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LISA 實驗注意事項知多少
?優質的試劑,良好的儀器和正確的操作是保證ELISA檢測結果准確可靠的必要條件。ELISA的操作因固相載體的形成不同而有所差異,國內醫學檢驗一般均用板式。本文將敘述板式ELISA各個操作步驟的注意要點(珠式、管式及磁性球ELSIA,國外試劑均與特殊儀器配合應用,兩者均有詳細的使用說明,須嚴格遵照規程操作)。
標本的採取和保存
通常我們可用於ELISA檢測的樣本是有多種類型的,如血清、血漿、尿液、細胞培養上清或組織勻漿液等,不同類型的檢測樣本前期的處理方法是不一樣的。正確的處理樣本是保證ELISA檢測的正確性和准確性的第一步,下面簡單介紹一下不同類型的樣本的處理方法。
血清
血清是最常用於ELISA檢測的一類樣本,處理也比較簡單。
用無熱原、無內毒素的試管或離心管採集血液標本,將試管或離心管室溫放置2小時或4℃過夜,使血清析出。(最好將試管或離心管傾斜放置,使液面橫截面增大,能使血清更大程度的析出。)4℃1000×g離心20min,仔細收集上清。建議將血清分裝多份,-20℃或-80℃保存,避免反復凍融。
采血過程中應避免溶血,因為紅細胞裂解時會釋放具有過氧化酶活性的物質,在以HRP為標記的ELISA檢測中會有非特異性的顯色,而導致檢測的不準確性。同時也應避免細菌污染,因為菌體內可能含有內源性的HRP從而導致檢測的假陽性。
血漿
用含抗凝劑的采血管或離心管採集血液標本,標本採集後30min內4℃1000×g離心15min,取上清即血漿。將上清分裝多份,-20℃或-80℃保存,避免反復凍融。避免使用溶血或高血脂的標本。
常用的抗凝劑為EDTA、肝素鈉和枸櫞酸鈉等,檢測時還應仔細閱讀試劑盒說明書,檢查試劑盒是否對抗凝劑有特殊要求。
細胞培養上清
取細胞培養上清到離心管,1000×g離心20min,除去細胞碎片及雜質,取上清,-20℃或-80℃保存,避免反復凍融。
細胞裂解液
1) 吸去培養板內的培養基,用胰酶消化細胞,加適量培養基將細胞從培養板上吹下來。懸浮細胞可省略。
2) 收集細胞懸液,1000×g離心10min,棄去培養基,用預冷的PBS潤洗3次。
3) 加入適量的預冷PBS或細胞裂解液(臨用前加入蛋白酶抑制劑)重懸細胞。通常6孔板一個孔的細胞量需要150~250μL PBS重懸。
4) 將樣品放入-20℃或-80℃,使樣品冷凍,再放室溫解凍樣品,反復凍融幾次,使細胞充分裂解。也可將樣品進行超聲破碎,以達到裂解的目的。
5) 4℃10000×g 離心10min,除去細胞碎片,取上清,-20℃或-80℃保存,避免反復凍融。
組織勻漿液
1) 將組織樣本用PBS (0.01M, PH 7.4) 沖洗,洗去組織表面殘留的血液或雜質。
2) 將組織塊稱重,記錄後剪碎,碎塊應盡量小,便於勻漿得更充分。
3) 將組織按一定的比例加入預冷的PBS(臨用前加入蛋白酶抑制劑)勻漿,勻漿時置於冰上或冰浴中。(通常按組織重量:PBS體積=1:9的比例勻漿,例如1g的組織樣本對應9mL的PBS,具體體積可根據實驗需要適當調整,檢測後計算樣品濃度時應乘以相應的稀釋倍數)。
4) 吸取勻漿液到離心管,4℃5000×g 離心5~10min,取上清,-20℃或-80℃保存,避免反復凍融。
尿液、唾液等其他液體生物樣本
1000×g離心20min,取上清即可檢測。
總的來說,因為ELISA只能檢測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所以應保證所有樣本均為澄清的液體,沉澱或懸浮物都應離心去除。
