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加工設備安全防護裝置的一般要求有哪些?
答:(1)安全防護裝置應結構簡單、布局合理,不得有銳利的邊緣和突緣;
(2)安全防護裝置應具有足夠的可靠性,在規定的壽命期限內有足夠的強度、剛度、穩定性、耐腐蝕性、抗疲勞性,以確保安全;
(3)安全防護裝置應與設備運轉聯鎖,保證安全防護裝置未起作用之前,設備不能運轉;
(4)安全防護罩、屏、欄的材料,及至運轉部件的距離,按GB8196、GB8197執行;
(5)光電式、感應式等安全防護裝置應設置自身出現故障的報警裝置。
安全警示和安全距離、螺旋傳動等都應該加設防護裝置和防護隔離網,並有安全操作規程、齒輪傳動、皮帶輪,加以防護、鏈輪機械設備外露的旋轉和傳動部位如、聯軸節:旋轉傳動軸
安全要求不會作廢,只會加強。
重型機械加工設備分為熱加工和冷加工,你問的可能是冷加工方面的,大致有鏜銑床主軸直徑160mm以上;5m以上的龍門銑、刨床;3.4m以上的立車;1.6m以上的卧車、磨床;9m以上的深孔鑽鏜床;等等,簡單的說工件在30噸以上的機加工設備可列為重型機械加工設備。
《安全生產法》
第三十三條
安全設備的設計、製造、安裝、使用、檢測、維修、改造和報廢,應當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准。
生產經營單位必須對安全設備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並定期檢測,保證正常運轉。維護、保養、檢測應當作好記錄,並由有關人員簽字。
第三十五條
國家對嚴重危及生產安全的工藝、設備實行淘汰制度,具體目錄由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並公布。法律、行政法規對目錄的制定另有規定的,適用其規定。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可以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制定並公布具體目錄,對前款規定以外的危及生產安全的工藝、設備予以淘汰。
生產經營單位不得使用應當淘汰的危及生產安全的工藝、設備。
1、防墜安全器
2、上下限位
3、極限限位
4、緩沖彈簧
5、上下行門限位開關
6、單行門限位開關
7、頂門限位開關
8、圍欄門鎖
9、單行門鎖
10、上下行門鎖
通用設計要求
4.1 結構設計要求
4.1.1 機床的外形布局應確保具有足夠的穩定性。使用機床時,不應存在意外翻倒、跌落或移動的危險。由於機床的原因不能確保足夠穩定時,應採取固定措施。
4.1.2 應通過將維護、潤滑和調整點設置在危險區外面,最大程度地減少進入危險區的需要。
4.1.3 除某些必須位於危險區的,如急停裝置或示教盒等,手動控制裝置應配置於危險區區域之外。
4.1.4 可接觸的外露部分不應有可能導致人員傷害的銳邊、尖角和開口。不可消除的,低於1.8米的設備尖銳易磕碰部分要加軟防護。
4.1.5 易墜落的部件要有防墜落保護裝置。
4.1.6 作業環境導致容易滑倒的作業地點,地面或腳踏板應採取防滑倒措施。
4.1.7 腳踏操作件應採取防護措施,以防止誤操作。
4.1.8 機床的限位裝置應盡量安裝到無振動、不受影響的合適位置上,動作應可靠。
4.1.9 出現危害將造成不可承受影響的結構,應考慮設計雙重保護。
4.1.10 運動中有可能松脫的零件、部件應設置防松裝置。
4.2 控制設計要求
