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機械系的學渣,怎樣才能做一份合格的機械畢業設計
講講我的經歷吧----我是機電的
記得畢業設計時,老師一個星期見兩次,檢查進度。這個時候可以讓老師給你講講啊。不過之前一定要提前做工作,把和題目相關的資料多看看。
(資料,各種與題目相關的文獻資料。。。重點,是和你相類似的畢業設計)
見老師的時候一定要有思路,講的出,能唬住老師,即使你什麼都沒做(話說,我就是靠一張思路圖,拖了一個月的時間)。老師交代的事,積極點,給老師留個好印象。
老師的印象很重要的,不知道你的學校如何,我們會有一個中期檢查,老師會找一個他認為最差的人去參加學院答辯(學院答辯,一群退休的老教授,虐死你)。老師沒選我,雖然我幾乎什麼也沒做,但老師一直覺得我還可以。。。
做上面的這些事,主要是給自己爭取點時間。把畢業設計要用到的知識,又學了一下。不然答辯的時候就悲劇了。
最後一個月還是自己完成了。六張設計圖紙,電路圖,幾十頁控製程序代碼+設計說明書。想想當時為了平安畢業,也是蠻拼的。。。
PS:如果你實在做不出來的話,就買一份吧,機械畢業設計都在這里 http://www.56doc.com/mechanical/ 買個自己修改修改,定做的話貴點,價錢看你的題目難易了,(當時我也想做一份的,但價錢太高。只能自己搞了,事後覺得其實也挺簡單的,看了三菱的使用手冊,自己的專業書,最後編了幾十頁代碼。功能都實現時,那種滿足比XX都好)
-----畢業設計的價格,合格定做的最少也要1000~2000左右,幾百塊錢的就是XX呵呵。
PPS:不知道這是我第幾次給人出壞主意了,我已畢業了,你還是好好學學相關專業知識,還是匿了吧
『貳』 機械設計方面畢業論文
機械設計的水平對產品的質量、性能、研發時間和經濟效益等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下文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機械設計方面畢業論文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淺談機械零部件設計的新思路
摘 要:機械零部件設計是人類為了實現某種預期目標而進行的一種創造性活動,是人們以長期經驗積累為基礎,通過力學、數學建模及試驗等所形成的經驗公式、圖表、標准及規范作為依據運用條件性計算或類比等方法進行設計。傳統設計有很多局限性,因此筆者提出了機械零部件設計的新思路。
關鍵詞:機械;零部件;設計;新思路
機械零部件設計的傳統模式是採用手工計算及繪圖,雖然現在已有不少設計人員使用了計算機繪圖但基本上還停留在計算機繪圖的初級階段段有將計算機在機械零部件設計的優化方面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就使設計的准確性較差池因為設計思路的老套化,使在生產過程中不斷地出現問題設計不斷地修改、修正就使其效率更低。
1、設計核心思想――創新思維
1.1運用創造思維
設計者的創造力是多種能力、個性和心理特徵的綜合表現,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思維力、表達力、自控力、文化修養、理想信念、意志性格、興趣愛好等因素。它是社會前進、科技進步的基本動力之一,其中想像力和思維力是創造力的核心,它是將觀察、記憶所得信息有控制地進行加工變換,創造表達出新成果的整個創造活動的中心。設計者不是把設計工作當成例行公事,而是時刻保持強烈的創新願望和沖動,掌握必要創新方法,加強學習和鍛煉啟覺開發創造力,成為一個符合現代設計需要的創新人才。創造力的開發可從培養設計人員的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士曾加創新實踐等方面進行。
1.2運用發散思維
發散思維又稱輻射思維,是以欲解決的問題為中心,思維者打破常規,從不同方向,多角度、多層次地考慮問題。通過提出各種不同的解決問題的途徑求出多種不同的答案,才從中選出最優解決方案的思維方式。例如若提出“將兩個零部件聯結在一起”的問題,常規的辦法有焊接、膠接、鉚接、捆綁、螺栓連接等各種各樣的常規方式。但運用發散思維思考以後,就可得到利用電磁力、摩擦力、壓合力、抽真空、冷凍等等方法。利用發散思維可能會找到更好的更優化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發散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主要形式之一在技術創新和方案設計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1.3運用創新思維
創新思維是建立在各類常規思維基礎上的。人腦在外界信息激勵下,將各種信息重新綜合集成產生新的結果的思維活動過程就是創新思維。機械零部件設計的過程是創新的過程。設計者應打破常規思維的慣例追求新的功能原理、新方案、新結構、新造型、新材料、新工藝等在求異和突破中體現創新。
2、科學地進行機械零部件設計
2.1把握機械零部件設計的主要內容
機械零部件設計是機械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機械總體設計的基礎。機械設備中的各種機構和構件及它的各種運動功能,都是通過機械零部件的精心設計、繪制出零部件的加工製造圖和各部件的裝配圖再通過機械製造過程中的精細加工及各合格零部件的組合裝配得以實現了機械設備的設計功能。
機械零部件設計的主要內容包括:根據機械設備方案設計和總體設計的要求陰確零部件的工作要求、性能、參數等,選擇零部件的構形、材料、精度等,進行失效分析和工作能力計算,畫出零部件圖和部件裝配圖。機械產品整機應滿足由零部件設計所決定的機械零部件的綜合質量對強度、剛度、壽命、耐磨性、耐熱性、振動穩定性、精度、加工及裝配工藝性、維修、生產成本等方面的要求,還要滿足雜訊控制、防腐性能、不污染環境等環境保護要求和安全要求等。
2.2嚴格計算機械零部件的失效形式
機械零部件由於各種原因不能正常工作而失效,其失效形式主要有斷裂、表面壓碎、表面點蝕、塑性變形、過度彈性變形、共振、過熱及過度磨損等。故在設計零部件時應首先進行零部件的失效分析預估失效的可能性採取相應措施,其中包括理論計算及計算準則。
常用的計算準則如下:一是強度准則。強度是機械零部件抵抗斷裂、表面疲勞破壞或過大塑性變形等失效的能力;二是剛度准則。剛度是指零部件在載荷的作用下,抵抗彈性變形的能力;三是振動穩定性准則。對於高速運動或剛度較小的機械,在工作時應避免發生共振;四是耐熱性准則。為了保證零部件在高溫下正常工作,應合理設計其結構及合理選擇材料,必要時須採用有效的降溫措施;五是耐磨性准則。耐磨性是指相互接觸並運動零部件的工作表面抵抗磨損的能力。當零部件過度磨損後,將會導致零部件失效報廢。只有綜合考慮才能最大可能地避免零部件的失效。
2.3正確選擇機械零部件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是反映零部件表面微觀幾何形狀誤差的一個重要技術指標,是檢驗零部件表面質量的主要依據;其選擇的合理與否,直接關繫到產品的質量、使用壽命和生產成本。在機械零部件設計工作中表面粗糙度的選擇應用最廣的是類比法,此法簡便、迅速、有效。最常用的是與公差等級相適應的表面粗糙度。
在實際應用中,對於不同類型的機器,其零部件在相同尺寸公差的條件下對表面粗糙度的要求是有差別的。這就是配合的穩定性問題。對於不同類型的機器,其零部件的配合穩定性和互換性的要求是不同的。故在設計工作中,表面粗糙度的選擇歸根到底還是必須從實際出發,全面衡量零部件的表面功能和工藝經濟性才能作出合理的選擇。
2.4全面優化機械零部件設計方法
要充分運用機械學理論和方法包括機構學、機械動力學、摩擦學、機械結構強度學、傳動機械學等及計算機輔助分析的不斷發展,對設計的關鍵技術問題能作出很好的處理,一系列新型的設計准則和方法正在形成。計算機輔助設計(CAD)是把計算機技術引入設計過程環節,用計算機完成選型、計算、繪圖及其他作業的現代設計方法。
CAD技術促成機械零部件設計發生巨大的變化並成為現代機械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CAD技術向更深更廣的方向發展,主要表現為:基於專家系統的智能CAD;CAD系統集成化,CAD與CAM(計算機輔助製造)的集成系統(CAD/CAM);動態三維造型技術;基於並行工程面向製造的設計技術(DFM);分布式網路CAD系統。
參考文獻:
[1]王月強:《現代機械產品的零部件設計創新研究》[J]交通世界(建養.機械),2012(06)
[2]謝志坤/路平/史科科/劉伯聰:《輕量化技術在機床設計中的應用》[J]製造技術與機床,2012(12)
機械設計製造自動化探討
摘要:本文對機械自動化與傳統的機械製造技術進行了比較分析,指出了智能化的機械設計製造成為發展趨勢。機械自動化在機械製造上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和多功能的有點,能夠滿足人民生活和生產的多元化需求。本文中論述了機械自動化的設計的原理、優點與效益以及發展方向。
關鍵詞:機械製造自動化原則發展方向
1 機械製造自動化符合設計的原則
1.1 滿足對機器的功能要求。
任何一種產品的開發都是為了滿足人們某種需求為目的的,不同的產品具有不同的性能。任何機械設計都要能夠對輸入的物質、能量和信息進行處理,輸出需要的物質、信息和能量。機械自動化系統也應該具有這種功能,能夠對物質、信息和能量進行處理。機械自動化系統包括和機電一體化產品和機電一體化技術的內容,作為產品, 又包含著設計、 製造和特定的功能以滿足使用要求,而功能是由其內部有機聯系的結構所決定的。
1.2利用先進技術不斷創新。
根據產品或系統的功能不同,可對產品或系統進行分類。以物料搬運、加工為主,輸入物質、能量和信息,經過加工處理,主要輸出改變了位置和形態的物質系統稱為加工機。以能量轉換為主,輸入能量和信息,輸出不同能量的系統,稱為動力機,其中輸出機械能的為原動機。以信息處理為主,輸入信息和能量,主要輸出某種信息。
機械自動化系統除了具備上述必須的主功能外,還應具備其它內部功能,即 控制功能、動力功能、檢測功能、構造功能。基於上述的功能構成原理,既有利於設計或分析各種機械自動化的產品,又有利於開拓思路,便於創造發明和創新。
2 機械自動化系統的優點與效益
2.1生產能力和工作質量提高。
機械自動化產品具有信息自動控制和自動處理的功能,其檢測的精度和靈敏度有很大的提高,通過自動化控制系統能夠保證機械的能按照計劃完成動作,使製造過程不受操作者主觀因素的影響,保證最佳的工作質量和較高的產品合格率。同時,由於機械自動化產品實現了工作自動化,所以生產力大大提高。
