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用如圖所示的裝置來提升重物。
2.4-2.8秒這段時間內抄該裝置上升距離為
h=0.75-0.55=0.2m
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為W=Gh=1*0.2=0.2J
它的效率是η=W/UIt=0.2/4*0.2*(2.8-2.4)=0.625=62.5%
『貳』 某工程組設計的利用汽車提升重物的裝置如圖甲所示,圖中支架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當汽車以拉力F1勻速豎直提
(1)由W-t圖象可知,=2s時,W1=1.8×104J,W2=0.9×104J,
由P=
可得,相同時間內兩次汽車拉力的功率之比:
=
=
=
=
,
由P=
=
=Fv可得,汽車兩次的拉力之比:
=
=
×
=
×
=
;
(2)由圖可知,n=2,
∵η=
×100%=
×100%=
×100%=
×100%,
∴
=
=
×
=
×
=
,
∵不計繩的重力,不計滑輪與軸的摩擦,
∴滑輪組的
機械效率:
η=
×100%=
×100%=
×100%,
∴
=
=
×
=
×
=
,
整理可得:G
動=2G
2-3G
1=2×
G
1-3G
2=
G
1,
則η
1=
×100%=
×100%=70%,η
2=
η
1=
×70%=80%.
答:(1)F
1:F
2為2:3;
(2)機械效率η
1為70%,η
2為80%.
『叄』 某科技小組設計的提升重物的裝置如圖甲所示.圖中水平桿CD與豎直桿EH、DI組合成支架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小
設物體A受的重力為GA,物體B受的重力為GB,動滑輪受的重力為G動.勻速提升物體A時,以物體A和動滑輪的整體為研究對象,受力分析如甲所示.勻速提升物體B時,以物體B和動滑輪的整體為研究對象,受力分析如乙所示.

1 |
4 |
GA=80%.
答:(1)F
1與F
2的比值是5:4.
(2)η
1=80%.
『肆』 如圖所示,學習滑輪知識後小明設計了一個滑輪組將重物從地面提升到二樓,如果小明站在地面,請畫出繩子的
由於小明要站在地面上,所以從小明的手開始,先繞過定滑輪,然後再依次繞過動滑輪和定滑輪的框架鉤,此時有兩段繩子承擔物重,如圖:
『伍』 如圖是某科技小組設計的一個提升重物的裝置,CD是一個以O點為轉軸的水平杠桿,CO:OD=3:2。滑輪組固定在
(1)200N(2)87.5%(3)137.5N
『陸』 (2014懷柔區二模)如圖所示是某科技小組設計的一個提升重物的裝置,CD是一個以O點為轉軸的水平杠桿,CO
(1)因為在勻速提升重物、B的過程中,電動機的功率保持不變,因為P= = =Fv,所以: P=F 1×3v 1=F 2×3v 2,解得:F 1:F 2=v 2:v 1=4:5, 又因為F 2-F 1=50N,所以F 1=200N,F 2=250N; (2)以動滑輪和重物A整體為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如圖所示.  3 | 2 | |
=862.5N,
以配重E為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如圖3所示.
F
D2+N
2=G
E得:配重E對地面的壓力:N
2=G
E-F
D2=m
Eg-F
D2=100kg×10N/kg-862.5N=137.5N.
答:(1)拉力F
1的大小為200N;
(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
1為87.5%;
(3)配重E對地面的壓力為137.5N.
『柒』 如圖所示為某提升重物裝置簡化圖,上方固定著一個三角形結構的支架.圖中硬桿OA可繞A點且垂直於紙面的軸
(1)由牛頓第二定律得:FT-mg=ma
代入數據解得:FT=m(g+a)=20×(10+2)N=240N;
(2)由平衡專條件得:FN+FT=Mg
代入數據得:FN=Mg-ma=80×10-20×2=560N;
由牛頓第三屬定律得:人對地面壓力大小為560N;
1
『捌』 為了將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G=90N的重物提升到高處,小明同學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滑輪組裝置.當小明
由圖可知在2~3s內,重物做勻速運動,v3=2.50m/s,拉力F3=40N,
從動滑輪上直接引出的繩子專股數(承擔物重的屬繩子股數)n=3,
拉力F的作用點下降的速度v3′=3v3=3×2.50m/s=7.5m/s,
拉力做功功率(總功率):P總=
=
=F
3v
3′=40N×7.5m/s=300W;
從丙圖可知,物體在2~3s內做勻速直線運動,由圖乙可知此時的拉力F
3=40N,
根據F=
(G
物+G
動)可得:
G
動=nF
3-G
物=3×40N-90N=30N,
在0~1s內,拉力F
1=30N,把動滑輪和重物看成整體,則這個整體受到向下的重力、向上的支持力以及三根繩向上的拉力作用處於靜止狀態,
F
支+3F
1=G
動+G
動,地面對物體的支持力:
F
支=G
動+G
物-3F
1=30N+90N-3×30N=30N,
根據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重物對地面的壓力:
F
壓=F
支=30N,
對地面的壓強:
p=
=
=1000Pa;
故答案為:30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