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轉向架每個結構的作用
轉向架每個結構的作用
轉向架每個結構的作用,城市軌道交通的出現是為了有效緩解城市中擁堵的交通情況,轉向架就是一般用在動車等軌道車輛中的,是非常重要的部件之一,那麼轉向架每個結構的作用是什麼呢?
在鐵路機車車輛的構成中,轉向架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一般來說轉向架有以下幾部分作用:
承受載荷,即承擔來自轉向架之上的載荷,主要包括車體及安裝在車體內部的各種機械、電氣設備及乘客重量,將這些載荷經過彈性懸掛裝置後傳遞給鋼軌。
傳遞力的作用,由牽引電機產生的牽引力或者制動裝置產生的制動力經牽引拉桿等牽引裝置傳遞至車體底架,進而傳遞至車鉤部分以實現對列車的牽引及制動。同時還要傳遞離心力以及橫向力。
緩沖的作用,機車車輛在運行過程中由於線路不平順會引起線路對於車輛的沖擊作用,經轉向架懸掛等部緩沖後,保證了車輛運行的平穩性。
導向作用,通過轉向架的作用引導機車車輛順利通過曲線和道岔,保證車輛在曲線運行時的安全性。
轉向架結構的性能直接決定車輛的牽引能力、運行品質、輪軌磨耗以及列車運行安全,因此轉向架應當具有以下技術要求:
保證黏著條件在最佳狀態,軸重轉移應當盡量小。
運行時的動力學性能表現良好,以達到小的線路動作用力和減少軌道及車輪的應力與磨耗。
應滿足輕量化要求,在滿足強度及剛度的前提下盡可能減輕自重。
結構型式簡單,保證運用可靠的情況下,簡單的結構有利於減少維修工作量。
轉向架組成
轉向架一般由以下幾部分構成:
CRH2型動車組動力轉向架
輪對:直接向鋼軌傳遞車輛重量,通過輪軌黏著產生牽引力及制動力,通過輪對轉動實現車輛在線路上的走行導向。
軸箱:保證輪對的回轉運動,使輪對適應線路條件,相對於構架有上下、前後、左右活動。
一系彈性懸掛裝置:保證軸重分配均勻,緩和線路不平順對於車輛的沖擊作用。主要包括軸箱彈簧裝置、軸箱定位裝置及軸箱減振裝置。
構架:轉向架的骨架部分,用於安裝轉向架各部件,承受及傳遞垂向力、水平力。
二系懸掛裝置:進一步緩和沖擊振動,在通過曲線時使轉向架相對於車體回轉,保證車輛運行平穩性。主要包括二系彈簧裝置、二系減振裝置、抗側滾裝置等。
驅動裝置:將動力裝置產生的功率傳遞給輪對。主要包括牽引電機、傳動裝置以及電機懸掛裝置。
基礎制動裝置:將制動缸傳遞的力增大一定倍率後傳遞給執行的.機械機構實現列車制動。
轉向架的作用
關於轉向架的作用有很多,我在此只做簡單討論。其中第一個作用就是傳力,也可以叫做承載,起到承受列車重量的作用;第二個作用就是緩沖,也稱之為減震,主要是保證列車有良好的平穩性和穩定性。
第三個作用是轉向,也可以稱為導向,起到引導列車在鋼軌上運行的作用;
第三個作用是制動,相信大家都理解這個作用,與之相反的第五個作用就是驅動。
關於轉向架的驅動作用,我還要再強調一點。並不是所有的轉向架都有驅動作用,只有動力轉向架才有驅動作用,非動力轉向架並無驅動作用。
轉向架的基本組成
為了實現以上的五個作用,轉向架必須要有如下的基本組成。和我之前講述的一樣,所謂基本組成,都是必須要有的,可有可無的不能算基本組成。我這里把轉向架的基本組成總結為五個部分,用CRH380A型的動車組轉向架為例,如下圖所示。
轉向架組成