2.2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
機械自動化系統都有報警、監視、診斷和保護等功能。如果在工作中遇到過流、過壓、過載、短路等電力故障時,能夠自動停止工作,保護機械設備的完好,避免或減少人身事故,提高了設備的安全性。機械自動化產品由於採用電子元器件,減少了機械產品中的可動構件和磨損部件,從而使其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和可靠性,故障率降低,壽命得到了延長。
2.3調整和維修方便,使用性能改善。
機械自動化產品在安裝調試時,可通過改變控製程序來實現工作方式的改變,以適應不同用戶對象的需要以及現場參數變化的需要。這些控製程序可通過多種手段輸入到機械自動化產品的控制系統中,而不需要改變產品中的任何部件和零件。對於具有存儲功能的機械自動化產品,可以事先存入若干套不同的執行程序,然後根據不同的工作對象,給定一個代碼信號輸入,即可按指定的預定程序進行自動工作。機械自動化產品的自動化檢驗和自動監視功能可對工作過程中出現的故障自動採取措施,使工作恢復正常。
2.4改善勞動條件,有利於自動化生產。
機械自動化產品自動化程度高,是知識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品,是將人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的重要途徑,可以加速工廠自動化、辦公自動化、農業自動化、交通自動化甚至是家庭自動化,從而可促進我國四個現代化的實現。
3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的發展方向
3 .1智能化。
智能化是21 世紀機械自動化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這里所說的“智能化”是對機器行為的描述,是在控制理論的基礎上,吸收人工智慧、運籌學、計算機科學、模糊數學、心理學、生理學和混飩動力學等新思想、新方法。模擬人類智能,使它具有判斷推理、邏輯思維、自主決策等能力,以求得更高的控制目標。誠然,使機械自動化產品具有低級智能或人的部分智能,則是完全可能而又必要的。
3.2模塊化。
模塊化是一項重要而又艱巨的工程。 由於機械自動化產品種類和生產廠家繁多, 研製和開發具有標准機械介面、電氣介面、動力介面、環境介面的機械自動化產品單元是一項十分復雜但又是非常重要的事。如研製集減速、智能減速、 電動機於一體的動力單元, 具有視覺、 圖像處理、 識別和測距等功能的控制單元以及各種能完成典型操作的機械裝置。 這樣, 可利用標准單元迅速開發出新的產品,同時也可擴大生產規模。
3.3網路化。
網路技術的興起和飛速發展給科學技術、工業生產、政治、軍事、教育以及人們日常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革。各種網路將全球經濟、生產連成一體,企業間的競爭也趨於全球化。機械自動化的新產品一旦研製出來,只要其功能獨到,質量可靠,很快會暢銷全球。由於網路化的普及,基於網路的各種遠程式控制制和監測技術方興未艾,而遠程式控制制的終端設備本身就是機械自動化產品。現場匯流排和區域網技術使家用電器網路化已成大勢。
3.4微型化。
微型化指的是機械自動化向微觀領域發展的趨勢。國外將其稱為微電子機械繫統,或微機械自動化系統,泛指幾何尺寸不超過1 cm3的機械自動化產品,並向微米、納米級發展。微機械自動化產品體積小、耗能少、運動靈活, 在生物醫療、軍事、信息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微機械自動化發展的瓶頸在於微機械技術,微機械自動化產品的加工採用精細加工技術,即超精密技術,它包括光刻技術和蝕刻技術兩類。
4結論
現代機械自動化在設計和製造上具有多功能、高質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義,所以機械的設計、製造都是圍繞著機械自動化來進行的。機械自動化技術所面臨的共性關鍵技術是感測檢測技術、信息處理技術、伺服驅動技術、自動化控制技術、介面技術、精密機械技術及系統總體技術等。設計人員不能只熱衷於技術引進,不能僅僅安心於作為新技術的傳播者, 而應該作為新技術產業化的創造者,為機電一體化技術發展開辟廣闊的天地。
參考文獻:
[1]吳俊松.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的發展方向[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11):45-46.
[2]羅碧龍.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發展方向的研究[J].科技與企業,2013(8):105-106.
[3]劉超.我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發展方向研究[J].河南科技,2013(6):66-67.
『叄』 機械專業畢業設計題目「」
機械專業畢業設計題目「匯總」
以下是關於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機專業畢業設計題目大全。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基於數控專業畢業設計
1.C616型普通車床改為經濟型數控機床.
2.CA6140型車床的經濟型數控改造設計(橫向)
3.CA6140經濟型數控車床縱向進給系統設計及進給系統的潤滑設計
3.c6150普通機床的自動化改造
4.C620普通車床進行數控改造
5.CA6150車床橫向進給改造的設計
6.CA6150車床主軸箱設計
7.CJK6256B簡易數控車床的的設計
8.XKA5032AC數控立式升降台銑床自動換刀裝置(刀庫式)設計
9.數控銑高級工零件工藝設計及程序編制
10.共軛凸輪的設計製造(CADCAM)及工藝
11.行星架的數控加工與選用
12.空壓機吸氣閥蓋頭加工工藝編程及夾具
13.300X400數控激光切割機設計
14.數控機床位置精度的檢測及補償
15.數控機床位置精度及標准
16.數控銑床工作台模擬實驗系統的開發
(零件的加工工藝及夾具設計課題17-42)
17.杠桿工藝和工裝設計
18.活塞的機械加工工藝,典型夾具及其CAD設計
19.過橋齒輪軸機械加工工藝規程
20.FA311A一三排羅拉支架加工工藝設計。
21.CA6140車床後托架加工工藝及夾具設計31001-後托架
22.WHX112減速機殼加工工藝及夾具設計
23.WH212減速機殼體加工工藝及夾具設計
24.CA6140拔叉零件的加工工藝及夾具的設計
25.拖拉機拔叉零件的加工工藝及夾具的設計
26.撥叉80-08的加工工藝及夾具設計
27.撥叉(12-07-05)加工工藝及夾具設計
28.CA6140撥叉81002-81005
29.變速器換檔叉的工藝過程及裝備設計
30.差速器殼體工藝及鏜工裝設計
31.T350攪拌機工藝工裝設計
32.29323聯軸器的加工
33.後鋼板彈簧吊耳加工工藝及夾具設計
34.連桿孔加工工藝與夾具設計
35.連桿體的機械加工工藝規程的編制
36.錫林右軸承座組件工藝及夾具設計
37.內齒圈成組數控加工工藝及其鑽床夾具設計
38.基於Mastercam的收音機上殼的模具設計與加工
39.溜板工藝極其掛架式雙引導鏜床夾具
40.3L-108空氣壓縮機曲軸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及夾具設計
41.掛輪架軸工藝過程及工裝設計
42.道奇T110總泵缸加工
機械機電設計類及PLC控制類課題43-120
43.A272F系列高速並條機車頭箱設計
44.A272F系列高速並條機車尾箱設計。
45.一級圓柱齒輪減速器
46.二級圓柱齒輪減速器 二級直齒圓錐齒輪減速器
47.同軸式二級圓柱齒輪減速器的設計
48.環面蝸輪蝸桿減速器
49.自動洗衣機行星齒輪減速器的設計
50.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設計
51.軋鋼機減速器的設計
52.Z32K型搖臂鑽床變速箱的改進設計
53.無軸承電機的結構設計
54.AWC機架現場擴孔機設計
55.普通鑽床改造為多軸鑽床
56.鑽床的自動化改造及進給系統設計
57.銑床夾具設計
58.粗鏜活塞銷孔專用機床及夾具設計
59.車床改裝成車削平面體的專用機床設計。
60.去毛刺專用機床電氣系統控制設計(plc)
61.軸向柱塞泵設計
62.四軸頭多工位同步鑽床設計
63.鑽孔組合機床設計
64.攻絲組合機床設計及夾具設計
65.全液壓升降機設計
66.萬能外圓磨床液壓傳動系統設計
67.雙鉸接剪叉式液壓升降台的設計
68.半自動液壓專用銑床液壓系統的設計
69.掩護式液壓支架
70.刮板式流量計設計。
71.封閉式液壓阻尼器設計。
72.YZ90機油冷卻器氣密性能自動測試台的設計。
73.液壓上料機械手
74.液壓卷花機的設計
75.多層次金屬密封蝶閥
76.茶樹重修剪機的開發研究
77.燃油噴射裝置
78.葯品包裝機
79.旋轉門的設計
80.鋼筋彎曲機設計及其運動過程虛擬
81.新KS型單級單吸離心泵的設計
82.管套壓裝專機設計
83.生產線上運輸升降機的自動化設計(PLC)
84.多用途氣動機器人結構設計
85.機油冷卻器自動裝備線壓緊工位裝備設計
86.攪拌器的設計
87.精密播種機
88.馬鈴薯收獲機
89.馬鈴薯播種機
90.插秧機系統設計
91.ZL15型輪式裝載機
92.十二孔鑽削組合機床
93.運載機器人的設計製作
94.凸輪軸加工自動線機械手
95.弧齒圓錐齒輪結構設計
96.給噴油泵下體零件設計組合機床
97.中直縫焊接機設計
98.步進梁式再加熱爐設計。
99.立軸的工藝系統設計。
100.法蘭盤加工的回轉工作台設計。
101.SFY-B-2錘片粉碎機設計。
102.HFJ6351D型汽車工具箱蓋
103.CG2-150型仿型切割機
104.礦車輪對拆卸機設計
105.滾筒採煤機截割部的設計
106.搬運機械手控制系統的設計
107.多功能傳動試驗台的設計與CAD
108.單片機控制的兩坐標工作台的結構和插補程序設計
109.鋼珠式減振器在銑床模型機上的減振實驗研究
110.卧式銑床主軸懸臂梁系統振動減振問題的模擬實驗研究
111.FXS80雙出風口籠形轉子選粉機
