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有機玻璃實驗裝置圖

有機玻璃實驗裝置圖

發布時間:2023-10-16 11:11:12

Ⅰ 2022簡單的物理實驗報告範文模板

  我們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我們往往都需要撰寫報告,報告是我們用心學習(工作)的最終成果。我們在開始寫報告時需要注意什麼呢?下面是我精心為您整理的「2022簡單的物理實驗報告範文模板」,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幫助。

2022簡單的物理實驗報告範文模板(篇一)

  物理探究實驗: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探究准備

  技能准備:

  彈簧測力計,長木板,棉布,毛巾,帶鉤長方體木塊,砝碼,刻度尺,秒錶。

  知識准備:

  1.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並且在同一直線上,這伍罩鬧兩個力就平衡。

  2.在平衡力的作用下,靜止的物體保持靜止狀態,運動的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3.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做相對運動時或有相對運動的趨勢時,在接觸面上會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就叫摩擦力。

  4.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拉力的大小就等於摩擦力的大小,拉力的數值可從彈簧測力計上讀出,這樣就測出了木塊與水平面之間的摩擦力。

  探究導引

  探究指導:

  關閉發動機的列車會停下來,自由擺動的鞦韆會停下來,踢出去的足球會停下來,運動的物體之所以會停下來,是因為受到了摩擦力。

  摩擦力的作用點在接觸面上,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由力的三要素可知:摩擦力除了有作用點、方向外,還有大小。

  提出問題:摩擦力大小與什麼因素有關?

  猜想1: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接觸面所受的壓力有關。

  猜想2: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猜想3: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產生摩擦力的兩種物體間接觸面積的大小有關。

  探究方案:

  用彈簧測力計勻速拉動木塊,使它沿長木板滑動,從而測出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摩擦力;改變放在木塊上的砝碼,從而改變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壓力;把棉布鋪在長木板上,從而改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改變木塊與長木板的接觸面,從而改變接觸面積。

  探究過程:

  1.用彈簧測力計勻速拉動木塊,測出此時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摩擦力:0.7n

  2.在木塊上加50g的砝碼,測出此時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摩擦力:0.8n

  3.在木板上鋪上棉布,測出此時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摩擦力:1.1n

  4.加快勻速拉動木塊的速度,測出此時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摩擦力:0.7n

  5.將木塊翻轉,使另一個面積更小的面與長木板接觸,測出此時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摩擦力:0.7n

  探究結論:

  1.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體表面的壓力有關,表面受到的壓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2.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

  3.摩擦力的大小跟物體間接觸面的面積大小無關。

  4.摩擦力的大小跟相對運動的速度無關。

2022簡單的物理實驗報告範文模板(篇二)

  一、 實驗目的:

  1、用熱分析法(步冷曲線法)測繪Zn-Sn二組分金屬相圖;

  2、掌握熱電偶測量溫度的基本原理。

  二、 實驗原理:概述、及關鍵點

  1、簡單的二組分金屬相圖主要有幾種?

  2、什麼是熱分析法?步冷曲線的線、點、平台各代表什麼含義?

  3、採用熱分析法繪制相圖的關鍵是什麼?

  4、熱電偶測量溫度的基本原理?

  三、 實驗裝置圖(註明圖名和圖標)

  四、 實驗關鍵步驟:

  不用整段抄寫,列出關鍵操作要點,推薦用流程圖表示腔罩。

  五、 實驗原始數據記錄表格(根據具體實驗內容,合理設計)

  組成悶碼為w(Zn)=0.7的樣品的溫度-時間記錄表

  時間 τ/min 溫度 t/oC

  開始測量 0 380

  第一轉折點

  第二平台點

  結束測量

  六、 數據處理(要求寫出最少一組數據的詳細處理過程)

  七、思考題

  八、對本實驗的體會、意見或建議(若沒有,可以不寫) (完)

  1.學生姓名、學號、實驗組號及組內編號;

  2.實驗題目:

  3.目的要求:(一句話簡單概括)

  4.儀器用具: 儀器名稱及主要規格(包括量程、分度值、精度等)、用具名稱。

  5.實驗原理:簡單但要抓住要點,要寫出試驗原理所對應的公式表達式、公式中各物理參量的名稱和物理意義、公式成立的條件等。畫出簡單原理圖等。

  6.實驗內容;

  7.數據表格:畫出數據表格(寫明物理量和單位);