從轉向架的最下面往上來看,第一個叫做輪對,第二個叫做軸箱,輪對是裝在軸箱裡面的。第三個是把軸箱和上面的構架連接起來的,也叫一系懸掛,主要包括軸箱彈簧、軸箱轉臂等。第四個部分是構架;第五個是二系彈簧,包括空氣彈簧和各種減震裝置,主要作用是把車體和下面的轉向架連接起來。
以上五個部分對於所有的轉向架都包含,對於帶動力的轉向架,還有驅動裝置和基礎制動裝置。
首先我們要清楚轉向架對於城軌車輛整體而言有什麼重要作用。轉向架可以將車輛的自重及載重通過轉向架本身傳遞至輪軌接觸點,之後繼續向下傳遞。在車輛運行過程中承受和傳遞各種載荷及作用力。通過彈性懸掛裝置使車輛具有良好的動力性能和運行品質。
城軌車輛轉向架按照有無動力裝置一般可以分為動車轉向架和拖車轉向架,二者的區別主要在於轉向架是否裝有牽引電機及齒輪變速裝置。
城軌車輛轉向機其組成主要由構架、輪對、軸箱、彈性懸掛裝置、基礎制動裝置等部分組成。其中構架是轉向架的基礎,它對轉向架的其他零、部件提供一個安裝的基礎界面,使轉向架能夠形成整體。並且承受、傳遞各種載荷及作用力。
轉向架的輪對是指一根車軸和兩個相同的車輪的一種組合形式。輪對主要的作用是引導車輛按照軌道方向牽引運行及減速停車,同時還能夠承擔車輛載荷及從車體和鋼軌方面傳遞的各種作用力。
軸箱的作用是對輪對中的車軸軸端起到固定支撐的作用,防止出現軸向及徑向運動,同時對於車軸起到潤滑保護,保證車輛運行平穩。
轉向架上的彈性懸掛裝置所起作用主要是緩沖減振。位於軸箱與構架間的稱為一系懸掛,位於車體與構架間的稱為二系懸掛。
而轉向架上的電機及齒輪變速裝置則屬於傳動系統,作用是將產生的動力傳遞至輪對,使其產生足夠的牽引力。基礎制動裝置的作用則是在制動系統的控制之下,產生足夠的制動力,實現車輛減速停車的目的。
通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到轉向架對於車輛本身而言能夠起到控制方向、承受重量、緩沖減振等重要作用。所以是車輛機械部分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件。生產和檢修環節絕不能馬虎。要把乘客的生命財產安全始終放置第一位。
B. 轉向架的主要功能及組成
轉向架的主要功能及組成
轉向架的主要功能及組成,轉向架的使用是比較廣泛的,一般都可以起到一定穩定作用,而轉向架的各種參數也直接決定了車輛的穩定性和車輛的乘坐舒適性。以下了解轉向架的主要功能及組成。
◆輪對及軸承裝置:輪對沿鋼軌滾動,傳遞車輛重量及輪軌之間的各種作用力(包括牽引力和制動力);軸箱與軸承裝置聯系構架(或側架),使輪對的滾動轉化為車體沿鋼軌的平動。
◆構架(或側架):構架(或側架)是轉向架的基礎,它把轉向架的各零、部件組成一個整體。
◆彈性減振裝置:轉向架在輪對與構架(側架)之間或構架(側架)與車體(搖枕)之間設有彈性懸掛裝置;前者稱為軸箱懸掛裝置(又稱第一系懸掛),後者稱為搖枕(中央)懸掛裝置(右稱第二系懸掛)。
◆基礎制動裝置:為使運行中的車輛在規定的距離內停車,必須安裝制動裝置,其作用是傳遞和放大制動缸制動力,使閘瓦與車輪間的轉向架內摩擦力轉化為輪軌間的外摩擦力,即制動力,從而使車輛承受前進方向的阻力,產生制動效果。
主要用途及組成
轉向架靜載試驗台用於機車、客車、動車、城軌車輛轉向架靜載試驗,也可以用做鐵路機車、客車、地鐵、城軌轉向架的靜壓試驗(壓噸試驗),配合組裝及檢測相關尺寸而設計的非標准試驗設備。
它採用電液伺服載入方式,載入力可以人為設定,以便於模擬車體重量或根據工藝需要對轉向架載入。在載入的同時可以檢測轉向架的輪重和轉向架四角高,也可以根據用戶需求增設軸距測量裝置。用做壓噸試驗時可以根據用戶需要不設稱重系統或保留稱重系統。