為了保證檢測的准確性,保存於-20℃或-80℃的樣本最好在1~6個月內檢測;4℃保存的樣本應在1周內進行檢測。
另外,還應保證樣本不含NaN3,因為NaN3會抑制HRP的活性,從而導致假陰性的結果。
試劑的准備
按試劑盒說明書的要求准備實驗中需用的試劑。ELISA中用的蒸餾水或去離子水,包括用於洗滌的,應為新鮮的和高質量的。自配的緩沖液、洗滌液應用pH計測量。從冰箱中取出的試驗用試劑應待溫度與室溫平衡後使用,一般室溫平衡不低於30min。試劑盒中本次試驗不需用的部分應及時放回冰箱保存。
加樣
在ELISA中一般有3次加樣步聚,即加標本,加酶結合物,加底物。加樣時應將所加物加在LEISA板孔的底部,避免加在孔壁上部,並注意不可濺出,不可產生氣泡。
加標本一般用微量加樣器,按規定的量加入板孔中。每次加標本應更換吸嘴,以免發生交叉污染,也可用一次性的定量塑料管加樣(一般不建議使用)。有些指標檢測(如間接法ELISA)需用稀釋的血清,可在試管中按規定的稀釋度稀釋後再加樣。也可在板孔中加入稀釋液,再在其中加入血清標本,然後在微型震盪器上震盪1min。加酶結合物工作液和底物工作液時可用多道移液器,使加液過程在最短時間內完成。
保溫
在ELISA中一般有兩次抗原抗體反應,即加標本和加酶結合物後。抗原抗體反應的完成需要有一定的溫度和時間,這一保溫過程稱為溫育(incubation),有人稱之為孵育。
ELISA屬固相免疫測定,抗原、抗體的結合只在固相表面上發生。以抗體包被的夾心法為例,加入板孔中的標本,其中的抗原並不是都有均等的和固相抗結合的機會,只有最貼近孔壁的一層溶液中的抗原直接與抗體接觸。這是一個逐步平衡的過程,因此需經擴散才能達到反應的終點。在其後加入的酶標記抗體與固相抗原的結合也同樣如此。這就是為什麼ELISA反應總是需要一定時間的溫育。
溫育常採用的溫度有43℃、37℃、室溫和4℃(冰箱溫度)等。37℃是實驗室中常用的保溫溫度,也是大多數抗原抗體結合的合適溫度。在建立ELISA方法作反應動力學研究時,兩次抗原抗體反應一般在37℃經1-2小時,產物的生成可達頂峰。為加速反應,可提高反應的溫度,有些試驗在43℃進行,但不宜採用更高的溫度。抗原抗體反應4℃更為徹底,在放射免疫測定中多使反應在冰箱中過夜,以形成最多的沉澱。但因所需時間太長,在ELISA中一般不予採用。
保溫的方式除有的ELISA儀器附有特製的電熱塊外,一般均採用水浴,可將ELISA板置於水浴箱中,ELISA板底應貼著水面,使溫度迅速平衡。為避免蒸發,板上應加蓋,也可用塑料貼封紙或保鮮膜覆蓋板孔,此時可讓反應板漂浮在水面上。若用保溫箱,ELISA板應放在濕盒內,濕盒要選用傳熱性良好的材料如金屬等,在盒底墊濕的紗布,最後將ELISA板放在濕紗布上。濕盒應先放在保溫箱中預溫至規定的溫度,特別是在氣溫較低的時候更應如此。為避免酶標板底部受水汽或磨損導致的讀數誤差,一般採用鼓風恆溫箱保溫,這個過程必須在酶標板上方貼封紙,以免蒸發。無論是水浴還是濕盒溫育,反應板均不宜疊放,以保證各板的溫度都能迅速平衡。室溫溫育的反應,操作時的室溫應嚴格限制在規定的范圍內,標准室溫溫度是指20-25℃,但具體操作時可根據說明書的要求控制溫育。室溫溫育時,ELISA板只要平置於操作台上即可。應注意溫育的溫度和時間應按規定力求准確。為保證時間精確,一個人一次不宜多於兩塊板同時操作、測定。
洗滌
