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書籍裝置設計

書籍裝置設計

發布時間:2022-09-24 15:35:07

A. 書籍裝幀設計的設計要素

構圖的形式有垂直、水平、傾斜、曲線、交叉、向心、放射、三角、疊合、邊線、散點、底紋等。

B. 書籍裝zhen

裝幀(bookbinding and layout)

一部書稿在印刷之前,對書的形態、用料和製作等方面所進行的藝術和工藝設計。其內容包括開本 、封面、護封、書脊、版式、環襯、扉頁、插圖、插頁、封底、版權頁、書函在內的開本設計、封面設計、版面設計以及裝訂形式、使用材料等。封面設計一般由文字和畫面兩部分有機構成。書籍的裝訂形式與排式有關。中國大多是橫排書,採用的裝訂形式有精裝本、平裝本、單行本、合訂本、普及本、縮印本、袖珍本、特藏本、豪華本等。此外,還有飄口、圓角、包角、檢標、毛邊等裝式,書脊有圓脊和方脊之別。
出版專業術語。是指書籍的結構與形態的設計。裝幀的任務是決定一本書的形式,從里到外,從內容到形態達到完美和諧。書靠裝幀成型,沒有裝幀,就不成其為書。裝幀這個概念,不同於裝裱書畫、碑帖的「裝潢」,也不同於商品的「包裝」。裝潢與包裝是附加於商品之外的東西,而裝幀是精神產品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因此,書籍裝幀設計,首要考慮的問題是開型,即採用什麼開本。其次是編排,即書籍正文及其有關部分的格式(版式)設計。然後是裝訂方法,即用什麼材料。裝幀設計者的任務,既要考慮書籍在閱讀、攜帶、保存時的使用價值,也要考慮書籍的藝術感染力,即審美價值。裝幀是一種表現藝術。表現藝術只是烘托出一種意識、感情,造成一種美的情調、趣味,在潛移默化中發揮作用。裝幀的藝術就是通過開本、正文版式、封面、環襯、扉頁、裝訂形式等一系列的設計,以渲染一種情調、氣氛、意境,來表現某種門類的或某一具體的書籍的性格。書籍的裝幀藝術,還要注意現代感和民族風格。
古代的裝幀形式
早在簡策時期的圖書,就已經有一定的裝幀形式了。如贅簡(卷前空白不書的幾根簡)和標簡(背面標有篇名的最右一根簡)的使用,即被公認為是後世圖書中補頁和封面的起源。宋代印本書盛行以後,圖書的裝幀形式日趨完善。比如線裝本書冊結構,就有書衣、書簽、封面、封里、扉葉、襯葉、書腦、書背、書根、書角等名目。
「書衣」,俗稱「書皮」,即一冊書的表面裝紙,現代稱為「護封」或「包封」。一般用較硬而厚的彩色紙張或彩色絹綾做成,套在圖書封面之外,作為書的保護和裝飾之用。書衣有單葉、雙葉之分,單葉的稱「扣皮」,雙葉的稱「筒子皮」。
「書簽」,又稱「浮簽」,或稱「書皮題簽」,即書衣上所貼的紙簽,也有用絲織品的,用以題寫書名、卷數或冊數。
「封面」在書衣之後的第一頁,相當於現代的扉頁,又稱「書名頁」,常印有書名、作者名、出版者名、刊版時間等。尤重書名的書法及題寫人的署名,常常再用薄紙覆罩其上。
「封里」,俗稱「封二」,即封面的背面,多為空白,也有印有文字的。
「扉葉」,指書衣與封面之間的空白頁。加在前面的稱「前扉」,加在後面的稱「後扉」,也叫「副葉」。其功用可以保護正文書葉,還能防潮防蟲,所以又稱「護葉」。扉頁上還可題跋識語。
「襯葉」,指襯在書前書後的空白頁。
「書腦」,指線裝書書葉左右邊欄以外供鑽孔訂線的空白處。因為它是裝訂時的關鍵位置,書冊形式固定的樞紐,所以稱「書腦」。
「書背」,又稱「書脊」,指書葉裝訂縫合之處的側面,猶如一書的脊背。
「書根」,指每冊書最下端的側面切口部分。線裝書在書架上只能平放,因而藏書家就在書根上寫明書名、卷數或冊數,以便於檢查整理。
「書首」,又稱「書頭」,指每冊書最上端的側面切口部分。
「書角」,指一本書右側的上下兩隅。比較珍貴的書,在裝訂時常用湖色或藍色綾子將書角包起,稱「包角」。
「函」,又稱「函套」,用來裝置書籍。函套的種類有書套、紙匣、木匣、夾板等。「書套」以紙板為胎,內粘紙,外貼布,若四周上下六麵包嚴,稱「四合套」。在開函處製成月牙狀的,稱「月牙套」;在開函處製成雲狀或環狀的,稱「雲頭套」。「紙匣」以紙作原料,由內三面書匣與外五面匣套兩部分組成,從書匣的縱側面開啟,而在另一固定縱側面上書寫書名、著者、書號、卷、冊、函數等。「木匣」以楠木等硬木為材,製成五面封閉匣套,盛書時另用二塊木塊夾墊在書的上下。「夾板」,系從木匣簡化而來,用紙帶通過上下兩塊夾板上的扁孔,將書緊緊系牢。

