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防雷檢測標准
根據《建築物防雷裝置檢測技術規范》(GB/T 21431-2015)的規定,建築物防雷檢測主要分為以下八項:回
1.建築物的防答雷分類
2.接閃器
3.引下線
4.接地裝置
5.防雷區的劃分
6.雷擊電磁脈沖屏蔽
7.等電位鏈接
8.電涌保護器(SPD)
B. 避雷檢測有強制的國家規定嗎 什麼依據
是的,避雷檢測有強制的國家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雷減災管理辦版法》中第四章防雷檢測權
第十九條,投入使用後的防雷裝置實行定期檢測制度。防雷裝置應當每年檢測一次,對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場所的防雷裝置應當每半年檢測一次。
第二十條,防雷裝置檢測機構的資質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主管機構負責認定。
第二十一條,防雷裝置檢測機構對防雷裝置檢測後,應當出具檢測報告。不合格的,提出整改意見。被檢測單位拒不整改或者整改不合格的,防雷裝置檢測機構應當報告當地氣象主管機構,由當地氣象主管機構依法作出處理。
防雷裝置檢測機構應當執行國家有關標准和規范,出具的防雷裝置檢測報告必須真實可靠。
第二十二條,防雷裝置所有人或受託人應當指定專人負責,做好防雷裝置的日常維護工作。發現防雷裝置存在隱患時,應當及時採取措施進行處理。
第二十三條,已安裝防雷裝置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主動委託有相應資質的防雷裝置檢測機構進行定期檢測,並接受當地氣象主管機構和當地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管理部門的管理和監督檢查。
參考資料: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雷減災管理辦法_網路
C. 建築物防雷裝置安全檢測主要執行的規范及標准有哪些
建築物防雷裝置安裝技術規范----安裝是沒有規范的,只有(典型的)圖集,檢測才有規范:
建築物防雷裝置檢測技術規范gb/t
21431—2008
D. 中國石油化工防雷防靜電檢修有哪些規范
做好檢測前的准備工作,了解被測單位的生產流程和產品性能,根據有關防雷規范,確定防雷類別。根據被測對象的特點制定防雷檢測的方案。
防雷及防靜電接地檢測中需注意的要點
2.1防直擊雷裝置檢測
2.1.1化工企業建築物上防雷裝置及建築物內部設施防雷裝置的檢測應按照《建築物防雷裝置檢測技術規范》的規定進行檢測;在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中,其電力設備防雷裝置應根據《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的規定進行檢測。在這些檢測工作中,要特別注意檢測排放爆炸危險氣體、蒸汽或粉塵的放散管、呼吸閥、排風管等的防雷保護情況。此時需區別放散管等有無管帽情況,當有管帽時保護范圍應按《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2000年版)表3.2.1確定;若無管帽,接閃器與排放管的間距應符合《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2000年版)第3.2.1條規定,若條件允許,最好設置在距排放管5米以外,其保護范圍如圖1所示。在第一類防雷建築物的檢測中,還要注意檢測防雷裝置地網的獨立性及與周圍金屬物的間距等的設置情況。
