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紅運機械廠模擬實驗裝置

紅運機械廠模擬實驗裝置

發布時間:2023-09-12 17:31:42

❶ 鋼鐵的冶煉是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標志,如圖是模擬煉鐵的實驗裝置圖.(1)寫出冶煉生鐵的化學方程式_____

(1)

(2)紅色粉末變為黑色;
(3)取少量產物加入裝有稀鹽酸或稀硫酸的試管中,有氣泡產生則是鐵粉;
(4)將導管出口處氣體點燃.

❷ 下圖是改進的模擬煉鐵實驗裝置,該煉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實驗前用注水法測出「從玻璃旋塞至瓶口橡

你好 題目不是很全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化學方程式
3CO+Fe2O3==△==3CO2+2Fe
石灰水是檢驗是否生成了二氧化碳 方程式為 CO2 + Ca(OH)2 = CaCO3 ↓ + H2O 現象為石灰水變渾濁

如有疑問或者補充題目請追問

你好 降到十八毫升後開始加熱 應該先通入一氧化碳把裝置中空氣排盡 以防空氣中其他氣體 比如氧氣等干擾實驗結果 而題目中說 「從玻璃旋塞至瓶口橡皮塞之間玻璃管和橡皮管的總容積」約18mL 所以答案為十八毫升 因此最後一問選擇AD

❸ 圖是模擬工業制硝酸原理的實驗裝置.先用酒精燈對硬質玻璃管里的三氧化二鉻加熱,然後把空氣鼓入盛有濃氨

(1)氨氣具有還原性,在催化劑作用下可與氧氣反應被氧化為NO,反應為4NH3+5O2

催化劑
.

❹ 下圖1是實驗室模擬煉鐵的裝置圖,試回答 (1)儀器②的名稱是______;儀器③的名稱是______.(2)按上

(1)根據實驗室常用儀器的名稱可知:②為鐵架台、③為試管,
故答案為:鐵架台、試管;
(2)因為一氧化碳有毒,不能直接排到大氣中,可以用點燃的方法除去一氧化碳,所以應該先點燃酒精燈,然後通一氧化碳;為了趕凈裝置中的空氣,所以應該先通一氧化碳再點燃酒精噴燈,若在實驗前未趕裝置中的空氣,則最後生成的鐵又會在高溫條件下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重新生成氧化鐵;實驗結束後應該先熄滅酒精噴燈再停止通一氧化碳,若先停止通一氧化碳再熄滅酒精噴燈,則空氣又會進入裝置中;最後熄滅酒精燈.
故答案為:③①⑤⑥②④
(3)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同時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會使澄清石灰水變混濁.
故答案為:3CO+Fe 2 O 3
高溫
.
2Fe+3CO 2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4)鐵有個重要的性質就是可以被磁鐵所吸引.
故答案為:用磁鐵吸引或取少量加入稀鹽酸(或稀硫酸)觀察有氣泡.
(5)一氧化碳有毒,不能直接排入空氣中.故答案為:
CO有毒,會污染空氣
(6)煉鐵要用到焦炭,它有兩個作用,煉鐵需要高溫,一方面焦炭在燃燒的過程中能放出大量的熱,另一方面煉鐵還需要一氧化碳,焦炭又可以把剛生成的二氧化碳還原為一氧化碳.
故答案為:產生CO、因為生鐵密度大於爐渣密度

