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某同學設計了右圖實驗裝置

某同學設計了右圖實驗裝置

發布時間:2023-08-22 08:35:20

㈠ 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作用沒有明顯的現象,某同學設計了如右圖所示的實驗裝置(A、B是氣球).(1)若

(1)氫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反應,導致裝置內的壓強減小,在大氣壓的作用下,B氣球逐漸變大,A氣球逐漸變小,故答案為:現象;A氣球逐漸縮小,B氣球逐漸脹大,原因:CO2氣體與NaOH溶液發生反應被吸收,使錐形瓶內氣壓減小,外界氣體進入氣球B;
(2)氯氣可與水反應:C12+H2O=HCl+HClO,氯氣與水反應生成的鹽酸能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NaOH+HCl=NaCl+H2O,次氯酸鈉能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次氯酸鈉和水,NaOH+HClO=NaClO+H2O,將這三個方程式相加,則會得到:C12+2NaOH=NaClO+NaCl+H2O,故填:C12+2NaOH=NaClO+NaCl+H2O;
(3)使裝置中產生的現象與(1)中的現象相反,則膠頭滴管和錐形瓶中應加入能產生氣體的物質,可以是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故填: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

㈡ 右圖是某同學設計的實驗室用高錳酸鉀製取氧氣的裝置圖.(1)寫出有標號的儀器名稱: ①______,②_____

(1)根據實驗室常用儀器可知標號儀器分別是:酒精燈,試管,鐵回架台,集答氣瓶;
故答案為:酒精燈;試管;鐵架台;集氣瓶;
(2)①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目的是為了防止裝置 漏氣而收集不到氣體;
故答案為:防止裝置漏氣而收集不到氣體;
②用帶導管的橡皮塞塞緊試管口,伸入制氧氣的試管里的導管不宜過長,防止氣體不易排出;
故答案為:防止氣體不易排出;
③將葯品平鋪在試管底部,在試管口放一小團棉花,加熱時防止高錳酸鉀粉末受熱飛濺進入導管,堵塞導管;
故答案為:防止加熱時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
④加熱時先將點燃的酒精燈在試管下方來回移動,讓試管均勻受熱,是防止試管受熱不均勻出現炸裂,因此在對試管加熱時要先對試管進行預熱,然後再固定在盛葯品處加熱;
故答案為:使試管均勻受熱;
⑤在剛開始加熱時,排出的氣體中混有空氣,要等到氣泡連續、均勻地放出時,再開始收集,否則收集到的氧氣不純,混有空氣;
故答案為:連續均勻放出;
⑥氧氣密度大於空氣,在存放時要求正放在桌面上,為防止逸散還要用玻璃片蓋住瓶口;
故答案為:玻璃片;正.

㈢ (5分)右圖是某同學設計的趣味實驗裝置,其氣密性良好。操作時,打開A中的分液漏斗的活塞,放出部分溶液

(1)2H 2 O 2 2H 2 O +O 2 ↑;試劑瓶內液面下降,水從直玻璃管噴出。
(2)氫氧化鈉溶液和二氧化碳 ;CO 2 +2NaOH=Na 2 CO 3 +H 2 O(寫SO 2 也對);直玻璃管下口有氣泡放出,水面下降

㈣ 某同學設計了實驗裝置(如圖)來驗證葉的蒸騰作用:取三支試管,各注入相同體積的清水,分別插入一棵大小

(1)如圖分析來實驗裝置以及自結合題意可知甲、乙除了溫度不一樣,其它條件都一樣,因此是一組對照實驗,甲的溫度高,乙的溫度低,結果甲的液面下降大,說明甲中的植物蒸騰作用旺盛,散失了大量的水分,促進了植物從試管中吸水,可見溫度越高蒸騰作用越強.甲和丙除了枝條的葉不一樣,其它條件都一樣,因此甲丙是一組對照實驗.
(2)油的蒸發速度非常小,在水的表面加上一層油,遮住了水分與空氣的接觸,可以減少水分的蒸發.
(3)裝置中塑料袋內壁上也出現少量水珠,表明莖也能進行蒸騰作用.
(4)蒸騰作用通過葉片上的氣孔 為大氣提供大量的水蒸氣,使當地的空氣保持濕潤,使氣溫降低,讓當地的雨水充沛,從而對當地的氣候有調節作用.
故答案為:(1)甲與丙;葉子有無的變化;甲;葉是蒸騰作用的主要部位;甲與乙;溫度的變化;溫度越高蒸騰作用越強
(2)防止水分從水面蒸發(3)莖也能進行蒸騰作用
(4)調節氣候、減輕乾旱

㈤ 右圖是某同學設計的趣味實驗裝置,其氣密性良好.(1)若膠頭滴管中的物質是濃NaOH溶液,錐形瓶中充滿CO2

(1)因為氫氧化鈉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氣體從而使錐形瓶中的壓強迅速減小.
故填:版U形管中紅墨水權的液面左高右低(或被吸入錐形瓶中)等.
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2NaOH=Na2CO3+H2O
(2)由題意可知物質之間相互作用時應該能使錐形瓶中的壓強增大.
故填:膠頭滴管和錐形瓶中的物質分別是:稀硫酸和鋅;鹽酸和碳酸鈉;雙氧水和二氧化錳;濃硫酸和水;水和氧化鈣等.

㈥ 某同學設計了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實驗裝置如右圖.該同學的實驗步驟如下: ①將圖中的集氣瓶分為

(1)為了使集氣內的氧氣完全消耗完在做實驗時紅磷要過量
故答案為:使空氣中的氧氣全部消耗完
(2)紅磷消耗了空氣中的氧氣使集氣瓶內的壓強減小;因為進入水的體積約為容積的
1
5
所以得出氮氣難溶於水的物理性質.
故答案為:水沿導管進入集氣瓶中且占容積的
1
5
、20%、氮氣難溶於水或氮氣不支持燃燒.
(3)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利用的是壓強的改變,所以若把紅磷換成木炭,木炭和氧氣反應又生成二氧化碳,沒有改變集氣瓶內的壓強,達不到實驗目的
故答案為:否;木炭燃燒後生成了二氧化碳氣體

㈦ 右圖是某同學設計的驗證CO 2 化學性質的實驗裝置。請回答: (1)該同學連接裝置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3.(5分)(1)乾燥CO 2 氣體沒有 (2)導管口有氣泡冒出 (3)變渾濁變紅

與某同學設計了右圖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粘膠布檢測需要哪些實驗室儀器 瀏覽:689
汽車儀表盤有個鎖什麼意思 瀏覽:358
上海騰爾機械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412
軸承型號大小怎麼分 瀏覽:622
氨水使用什麼材質閥門 瀏覽:922
蘭州希望環保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301
保護及自動化裝置重啟流程 瀏覽:106
軸承斷面圖R怎麼加工 瀏覽:395
軸承振動的低中高頻是什麼 瀏覽:629
化工管道管件閥門符號 瀏覽:766
搶購工具箱 瀏覽:784
黃銅球閥閥門怎麼卸 瀏覽:690
臨沂河東五金市場招聘 瀏覽:210
鼓風乾燥箱屬於什麼設備 瀏覽:912
實驗室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 瀏覽:328
遙控器沒有製冷模式怎麼調制的 瀏覽:724
桿類存取庫裝置設計 瀏覽:219
r8軸承尺寸是多少 瀏覽:638
3噸叉車工作裝置畢業設計 瀏覽:336
小明設計了如圖裝置探究微粒 瀏覽:430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