  8.數據處理及結果(結論):按實驗要求處理數據。

  9.作業題:認真完成實驗教師要求的思考題。

  10.討論:對實驗中存在的問題、數據結果、誤差分析等進行總結,對進一步的想法和建議等進行討論。

  實驗報告要求

  1.認真完成實驗報告,報告要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實驗報告紙,作圖要用坐標紙。

  2.報告中的線路圖、光路圖、表格必須用直尺畫。

2022簡單的物理實驗報告範文模板(篇三)

  摘要:簡要說明了大學物理實驗的重要地位和實驗預習的重要性。詳細介紹如何做好大學物理實驗課程的實驗預習,包括預習要求、預習重點、設計性實驗的預習、預習報告的內容;並以「拉伸法測量鋼絲楊氏模量」這一實驗項目為例,具體說明了怎樣做好實驗預習。

  一、大學物理實驗的重要地位

  大學物理實驗是高等理工科院校對學生進行科學實驗基本訓練的必修基礎課程,是本科生接受系統實驗方法和實驗技能訓練的開端。

  大學物理實驗覆蓋面廣,具有豐富的實驗思想、方法、手段,同時能提供綜合性很強的基本實驗技能訓練,是培養學生科學實驗能力、提高科學素質的重要基礎。

  在培養學生嚴謹的治學態度、活躍的創新意識、理論聯系實際和適應科技發展的綜合應用能力等方面,大學物理實驗具有其他實踐類課程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大學物理實驗的預習要求

  與理論課程不同,實驗課程的特點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己動手,獨立完成實驗任務。所以實驗預習尤其重要。上課時教師要檢查實驗預習情況,評定實驗預習成績。沒有預習的學生不能做實驗。

  實驗預習的目的是全面認識和了解所要做的實驗項目。因此,要求在預習時應理解實驗原理,了解實驗儀器和實驗方法,明確實驗任務,寫出簡單的預習報告。

  (1) 明確實驗任務

  要明確實驗中需要測量哪些物理量,每個待測量又分別需要什麼實驗儀器和採用什麼實驗方法來測量。

  (2)清楚實驗原理

  要理解實驗基本原理。例如,電位差計精確測量電壓實驗用到補償法原理進行定標,應該理解補償電路的特點,什麼是定標,定標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補償電路定標;電位差計測量的主要誤差來源,怎樣減小誤差。

  (3)了解實驗儀器 要初步了解實驗儀器,通過預習知道需要使用哪些儀器,並對儀器的相關知識進行初步學習,特別是儀器的結構功能、操作要領、注意事項等。

  (4)了解實驗誤差

  要了解引起實驗誤差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思考在做實驗時應當怎樣減小誤差。 (5)總結實驗預習

  嘗試歸納總結實驗所體現的基本思想,自己在預習過程做了哪些工作,遇到了哪些問題,解決了哪些問題,怎麼解決的,還有哪些問題不清楚,等等。

  總之,實驗預習時要認真閱讀實驗教材,積極參考網上實驗學習輔導,必要時主動查閱相關資料,明確實驗目的和要求,理解實驗原理,掌握測量方案,初步了解儀器的構造原理和使用方法,在此基礎上寫好預習報告。

  設計性實驗項目除了做好一般實驗項目的預習工作以外,還要做好下列預習工作。 (1)闡述實驗原理,選擇實驗方案

  根據實驗內容要求和實驗教材中實驗原理的提示,認真查閱有關資料,詳細寫出實驗原理和實驗方案。

  (2)選擇測量儀器、測量方法和測量條件

  根據實驗方案的要求,確定出使用什麼樣的實驗儀器、採用什麼樣的測量方法、在什麼樣的條件下進行測量。選擇測量方法時還要考慮到選用什麼樣的數據處理方法。

  (3)確定實驗過程,擬定實驗步驟

  明確實驗的整體過程,擬定出詳細的實驗步驟。

  三、預習報告的主要內容

  3.實驗原理(必要的計算公式、原理圖、電路圖、光路圖、相關說明等表格。)

  特別說明:

  預習報告為預習時寫的實驗報告,不一定冠名「預習」。如果預習實驗報告1~4項內容書寫完整規范,整齊清晰,可以作為實驗報告的一部分。撰寫實驗報告時可以在此基礎上續加其他內容。

  四、實驗預習舉例

  下面以「拉伸法測鋼材的楊氏模量」這一實驗項目為例,具體說明實驗預習的主要內容。

  首先根據實驗目的和實驗內容要求,有針對性地閱讀教材,重點思考和解決如下問題: (1)什麼是楊氏彈性模量? (2)測量楊氏模量的計算公式如何?