2.1.2除一些常規的建築物防直擊雷裝置外,化工企業中更多的是一些戶外化工裝置的防 雷設施的檢測。規范明確規定,露天布置生產工藝裝置,當金屬罐(管)壁厚度_>4mm時,可 不設單獨的接閃器,但應有可靠接地,接地點不應少於2處;兩接地點間距不宜大於30米。 事實上,需要防雷的大部分金屬罐(管)壁厚都超過4mm,按規范要求只做防雷接地就可以 了。但在實際檢測工作中需注意,有些工藝裝置頂部有許多自控裝置,如電子自控閥、電子 流量計、電子溫度感測器等等,這些裝置所處的位置存在雷擊風險,應注意檢查其是否處於 直擊雷保護區內,有無防雷措施。
2.1.3化工企業內的儲罐環境中往往存在大量的腐蝕物質,新建時防雷防靜電裝置都能按 規范要求做好,但經過一段時間運行後,極易造成儲罐接地線(帶)等防雷裝置受腐蝕而失效 甚至斷開,對這類場所的檢測,1要注重連接截面的有效性和完整性,2要注意維保、重置後 的復位連接是否符合規范要求。
2.1.4化工企業中各類生產廠房(除第一類防雷建築以外)、戶外裝置,所有金屬設備、框架、管道、電纜金屬保護層(鎧裝、鋼管、槽板等)和放空管等,均應連接到防雷電感應的接地裝置上;專用引下線、混凝土柱子內的鋼筋,亦應在最高層頂和地面附近分別引出接到接地線(網)。
2.1.5新建的戶外工藝裝置都能按規范設置防雷防靜電裝置,但化工企業由其特殊性,往往會根據生產工藝要求不斷的技改會增設許多生產設備,如放散管、排風管、安全閥、呼吸閥、放料口、取樣口、排污口等等。對於爐區,塔區,非金屬外殼的靜設備區,高大、聳立(坐地)的生產設備,機器設備區的大型壓縮機、成群布置的機、泵等轉動設備,罐區,可燃氣(液)體裝卸站、粉、粒料桶倉,框架、管架和管線以及不能作為接閃器的金屬設備:冷卻塔、煙囪和火炬,戶外高處易遭受直擊雷的燈具和電器等等,均應檢測是否按相關防雷規范實施,接地是否符合標准要求。
2.2防雷電感應和防雷電波侵入裝置檢測
2.2.1可燃氣(液)體儲罐、工藝管線的溫度、液位等測量裝置的信號線,應檢查其是否用鎧裝
電纜或鋼管屏蔽,電纜外皮和鋼管是否與罐體可靠連接並接地。
2.2.2電力和自動控制、通信線纜,應檢查其是否用鎧裝電纜或鋼管屏蔽,電纜外皮和鋼管是否接地,有無安裝電涌保護器;電力和自動控制、通信線纜應分開敷設並設隔離屏蔽。
2.2.3電纜橋架是否採用金屬材料,在進出建築物處、轉彎處有無設置接地裝置。
2.2.4化工企業各類架空管道較多,要分清管道的使用性質(是否屬於易燃易爆環境),分別對
待。對易燃和可燃氣(液)體管道的法蘭、閥門的連接處檢測,首先應檢查是否要用金屬線跨接,其次檢查金屬跨接線是否完好,最後是測試過渡電阻。規范規定:過渡電阻值應卯.03Q。但由於金屬管道能構成多個電氣迴路,在實際檢測中測得的過渡電阻往往是多個迴路的並聯電阻,而不僅僅是跨接處的過渡電阻。筆者認為,多個迴路代表有多個雷電流泄放通道,只要並聯電阻值如.03fl,也能起到快速泄放雷電流的作用,其他迴路也充當了跨接線的作用,同樣能起到跨接兩端電阻so.03Q的作用,使跨接兩端基本處於等電位狀態,消除跨接處的雷電火花。
2.3防靜電接地裝置檢測
2.3.1對金屬罐、設備、管道防靜電接地裝置檢測,同樣應當重視連接過渡電阻以及接地連接的可靠和完整性;
2.3.2對易燃和可燃氣(液)體管道的防靜電接地裝置檢測,應重點檢查下列部位是否有防靜電接地:a進出裝置或設施處:b爆炸危險場所的邊界;c管道分岔處及長距離無分岔管道每隔一定距離;d管道泵及其過濾器、緩沖器等。
2.3.3對生產區域檢查時,要查看靜態和動態設備(包括管道)是否共用接地,檢查靜電導除裝
