然氣的用途:I
化工燃料,居民生活燃料,汽車燃料,聯合發電,熱泵、燃料電池等。nqP
2 液化天然氣::
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為甲烷,其臨界溫度為190.58K,LNG儲存溫度為112K(-161℃)、壓力為0.1MPa左右的低溫儲罐內,其密度為標准狀態下甲烷的600多倍,體積能量密度為汽油的72%。;Fd,
3 LNG工廠主要可分為基本負荷型、調峰型兩類。液化流程以APCI(美國空氣液化公司)流程為主。(丙烷預冷混合製冷劑液化流程)H(
4 我國天然氣僅占能源總耗的2.6%,到2010年,這一比值預期達到7%—8%。)@Dt3
5 中國的LNG工廠:20世紀90年代末,東海天然氣早期開發利用,在上海建設了一座日處理為10萬立方米的天然氣事故調峰站。2001年,中原石油勘探局建造第一座生產型的液化天然氣裝置,日處理量為15萬立方米。2002年新疆廣匯集團開始建設一座處理量為150萬立方米的LNG工廠,儲罐設計容量為3萬立方米。.
6 LNG接收終端:深圳大鵬灣,福建湄州灣,浙江、上海等地。]
7 天然氣的預處理:脫除天然氣中的硫化氫、二氧化碳、水分、重烴和汞等雜質,以免這些雜質腐蝕設備及在低溫下凍結而阻塞設備和管道。!,_&K=
8 脫水:若天然氣中含有水分,則在液化裝置中,水在低於零度時將以冰或霜的形式凍結在換熱器的表面和節流閥的工作部分,另外,天然氣和水會形成天然氣水合物,它是半穩定的固態化合物,可以在零度以上形成,它不僅可能導致管線阻塞,也可以造成噴嘴合分離設備的堵塞。[K*av
9 目前常用的脫水方法有:冷卻法、吸收法、吸附法等。k
10 冷卻脫水是利用當壓力不變時,天然氣的含水量隨溫度降低而減少的原理實現天然氣脫水,此法只適用於大量水分的粗分離。48}*i2
11 吸附脫水:利用吸濕液體(或活性固體)吸收的方法。三甘醇脫水,適用於大型天然氣液化裝置中脫出原料氣所含的大部分水分。7nu=
12 吸附脫水:主要適用的吸附劑有:活性氧化鋁、硅膠、分子篩等。現代LNG工廠採用的吸附脫水方法大都是採用分子篩吸附。在實際使用中,可分子篩同硅膠或活性氧化鋁、串聯使用。8+-
13 脫硫:酸性氣體不但對人體有害,對設備管道有腐蝕作用,而且因其沸點較高,在降溫過程中易呈固體析出,必須脫除。F-
14 在天然氣液體裝置中,常用的凈化方法有:醇胺法,熱鉀鹼法,碸胺法。M@xZhT
15 天然氣液化流程: 級聯式液化流程、混合製冷劑液化流程、帶膨脹機的液化流程。j-$
❻ cng是加壓前脫水還是加壓後脫水
加氣站的原料氣一般為來自輸氣管道的商品天然氣,在加氣站中增壓至20~25MPa並冷卻至常溫後,再在站內儲存與加氣。充裝在高壓氣瓶(約20MPa)中的CNG,用作燃料時須從高壓減壓至常壓或負壓,再與空氣混合後進入汽車發動機中燃燒。由於減壓時有節流效應,氣體溫度將會降至-30℃以下。為防止氣體在高壓與常溫(尤其是在寒冷環境)或節流後的低溫下形成水合物和凍堵,故必須在加氣站中對原料氣深度脫水。
CNG加氣站中的天然氣脫水雖也採用吸附法,但與NGL回收裝置中的脫水系統相比,它具有以下特點:①處理量很小;②生產過程一般不連續,而且多在白天加氣;③原料氣已在上游經過處理,露點通常已符合管輸要求,故其相對濕度小於100%。