4.2.1 自動生產線、輸送線等安全隱患不容易監控的設備,應採用安全繼電器、安全PLC等專用安全器件進行安全防護設計。
4.2.2 除主電櫃上主電源以外的區域電源必須使用鑰匙電源開關鎖,且帶有掛牌後防止送電的連鎖機構。
4.2.3 被保護裝置觸發功能引起停機後,機器的工作循環應該只有通過主控制櫃啟動方能再啟動,而不應在危險消失後自動啟動或在危險源附近就地啟動。
4.2.4 所有具有相反動作不允許同時執行的,應具備互鎖控制,邏輯上不允許同時發生動作。
4.2.5 不同的結構動作一旦同時發生,將造成設備或人員傷害的,應具備互鎖控制,邏輯上不允許同時發生。
4.2.6 不同的結構動作必須遵循固定順序,一旦紊亂將造成設備或人員傷害的,應具備連鎖控制,邏輯上不允許紊亂發生。
4.2.7 所有涉及安全的連鎖、互鎖控制點,應保留硬體觸點連鎖、互鎖控制,而不應只使用軟體實現。
4.2.8 出現過載、欠電壓、欠電流、過壓力、欠壓力、過流量等情況,將導致設備或人身安全隱患的結構,應利用敏感元件進行檢測,並在接近危害時進行工作保護。
4.2.9 保護系統動作時,應具備可以同步啟動的聲光報警裝置,提示作業人員採取措施。
4.2.10 安全保護電路引發的停止和報警應通過復位操作才能恢復。
4.2.11 220VAC電源的零線必須取自電力系統火線和中性線,或隔離變壓器副邊,不應利用有接零保護的機床外殼做零線。
4.2.12 設備停電、停氣等能源供應中斷時,應不發生任何可以預測的危險動作。如設備下沉、滑行、動作紊亂等,必要時應採取保護性設計,防止危險發生。
4.2.13 恢復供電、供氣等動能供應時時,設備不能產生自行起動等非操作才發生的動作。
4.3 其它
4.3.1 設備必須考慮可預見的誤用、誤操作造成的危險,並設計防護措施。
4.3.2 安全裝置設計採用的零部件、材料必須充分考慮其可靠性和壽命不低於設備主結構的可靠性和壽命,以保證其在設備壽命周期內一直有效。
4.3.3 電氣控制系統元件必須考慮防火、防爆、防潮等特殊環境的要求,並按相關國家法規進行設計和製造。
4.3.4 有焊接、切削飛濺的場所 *** 電纜要求使用防飛濺、阻燃銅芯軟電纜。
4.3.5所有用做臨時電源的插座,必須設置漏電保護器。
應有護手安全裝置,傳動部位防護罩。
1.起升限位開關:重錘式限位、旋轉限位,防止起升行程過極限。 2.起重量限制器或者電子秤,防止起吊重物過載。 3.行程限位開關:單限位、雙限位(帶有預減速限位),防止大、小車運行超過行程。 4.防撞裝置:激光檢測防撞,通過激光反射檢測距離、緩沖器,吸收碰撞動能。 5.電氣連鎖開關:門開關、登機請求開關。 6.超速開關:檢測起升電機轉速,電機失速時起作用。 7.特殊起升機構有速度反饋、安全制動器(如行星減速器的鑄造起重機)。安全制動器直接抱死捲筒。 8.鋼結構防護設計:欄桿、防護罩等。必要處設置檢修平台。 9.鋼絲繩防脫槽裝置。 10.特殊用途起重機設置防熱輻射板、防火焰板、絕緣防酸等保護裝置。 11.司機室訊響警告設備。
B. 安全防護裝置設計的原則有哪些
通用設計要求
4.1 結構設計要求
4.1.1 機床的外形布局應確保具有足夠的穩定性。使用機床時,不應存在意外翻倒、跌落或移動的危險。由於機床的原因不能確保足夠穩定時,應採取固定措施。
4.1.2 應通過將維護、潤滑和調整點設置在危險區外面,最大程度地減少進入危險區的需要。
4.1.3 除某些必須位於危險區的,如急停裝置或示教盒等,手動控制裝置應配置於危險區區域之外。
4.1.4 可接觸的外露部分不應有可能導致人員傷害的銳邊、尖角和開口。不可消除的,低於1.8米的設備尖銳易磕碰部分要加軟防護。
