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配電房的避雷裝置該怎麼設計
一般在配電房土建施工之前就要埋設接地網,首先,間隔5米左右打接地樁(直徑10公分以上鍍鋅鋼管,垂直打入地下2.5米以上),然後用5公分鍍鋅扁鋼將接地樁焊接成網狀結構,沿著配電房外圍布設一圈。焊接要搭焊,不能對焊。接地網位於地面以下50公分。建築物的鋼筋安裝規范和接地網焊接。配電房內部設備的接地線也和接地網焊接牢固。接地網接地電阻應該小於規定2歐姆
❷ 建築防雷接地規范
一、總則
第1.0.1條為使建築物(含構築物,下同)防雷設計因地制宜地採取防雷指施,防止或減少雷擊
建築物所發生的人身傷亡和文物、財產損失,做到安全可靠、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制定本規
范。
第1.0.2條本規范適用於新建建築物的防雷設計。
本規范不適用於天線塔、共用天線電視接收系統、油罐、化工戶外裝置的防雷設計。
第1.0.3條建築物防雷設計,應在認真調查地理、地質、土壤豫環境等條件和雷電活動
規律以及被保護物的特點等的基礎上,詳細研究防雷裝置的形式及其布置
第1.0.4條建築物防雷設計除應執行本規范的規定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准和規范的規
定。
二、防雷分類
第2.0.1條建築物應根據其重要性、使用性質、發生雷電事故的可能性和後果,按防雷要求分
為三類。
第2.0.2條遇下列情況之一時,應劃為第一類防雷建築物:
1、凡製造、使用或貯存炸葯、火葯、起爆葯燈品等大量爆炸物質的建築物,因電火花而
引起爆炸,會造成巨大破壞和人身傷亡者。
2、具有嘔或10區爆炸危險環境的建築物。
3、具賄1區爆炸危險環境的建築物,因電火花而引起爆炸,會造成巨大破壞和人身傷亡者。
第2.0.3條遇下列情況之一時,應劃為第二類防雷建築物:
1、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的建築物。
2、國家級的會堂、辦公建築物、大型展覽和博覽建築物、大型火車站、國賓館、國家級檔案
館、大型城市的重要給水水泵房等特別重要的建築物。
3、國家級計算中心、國際通訊樞紐等對國民經濟有重要意義且裝有大量電子設備的建築物。
4、製造、使用或貯存爆炸物質的建築物,電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壞和人身
傷亡者。
5、具有1區爆炸危險環境的建築物,電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壞和人身傷亡
者。
6、具有2區或11區爆炸危險環境的建築物。
7、工業企業內有爆炸危險的露天鋼質封閉氣罐。
8、預計雷擊次數大於0.06次/a的部、省級辦公建築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員密集的公共建築物。
9、預計雷擊次數大於0.3次/a的住宅、辦公樓等-般性民用建築物。
注:預計雷擊次數應按本規范附錄-計算。
第2.0.4條遇下列情況之一時,應劃為第三類防雷建築物:
1、省級重點文物保護的建築物及省級檔案館。
2、預計雷擊次數大於或等於0.012次/a ,且於或等於0.