  (3)通過楊氏模量的計算公式明確要測量哪些物理量?這些物理量如何測量? (4)實驗測量中用到什麼測量方法? (5)實驗中的數據如何記錄和處理?

  實驗5-3 拉伸法測鋼材的楊氏模量

  【實驗目的】

  (1)學會拉伸法測量楊氏彈性模量的基本原理和實現方法。 (2)掌握用光杠桿法測量微小伸長量的原理和方法。 (3)學會用逐差法處理實驗數據。

  (通過實驗目的可以知道本實驗中要用到幾種測量長度的器具,要提前預習使用方法,並且要熟悉「光杠桿」測微小長度變化的方法以及用逐差法處理數據。)

  【實驗原理】

  (1)什麼是楊氏彈性模量

  設鋼絲截面積為S,長為L。若沿長度方向施以外力F使鋼絲伸長△L,則比值F/S 是單位截面上的作用力,稱為應力;比值△L/L 是物體的相對伸長量,稱為應變,表示物體形變的大小。根據胡克定律,在物體的彈性限度內,應力與應變成正比

  式中比例系數E的大小,只取決於材料本身的性質,與外力F、物體原長L 及截面積S 的大小無關,叫做楊氏模量。

  (所以實驗當中需要測量F、L、S或d、ΔL幾個量才能計算出楊氏模量,究竟如何測量呢?)

  (2) 用光杠桿法測量微小長度變化量ΔL 光杠桿結構如圖1所示,光杠桿是一個帶有可旋轉的平面鏡的支架,平面鏡的鏡面與三個足尖決定的平面垂直,其後足即杠桿的支腳與被測物接觸,當杠桿支腳隨被測物上升或下降微小距離ΔL時,鏡面法線轉過一個φ 角,而入射到望遠鏡的光線轉過2φ角,如圖2 所示。當φ 很小時,有

  圖1 光杠桿結構

  式中K為支腳尖到刀口的垂直距離(也叫光杠桿

  的臂長)。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和入射角相等,故當鏡面轉動φ 角時,反射光線轉動2φ 角,由圖2可知

  式中D 為鏡面到標尺的距離,l 為從望遠鏡中觀察到的標尺移動的距離(設長度變化前望遠鏡中的叉絲橫線讀出標尺上相應的刻度值為x,當長度變化兩次讀數差為l =

  式(4)得微小伸長量為

  l

  D

  圖2 光杠桿原理

  K

  l 2D

  (3)測定鋼絲楊氏模量的理論公式

  由式(2)和式(5)可得實驗測定鋼絲楊氏模量的理論公式為

  E?

  8FLD

  ?d2Kl

  【實驗儀器】

  楊氏模量測定儀、光杠桿、望遠鏡尺組、米尺、千分尺等。

  (應該在下面閱讀中仔細查閱楊氏模量測定儀、千分尺的結構及使用方法如楊氏模量儀中光杠桿及其測微小長度變化的原理、千分尺的讀數方法;並思考如何選擇上面幾種測量儀器。)

  【實驗內容】

  (1)調整楊氏模量儀

  (2)光杠桿及望遠鏡尺組的調節

  (3)測量相應物理量

  (4)逐差法處理數據

  (實驗中要注意光杠桿(望遠鏡、平面鏡、標尺)的調節,特別注意如何消除十字叉絲像和標尺像的視差;千分尺的讀數(注意初末位置的讀數),初步理解不同量如何選擇相應測量儀器的方法。)

2022簡單的物理實驗報告範文模板(篇四)

  實驗報告

  一.預習報告

  1.簡要原理

  2.注意事項

  二.實驗目的

  三.實驗器材

  四.實驗原理

  五.實驗內容、步驟

  六.實驗數據記錄與處理

  七.實驗結果分析以及實驗心得

  八.原始數據記錄欄(最後一頁)

  把實驗的目的、方法、過程、結果等記錄下來,經過整理,寫成的書面匯報,就叫實驗報告。

  實驗報告的種類因科學實驗的對象而異。如化學實驗的報告叫化學實驗報告,物理實驗的報告就叫物理實驗報告。隨著科學事業的日益發展,實驗的種類、項目等日見繁多,但其格式大同小異,比較固定。實驗報告必須在科學實驗的基礎上進行。它主要的用途在於幫助實驗者不斷地積累研究資料,總結研究成果。

  實驗報告的書寫是一項重要的基本技能訓練。它不僅是對每次實驗的總結,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初步地培養和訓練學生的邏輯歸納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是科學論文寫作的基礎。因此,參加實驗的每位學生,均應及時認真地書寫實驗報告。要求內容實事求是,分析全面具體,文字簡練通順,謄寫清楚整潔。