4.1.5 易墜落的部件要有防墜落保護裝置。
4.1.6 作業環境導致容易滑倒的作業地點,地面或腳踏板應採取防滑倒措施。
4.1.7 腳踏操作件應採取防護措施,以防止誤操作。
4.1.8 機床的限位裝置應盡量安裝到無振動、不受影響的合適位置上,動作應可靠。
4.1.9 出現危害將造成不可承受影響的結構,應考慮設計雙重保護。
4.1.10 運動中有可能松脫的零件、部件應設置防松裝置。
4.2 控制設計要求
4.2.1 自動生產線、輸送線等安全隱患不容易監控的設備,應採用安全繼電器、安全PLC等專用安全器件進行安全防護設計。
4.2.2 除主電櫃上主電源以外的區域電源必須使用鑰匙電源開關鎖,且帶有掛牌後防止送電的連鎖機構。
4.2.3 被保護裝置觸發功能引起停機後,機器的工作循環應該只有通過主控制櫃啟動方能再啟動,而不應在危險消失後自動啟動或在危險源附近就地啟動。
4.2.4 所有具有相反動作不允許同時執行的,應具備互鎖控制,邏輯上不允許同時發生動作。
4.2.5 不同的結構動作一旦同時發生,將造成設備或人員傷害的,應具備互鎖控制,邏輯上不允許同時發生。
4.2.6 不同的結構動作必須遵循固定順序,一旦紊亂將造成設備或人員傷害的,應具備連鎖控制,邏輯上不允許紊亂發生。
4.2.7 所有涉及安全的連鎖、互鎖控制點,應保留硬體觸點連鎖、互鎖控制,而不應只使用軟體實現。
4.2.8 出現過載、欠電壓、欠電流、過壓力、欠壓力、過流量等情況,將導致設備或人身安全隱患的結構,應利用敏感元件進行檢測,並在接近危害時進行工作保護。
4.2.9 保護系統動作時,應具備可以同步啟動的聲光報警裝置,提示作業人員採取措施。
4.2.10 安全保護電路引發的停止和報警應通過復位操作才能恢復。
4.2.11 220VAC電源的零線必須取自電力系統火線和中性線,或隔離變壓器副邊,不應利用有接零保護的機床外殼做零線。
4.2.12 設備停電、停氣等能源供應中斷時,應不發生任何可以預測的危險動作。如設備下沉、滑行、動作紊亂等,必要時應採取保護性設計,防止危險發生。
4.2.13 恢復供電、供氣等動能供應時時,設備不能產生自行起動等非操作才發生的動作。
4.3 其它
4.3.1 設備必須考慮可預見的誤用、誤操作造成的危險,並設計防護措施。
4.3.2 安全裝置設計採用的零部件、材料必須充分考慮其可靠性和壽命不低於設備主結構的可靠性和壽命,以保證其在設備壽命周期內一直有效。
4.3.3 電氣控制系統元件必須考慮防火、防爆、防潮等特殊環境的要求,並按相關國家法規進行設計和製造。
4.3.4 有焊接、切削飛濺的場所裸露電纜要求使用防飛濺、阻燃銅芯軟電纜。
4.3.5所有用做臨時電源的插座,必須設置漏電保護器。
C. 簡述如果出現電擊事件,應該如何處理及怎樣設計安全防護裝置
首先我們得了解電流對人 體的作用:當人體接觸或接近裸露的帶電體或帶電設備,電即對人體發 生電擊或電傷.電擊是電流通過膠體內部,破壞人的心臟,神經系統, 肺部正常工作造成的傷害.人體觸及帶電導線或帶電設備以及雷擊等. 都可能導致電擊. 當帶電導線或帶電設備電壓甚高時, 當人體接近就能 引起灼傷,嚴重時還會造成大面積燒傷.由於通過肢體電流大,人體的 生理反應越明顯, 人的感覺越強烈, 破壞心臟工作所需的工作時間越短, 危險就越大.絕大部分觸電死亡事故是電擊造成的. 電傷是電流的熱效應,化學效應,電機械效應對人體外部造成局 部的傷害.若帶電體電壓低,電流通過肢體會有麻,疼等感覺,表面只 是電傷,能及時脫離電源,就不致引起肌肉均死或骨骼受傷等傷害.長 時間的作用,會造成心臟停止跳動乃至死亡等症. 