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煤制烯烴的工藝
截止2008年底,煤氣化、合成氣凈化和甲醇合成技術均已實現商業化,有多套大規模裝置在運行,甲醇制烯烴技術已日趨成熟,具備工業化條件。甲醇轉化制烯烴單元除反應段的熱傳遞方向不同之外,其他都與目前煉油過程中成熟的催化裂化工藝過程非常類似,且由於原料是單一組分,更易把握物性,具有操作條件更溫和、產物分布窄等特點,更有利於實現過程化。輕烯烴回收單元與傳統的石腦油裂解制烯烴工藝中的裂解氣分離單元基本相同,且產物組成更為簡單,雜質種類和含量更少,更易於實現產品的分離回收。因此在工程實施上都可以借鑒現有的成熟工藝,技術風險處於可控范圍。
在工藝技術路線上,煤制烯烴與煉油行業的催化裂化差不多,中國國內是有把握解決的。煤制烯烴問題不在工藝上,而在催化劑上。目前催化劑的長周期運轉的數據並沒有出來,催化劑的單程轉化率、收率、副產物的組成,催化劑、原材料和公用工程的消耗定額、催化劑衰減的特性曲線、廢催化劑的毒性和處理、催化劑制備的污水組成和數量、整個裝置單程和年連續運行的時間、廢液廢氣的排放等多項重要數據目前沒有公布,因此,大規模工業化可能還要過段時間。
2. 石化廠的DCC裝置是什麼
催化裂解工藝(復DCC工藝制)。該工藝是由中國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開發的,以重質油為原料,使用固體酸擇形分子篩催化劑,在較緩和的反應條件下進行裂解反應,生產低碳烯烴或異構烯烴和高辛烷值汽油的工藝技術。該工藝借鑒流化催化裂化技術,採用催化劑的流化、連續反應和再生技術,已經實現了工業化。
DCC工藝具有兩種操作方式——DCC-Ⅰ和DCC-Ⅱ。DCC-Ⅰ選用較為苛刻的操作條件,在提升管加密相流化床反應器內進行反應,最大量生產以丙烯為主的氣體烯烴;DCC-Ⅱ選用較緩和的操作條件,在提升管反應器內進行反應,最大量地生產丙烯、異丁烯和異戊烯等小分子烯烴,並同時兼產高辛烷值優質汽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