C. 書籍裝幀設計思路及注意事項

刪繁就簡 這四個字對封面設計的構圖來說,尤為重要。封面設計最忌畫蛇添足。封面構圖的藝術語言越簡煉越好,一句話能說明白的就不要說兩句,兩句話能說明白的就沒有必要說上三句,「妙語者不必多言」。如果一幅封面的構圖能做到一筆不多,一筆不少,准確地表達精湛的藝術語言,是裝幀家們的不懈追求。比如,有些封面應是成功之作,但失於繁瑣,結果平平。就像有些電影鏡頭,本來在情節中通過人物的動勢、景物的襯托、音響的效果已使觀眾明情達意,但偏偏要加上許多對白、旁白。有的封而構圖為表現主題,用筆面面俱到,老怕畫不明白.就越想多畫,結果畫得越多,越畫不明白,成了惡性循環,弄得人們眼花繚亂而看不出優劣,最後必然適得其反。封而構圖的藝術語言應當言簡意賅: 「以少少許勝多多許」,「一滴水見大幹世界」。有的演員演戲,在一個感傷的情節中雖無 一言,但掉下一滴眼淚就能傳情給觀眾使之感受到她要述說的苦衷,「此時一淚勝千古」。一幅封而構圖的藝術浯言,也要像一滴眼淚那樣,「言有盡而意無窮」。封面設計的構圖要「先做加法,後做減法」。最後落筆應當簡約、鮮明、准確、生動。刪繁就簡是就藝術規律而言,決不是亂砍亂伐,否則會使構圖空之無物.單調無趣。

計白當黑 中國畫的構圖很講究「計白當黑」「寧空勿實」、「疏能走馬,密不透風」。古人的這些論述,對我們今天研究封面的構圖來說,非常有益。封面設計的構圖基本上由兩大部分組成,即實體形象和空白部分。空白是封面構圖中不可缺少的,就像繁雜的建築群中間要有一塊廣場、草坪一樣。
凡是成功的封面構圖,除了其它因素之外,無不在疏密、虛實上下功夫,「知白守黑,得其玄妙」也。在封面構圖中要善於利224 以調解統一,這種矛盾運動的形式所產生的節奏和韻律,能使封
面的構圖充滿著音樂性和抒情性,令人遐想飄然,正如德國大文學家歌德所說:「韻律好像魔術,有點迷人.甚至能使我們堅信不疑,美麗屬於韻律。」
象外之象 封面構圖的表現力的重要標志,就是看它能否超越自身,能否創造廣闊、深邃的藝術境界,意在畫外,撩動讀者的想像之弦,使之餘音裊裊。封面藝術的魅力和感染力,有時恰恰要到形式語言的外面去尋找,這種筆不到意到的藝術效果所體現出來的特有意境,能打破封而構圖的有限空間.使人感到咫尺千里、意象無窮的藝術境界;無形中似有形,無色中似有色,無聲中似有聲。美國作家海明威把文學創作比作飄浮在海洋上的冰山,認為用文字直接寫出的部分僅僅是露在水面上的1/8,而將隱藏在水下冰山的7/8留給讀者根據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想像力去探測、去挖掘、去理解、去回味、去補充。「冰山之喻」能啟迪作者如何去沖破圖解的模式、因襲的成規、偏狹的思路,去開拓與深化封面構圖的藝術容量。
採用象徵、寓意、比喻、隱喻等藝術手法都能使封面設計的構圖超越自身,象外之象,畫外之意,盡而有之。