根據實驗研究和事故分析中得知,影響人體傷害程度與觸電傷害 之的主要因素,一般有以下幾個方面: (1) (2) (3) (4) (5) 通過人體電流的大小 電流通過人體的時間 電流通過人體的途徑 通過人體電流的頻率 觸電者的身體健康情況 通過人體電流的大小,決於人體的外部電阻和內部電阻,以及人體 所承受電壓的大小. 三 感應電對人體的影響 2 三峽大學職業技術學院建築工程系 眾所周知,當導體帶有電壓時,在其周圍空間就產生電傷.在帶有 高壓架空線路與地面之間. 或接受電所高壓帶電設備的附近都有電傷存 在,根據電勢差和電傷強度的關系,帶電導體的電壓愈高,電場強度就 愈大.如在電場中介入導體.導電物體上的感壓比較高時,一旦有人靠 近或接觸,導電物體上聚焦的電荷將向人體移動.若人體對大地有較好 的絕緣, 則電荷的移動相當於一個已充電的電容器對另一個未充電電容 器的充電過程. 當兩電容器上的電荷分配達到平衡時, 電荷即停止移動. 如人體接地良好, 就能夠聚集電荷通過人體流入大地, 從而造成瞬時電 壓. 四 電擊傷的三種類型 當人體一旦接近電壓甚高的帶電體瞬間,將發生電擊,引起電弧放 電.電擊傷可以分為三種類型:真正的電損傷,電弧燒傷和火焰灼傷. (1) 真正的電損傷: 它是穿過皮膚的電流通過組織器官所造成損傷, 電流入口的傷口是燒焦而凹陷的, 而電流出口的傷口是乾燥的, 好像是 被電流戳穿的樣子. (2) 電弧燒傷:當電流從接觸點經人體表面進入大地產生電弧時, 引起電弧燒傷, 從導電體到皮膚產生電弧主要是通過電壓電流, 電弧溫 度記於 3000 C 攝氏度.所以燒傷都很嚴重. (3) 火焰灼傷:電火花或電弧點燃衣服,產生火焰灼傷,火焰灼傷 o 的區域常常比其他電損傷更廣泛. 以上的三種電損傷, 往往在同一觸電 病人身上同時存在. 幾種可能的觸電方式 (4) 單線觸電:它是最常發生的一種觸電事故.觸電人的身體與電 氣設備中任何一相接觸, 此時流過人體電流的大小與電網鐵中性點是否 接地有很大關系.圖中所示: 3 三峽大學職業技術學院建築工程系 a 人體的單線觸電 人體電壓 Ur=Irˊa 通過人體的電流 Ir=Ur/Rr=Urˊa/(rˊa+rb)Rr 將 rˊa 代入 Ir=Ura/Rr(ra+rb)+rarb 即 兩線的對地電阻相等 ra=rb=r 則得 Ir=U/2R+r 所以可以看出線路絕緣電阻與人身安全的關系. 它是由絕緣的電阻 來決定.當地面絕緣電阻甚高時,可以大為減少通過人體的電流.這也 是在地板, 水泥等地面絕緣電阻較高的處所觸電事故較小的一個重要原 因. b 兩線觸電 當人體同時接觸到裸露電氣設備的任何兩相時, 設備的絕緣電阻起 到限制人體電阻的作用.這樣觸電一般發生時,若搶救不及時,往往造 成死亡. c 人體接近高壓線路設備造成弧光放電 在各種觸電事故中, 人體接近裸露的高壓帶電線路設備造成弧光放 電事故, 是一種比較嚴重的頻發性事故,這樣事故大多數是由於在架設 送電線路時正常的運行標志不清, 又無無明顯的警告標志,誤進入帶電 間隔,誤登上帶電線路,一時疏忽大意以致造成電擊.由於電弧溫度甚 高,除了使肢體的接近部位灼傷外,嚴重時會造成大面積燒傷. d 線路設備在停電區進行作業時突然來電 4 三峽大學職業技術學院建築工程系 線路設備在停電後,仍還可認為沒有電,要預防突然來電的電擊. 人身與帶電體的安全距離(表 1—1) : 電壓等級 10 (KV) 安全距離 0.4 (m) 0.6 0.7 1.0 1.8 2.3 35 (66) 63 110 220 330 10KV 及以下的帶電設備,不能滿足 1—1 規定的最小安全距離時, 必須採取可靠的絕緣隔離措施. 