洗滌在ELISA過程中雖不是一個反應步驟,但卻也決定著實驗的成敗。ELSIA就是靠洗滌來達到分離游離的和結合的酶標記物的目的。通過洗滌以清除殘留在板孔中沒能與固相抗原或抗體結合的物質,以及在反應過程中非特異性地吸附於固相載體的干擾物質。聚苯乙烯等塑料對蛋白質的吸附是普遍性的,而在洗滌時又應把這種非特異性吸附的干擾物質洗滌下來。可以說在ELISA操作中,洗滌是最主要的關鍵技術,應引起操作者的高度重視,操作者應嚴格按要求洗滌,不得馬虎。
洗滌的方式除某些ELISA儀器配有特殊的自動洗滌儀外,手工操作有浸泡式和流水沖洗式兩種,過程如下:
(1)浸泡式:a.吸干或甩干孔內反應液;b.用洗滌液過洗一遍(將洗滌液注滿板孔後,即甩去);c.浸泡,即將洗滌液注滿板孔,放置1-2min,間歇搖動,浸泡時間不可隨意縮短;d.吸干孔內液體。吸干應徹底,可用水泵或真空泵抽吸,也可甩去液體後在清潔毛巾或吸水紙上拍干;e.重復操作c和d,洗滌3-4次(按說明規定)。在間接法中如本底較高,可增加洗滌次數或延長浸泡時間。
微量滴定板多採用浸泡式洗滌法。洗滌液多為含非離子型洗滌劑的中性緩沖液。聚苯乙烯載體與蛋白質的結合是疏水性的,非離子型洗滌劑既含疏水基團,也含親水基團,其疏水基團與蛋白質的疏水基團借疏水鍵結合,從而削弱蛋白質與固相載體的結合,並藉助於親水基團和水分子的結合作用,使蛋白質回復到水溶液狀態,從而脫離固相載體。洗滌液中的非離子型洗滌劑一般是吐溫20,其濃度可在0.05%-0.2%之間,高於0.2%時,可使包被在固相上的抗原或抗體解吸附而減低試驗的靈敏度。
(2)流水沖洗式:流水沖洗法最初用於小珠載體的洗滌,洗滌液僅為蒸餾水甚至可用自來水。洗滌時附接一特殊裝置,使小珠在流水沖擊下不斷地滾動淋洗,持續沖洗2min後,吸干液體,再用蒸餾水浸泡2min,吸干即可。浸泡式猶如盆浴,流水沖洗式則好比淋浴,其洗滌效果更為徹底,且也簡便、快速。已有實驗表明,流水沖洗式同樣也適用於微量滴定板的洗滌。洗滌時設法加大水流量或加大水壓,讓水流沖擊板孔表面,洗滌效果更佳(此方法試劑盒較少採用)。
顯色和比色
顯色
顯色是ELISA中的最後一步溫育反應,此時酶催化無色的底物生成有色的產物。反應的溫度和時間仍是影響顯色的因素。在一定時間內,陰性孔可保持無色,而陽性孔則隨時間的延長而呈色加強。適當提高溫度有助於加速顯色進行。在定量測定中,加入底物後的反應溫度和時間應按規定力求准確。定性測定的顯色可在室溫進行,時間一般不需要嚴格控制,有時可根據陽性對照孔和陰性對照孔的顯色情況適當縮短或延長反應時間,及時判斷。
OPD底物顯色一般在室外溫或37℃反應20-30min後即不再加深,再延長反應時間,可使本底值增高。OPD底物液受光照會自行變色,顯色反應應避光進行,顯色反應結束時加入終止液終止反應。OPD產物用硫酸終止後,顯色由橙黃色轉向棕黃色。
TMB受光照的影響不大,可在室溫中置於操作台上,邊反應觀察結果。但為保證實驗結果的穩定性,宜在規定的適當時間閱讀結果。TMB經HRP作用後,約40min顯色達頂峰,隨即逐漸減弱,至2小時後即可完全消退至無色。TMB的終止液有多種,疊氮鈉和十二烷基硫酸鈉(SDS)等酶抑制劑均可使反應終止。這類終止劑尚能使藍色維持較長時間(12-24小時)不褪,是目視判斷的良好終止劑。此外,各類酸性終止液則會使藍色轉變成黃色,此時可用特定的波長(450nm)測讀吸光值。
比色
比色前應先用潔凈的吸水紙拭乾板底附著的液體,但應盡量避免刮花表面,然後將板正確放入酶標比色儀的比色架中。以軟板為載體的試驗,需先將板置於標准96孔的座架中,才可進行比色。最好在加底物液顯色前,先將軟板邊緣剪凈,這樣,此板就可完全平妥坐入座架中。