據了解,CNG加氣站中氣體脫水用的乾燥劑在美國多為分子篩,俄羅斯以往多用硅膠,目前也用分子篩,我國則普遍採用分子篩。至於脫水後干氣的露點或水含量,則應根據各國乃至不同地區的具體情況而異。我國GB 18047《車用壓縮天然氣》中規定,汽車用壓縮天然氣的水露點在汽車駕駛的特定地理區域內,在最高操作壓力下,水露點不應高於-13℃;當最低氣溫低於-8℃,水露點應比最低氣溫低5℃。CNG的脫水深度通常也可用其在儲存壓力下的水含量來表示。
1. 天然氣脫水裝置在加氣工藝流程中的位置
當進加氣站的天然氣需要脫水時,脫水可在增壓前(前置)、增壓間(級間)或增壓後(後置)進行,即根據其在CNG加氣工藝流程中的位置不同,又可分為低壓脫水(壓縮機前脫水)、中壓脫水(壓縮機級間)及高壓脫水(壓縮機後)三種。
脫水裝置通常設置兩塔即兩個乾燥器,一套系統在脫水,一套系統在再生。交替運行周期一般為6~8h,但也可更長。脫水裝置的設置位置應按下列條件確定:①所選用的壓縮機在運行中,其機體限製冷凝水的生成量,且天然氣的進站壓力能克服脫水系統等阻力時,應將脫水裝置設置在壓縮機前;②所選用的壓縮機在運行中,其機體不限製冷凝水的生成量,並有可靠的導出措施時,可將脫水裝置設置在壓縮機後;③所選用的壓縮機在運行中,允許從壓縮機的級間導出天然氣進行脫水時,宜將脫水裝置設置在壓縮機的級間。此外,壓縮機汽缸採用的潤滑方式(無油或注油潤滑)也是確定脫水裝置在流程中位置時需要考慮的因素。
在增壓前脫水時,再生用的天然氣宜採用進站天然氣經電加熱、吸附劑再生、冷卻和氣液分離後,再經增壓進入進站的天然氣脫水系統。再生用的循環風機應為再生系統阻力值的1.10~1.15倍。
在增壓後或增壓間脫水時,再生用的天然氣宜採用脫除游離液(水分和油分)後的壓縮天然氣,並應由電加熱控制系統溫度。再生後的天然氣宜經冷卻、氣液分離後進入壓縮機的進口。再生用天然氣壓力為0.4~1.8MPa或更高。
低、中、高壓脫水方式各有優缺點。高壓脫水在需要深度脫水時具有優勢,但由於高、中壓脫水需要對壓縮機進行必要的保護,否則會因含水蒸氣的天然氣進入壓縮機而導致故障。
天然氣脫水裝置設置在壓縮機後或壓縮機級間時,壓縮天然氣進入脫水裝置前,應先經過冷卻、氣液分離和除油過濾,以脫除游離的水分和油分。
2. CNG加氣站天然氣脫水裝置工藝流程
目前國內各地加氣站大多採用國產天然氣脫水裝置,並有低壓、中壓、高壓脫水三類。其中,低壓和中壓脫水裝置有半自動、自動和零排放三種方式,高壓脫水裝置只有全自動一種方式。半自動裝置只需操作人員在兩塔切換時手動切換閥門,再生過程自動控制。在兩塔切換時有少量天然氣排放。全自動裝置所有操作自動控制,不需人員操作。在兩塔切換時也有少量天然氣排放。零排放裝置指全過程(切換、再生)實現零排放。這些裝置脫水後氣體的水露點小於-60℃。乾燥劑一般採用4A或13X分子篩。
半自動和全自動低壓脫水工藝流程見圖3-20。圖3-20中原料氣從進氣口進入前置過濾器,除去游離液和塵埃後經閥3進入乾燥器A,脫水後經閥5去後置過濾器除去吸附劑粉塵後至出氣口。再生氣經循環風機增壓後進入加熱器升溫,然後經閥B進入乾燥器B使其再生,再經閥27進入冷卻器冷卻後去分離器分出冷凝水,重新進入循環風機增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