五 觸電的現場急救 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一旦發生施工人員觸電,就必須分秒必爭 堅持不斷地進行搶救,同時與醫療部門及時聯系,爭取醫務人員接替救 治.救治步驟如下: 1 首先要脫離電源 觸電事故發生時, 電源就不斷在人體通過. 因此沒有脫離電源之前, 是絕對不能進行的醫務搶救的.觸電人生命能否獲救, 關鍵在於能否迅 速脫離電源和正確的緊急救護.通常要設法將觸電者與帶電設備脫離. 觸電者未脫離電源前,切記救護人員直接用手觸及傷員時,也有觸電危 險. 2 如果是高壓線路,又不可能迅切斷電源的,可採用拋掛足夠截面的 適當長度的金屬短路線方法使電源開關跳閘, 拋掛前將短路線一端固定 在金屬構件或接地引下線上,另一端系重物, 此時應該注意防電弧傷人 或斷線危及人員安全. 3 如果觸電者觸及斷落在地上的帶電高壓導線,如尚未確證線路無 電,救護人員未做好安全措施前,不能接近斷線點 8-10M 范圍內,防 止跨步電壓傷人. 此時救護應注意穿絕緣靴或臨時雙腳並緊跳躍接近觸 電者,迅速帶至 8-10M 外後立即開始觸電急救,具體救護方法如下: 5 三峽大學職業技術學院建築工程系 首先看傷員的胸部,腹起有無起伏的動作.其次是聽,用耳貼近傷員的 口鼻處,聽有無呼氣聲音.試,試測口鼻有無呼出氣流.再用手指輕試 一側(左或右)喉結旁凹陷處的勁動脈有無搏動.若看,聽,試結果, 既無呼吸又無靜動脈搏動,可判定呼吸心跳停止. 六 觸電救護的方法 心肺復甦法是採用人工的方法來暫時代替已經停止的由心跳所造 成的血液循環和由呼吸所造成的的氧氣和廢氣的交換過程, 以求過渡正 常功能的復甦.因此觸電後一旦發生心臟停跳,但有呼吸,心臟跳動, 但無呼吸,心跳呼吸全無現象,應迅速給以觸電傷員及時正確的心臟復 蘇,這時救護具有決定意義. (1)觸電人員心臟停止跳動時應首先通暢氣道,口對口(鼻)人 工呼吸,胸外按壓(人工循環) . (2)口對口(鼻)人工呼吸時,在保持傷員氣道暢通的同時,救 護人員用放在傷員額頭上的手指捏住傷員鼻翼,救護人員深呼吸後,與 傷員口對口緊合, 在不漏氣的情況下, 先連續大口吹氣兩次, 每次 1-1.5 秒鍾,如兩次吹氣後試測靜動脈仍無跳動,可判斷心跳停止,要立即同 時胸外擠壓. (3)胸外擠壓:要保護觸電人員平躺在平硬的地方,胸外擠壓要 以均勻的速度進行!每分鍾 80 次左右,把手掌放在觸電人員的胸部, 救護人員的手掌根不能離開觸人員. 每壓 5 次後由一人吹氣一次,反復 進行! 如傷員的心跳和呼吸急救後均已恢復,可暫停操作.應嚴密監護, 不能麻痹,要隨時准備再次搶救
D. 舞台機械安全技術防護
舞台機械安全技術防護
安全防護是指在舞台機械的設計不能適當避免或充分限制人們遭遇可能的各種危險時,採用稱為安全防護裝置(安全裝置、防護裝置)的特定技術手段,保證舞台機械使用時安全的措施。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舞台機械安全技術防護,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1 安全裝置和防護裝置
安全防護是指在舞台機械的設計不能適當避免或充分限制人們遭遇可能的各種危險時,採用稱為安全防護裝置(安全裝置、防護裝置)的特定技術手段,保證舞台機械使用時安全的措施。
1.1安全裝置
為了舞台機械的安全操作,消除或減小各種危險(機械的和人身的)的裝置。這種裝置可以是單一的,也可以是與防護裝置聯用的(但不是防護裝置)。在舞台機械上設置的典型的安全裝置有:
(1)防火幕:上、下行程及超行程開關,幕體緊急下降及速度控制裝置,卷揚機松繩檢測裝置,緊急下降時的聲光顯示裝置等。
(2)布景吊桿:上、下行程及超行程開關,速度連續檢測裝置,位置連續檢測裝置,過載檢測裝置,松繩檢測裝置,鋼絲繩脫槽和疊繩檢測裝置(無排繩器或鋼絲繩偏角超出規定時)等。
(3)自由單點吊機和軌道單點吊機:上、下行程及超行程開關,速度連續檢測裝置,位置連續檢測裝置,過載檢測裝置,松繩檢測裝置,鋼絲繩脫槽和疊繩檢測裝置(無排繩器或鋼絲繩偏角超出規定時)等。
(4)燈光渡橋、燈光吊籠、不調速的天幕吊桿及側吊桿:上、下行程及超行程開關,松繩檢測裝置,鋼絲繩脫槽和疊繩檢測裝置(無排繩器或鋼絲繩偏角超出規定時)等。
(5)主舞台升降台、樂池升降台:上、下行程及超行程開關,減速開關,速度連續檢測裝置,位置連續檢測裝置,過載檢測裝置(必要時),松繩檢測裝置,鋼絲繩脫槽和疊繩檢測裝置(鋼絲繩傳動時),鋼絲繩、鏈條或液壓缸直頂傳動時的定位鎖緊裝置,防剪切裝置,聲光顯示裝置,採用“大螺旋”傳動時的檯面初始載荷測量裝置等。
(6)側舞台車台:行程及超行程開關,速度連續檢測裝置,位置連續檢測裝置,防擠壓障礙檢測裝置(機械式、光電式、激光式或超聲式)等。
(7)車載轉台的車台行程及超行程開關,減速開關,防擠壓障礙檢測裝置(機械式、光電式、激光式或超聲式)等。
(8)其他安全裝置:1)連鎖裝置(與防護裝置聯用的安全裝置):即在特定條件下運轉的舞台機械如樂池升降台、主舞台升降台,它們和進出口門或防護門在電氣上有連鎖關系,只要樂池進出口門或升降台防護門不關閉,它們就不能運行。2)自動停機裝置:當人或其身體的一部分超越安全限度時使舞台機械停止運行。自動停機裝置可以是機械式的,如伸縮探頭、彈性觸發裝置、壓敏裝置等;也可以是非機械式的',如光電裝置、超聲裝置等。升降台的防剪切裝置、側車台和移動車轉台的移動台的防擠壓裝置,都有自動停機的功能。
1.2防護裝置
防護裝置是指對舞台機械的特殊部分采門專用的技術措施進行防護,避免對人員產生危害的裝置。它能防止人員進入被防護裝置包圍的空間,有時還要能接受設備拋出或掉下的部件。通常,多數的防護裝置是設置物體障礙,如罩、殼、門以及封閉護欄等,使人員不能或不易接近或進入。
防護裝置可以是單獨作用的,如固定式防護裝置,只有它在關閉(即保持在應該的位置上)狀態時,才能提供有效的防護。也可以是與連鎖裝置(有防護鎖或無防護鎖)聯合作用的,此時,防護裝置本身無論處於任何位置,都能保證防護作用,因為該防護作用是由防護裝置確定的防護位置和在此位置上的連鎖裝置來確保的。
2 舞台機械常用的防護裝置類型
2.1固定式防護裝置
固定式防護裝置經常用作舞台機械(如帶平衡重的吊桿、假台口上片、燈光渡橋、防火幕和防火隔音幕、主舞台升降台等)的平衡重防護網,經常採用緊固零件在骨架上固定並保持在其應有位置即關閉位置,除非使用工具不可能將其打開或拆除。少數的固定式防護裝置,如升降台僅僅通過而不停靠的各層台倉的防護欄干,採用永久固定(如焊接)的方式。
2.2活動式防護裝置
通過機械的方法(如鉸鏈、滑道)與舞台機械的構架或鄰近的固定結構相聯接,在需要時到達關閉位置進行防護。防護裝置打開時,與設備保持相對位置固定。如主升降台兩側的安全防護網、台倉下芭蕾舞台板進入主升降台通道上的防護門、從台倉兩側進入主升降台的防護門等。這類防護裝置多用單獨的電動機驅動系統,一般都與連鎖裝置聯用。
2.3連鎖防護裝置
在舞台機械上使用的活動式防護裝置,與他們防護的設備間都有電氣連鎖關系,都屬於連鎖防護裝置。其特點是:只要連鎖防護裝置沒有關閉,機械不能啟動;在機械運行時,若打開防連鎖護裝置,則給出的是停機命令;但連鎖防護裝置的關閉並不能使設備自行啟動。