字體布局 封面構圖與其它造型藝術形式的一個特殊區別,就是必須包含文字,其書名、作者名、社名都要有合理的布局。我國古代繪畫,注重詩、書、畫三位一體,「畫中有詩,詩中有畫」,「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中國畫構圖的題詩、落款的章法和布局,對我們今天研究封面設計的構圖,是尤為難得的典範。書籍封面的構圖,同中國畫的構圖形式,在圖與字的關繫上頗有相似之處,都是由於圖與字的完美組合相得益彰。一幅封面的構圖,離開了文字,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因為任何封面都是靠文字和圖象的有機結合來表現主題的,而書名又是對內容的高度概括。有的封面構圖雖然沒有圖象,但藉助書名等字體選擇安排巧妙,同樣能體現書籍的性質與特性.並富有美感。一幅完美的封面構圖,文字與圖象總是互為作用、和諧一致、情真意切、准確無誤,使文字在構圖中的位置達到只有此地絕無二處的境地,令人移動不得。同時要根據書籍的內容與構圖的需要來選擇字體,無論是美術字或書法字,都須與封面構圖的格調一致,恰如其分。

色彩
繪畫中的色彩,主張色相、色度、明暗、冷暖、面積等顏色的對比、調和與變化。繪畫色彩的方法論,對封而設計的色彩來說,是非常適用的。但是,封面設計是裝飾性的藝術,這種藝術形式的本身,決定了它的色彩的裝飾性。即使使用繪畫性的色彩手段,也必須進入裝飾。
封面設計的色彩,是體現書籍主題、表達情感、創造意境、激發讀者審美聯想的重要因素。封而藝術的情感,不能只靠形象來體現,還要有色彩的協奏,才能組成一曲優美的旋律,形成一首和諧的曲調。所以,研究與探討封面色彩的目的,就是要使其與立意、構圖協調一致的去創造感人的藝術形象。
封面藝術的審美價值,除了種種美學因素之外,色彩的視覺刺激和情感誘發,具有獨特的審美功能;一塊綠色就能激起人們對春天的嚮往,而藍色又能把人們帶人天空與大海的境界。色彩的情感表現所具有的這種主觀體驗形式和外在表現形式,正是客觀對人們自身關系的主觀反映。
一個封而作者,應當熱愛色彩,只有熱愛色彩,才能明了色彩的美感和內涵。每個人都可以利用顏色,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領略色彩的真諦。只有對色彩痴情的人,才有可能揭示它的奧妙,才能擴大色彩的思想和藝術視野,才能突破以單純再現對象為色彩手段的色彩觀念。
封面色彩要表達書籍的性質與特徵。
封面色彩也要激發讀者情感的波瀾。

符合性 封面的色彩必須符合書籍的特性,「隨類賦彩」,即什麼種類的書籍賦於什麼樣的色彩,是封面色彩藝術的基本規律。封面色彩具有從屬性質,它除了受到書籍內容的制約外,還受到立意、構圖、形象等形式因素的制約。一般的講,理論書籍封面的色彩要莊重而不呆板,小說書籍封面的色彩要含蓄而不晦澀,兒童讀物封面的色彩要活潑而不輕佻,青年讀物封面的色彩要明快而不飄浮等等。書籍的種類和性質決定了封面色彩語言的個性。色彩如果沒有個性.不但易於造成封面設計內容的混亂,而且也會給讀者帶來「不解之謎」。書籍封面的色彩好比人們的衣著,男人的、女人的、老人的、孩童的,都各自形成了不同的服裝色彩角度。所以,封面設計的色彩,既要符合其書,與書籍整體的風貌和格調一致,又不乏發揮封面作者的獨創性。

裝飾性 封面設計的色彩,主要是裝飾性的.而不是繪畫性的,即使運用繪畫性的色彩手段,也不能離開裝飾性的需要。
裝飾性的色彩方法,是注重色彩的色相和色值兩個方而的對比及整體色彩的調和.既講濃、艷、重,也講淡、雅、輕。利用顏色的相互作用創造出色彩的格調,格調高雅,就能使人心曠神怡。
裝飾性的色彩特徵,是簡煉、概括、含蓄、誇張。它既不是自然的再現,也不是隨意的塗抹。而是通過色彩的個性變化,創造出富有魅力的結構形態,給讀者以視覺上的層次美感。