比色時應先以蒸餾水校零點,測讀底物孔(未經任何反應僅加底物液的孔)和空白孔(以生理鹽水或稀釋液代替標本作全過程的孔),以記錄本次試驗的試劑狀況。其後可用空白孔以蒸餾水校零點,以上各孔的吸光度需減去空白孔的吸光度,然後進行計算。
比色結果的表達以往通用光密度(oplical density,OD),現按規定用吸光度(absorbence,A),兩者含義相同。通常的表示方法是,將吸收波長寫於A字母的右下角,如OPD的吸收波長為492nm,表示方法為"A492nm"或"OD492nm"。
酶標比色儀
酶標比色儀簡稱酶標儀,通常指專用於測讀ELISA結果吸光度的光度計。針對固相載體形式的不同,各有特製的適用於板、珠和小試管的設計。許多試劑公司配套供應酶標儀。酶標儀的主要性能指標有:測讀速度、讀數的准確性、重復性、精確度和可測范圍、線性等等。優良的酶標儀的讀數一般可精確到0.0 01,准確性為±1%,重復性達0.5%。舉例說,若某孔測得的A值為1.083,則該孔相對於空氣的真實A值應為1.083± 0.01(1.073~1.093),重復測定數次,其A值均應1.083±0.05(1.078~1.088)在之間。酶標儀的可測范圍視各酶標儀的性能而不同。普通的酶標儀在0.000~2.000,新型號的酶標儀上限拓寬達2.900,甚至更高。超出可測上限的A值常以"*"或"over"或其它符號表示。應注意可測范圍與線性范圍的不同,線性范圍常小於可測范圍,比如某一酶標儀的可測范圍為0.000~2.900,而其線性范圍僅0.000~2.000,這在定量ELISA中製作標准曲線時應予注意。
酶標儀不應安置在陽光或強光照射下,操作時室溫宜在15~30℃,使用前先預熱儀器15-30min,測讀結果更穩定(也有一些酶標儀說明書上明確標明不需要預熱)。
測讀A值時,要選用產物的敏感吸收峰,如OPD用492nm波長。有的酶標儀可用雙波長式測讀,即每孔先後測讀兩次,第一次在最適波長(W1),第二次在不敏感波長(W2),兩次測定間不移動ELISA板的位置。例如OPD用492nm為W1,630nm為W 2,最終測得的A值為兩者之差(W1-W2)。雙波長式測讀可減少由容器上的劃痕或指印等造成的光干擾。
各種酶標儀性能有所不同,使用中應詳細新聞記者說明書。
結果判斷
定性測定
定性測定的結果判斷是對受檢標本中是否含有待測抗原或抗體作出"有"或"無"的簡單回答,分別用"陽性"、"陰性"表示。"陽性"表示該標本在該測定系統中有反應。"陰性"則為無反應。用定性判斷法也可得到半定量結果,即用滴度來表示反應的強度,其實質仍是一個定性試驗。在這種半定量測定中,將標本作一系列稀釋後進行試驗,呈陽性反應的最高稀釋度即為滴度。根據滴度的高低,可以判斷標本反應性的強弱,這比觀察不稀釋標本呈色的深淺判斷為強陽性、弱陽性更具定量意義。
在間接法和夾心法ELSIA中,陽性孔呈色深於陰性孔。在競爭法ELISA中則相反,陰性孔呈色深於陽性孔。兩類反應的結果判斷方法不同,分述於下。
(1)間接法和夾心法
這類反應的定性結果可以用肉眼判斷。目視標本也無色或近於無色者判為陰性,顯色清晰者為陽性。但在ELSIA中,正常人血清反應後常可出現呈色的本底,此本底的深淺因試劑的組成和實驗的條件不同而異,因此實驗中必須加測陰性對照。陰性對照的組成應為不含受檢物的正常血清或類似物。在用肉眼判斷結果時,更宜用顯色深於陰性對照作為標本陽性的指標。
目視法簡捷明了,但頗具主觀性。在條件許可下,應該用比色計測定吸光值,這樣可以得到客觀的數據。先讀出標本(sample,S)、陽性對照(P)、和陰性對照(N)的吸光值,然後進行計算。計算方法有多種,大致可分為陽性判定值法和標本與陰性對照比值法兩類。