3、預計雷擊次數大於或等於0.06次/a ,且於或等於0.3次/a的住宅、辦公樓等-般性民用建
築物。
4、預計雷擊次數大於或等於0.06次/a的一般性工業建築物。
5、根據雷擊後對工業生產的影響及產生的後果,並結合當地氣象、地形、地質及周圍環境等
因素,確定需要防雷的21區、22區、 23區火災危險環境。
6、在平均雷暴日大於15d/a的地區,度在15m及以上的煙囪、水塔等孤立的高聳建築物;在
平均雷暴日小於或等於15d/a的地區,度在20m及以上的煙囪、水塔等孤立的高聳建築物。
三、措施
(一)、-般規定
第3.1.1條各類防雷建築物應採取防直擊雷和防雷電波侵入的措施。
第一類防雷建築物和本規范第2.0.3條四、五、六款所規定的第二類防雷建築物尚應採取防雷
電感應的措施。
第3.1.2條裝有防雷裝置的建築物,在防雷裝置與其它設施和建築物內人員無法隔離的情況
下,應採取等電位連接。
(二)、第一 類防雷建築物的防雷措施
第3.2.1條第一類防雷建 築物防直擊雷的措施,應符合下列要求
1、應裝設獨立避雷針或架空避雷線(網) ,使被保護的建築物及風帽、放散管等突出屋面的物
體均處於接閃器的保護范圍內。架空避雷網的網格尺寸不應大於5mx 5m或6mx4m。
2、排放爆炸危險氣體、蒸氣或粉塵的放散管、呼吸閥、排風管等的管口外的以下空間應處於
接閃器的保護范圍內,當有管帽時應按表3.2.1確定;當無管帽時,為管口上方半徑5m半
球體。接閃器與雷閃的接觸點應設在上述空間之外。
有管帽的管口外處於接閃器保護范圍內的空間隔表3.2.1
3、排放爆炸危險氣體、蒸氣或粉塵的放散管、呼吸閥、排風管等,當其排放物達不到爆炸濃
度、長期點火燃燒- -排放就點火燃燒時,及發生事故時排放物才達到爆炸濃度的通風管、安
全閥,接閃器的保護范圍可僅保護到管帽,無管帽時可僅保護到管口。
4、獨立避雷針的桿塔、架空避雷線的端部和架空避雷網的各支柱處應至少設-根引下線。對
用金屬製成或有焊接、綁扎連接鋼筋網的桿塔、支柱,宜利用其作為引下線。
5、獨立避雷針和架空避雷線(網)的支柱及其接地裝置至被保護建築物及與其有聯系的管道、
電纜等金屬物之間的距離不得小於3m。
以上便是建築防雷接地規范主要內容,希望大家可以嚴格遵守這些規則,這樣才能更好地保
護好建築物的安全。
五、施工流程
施工准備-接地裝置安裝- +引下線安裝-避雷帶支架製作安裝-避雷網安裝-接地電阻測試
六、技術措施
材料齊全且符合設計要求,施工機具配備充足,施工圖紙已對施I班組進行技術交底。
七、要施工方法
防雷接地工程包括接地裝置、防雷引下線及避雷帶的安裝。施工採用標准為《電氣裝置安裝I
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 GB50169-92 )
1 )接地裝置
a.按照設計圖尺寸位置要求,將底板內兩條結構主筋焊接連通,並與所經樁台及柱內的有關鋼
筋焊接(不同標高處利用兩根豎向結構上下貫通) , 並將兩根主筋用油漆做好標記,便於引出
和檢查。
b.所有焊接處焊縫應飽滿並有足夠的機械強度,不得有夾渣、咬肉、裂紋、虛焊、氣孔等缺
陷,焊接處的葯皮敲凈後,刷瀝青作防腐處理,採用搭接焊時,其焊接長度要求如下:
●鍍鋅扁鋼不小於其寬度的2倍,且至少3個棱邊焊接。
●鍍鋅圓鋼焊接長度為其直徑的6倍,並應二面焊接。
●鍍鋅圓鋼與鍍鋅扁鋼連接時,其長度為圓鋼直徑的6倍。
c.每- -處施工完畢後,應及時請質檢部]進行隱蔽工程檢查驗收,合格後方能隱蔽,同時做好
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2 )引下線安裝
利用建築鋼筋做引下線的情況,鋼筋截面一定要滿足設計要求。
鋼筋的連接要滿足規范要求,如建築施工採用埋弧焊工藝,可不處理,否則要進行接地跨
接,搭接長度不應小於跨接鋼筋直徑的6倍。
3)避雷帶
本工程避雷帶採用25 x4熱鍍鋅扁鋼。
a.支架安裝:
在土建屋面結構施工時,應配合予埋支架。所有支架必須牢固,灰漿飽滿、橫平豎直。支架間
距不大於1.5m且間距均勻,允許偏差30mm。轉角處兩邊的支架距轉角中心不大於
250mm ,成排支架水平度每2m檢查段允許偏差3/1000 ,但全長偏差不得大於10mm。
b.避雷帶安裝
●將鍍鋅扁鋼調直。
●避雷線安裝時應平直、牢固,不得有高低起伏和彎曲現象,距離建築物應一致,平直度每
2m檢查段允許偏差3/1000 ,但全長偏差不得大於10mm。
●避雷線彎曲處不得小於90° ,彎曲半徑不得小於鍍鋅扁鐵直徑的2.5倍。
●在建築物的變形縫處應做防雷跨越處理。
4)電氣接地施工方法
目前,根據《住宅設計規范》( GB50096-1999) , 接地制主要採用TT、TN-C- S或TN-S .
