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傳動裝置有哪些安全防護措施
機床上常見的傳動機構有齒輪嚙合機構、皮帶傳動機構、聯軸器等。在齒輪傳動機構中,兩輪開始嚙合的地方最危險。在皮帶傳動機構,皮帶開始進入皮帶輪的部位最危險。
聯軸器上裸露的突出部分有可能鉤住工人衣服等,給工人造成傷害。為了保護機構設備的安全運行和操作人員的安全和健康,所採取的安全技術措施一般可分為直接、間接和指導性三類。
直接安全技術措施是在設計機器時,考慮消除機器本身的不安全因素;間接安全技術措施是在機械設備上採用和安裝各種安全防護裝置,克服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不安全因素;指導性安全措施是制定機器安裝、使用、維修的安全規程及設置標志,以提示或指導操作程序,從而保證作業安全。
傳動裝置的安全防護措施:
1、齒輪傳動的安全防護
齒輪傳動裝置必須裝置全封閉型的防護裝置。齒輪傳動機構沒有防護罩不得使用。防護裝置的材料可用鋼板或鑄造箱體,必須堅固牢靠,保證在機器運行過程中不發生振動。同時應便於開啟,便用機器的維護保養,即要求能方便地打開和關閉。為了引起人們的注意,防護罩內壁應塗成紅色,最好裝電氣聯鎖,使防護罩在開啟的情況下機器停止運轉。另外,上海鋌和建議大家機械設備防護罩殼體本身不應有尖角和銳利部分。
2、皮帶傳動的安全防護
由於皮帶摩擦後易產生靜電放電現象,故不適用於容易發生燃燒或爆炸的場所。皮帶傳動機構的危險部分是皮帶接頭處、皮帶進入皮帶輪的地方。皮帶傳動裝置的防護罩可採用金屬骨架的防護網,與皮帶的距離不應小於50mm,一般傳動機構離地面2m以下,應設防護罩。但在下列3種情況下,即使在2m以上也應加以防護:皮帶輪中心距之間的距離在3m以上;皮帶寬度在15cm以上;皮帶回轉速度在9m/min以上。皮帶的接頭必須牢固可靠。
3、聯軸器的安全防護
對聯軸器的安全要求是沒有突出的部分,即採用安全聯軸器。但這樣還沒有徹底排除隱患,根本的辦法是加防護罩,最常見的是防罩。軸上的鍵及固定螺釘必須加以防護,螺釘一般應採用沉頭螺釘。
Ⅱ 齒輪加工機床主要危險有害因素有哪些,發生傷害事故的類型,以及安全設施,安全技術及措施
玖玖泰豐,十年驗廠老品牌,助您一次性通過驗廠!以下資料由深圳玖玖泰豐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提供,
1.由於機械設備仍需人的操縱、監控和維護,機械設備的運轉是處於人機環境之中,從安全的角度出發,要保證人、機、環境的安全,必須協調人機關系,保證人、機的本質安全,遵循人機之間的安全規律,保證系統安全。
2.機械傷害的原因
n 如設計、製造、安裝、維護過程中存在的缺陷;
n 操作者對設備不熟悉,操作不當,安全操作意識不強
n 作業環境:如照明不良,場地狹窄等原因,使人處於不安全的潛在危險之中
3.機械傷害的特徵:
n 人與機械接觸並且人與機械之間有相對運動
n 機械對人的作用力超過了人的承受力
4.機械危險的部位
機械的危險部位指操作人員及手接近各種可動零部件、某些加工設備的加工區等
5.常見的危險部位:
(1)傳動部件間的嚙合處,如皮帶與皮帶輪、鏈條和鏈輪、齒輪等。
(2)旋轉軸。
(3)非連續零件如凸塊和孔處。
(4)相向旋轉部件的咬合處。
(5)旋轉和固定部件的咬合處.