a.陽性判定值
陽性判定值(cut-off value)一般為陰性對照A值加上一個特定的常數,以此作為判斷結果陽性或陰性的標准。
用此法判斷結果要求實驗條件十分恆定,試劑的制備必須標准化,陽性和陰性的對照品應符合一定的規格,須配用精密的儀器,並嚴格按規定操作。陽性判定值公式中的常數是在這特定的系統中通過對大量標本的實驗檢測而得到的。現舉某種檢測HBsAg的試劑盒為例。試劑盒中的陰性對照品為不含HBsAg的復鈣人血漿,陽性對照品HBsAg的含量標明為P=9±2ng /ml。每次試驗設2個陽性對照和3個陰性對照。測得A值後,先計算陰性對照A值的平均數(NC X )和陽性對照A值的平均數(PCX),兩個平均數的差(P-N)必須大於一個特定的數值(例0.400),試驗才有效。3個陰性對照A值均應≥0.5×NCX,並≤1.5×NCX,如其中之一超出此范圍,則棄去,而以另兩個陰性對照重新計算NCX;如有兩個陰性對照A值超出以上范圍,則該次實驗無效。陽性判定值按下式計算:
陽性判定值=NCX+0.05
標本A值>陽性判定值的為陽性,小於陽性判定值的為陰性。應注意的是,式中0.05為該試劑盒的常數,只適合於該特定條件下,而不是對各種試劑均可通用。
根據以上敘述可以看出,在這種方法中陰性對照和陽性對照也起到試驗的質控作用,試劑變質和操作不當均會產生"試驗無效"的後果。
b.標本/陰性對照比值
在實驗條件(包括試劑)較難保證恆定的情況下,這種判斷法較為合適。在得出標本(S)和陰性對照(N)的A值後,計算S/N值。也有寫作P/N的,這里的P不代表陽性(positive),而是病人(patient)的縮寫,不應誤解。為避免混淆,更宜用S/N表示。在早期的間接法ELISA中,有些作者定出S/N為陽性標准,現多為各種測定所沿用。實際上每一測定系統應該用實驗求出各自的S/N的閾值。更應注意的是,N所代表的陰性對照是不含受檢物質的人血清。有的試劑盒中所設陰性對照為不含蛋白質或蛋白質含量較底的緩沖液,以致反應後產生的本底可能較正常人血清的本底低得多。因此,這類試劑盒規,如N<0.05<>(或其他數值),則按0.05計算,否則將出現假陽性結果。
(2)競爭法
在競爭法ELISA中,陰性孔呈色深於陽性孔。陰性呈色的強度取決於反應中酶結合物的濃度和加入競爭抑制物的量,一般調節陰性對照的吸光度在1.0-1.5之間,此時反應最為敏感。
競爭法ELISA不易用自視判斷結果,因肉眼很難辨別弱陽性反應與陰性對照的顯色差異,一般均用比色計測定,讀出S、P和N的吸光值。計算方法主要也有兩種,即陽性判定值法和抑制率法。
a. 陽性判定值法
與間接法和夾心法中的陽性判定值法基本相同,但在計算公式中引入陽性對照A值,現舉某種檢測抗HBc的試劑盒為例。試劑盒中的陰性對照為不含抗HBc的復鈣人血漿,陽性對照中抗HBc含量為125±1 00u/ml。每次試驗設2個陽性對照和3個陰性對照。測得A值後,先計算陰性對照A值的平均值(NC X )和陽性對照A值的平均數(PCX),兩個平均數的差(N-P)必須大於一個特定的數值(例如0.300),試驗才有效。3個陰性對照A值均應小於2.000,而且應≥0.5×NCX並≤1.5×NCX,如其中之一超出此范圍,則棄去,而以另2個陰性對照重新計算×NCX;如有2個陰性對照A超出以上范圍,則該次實驗無效。陽性判定值按下式計算:
陰性判定值=0.4×NCX+0.6×PCX
標本A值≤陽性判定值的反應為陽性,A>陽性判定值的反應為陰性。