❺ 軸承為什麼要退磁軸承退磁的目的是什麼

軸承生產企業大多都能理解軸承退磁的目的是什麼,就是將生產部件的軸承剩磁降低到規定的殘磁技術要求范圍內。
軸承退磁的過程實質上就是將軸承材料磁中性化的過程,也就是磁場強度和磁感應強度同時趨於零的過程。
我們知道交流退磁的一般方法是先用一個強度較大的磁場統一軸承材料剩磁的方向,再用按等比規律衰減的磁場使軸承材料動態磁滯回線逐漸逼近於原點。
要獲得理想的退磁效果就必須選用最有利於磁中性化的退磁磁場參數。這些參數主要有退磁時間磁場強度初始值磁場強度終值磁場衰減比。其中磁場衰減比直接影響退磁時間。 並且如果退磁時磁場衰減比選擇不當即使磁場強度初始值足以統一剩磁方向磁場強度終值足夠小也無法將殘磁降低到技術要求范圍內。為探求各磁場衰減比對退磁效果的影響找出退磁效果最好的磁場衰減比,三維退磁機研究小組選用直流換向退磁裝置設計了相關軸承退磁實驗。軸承退磁實驗時將一組6205軸承內圈在不同磁場衰減比下進行退磁。通過測量各衰減 比下軸承的殘磁比較退磁效果得出最佳衰減比。在此基礎上總結出了磁場衰減比與退磁效果的關系並提出這種關系產生的原因。這對生產實際中關於進一步減小殘磁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論和實踐意義。本課題所用實驗裝置可用於教學模擬實驗。軸承剩磁的來源及影響 電磁夾具是軸承零件加工中常用的工藝裝備。大型和小型軸承套圈端面磨削是將軸承套圈吸附在磁碟上加工的磨削完畢後套圈的殘余磁性很大。在磨削外圈外徑、內圈內徑以及內、外溝道時常常也採用電磁無心卡具夾緊的方式來滿足加工工藝的要 求。由於軸承套圈加工中要有很大的吸附磁力才能保證套圈在砂輪上切削時不會產 生甩脫因此軸承磨削加工後會殘留較大的剩磁。軸承套圈上剩磁的大量存在會使儀 器檢測時的檢測值產生偏差。
此外套圈上的剩磁會吸附著許多鐵屑對下一道加工工 序的加工精度有直接影響。另外軸承滾動體也受原料和加工工藝的影響存在大量剩磁。
如果軸承裝配後仍存有較大的殘余磁性清洗、潤滑質量就很難得到保障而且微小的 金屬磨粒被吸附在軸承工作表面加速軸承的磨損影響軸承的使用壽命和工作可靠性。同時殘余磁性會使軸承各零件相互吸引影響其旋轉精度。所以退去軸承剩磁的工作十分重要。

❻ (2011宿遷模擬)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彈簧測力計下面掛著條形鐵塊,螺線管繞在木棒上.現開關S撥在觸點

螺線管磁性的強弱有以下三個因素有關:線圈的匝數;線圈中電流的大小;有無鐵芯.並且匝數越多,電流越大,磁性越強;有鐵芯時要比沒有鐵芯時磁性要強.
A、在這情況下,線圈中電流的大小不變,且兩種情況下都沒有鐵芯,但線圈的匝數增大,所以磁性增強,通電螺線管對鐵塊的吸引力增大,故測力計的示數增大.
B、開關S和滑片P的位置都不動,將木棒從螺線管中取出時,線圈的匝數,線圈中的電流大小,以及鐵芯的情況都沒有變化,故螺線管的磁性強弱不變,所以測力計的示數不變.
C、開關S和滑片P的位置都不動,將木棒更換成鐵棒,線圈的匝數,線圈中的電流大小,但線圈中由沒有鐵芯變成了插入鐵芯,所以其磁性增強,測力計的示數變大.
D、開關S的位置不動,將滑片P向b端滑動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減小,電路中的電路增大,所以螺線管的磁性增強,故測力計的示數增大.
綜上分析故選B.

❼ 下圖1是實驗室模擬煉鐵的裝置圖,試回答:(1)儀器①的名稱是______;儀器②的名稱是______.(2)實驗

(1)根據實驗室常用儀器的名稱可知:儀器①的名稱是 玻璃管;儀器②的名回稱是 鐵架台;
(2)一答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同時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儀器①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O3+3CO═2Fe+3CO2
二氧化碳會使澄清石灰水變混濁,所以儀器③中的現象是 變渾濁;
(3)因為一氧化碳有毒,所以實驗過程中產生的尾氣不能直接排放,污染空氣;
(4)煉鐵要用到焦炭,它有兩個作用,煉鐵需要高溫,一方面焦炭在燃燒的過程中能放出大量的熱,另一方面煉鐵還需要一氧化碳,焦炭又可以把剛生成的二氧化碳還原為一氧化碳;生鐵出口低於爐渣出口的原因是:生鐵密度大於爐渣密度;
(5)高爐中煉出的生鐵放入燒杯中,加入足量稀鹽酸的反應方程式為:Fe+2HCl=FeCl2+H2↑;反應現象:產生大量氣泡,溶液變為淺綠色;反應停止後,觀察到燒杯底部有黑色不溶物,該物質主要是碳即C;
故答案為:(1)①玻璃管;②鐵架台;
(2)Fe2O3+3CO═2Fe+3CO2;變渾濁;
(3)尾氣中的一氧化碳污染空氣;
(4)還原劑;生鐵的密度大於爐渣;
(5)產生大量氣泡,溶液變為淺綠色; Fe+2HCl=FeCl2+H2↑;C.