筒約性 在人類現代生活中,非常講究高效率、高速度、快節奏,這不能不使人們的審美意識發生變化。就建築而言,過去那種繁彩鏤金的建築形式已被經濟、實用、簡約、明快的現代建築所代替。充滿在社會各個角落的商標廣告設汁,有些色彩繁瑣得令人眼花繚亂,信息傳遞速度受到直接影響。而精湛的商標廣告色彩總是使人一目瞭然,加快了信息傳遞的節奏。由此可見,封面設計的色彩必須緊隨時代的大潮.以最簡約、凝煉的色彩結構達到最美的色彩效果,「惜墨如金」,使其一色多能,一色多用,用之不盡,變之無窮。

象徵性 封面色彩採用象徵手法,也是一絕,它能啟迪讀者的藝術想像。就色相來說,紅色象徵著熾熱的激情,黃色象徵著明亮和光輝,藍色象徵著天空和海洋,綠色象徵著春天等等。但是,這種象徵只能是相對的,我們不能機械地把每一種顏色都打上一個象徵的印章,實際上也無此必要。我們探討的不是單色象徵,而是最終要體現在能否嫻熟地、創造性地進行色彩構成。在這個過程中,作者還要善於把生活感受、書籍內容、藝術技巧溶為一爐,使色彩所表現的書籍主題升華,從而形成美的色彩旋律.開拓新的色彩意境。
封面設計的色彩,是在特定的條件下,要求作者只能在一個32開張的固定空間里作顏色的選擇,去進行各種各樣的「形色統一」。這種在從屬性中去發揮創造性的色彩規律,有著自己獨特的藝術個性,封面作者只有深刻地認識到這一點,才能去使用它、創造它。

綜上所述,封面設計的藝術技巧主要為立意、構圖、色彩三大要素。三部分之間不是孤立存在的,不能機械地、單一地去理解,應當看到它們的內在聯系。立意、構圖、色彩在封面設計中的體現,是互相穿插、互相交替、互相影響、互為作用的,應渾然一體,溶為一爐。全面地掌握封面設計的形式法則,對於克服盲目性,提高自覺性,提高鑒賞能力和設計水平是有幫助的,但不能把它作為生搬硬套的公式,「文有法,而無定法」,「有法之極,歸之無法」,只有領略了法的真諦,才能駕馭它、改造它,才能不受法則的束縛,才能有敢於探索和創新的精神。
探討封面設計的藝術規律,還要清醒地認識到,當今時代的書籍裝幀藝術,已超越了自身,它融藝術、科技、經濟、文化等多學科為一體,已不再是對書籍內容的簡單重復和摹擬,而是在設計中最大限度地取得主動權,發揮獨創性,進而去進行新的開拓與嘗試,以便在藝術觀念更新的今天,趕上前進的步伐。
同時也應看到,豐富多彩的現代生活,使得文學作品的內容與形式具有多元化、多層次、多色彩、多樣性及不斷更新,這不能不對我們今天的封面設計產生強烈的影響,不能不使我們從一個嶄新的角度去思考:即用新的方法、新的技術、新的工藝、新的材料,進行新的嘗試。任何一種藝術流派的誕生.都有一個探索期、成熟期、衰亡期的過程,這是符合事物發展規律的。封面作者在這個時代的大潮中.只有更新裝幀意識,才能在裝幀形式和設計方法上突破成規,解脫「畫性難移」之苦。才能創作出別具異彩的封面作品來,為書籍添彩生輝。

D. 有關書籍裝幀設計的優秀書籍有哪些

書籍生產過程中的裝潢設計工作。又稱書籍藝術。書籍裝幀是在書籍生產過程中將材料和工藝、思想和藝術、外觀和內容、局部和整體等組成和諧、美觀的整體藝術。

定義編輯

書籍裝幀設計是書籍造型設計的總稱。一般包括選擇紙張、封面材料、確定開本、字體、字型大小,設計版式,決定裝訂方法以及印刷和製作方法等。

書籍裝幀設計是指書籍的整體設計。它包括的內容很多,其中封面,扉頁和插圖設計是其中的三大主體設計要素。


2設計原則編輯

有效而恰當地反映書籍的內容、特色和著譯者的意圖。符合讀者不同年齡、職業、性別的需要,還要考慮大多數人的審美欣賞習慣,並體現不同的民族風格和時代特徵。符合當代的技術和購買能力。


