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杭州正大醫療器械的下肢關節康復器效果很好嗎
下肢關節康復器CPM機對下肢康復訓練效果還是很不錯的。國外已經有很多年的臨床經驗了,比較成熟。
骨科疾病和損傷形成的長期肢體制動,會產生關節粘連、關節僵硬、疼痛、肌肉萎縮、廢用性骨質疏鬆和晚期退行性關節炎等並發症為關節內骨折後肢體固定性發生創傷性關節炎、肌腱松解和重建術後固定再次粘連等,持續被動活動(CPM)裝置的應用可大大減少這些並發症的發生。 CPM又叫連續被動活動,是一種新的生物學概念,即在連續被動活動作用下加速關節軟骨及周圍的韌帶和肌腱的癒合和再生。 經實驗證明:早期間斷活動效果優於制動,而連續被動活動又優於間斷活動。 由於骨骼肌易疲勞,不能堅持長期時間的主動活動,所以提出了持續被動運動。如:膝關節僵硬是下肢骨折的常見並發症,臨床上下肢骨折術後由於長期限制活動可引起膝關節的粘連、攣縮、僵硬等並發症,CPM為臨床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被動功能鍛煉的器械,我科從2013年來,通過下肢骨折術後患者施行無痛性連續被動活動,其功能恢復效果滿意,減少了致殘率,大大促進了膝關節功能早期康復,減少住院日,現為CPM機在骨科康復應用作個說明:根據病人患肢大腿及小腿的長度,調節好CPM機桿的長度,擰緊旋鈕。
一、 CPM機的使用方法: 1、按術後關節所需活動范圍調整CPM機,下肢置於CPM機上時應處於外展10-20〬呈足尖向上中立位,穿固定鞋套,小腿及大腿固定在CPM機上,盡可能將患側臀部緊貼活動支點,操作速度由慢到快,幅度由小到大,一般術後24-48小時內開始使用,人工關節術後1周開始練習,也可根據患者的 體病情延緩24-48小時。 2、第一天上午從0〬-40〬,每15mm增加5〬,達到60〬,下午5〬-50〬,每15mm增加5〬,達到60〬. 第三天上午5〬-80〬,每15mm增加5〬,直接接近90〬,下午5〬-70〬,第15mm增加5〬,直到90〬 。 二、 注意事項:患肢的腳和鞋套要套實與水平線呈90〬, 注意患肢與膝關節的距離與腳套和夾角的距離要相等,患肢膝關節與機器夾角要處於同一水平線,增加角度要循序漸進,患者要能接受,剛增加角度時,患肢關節處有緊綳感及不知感,會感到疼痛,但鍛煉5分鍾後,症狀會很快緩解,恢復器啟動工作之前,應將速度調到最小位置,(見3頁運動速度處)然後按「啟動」鍵,起動後再將速度逐漸調快,終止角度必須大於起始角度,否則機器拒絕工作。 三、 依膝關節功能評價標准評定療效,可分為優、良、一 般、差四等
⑵ 手指康復訓練器材有康復效果
器材作用不大吧,可以試試低頻手部運動康復儀,四點靈的這個品牌你可以查查資料,評價挺好的如果對我的回答滿意的話,請採納
⑶ 跪求!關節康復訓練器 也就是常說的 CPM 它的工作原理、適應症及禁忌症! 求行家入
CPM: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持續被動訓練。
這機器就是一種智能的肌力訓練或肌力檢查的被動或主動的訓練治療一體化的醫療設備,目前僅見與各省部級醫院的康復醫學科。
CPM是一種作用於肌肉可以輸出等速、等張收縮的方式,克服關節手術和肢體制動造成的關節粘連、關節僵硬、肌肉萎縮、退行性和創傷性關節炎的發生,並可縮短住院時間。 通過CPM裝置的活動,刺激關節軟骨的細胞增生,分泌和合成軟骨基質,也可使軟骨下骨組織中血液未分化細胞發生軟骨樣改變,避免或減輕創傷性關節炎的發生。
適應症:膝關節置換術、骨折(包括膝蓋骨,脛骨平台,股骨等)、關節松解術、髖部手術(包括髖關節置換,髖部釘內固定,骨切除術等)、韌帶修復、關節內窺鏡檢查手術(如半月板切除術,膝蓋骨切除術等)、燒傷,關節膿毒症等。
禁忌症:骨折固定不穩,肌肉僵直,躁狂期,癲癇發作期,高燒發熱,生命體征不穩定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