❽ 微生物對土層中垃圾污染物的凈化作用<sup>[、]</sup>

一、研究意義

天然粘性土對垃圾污染物具有阻隔和凈化能力。這種阻隔和凈化能力一方面是粘性土具有機械過濾、離子交換、物理吸附作用和絡合、螯合、分解等化學作用,另一方面,土中具有大量的微生物活動,這些微生物對垃圾污染物具有生物、生物化學作用,能把有毒有害物質轉化成無毒無害物質。但是,土中微生物對垃圾污染物的這種凈化究竟有多大?能否在土層中添加土壤微生物的營養物質,促使微生物優勢菌種的大量繁殖,以增強其對污染物的凈化能力?對這些問題的回答,對於垃圾填埋技術的突破及微生物地球化學的理論和方法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目前,土壤微生物學的研究又進入了一個新領域,人們可以利用微生物處理污染物和污水,降解土壤中有機污染物,消除作物的土壤傳染性病害,這對於凈化環境和土壤保健是大有好處的。但是,研究土壤中的微生物對垃圾淋濾液污染物的凈化作用的成果,在國內學術期刊上還未見有報道,在國外學術期刊上也較少,這是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已成為環境科學家關注的焦點之一。因此,此項研究具有特別重要的理論研究價值。

城市垃圾的不適當處置,已經引起了世界范圍內的人類健康和環境問題,對其進行有效控制和處理、處置,已成為各國廣泛關注的問題之一。在對固體廢物的處理方法中,地質填埋法是世界各國最普遍採用的方法。這種處置方法的最關鍵技術是場地的防滲襯墊的鋪設。迄今為止,國內外對防止垃圾滲濾液污染環境的思路是:禁止滲濾液向場外滲漏。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為保護環境,對垃圾滲濾液處理採用鋪設襯墊防滲與建污水處理廠的方法。所用的防滲襯墊中要鋪設低透水的土工膜,使墊層結構復雜、材料昂貴、鋪設難度大,造價高昂。一個中等規模填埋場防滲襯墊的造價高達數百至上千萬元,而一個垃圾滲濾液處理廠的建立,需要投資上千萬元,運轉則需要數百萬元/年。需要如此高昂的費用,對於一般的中小城市,是一個沉重的負擔。我國的許多垃圾場污染環境,都是由於防滲襯墊的鋪設達不到要求或垃圾滲濾液處理廠無法運轉而造成的。如何使防滲層環保效果好,又不需對垃圾滲濾液進行處理,這樣就能達到即使垃圾填埋場環保效果好,又大大地降低成本,這是垃圾填埋處置所追求的目標。探索利用土壤微生物對垃圾污染物的凈化作用,達到這一目的,既能產生重大的環境效益,也能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具有特別重要的實踐意義。

基於上述,我們在實驗室作了微生物對土中垃圾污染物的凈化試驗研究。

二、實驗研究方法

(一)實驗研究思路

在垃圾場底部滲濾液、防滲粘性土中的微生物一般以厭氧或兼性微生物為主,如脫氮硫桿菌(th.denitrificans)、反硝化細菌(denitrifying bacteria)、硫酸鹽還原菌(pesulfo vibrio)、專性還原乙酸菌、產甲烷菌等。我們在實驗室用土柱模擬在垃圾場底部、滲濾液之下土層中的微生物生長的環境條件,在實驗室培養厭氧或兼性微生物菌液,將其置入模擬土柱的表層,讓長有大量微生物的菌液隨垃圾滲濾液進入土中,使其參與土層對垃圾污染物凈化的全過程。並在土柱的不同深度定時取水樣進行分析測試垃圾污染組分。同時作沒有人工培養菌落的平行土柱淋濾凈化實驗,以對比兩者的結果,研究微生物對土層中垃圾污染物的凈化作用。

