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抽濾裝置
抽濾裝置,實驗室真空抽濾裝置
抽濾裝置
一、抽濾裝置簡介:
抽濾裝置一般包括兩大部分:抽濾泵(無油靜音抽濾泵,多處理過程不會產生影響)
抽濾瓶(特硬優質玻璃材料,壁厚均勻,抗負壓)
附件:橡膠管,三通(可以同時進行兩個抽濾)等。
採用特硬優質玻璃材料,壁厚均勻,無氣泡,玻璃光潔透明,流量快,耐壓和密封性能非常好,尺寸規格符合國際標准,可供高溫高壓滅菌使用。
本裝置內襯微孔濾膜,可用於化學分析,儀器分析,衛生檢驗,制葯工業,生物製品和農葯,石油,環保監測等方面液體過濾,以監測和除去液體中的微粒和細菌。
二、材料:1.硼硅酸鹽玻璃圓形刻度漏斗;
2.硼硅酸鹽玻璃三角瓶;
3.硼硅酸鹽玻璃砂芯濾器;
4.陽極化鋁彈簧夾。
抽濾瓶主要型號:YH-1000(1000ml),YH-2000(2000ml)
三、抽濾泵:無油靜音型。
抽濾泵分為 :YH-23,排氣量23L/min 真空度600mmHG -0.08MP 功率1/5HP 125w
:YH-35,排氣量35L//min 真空度600mmHG -0.08MP 功率1/3HP 245w
這是,青島儀航實驗設備,抽濾裝置參數,聯系網上搜
㈡ 實驗室污水一般使用什麼試劑處理
實驗室廢水含有酸、鹼、有機污染物、重金屬離子、病原微生物,PH 值變化幅度大內,COD 濃度高,主要分容為三大類:
1、有機廢水:主要來源是實驗試劑、溶劑;
2、無機廢水:主要來源是酸鹼試劑、重金屬試劑;
3、生物致病廢水:主要來源是微生物培養、血液生化實驗,血站、疾控中心等。
實驗室廢水處理比較成熟的方法及設備:
1、重金屬混凝共沉工藝:去除重金屬、懸浮物、色度;
2、PH自動調節工藝:酸鹼廢水自動調節PH值;
3、臭氧氧化消毒工藝:有機廢水降解、去除COD、殺滅大腸桿菌;
4、醫療廢水按要求還要投二氧化氯;
5、實驗室廢水處理凈化裝置:一體化組合工藝處理,全自動運行。
以上源自:瑞美迪官網,如有疑問,請咨詢。
㈢ 化學實驗室的常用器材
1、試管:用作少量試劑的反應容器,在常溫或加熱時使用。注意,加熱後不能驟冷,防止炸裂。
2、燒杯:用作配製溶液和較大量溶劑的反應容器,在常溫或加熱時使用。加熱時,應放置在石棉網上,使受熱均勻。
3、量筒:量度液體體積。注意,不能加熱,不能作反應容器。
4、集氣瓶:用於收集或貯存少量氣體。
5、酒精燈:用於加熱。注意:用完酒精燈後,必須用燈帽蓋滅,不可用嘴去吹;絕對禁止向燃著的酒精燈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絕對禁止用酒精燈引燃另一隻酒精燈。
6、試管夾:用於夾持試管。
7、玻璃棒:用於攪拌或轉移液體時引流。
8、膠頭滴管:用於吸取和滴加少量液體,用過後應立即洗凈,再去吸引其他葯品。
9、滴瓶:用於盛放液體葯品。滴瓶上配套使用的滴管不用清洗。
10、鐵架台:用於固定和支持各種儀器,一般常用於過濾、加熱等實驗操作。
11、水槽:用於排水法收集氣體、或用來盛大量水的儀器,不可加熱。
12、燃燒匙:燃燒匙由鐵絲和銅質小勺鉚合而成。用於盛放可燃性固體物質作燃 燒試驗,特別是物質在氣 體中的燃燒反應。
13、托盤天平:用於稱量葯品的質量。
14、平底燒瓶、圓底燒瓶:常用作反應容器。
15、錐形瓶:常作為反應容器。
16、帶導管的橡皮塞:一般在製取氣體時連接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
17、廣口瓶:一般用於實驗室盛放固體葯品。
18、細口瓶:一般用於實驗室盛放液體葯品。
化學實驗中使用到的儀器稱為化學儀器。可以對材料進行計量或反應。主要分為計量儀器和反應儀器。將儀器以特定方式進行組合構成裝置,實現實驗目的。
(3)實驗室抽濾裝置試劑擴展閱讀:
復雜器材:
1、啟普發生器
一種實驗室常用的氣體發生裝置,是荷蘭科學家啟普(Petrus Jacobus Kipp 1808~1864)發明,並以他的姓命名。它用普通玻璃製成。它由球形漏斗、容器和導氣管三部分組成。適用於塊狀固體與液體在常溫下反應製取氣體,如氫氣、硫化氫等。
2、酒精噴燈
常用的酒精噴燈有座式酒精噴燈和掛式酒精噴燈兩種。座式酒精噴燈的酒精貯存在燈座內,掛式噴燈的酒精貯存罐懸掛於高處。酒精噴燈的火焰溫度可達1000℃左右。
3、布氏漏斗
布氏漏斗是實驗室中使用的一種陶瓷儀器,也有用塑料製作的,用來使用真空或負壓力抽吸進行過濾。普遍認為發明者為1907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愛德華·比希納,事實上布氏漏斗是由化學家Ernst Büchner發明的。形狀為扁圓筒狀,圓筒底面上開了很多小孔。下連一個狹長的筒狀出口。
4、坩堝鉗
坩堝鉗(crucible tongs),一種常見的化學儀器。通常用來夾取坩堝。一般由不銹鋼,或不可燃、難氧化的硬質材料製成。
5、布氏燒瓶,
布氏燒瓶又稱抽濾瓶,是實驗室中使用的一種玻璃器皿,為燒瓶的一種。配合布氏漏斗過濾用。發明者為1907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Eard Buchner。
㈣ 高中化學:抽濾裝置的使用時怎麼檢查氣密性請描述出它的具體步驟,謝謝!