(6)接近類型
(7)通過類型
(8)單向滑動
(9)旋轉部件與滑動部件之間
(10)運動的零部件、工件、刀具
如傳動機構、工作機構、可動件的運動區域、加工區。
(11)高速旋轉件
(12)過冷、過熱表面
6.常見的傷害形式:
1) 咬入
2) 擠壓
3) 碰撞
4) 擠
5) 剪
6) 夾
7) 割
8) 卡
9) 砸
10) 刺
11) 戳傷
7.機械事故的致因
n 機械的一個或幾個運動部件所傳遞的力
n 個人或人體的某一部分與機械的某一部分接觸
8.特種設備
(1)特種作業使用的機械;
(2)危險性較大,必須配備特殊的安全裝置才能使用的設備;
(3)危險和有害因素較大,需進行狀態監測,以確定其運行狀態是否安全的設備;
(4)屬於國家安全生產監察管理部門指定,其設計、製造、安裝、操作、維修都是安全監察部門審查、批准以及監督的設備。如:
n 鍋爐
n 壓力容器與壓力管道
n 廠內車輛
n 起重機械(電梯)等
9.預防對策
從安全工作的原則出發,為避免機械事故的發生,應採取預防措施及保護措施
n 預防性措施指防止事故發生所採取的措施
n 保護性措施是指在機械設備發生故障或事故發生時能減少或控制損失、降低事故的嚴重性
從總體上考慮,安全措施也可分為:
n 技術管理 預防機械事故的發生,針對危險隱患,採取有效的技術措施進行治理,達到機械設備本質安全或減小事故的損失
技術管理的原則
1)消除潛在危險原則:從本質上消除事故隱患,如採用新的工藝、新系統、新材料,改進現有機械設備,消除人體操作對象和作業環境的危險因素,最大可能地保證生產過程安全。
2)降低潛在危險度原則:在無法徹底消除危險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限制或減少危害程度。如手電筒鑽工具採用雙層絕緣措施,在高壓容器中安裝安全閥等措施。
3)閉鎖原則:在機械繫統中通過一些原器件的機械聯鎖或機電、電氣聯鎖,作為保障安全的條件。如沖壓機的安全互鎖器、接近開關等。
4)能量屏敝原則:在人與機械危險源之間設置屏障,防止意外能量作用到人體和物體上,以保證人和設備的安全。如皮帶輪防護罩,核反應堆安全殼等。
5)距離保護原則:當機械危害因素隨作用距離增加而減弱時,應盡量使人與危險源距離遠一些。如機加工廠區同類機床之間的布置距離不能太近等。
6)個體保護原則:根據不同性質的機械作業,配備相應的個人防護用品及用具,確保操作人員的安全與健康。例如安全帶、焊接護目鏡、絕緣手套、防護服等。
7)警告、禁止信息原則:用聲、光、色等其它標志作為傳遞組織和技術信息的目標,以保證安全。如警燈、報警器、安全標志、宣傳畫等。
8)其它原則
時間保護
薄弱環節
堅固性
代替人員
n 組織管理
系統整體性原則:由於安全工作是一項系統性、整體性很強的工作,涉及到企業生產過程的各個方面,因此要有明確的工作目標,綜合地考慮事故的原因,動態地認識安全狀態,落實措施有主次,要有效地抓好各個環節,並能適應變化的要求
計劃性原則:要有長期、近期的安全工作目標,並配套最終評價等方式形成閉環的安全管理模式。
其它原則
效果性
協調性
責任制
總之,要有效預防機械設備事故,應從設備的安全設計、技術措施等方面入手,按照國標採取具體的安全措施。
10安全裝置
10.1安全防護裝置
防止機械危險部位引起傷害
一旦操作者進入危險工作狀態,能直接對其進行人身安全保護