b. 抑制率法
抑制率表示標本在競爭結合中標本對陰性反應顯色的抑製程度,按下式計算:
抑制率(%)= (陰性對照A值-標本A值)×100%/陰性對照A值
一般規定抑制率≥50%為陽性,<50%為陰性。
定量測定
ELSIA操作步驟復雜,影響反應因素較多,特別是固相載體的包被難達到各個體之間的一致,因此在定量測定中,每批測試均須用一系列不同濃度的參考標准品在相同的條件下製作標准曲線。測定大分子量物質的夾心法ELISA,標准曲線的范圍一般較寬,曲線最高點的吸光度可接近2.0,繪制時常用半對數紙,以檢測物的濃度為橫坐標,以吸光度為縱坐標,將各濃度的值逐點連接,所得曲線一般呈S形,其頭、尾部曲線趨於平坦,中間較呈直線的部分是最理想的檢測區域。
測定小分子量物質常用競爭法,其標准曲線中吸光度與受檢物質的濃度呈負相關。標准曲線的形狀因試劑盒所用模式的差別而略有不同。
2. 如何選擇酶標儀
2020年,新冠肺炎全球爆發,常規的核酸檢測判別是否感染新冠病毒,血清抗體檢測則可以揭示中國人群新冠病毒的感染情況,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大規模血清檢測對於監控人群免疫情況十分必要。如此看來,作為酶聯免疫檢測的核心儀器,酶標儀的采購情況被業內看好。
酶標儀作為一個常用的儀器,其基本功能不外乎一個比色測定,與比色計所不同的是在測定波長范圍、吸光度范圍、光學系統、檢測速度、震板功能、溫度控制、定性和定量測定軟體功能等方面的差異,當然全自動酶免疫分析系統還具有自動洗板、溫育、加樣等功能。那麼,實驗室在選購酶標儀的時候都要注意哪些關鍵信息呢?
濾光系統
酶標儀最簡單的是用濾光方式來劃分。一般來說,可以分為濾光片型和光柵型兩大類。也有一些酶標儀裡面同時裝上了濾光片和光柵。但是濾片和光柵並不能同時完成同一個檢測,本質上還只是把濾片和光柵放在了一起,並沒有使兩者糅合而產生新的技術突破。光柵型濾光系統具有使用方便,可以進行光譜掃描,靈活性等優點。當然,濾光片系統也有其顯著的優勢,例如價格較為便宜,檢測靈敏度高,帶寬的可選擇性,可以進行快速的濾光片切換,可配備有自動加樣系統,在化學發光檢測中光線的透過率高。目前,濾光片系統應用更廣,因為它可以讓實驗者完成更多的試驗。
測定波長
一般酶標儀的測定波長在400~750nm或800nm之間,完全可以滿足ELISA的顯色測定。目前國內常見的ELISA試劑盒所使用的標記用酶均為辣根過氧化物酶(HRP),底物通常為四甲基聯苯胺(TMB)和鄰苯二胺(OPD),其在過氧化氫溶液的存在下,經HRP作用,分別氧化為2,2,—二氨基偶氮苯(DAB)和聯苯醌。當pH值為5.0左右時,DAB在450nm波長處有最大吸收,當pH值降為L 0時,最大吸收波長移至492 nm,同時摩爾消光系數變大,顯色加深,因而常用強酸如硫酸或鹽酸終止反應。TMB的氧化產物聯苯醌在波長450nm處有最大消光系數,如果HRP量少,H:O:和TMB過量時,則形成藍色的陽離子根。降低pH,即可使藍色的陽離子根轉變為黃色的聯苯醌,使用硫酸作為終止劑可使產物穩定90min。因此,450nm和492 nm兩個波長是目前ELISA測定最常用的。各種酶標儀都配有放置濾光片的可自動轉換的部件,可以同時安裝6~8片濾光片,所配備的濾光片均應包括上述兩個波長,有的酶標儀以490nm濾光片替代492nm濾光片,影響不大。