112.Φ1200熟料圓錐式破碎機
113.內循環式烘乾機總體及卸料裝置設計
114.新型組合式選粉機總體及分級部分設計
115.螺旋管狀麵筋機總體及坯片導出裝置設計
116.五軸激光三維化測量系統設計
117.諧波齒輪機構的設計
118.高剪切均質機
119.高壓均質機傳動端的設計及運動模擬
120.WE67K-5004000液壓板料折彎機
基於模具設計畢業設計
121.PP(聚丙烯共聚物)直彎管的設計。
122.離合器板精沖成形模具設計。
123.汽車輸油管的模具設計。
124.台燈燈座注塑模的`設計與製造。
125.年產60噸均苯四酸二酐裝置設計(精製部分)
126.線圈架塑料模設計
127.塑料拉手注塑模具設計(三維造型,P/E)
128.心型台燈塑料注塑模具畢業設計
129.直崗拉卡水電站電氣一次及發電機繼電保護設計
130.注塑模具畢業設計(鬧鍾後蓋的設計)
131.旋紐模具的設計
132.油封骨架沖壓模具
133.訂書機外殼注射模設計(三維造型,P/E)
134.DVD遙控器前蓋塑料模設計(三維造型,P/E)
135.加水蓋注射模設計
136.JLY3809機立窯(總體及傳動部件)設計
137.Q3110滾筒式拋丸清理機的設計(總裝、滾筒及傳動機構設計)
138.SF500100打散分級機總體及機架設計
139.YQP36預加水盤式成球機設計
140.柴油機齒輪室蓋鑽鏜專機總體及主軸箱設計
141.X700渦旋式選粉機(轉子部件)設計
142.X700渦旋式選粉機(殼體及傳動部件)設計
143.基於ProE二次開發的端蓋參數化模型的實現
144.基於ProE的彈簧模型庫二次開發
145.基於ProE的齒輪模型庫二次開發
(模具設計類課題146-171)
146.微電機轉子沖片(沖壓模具)
147.大油壺蓋注塑模具設計
148.低壓包注射模具設計
149.調焦導向盤側向沖孔模設計
150.開關座注射模具設計
151.接線端子板沖孔、落料、壓彎復合模設計
152.尼龍66座模具設計
153.前蓋注塑模設計
154.繞線架注塑模設計
155.刷座注塑模設計
156.特殊結構注塑模具設計
157.桶蓋注射模設計
158.微電機定子硅鋼片落料、沖槽復合模設計
159.下端蓋切口彎曲模設計
160.壓簧級進自動模設計
161.支架沖孔、壓彎、切斷連續模設計
162.制動器軸端外殼落料拉深復合模設計
163.軸封端蓋落料,沖孔,拉深,翻邊復合模設計
164.模具-Φ146.6葯瓶注塑模設計
165.模具-冰箱調溫按鈕塑模設計
166.模具-電機炭刷架冷沖壓模具設計
167.噴嘴襯卷模具
168.手提式塑料籃注塑模具設計
169.錄音機放音鍵沖壓模及排樣優化
170.塑料水杯模具的研製
171.洗發水瓶蓋注塑模具設計
機械設計類畢業設計
172.T6113鏜床電氣控制系統的設計
173.機電一體化-連桿平行度測量儀
174.設計-棒料切割機
175.設計-外圓磨床設計
176.長途客車乘客門及艙門設計
177.乘客電梯的PLC控制
178.計程車計價器系統設計
179.電動自行車調速系統的設計
180.金屬粉末成型液壓機PLC設計
181.JX047四層樓電梯自動控制系統的設計
182.Z30130X31型鑽床控制系統的PLC改造
183.接機平台、苗木輸送系統的設計及總裝圖
184.康復機器人的系統設計
185.套類零件自動上下料機構設計
186.1G-100型水旱兩用旋耕機設計
187.設計-工程鑽機的設計
188.CA6136車床手柄座工藝及夾具設計
189.空氣壓縮機V帶校核和雜訊處理設計
190.CA6140車床主軸箱的設計
191.YDY1000螺旋壓濾機原理方案及結構設計
192.咖啡粉枕式包裝機總體設計及計量裝置設計
193.空心鉚釘機總體及送料系統設計
194.氣缸體雙工位專用鑽床總體及左主軸箱設計
195.CA6140撥叉831004
196.CA6140撥叉831005
197.CA6140車床撥叉831003
198.拔叉84009夾具設計與工序設計
199.撥叉831002畢業設計
200.螺紋套管密封試壓裝置設計
201.X53K立式數控銑床縱向進給改造設計
202.C6136型經濟型數控改造(橫向)
203.柴油機箱體組合機床設計
204.CA6140普通車床的經濟型數控改造設計
205.數控車床電動刀架
206.雙面銑床組合機床
207.組合機床設計
模具設計類畢業設計
208.變壓器外殼注射模設計
209.電閥罩殼落料拉深模設計
210.電話機按紐模設計
211.電視機調幅盒塑料注射模設計
212.電源盒注射模設計
213.電子端蓋注射模設計
214.墊圈落料、沖孔復合模設計
215.ABS塑模設計
216.放大鏡框塑模設計
217.蓋子注射模設計
218.襯套注射模設計
219.玻璃升降器外殼的設計
220.四驅車車輪注塑模設計
221.電閥罩殼落料拉深模設計
222.密封內蓋塑膠模具設計
223.瓶蓋注射模設計
224.瓶塞注射模設計
225.鎖殼沖裁模具設計
226.鎖殼拉伸復合模設計
227.外蓋塑模設計
228.萬向腳輪邊蓋注射模設計
229.洗面奶瓶蓋注射模設計
230.照相機支架塑模設計
231.止動片沖模設計
232.貯油蓋注射模設計
;『肆』 機械手畢業設計
引 言
在現代工業中,生產過程的機械化、自動化已成為突出的主題。隨著工業現代化的進一步發展,自動化已經成為現代企業中的重要支柱,無人車間、無人生產流水線等等,已經隨處可見。同時,現代生產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生產環境,如高溫、放射性、有毒氣體、有害氣體場合以及水下作業等,這些惡劣的生產環境不利於人工進行操作。
工業機械手是近代自動控制領域中出現的一項新的技術,是現代控制理論與工業生產自動化實踐相結合的產物,並以成為現代機械製造生產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工業機械手是提高生產過程自動化、改善勞動條件、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尤其在高溫、高壓、粉塵、雜訊以及帶有放射性和污染的場合,應用得更為廣泛。在我國,近幾年來也有較快的發展,並取得一定的效果,受到機械工業和鐵路工業部門的重視。
本課題擬開發物料搬運機械手,採用日本三菱公司的FX2N系列PLC,對實驗室現有的TVT—99D機械手模型進行開發。該裝置機械部分有滾珠絲杠、滑軌、汽缸、氣控機械抓手等;電氣方面由步進電機、驅動模塊、感測器、開關電源、電磁閥、旋轉碼盤、操作台等部件組成。我們利用可編程技術,結合相應的硬體裝置,控制機械手完成各種動作。
本課題是有我和徐立同同學合作共同完成,在整個設計過程中徐立同同學主要負責硬體方面如接線、畫各個電氣設備的電路接線圖等;而我則是主要負責軟體部分,在實際的設計調試過程中我主要負責PLC的接線編程、調試等工作。當然了硬體和軟體是不分家的,誰也離不開誰,因此,在整個設計過程中各種方案的敲定與實施均是由我們倆個在指導老師的幫助下共同研究、推敲、討論試驗調試中確定的。為了能夠實現機械手可在空間抓放物體,動作靈活多樣,適用於可變換生產品種的中小批量自動化生產,廣泛應用於柔性自動線。再加上本課題開發的機械手採用的日本三菱公司的FX2N系列PLC控制,是一種按預先設定的程序進行工件的搬運的自動化裝置,可部分代替人工在高溫和危險的作業區進行單調持久的作業,並要實現根據工件的簡單的變化要求隨時更改相關控制參數。為達到這些要求,我們設計的控制方案盡量在我們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選擇最佳的方案。如在本設計中遇到的對直流電機的控制問題中,在控制直流電機正反轉的問題上通過老師的指導我們想到了兩種控制方案:一種是在原設備的基礎上加上四個繼電器實現其控制功能;另一種則是根據三菱公司的FX2N系列PLC的輸出端的內部電路的特點,可以在不增加其他設備的情況下實現控制要求。我在最大限度的滿足工藝流程和控制要求的同時,還要考慮要有很高的性價比,因此我們選擇了後一種方案。也許後一種方案有其弊端,但目前還沒有發現。望大家多多指教。
當然了,由於我們水平的限制和時間的倉促,在很多地方的控制方案還不是很理想,同時還遺留有很多的問題,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中才能解決,望各位老師和廣大同學批評和指教。 機械手的畢業設計說明書一.前言1.1設計的意義與作用機械手是在機械化,自動化生產過程中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裝置。在現代生產過程中,機械手被廣泛的運用於自動生產線中,機械人的研製和生產已成為高技術鄰域內,迅速發殿起來的一門新興的技術,它更加促進了機械手的發展,使得機械手能更好地實現與機械化和自動化的有機結合。機械手雖然目前還不如人手那樣靈活,但它具有能不斷重復工作和勞動,不知疲勞,不怕危險,抓舉重物的力量比人手力大的特點,因此,機械手已受到許多部門的重視,並越來越廣泛地得到了應用。 在工業生產過程中,尤其在自動流水線上,零件的加工和搬運都可能用到機械手。本課題就為解決海門恆豪制針有限公司在縫紉機針的生產過程中,拋光這一工藝工作。縫紉機針且夾緊不方便,要使用一個專用夾具用於拋光工作,為了解決以上傳統的缺點,設計了該液壓式擺動機械手。1.2機械手的工作原理 該機械手採用了液壓驅動方式來實現其工作的要求,工作要求就是機械手臂的上下能夠擺動,手臂的回轉運動,手腕的回轉運動及手部的夾持運動,本次設計的機械手主要用於縫紉機針的拋光工作,可用幾台液壓擺動機械手與拋光機相配合,進行協調實現拋光工作的自動化生產線,機械手的手指夾持縫紉機針,在即旋轉又往復移動的拋光機上進行上下擺動,根據拋光工藝過程,自動線上有4台機械手,各機械手間互傳遞著縫紉機針,調換縫紉機針的大小頭,並進行粗精拋光操作。1.3拋光自動生產線的組成及工作原理拋光自動生產線的平面布置圖如下:1.4.自動生產線的工作方式及組成: 全線由震動式順針機,上料工作台,4台機械手,4台拋光機和裝針斗組成。4隻拋光輪分別由電動機帶動旋轉,由另外的電動機經傳動裝置(如曲柄滑塊機構)帶動4隻拋光輪一同作左右往復運動,每台機械手分別由自身的電子程序控制器控制,根據拋光工藝要求所編制的程序,依次進行程序轉換,控制機械手液壓系統的電磁換向閥,從而使機械手按程序進行各種動作。 4台機械手動作相同,全自動線動作過程如下:機械手1在上料位置工人將待拋光的針70-80支,經震動式順針機整齊後送到待夾料位置,發信號啟動,機械手1的手指將針夾牢,手臂順時針回轉90°到拋光位置(此時拋光機已經旋轉並左右移動),手臂上下擺動一次,手腕回轉180°手臂再上下擺動一次(手臂兩次下擺動作時間不同,根據需要可自行調整),手臂順時針再回轉90°(即到180°位置),機械手1和機械手2同到換夾針位置,機械手2先將縫紉機針夾牢後再發信號,機械手1的手指才松開,並開始復原,即手臂逆時針回轉180°,同時手腕反向回轉180°,到達上料位置,等待下個工作循環,機械手2,機械手3,機械手4的動作程序與機械手1相同。縫紉機針就在各機械手間依次傳遞,調換針的大小頭,進行粗拋和精拋操作。當機械手4拋光程序完成後,其手臂轉到下料位置時手指松開,將拋光好的針卸到裝針2.1液壓擺動機械手的工作參數 抓針數量:一次夾持縫紉機針70-80隻 座標型式:球坐標 自由度數:3個 手臂回轉范圍:0°-180° 手臂回轉速度:90°/S 手臂的俯仰范圍:0°-180° 驅動方式:液壓驅動 控制方式:採用電子程序控制 定位方式:手臂回轉的兩端位置用死擋鐵定位 手臂俯仰兩端點:用活塞與端蓋相碰定位2.2液壓擺動機械手的工作原理簡圖:結論 液壓擺動機械手能將工件從一個工位,傳到下一個工位的工作,它從外部結構上把自動線中的各台自動機床聯系成一個整體。有一定的握力和工作速度,有準確的定位精度,將零件可靠地裝上夾具,能准確可靠的完成預定工作。參考文獻