配備在生產設備上保障人員和設備安全的附屬裝置
10.2安全控制裝置
本身並不直接參與人身保護動作
一旦人員進入危險區,控制裝置對制動器進行控制,使機械停止運轉
控制裝置本身創造人手不可進入危險區的條件 如雙手操縱裝置
10.3防護裝置的 形式:
n 防護罩
n 網
n 屏
n 欄
n 固定式
n 開啟式
n 可調式
10.4安全控制裝置,按功能分:
n 連續監控
n 聯鎖
n 故障保險
n 緊急停車開關
11安全作業基本要求:
11.1 作業前
檢查、確認設備、工具良好、安全裝置有效、安全措施完備、潤滑良好,才能作業,先空車試運轉,確認正常才投料或載入
11.2 運行中
注意觀察運行狀況,如有異常應立即檢查並及時排除故障,不得帶故障運行,運行時不得離崗。
11.3 作業場所
n 場地整潔、地平不滑,有足夠的作業活動空間
n 通風良好,光線充足無眩光無閃爍
n 出入口及通道通暢、通道寬度不少於1米,物品堆放整齊不妨礙操作與通行
n 危險部位應設明顯醒目標志
n 坑池、孔洞、扶梯、高架走道平台等有墜落危險的部件應設護欄或蓋板
n 設備布置及物料堆放應便於緊急情況時人員撤離
11.4作業位置
n 不進入危險區
n 不得跨越運動的設備
11.5注意事項
不接觸運動的部件、工件、刀具
不得對運動件進行調整與測量
不得用手或用手持工具去制動運動件
不將物品放在可動件上
工件、刀具裝夾牢固,可調部件調整後應及時緊固。
11.6高處作業應有防人員、物品墜落的安全措施。
11.7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著裝安全
11.8停機結束工作或突然停電時,應關斷開關、退出刀具
12.安全檢查和生產會議
Ⅲ 什麼是造成機械傷害事故的主要原因
1、檢修、檢查機械忽視安全措施。如人進入設備檢修、檢查作業,不切斷電源,未掛不準合閘警示牌,未設專人監護等措施而造成嚴重後果。也有的因當時受定時電源開關作用或發生臨時停電等因素誤判而造成事故。也有的雖然對設備斷電,但因未等至設備慣性運轉徹底停住就下手工作,同樣造成嚴重後果;
2、缺乏安全裝置。如有的機械傳動帶、齒機、接近地面的聯軸節、皮帶輪、飛輪等易傷害人體部位沒有完好防護裝置;還有的人孔、投料口絞籠井等部位缺護欄及蓋板,無警示牌,人一疏忽誤接觸這些部位,就會造成事故;
3 、電源開關布局不合理,一種是有了緊急情況不立即停車;另一種是好幾台機械開關設在一起,極易造成誤開機械引發嚴重後果;
4、機械設備帶病運行,不符合安全要求;
5、在機械運行中進行清理、卡料、上皮帶蠟等作業;
6、任意進入機械運行危險作業區(采樣、幹活、借道、揀物等);
7、不具操作機械素質的人員上崗或作業人員操作失誤。
機械的不安全狀態,如機器的安全防護設施不完善,通風、防毒、防塵、照明、防震、防雜訊以及氣象條件等安全衛生設施缺乏等均能誘發事故。動機械所造成的傷害事故的危險源常常存在於下列部位:
1、旋轉的機件具有將人體或物體從外部捲入的危險;機床的卡盤、鑽頭、銑刀等、傳動部件和旋轉軸的突出部分有鉤掛衣袖、褲腿、長發等而將人捲入的危險;風翅、葉輪有絞碾的危險;相對接觸而旋轉的滾筒有使人被捲入的危險。
2、作直線往復運動的部位存在著撞傷和擠傷的危險。沖壓、剪切、鍛壓等機械的模具、錘頭、刀口等部位存在著撞壓、剪切的危險。