除了這兩個基本濾光片外,考慮到雙波長比色的需要,還應有620nm或630nm或650nm和405nm波長的濾光片,其他濾光片可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有時,有的實驗室希望用酶標儀作微量生化測定,故酶標儀生產廠家對其生產的酶標儀擴展了紫外檢測功能,此時需要一個340 nm波長濾光片。此時,酶標儀的測定波長范圍就成為340—750nm或800nm。酶標儀有單波長和雙波長檢測功能。有時使用者不知在什麼情況下使用單或雙波長檢測。所謂的「單波長」就是使用一種對顯色具最大吸收的波長即450 nm或492 nm進行比色測定;而「雙波長」則除了用對顯色具最大吸收的波長即450 nm或492 nm進行比色測定外,同時用對特異顯色不敏感的波長如630 nm進行測定,酶標儀最後列印出來的吸光度則為二者之差。630 nm波長下得到的吸光度是非特異的,來自於板孔上諸如指紋、灰塵、臟物等所致的吸收。因此,在ELISA比色測定中,最好使用雙波長,且不必設空白孔。
測定的吸光度范圍
通常,酶標儀的吸光度測定范圍在0~2.5之間即可以滿足ELISA的測定要求。早期的酶標儀可測定的吸光度一般在0~2.5之間,但現在基本上都做了拓寬,可達到3.5以上,並且能保持很好的精密度與線性。因此,對於酶標儀的吸光度范圍不必去刻意追求大的吸光度范圍,主要要看在一定的吸光度范圍內的線性和精密度如何。
光學系統
酶標儀的光學系統採用的是垂直光路多通道(通常為8或12通道,亦有單通道)檢測,一般為硅光管或光導纖維,除測定通道外,有的酶標儀還有一個參比通道,每次測定可進行自我校準。酶標儀的光學系統功能如何,均可通過酶標儀測定的吸光度范圍、線性度、精密度和准確度等體現出來。光學系統好的話,則上述指標也應較佳。測定的精密度與測定通道之間的均一性有直接關系。單通道可避免因通道不同所致的差異。
檢測速度
酶標儀的檢測速度是指其完成比色測定所需要的時間。檢測速度快,有利於提高檢測的精密度,即避免由於測定過程中,因測定時間不同所致的各微孔間吸光度間的差異。目前市場上常見的酶標儀檢測速度都非常快,通常在數秒鍾內。
震板功能
酶標儀的震板功能是指酶標儀在對ELISA板孔進行比色測定前對其進行振盪混勻,使板孔內顏色均一。目前市場上常見的酶標儀均有震板功能,所不同的是震板方式,有的可按上下、左右或旋轉等方式及振盪幅度等任意調節;有的則較為固定。使用有震板功能的酶標儀,在進行ELISA測定顯色反應完成加入終止劑後,可不必振盪混勻,直接放人酶標儀上測定即可。
溫育功能
溫育功能是指酶標儀本身能按要求自動精確地控制儀器內部的溫度,使得ELISA測定中微孔板條的溫育過程可在儀器內部完成,而無需再外配溫箱。目前,只有少部分酶標儀具有此種功能,溫育功能只是酶標儀的一個附加功能,是否具有並不能說明酶標儀檔次的高低及儀器的優劣。作為實驗室是否選擇,則可根據自己實驗室的條件及需要來決定。
軟體功能
軟體功能是指酶標儀所具有的對ELISA定性和定量測定及其他測定方式如酶標動力學、紫外和凝集等數據的統計分析並報告結果的功能。軟體功能是中高檔酶標儀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如果硬體方面區別不大,則軟體就成為判定酶標儀優劣的惟一指標。對於用戶來說,好的軟體功能,對實際工作會有較大的幫助。ELISA定性測定,酶標儀如具有陽性判斷值(cut-off)及其測定「灰區」(即指測定吸光度處於cut—off周圍的一定區域,此區域內結果應為「可疑」)的統計計算功能,不但方便了實驗室工作人員,而且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因此,如目的是定量測定,則在酶標儀的軟體功能中,最好要有這種曲線回歸方程計算分析功能。其他諸如連點、直線等回歸計算,則可根據酶標儀的應用目的而定,如兼用於微量生化測定,則此類回歸計算就很有必要。此外,酶標儀兼做酶標動力學、凝集反應測定所需的軟體是否應具備,當然也應根據使用目的而定。由於此類軟體一般都較為昂貴,酶標儀常另外單獨按需配備,如果不是實驗室特殊需要,就不必強求這種軟體功能。