『伍』 關於機械畢業設計論文
近年來,由於國際工程機械產業格局的變化,中國已經成為工程機械行業領域內重要的生產市場和消費市場。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機械畢業設計論文,供大家參考。
摘要:駕駛室大總成作為裝載機的主要部件,其中電器元件的質量反饋率一直居高不下。在分析各電器元件工作原理的基礎上,對受檢電器元件進行了分類,根據各類電器元件不同的工作原理,提出了相應的檢測方案並製作電檢平台。跟蹤結果表明,該電檢平台滿足生產線的節拍要求,改進效果良好。
關鍵詞:電子檢測技術;駕駛室;質量
電子檢測技術是一種綜合性檢測技術,主要包括電子測量系統及電子信息技術兩個方面[1]。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子檢測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應用越來越普遍[2]。尤其是在汽車維修中的應用,更是為提高汽車維修質量提供了重要保證。電子檢測技術誕生之初,便在汽車行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而在工程機械行業應用不多。
1現狀調查
長期以來,裝載機駕駛室作為公司的核心業務,為客戶提供的只是駕駛室小總成———塗裝後的鈑金件+部分內飾件。客戶為了提高生產線的產能和效率,希望我公司為其提供駕駛室大總成———在駕駛室小總成的基礎上增加電器等控制部分元器件的裝配,並要求產品質量不低於其原生產線的水平———質量反饋率不高於3.5%.經過幾個月的跟蹤發現,僅電器部分一項的平均反饋率就達到了7.53%,占總反饋率的85%.由於駕駛室電器元件故障而導致的返修,不僅損害了客戶的權益,我公司也為此付出了大量的售後返修服務費用及質量索賠費用,並且嚴重影響公司的品牌形象,因此裝載機駕駛室電器部分的質量亟需改進。經查找和分析,造成以上狀況的原因主要有:(1)沒有針對電器元件的檢測設備,電器元件的進貨質量無法得到保證;(2)沒有針對駕駛室大總成的檢測設備,無法保證產成品的質量。根據數據統計,95%以上的電器問題都是由於駕駛室大總成沒有檢測設備造成的,而並非電器元件本身的質量問題,因此本文重點討論如何解決第二方面的問題。以我公司產量最大的50CN/855N/855等三種機型為研究對象,運用電子檢測技術的工具和方法,對電器元件及駕駛室大總成進行分析和改進,解決難題。
2駕駛室及其電氣系統原理分析
根據客戶對電器元件質量的要求,通過對50CN/855N/855等三種機型進行分析,發現共有73種典型的駕駛室大總成,涉及到21種電氣系統,10種駕駛室主線束,分別對應10種電氣原理圖。為獲取系統需要檢測電器的特徵,本文分別對10種駕駛室主線束及其對應的電氣原理圖進行對比分析,通過分析,所使用的駕駛室主線束插接件的定義存在以下主要問題:不同駕駛室主線束所使用的插接件型號不同,例如:駕駛室主線束A使用的是十六線接插件,而駕駛室主線束B使用的是四十八芯插接件;同一種插接件的同一號介面,在不同的駕駛室主線束中定義的信號類型不同,例如:同是使用四十八芯插接件,駕駛室主線束C的29號介面定義的是預熱工作指示信號,而駕駛室主線束D的29號介面定義的是制動氣壓報警信號。電子檢測技術在工程機械駕駛室質量控制中的應用侯玉寒(廣西威翔機械有限公司,廣西柳州545007)摘要:駕駛室大總成作為裝載機的主要部件,其中電器元件的質量反饋率一直居高不下。在分析各電器元件工作原理的基礎上,對受檢電器元件進行了分類,根據各類電器元件不同的工作原理,提出了相應的檢測方案並製作電檢平台。跟蹤結果表明,該電檢平台滿足生產線的節拍要求,改進效果良好。關鍵詞:電子檢測技術;駕駛室;質量以上兩個問題會導致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1)增加設計和人工成本。每種車型均定義了大量但差異性較小的駕駛室主線束,不利於生產線人力資源的合理調度與配置;(2)增加了裝配人員的安裝難度。由於每個車型的線束定義不一致,導致裝配人員需要掌握復雜的線束安裝信息,易出現裝配錯誤;(3)增加製造的復雜性和維護難度。不同插接件介面的型號不同增加了生產製造的復雜度;(4)增加駕駛室大總成電器檢測成本。駕駛室電器檢測設備必須根據不同的主線束和插接件進行個性化的設計和配置,增加了檢測成本,不利於標准化、統一化檢測。針對駕駛室主線束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改進建議:一是,對不同駕駛室主線束的共同插介面定義統一型號的插接件;二是,對不同駕駛室主線束中的共同電器定義統一的插接件介面編號;三是,對不同車型中出現的特殊電器元件,採用預留插接件介面的方式實現。
3駕駛室電器檢測需求分析
生產線只是完成駕駛室內各部件的裝配工作,包括各種鈑金件、內飾件、座椅、電器、開關以及各電器之間的布線等,駕駛室大總成作為主機廠的配套產品,在進入主機廠總裝前,駕駛室大總成的電器未制信號,如儀表盤、氣壓表等。根據駕駛室大總成內部電器元件的分類情況,通過與相關部門技術人員的溝通和交流,本次製作的電檢平台應能夠實現如下功能:為駕駛室提供可以工作的直流電源,電壓為(24±2)V;具有短路自保護功能;能夠判斷駕駛室電器元件及其電氣迴路是否正常工作。通過該電檢平台對工作燈、線束、開關、儀表等電器元件進行檢測,以判斷駕駛室內各電器元件及其裝配質量。系統總體要求性能指標如下:(1)安全性。防止因線束或電器元件短路或斷路等故障而導致的系統及電器的損壞;(2)可移動性。考慮到下線返修及特殊機型導致的節拍不一致,電檢平台應方便移動,可實現在不同地點檢測;(3)互換性。除了能夠實現對現有典型機型的檢測外,還應具有可擴展性,一旦有新的機型出現,可以方便的應用於新機型的檢測。
4駕駛室電器檢測方案設計
由於駕駛室大總成內各受檢電器元件的特殊性,針對不同類別的受檢電器元件應分別設計相關的檢測方案。(1)第一類電器元件檢測方案設計如圖1所示,該類檢測電器元件已與控制開關、線束相連接。由於已經構成電氣迴路,因此可以由電檢平台為駕駛室供電,檢測人員閉合/打開控制開關,使其形成閉合迴路,通過觀察人工判斷該類電器元件的工作情況是否正常。(2)第二類電器元件檢測方案設計如圖2所示,該類電器的工作部件在前後車架上,未與駕駛室形成電氣迴路,因此需要在電檢平台中設計顯示模塊,以模擬該類電器元件,然後通過電檢平台為駕駛室供電,檢測人員閉合/打開對應的控制開關,使其形成閉合迴路,通過觀察該顯示模塊的工作情況判斷該類電器元件的工作情況是否正常。(3)第三類電器元件檢測方案設計,該類檢測電器元件在駕駛室內,未與前後車架形成電氣迴路,主要是由各種感測器組成,如溫度感測器、壓力感測器等。因此在電檢平台對應的電氣迴路中串聯一定阻值的電阻以模擬該類電器元件發生的信號。在信號產生並向駕駛室提供對應的輸入後,通過人工觀察駕駛室內電器元件的顯示情況以判斷該電氣迴路工作是否正常.(4)駕駛室電器檢測設備總體方案設計由於涉及到的機型繁多,使用的駕駛室主線束多達10種,在各類電器元件檢測方案設計的基礎上,應重點考慮方案的總體設計,以便設備能夠很好地應用在所有機型上。為實現該功能,電檢平台採取分段式、模塊化設計的方法,即24V直流電源和顯示模塊作為一個整體,通過過渡線束連接不同車型的駕駛室主線束。在過渡線束中,針對不同車型的駕駛室主線束根據其實際情況進行插接件介面的連線。由於電檢平台需要長期處於生產一線,工作環境相對惡劣,必須滿足在復雜工作環境下長時間可靠運行的要求,因此設備的主體採用1.5mm厚的304不銹鋼制。根據實際需求,該系統需要具有短路保護功能,需要在主幹路上增加漏電保護器;為使設備便於移動,在設備底部安裝萬向輪,同時考慮到在使用時設備應能夠固定,因此應使用帶有鎖止功能的萬向輪
5駕駛室電器檢測設備檢測流程設計
該電檢平台的檢測對象是10種駕駛室主線束對應的73種駕駛室大總成。本文通過對10種駕駛室主線束的實際研究,對這73種駕駛室大總成受檢電器元件的控制規則做以下說明,以方便檢測人員的實際操作,.由於受檢電器元件較多,為提高檢測人員的工作效率並防止在操作過程中漏檢,在與檢測人員溝通的基礎上,對檢測流程做以下設計:(1)接通電檢平台和要檢測的駕駛室大總成,打開電源總開關;(2)將鑰匙插在電鎖插孔處,並撥到“ON”檔,開啟整機電源,觀察整機是否通電;(3)依次撥動控制面板上的翹板開關並觀察相應的電器元件工作是否正常;(4)觀察控制面板上的氣壓表、計時器是否有顯示,按下點煙器後5-8s,點煙器是否彈起;(5)打開/關閉風扇、壁燈、收放機及空調系統的開關,觀察對應電器元件工作是否正常;(6)撥動左右轉向燈開關、喇叭開關、遠近光燈翹板開關,觀察儀表及顯示台對應的顯示區域是否有顯示;(7)觀察各感測器及壓力開關在儀表對應位置上的指示燈是否指示正常;(8)記錄檢測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關閉電鎖,拔掉連接線,重復以上步驟進行下一台檢測。
6結束語
根據本方案設計製造的電檢平台已經投入實際應用,通過近半年的根據驗證,本次工藝改進效果良好,產品質量得到顯著提高,有效解決了駕駛室大總成電氣方面客戶反饋率高的問題,駕駛室大總成電氣問題平均反饋率降低到了3.2%,使駕駛室大總成反饋率居高不下的問題得到明顯改觀,每年為公司節約返修成本及質量索賠費用十萬余元。此設計思路目前已推廣至30E/40B及即將量產的H系列機型上。
參考文獻:
[1]譚浩.重型汽車駕駛室線束檢測儀的製作[J].汽車電器,2006,(8):40-44.