2.4帶防護鎖的連鎖防護裝置
具有連鎖裝置和鎖緊裝置兩種特性的防護裝置。如國家大劇院戲劇場鼓筒式轉台內部的防護欄桿的進出門,台倉內轉台四周的防護欄桿的進出轉台內部的門,都設有電氣防護鎖。
;E. 什麼是安全裝置和防護裝置
安全防護是通過採用安全裝置或防護裝置對一些危險進行預防的安全技術版措施。安全裝置權與防護裝置的區別是:安全裝置是通過其自身的結構功能限制或防止機器的某些危險運動,或限制其運動速度、壓力等危險因素,以防止危險的產生或減小風險;而防護裝置是通過物體障礙方式防止人或人體部分進入危險區。究競採用安全裝置還是採用防護裝置,或者二者並用,設計者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安全裝置是消除或減小風險的裝置。它可以是單一的安全裝置,也可以是和聯鎖裝置聯用的裝置。常用的安全裝置有聯鎖裝置、使動裝置、止—動操縱裝置、雙手操縱裝置、自動停機裝置、機器抑制裝置、限制裝置、有限運動裝置等。
F. 傳動裝置有哪些安全防護措施
機床上常見的傳動機構有齒輪嚙合機構、皮帶傳動機構、聯軸器等。在齒輪傳動機構中,兩輪開始嚙合的地方最危險。在皮帶傳動機構,皮帶開始進入皮帶輪的部位最危險。
聯軸器上裸露的突出部分有可能鉤住工人衣服等,給工人造成傷害。為了保護機構設備的安全運行和操作人員的安全和健康,所採取的安全技術措施一般可分為直接、間接和指導性三類。
直接安全技術措施是在設計機器時,考慮消除機器本身的不安全因素;間接安全技術措施是在機械設備上採用和安裝各種安全防護裝置,克服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不安全因素;指導性安全措施是制定機器安裝、使用、維修的安全規程及設置標志,以提示或指導操作程序,從而保證作業安全。
傳動裝置的安全防護措施:
1、齒輪傳動的安全防護
齒輪傳動裝置必須裝置全封閉型的防護裝置。齒輪傳動機構沒有防護罩不得使用。防護裝置的材料可用鋼板或鑄造箱體,必須堅固牢靠,保證在機器運行過程中不發生振動。同時應便於開啟,便用機器的維護保養,即要求能方便地打開和關閉。為了引起人們的注意,防護罩內壁應塗成紅色,最好裝電氣聯鎖,使防護罩在開啟的情況下機器停止運轉。另外,上海鋌和建議大家機械設備防護罩殼體本身不應有尖角和銳利部分。
2、皮帶傳動的安全防護
由於皮帶摩擦後易產生靜電放電現象,故不適用於容易發生燃燒或爆炸的場所。皮帶傳動機構的危險部分是皮帶接頭處、皮帶進入皮帶輪的地方。皮帶傳動裝置的防護罩可採用金屬骨架的防護網,與皮帶的距離不應小於50mm,一般傳動機構離地面2m以下,應設防護罩。但在下列3種情況下,即使在2m以上也應加以防護:皮帶輪中心距之間的距離在3m以上;皮帶寬度在15cm以上;皮帶回轉速度在9m/min以上。皮帶的接頭必須牢固可靠。
3、聯軸器的安全防護
對聯軸器的安全要求是沒有突出的部分,即採用安全聯軸器。但這樣還沒有徹底排除隱患,根本的辦法是加防護罩,最常見的是防罩。軸上的鍵及固定螺釘必須加以防護,螺釘一般應採用沉頭螺釘。
G. 施工現場安全防護技術措施和方案
施工現場安全技術措施:
1、 防墜落措施
①購買有產品合格證的安全帽,購入的安全帽必須經驗收後,方准使用。不使用缺襯、缺帶及破損的安全帽,正確使用,扣好帽帶。
②安全網應使用已取得當地建築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准用證的密目式安全網,立網隨施工層提升,網高出施工層1米以上,生根牢固,下口離牆不大於15CM,二網間拼接空隙不大於10CM。
