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汽車裝置GPS有什麼作用
汽車裝置GPS的作用:
實時定位:衛星定位儀能夠實時採集衛星的信息,並將信息進行解析。
授時功能:衛星定位儀定位後,其時間精度可達納秒級。
位置上傳:衛星定位儀將解析後的位置通過移動互聯網上傳到後台伺服器。
斷油功能:衛星定位儀可以遠程斷油,斷油後,車輛熄火,將不能再啟動。
一鍵報警:衛星定位儀支持一鍵報警功能,在緊急情況下,可以發送報警求救。
語音通話:衛星定位儀支持通話手柄的接入,手柄接入後可以實現語音通話,並支持語音/簡訊調度等功能。
超速報警:在規定路段和規定的作業時間內超速報警,同時安裝在車內的蜂鳴器發出響聲。
油位監測:只針對柴油車,可以通過對油箱增加油位感測器來完成對油箱的油量進行控制,杜絕偷油事故的發生。
語音/簡訊調度:通過安裝多功能顯示屏可以實現TTS語音播報功能。
斷油斷電:設備支持同時斷油斷電功能,此時需要增加一個12V雙路繼電器來協助完成。
卸料感應:對於特種車輛可通過加裝感測器實現貨物的裝卸檢測。
⑵ 定位器的作用
閥門定位器的作用主要有:
1.改善調節閥的靜態特性,提高閥門位置的線性度。
2.改善調節閥的動態特性,減少調節信號的傳遞滯後。
3.改變調節閥的流量特性。
4.改變調節閥對信號壓力的響應范圍實現分程式控制制。
5.使閥門動作反向。
⑶ GPS定位器的主要功能有什麼呢
1) 定位功能:立即定位、定時定位。
2) 雙向通話:可單獨設置按鍵對內應的授權號碼,當按容下按鍵就可撥打授權號碼,並可接聽來電。
3) 報警功能:緊急報警、位移報警、超速報警、越區報警、低電報警、防盜報警。
4) 電子圍欄:中心管理人員可設定終端行駛區域,當終端超出預設的限制區域時,將自動向監控平台發出告警信息和向監管手機發送一條越區報警的短消息。
5) 遠程監聽:可設置監聽號碼,當該號碼撥打終端時,終端會自動接聽,從而起到監聽效果。
6) 自動休眠:內置震動感測器,在指定的時間內,如果沒有震動,將自動進入休眠狀態。
7)遠程監視:可以監視附近的事物,並上發到客服終端
⑷ GPS衛星定位裝置的主要用途是什麼
GPS定位終端分為監控終端和導航終端。
GPS模塊負責接收衛星定位信息。
單純的GPS是一個接收體,和我們的收音機一樣,它獲取衛星信號計算出當前的地理位置(經緯度),現在GPS導航就是利用這個原理,要實現第三方定位(監控)就需要通過無線網路傳輸給監控方,一般都採用GPRS和CDMA1X網路。
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是由美國政府所發展,整個系統約分成下列三個部份:
【太空衛星部份】由 24 顆繞極衛星所組成,分成六個軌道,運行於約 20200公里的高空,繞行地球一周約12小時。每個衛星均持續著發射載 有衛星軌道數據及時間的無線電波,提供地球上的各種接收機來應用。
【地面管制部份】這是為了追蹤及控制上述衛星運轉,所設置的地面 管制站,主要工作為負責修正與維護每個衛星能保持正常運轉的各項參 數數據,以確保每個衛星都能提供正確的訊息給使用者接收機來接收。
【使用者接收機】追蹤所有的 GPS衛星,並實時地計算出接收機所在 位置的坐標、移動速度及時間,GARMIN GPS 即屬於此部份。
我們一般民間所能擁有及應用的,就是第三部份。計算原理為:每個太空衛星在運行時,任一時刻都有一個坐標值來代表其位置所在(已知值),接收機所在的位置坐標為未知值,而太空衛星的訊息在傳送過程中,所需耗費的時間,可經由比對衛星時鍾與接收機內的時鍾計算之,將此時間差值乘以電波傳送速度(一般定為光速),就可計算出太空衛星與使用者接收機間的距離,如此就可依三角向量關系來列出一個相關的方程式。
一般我們使用的接收機就是依上述原理來計算出所在位置的坐標數據,每接收到一顆衛星就可列出一個相關的方程式,因此在至少收到三衛星後,即可計算出平面坐標(經緯度)值,收到四顆則加上高程值,五顆以上更可提高准確度,這就是 GPS的基本定位原理。一般來說,使用者接收機每一秒鍾的坐標數據都是最新的,也就是說接收機會自動不斷地接收衛星訊息,並實時地計算其所在位置的坐標數據,如此使用者便不需擔心是否接收機顯示的數據太舊或是不準確了。
由於衛星是處在相當高的運行軌道上,其傳送的訊號是相當的微弱,因此它不像一般通訊無線電或大哥大等可在室內使用或收到訊號,在使用時需注意下列事項:
1.需在室外及天空開闊度較佳之地方才能使用,否則若大部份之衛星信號被建築物、金屬遮蓋物、濃密樹林等所阻擋,接收機將無法獲得足夠的衛星訊息來計算出所在位置之坐標。
2.請勿在具1.57GHz左右之強電波環境下使用,因此環境易將衛星訊號遮蓋掉,造成接收機無法獲得足夠的衛星訊息來計算出所在位置之坐標,尤其是高壓電塔下方。
3.單純 GPS 所計算出的高程值,並非是我們一般所說的海拔高度及氣壓計量測的飛行高度,原因在於所使用的海平面基準點不同,因此在使用時請務必注意此點。
GPS 的基本應用就是導航與定位,定位方面在上文已描述過,而導航方面就是利用所求出的定位數據來計算。接收機所計算出的任何時刻坐標數據,在GPS里我們都稱為一個航點(WAYPOINT),也就是說每個航點所表示的就是一個坐標值,比較重要的航點,我們就可以把它儲存在接收機內,並編上一個名字,讓我們可以辨別。
由於在地球表面上的任何位置,都以不同的坐標值來表示,因此只要知道兩個不同航點的坐標數據,接收機就可馬上計算出兩個航點間的直線距離、相對方位及航行速度,這就是 GPS 接收機導航數據的來源。
例如:目前我們在廣州南沙港,希望往南行駛,第一個目的地是虎門,第二個目的地是香港為終站;從起點至終點,每站就都是一個航點,航點與航點間的行程稱為航段(LEG),從起點依序經過各點至終點琉球等,整個行程我們稱之為一條航線或是一條路徑(ROUTE),圖標如下:
(航點) 航段 (航點) 航段 (航點)
廣州南沙港 → 虎門 → 香港
全程稱為:Route
我們只要事先將各點的坐標數據(利用地圖或查詢相關數據)輸入GPS接收機內,我們就可建立許多航點數據,要使用時候將其叫出,利用 GPS接收機的導航功能做各航段間的導航。而當進行導航時,為使我們的行進方向不致於偏移太多,有些 GPS 提供了航線寬度— CDI的設定功能,只要我們行進時偏離我們所設定的航線寬度限制,GPS 就會自動提示我們,這就是CDI的作用。由此可知,要利用 GPS 做導航功能,最基本的就是先建立航點的數據,然後儲存在接收機內,如此不管是要做航點與航點間的導航,或是要編輯一條航線,就可直接利用內存內的航點數據了,也可以說″航點″是GPS 接收機導航功能所需最基本的數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