接地方式,並進行總等電位聯結。
a.高/低壓變配電房設備的接地系統,在房間內周圍設置一條距地面300mm的水平 接地環型帶
規格應按照設計要求。
b.開關櫃、配電屏(箱)、力壓器及各種用電設備、因絕緣破損而可能帶電的金屬外殼、
電氣用的獨立安裝的金屬支架及傳動機構、插座的接地孔,均應以專用接地( PE線)支線可
靠相連, PE線應與接地裝置連通並作重復接地。
c.當保護線( PE線)所用材質與相線相同時, PE線最小截面應符合下表要求,當PE線採用單
芯絕緣導線時,按機械強度要求,截面不應小於:有機械性的保護時為2.5mm2 ,無機械性保
護時為4mm2。
❸ 建築防雷設計規范三級有哪些要求
防直擊雷宜在建築物屋角、屋檐、女兒牆或屋脊上裝設避雷帶或避雷針(見附錄D.3),當採用避雷帶保護時,應在屋面上裝設不大於20m×20m的網格。採用避雷針保護時,被保護的建築物及突出屋面的物體均應處於接閃器的保護范圍內。
防直擊雷裝置的引下線應優先利用建築物鋼筋混凝土中的鋼筋,但應符合本章第12.8.6條的要求。
防直擊雷裝置引下線的數量和間距規定如下:
為防雷裝置專設引下線時,其引下線的數量不宜少於兩根,間距不應大於25m。
當利用建築物鋼筋混凝土中的鋼筋作為防雷裝置引下線時,其引下線的數量不做具體規定,間距不應大於25m。建築物外廓易受雷擊的幾個角上的柱子鋼筋宜被利用。
構築物的防直擊雷裝置引下線一般可為一根,但其高度超過40m時,應在相對稱的位置上裝設兩根。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構築物中的鋼筋,當符合本章第12.8.6條的要求時,可作為引下線。
防直擊雷裝置每根引下線的沖擊接地電阻不宜大於30Ω,其接地裝置宜和電氣設備等接地裝置共用,防雷接地裝置宜與埋地金屬管道及不共用的電氣設備接地裝置相連。
在共用接地裝置並與埋地金屬管道相連的情況下,接地裝置宜圍繞建築物敷設成環形接地體。當符合本章第12.9.8條的要求時,應利用基礎和圈樑作為環形接地體。
防雷電波侵入的措施,應符合下列要求:
對電纜進出線,應在進出端將電纜的金屬外皮、鋼管等與電氣設備接地相連。如電纜轉換為架空線,則應在轉換處裝設避雷器、避雷器、電纜金屬外皮和絕緣子鐵腳應連在一起接地,其沖擊接地電阻不宜大於30Ω。
對低壓架空進出線,應在進出處裝設避雷器並與絕緣子鐵腳連在一起接到電氣設備的接地裝置上。當多迴路進出線時,可僅在母線或總配電箱處裝設避雷器或其他形式的過電壓保護器,但絕緣子鐵腳仍應接到接地裝置上。
進出建築物的架空金屬管道,在進出處應就近接到防雷和電氣設備的接地裝置上。
裝設在建築物上的避雷帶或避雷針的引下線和接地裝置,距周圍架空線及架空管道的空氣距離應滿足公式12.4.5-1或12.4.5-2的要求,距周圍地下各種金屬管道及其他各種接地裝置的距離應滿足公式12.3.6-4的要求,但不應小於2m。如達不到時,應將各種接地連在一起。
進出建築物的各種金屬管道及電氣設備的接地裝置,應在進出處與防雷接地裝置連接。
❹ 避雷針安裝規范要求
大家是否有注意到,現在每棟樓頂上都會安裝避雷針,那麼避雷針安裝規范要求有哪些呢,接下來一起來看看吧。
一、避雷針安裝規范要求有哪些
在製作和安裝防雷接地裝置時,所有金屬材料組件都必須進行熱浸鍍鋅處理。在實際操作中,請注意熱浸鍍鋅層的維護。使用熱浸鍍鋅鋼管作為針頭,其壁厚不應小於3mm,且針刷的長度應在70mm以上,防雷接地裝置應保持垂直牢固安裝,平面度公差為3/1000。
❺ 高壓配電室的設計要求及規范
設計規范和建築要求:
1、高壓配電室宜設不能開啟的自然採光窗,窗檯距室外地坪不宜低於1.8m;低壓配電室可設能開啟的自然採光窗。配電室臨街的一面不宜開窗。