置的金屬接地連接網路;金屬配管中間的非金屬導體管段, 除需做特殊防靜電處理外, 兩端的金屬管應分別與接地干線相連,或用截面不小於6mm2的銅芯軟絞線跨接後接地;非金屬導體管段上的所有金屬件接地是否設置並可靠,如圖2所示;但金屬管段已作陰極保護處理的可不設防靜電接地。
2.3.4應檢查易燃物品裝卸場地有無設置供車、船用的防靜電接地裝置,並檢測其接地電阻是否符合要求。
2.3.5應檢查易燃工作場所的入口處有無設置消除人體靜電裝置,並檢查或檢測其是否符合相應技術規范要求。
2.4接地電阻的測試
2.4.1在定期檢測時,應注意檢查接地及連接材料的腐蝕程度,比較接地電阻阻值是否存在異常,查驗連接部位的堅固狀況。
2.4.2除第一類防雷建(構)築物應用獨立接地裝置外,其餘的防雷接地、防靜電接地、電氣設
備的工作接地、保護接地及信息系統的接地等宜共用接地裝置,接地電阻應gQ,如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並與上述系統共用接地,該接地電阻應s1Q。
2.4.3若是獨立布設的防雷接地裝置,一、二類建(構)築物要求其沖擊接地電阻<lOf2,電氣保
護接地電阻gQ。值得注意的是戶外化工裝置防雷接地電阻因裝置內化學產品爆炸危險性不同或行業要求不同而有所不同,如:《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2000年版)規定,有爆炸危險的露天鋼質封閉氣罐,其沖擊接地電阻不應大於30fl;而《氫氣站設計規范》規定,氫氣罐的沖擊接地電阻不應大於10Q;《石油庫設計規范》及《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旌工規范》規定,鋼油罐、液化石油氣罐及壓縮天然氣儲氣瓶組等的接地電阻不應大於10Q;等等。
2.4.4在防靜電接地電阻的檢測中,需注意其接地電阻因環境爆炸危險程度不同或行業要求不同而有所差異,應仔細查閱有關行業規范。如:氫氣站要求其接地電阻510Q;《石油庫設計規范》及《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規范》規定,地上或管溝敷設的輸油(氣)管道防靜電接地裝置宜與防雷電感應的接地裝置合用,其接地電阻s30Q,其它(專設)防靜電接地電阻s100Q;《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規定,每組專設的防靜電接地電阻宜<100Q。
2.4.5化工企業內地下金屬管道比較多,測試接地電阻時要尋找合適的布設輔助接地極的地方,盡量遠離地下金屬管網。各測試點測試時應按要求進行三次測量,取平均值為測試數據。
——源自《化工企業防雷及防靜電接地檢測工作探析》
E. 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防雷裝置檢測技術規范
有些專門的工具賬號和更好的進行檢測轉化很好的應用,所以這里還需要還憤怒呢。
F. 防雷裝置檢測技術規范 有人會嗎
建築物防雷裝置的檢測
接閃器的檢查
檢查接閃器的材質、規格(直徑、截面積、厚度)、防腐措施。
檢查接閃器上是否纏繞天線、電話線、電源線等電氣線路,接閃器與被保護物距離是否符合要求,接閃器架設是否穩固。
測試接閃器與每一根引下線的電氣連接及焊接質量,並測試接閃器的接地電阻。
檢查接閃器有無折斷、機械損傷、嚴重銹蝕現象,固定點支持件間距是否均勻,接閃器焊接是否符合要求。
除第一類防雷建築物外,對於利用屋頂金屬屋面作為接閃器的建築物,首先應檢查金屬屋面下是否有爆炸燃燒危險品,檢測金屬屋面的厚度是否符合現行規范要求,金屬板之間的搭接長度和金屬板與鋼梁之間的電氣連接是否符合現行規范要求。
引下線的檢查
檢查引下線的材質規格,敷設是否順直、穩固,是否沿最短路徑入地。若因條件限制必須拐彎處,拐彎弧度應為鈍角。