  實驗報告內容與格式

  (一) 實驗名稱

  要用最簡練的語言反映實驗的內容。如驗證某程序、定律、演算法,可寫成「驗證×××」;分析×××。

  (二) 所屬課程名稱

  (三) 學生姓名、學號、及合作者

  (四) 實驗日期和地點(年、月、日)

  (五) 實驗目的

  目的要明確,在理論上驗證定理、公式、演算法,並使實驗者獲得深刻和系統的理解,在實踐上,掌握使用實驗設備的技能技巧和程序的調試方法。一般需說明是驗證型實驗還是設計型實驗,是創新型實驗還是綜合型實驗。

  (六) 實驗內容

  這是實驗報告極其重要的內容。要抓住重點,可以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考慮。這部分要寫明依據何種原理、定律演算法、或操作方法進行實驗。詳細理論計算過程.

  (七) 實驗環境和器材

  實驗用的軟硬體環境(配置和器材)。

  (八) 實驗步驟

  只寫主要操作步驟,不要照抄實習指導,要簡明扼要。還應該畫出實驗流程圖(實驗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再配以相應的文字說明,這樣既可以節省許多文字說明,又能使實驗報告簡明扼要,清楚明白。

  (九) 實驗結果

  實驗現象的描述,實驗數據的處理等。原始資料應附在本次實驗主要操作者的實驗報告上,同組的合作者要復制原始資料。

  對於實驗結果的表述,一般有三種方法:

  1. 文字敘述: 根據實驗目的將原始資料系統化、條理化,用准確的專業術語客觀地描述實驗現象和結果,要有時間順序以及各項指標在時間上的關系。

  2. 圖表: 用表格或坐標圖的方式使實驗結果突出、清晰,便於相互比較,尤其適合於分組較多,且各組觀察指標一致的實驗,使組間異同一目瞭然。每一圖表應有表目和計量單位,應說明一定的中心問題。

  3. 曲線圖 應用記錄儀器描記出的曲線圖,這些指標的變化趨勢形象生動、直觀明了。

  在實驗報告中,可任選其中一種或幾種方法並用,以獲得最佳效果。

  (十) 討論

  根據相關的理論知識對所得到的實驗結果進行解釋和分析。如果所得到的實驗結果和預期的結果一致,那麼它可以驗證什麼理論?實驗結果有什麼意義?說明了什麼問題?這些是實驗報告應該討論的。但是,不能用已知的理論或生活經驗硬套在實驗結果上;更不能由於所得到的實驗結果與預期的結果或理論不符而隨意取捨甚至修改實驗結果,這時應該分析其異常的可能原因。如果本次實驗失敗了,應找出失敗的原因及以後實驗應注意的事項。不要簡單地復述課本上的理論而缺乏自己主動思考的內容。

  另外,也可以寫一些本次實驗的心得以及提出一些問題或建議等。

  (十一) 結論

  結論不是具體實驗結果的再次羅列,也不是對今後研究的展望,而是針對這一實驗所能驗證的概念、原則或理論的簡明總結,是從實驗結果中歸納出的一般性、概括性的判斷,要簡練、准確、嚴謹、客觀。

  (十二) 鳴謝(可略)

  在實驗中受到他人的幫助,在報告中以簡單語言感謝.

  (十三) 參考資料

  【實驗名稱】靜電跳球

  【實驗目的】觀察靜電力

  【實驗器材】韋氏起電機,靜電跳球裝置(如圖)

  【實驗原理、操作及現象】

  將兩極板分別與靜電起電機相連接,順時針搖動起電機,使兩極板分別帶正、負電荷,這時小金屬球也帶有與下板同號的電荷。同號電荷相斥,異號電荷相吸,小球受下極板的排斥和上極板的吸引,躍向上極板,與之接觸後,小球所帶的電荷被中和反而帶上與上極板相同的電荷,於是又被排向下極板。如此周而復始,於是可觀察到球在容器內上下跳動。當兩極板電荷被中和時,小球隨之停止跳動。

  【注意事項】

  1.搖動起電機時應由慢到快,並且不宜過快;搖轉停止時亦需慢慢進行,可松開手柄靠摩擦力使其自然減慢。

  2.在搖動起電機時,起電機手柄均帶電且高速搖動時電壓高達數萬伏,切不可用手機或身體其他位置接觸,不然會有火花放電,引起觸電。

  靜電跳球中小學科學探究實驗室儀器模型設備實驗目的:

  1、探究靜電作用力的現象及原理。

  2、研究能量間的轉化過程。實驗器材:圓鋁板2個、圓形有機玻璃筒、靜電導體球(由鋁膜做成)若干。

  提出問題:在以前的實驗中,我們對電場以及靜電的作用力已經有所了解。那麼,在兩塊極板間,由鋁箔做成的小球真能克服重力上蹦下跳嗎?猜想與假設:在強電場的作用下,由鋁箔做成的小球能夠克服重力而上下跳動。 實驗過程:

  1、在兩圓鋁板間放一有機玻璃環,裡面放了一些靜電導體球,當接通高壓直流電源後觀察靜電導體球的運動情況。

  2、增大兩極板間的電壓,觀察現象。

  3、實驗完畢要及時關閉電源,必須用接地線分別接觸兩極板進行放電。

  探究問題:

  1、儀器內的小球為什麼會跳起來?

  2、靜電導體球實際在做什麼工作?3、為什麼增大兩極板間的電壓兩極板間產生火花放電現象?實驗結論與體會: (以下由學生總結並交流,也可由教師引導得出)課外活動: 梳子摩擦頭發後,用梳子可以吸起細小的紙屑,有些紙屑過一會又掉下來。實際做一做,能夠解釋嗎?

  注意事項:

  1、接好電路後,再調整兩根輸出導線之間的距離至少離開10厘米。太近時會擊穿空氣而打火。

  2、接通高壓電源後就不能再觸摸高壓端和電極板,否則會觸電而麻木。實驗做完後,先關閉電源開關,再用接地線分別接觸兩個電極進行放電。

2022簡單的物理實驗報告範文模板(篇五)

  探究實驗名稱: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

  探究實驗目的:對蠟燭在點燃前、點燃時和熄滅後的三個階段進行細致的觀察,學會完整地觀察物質的變化過程及其現象。

  實驗用品:一支新蠟燭、火柴、一支幹凈燒杯、水、水槽、澄清的石灰水、一把小刀。

  實驗步驟與方法:

  1.觀察蠟燭的顏色、形狀、狀態、硬度;嗅其氣味。

  現象:蠟燭是白色、較軟的圓柱狀固體,無氣味,由白色的棉線和石蠟組成。

  2.用小刀切下一塊石蠟,放入水槽,觀察其在水中的現象。

  現象:石蠟漂浮在水面上,不溶於水。

  結論:石蠟是一種密度比水小,不溶於水的固體。

  3.點燃蠟燭,觀察其變化及其火焰和其各層溫度的比較。

  現象:石蠟受熱時熔化、蠟燭燃燒時發光、冒黑煙、放熱。

  燭焰分三層:外焰、內焰、焰心,外焰溫度最高,焰心最低。

  結論:石蠟受熱會熔化,燃燒時形成炭黑。

  4.乾燥的燒杯罩在燭焰上方,觀察燒杯壁上的現象片刻,取下燒杯,倒入少量石灰水。振盪,觀察其現象。

  現象:乾燥的燒杯壁上出現了許多小水珠。取下燒杯後迅速倒入澄清石灰水,振盪,石灰水變得渾濁。

  結論:蠟燭燃燒時產生了水和能使石灰水變渾濁的二氧化碳兩種物質。

  5.熄滅蠟燭,觀察其現象,用火柴點燃剛熄滅時的白煙,觀察有什麼現象發生。

  現象:熔化的石蠟逐漸凝固,白色棉線燭心變黑,易碎。用火柴點燃剛熄滅時的白煙,蠟燭會重新燃燒。

  結論:石蠟遇冷凝固,燃燒時產生炭黑,棉線炭化,白煙由細小的石蠟顆粒構成,有可燃性。

  實驗結論:

  蠟燭在空氣中能夠燃燒,在燃燒過程中和過程後能產生許多新的物質。

  問題和建議:

  蠟燭為什麼能夠燃燒?蠟燭在什麼樣的條件下才能燃燒?像這樣物質燃燒後產生新物質的變化是化學變化還是物理變化?

