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消防噴淋末端試水裝置是有什麼組成的
末端試來水裝置是由:試自驗閥、試驗管和排水管、壓力表組成的。
拓展回答:
末端試水裝置安裝在系統管網或分區管網的末端,檢驗系統啟動、報警及聯動等功能的裝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末端試水裝置是噴灑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末端試水裝置作用是測試消防管道系統末端的壓力,能通過試水觀察壓力表示值和水流是否穩定,通過壓力表示值,校核試水口流量,經計算判斷系統的啟動流量是否符合要求。
② 消防自動噴水滅火系統中末端試水裝置的作用
這個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起火後的噴頭爆裂倒是報警閥上下壓力不均衡,報警閥打開後,報警水流經過導致水力警鈴報警,壓力開關動作並啟動消防噴淋泵,這個期間末端試水不需要打開的,除了預作用的末端電磁閥大開放氣外,其餘的系統末端都不打開的。
③ 給排水圖紙中,什麼是「末端試水裝置」它有什麼作用啊
末端試水裝置是用在消防系統的自動噴淋管網系統末端的一個試驗裝置,用於專對自動噴淋系統水管網內屬的壓力檢查和檢查噴淋系統水壓自動衡壓和自動補水是否正常;如果在多層建築上,那應該是每一層的噴淋管網末端都應該有這個裝置,因為每層的噴淋管網都有一個末端。
④ 消防自動噴水滅火系統中末端試水裝置的作用是什麼
末端試水裝置的作用,是在正常狀態下,模擬噴頭開啟後,測試系統功能能否滿足滅火要求。
但你後面說的火災時開啟末端試驗閥的說法,從未見那個規范有規定,而且與理不符。
若是乾式系統,噴頭破裂後應該開啟自動排氣閥的電磁閥,便於管道內空氣快速排空。
你在查看一下資料。
⑤ 消防自動噴水系統的末端試水裝置的作用是什麼
末端試慶態水噴淋壓力:為系統設計最不利點壓力,不少於0.05mpa 試水時以一個噴頭0.94~1.5l/s的流量從末端裝置處放水。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末端試水裝置是噴灑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此裝置可以檢測整個系統運行狀況,《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50084 -2001,以下簡稱「設計規范」),條文解釋中對此裝置作用做了詳細的詮釋:「為了檢測系統的可靠性,測試系統能否在中差液開放一隻噴頭的最不利條件下可靠報警並正常啟動,要求在每個報警閥的供水最不利處設置末端試水裝置。
末端試水裝置測試的內容,包括水流指示器、報警閥、壓力開關、水力警鈴的動作是否正常,配水管道是否通暢,以及最不利點處的噴頭工作壓力等。」
但筆者在設計和安裝過程中也發現了規范上述內容有不妥之處,在這里和大家一起探討。首先對上述測試內容進行分析,設計規范要求此裝置檢測水流指示器、報警閥、水力警鈴動作是否正常。
為此大家應首先應了解濕式報警閥、水流指示器和流量賣物的關系,根據《全國民用建築工程設計技術措施建築產品選用技術》(給水排水)提供產品技術參數:國產ZSJZ漿狀水流指示器(規格為DN100)最低動作流量15.00L/min,國產ZSFZ報警閥(規格為DN100)最低動作流量60.00L/min。
因此當管網有超過上述規定的流量,就可以達到測試管網運行狀況的目的。末端試水裝置的試水接頭是相當於一個標准噴頭的放水口,其出口的流量系數應與同樓層或防火分區內的最小流量系數噴頭相同,那麼在相同的工作壓力下,其流量也和噴頭一致。現在市場通用的標准噴頭的流量系數K=80,按照設計規范規定的最不利末端要有0.05MPa的工作壓力。
這樣通過計算,此噴頭的流量就達到了1.00L/s。所以末端試水裝置在上述0.05MPa的工作壓力下,打開裝置,管網流量也能達到1.00L/s,這樣水流指示器,報警閥就能開始工作,進而達到測試系統可靠性的目的。
⑥ 預作用噴淋系統的末端試水裝置