(二)實驗研究方法

1.模擬試驗裝置

模擬實驗裝置如圖5-2和圖5-3。

圖5-2 厭氧微生物對土中垃圾污染物的凈化模擬試驗裝置

圖5-3 粘性土對垃圾污染物的凈化作用的模擬試驗裝置

2.垃圾污染液准備

垃圾滲濾液取自北京市豐台區北天堂垃圾場的底部。

3.具體實驗

利用土體及其中的厭氧微生物作用聯合凈化垃圾污染液的模擬試驗在一個溫度、濕度可調節的實驗室里進行,先把添加了0.2 g12%含磷量的復合磷肥的1600 mL垃圾滲濾液注入實驗土柱,再取經垃圾滲濾液接種、優選、馴化過的多種厭氧或兼性微生物如脫氮硫桿菌(th.denitrificans)、反硝化細菌(denitrifying bacteria)、硫酸鹽還原菌(pesulfo-vibrio)、發酵性產酸菌、專性還原產乙酸菌及產甲烷菌、反硝化菌等菌液各20 mL共計200 mL,在保證厭氧條件下,分別注入到柱內液面以下的土層中,保持室溫在30~35℃。為使土柱內試驗保持厭氧狀態,將設計有單向出氣小孔的密封橡膠塞置於土柱液面之上,以使微生物處於厭氧環境。沿土柱等間距由上到下分別布設4個取樣孔,用負壓單向取樣器通過PVC管連接到負壓取樣瓶內,定時取水樣進行測試分析。實驗測試項目主要有

等。共進行了六回次相同試驗。

三、實驗研究結果

經過上述實驗,得到如圖5-4所示結果。

圖5-4 微生物對土中垃圾污染物的凈化作用效果圖

由圖5-4及表5-3可看出,無論是添加了厭氧微生物菌液的土柱,還是未加菌液的天然土柱,試驗的第一回次對垃圾污染物中的

等的截污值均比第二、三、四、五回次的大,且上一回次的截污值總比下一回次的截污值大。更重要的是,添加了厭氧微生物菌液的土柱與未加菌液的天然土柱比較,前者各回次對TDS、

等的截污值均比後者大。這說明在粘性土中加入厭氧微生物菌液後,提高了微生物在土中對

等污染物的凈化作用。粘性土在加入厭氧微生物菌液後,每回次的截污作用可得到明顯的提高,截污能力可提高3%~90%,而各回次累積截污值可提高4%~21%,且隨試驗回次的增多,微生物的作用有增強的趨勢。

表5-3 天然土體在強化微生物作用下對污染物去除率的提高比較表

四、結論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可得出下列結論:

(1)土壤微生物對污染物的凈化作用研究,是國際上環境科學研究的前沿領域之一,在理論和環境污染治理的應用實踐方面均有及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2)在垃圾處置場的粘性土襯墊中加入厭氧微生物菌液,可使微生物作用得到強化,並明顯提高了微生物在防滲層中對

等垃圾污染物的降解作用。這為開發價廉物美的垃圾場防滲襯墊打開了思路,為有污染問題的垃圾場提供了一個有效的治理方法。

(3)在粘性土中加入厭氧微生物菌液,提高土層及微生物聯合作用對垃圾污染物的截留凈化方法,還只作了初步嘗試性的探討實驗。由於微生物的生長和生長環境的復雜性及垃圾污染物的多樣性等,要形成一個比較成熟的方法或技術,還需進一步作大量的工作。

與紅運機械廠模擬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液化氣閥門的價格 瀏覽:550
微信設備鎖如何解除 瀏覽:658
更換軸承加熱有什麼用 瀏覽:720
機械革命筆記本怎麼進入桌面模式 瀏覽:364
機械師排氣如何 瀏覽:450
長虹空調插電就製冷是怎麼回事 瀏覽:671
五金工業方面儀器的保養怎麼做 瀏覽:12
通訊設備指的是什麼意思 瀏覽:598
長安福特儀表盤如何設置中文 瀏覽:426
怎麼知道高速軸承 瀏覽:298
2次增壓供水設備放在哪裡 瀏覽:350
專業製冷設備哪裡有 瀏覽:573
商務靈賣家工具箱 瀏覽:532
不用暖氣用關閥門不用 瀏覽:92
起重機械使用單位變更多少天注銷 瀏覽:456
萊陽哪裡賣健身器材 瀏覽:633
機械手錶屬於五行屬什麼 瀏覽:972
機器設備變賣稅率是多少 瀏覽:339
山東臨沂閥門廠 瀏覽:967
斷氣為什麼要關閥門 瀏覽:726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