Ⅱ 實驗三 砂土中水的毛細運動

一、實驗目的

了解包氣帶中毛細水的賦存與運動特徵。

二、實驗內容

1. 觀測、比較不同粒徑砂樣的毛細上升速度。

2. 觀測、比較不同粒徑砂樣的毛細上升高度。

3. 觀測砂柱中毛細水帶的運動。

4. 選做實驗: 利用提供的實驗用品進行入滲實驗、觀察毛細現象。

三、實驗儀器和用品

1. 觀測砂土中水的毛細上升速度裝置 (圖Ⅰ3-1) 。

2. 觀測砂土中飽和毛細水運移的裝置 (圖Ⅰ3-2) 。

3. 底部包銅絲網的玻璃管 (長度 50 cm) 3 根,管上標有刻度。

圖Ⅰ3-1 觀測砂土中水的毛細上升速度裝置圖

圖Ⅰ3-2 觀測砂土中飽和毛細水運移的裝置圖

4. 砂樣: ①粗砂 (粒徑 為 0. 6 ~ 0. 9 mm) ; ② 中砂 (粒徑 為 0. 45 ~ 0. 6 mm) ;③細砂 (粒徑為 0. 25 ~0. 45 mm) 。

5. 時鍾、秒錶。

6. 底部包銅絲網的長、短有機玻璃管各 1 根,如圖 Ⅰ3-2 所示 (長 管 長 20 ~40 cm,短管長 5 ~ 8 cm) 。

7. 量杯 (25 mL) 。

8. 放大鏡。

9. 卡尺。

10. 干布。

11. 水箱 (高度大於 40 cm) 。

12. 內盛顏色水的塑料杯。

13. 人造礫石和白石英砂 (粒徑分別為 2. 0 ~ 4. 0 mm,0. 45 ~ 0. 6 mm,0. 25 ~0. 45 mm) 。

14. 不同長度 (5 ~ 10 cm) 的有機玻璃管 2 ~ 3 根。

15. 直徑 1 ~ 2 cm 的玻璃珠。

16. 不同直徑的毛細玻璃管 3 根。

四、實驗項目與步驟

1. 實驗 A 觀測砂土中水的毛細上升速度

1) 裝樣。選擇一種砂樣,均勻密實地裝入玻璃管內。

2) 觀測毛細上升速度。將裝有試樣的玻璃管放入水槽內的透水石上,使玻璃管的下端緊貼水面 (見圖Ⅰ3-1) ; 同時啟動秒錶,迅速准確地記錄對應不同毛細上升高度的時間,觀測結果記入表格 「實驗三 A 砂土中水的毛細上升速度實驗記錄表」中。初期每上升1 cm 記錄一次時間; 2 分鍾後每上升0. 5 cm 記錄一次時間。也可以記錄對應不同時刻的毛細上升高度。總之,初期觀測頻率應盡可能密,後期適當變疏。注意: 進行此步驟時,小組成員應配合好。

3) 重復上述步驟 1) ~ 2) ,用另外兩種不同粒徑的試樣做實驗。

4) 觀察並記錄對應試樣經過較長時間後毛細上升的結果 (由實驗指導老師提前准備) 。

2. 實驗 B 毛細飽和帶水分運移實驗

1) 測量短管的容積 (V1) 及長管的長度,記入表格 「實驗三 B 毛細飽和帶水分運移實驗記錄表」中。

2) 裝樣。分別把同一種砂樣均勻密實地裝入長管和短管中,並使砂樣與管口平齊 (所選砂樣不宜過細,其最大毛細上升高度應小於長管長度,毛細飽和帶高度應大於或等於短管長度) 。

3) 長管飽水。將長管垂直緩慢地浸入水箱 (內盛自來水,注意長管上端不能進水) 中,飽水後提起。用干布擦乾外壁。手持長管使其在重力作用下滴水。

4) 短管飽水。將短管垂直緩慢地浸入顏色水 (內盛顏色水的塑料杯) 中,充分飽水後提起。用干布擦乾外壁。用放大鏡觀察此時短管飽水情況及短管是否滴水,並比較長、短管的顏色。

5) 測定長、短管相接後的給水體積 (V2) 。待長管停止滴水後 (2 分鍾內不再滴水) ,將長管下端緊壓在短管上端使二者緊密連接,並用量杯盛接滴出的水 (見圖Ⅰ3-2) 。滴水停止後,將流出的水體積 (V2) 記入表格 「實驗三 B 毛細飽和帶水分運移實驗記錄表」中,同時觀察短管飽水情況及顏色,對比流出的水與塑料杯中水的顏色是否相同。

3. 實驗 C 選做實驗 (必選一個)

(1) 入滲實驗

用有機玻璃管,在上下分別裝入不同粒徑的人造白石英砂和玻璃礫石,構成上粗下細,或上細下粗,或一側粗一側細的試樣管,然後將顏色水滴入裝有試樣的有機玻璃管中,觀察入滲現象。也可用有顏色的水和無顏色的水以交替的方式滴入試樣管中,對比試樣管中出現的現象。