3封面設計編輯

封面設計是書籍裝幀設計藝術的門面,它是通過藝術形象設計的形式來反映書籍的內容。在當今琳琅滿目的書海中,書籍的封面起了一個無聲的推銷員作用,它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將會直接影響人們的購買欲。

圖形、色彩和文字是封面設計的三要素。設計者就是根據書的不同性質、用途和讀者對象,把這三者有機的結合起來,從而表現出書籍的豐富內涵,並以一種傳遞信息為目的和一種美感的形式呈現給讀者。

好的封面設計應該在內容的安排上要做到繁而不亂,就是要有主有次,層次分明,簡而不空,意味著簡單的圖形中要有內容,增加一些細節來豐富它。例如在色彩上、印刷上、圖形的有機裝飾設計上多做些文章,使人看後有一種氣氛、意境或者格調。

封面設計是書籍裝幀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

  1. 兒童類書籍形式較為活潑,在設計時多採用兒童插圖作為主要圖形,再配以活潑稚拙的文字,來構成書籍封面。

  2. 2.畫冊類書籍 開本一般接近正方形,常用12開、24開等,便於安排圖片。常用的設計手法是,選用畫冊中具有代表性的圖畫再配以文字。

  3. 3.文化類書籍 較為莊重,在設計時,多採用內文中的重要圖片作為封面的主要圖形,文字的字體也較為莊重,多用黑體或宋體;整體色彩的純度和明度較低,視覺效果沉穩,以反映深厚的文化特色。

  4. 4.叢書類書籍 整套叢書設計手法一致,每冊書根據介紹的種類不同,更換書名和主要圖形。這一般是成套書籍封面的常用設計手法。

  5. 5.工具類圖書 一般比較厚,而且經常使用,因此在設計時,防止磨損多用硬書皮;封面圖文設計較為嚴謹、工整,有較強的秩序感。

E. 你認為有哪些和書籍有關的裝置藝術

瑞士人 Hans Ingold 發明了 Compact Shelving [密集書架],利用地面軌道推移,的確節省了空間。不過找書時內,那種漫步其容中,偶遇佳作的機會就減少了很多。一眼望去, 倉箱可期的感覺也淡了不少。可見人們對書籍的感情不止於獲取知識的工具。很多人對古籍善本的愛好,一部分來自於它樸素卻富有內涵的外表,不過也僅止於外表所營造的氣氛。這種氣氛所帶來的愉悅感與漫步在宜家、品牌店、購物商城、沃爾瑪、博物館、公園、景區的感覺是一樣的。實際上每個人真正閱讀的書,累積不會超過一個書架。但這種氣氛依然是必要的。