先把布氏漏斗里的濾紙用溶劑潤濕,然後打開負壓泵,壓力表上出現負壓就可以了
㈤ 古氏坩堝如何抽濾實驗裝置是怎樣的
下面連個抽濾瓶,抽濾瓶再連接抽濾電泵就好了 新國標不用古氏坩堝了啊,用的是砂芯坩堝,不過抽濾的時候也是這樣連的。
㈥ 求高中化學抽濾裝置(減壓裝置+抽濾瓶+布式漏斗)詳細解析
抽濾裝置操作抄步驟:
1、按照下圖搭好裝置,平底漏斗(也稱布氏漏斗)上墊好濾紙;
3、打開抽氣泵開關,倒入固液混合物,開始抽濾。抽濾瓶在水泵產生的吸力的作用下,裡面的空氣會被抽去,而使得抽濾瓶中產生負壓,這樣平底漏斗的上方與抽濾瓶中就產生了壓力差,且平底漏鬥上方的壓力大於抽濾瓶中的壓力。
當將需要過濾的物質倒入平底漏斗中,在平底漏鬥上方空氣的壓力下,粒徑小於濾紙的物質就透過濾紙進入抽濾瓶中,粒徑大於濾紙的物質則留在了漏斗的濾紙上。
注意事項:
1、安裝儀器時,漏斗管下端斜面應朝向支管口。但不能靠得太近,以免濾液被抽走。
2、當過濾的溶液具有強酸性、強鹼性或強氧化性要用玻璃纖維代替濾紙或用玻璃砂漏斗代替布氏漏斗。
3、不宜過濾膠狀沉澱和顆粒太小的沉澱,因為膠狀沉澱易穿透濾紙,顆粒太小的沉澱易在濾紙上形成一層密實的沉澱,溶液不易透過。
4、在抽濾過程中,當漏斗里的固體層出現裂紋時,應用玻璃塞之類的東西將其壓緊,堵塞裂紋。如不壓緊也會降低抽濾效率。
5、停止抽濾時先旋開安全瓶上的旋塞恢復常壓,然後關閉抽氣泵
㈦ 求一種西葯的合成與提取方法與過程
阿斯匹林(解熱鎮痛葯)阿司匹林化學普通命名法:乙醯水楊酸化學系統命名法:2-(乙醯氧基)苯甲酸 實驗室制備方法試劑: 水楊酸 1.0g(0.0072mol),醋酸酐 2.5 mL(0.00265mol),飽和碳酸氫鈉 12mL,1%三氯化鐵溶液、濃鹽酸、濃硫酸
裝置:抽濾裝置及其他必要裝置
步驟:
在50mL錐形瓶中依次加入1.0g水楊酸,2.5 mL乙酸酐2滴濃硫酸搖勻,使水楊酸溶解。將錐形瓶置於90℃的熱水浴中,加熱10min,並不時地振搖。然後,停止加熱,待反應混合物冷卻至室溫後,緩緩加入15mL水,邊加水邊振搖(注意,反應放熱,操作應小心)。將錐形瓶放在冷水浴中冷卻使晶體完全析出、抽濾,並用少量冷水洗滌,抽干,得乙醯水楊酸粗產品(用1%三氯化鐵溶液檢驗酚羥基是否存在)。
將粗產品轉入到100mL燒杯中,加入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邊加邊攪拌,直到不再有二氧化碳產生為止。抽濾,除去不溶性聚合物(水楊酸自身聚合)。再將濾液倒入100mL燒杯中,緩緩加入10mL20%鹽酸,邊加邊攪拌,這時會有晶體逐漸析出。將此反應混合物置於冰水浴中,使晶體盡量析出。抽濾,用少量冷水洗滌2-3次,然後抽干,取少量乙醯水楊酸, 溶入幾滴乙醇中,並滴加1-2滴1%三氯化鐵溶液,如果發生顯色反應,說明仍有水楊酸存在。產物可用乙醇-水混合溶劑重結晶:即先將粗產品溶於少量沸乙醇中,再向乙醇溶液中添加熱水直至溶液中出現混濁,再加熱至溶液澄清透明(注意:加熱不能太久,以防乙醯水楊酸分解),靜置慢慢冷卻、過濾、乾燥、稱重、測定熔點並計算產率。
乙醯水楊酸為白色針狀晶體,熔點132-135℃。
注意事項:
1)儀器要全部乾燥,葯品也要事先經乾燥處理,醋酐要使用新蒸餾的,收集139-140℃的餾分。
2)乙醯水楊酸受熱後易發生分解,分解溫度為126-135℃,因此重結晶時不宜長時間加熱,控制水溫,產品採取自然晾乾。
3)本實驗中要注意控制好溫度(水溫<90℃)
㈧ 抽濾裝置圖及儀器名稱
抽濾是一個物理術語,又稱減壓過濾,真空過濾,有雙重含義,物理術語中抽濾指利用抽氣泵使抽濾瓶中的壓強降低,達到固液分離的目的的方法。它的主要儀器有布氏漏斗,抽濾瓶,安全瓶。
一、布氏漏斗
布氏漏斗是實驗室中使用的一種陶瓷儀器,也有用塑料製作的,用來使用真空或負壓力抽吸進行過濾。普遍認為發明者為1907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愛德華比希納,事實上布氏漏斗是由化學家Ernst Büchner發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