末端試水裝置是設置在有聯動要求的濕式、干—濕式及預作用系統上,用以檢驗系統可靠性的一種手動檢驗裝置,尤其在濕式系統中,能通過試水觀察壓力表示值和水流是否穩定,通過壓力表示值,校核試水口流量,經計算判斷系統的啟動流量是否符合要求。
由於目前國內暫時無成套的末端試水裝置可供選購,設計規范和施工及驗收規范又沒有很明確的規定,設計人員往往根據GB50261—96.第5、4、8條「末端試水裝置宜安裝在系統管網末端或分區管網末端」和本條款條文說明「末端試水裝置一般由連接管、壓力表、控制閥及排水管組成,有條件的也可採用遠傳壓力、流量測試裝置和電磁閥組成,總的安裝要求是操作簡便,檢測結果可靠」的要求,把末端試水裝置設計成如圖-1,而施工人員往往把排水管隨意就近接入廢水管或雨水管,筆者認為這樣的做法有很多弊端。
其一,壓力表不應裝在閥門前面。雖然在未開啟試水裝置前可直現地看到管網中的水壓力(靜壓)和確認管網中有水,但如果在報警閥與水流指示器之間設置了控制閥且控制閥未採用信號閥或被施工人員誤裝成普通控制閥的情況下,由於樓層面積較大,在分區管網的系統調試中只試驗了最不利點管網的末端試水裝置的聯動控制,有可能造成有的分區控制閥未打開,誤以為整個系統正常,在火災發生時,不能得到噴淋水泵的供水而不能滅火。
其二,試驗流量不準確。開啟方試水裝置進行系統試驗時,不能模擬最不利點噴頭的實際流量,造成試驗時系統有效,但實際使用時,可能由於最不利點處的噴頭開放後,實際流量達不到水流指示器或濕式報警閥的動作流量而不報警。
因為流量特性系數K=80的標准噴頭在0.1Mpa工作壓力下流量為80L/min,規范允許在最不利點處噴頭的工作壓力可以為0.05Mpa,根據公式:
q=K√10p
K—流量特性系統,標准噴頭K=80
P—噴頭處的水壓(Mpa)
q—噴頭的噴水量
最不利點噴頭的噴水量q=K√10p≈57L/min,也就是說最不利的樓層或管網分區的水流指示器的動作流量為57L/min,這就是水流指示器的最小動作流量。但是為了安全和可靠,許多生產廠家把自己生產的水流指示器的最小動作流量指標定得比較低。按照《水流指示器的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GA32-92)標准規定水流指示器的靈敏度應滿足當q≤15L/min時,不應報警;15L/min<q<37.5lmin時應該報警;q=37.l min時必須報警。報警的最大流量不應大於37.5l="" min。而規范又規定濕式報警閥當系統側流量q≤15l="" min時不報警,由副閥向系統側補充壓力;當15l="" min<q≤60l="" min時,主閥板是處於開啟或者似開非開失去密封的狀態;信號管內已有水流通過,並進入延時器,只是延時器在90s內不報警而已;只有當系統側以60l="" min的流量放水時,壓力開關和水力報警才在5~90s內報警。
所以如圖-1的設置,打開閥門試水時,流量很容易就大於水流指示器的動作流量或大於濕式報警閥的動作流量,但由於流量沒有一個確定值,並不能說明當最不利點處口噴頭開放時整個系統的可靠性。
第三,排水管安裝不合理。試水裝置的排水管不應直接接入排水立管或雨水管,而應該設有間接排水的漏斗和排水管,以便在放水時能直觀地反映出水量。
通過多年的工作實踐,筆者認為,末端試水裝置應設置在系統中水力條件最為不利的噴頭末端,它應由控制閥、壓力表、試水口及排水裝置組成(見圖-2),試水口的K值應與該區域中最小噴頭的K值相同,為了模擬一隻噴頭的開放,建議採用閉式噴頭截去2個軛臂和濺水盤的方式來替代試水口。控制閥宜採用截止閥,具有調節流量的作用,而且密封面不易損傷。壓力表應設在控制閥的下游,盡量靠近試水口,以便真實反映試水口噴水時的噴水壓力,准確地計算出試水口的流量。試水口的出口不應連接排水管,必須以孔口出流的方式間接地排入排水管裝置或排水明溝。
只有這樣,才能使末端試水裝置能模似一隻噴頭的流量放水,檢驗系統能否在最不利點處開放一隻噴頭時,使系統中的水流指示器、報警閥、壓力開關、水力警鈴都能正常動作,噴淋泵能及時啟動,同時也表明了系統中任何一個噴頭開放,系統都能可靠地聯動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