(2) 觀察毛細現象

將兩顆玻璃珠放在桌面上,彼此靠近但不接觸,向兩顆玻璃珠之間的空隙滴入有顏色的水,觀察現象。

將 3 根不同粗細的玻璃管插入水槽 (或有顏色的水) 中,觀察毛細上升高度; 也可以提起玻璃管,觀測毛細上升高度的變化與彎液面的變化關系。

五、實驗成果

1. 提交實驗 A 和實驗 B 的實驗報告表,即砂土中水的毛細上升速度實驗記錄表和毛細飽和帶水分運移實驗記錄表。

2. 在同一坐標系內分別繪制 3 種砂樣的毛細上升高度 (以 cm 為單位) 與時間(以 s 為單位) 的關系曲線 (實驗三用紙) 。

3. 簡述實驗 C 的選做內容,描述觀察到的現象。

六、思考題

1. 比較實驗 A 得出的 3 種砂樣的毛細上升高度與時間的關系曲線。指出初期及後期 3 種砂樣的毛細上升速度從大到小的順序,並分析原因。

2. 在實驗 B 中,長短管相接後滴出的水相當於原先存在於管中的哪一部分水?(V2/V1) ×100% 這一數值表徵什麼? 並與實驗一的測試結果進行對比分析。

3. 在實驗 B 中,短管飽水後提起為什麼不滴水? 而與長管相接後為什麼又滴水?

4. 對實驗 C 的選做實驗結果進行描述,並分析其原因。

水文地質學基礎實驗實習教程

實驗三A 砂土中水的毛細上升速度實驗記錄表

水文地質學基礎實驗實習教程

實驗三 B 毛細飽和帶水分運移實驗記錄表

實驗三用紙

水文地質學基礎實驗實習教程

Ⅲ 如圖甲是研究導電液體的電阻與橫截面積關系的實驗裝置,有機玻璃容器(該容器是絕緣體)內壁的兩端安裝了

【分析】:

Ⅳ 黏合塑料和有機玻璃實驗有哪些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會經常和塑料製品打交道,例如用塑料布做成的桌布、床單、雨衣、窗簾,還有塑料牙刷、梳子、肥皂盒,以及各種食具、玩具等等。有的時候還會碰到有機玻璃製品,如眼鏡架。

但是,塑料製品也有損傷的時候,例如塑料布破了、牙刷柄斷了、眼鏡腿折了。如果你自己能夠修修補補,不也是一件既有趣又有益的事情嗎?不過,在你學會修補以前,還要大致了解一下它們的組成和性能。

我們最常用的塑料製品有兩種,一種是聚氯乙烯制的,一種是聚乙烯制的,普通用做雨衣、桌布以及玩具的原料都是聚氯乙烯。有些食具如奶瓶等則是聚乙烯制的。聚氯乙烯製品比聚乙烯製品要硬。聚乙烯制的肥皂盒很軟,聚氯乙烯制的肥皂盒很硬而且比較脆。有機玻璃是由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而成的。

聚氯乙烯最好的溶劑是四氫呋喃。有機玻璃的溶劑可以用三氯甲烷(俗稱氯仿)、二氯乙烷和丙酮。黏合時,可以直接用這些溶劑把塑料或有機玻璃粘合在一起。也可以把少量的塑料和有機玻璃溶解在這些溶劑中,配成液後作為黏合劑,黏起來效果會更好些。

現在分別做以下幾個實驗:

1.塑料盒的製作

如果你喜歡自製一些儀器儀表,例如製作一個萬用電表、半導體收音機或者插銷板。它們都需要外殼,如果用塑料板製作外殼,既干凈又方便,所用材料只是普通的灰色聚氯乙烯塑料板。

先按設計好的規格,用鋼鋸把塑料板鋸成各種大小和形狀。如果沒有鋼據,用一段廢鋸條也能把塑料板鋸開。然後,用銼刀或砂紙把塑料板的剖面磨平。磨平這一道工序很重要,例如一塊方形或長方形的塑料板,只有使它的剖面平整,它的四個邊角才能成直角,這樣的塑料板粘成的方盒(或長方盒)的角度才合適,外形也整齊。而且剖面平的塑料板黏合時接觸面積大黏得牢。剖面不平的黏合板,板與板之間就會有縫隙。

有了各種規格的塑料板以後,就可以開始粘接了。例如你要做一個方盒,先在塑料板的剖面塗一薄層四氫呋喃,然後把板垂直地粘在另一塊板上(這時一定要注意對准角度和位置),用手壓住塑料板,一直等到兩塊塑料板粘住後,才可以放手(一般來說,時間不長,2~3分鍾即可)。用同樣的操作依次把其它塑料板粘上,就成了一個方盒。