用於模擬車體的重量對轉向架進行載入,測試輪重(並計算輪重差、軸重差)、測量轉向架四角高。
具有設備安全保障功能和設備自檢功能,可監視設備的運行情況,並顯示其故障的位置。
可方便地顯示、查詢當前及以往數據,如操作日期、時間、試驗者姓名、轉向架型號及其檢測數據。列印各有關數據和報表,生成檢測報告。
具有在線幫助和良好的人機對話界面,能進行程序管理,如添加、刪除、設置等,各類轉向架必要參數可設置、取捨、保存和調用。
具有設置載入負荷值、位移值功能,並能設定載入的保持時間。設定負荷值和位移值能在計算機上直接顯示。
該設備採用先進的計算機管理系統,通過感測器可對試驗過程中的負載變化、位移變化進行監控。
該設備採用微機控制,可以全程實現存儲、編輯、列印、分析等功能。並且可以對不合格項目在屏幕上進行提示。
本試驗台標准配置由龍門主框架、軌道及底座、對中裝置(縱向)、稱重系統、四角高測量系統、測量控制系統組成。軸距測量系統為選項,可以根據用戶需要增設。
轉向架主要組成
1、構架
構架是轉向架的基礎,它把轉向架的各個零、部件組成一個整體。它不僅承受、傳遞各種載荷及作用力,而且它的`結構、形狀尺寸都應滿足各零、部件組裝的要求。
2、輪對軸箱裝置
軸箱與軸承裝置是聯系構架和輪對的活動關節,它使輪對的滾動轉化為車體沿著軌道的平動。輪對沿鋼軌的滾動,除傳遞車輛的重量外,還傳遞輪軌之間的各種作用力。
3、彈性懸掛裝置
為了保證輪對與構架、轉向架與車體之間連接,同時減少線路的不平順和輪對運動對車體的影響,在輪對與構架、轉向架與車體之間裝設有彈性懸掛裝置。
4、基礎制動裝置
為使運行中的車輛在規定的距離范圍內停車,必須安裝制動裝置,其作用是傳遞和擴大制動缸的制動力,使閘瓦與車輪或閘片與制動盤之間的轉向架內摩擦力轉換為輪軌之間的外摩擦力(即制動力),產生制動效果。
5、牽引裝置
動力轉向架上設有牽引電動機與齒輪傳動裝置。它使牽引電機的扭矩轉化為輪對或車輪上的轉矩,利用輪軌之間的黏著作用,驅動車輛沿著鋼軌運行。
(2)轉向架驅動裝置的作用擴展閱讀
轉向架是軌道車輛結構中最為重要的部件之一,其主要作用如下:
1)車輛上採用轉向架是為增加車輛的載重、長度與容積、提高列車運行速度,以滿足鐵路運輸發展的需要;
2)保證在正常運行條件下,車體都能可靠地坐落在轉向架上,通過軸承裝置使車輪沿鋼軌的滾動轉化為車體沿線路運行的平動;
3)支撐車體,承受並傳遞從車體至車輪之間或從輪軌至車體之間的各種載荷及作用力,並使軸重均勻分配。
4)保證車輛安全運行,能靈活地沿直線線路運行及順利地通過曲線。
5)轉向架的結構要便於彈簧減振裝置的安裝,使之具有良好的減振特性,以緩和車輛和線路之間的相互作用,減小振動和沖擊,減小動應力,提高車輛運行平穩性和安全性。
6)充分利用輪軌之間的粘著,傳遞牽引力和制動力,放大制動缸所產生的制動力,使車輛具有良好的制動效果,以保證在規定的距離之內停車。
7)轉向架是車輛的一個獨立部件,在轉向架於車體之間盡可能減少聯接件。
貨車轉向架由哪些部分組成
輪對及軸箱裝置,構架(貨車為側架),中央彈簧懸掛裝置(包括搖枕、枕簧、彈簧托板、減振器等),基礎制動裝置。
轉8A型轉向架的構架由兩個獨立的側架與一搖枕組成。每一側架聯系前後兩個輪對一側的軸箱,左右兩個側架之間在中央部分用橫向放置的搖枕聯系起來。轉8A型轉向架採用一系中央懸掛,每台轉向架有兩套彈簧減振裝置,每套有7組雙卷螺旋彈簧和兩塊三角形楔塊組成。