3、機械的搖擺部位又存在著撞擊的危險。
4、機械的控制點、操縱點、檢查點、取樣點、送料過程等也都存在著不同的潛在危險因素。
Ⅳ 機床都有哪些常見事故
1、設備接地不良、漏電,照明沒採用安全電壓,發生觸電事故。
2、旋轉部位回楔子、銷答子突出,沒加防護罩,易絞纏人體。
3、清除鐵屑無專用工具,操作者未戴護目鏡,發生刺割事故及崩傷眼球。
4、加工細長桿軸料時,尾部無防彎裝置或托架,導致長料甩擊傷人。
5、零部件裝卡不牢,可飛出擊傷人體。
6、防護保險裝置、防護欄、保護蓋不全或維修不及時,造成絞傷、碾傷。
7、砂輪有裂紋或裝卡不合規定,發生砂輪碎片傷人事故。
8、操作旋轉機床戴手套,易發生絞手事故。
Ⅳ 安全事故案例
一、起吊孔無護欄 不慎墜落死亡
某廠更換皮帶打開起吊孔,僅用尼龍繩設置起不到任何防護作用的簡易圍欄,一清理積煤人員從起吊孔墜落死亡。
簡要經過
某廠檢修人員為更換輸煤皮帶打開吊砣間的起吊孔(標高25m),僅用一條尼龍繩作為簡易圍欄。1月17日上午,工作負責人於某帶領岳某等人到達吊砣間,進行疏通落煤筒工作,雖發現起吊孔未設圍欄,未採取防護措施,便開始作業。一工作人員用大錘砸落煤筒,岳某為躲避大錘後退時,從起吊孔墜落至地面(落差25m),搶救無效死亡。
原因及暴露問題
1.檢修人員打開起吊孔,未設安全可靠的剛性臨時圍欄;
2.雖用尼龍繩設簡易圍欄,但過於松動,垂落在地,起不到任何防護作用;
3.工作負責人帶領作業人員到達現場,雖發現臨時圍欄起不到任何防護作用,未要求檢修人員設置可靠的剛性臨時圍欄;
4.工作負責人在臨時圍欄起不到任何防護作用的情況下,也未採取其他防護措施,盲目組織開工。
事故圖片及示意圖
二、吊孔打開無圍欄 人員掉入險喪命
某廠一工作人員不慎踏入未設圍欄的起吊孔(12.6米),集中生智,雙手抓住起吊孔中間的工字梁,撿回一條命。
簡要經過
某年12月26日上午,某廠進行吊裝作業,檢修人員將發電機平台附近的起吊孔(12.6米)打開後未設置臨時圍欄,設一人看護。距起吊孔約0.5米處臨時放置一臨時鐵棚工作間,從鐵棚內出來一位工作人員,踏入起吊孔,手臂抓住起吊孔中間的工字鋼樑上,懸在空中,撿回一條命。
原因及暴露問題
1.打開起吊孔,未設置安全可靠的剛性圍欄;
2.臨時鐵棚工作間放置位置不當,距起吊孔過近;
3.現場看護人未起到看護作用;
4.鐵棚內出來的工作人員未注意腳下情況。
事故圖片及示意圖
三、安全意識淡薄 擅進煙道墜落
某廠一焊工在工作負責人正在辦理工作票手續時,擅自進入照明不足的鍋爐煙道,從無防護設施的煙道豎井墜落死亡。
簡要經過
某年3月22日下午,某廠項目部進行鍋爐電除塵消缺工作中,工作負責人派焊工陶某(未滿18歲)和王某進行焊接作業。工作負責人尚在辦理工作票手續時,陶某擅自進入照明不足的鍋爐煙道,從無防護設施的煙道豎井墜落(落差9.5m),搶救無效死亡。
原因及暴露問題
1.陶某安全意識淡薄,在未辦理完工作票手續的情況下,擅自進入鍋爐煙道;
2.焊工陶某年齡不滿18歲;
3.鍋爐煙道臨時照明不足,豎井未設臨時圍欄。
事故圖片及示意圖
四、運行檢修嚴重違章 設備試運摔死一人
某廠斗輪機檢修試運和重新處理缺陷,未按規定履行工作票手續,導致一人死亡。
簡要經過
某廠輸煤運行和維護工作分別由兩個項目部承擔,事故前,斗輪機發生故障,維護項目部辦理工作票進行檢修。檢修中擅自增加一名工作班成員(死者),未履行手續。