如果有需要,也可以把硬塑料管粘在塑料板上。硬塑料板和硬塑料管還有一個優點,就是把它們烘烤一下(不要烤得太熱,更不要烤到它們著火),它們就會變軟,趁熱可以把它們彎成各種形狀。然後,再用黏合劑粘成各種形狀的器具。

如果黏合後的盒子有縫隙,可以在上面塗上少量黏合劑,等幹了以後,如牙刷柄斷了,只要把斷裂面洗凈、晾乾(一般不要把斷裂面磨平),在上面塗一薄層四氫呋喃,用力壓緊,就可以黏合在一起。有時,斷裂面窄,就不容易黏牢。

製作有機玻璃盒的方法與塑料盒相同,只是所用的黏合劑是氯仿或二氯乙烷。如果有機玻璃板的面上有刻痕或模糊的地方,可以用棉花蘸一點牙膏在透明面上摩擦,把板面磨得透明光潔,這種方法稱為拋光。

修補有機玻璃製品的方法也和修補塑料的方法類似。

2.塑料布的黏合方法

把一小塊塑料布剪成碎片,最好用新的塑料布。將碎片溶解在四氫呋喃中,塑料碎片不必加得太多,只要使四氫呋喃略顯黏稠就可以了。

把配好的黏合劑塗在要黏合的塑料布上,把兩塊塑料布壓平,最好再在布上壓一些重東西,或用手壓住。幾分鍾後,把手放開,塑料布就黏合在一起了。

最後,當你掌握了黏合塑料和有機玻璃的技術後,還可以隨心所欲地用它們來製作各種精巧的工藝品,為你的業餘生活增添小小的樂趣。

Ⅳ 科技小發明怎樣製作一個取暖的東西

如圖所示來:


電熱絲制熱源利用凹鏡面反源射型的取暖器。不管台式、立式都可以像電扇一樣搖頭;有些具有遠紅外功能,沒有噪音。制熱速度較快。缺點是電熱絲較為脆弱,開啟狀態下較大的震動可能會對電熱絲造成損壞。

電熱絲的直徑厚度是與最高使用溫度相關的參數,直徑越大的電熱絲,越容易克服高溫下的變形問題,延長自身的使用壽命。

電熱絲在最高使用溫度以下運行,應當保持直徑不低於3mm,扁帶厚度不小於2mm。電熱絲的使用壽命很大程度上也與電熱絲的直徑和厚度相關。

電熱絲在高溫環境中使用,表面會形成保護性氧化膜,氧化膜存在一段時間後又會發生老化,形成不斷生成和被破壞的循環過程,這個過程也就是電爐絲內部元素不斷消耗的過程,直徑和厚度較大的電爐絲元素含量更多,使用壽命也就較長。

(5)有機玻璃實驗裝置圖擴展閱讀:

蓄熱式取暖器的工作原理是:用耐高溫的電發熱元件通電發熱,加熱特製的蓄熱材料——高比熱容、高比重的磁性蓄熱磚,低導熱的保溫材料將貯存的熱量保存住,按照取暖人的意願調節釋放速度,慢慢地將貯存的熱量釋放出來。

貯存熱量的多少可根據室外溫度的高低人為加以調節。鋼制噴塑的外殼則對整個設備起到保護和美化作用。

閱讀全文

與有機玻璃實驗裝置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米手機無線顯示怎麼搜索不到設備 瀏覽:662
精密設備怎麼減震 瀏覽:268
什麼是鑄造齒輪 瀏覽:801
華碩筆記本電腦更換機械硬碟多少錢 瀏覽:152
加速度和力的實驗裝置 瀏覽:939
製冷片的電阻怎麼算 瀏覽:778
微型電腦自動並網裝置產品圖看看 瀏覽:117
農村供暖設備哪裡有賣 瀏覽:65
輕卡儀表兩個箭頭對著什麼意思 瀏覽:274
怎麼樣給地磅儀表加密碼 瀏覽:830
燕秀工具箱怎麼讓智能中心線 瀏覽:673
小太保電動工具 瀏覽:986
冷庫冬天製冷不行怎麼辦 瀏覽:515
小學科學裝置設計圖 瀏覽:973
噸包自動吸料裝置 瀏覽:636
賓士加油門空調不製冷什麼原因 瀏覽:989
超聲波壓塑機不焊接怎麼回事 瀏覽:644
天然氣閥門在我家 瀏覽:347
怎麼感覺人的身體會製冷 瀏覽:262
廣東東昇機械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