F. 書籍設計有哪些性質

【設計】
書籍裝幀設計是書籍造型設計的總稱。一般包括選擇紙張、封面材料、確定開本、字體、字型大小,設計版式,決定裝訂方法以及印刷和製作方法等。
【正文】
正文版式設計是書籍裝幀的重點,設計時應掌握以下幾個要點:
1.正文字體的類別、大小、字距和行距的關系。
2.字體、字型大小符合不同年齡人們的要求。
3.在文字版面的四周適當留有空白,使讀者閱讀時感到舒適美觀。
4.正文的印刷色彩和紙張的顏色要符合閱讀功能的需要。
5.正文中插圖的位置以及和正文、版面的關系要恰當。
6.彩色插圖和正文的穿插要符合內容的需要和增加讀者的閱讀興趣。在設計過程中應掌握3個基本原則:有效而恰當地反映書籍的內容、特色和著譯者的意圖。符合讀者不同年齡、職業、性別的需要,還要考慮大多數人的審美欣賞習慣,並體現不同的民族風格和時代特徵。符合當代的技術和購買能力。
【封面】
封面設計是書籍裝幀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
1.兒童類書籍 形式較為活潑,在設計時多採用兒童插圖作為主要圖形,再配以活潑稚拙的文字,來構成書籍封面。
2.畫冊類書籍 開本一般接近正方形,常用12開、24開等,便於安排圖片。常用的設計手法是,選用畫冊中具有代表性的圖畫再配以文字。
3.文化類書籍 較為莊重,在設計時,多採用內文中的重要圖片作為封面的主要圖形,文字的字體也較為莊重,多用黑體或宋體;整體色彩的純度和明度較低,視覺效果沉穩,以反映深厚的文化特色。
4.叢書類書籍 整套叢書設計手法一致,每冊書根據介紹的種類不同,更換書名和主要圖形。這一般是成套書籍封面的常用設計手法。
5.工具類圖書 一般比較厚,而且經常使用,因此在設計時,防止磨損多用硬書皮;封面圖文設計較為嚴謹、工整,有較強的秩序感。
書籍裝幀設計是指書籍的整體設計。它包括的內容很多,其中封面,扉頁和插圖設計是其中的三大主體設計要素。
封面設計是書籍裝幀設計藝術的門面,它是通過藝術形象設計的形式來反映書籍的內容。在當今琳琅滿目的書海中,書籍的封面起了一個無聲的推銷員作用,它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將會直接影響人們的購買欲。
圖形、色彩和文字是封面設計的三要素。設計者就是根據書的不同性質、用途和讀者對象,把這三者有機的結合起來,從而表現出書籍的豐富內涵,並以一種傳遞信息為目的和一種美感的形式呈現給讀者。
當然有的封面設計則側重於某一點。如以文字為主體的封面設計,此時,設計者就不能隨意地丟一些字體堆砌於畫面上,否則只僅僅按部就班地傳達了信息,卻不能給人一種藝術享受。豈不說這是失敗的設計,至少對讀者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殊不知,沒有讀者就沒有書籍,因而設計者必須精心地考究一番才行。設計者在字體的形式、大小、疏密和編排設計等方面都比較講究,在傳播信息的同時給人一種韻律美的享受。另外封面標題字體的設計形式必須與內容以及讀者對象相統一。成功的設計應具有感情,如政治性讀物設計應該是嚴肅的;科技性讀物設計應該是嚴謹的;少兒性讀物設計應該是活潑的等等。
好的封面設計應該在內容的安排上要做到繁而不亂,就是要有主有次,層次分明,簡而不空,意味著簡單的圖形中要有內容,增加一些細節來豐富它。例如在色彩上、印刷上、圖形的有機裝飾設計上多做些文章,使人看後有一種氣氛、意境或者格調。

G. 書籍裝幀設計的設計歷史

中國古代書籍並沒有「裝幀」一詞,而是裝訂,即藝術設計和工藝製作的總稱。明代藏書家孫慶增在《藏書紀要》中論述了裝訂藝術:「裝訂書籍,不在華美飾觀,而應護帙有道,款式古雅,厚薄得宜,精緻端正,方為第一。」即書籍裝幀的原則是保護書籍完好,使閱讀功能和審美要求辯證地統一起來,而絕不是單純的裝飾華麗。這一原則對於現代的書籍裝幀仍然有著現實意義。
1、簡策形式(簡牘)
簡策,中國最早的書籍形式。始於周代(公元前11世紀)、盛於秦漢(公元前 3 世紀至 2 世紀) 用竹做的書,古人稱為簡策,用木做的書,稱為版牘 。
帛書裝幀的三種方法
帛書的裝幀目前已知的有三種:折疊,這種方法主要使用在面積較大的帛圖帛畫上;裝盒,這種帛書的書葉面積基本相同,呈長方形,寫好以後,按順序將書葉排列好,然後裝進一個方盒中。這種裝幀的意義,在於完全脫離了竹木簡編連成冊、捲起收藏的傳統習慣,為中國古籍逐漸向冊葉制過渡,創造了條件。卷裝,這種帛書還是模仿簡冊將所有書葉連接成一個長條,再卷收起來。由於帛書較軟,直接捲起來不太方便, 人們就用一根小板條或小棍粘在帛書的左端,以此為軸將帛書捲起收藏。有些帛畫為了觀賞,就在帛畫上端粘上一根葦桿作軸,中間拴上一根線,以便懸掛。
2、卷軸形式
出現於六朝,廣布於隋唐(公元4世紀至10世紀),卷是用帛或紙做的。四個主要部分:卷、軸、鏢、帶
3、經折裝和旋風裝(卷軸裝到冊頁裝的過渡形式)
唐代後期(公元 9 世紀)
經折裝,將長的卷子折成相連的許多長方形。
旋風裝,將經折裝的書前後用木板相夾。
宋元兩代有的折裝佛經與明清時代的折裝佛經書皮的裝法明顯不同:宋代裝在卷首、元代裝在卷尾,書皮寬度是書寬的兩倍還多,從左右兩個方向分別包裹整冊書籍。日本學者島田翰在其著作《古文舊書考》中講到的類似日本「囊草子」的大概就是這種裝幀。他以為這就是宋人張邦基在《墨庄漫錄》中提到的「旋風葉」。由於他敘述得不太清楚,以至後人根據他對旋風葉的解釋,認定用一張整張書皮包裹經折裝書籍右側、把書籍首、尾粘在一起的裝幀就是中國古書旋風裝。
4 、冊頁形式
發端於五代,沿至明清(公元 10 世紀至 20 世紀初)在我國的四大發明中,造紙術和印刷術是促進書籍發展的重要條件。
5、蝴蝶裝,一個版印就是一頁,書頁反折,使版心朝里,單口向外,並將折口一起粘在一張包背的硬紙上,有時用絲織品做為封面面料,翻動時像蝴蝶展翅,因而得名。
6、包背裝,近似與現在的平裝書。
線裝,不用整紙裹書,而是前後分為封面和封底,不包書脊,用刀將上下及書脊切齊,打孔穿線,訂成一冊。
7、現代書籍形態
平裝、精裝和多媒體光碟。