[2]孫上媛,葛雲峰.汽車線束檢測系統研究[J].試驗技術與試驗機,2007,11(4):51-55.
摘要: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內公路工程建設發展的速度也漸漸加快。伴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速度逐漸加快,提高公路工程機械設備的經濟化管理,完善及改進公路工程對機械設備管理及使用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當前公路工程的機械設備經濟化管理及使用方面都還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因此,不斷改進公路工程機械設備的管理工作,才能有效地保障機械施工技術的水平。文章就公路工程機械設備管理的發展趨勢展開分析,深入探討經濟化管理及使用在公路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以期促進機械設備的管理及使用。
關鍵詞:公路工程;機械設備;經濟化管理;使用
1概述
隨著機械化施工技術與水平的不斷提升,工程機械設備已成為當前施工項目設計的一個關鍵部分,對工程的施工進度、施工計劃及施工的方法有很大的影響。工程只有選取比較先進、經濟及可靠的機械設備,並配置相對應的機械設備,進而優化工程施工方案,才可以充分發揮機械設備在工程建設中的工作效率,保證施工過程的順利進行,盡量縮短項目施工的工期。機械設備作為整個施工環節的重要施工工具,對整個公路工程來說,科學、有效地管理和與使用工程機械設備就顯得非常重要。
2公路工程機械設備管理的發展趨勢
目前,公路工程的機械設備管理逐漸朝著信息化的方向發展。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信息化的管理方式漸漸滲入到各個行業中,企業在信息化管理的基礎之上,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對其進行管理,使得設備的管理變得更加的科學化與合理化,充分發揮機械設備在施工過程中價值,進而提升其使用效率。
3公路工程機械設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施工單位在開展公路工程建設的過程中,對機械設備的使用率非常低,造成資源浪費嚴重,影響了整個施工項目的施工質量及施工進度,同時也增加了項目的施工成本。主要原因是施工單位欠缺一個健全與完善的施工體系,缺乏合理、規范的施工機械組織,從而影響到整個項目的施工質量、成本及進度,導機械化設備在工程的施工期內沒有得到得到有效的應用。當前的公路工程機械設備管理中出現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3.1缺乏健全的機械設備的管理機構
近年來,部分施工單位仍然缺乏較為合理、有效的機械設備管理制度,並且管理人員的責任也不明確,對設備的台賬、檔案資料的構建工作也管理缺乏相應的,小部分施工單位在購買新設備以後,未能及時入賬,導致管理工作被動,機械設備隨意使用,嚴重的有可能會造成資產流失。但有些施工單位將新買到的設備賬面做成已經購買的設備,以此來逃避稅收。
3.2機械設備的使用率較低
目前,很多施工企業內部的管理部門常常形成一種各自為政及自成一體的管理方式,很難實行統一的管理及調配,造成很多機械設備無法按照施工的需求協調使用,因此,很多設備很難投入到公路工程的施工中。由於公路工程建設的階段性較強,經常會在項目忙的時候缺乏設備,而在非施工的時期,又有很多設備閑置,導致資產積壓嚴重,降低工程的投資收益。
3.3沒有及時更新機械設備
部分公路工程的施工單位一直都是使用以往的設備來進行施工,與新設備相比,其施工速度比較慢並且施工的質量非常差,從而影響整個公路施工路段的使用年限。因此,公路工程的施工單位應建立較為完善的設備管理體系,並成立相關的監管部門,確保公路工程設備的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地開展。此外,施工單位也要及時更新機械設備,淘汰陳舊的機械設備,進而確保施工人員利用嫻熟的操作技術設備進行相關的作業,從而提升施工單位的施工進度及質量。
3.4機械設備操作人員素質較低
以往因很多施工單位對設備管理工作不夠重視,造成很多缺乏能力的施工人員擔任設備的操作工作。施工單位只看中眼前的利益,而忽視長遠的利益,同時也缺乏對設備操作人員的教育與培訓,部分操作人員經常會進行一人多機操作,一邊操作壓路機,一邊操作裝載機及攤鋪機,還有少部分操作人員的責任心較弱,沒有嚴格根據相關的規定進行作業,沒有及時維護設備,導致很多設備損壞,維修的費用也逐漸增加。此外,由於很多施工單位缺乏相關的責任制度,造成項目的施工人員只關注到短期的利益,缺乏長遠的計劃,機械設備的管理及使用很不協調,施工企業內部經常會出現重視使用,而忽視對設備的管理,為達到施工工期的要求,大部分設備在施工期間內,常常會處於超負荷運行狀態,造成機械設備出現磨損老化,不僅影響公路工程的施工質量,還加大了設備的維修費用。
4公路工程機械設備的經濟化管理與使用措施
對於當前公路工程的機械設備經濟化管理和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施工企業想要提升設備的適應效率,就應使用科學的措施合理配置與優化機械設備。因此,施工單位要想促進設備經濟化管理及使用效率,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實施管理。
4.1轉變機械設備的管理理念
在市場競爭激烈的環境之下,公路施工單位要想提升設備的使用效率,就應逐漸轉變以往的管理理念。同時,施工單位也應從使用設備所產生的經濟效率以及優化設備的性能方面來考慮施工單位的資產優化。隨著現代信息技術不斷發展,很多設備已難以適應工程建設的需求,特別是公路施工現場的需求,這就要求公路施工單位的管理人員必須要及時調整機械設備的管理理念,更新與優化機械設備的資產,只有這樣才能提升機械設備的使用率。
4.2定期檢修機械設備
公路工程的施工人員應制定相應的維修計劃,定期檢查與維修機械設備。現階段,公路工程管理人員對設備的檢查與維修工作,大都是根據施工人員的檢修經驗進行判斷,並依靠以往的施工經驗更新及檢修設備零件,盡管這種檢修方式較為簡便,但實際上這種檢修方法很難把設備內存在故障全部排查出來,也有可能會因檢修人員判斷失誤,給設備的使用帶來相應的隱患。
4.3提升機械設備的利用率
施工單位要想加強對設備的管理,首先應提升管理人員的基本素質、現代化管理方式以及專業的設備管理能力,不斷增強對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培訓及技能培訓,補充新的知識與方法,只有這樣才能適應信息技術發展的需求。針對一些施工技術要求比較高以及重要的機械設備,施工企業也應對其進行統一管理及分配,並進行專人操作及管理。而對部分施工技術要求較低,使用較為頻繁的機械設備,施工單位可交給相關部門進行管理,由單位實現統一管理。進而確保施工設備能及時投入使用,進一步提升機械設備的完好率與利用率。
4.4加強對機械設備操作人員的專業培訓
機械設備的操作人員是操作設備的主體,對設備完好率起著關鍵性的作用。並且人的思想觀念在很多時候能夠指導人的行為,因此,想要提升機械設備的完好率,就必須要不斷提升操作人員的基本思想素質,按照規章制度來進行相關的操作,同時提升設備操作人員的專業知識及操作技能,多引進一些新的施工技術及方法,以便適應現代化機械設備的發展需求。公路施工單位對於部分文化素質較低的操作人員,必須要加強對員工的培訓,在操作人員取得相關的機械設備操作證才可以上崗。只有這樣才能夠進一步提升機械設備完好率及利用率,從而確保機械設備在當前的公路工程建設過程中,可以得到非常有效的應用。並且設備操作人員具備良好的思想素質及多了解機械設備方面的知識,對提升設備的完好率與利用率是一個非常有效的保證。
5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公路事業的發展,公路工程機械設備的管理及使用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國外部分先進的設備與施工企業漸漸湧入,並參與到國內的市場競爭中。同時,很多先進的機械設備管理知識與管理理念對促進其管理機制的改革與健全有很大的影響,並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戰。因此,相關的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人員應該從機械設備的經濟性與效益性等方面實施管理,盡量改進與完善公路工程機械設備的結構,提升公路工程養路的裝備水平及使用效率,盡量從工程的資產經營方面做好養路機械設備的管理工作,以便為公路工程機械設備的管理及使用帶來更大的經濟收益。
參考文獻:
[1]江雁.我國公路工程施工中機械設備的應用和管理[J].價值工程,2014,(9).
[2]岳欣光.淺析我國公路工程中機械設備的使用與管理[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6).
[3]豐鍇.提高交通工程機械管理與維護工作的措施研究[J].交通建設與管理,2015,(4).