③安全帶應高掛低用,注意防止擺動碰撞,使用三米以上的長繩應加緩沖器。不準將繩打結使用,也不準將鉤直接掛在安全繩上使用,應掛在連接環上用。安全帶上的各種部件不得任意拆除,更換新繩時要注意加繩套。
④樓梯口防護:樓梯踏步及休息平台處,設兩道防護欄桿。
⑤預留洞口、坑、井防護:對較小的洞口採用臨時砌死或用定型蓋板蓋嚴;較大的洞口可採用貫穿於混凝土板內的鋼筋構成防護網,上面滿鋪腳下手板;邊長在1.5米以上的洞口,張掛安全平網並在四周設防護欄桿。
⑥通道口防護:施工現場施工人員流動密集的通道上方,設置防護棚,防止因落物產生的物體打擊事故。防護棚頂部採用5CM厚木板,兩側沿欄桿架用密目安全網封嚴。防護棚上部嚴禁堆放材料。
⑦使用的腳手架及搭設方案須經設計計算,並經技術負責人審批後方可搭設。外腳手架隨施工進度上升,操作層腳手板必須滿鋪,架子外側掛密目式安全網全封閉。各類架子搭設完畢必須經安全技術人員驗收合格後方准交付使用。
⑧龍門架支搭必須符合有關規定要求。纜風繩直徑不小於12.5MM的鋼絲繩,並按規定埋設地錨,首層進料口一側搭設長度不小於2米的防護棚,另外三側封閉.每層卸料平台設防護門,兩側設護身欄桿和擋腳板。
2、安全用電措施
①臨時用電按有關規定編制好施工方案,並建立現場線路、設施定期檢查制度。施工現場使用的機械電器設備必須絕緣良好,並有可靠的安全接地或接零,嚴禁沒有經過培訓或不懂機電設備的人使用和玩弄機電設備。
②配電箱和開關箱要有門有鎖並能防雨雪侵入,配電系統採取分級配電,動力與照明線路要分開設置並有標記,做到一機一閘一保險。配電箱統一編號,箱內開關電器標明用途。
③加強夜間施工照明管理,確保施工部位的規定照度。職工宿舍照明全部使用36V低壓電。電焊機單獨設開關,外殼做保護接地或接零。不得使用金屬管道、腳手架、結構鋼筋作迴路地線。
3、施工機具安全防護措施
①卷揚機、攪拌機搭設防砸、防雨操作棚。停用或停電時,應切斷電源。卷揚機吊籠應降至地面,攪拌機料斗應升起並掛好保險鏈。
②機動翻斗車時速不超過5KM,行車中嚴禁帶人。
③蛙式打夯機必須兩人操作。操作人員應戴絕緣手套和穿絕緣膠鞋。操作手柄應有絕緣措施。停用或停電時應切斷電源。
④圓鋸、平刨各種安全防護裝置應齊全。凡長度小於50CM,厚度大於鋸盤半徑的木料,嚴禁使用圓鋸裁割,砂輪機應使用單向開關,並應裝設不小於180度的防護罩和牢固的工件托架,嚴禁使用不圓、有裂紋、磨損剩餘部分不足25MM的砂輪。
⑤鋼絲繩應有足夠的安全儲備,凡表面磨損、腐蝕、斷絲超過標准、有死彎、斷股、油芯外露的不得使用;吊鉤應有防止脫鉤保險裝置;卡環在使用時,應使銷軸和環底受力。
施工現場安全管理措施方案:
1、建立、完善以項目經理為首的安全生產領導組織,有組織、有領導的開展安全管理活動。承擔組織、領導安全生產的責任。
2、建立各級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度,明確各級人員的安全責任。抓制度落實、抓責任落實,定期檢查安全責任落實情況,及時報告。
3、施工項目應通過監察部門的安全生產資質審查,並得到認可。
4、施工項目經理部負責施工生產中物的狀態審驗與認可,承擔物的狀態漏驗、失控的管理責任,接受由此而出現的經濟損失。
5、一切管理、操作人員均需與施工項目經理部簽定安全協議,向施工項目經理部做出安全保證
6、安全生產責任落實情況的檢查,應認真、詳細的記錄,做為分配、補償的原始資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