H. 書籍裝幀設計的裝幀形式

1卷軸裝,這是中國一種古老的裝幀形式,特點是長篇捲起來後方便保存,比如隋唐時期的經卷。
2經折裝,是在卷軸裝的形式上改進而來的,特點是一反一正的翻閱,方便了翻閱。
3旋風裝,是在經折裝的基礎上改進的,特點是像貼瓦片那樣疊加紙張,也需要捲起來收存。
4蝴蝶裝,是將書籍頁面對折後粘連在一起,像蝴蝶的翅膀一樣,不用線卻很牢固。

I. 有哪些和書籍有關的裝置藝術

之前把 Kindle 借人體驗,對方表示除了「非常像紙書」外,也沒有什麼感想。從書本身來看,書的內容、字體、排版、裝幀,書的結構和材料,都可以拿來做文章,比如 artist』s book gallery [藝術家手制書] 。結構可以折疊立體,字體排版可以為所欲為書,結構和材料更無限制,只要能拼成書的樣子即可。國內有像朱贏椿、皇甫珊珊設計的《蟲子書》 (豆瓣) 等。作為創作 / 傳播媒介,書是最方便——卻未必是最高效的手段。在物料觸感依然重要的今天,撐開一本書時,心中或多或少會有一份敬意。之前說是實體書店式微,後來逛購物商場,依然能找到一間裝修明亮的書店。入口擺放著頗有品味的暢銷書,輔以咖啡廳和文房具,收益似乎不是問題。怎麼樣才算是一本書呢?只有一頁算是書么?怎樣的書算裝置[這個問題不重要]。自出版 / 地下雜志 / 獨立雜志 [Zines] 一直處於邊緣狀態,也許在外形上不及正規出版社光鮮,內容沒有專題書籍豐滿,但卻是個人研究創作最稱手的媒介。不一定非要像勞森伯格這樣把書當磚使。

J. 關於書籍裝幀設計

Page Make是個專門的排版軟體,支持Word等文本的導入,但是上手慢。一般書籍都編製成PDF格式的電子書格式付印。

但是PDF格式的文件除了在線編譯就很麻煩。
CorelDRAW可以製作發布PDF文件,但是需要的步驟頁比較繁瑣。呵呵

閱讀全文

與書籍裝置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自控閥門儀表怎麼裝配 瀏覽:81
主通風振動檢測裝置 瀏覽: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裝置圖 瀏覽:745
清潔保養維護機械或電器裝置前 瀏覽:736
石灰石脫硫再熱裝置作用 瀏覽:780
鞋廠設備多少錢 瀏覽:444
閥門上開過力是什麼 瀏覽:353
汽車改裝排氣閥門開關控制盒壞了 瀏覽:662
燃氣灶離燃氣閥門距離圖 瀏覽:211
五菱宏光儀表盤上的表怎麼調 瀏覽:202
網課批註設備哪個好 瀏覽:938
鋒馭儀表台怎麼設置中文 瀏覽:3
氣動計數迴路應用於哪些設備 瀏覽:500
一種可測量磁感應強度的實驗裝置 瀏覽:884
多液力元件傳動裝置 瀏覽:37
夾具中分度裝置的作用 瀏覽:518
閥門cl4500是什麼意思 瀏覽:495
機械鍵盤軸有多少種軸 瀏覽:640
軸承厚度英文怎麼寫 瀏覽:427
什麼自來水閥門最耐用 瀏覽: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