『陸』 畢業設計關於兩指機械手設計方案
加分發給你,先給你個頭看看目錄
摘要 1
第一章 機械手設計任務書 1
1.1畢業設計目的 1
1.2本課題的內容和要求 2
第二章 抓取機構設計 4
2.1手部設計計算 4
2.2腕部設計計算 7
2.3臂伸縮機構設計 8
第三章 液壓系統原理設計及草圖 11
3.1手部抓取缸 11
3.2腕部擺動液壓迴路 12
3.3小臂伸縮缸液壓迴路 13
3.4總體系統圖 14
第四章 機身機座的結構設計 15
4.1電機的選擇 16
4.2減速器的選擇 17
4.3螺柱的設計與校核 17
第五章 機械手的定位與平穩性 19
5.1常用的定位方式 19
5.2影響平穩性和定位精度的因素 19
5.3機械手運動的緩沖裝置 20
第六章 機械手的控制 21
第七章 機械手的組成與分類 22
7.1機械手組成 22
7.2機械手分類 24
第八章 機械手Solidworks三維造型 25
8.1上手爪造型 26
8.2螺栓的繪制 30
畢業設計感想 35
參考資料 36
送料機械手設計及Solidworks運動模擬
摘要
本課題是為普通車床配套而設計的上料機械手。工業機械手是工業生產的必然產物,它是一種模仿人體上肢的部分功能,按照預定要求輸送工件或握持工具進行操作的自動化技術設備,對實現工業生產自動化,推動工業生產的進一步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因而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受到人們的廣泛重視和歡迎。實踐證明,工業機械手可以代替人手的繁重勞動,顯著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改善勞動條件,提高勞動生產率和自動化水平。工業生產中經常出現的笨重工件的搬運和長期頻繁、單調的操作,採用機械手是有效的。此外,它能在高溫、低溫、深水、宇宙、放射性和其他有毒、污染環境條件下進行操作,更顯示其優越性,有著廣闊的發展前途。
本課題通過應用AutoCAD 技術對機械手進行結構設計和液壓傳動原理設計,運用Solidworks技術對上料機械手進行三維實體造型,並進行了運動模擬,使其能將基本的運動更具體的展現在人們面前。它能實行自動上料運動;在安裝工件時,將工件送入卡盤中的夾緊運動等。上料機械手的運動速度是按著滿足生產率的要求來設定。
關鍵字 機械手,AutoCAD,Solidworks 。
第一章 機械手設計任務書
1.1畢業設計目的
畢業設計是學生完成本專業教學計劃的最後一個極為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是使學生綜合運用所學過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去解決專業范圍內的工程技術問題而進行的一次基本訓練。這對學生即將從事的相關技術工作和未來事業的開拓都具有一定意義。
其主要目的:
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和解決本專業的一般工程技術問題的獨立工作能力,拓寬和深化學生的知識。
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設計思想,設計構思和創新思維,掌握工程設計的一般程序規范和方法。
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設計思想和使用技術資料、國家標准等手冊、圖冊工具書進行設計計算,數據處理,編寫技術文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
培養學生進行調查研究,面向實際,面向生產,向工人和技術人員學習的基本工作態度,工作作風和工作方法。
1.2本課題的內容和要求
(一、)原始數據及資料
(1、)原始數據:
生產綱領:100000件(兩班制生產)
自由度(四個自由度)
臂轉動180º
臂上下運動 500mm
臂伸長(收縮)500mm
手部轉動 ±180º
(2、)設計要求:
a、上料機械手結構設計圖、裝配圖、各主要零件圖(一套)
b、液壓原理圖(一張)
c、機械手三維造型
d、動作模擬模擬
e、設計計算說明書(一份)
(3、)技術要求
主要參數的確定:
a、坐標形式:直角坐標系
b、臂的運動行程:伸縮運動500mm,回轉運動180º。
c、運動速度:使生產率滿足生產綱領的要求即可。
d、控制方式:起止設定位置。
e、定位精度:±0.5mm。
f、手指握力:392N
g、驅動方式:液壓驅動。
(二、)料槽形式及分析動作要求
( 1、)料槽形式
由於工件的形狀屬於小型回轉體,此種形狀的零件通常採用自重輸送的輸料槽,如圖1.1所示,該裝置結構簡單,不需要其它動力源和特殊裝置,所以本課題採用此種輸料槽。
圖1.1機械手安裝簡易圖
(2、)動作要求分析如圖1.2所示
動作一:送 料
動作二:預夾緊
動作三:手臂上升
動作四:手臂旋轉
動作五:小臂伸長
動作六:手腕旋轉
預夾緊
手臂上升
手臂旋轉
小臂伸長
手腕旋轉
手臂轉回
圖1.2 要求分析
第二章 抓取機構設計
2.1手部設計計算
一、對手部設計的要求
1、有適當的夾緊力
手部在工作時,應具有適當的夾緊力,以保證夾持穩定可靠,變形小,且不損壞工件的已加工表面。對於剛性很差的工件夾緊力大小應該設計得可以調節,對於笨重的工件應考慮採用自鎖安全裝置。
2、有足夠的開閉范圍
夾持類手部的手指都有張開和閉合裝置。工作時,一個手指開閉位置以最大變化量稱為開閉范圍。對於回轉型手部手指開閉范圍,可用開閉角和手指夾緊端長度表示。手指開閉范圍的要求與許多因素有關,如工件的形狀和尺寸,手指的形狀和尺寸,一般來說,如工作環境許可,開閉范圍大一些較好,如圖2.1所示。
圖2.1 機械手開閉示例簡圖
3、力求結構簡單,重量輕,體積小
手部處於腕部的最前端,工作時運動狀態多變,其結構,重量和體積直接影響整個機械手的結構,抓重,定位精度,運動速度等性能。因此,在設計手部時,必須力求結構簡單,重量輕,體積小。
4、手指應有一定的強度和剛度
5、其它要求
因此送料,夾緊機械手,根據工件的形狀,採用最常用的外卡式兩指鉗爪,夾緊方式用常閉史彈簧夾緊,松開時,用單作用式液壓缸。此種結構較為簡單,製造方便。
二、拉緊裝置原理
如圖2.2所示【4】:油缸右腔停止進油時,彈簧力夾緊工件,油缸右腔進油時松開工件。
圖2.2 油缸示意圖
1、右腔推力為
FP=(π/4)D²P (2.1)
=(π/4)0.5²2510³
=4908.7N
2、根據鉗爪夾持的方位,查出當量夾緊力計算公式為:
F1=(2b/a)(cosα′)²N′ (2.2)
其中 N′=498N=392N,帶入公式2.2得:
F1=(2b/a)(cosα′)²N′
=(2150/50)(cos30º)²392
=1764N
則實際加緊力為 F1實際=PK1K2/η (2.3)
=17641.51.1/0.85=3424N
經圓整F1=3500N
3、計算手部活塞桿行程長L,即
L=(D/2)tgψ (2.4)
=25×tg30º
=23.1mm
經圓整取l=25mm
4、確定「V」型鉗爪的L、β。
取L/Rcp=3 (2.5)
式中: Rcp=P/4=200/4=50 (2.6)
由公式(2.5)(2.6)得:L=3×Rcp=150
取「V」型鉗口的夾角2α=120º,則偏轉角β按最佳偏轉角來確定,
查表得:
β=22º39′
5、機械運動范圍(速度)【1】
(1)伸縮運動 Vmax=500mm/s
Vmin=50mm/s
(2)上升運動 Vmax=500mm/s
Vmin=40mm/s
(3)下降Vmax=800mm/s
Vmin=80mm/s
(4)回轉Wmax=90º/s
Wmin=30º/s
所以取手部驅動活塞速度V=60mm/s
6、手部右腔流量
Q=sv (2.7)
=60πr²
=60×3.14×25²
=1177.5mm³/s
7、手部工作壓強
P= F1/S (2.8)
=3500/1962.5=1.78Mpa
2.2腕部設計計算
腕部是聯結手部和臂部的部件,腕部運動主要用來改變被夾物體的方位,它動作靈活,轉動慣性小。本課題腕部具有回轉這一個自由度,可採用具有一個活動度的回轉缸驅動的腕部結構。
要求:回轉±90º
角速度W=45º/s
以最大負荷計算:
當工件處於水平位置時,擺動缸的工件扭矩最大,採用估演算法,工件重10kg,長度l=650mm。如圖2.3所示。
1、計算扭矩M1〖4〗
設重力集中於離手指中心200mm處,即扭矩M1為:
M1=F×S (2.9)
=10×9.8×0.2=19.6(N·M)
F
S
F
圖2.3 腕部受力簡圖
2、油缸(伸縮)及其配件的估算扭矩M2〖4〗
F=5kg S=10cm
帶入公式2.9得
M2=F×S=5×9.8×0.1 =4.9(N·M)
3、擺動缸的摩擦力矩M摩〖4〗
F摩=300(N)(估算值)
S=20mm (估算值)
M摩=F摩×S=6(N·M)
4、擺動缸的總摩擦力矩M〖4〗
M=M1+M2+M摩 (2.10)
=30.5(N·M)
5.由公式
T=P×b(ΦA1²-Φmm²)×106/8 (2.11)
其中: b—葉片密度,這里取b=3cm;
ΦA1—擺動缸內徑, 這里取ΦA1=10cm;
Φmm—轉軸直徑, 這里取Φmm=3cm。
所以代入(2.11)公式
P=8T/b(ΦA1²-Φmm²)×106
=8×30.5/0.03×(0.1²-0.03²)×106
=0.89Mpa
又因為
W=8Q/(ΦA1²-Φmm²)b
所以
Q=W(ΦA1²-Φmm²)b/8
=(π/4)(0.1²-0.03²)×0.03/8
=0.27×10-4m³/s
=27ml/s
2.3臂伸縮機構設計
手臂是機械手的主要執行部件。它的作用是支撐腕部和手部,並帶動它們在空間運動。
臂部運動的目的,一般是把手部送達空間運動范圍內的任意點上,從臂部的受力情況看,它在工作中即直接承受著腕部、手部和工件的動、靜載荷,而且自身運動又較多,故受力較復雜。
機械手的精度最終集中在反映在手部的位置精度上。所以在選擇合適的導向裝置和定位方式就顯得尤其重要了。
手臂的伸縮速度為200m/s
行程L=500mm
1、手臂右腔流量,公式(2.7)得:【4】
Q=sv
=200×π×40²
=1004800mm³/s