檢查引下線有無斷裂、機械損傷及嚴重銹蝕現象。
檢查引下線斷接卡做法是否符合標准圖集和設計要求。
檢查引下線上是否纏繞天線、電話線、電源線等電氣線路或與引下線平行的電氣線路。
檢查在易受機械損壞、防人身接觸的地方,地面上1.7m至地面下0.3m的一段接地線是否採用暗敷或用鍍鋅角鋼、改性塑料或橡膠管等保護措施。
檢查不同性質接地引下線之間是否直接連接,間距是否符合規范要求。
測試各引下線接地電阻。
接地裝置的檢測
仔細查看地網的施工資料,檢查接地體的埋設深度,接地體的材型規格。
用毫歐表檢測兩相鄰接地裝置的電氣連接
檢測相鄰接地裝置的共用接地系統或獨立接地系統是否達到本標准5.1.3.1的規定,首次檢測時應使用毫歐表對兩相鄰接地裝置進行測量。如測得阻值不大於1Ω,則斷定為電氣導通,如測得阻值偏大,則判定為各自為獨立接地。
測試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
檢查接地系統周圍是否有嚴重影響地網效果的因素,如高溫、化學腐蝕等。
檢查接地系統有無因挖土方、敷設其它管線路或種植樹木等人為破壞情況以及接地系統的填土有無沉陷情況。
防雷電感應及等電位連接裝置的檢測
檢查建築物屋頂廣告牌、水箱、風機、冷卻塔(基座)等金屬物體正常不帶電部分是否與屋頂接閃帶作好等電位連接。
檢查建築物內的設備、管道、構架、金屬地板、電梯軌道等大尺寸金屬物與共用接地裝置是否作好等電位連接。
檢查平行敷設或有交叉的金屬管道、電梯軌道、電纜金屬外皮等長金屬物其敷設凈距是否大於100mm,如不大於100mm,則應檢查兩長金屬物是否採用金屬線跨接。測試其跨接過渡電阻是否不大於0.03Ω。
檢查建築物在LPZ0和LPZ1區交界處是否設計總等電位連接裝置,並檢查總等電位連接帶的材型規格和總等電位裝置與接地裝置的連接質量。
對於建築物的低壓配電系統,應檢查配電線路是否全線埋地引入或穿金屬管架空引入,並檢查配電線纜及金屬管是否在進入建築物處與總等電位連接裝置相連接,進一步檢查其連接質量。
如因條件限制,架空配電線路在進入建築物前端一段距離改換一段埋地金屬鎧裝電纜或護套電纜穿鋼管直接引入建(構)築物時,應檢查電纜埋地長度和電纜與架空線連接處使用的避雷器、電纜金屬外皮、鋼管和絕緣子鐵腳等接地連接質量。
檢查進入建築物的金屬管道、電纜金屬外皮是否在進入建(構)築物處與建築物預留等電位端子板做好電氣連接,並檢查其連接質量。
測試第一類防雷建築物內長金屬物的彎頭、閥門、法蘭盤等連接處的過渡電阻,當過渡電阻大於0.03Ω時,檢查是否有跨接的金屬線,並檢查連接質量,連接導體的材料和尺寸。
檢查架空進入第一類和處在爆炸危險環境的第二類防雷建築物的金屬管道在進入建築物前是否每隔25m接地一次,進一步檢查連接質量,連接導體的材料和尺寸。
檢查建築物內豎直敷設的金屬管道及金屬物與建築物內鋼筋就近不少於兩處的連接,如已實現連接,進一步檢查連接質量,連接導體的材料和尺寸。
所有進入建築物的外來導電物均應在LPZ0區與LPZ1區界面處與總等電位連接帶連接,如已實現連接應進一步檢查連接質量,連接導體的材料和尺寸。
所有穿過各後續防雷區界面處導電物均應在界面處與建築物內的鋼筋或等電位連接預留板連接,如已實現連接應進一步檢查連接質量,連接導體的材料和尺寸。
檢查建築物配電系統低壓端各迴路中是否按設計審核及規范要求安裝電涌保護器,電涌保護器的配置及其參數是否符合要求。SPD的檢測應滿足5.5條的規定。
電磁屏蔽檢測
檢查屏蔽網格、金屬管、防靜電地板支撐金屬網格、大尺寸金屬件、房間屋頂金屬表面、立面金屬表面、金屬門窗、混凝土內鋼筋和金屬門窗框架的電氣連接,進一步測量屏蔽材料規格和尺寸。
檢查屏蔽層電氣連通狀況,金屬線槽宜全封閉,兩端應接地,測試其電氣連通。