貨車行駛注意事項
貨車司機由於長時間、長距離駕駛,難免會出現疲倦、精力不集中等狀況,更有甚者在開車的時候打起了瞌睡,特別是在道路又寬又直,或者是長下坡的時候,最容易視覺麻痹。
貨車超載會導致車輛重心升高,嚴重影響車輛操控性能,加大剎車距離,並容易發生制動失效,翻覆風險增大,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請貨運駕駛人自覺抵制超載運輸,為人為己留一份安全。
C. 轉向架的作用
轉向架的作用如下:
1、車體坐落在轉向架上,通過軸箱裝置將車輪沿鋼軌方向的滾動轉化為車輛沿線路方向的平動;
2、支撐車體,承受並傳遞車體與輪對間載荷,並使軸重平均分配;
3、從分利用輪軌間黏著,傳遞牽引力與制動力;
4、緩和線路不平順對車輛的沖擊,保證良好運行平穩性和安全性;
5、保證車輛有良好的直線穩定性和曲線通過能力。
轉向架介紹
轉向架是軌道車輛結構中最為重要的部件之一,主要用於支撐車體,承受並傳遞從車體至車輪之間或從輪軌至車體之間的各種載荷及作用力,並使軸重均勻分配。轉向架的各種參數也直接決定了車輛的穩定性和車輛的乘坐舒適性。
D. 轉向架的作用
關於轉向架的作用有第一個就是傳力,也可以叫做承載,起到承受列車重量的作用;第二個是緩沖,也稱之為減震,主要是保證列車有良好的平穩性和穩定性。第三個作用是轉向。
E. 轉向架的定義及組成
轉向架的定義及組成
轉向架的定義及組成,轉向架是軌道車輛結構中最為重要的部件之一,轉向架的各種參數也直接決定了車輛的穩定性和車輛的乘坐舒適性。以下是關於轉向架的定義及組成內容分享。
轉向架概述
在鐵路機車車輛的構成中,轉向架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一般來說轉向架有以下幾部分作用:
承受載荷,即承擔來自轉向架之上的載荷,主要包括車體及安裝在車體內部的各種機械、電氣設備及乘客重量,將這些載荷經過彈性懸掛裝置後傳遞給鋼軌。
傳遞力的作用,由牽引電機產生的牽引力或者制動裝置產生的制動力經牽引拉桿等牽引裝置傳遞至車體底架,進而傳遞至車鉤部分以實現對列車的牽引及制動。同時還要傳遞離心力以及橫向力。
緩沖的作用,機車車輛在運行過程中由於線路不平順會引起線路對於車輛的'沖擊作用,經轉向架懸掛等部緩沖後,保證了車輛運行的平穩性。
導向作用,通過轉向架的作用引導機車車輛順利通過曲線和道岔,保證車輛在曲線運行時的安全性。
轉向架結構的性能直接決定車輛的牽引能力、運行品質、輪軌磨耗以及列車運行安全,因此轉向架應當具有以下技術要求:
保證黏著條件在最佳狀態,軸重轉移應當盡量小。
運行時的動力學性能表現良好,以達到小的線路動作用力和減少軌道及車輪的應力與磨耗。
應滿足輕量化要求,在滿足強度及剛度的前提下盡可能減輕自重。
結構型式簡單,保證運用可靠的情況下,簡單的結構有利於減少維修工作量。
轉向架組成
1、輪對:直接向鋼軌傳遞車輛重量,通過輪軌黏著產生牽引力及制動力,通過輪對轉動實現車輛在線路上的走行導向。
2、軸箱:保證輪對的回轉運動,使輪對適應線路條件,相對於構架有上下、前後、左右活動。
3、一系彈性懸掛裝置:保證軸重分配均勻,緩和線路不平順對於車輛的沖擊作用。主要包括軸箱彈簧裝置、軸箱定位裝置及軸箱減振裝置。
4、構架:轉向架的骨架部分,用於安裝轉向架各部件,承受及傳遞垂向力、水平力。