2、變壓器室、配電室、電容器室的門應向外開啟。相鄰配電室之間有門時,此門應能雙向開啟。
3、配電所各房間經常開啟的門、窗,不宜直通相鄰的酸、鹼、蒸汽、粉塵和雜訊嚴重的場所。
4、變壓器室、配電室、電容器室等應設置防止雨、雪和蛇、鼠類小動物從採光窗、通風窗、門、電纜溝等進入室內的設施。
5、長度大於7m的配電室應設兩個出口,並宜布置在配電室的兩端。長度大於60m時,宜增加一個出口。當變電所採用雙層布置時,位於樓上的配電室應至少設一個通向室外的平台或通道的出口。
6、控制牆體的裂縫,配電室外牆本身存在大量的窗洞、門洞、腳手架洞、預留管線洞、窗楞洞等薄弱部位,外牆防滲特別注意這些薄弱點。
7、加強牆面排水,常見的做法是對外牆面採取憎水處理措施。例如採用有機硅乳液對外牆面進行處理,使外牆不能被水濕潤,以防止由於毛細作用引起的滲漏。
安全規程:
1、值班電工必須具備必要的電工知識,熟悉安全操作規程,熟悉供電系統和配電室各種設備的性能和操作方法。並具備在異常情況下採取措施的能力。
2、值班電工要有高度的工作責任心,嚴格執行值班巡視制度,倒閘操作制度工作票制度、安全用具及消防設備管理制度和出入制度等各項制度規定。
3、允許單獨巡視高壓設備及擔任監護人的人員,應經動力部門領導批准。
4、不論高壓設備帶電與否,值班人員不得單人移開或越過遮欄直行工作。若有必移制欄時,必須有監護人在場,並符合設備不停電時的安全距離。
5.雷雨天氣需要巡視室外高壓設備時,應穿絕緣鞋,並不得靠近避雷器與避雷針。
6.巡視配電裝置,進出高壓室,必須隨手將門鎖好。
網路--配電室
❻ 配電房接地規范都有哪些
首先你得請專業防雷檢測機構檢測出配電房所在建築物的沖擊接地電阻,因為機房電子設備交流工作接地和保護接地電阻值應≤4.0Ω,如檢測出的阻值高於4.0Ω就要增設人工接地體了,
如果檢測出的沖擊接地電阻值合格,安裝就簡單了,你只需要從屋外防雷檢測孔處用4×40以上的扁鋼焊接,然後埋地引入機房內,扁鋼鑽孔後與機房內配電櫃外殼用≥6mm2銅線相連接就行了,如情況允許也可以直接從配電房內引下線處,也就是室內構造柱內的接地主鋼筋處,用扁鋼焊接引出後用銅線與配電櫃相連。另外機房內的所有用電設備必需做好等電位連接,當機房通信網路系統為300千赫茲以下的模擬線路時用S型等電位連接,如為兆赫茲級數字線路時就要採用M型等電位連接了。等電位的做法,你可以網路。
配電房的防雷保護工作,不光是接地和等電位連接,這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包括進出機房電力、通信線路的屏蔽,合理的綜合布線,電源SPD和信號SPD的安裝等等,只有做好了這些,才能使機房內的設備在雷暴中正常工作。
❼ 防雷接地 相關國家標准與規范
有很多規范的,主要看下前2個,其他了解下
《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1994(2000版)
《建築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 GB50343-2004
《建築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50303-2002
《電子信息系統機房設計規范》 GB50174-2008
《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規范》 GB50156-2002
《防止靜電事故通用導則》 GB12158-2006
《民用建築電氣設計規范》 JGJ16-2008
《城鎮燃氣設計規范》 GB50028-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