3月9日上午,斗輪機檢修完畢,檢修人員未按規定押回工作票,只是和運行人員口頭聯系,試運斗輪機。試運中,檢修人員發現斗輪機仍有缺陷,未按規定重新履行工作票手續,只是給司機打手勢要求停止斗輪機運行。斗輪機停運後,二名檢修人員進入斗輪機的輪斗內處理缺陷。
司機突然想起斗輪機需連續試運,沒有到就地檢查斗輪機是否具備啟動條件,只是在司機室瞭望,便啟動斗輪機。導致一名人員被旋轉的斗輪帶起甩到倒流板的篦子上死亡,另一名人員從斗輪上跳下來,撿了一條命。
原因及暴露問題
1.檢修人員嚴重違章,試運設備不押票,只是和運行人員口頭聯系;
2.運行人員嚴重違章,同意檢修人員不押票試運,啟動設備前不認真檢查;
3.檢修人員嚴重違章,已經傳動的設備再次檢修,仍然不辦理任何手續;
4.檢修人員嚴重違章,工作班成員變更隨意,不履行手續;
5.沒有對項目部履行管理責任,運行和維護項目部管理混亂。
事故圖片及示意圖
Ⅵ 常見的因機械傷害造成的工傷事故有哪些
例如觸電、墜落、撞擊、失控、坍塌等事故
Ⅶ 懇求 :電氣事故案例分析
1,事故分析:可以肯定這是一起6KV斷路器故障引起的事故。在控制室拉開碎回煤機斷路器,雖然燈光指示答已分閘,但實際上由於連桿脫落或斷裂,斷路器有兩相未脫開,造成碎煤機兩相運行,電動機轉矩下降,轉速下降(依靠慣性運轉),電流異常增大,數分鍾後線圈嚴重發熱冒煙。由於斷路器傳動部件失靈,用事故按鈕當然也不能分閘。最後時間長了,碎煤機電動機著火,只能停母線處理。
2,防範措施:6KV斷路器傳動部件失靈是經常發生的,特別是對一些操作頻繁的設備要加強檢查和維護。運行人員遇到這類異常要沉著冷靜,正確分析並注意人身安全。
Ⅷ 金屬切削機床的常見事故
(1)設備接地不良、漏電,照明沒採用安全電壓,發生觸電事故。
(2)旋轉部位楔子、銷子突專出,沒加防護罩,易絞纏屬人體。(3)清除鐵屑無專用工具,操作者未戴護目鏡,發生刺割事故及崩傷眼球。
(4)加工細長桿軸料時尾部無防彎裝置或托架,導致長料甩擊傷人。
(5)零部件裝卡不牢,可飛出擊傷人體。
(6)防護保險裝置、防護欄、保護蓋不全或維修不及時,造成絞傷、碾傷。
(7)砂輪有裂紋或裝卡不合規定,發生砂輪碎片傷人事故。
(8)操作旋轉機床戴手套,易發生絞手事故。
Ⅸ 傳動裝置常見的損壞形式有哪些
內燃抄機只能在無負荷情況下起動襲,而且啟動後的轉速必須保持在最低穩定轉速上,否則即可能熄火,所以在汽車起步之前,必須將發動機與驅動輪之間的傳動路線切斷,以便起動發動機。發動機進入正常怠速運轉後,再逐漸地恢復傳動系的傳動能力,即從零開始逐漸對發動機曲軸載入,同時加大節氣門開度,以保證發動機不致熄滅,且汽車能平穩起步。剛學駕駛車的朋友應該有比較深的認識吧,起動時忘踩離合或者離合放得太快就會"死火"。此外,在變換傳動系傳動比檔位(換檔)以及對汽車進行制動之前,都有必要暫時中斷動力傳遞。為此,在發動機與變速器之間,可裝設一個依靠摩擦來傳動,且其主動和從動部分可在駕駛員操縱下徹底分離,隨後再柔和接合的機構--離合器。
同時,再汽車長時間停駐時,以及在發動機不停止運轉情況下,使汽車暫時停駐,傳動系應能較長時間中斷傳動狀態。為此,變速器應設有空擋,即所有各檔齒輪都能自動保持在脫離傳動位置的檔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