語言界面
通常進口的中高檔酶標儀人機對話多採用英文。這對於某些基層實驗室可能會存在語言方面的困難,從而難以最大限度地發揮酶標儀的作用。為解決這方面的問題,已有一些酶標儀採用了中文界面。這樣就大大方便了廣大基層實驗室技術人員的使用。綜上所述,盡管酶標儀的發展極為快速,種類繁多,功能也不斷加強,但其最根本的功用是不變的,即比色測定。大凡比色測定,其基本要求就是在一定吸光度范圍內要有好的測定準確性、線性和精密性。同樣的吸光度范圍,測定的准確性、線性和精密性越好則酶標儀亦越佳。而且,由於用於酶標儀比色測定的為多孔(通常為96孔)微孔板條,為保證測定的孔間重復性,則測定速度也是一個較重要的性能指標。至於其他如震板、溫育及有關的軟體功能,則是選配功能,不影響酶標儀其他的使用性能。答案來自
3. 汽車opd是什麼意思
應該是OBD,車載診斷系統(On-Board Diagnostics,縮寫為OBD,又譯車上自動診斷系統)。
這個系統將從發動機的運行狀況隨時監控汽車是否尾氣超標,一旦超標,會馬上發出警示。當系統出現故障時,故障(MIL)燈或檢查發動機(Check Engine)警告燈亮,同時動力總成控制模塊(PCM)將故障信息存入存儲器,通過一定的程序可以將故障碼從PCM中讀出。
根據故障碼的提示,維修人員能迅速准確地確定故障的性質和部位。
OBD,不僅涉及到汽車技術的本身,而且還會受油品等相關條件限制,同時也對駕駛者提出了更高的使用要求。OBD,對汽車是一次系統的革命。
工作原理
OBD裝置監測多個系統和部件,包括發動機、催化轉化器、顆粒捕集器、氧感測器、排放控制系統、燃油系統、EGR等。
OBD是通過各種與排放有關的部件信息,聯接到電控單元(ECU),ECU具備檢測和分析與排放相關故障的功能。當出現排放故障時,ECU記錄故障信息和相關代碼,並通過故障燈發出警告,告知駕駛員。ECU通過標准數據介面,保證對故障信息的訪問和處理。
主要類型
1、ALDL
ALDL為通用汽車公司開發的專利診斷系統的縮寫。屬於非標准化的第一代OBD-I系統。根據使用的發動機控制組件(又稱PCM,ECM或ECU)的不同,傳輸帶寬和介面略有不同。早期ALDL帶寬為160bit/s,後期增加到8192bit/s雙向傳輸。
2、M-OBD
M-OBD為豐田汽車推出的一代非標准化OBD系統。
3、OBD-II
OBD-II是基於OBD-I 的基礎上,增加了資料容量並將其標准化。OBD-II 明確定義了連接器型式、腳位、可用通信協議以及消息格式。
OBD-II同時也提供額外可監控汽車參數清單以及編碼方式說明。其中一個腳位從汽車電瓶受流給量測儀器,免去儀器外接電源的需求。為了避免因為儀器損毀造成資料消失,有些技師仍會外接電源給量測儀器使用。標准化的結果,同一儀器可以獲取不同汽車的行車計算機資料。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車載自診斷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