5、二系懸掛裝置:進一步緩和沖擊振動,在通過曲線時使轉向架相對於車體回轉,保證車輛運行平穩性。主要包括二系彈簧裝置、二系減振裝置、抗側滾裝置等。
6、驅動裝置:將動力裝置產生的功率傳遞給輪對。主要包括牽引電機、傳動裝置以及電機懸掛裝置。
7、基礎制動裝置:將制動缸傳遞的力增大一定倍率後傳遞給執行的機械機構實現列車制動。
轉向架介紹
轉向架是軌道車輛結構中最為重要的部件之一,其主要作用如下:
1)車輛上採用轉向架是為增加車輛的載重、長度與容積、提高列車運行速度,以滿足鐵路運輸發展的需要;
2)保證在正常運行條件下,車體都能可靠地坐落在轉向架上,通過軸承裝置使車輪沿鋼軌的滾動轉化為車體沿線路運行的平動;
3)支撐車體,承受並傳遞從車體至車輪之間或從輪軌至車體之間的各種載荷及作用力,並使軸重均勻分配。
4)保證車輛安全運行,能靈活地沿直線線路運行及順利地通過曲線。
5)轉向架的結構要便於彈簧減振裝置的安裝,使之具有良好的減振特性,以緩和車輛和線路之間的相互作用,減小振動和沖擊,減小動應力,提高車輛運行平穩性和安全性。
6)充分利用輪軌之間的粘著,傳遞牽引力和制動力,放大制動缸所產生的制動力,使車輛具有良好的制動效果,以保證在規定的距離之內停車。
7)轉向架是車輛的一個獨立部件,在轉向架於車體之間盡可能減少聯接件。
發展歷史
轉向架
20世紀50年這個時期,我國首次自行設計了轉向架,主要型號有101、102、103型,是21型客車使用的導框式轉向架,構造速度是100km/h ,其結構復雜,笨重,運行性能差,現已淘汰。
202型
202轉向架是四方廠為22型客車生產的無導框C軸轉向架,構造速度為120km/h,自1959年起製造。它採用鑄鋼H型構架,導柱式軸箱定位裝置,搖動台式搖枕彈簧懸掛裝置,兩系圓彈簧,搖枕彈簧加油壓減振器,吊掛式閘瓦基礎制動等。該轉向架已經於1986年停產。
206型
70年代,四方廠研製了U型結構的206型轉向架,浦鎮廠研製了H型構架的209轉向架。206型轉向架採用側部中梁下凹的U型構架,干摩擦導柱式軸箱定位裝置,帶橫向拉桿的小搖動台式搖枕彈簧懸掛裝置,雙片吊環式單節長搖枕吊桿外側懸掛以及吊掛式閘瓦基礎制動裝置等。
結構可靠,運行平穩,磨損少,檢修方便,1993年開始在中央懸掛部分加裝橫向油壓減振器,加裝兩端具有彈性節點的縱向牽引拉桿,形成206G型轉向架,後加裝盤型制動裝置,形成 206P型轉向架。
209型
209轉向架是浦鎮廠在205轉向架的基礎上研製的,於1975年開始批量生產。它採用H型構架,導柱式軸箱定位裝置,搖動台式搖枕彈簧懸掛裝置,長吊桿,構架外側懸掛,兩高圓彈簧,搖枕彈簧帶油壓減振器,吊掛式閘瓦基礎制動裝置等。1980年後,又生產了具有彈性定位套的軸箱定位結構和牽引拉桿裝置的209T轉向架。在此基礎上,還生產了採用盤型制動的209P轉向架。
在209T轉向架的基礎上,浦鎮廠又開發了供雙層客車使用的 209PK 轉向架,其構造速度為 160km/h 。主要有以下方面的改進:採用盤型制動和單元制動缸,取消踏面制動;設空重調整閥;採用空氣彈簧和高度調整閥;安裝抗側滾扭桿;保留了搖動台結構。 209PK 轉向架( P 代表盤型制動, K 代表空氣彈簧)。
在這段時期內,我國還製造了少量用於公務車的三軸轉向架,在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進口的軟座,軟卧車上採用了 211 等型號的轉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