檢查敷設的電纜,其屏蔽層兩端與各自建築物的等電位連接帶連接狀況,測試其電氣連通。
當系統要求只在一端做等電位連接時,檢查其是否採取兩層屏蔽,外層屏蔽應兩端接地。
信息系統防雷裝置的檢測
防直擊雷裝置的檢測
機房所在建築物的接閃器、引下線、接地裝置的檢測按本標准5.1條規定。
信息系統雷電防護等級的分級
應滿足GB50343-2004第4章雷電防護分級的規定。
電磁屏蔽
建築物、設備以及線路的屏蔽措施要求應符合GB/T21431-2008第5.6.1條的規定。
電磁屏蔽的檢測應滿足5.1.5.2條的規定。
接地、等電位連接的檢測
檢測機房內溫度、濕度、氣壓是否符合《電子計算機場地通用規范》的要求。
檢測電子計算機供電電源質量(頻率,諧波,漂移)是否符合《電子計算機場地通用規范》的要求。
檢測機房的防雷地、交流地、直流地、安全地應共用接地。有特殊要求的獨立接地按照獨立接地的要求進行檢測。
檢測等電位連接導體的材料規格應符合現行規范要求。
檢測進出信息系統機房的各種金屬管道、電纜屏蔽層、機房內的設備外殼、屏蔽槽、金屬門窗、吊頂等的等電位連接情況。
G. 加油站防雷檢測流程
接閃:避雷帶、網,盡量少用避雷針
等電位:所有設備、非帶電金屬物就近接地,應採回用多點接地答
接地電阻:盡量小,應小於1歐
防靜電:進出油口應有除靜電設施
防雷器:按規范要求配置T1、T2級防雷器,信號線路加裝D1級信號防雷器,工作場地的電源防雷器應有防起火裝置。
H. 防雷裝置檢測的要求和時間間隔是多少
根據中國氣象局第20號令《防雷減災管理辦法》第十九條 投入使用後的防雷裝置實行定期檢測制度。防雷裝置應當每年檢測一次,對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場所的防雷裝置應當每半年檢測一次。
檢查的內容如下:
1、儀器儀表鑒定或校準:檢查儀器、儀表鑒定證書、校準證書是否在有效期的范圍內,一般要求每台檢測儀器、儀表要納入計量的檢測,檢測單位可委託有計量認證資質的檢定單位進行常規的計量檢測,檢測合格的,由檢定單位核發給每台儀器、儀表一張計量認證合格證。
2、檢査儀器儀表電池:檢査儀器、儀表所使用的電池是否在正常值范圍,如果電池的電壓不足,則應立即更換新的電池如遇到在檢測中儀器、儀表的電池電力不足時,建議隨身攜帶一組與儀器、儀表相配套的備用電池。
3、檢查檢測設備外觀及其附屬設備:檢査檢測用測試線絕緣層是否有破損,如果有破損則應更換或採用絕緣膠帶對破損的部位進行處理,避免讓裸露的金屬線在檢測過程中碰到帶電物體或接地體產生危及人身安全或影響檢測數據情況出現如果發現檢測線某處斷開,可用萬用電表的電阻擋尋找檢測線斷開位置並做處理,以免影響檢測工作。
(8)汽車加油站防雷裝置檢測技術規范擴展閱讀
防雷裝置檢測順序可按先檢測外部防雷裝置,再檢測內部防雷裝置進行。
外部防雷裝置包括接閃器(接閃桿、接閃帶、接閃線、接閃網)、引下線、接地裝置、金屬門窗及屋面大型金屬物體的等電位連接。
內部防雷裝置包括各級電涌保護器(SPD)、屋內電子設備的等電位連接、電梯機房的等電位連接、均壓環、電子設備安全距離等。
外部防雷裝置和內部防雷裝置檢測完畢後應將每項檢測結果填人防雷裝置安全檢測原始記錄表中作為檢測的原始記錄。
防雷裝置檢測中的SPD是電涌保護器。
當電源採用TN系統時,從總配電盤(箱)開始引出的配電線路和分支線路必須採用TN-S或TN-C-S系統。
原則上電涌保護器(SPD)和等電位連接位置應在各防雷區的交界處,但當線路能承受頂期的電涌電壓時,SPD可安裝在被保護設備處。線路的金屬保護層或屏蔽層宜首先與防雷區交界處進行等電位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