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剛和小麗用如圖所示的器材探究串聯電路的電壓關系,用三節干電池串聯做電源,兩只小燈泡的規格不同,(
(1)兩燈泡抄、開關、電源組成串聯電路,電壓表並聯在兩燈泡兩端,且由於電源電壓是三節干電池,所以電源電壓是4,5V,故電壓表應選擇大量程,電路圖如圖所示;
(2)電流表和電壓表在使用時,如不能估計測量值的大小,應採用試觸法選擇合適量程,即先選用0~15V的量程試測,如果示數小於3V,再改用0~3V量程測量.
(3)此時L2發光,即說明該電路中有電流,不可能是斷路,此時L1突然不亮,即說明此時L1發生短路,此時電壓表測量的L2兩端的電壓,也是電源電壓,故電壓表示數接近電源;
(4)據實驗數據可得:串聯電路中,各部分電壓之和等於總電壓電壓;為了使結論具有普遍意義,他們還應當再重復做幾次;
故答案為:(1)見上圖;(2)先選用0~15V的量程試測,如果示數小於3V,再改用0~3V量程測量;(3)L1發生短路;(4)串聯電路中,各部分電壓之和等於總電壓;再重復做幾次.
㈡ (2009北京)小剛和小麗兩位同學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驗證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氫氧化鈣都能發生反
(1)小剛關閉K,通入二氧化碳,A、B中均無明顯變化.假設A中為氫氧化鈣,則一定變渾濁;可推測B中盛放的物質為氫氧化鈣,無現象,因為二氧化碳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干凈;
(2)小剛關閉K,繼續通入二氧化碳,A中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完,所以二氧化碳與B中氫氧化鈣溶液,故化學方程式為:
Ca(OH)2+CO2=CaCO3↓+H2O;此步實驗目的是驗證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能發生反應;
(3)已知「通常狀況下,1體積的水約能溶解1體積二氧化碳」,則量取50ml上述溶液放入A,最多溶解50ml二氧化碳,剩餘的二氧化碳一定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而剩餘的二氧化碳再與氫氧化鈣反應,所以「A、B中均無明顯變化」.故小麗用洗滌干凈的上述裝置重新實驗,分別量取50ml上述溶液放入A、B中,關閉K,通入約500ml二氧化碳,A、B中均無明顯變化.此實驗可以說明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發生了反應,其理由是關閉K時,B中溶液無明顯變化,且通入的二氧化碳體積遠大於A中溶液的體積,說明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發生了反應.
故答為:(1)氫氧化鈣;
(2)Ca(OH)2+CO2=CaCO3↓+H2O;驗證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能發生反應;
(3)關閉K時,B中溶液無明顯變化,且通入的二氧化碳體積遠大於A中溶液的體積,說明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發生了反應
㈢ (5分)小剛和小麗兩位同學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驗證CO 2 與NaOH是否發生反應。 小剛用A裝置未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