=0.1/10²m³/s
=1000ml/s
2、手臂右腔工作壓力,公式(2.8) 得:〖4〗
P=F/S (2.12)
式中:F——取工件重和手臂活動部件總重,估算 F=10+20=30kg, F摩=1000N。
所以代入公式(2.12)得:
P=(F+ F摩)/S
=(30×9.8+1000)/π×40²
=0.26Mpa
3、繪制機構工作參數表如圖2.4所示:
圖2.4機構工作參數表
4、由初步計算選液壓泵〖4〗
所需液壓最高壓力
P=1.78Mpa
所需液壓最大流量
Q=1000ml/s
選取CB-D型液壓泵(齒輪泵)
此泵工作壓力為10Mpa,轉速為1800r/min,工作流量Q在32—70ml/r之間,可以滿足需要。
5、驗算腕部擺動缸:
T=PD(ΦA1²-Φmm²)ηm×106/8 (2.13)
W=8θηv/(ΦA1²-Φmm²)b (2.14)
式中:Ηm—機械效率取: 0.85~0.9
Ηv—容積效率取: 0.7~0.95
所以代入公式(2.13)得:
T=0.89×0.03×(0.1²-0.03²)×0.85×106/8
=25.8(N·M)
T<M=30.5(N·M)
代入公式(2.14)得:
W=(8×27×10-6)×0.85/(0.1²-0.03²)×0.03
=0.673rad/s
W<π/4≈0.785rad/s
因此,取腕部回轉油缸工作壓力 P=1Mpa
流量 Q=35ml/s
圓整其他缸的數值:
手部抓取缸工作壓力PⅠ=2Mpa
流量QⅠ=120ml/s
小臂伸縮缸工作壓力PⅠ=0.25Mpa
流量QⅠ=1000ml/s
第三章 液壓系統原理設計及草圖
3.1手部抓取缸
圖 3.1手部抓取缸液壓原理圖〖7〗
1、手部抓取缸液壓原理圖如圖3.1所示
2、泵的供油壓力P取10Mpa,流量Q取系統所需最大流量即Q=1300ml/s。
因此,需裝圖3.1中所示的調速閥,流量定為7.2L/min,工作壓力P=2Mpa。
採用:
YF-B10B溢流閥
2FRM5-20/102調速閥
23E1-10B二位三通閥
『柒』 數控,機械專業類的畢業設計
jx206冷連軋機液壓壓下控制系統中的幾個關鍵問題的理論研究
jx207冷軋帶鋼製造中分布式計算機控制系統的研究-3-3
jx208冷軋機
jx209立式組合機床液壓系統
jx210組合機床設計
jx211機電產品國際招標投標實施辦法
jx212機械手控制設計
jx213電機機座鑽孔組合機床設計
jx214錫林右軸承座組件工藝及夾具設計
jx215MG132320-W型採煤左牽引部機殼的加工工藝規程及數控編程
jx216CA6140車床後托架加工工藝及夾具設計
jx217-27m3礦用挖掘機斗桿結構有限元分析
jx218_6136車床數控改造
jx219_BW-100型泥漿泵曲軸箱與液力端特性分析、設計
jx220_A6140車床尾座體工藝工裝設計
jx221XY-4岩心鑽機升降機的設計
jx222ZL05微型輪式裝載機總體設計
jx223ZL15型輪式裝載機
jx223萬能材料試驗機CAD
jx224三坐標數控磨床設計
jx225五金模具畢業設計蓋冒墊片設計說明書.doc
jx226沖擊回轉鑽進技術
jx227單線畫線機
jx228工藝-MG250591-WD型採煤機右搖臂殼體的加工工藝規程及數控編程
jx229工藝-WH212減速機殼體加工工藝及夾具設計
jx230工藝-曲軸箱零件加工工藝及夾具設計
jx231帶位移電反饋的二級電液比例節流閥設計
jx232微型軸承外表面缺陷自動檢測線設計
jx233手機翻蓋注射模的設計
jx234挖掘裝載機工作裝置結構設計
jx235模具-彎管接頭塑料模設計
jx236滾針軸承自動裝針機設計
jx237瓶塞注塑模
jx238織機導板零件數控加工工藝與工裝設計
jx239設計-MQ100 門式起重機總體
jx240設計-插秧機系統設計
jx241設計-旋轉門的設計
jx242設計-電腦主板回焊爐及控制系統設計
jx243車床數控改造
jx244CA6140車床主軸箱的設計
jx245DTⅡ型固定式帶式輸送機的設計
jx246JLY3809機立窯(加料及窯罩部件)設計
jx247PLC在高樓供水系統中的應用
jx248Z30130X31型鑽床控制系統的PLC改造
jx249乘客電梯的PLC控制
jx250全自動洗衣機控制系統的設計
jx251減速器的整體設計
jx252壓燃式發動機油管殘留測量裝置設計
jx253同軸式二級圓柱齒輪減速器的設計
jx254基於AT89C2051單片機的溫度控制系統的設計
jx255基於普通機床的後托架及夾具設計開發
jx256環面蝸輪蝸桿減速器
jx257生產線上運輸升降機的自動化設計
jx258電動自行車調速系統的設計
jx259知識競賽搶答器PLC設計
jx260空氣壓縮機V帶校核和雜訊處理
jx261組合機床主軸箱及夾具設計
jx262膜片式離合器的設計
jx263設計-CG2-150型仿型切割機
jx264設計-ZL15型輪式裝載機
jx265設計-攪拌器的設計
jx266設計-精密播種機
jx267設計機床-S195柴油機機體三面精鏜組合機床總體設計及夾具設計
jx268設計機床-車床主軸箱箱體右側10-M8螺紋底孔組合鑽床設計
jx269車床變速箱中拔叉及專用夾具設計
jx114300×400數控激光切割機XY工作台部件及單片機控制設計
mj001加熱缸體注塑模設計
mj002數控技術和裝備發展趨勢及對策
mj003雙齒減速器設計
mj004塑料模mj004
mj005基於003CG2-150型仿型切割機
mj006雙齒減速器設計
mj007塑料模具設計
mj007型卧式車床的修理與實現
mj008機床系統設計
mj009機械手控制設計
mj010軸加工工藝設計和加工程序編制
mj011微型電動機轉子沖孔落料模的加工
mj012含油污熱解爐機電系統設計
mj013 118面板注射模設計
mj014直動型弧面凸輪機械手的設計
mj015多功能文具盒上蓋注塑模設計
mj016注射器蓋畢業設計全部
mj017塑料碗注射模設計
mj018注射機模具
mj019基於118面板注射模設計
mj020沖壓模系統設計(金屬)
mj021含油污熱解爐機電系統設計
mj022減速器的工藝設計
mj023接機平台、苗木輸送系統的設計及總裝圖
mj024康復機器人的系統設計
mj025數字娛樂產品設計之硬碟MP4設計
mj026塑料模具設計
mj027我國數控機床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mj028虛擬建模對於機械產品設計研究。
mj029直動型弧面凸輪機械手的設計
mj030現在的工藝設計
mj031基於1BF-160型拔桿粉碎還田機設計
mj032半精鏜及精鏜氣缸蓋導管孔組合機床設計(夾具設計)
mj033垂直多關節機器人臂部和手部設計
mj034粗鏜連桿大頭孔專用鏜床總體及鏜削頭設計
mj035仿人型機器人總體及臂手部結構設計
mj036基於ANSYS的擠出跑步機塑料邊條模具的設計及機頭的加工模擬
mj037基於PROE平台的柴油機機體工藝及三面精鏜夾具設計
mj038基於三維的柴油機氣缸體三面鑽削組合機床總體及後主軸箱設計
mj039基於三維的柴油機氣缸體三面鑽削組合機床總體及夾具設計
mj040基於三維的柴油機氣缸體三面鑽削組合機床總體及右主軸箱設計
mj041基於三維的柴油機氣缸體三面鑽削組合機床總體及左主軸箱設計
mj042XX包裝機總體設計及計量裝置設計
mj043空心鉚釘機總體及送料系統設計
mj044鋁殼體壓鑄模具設計
mj045氣缸體雙工位專用鑽床總體及左主軸箱設計
mj046水平多關節機器人總體及腰臂部設計
mj047塑料齒輪模具設計及其型腔模擬加工
mj048台燈罩模具設計及其型腔模擬加工
mj049基於BSG2213寬頻砂光機
mj050基於1G-100型水旱兩用旋耕機設計
mj051基於2BGF— l2o型旋耕播種機的研製與探討
mj052車床的大修理
mj053機械手控制設計
mj054基於TY395柴油機機體缸孔粗鏜組合機床總體及夾具設計
mj055型卧式車床的修理與實現
+工藝-SSCK20A數控車床主軸和箱體加工編程
+工藝-WHX112減速機殼加工工藝及夾具設計
+工藝-加工渦輪盤榫槽的卧式拉床夾具
+工藝-殼體的工藝與工裝的設計
+工藝-支承套零件加工工藝編程及夾具
+機電一體化-PLC控制電梯
+機電一體化-T6113電氣控制系統的設計
+機電一體化-連桿平行度測量儀
+模具-五金-沖大小墊圈復合模
+模具-五金-蓋冒墊片
+模具-五金-護罩殼側壁沖孔模設計
+模具-注塑-PDA模具設計
+模具-注塑-wk外殼注塑模實體設計過程
+模具-注塑-底座注塑模
+設計-NK型凝汽式汽輪機調節系統的設計
+設計-多功能自動跑步機(機械部分設計)
1具-五金-湖南Y12型拖拉機輪圈落料與首次
001雙齒減速器設計
002塑料模具設計
003CG2-150型仿型切割機
004E5藝-CA6140機床後托架加工工藝及夾具設計
5-注塑-小電機外殼造型和注射模具設計
5-注塑-心型台燈塑料注塑模具畢業設計
8具-五金-筆記本電腦殼上殼沖壓模設計
36+模具-注塑-普通開關按鈕模具設計
37+模具-注塑-軟管接頭模具設計
38+模具-注塑-手機充電器的模具設計
39+模具-注塑-滑鼠上蓋注射模具設計
41+模具-注塑-塑料架注射模具設計
43+模具-注塑-斜齒輪注射模
支架零件圖設計
斜聯結管數控加工和工藝
01卧式鋼筋切斷機的設計
09SF500100打散分級機總體及機架設計
11YQP36預加水盤式成球機設計
015盒形件落料拉深模設計
18設計-插秧機系統設計
19-工程鑽機 的 設 計
21設計機床-車床主軸箱箱體右側10-M8螺紋底孔組合鑽床設計
23設計-精密播種機
26手機外殼造型及設計步驟文檔
27軸類零件機械加工工藝規程設計
34 生產線上運輸升降機的自動化設計
37 雙鉸接剪叉式液壓升降台的設計
41 多用途氣動機器人結構設計
46 自動洗衣機行星齒輪減速器的設計
55 模具-冰箱調溫按鈕塑模設計
56 模具-水泥瓦模具設計與製造工藝分析
65 膜片式離合器的設計
68 減速器的整體設計
108放音機機殼注射模設計
111氣門搖臂軸支座
300×400數控激光切割機XY工作台部
C616型普通車床改造為經濟型數控車床
CA6140車床後托架的加工工藝與鑽床夾具設計
CA6140杠桿加工工藝
