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發電機的主要結構,電能來自哪裡,又去向何方
發電機的主要結構為轉子.定子(為磁鐵),直流發電機還有一個換向器,直流沒有。這是最基本的發電機模型結構。 電能主要來自金屬棒橫向切割磁感線,產生的電流。因為鐵一類的金屬中含有一種名為磁疇的物質(可名為電子),當他受到磁鐵的吸引時,本來亂動的磁疇會排列得很整齊,成了定向移動的電子,把金屬棒兩端用導線連接起來,這樣就產生了電能。產生的電流會順著導線走向形成交流電。
❷ 發電機為什麼能發出電
發電機就是將能量轉化為電能的機器.目前要產生電能有化學方式,物理方式.化學的例如電池.但主要轉換為電能的方式還是物理方式,就是閉合迴路在磁場中的運動.火力,水利,核能都是利用的這一原理.太陽能是利用光電效應來發電,應為物理方式的一種.
最簡單的手動的實驗室用的發電機就是把機械能轉換為電能,現在我們用的電有的來自是水電站,有的來自核電站,有的來自火電站,這其實就是一個能量轉移的原理。
閉合迴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作切割磁感線運動
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❸ 發電機的能量來源
一般來說發電機的作用是將一次能源轉變為二次能源,所謂的一次能源指的是熱能、風能等,通過熱量使齒輪轉動,從而產生動能帶動發電機,使電樞切割磁感線,從而產生電流。能量來源就是動能
❹ 發電機的電能輸入原動力電機嗎
電機是感性負載,它需吸納電網的有功及無功電流運行的,電力電容器並接在三相電源終端是產生無功電流的,這個無功電流補償提供給感性負載耗用,減少電網輸送,使電網線損耗降低,並可提高終端線路電壓,也可以提高變壓器的效率.電容器內部並接有電阻放電,只是放電時間略長些.
「只要原動力足夠大」是不是電動機時比如每分鍾1000轉,那改發電機後,只要達到每分鍾1000轉就可以?
可以這樣理解.
如何計算電容補償量舉例:
JSL-15-10-280KW電機的效率約為91%,功率因數約為0.81,若要在額定狀態下,將其功率因數提高到0.95,則需要補償電容器容量為:
補償前:COSφ1=0.81,φ1=0.6266,tgφ1=0.724
補償後:COSφ2=0.95,φ2=0.3176,tgφ2=0.329
Qc=Pe*(tgφ1-tgφ2)=280*(0.724-0.329)=110.6(Kvar)
取整,約需要補償120Kvar的電容器
式中cosφ——功率因數;
P——有功功率,kW;
Q——無功功率,kVar;
S——視在功率,kV.A;
U——用電設備的額定電壓,V;
I——用電設備的運行電流,A.
❺ 勵磁在發電機中起到什麼作用發電機發出的電從哪裡導出
勵磁就是產生磁場,勵磁機本身就是小型發電機,它產生電流供給大發電機轉子的線圈形成磁場,這個磁場轉動切割了大發電機的定子線圈,於是定子線圈的輸出端就有了電壓,發電機發出的電可以並聯到公共電網或者變壓器上。
❻ 電生磁實驗用的電從何而來既然利用電生磁的原理才發明了發電機,那之前證明電能生磁用的點從何而來
電的存在是很多的,很早便發現了電。在發現電磁感應之前,電對於人類其實也只是一個概念上的東西,真正大量用於我們的生活也就是發現了電磁(磁電)感應以後的事了。
1780年的一天,義大利解剖學家伽伐尼(LuigiGalvani)在做青蛙解剖時,兩手分別拿著不同的金屬器械,無意中同時碰在青蛙的大腿上,青蛙腿部的肌肉立刻抽搐了一下,彷彿受到電流的刺激,而如果只用一種金屬器械去觸動青蛙,就無此種反應。伽伐尼認為,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動物軀體內部產生的一種電,他稱之為「生物電」。
可見電生磁之前就已經有電了。
❼ 在發電機發電時,假如沒有用電的設備,它發的電到哪去了
在日常生活中,幾乎每時每刻我們都在消耗一種能源——電,眾所周知,我們所使用的電通常都是由發電機產生的,那麼一個有趣的問題就來了:在發電機發電時,如果沒有用電的設備,那麼它發的電到哪去了?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
通過這樣的正反饋,發電機的輸出電壓就會慢慢地升高,直到最後達到額定電壓,在這個時候就可以接入負載了。這也是一般的柴油發電機要求在啟動時必須要斷開負載端,直到輸出電壓穩定後才可以接入的原因。
簡單總結一下:在發電機工作時,如果沒有用電的電器,那麼它是不會對外輸出電能的,但它自己會有能量損耗,而對於同步發電機而言,它還會“偷偷地”發一些電,用於增強以及維持自己的磁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