FXS80雙出風口籠形轉子選粉機
JLY3809機立窯(加料及窯罩部件)設計
JLY3809機立窯(窯體及卸料部件)
JLY3809機立窯(總體及傳動部件)設計
MR141剝絨機鋸筒部、工作箱部和總體設計
PF455S插秧機及其側離合器手柄的探討和改善設計
R175型柴油機機體加工自動線上多功能氣壓機械手
X5020B立式升降台銑床撥叉殼體
XK5040數控立式銑床及控制系統設計
XKA5032A數控立式升降台銑床自動換刀裝置的設計
Y32-1000四柱壓機液壓系統設計
Z3050搖臂鑽床預選閥體機械加工工
Z30130X31型鑽床控制系統的PLC改造
Φ3×11M水泥磨總體設計及傳動部件設計
Φ1200熟料圓錐式破碎機
畢業設計 酒瓶內蓋塑料模具設計
撥叉零件工藝分析及加工
叉桿零件
柴油機連桿的加工工藝
齒輪架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規程及專用夾具設計
計程車計價器系統的設計
3L-108空氣壓縮機曲軸零件
6層框架住宅畢業設計結構計算書
20米T梁畢業設計
Q3110滾筒式拋丸清理機的設計(總裝、彈丸循環及分離裝置、集塵器設計)
Q3110滾筒式拋丸清理機的設計(總裝、滾筒及傳動機構設計)
SF500100打散分級機回轉部分及傳動設計
SF500100打散分級機內外筒體及原設計改進探討
SF500100打散分級機總體及機架設計
X700渦旋式選粉機
半精鏜及精鏜氣缸蓋導管孔組合機床設計(夾具設計)
半精鏜及精鏜氣缸蓋導管孔組合機床設計(鏜削頭設計)
畢業設計五層教學樓(計算書及CAD建築圖
柴油機氣缸體頂底面粗銑組合機床總體及夾具設計
傳動齒輪工藝設計
帶式運輸機用的二級圓柱齒輪減速器設計
單拐曲軸機械加工工藝
低速級斜齒輪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規程
電 流 線 圈 架 塑 料 模 設 計
端面齒盤的設計與加工
惰輪軸工藝設計和工裝設計
二級直齒輪減速器設
法蘭零件夾具設計1
分離爪工藝規程和工藝裝備設計
杠桿工藝和工裝設計
杠桿設計
高層建築外牆清洗機---升降機部分的設計
高速數字多功能土槽試驗台車的設計
管套壓裝專機
過橋齒輪軸機械加工工藝規程
後鋼板彈簧吊耳的工藝和工裝設計
環面蝸輪蝸桿減速器
活塞的機械加工工藝,典型夾具及其CAD設計
貨車底盤布置設計
機械手的設計
機座工藝設計與工裝設計
基於普通機床的後托架及夾具的設計開發
減速箱體工藝設計與工裝設計
漸開線渦輪數控工藝及加工
金屬切削加工車間設備布局與管理
顆粒狀糖果包裝機設計
可調速鋼筋彎曲機的設計
連桿零件加工工藝
濾油器支架模具設計
螺旋管狀麵筋機總體及坯片導出裝置設計
螺旋千斤頂設計
內循環式烘乾機總體及卸料裝置設計
平面關節型機械手設計
汽車半軸
青飼料切割機
設計「CA6140法蘭盤」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規程及工藝裝備
設計-AWC機架現場擴孔機設計
設計-攪拌器的設計
設計一用於帶式運輸機上的傳動及減速裝置
生產線上運輸升降機的自動化設計
十字接頭零件分析
輸出軸工藝與工裝設計
數控車削中心主軸箱及自驅動刀架的設計
數控機床自動夾持搬運裝置
水閘的設計
套筒機械加工工藝規程制訂
同軸式二級圓柱齒輪減速器的設計
推動架」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及
橢圓蓋板的宏程序編程與自動編程
萬能外圓磨床液壓傳動系統設計
錫林右軸承座組件工藝及夾具設計
斜齒圓柱齒輪減速器裝配圖及其零件圖
型星齒輪的注塑模設計
宣化某毛紡廠廢水處理工程工藝設計
壓燃式發動機油管殘留測量裝置設計
一套畢業設計設計說明書(軸蓋復合模的設計與製造)
知識競賽搶答器PLC設計
製冷專業畢業設計(家用空調)
軸向柱塞泵設計
總泵缸體加工
組合機床主軸箱及夾具設計
組合件數控車工藝與編程
組合銑床的總體設計和主軸箱設計
鑽法蘭四孔夾具
45+模具-注塑-旋紐模具的設計
46+模具-注塑-牙簽合蓋注射模設計
47+模具-注塑-游戲機按鈕注塑模具設計
50+設計-200米液壓鑽機變速箱的設計
51+設計-「包裝機對切部件」設計
52+設計-C618數控車床的主傳動系統設計
54+設計-CG2-150型仿型切割機
55+設計-DTⅡ型皮帶機設計
56+設計-GBW92外圓滾壓裝置設計
58+設計-PLC控制機械手設計
59+設計-SPT120推料裝置
61+設計-XQB小型泥漿泵的結構設計
62+設計-YZJ壓裝機整機液壓系統設計
63+設計-板材送進夾鉗裝置
64+設計-棒料切割機
65+設計-播種機設計
66+設計-鏟平機的設計
67+設計-車載裝置升降系統的開發
68+設計-大模數蝸桿銑刀專用機床設計
69+設計-大型制葯廠熱電冷三聯供
70+設計-大型軸齒輪專用機床設計
71+設計-大直徑樁基礎工程成孔鑽具
72+設計-帶式輸送機自動張緊裝置設計
73+設計-單級圓柱齒輪減速器
74+設計-地下升降式自動化立體車庫
75+設計-電液比例閥設計
76+設計-釘磨機床設計
78+設計-隔水管橫焊縫自動對中裝置
79+設計-隔振系統實驗台總體方案設計
82+設計-絞肉機的設計
83+設計-經濟型的數控改造
BA金-空氣濾清器殼正反拉伸復合模設計
B設計-T611鏜床主軸箱傳動設計及尾柱設計
E5藝-CA6140機床後托架加工工藝及夾具設計
E計-8英寸鋼管熱浸鍍鋅自動生產線設計
電動閥門裝置及數控加工工藝的設計
定板沖圓孔、沖槽、落料連續模設計
蓋」零件的工藝規程及鑽孔夾具設計
活塞的機械加工工藝設計及夾具設計
計-CA-20地下自卸汽車工作、轉向液壓系統
加熱缸體注塑模設計
盤工藝規程設計及鏜孔工序夾具設計
式升降台銑床拔叉殼體工藝規程制訂
體齒飛面孔雙卧多軸組合機床及CAD設計
消防環保:
搖臂殼體的加工工藝規程及數控編程
引部機殼的加工工藝規程及數控編程
載機工作裝置的實體建模及運動模擬
軸機械加工工藝規程與鑽床夾具設計
自動上料機機架部件設計及性能試驗
+工藝-「填料箱蓋」零件的工藝規程及鑽孔夾具設計
+工藝-CA6140機床後托架加工工藝及夾具設計
+工藝-CA6140型鋁活塞的機械加工工藝設計及夾具設計
+工藝-MG132320-W型採煤左牽引部機殼的加工工藝規程及數控編程
+工藝-MG250591-WD型採煤機右搖臂殼體的加工工藝規程及數控編程
+工藝-SSCK20A數控車床主軸和箱體加工編程
+工藝-WHX112減速機殼加工工藝及夾具設計
+工藝-X62W銑床主軸機械加工工藝規程與鑽床夾具設計
+工藝-X5020B立式升降台銑床拔叉殼體工藝規程制訂
+工藝-Z90型電動閥門裝置及數控加工工藝的設計
+工藝-回轉盤工藝規程設計及鏜孔工序夾具設計
+工藝-加工渦輪盤榫槽的卧式拉床夾具
+工藝-殼體的工藝與工裝的設計
+工藝-支承套零件加工工藝編程及夾具
+機電一體化-PLC控制電梯
+機電一體化-T6113電氣控制系統的設計
+機電一體化-連桿平行度測量儀
+模具-五金-筆記本電腦殼上殼沖壓模設計
+模具-五金-沖大小墊圈復合模
+模具-五金-帶槽三角形固定板沖圓孔、沖槽、落料連續模設計
+模具-五金-蓋冒墊片
+模具-五金-湖南Y12型拖拉機輪圈落料與首次
+模具-五金-護罩殼側壁沖孔模設計
+模具-五金-空氣濾清器殼正反拉伸復合模設計
+模具-注塑-PDA模具設計
+模具-注塑-wk外殼注塑模實體設計過程
+模具-注塑-底座注塑模
+模具-注塑-電流線圈架塑料模設 計
+模具-注塑-對講機外殼注射模設計
+模具-注塑-閥銷注射模設計
+模具-注塑-方便飯盒上蓋設計
+模具-注塑-肥皂盒模具設計
+模具-注塑-鬧鍾後蓋畢業設計
+模具-注塑-普通開關按鈕模具設計
+模具-注塑-軟管接頭模具設計
+模具-注塑-手機充電器的模具設計
+模具-注塑-滑鼠上蓋注射模具設計
+模具-注塑-塑料掛鉤座注射模具設計
+模具-注塑-塑料架注射模具設計
+模具-注塑-小電機外殼造型和注射模具設計
+模具-注塑-斜齒輪注射模
+模具-注塑-旋紐模具的設計
+模具-注塑-牙簽合蓋注射模設計
+模具-注塑-游戲機按鈕注塑模具設計
+設計-8英寸鋼管熱浸鍍鋅自動生產線設計
+設計-102機體齒飛面孔雙卧多軸組合機床及CAD設計
+設計-200米液壓鑽機變速箱的設計
+設計-「包裝機對切部件」設計
+設計-C618數控車床的主傳動系統設計
+設計-CA-20地下自卸汽車工作、轉向液壓系統
+設計-CG2-150型仿型切割機
+設計-DTⅡ型皮帶機設計
+設計-GBW92外圓滾壓裝置設計
+設計-NK型凝汽式汽輪機調節系統的設計
+設計-PLC控制機械手設計
+設計-SPT120推料裝置
+設計-T611鏜床主軸箱傳動設計及尾柱設計
+設計-XQB小型泥漿泵的結構設計
+設計-YZJ壓裝機整機液壓系統設計
+設計-板材送進夾鉗裝置
+設計-棒料切割機
+設計-播種機設計
+設計-鏟平機的設計
+設計-車載裝置升降系統的開發
+設計-大模數蝸桿銑刀專用機床設計
+設計-大型制葯廠熱電冷三聯供
+設計-大型軸齒輪專用機床設計
+設計-大直徑樁基礎工程成孔鑽具
+設計-帶式輸送機自動張緊裝置設計
+設計-單級圓柱齒輪減速器
+設計-地下升降式自動化立體車庫
+設計-電液比例閥設計
+設計-釘磨機床設計
+設計-多功能自動跑步機(機械部分設計)
+設計-隔水管橫焊縫自動對中裝置
+設計-隔振系統實驗台總體方案設計
+設計-基於ProE的裝載機工作裝置的實體建模及運動模擬
+設計-集成電路塑封自動上料機機架部件設計及性能試驗
+設計-絞肉機的設計
+設計-經濟型的數控改造
+設計-卷板機設計
+設計-磨粉機設計
+設計-某大型水壓機的驅動系統和控制系統
+設計-普通鑽床改造為多軸鑽床
+設計-橋式起重機小車運行機構設計
+設計-乳化液泵的設計
+設計-三自由度圓柱坐標型工業機器人設計_1
+設計-雙柱式機械式舉升機設計
+設計-拖拉機變速箱體上四個定位平面專用夾具及組合機床設計
+設計-外圓磨床設計
+設計-渦輪盤液壓立拉夾具
+設計-巷道堆垛類自動化立體車庫
+設計-巷道式自動化立體車庫升降部分
+設計-小型軋鋼機設計
+設計-校直機設計
+設計-液壓絞車設計
+設計-液壓式雙頭套皮輥機
+設計-玉米脫粒機設計
加我 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