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煉鋼LF爐精煉的原理是什麼能達到什麼樣的效果在精煉中需要什麼材料
LF說白了就是鋼包爐外精煉。
原理:LF是在ASEA-SKF法和VAD法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它採用氬氣攪拌,在大氣下用石墨電極埋弧加熱,再加上白渣精煉技術,組合而成。
效果:1.精煉功能強,適宜生產超低硫(脫硫效率可達50%~70%,至0.010%以下)、超低氧鋼(全氧可控制在(20~50)X0.0001%)。
2.具備加熱功能,升溫幅度大,溫度控制精確。
3.其具備攪拌、合金化功能,易於實現成分的窄控制。
4.精煉成本低。
5.設備簡單,投資少。爐體和電弧爐差不太多。
除冶煉超低C、S、N的鋼種外,特別適合軸承鋼、合金結構鋼、工具鋼、彈簧鋼等。
精煉原料:
鋼水、氬氣、石墨電極、合金線。渣:石灰、螢石、Ca-Si-C復合脫氧劑、鋁粒等脫氧劑。
㈡ 有誰知道,外徑9mm 內徑4mm 厚4mm的軸承是什麼規格型號的
這個型號應該是:684 ZZ(膠蓋) 或者2RS(鐵蓋)(取決於防塵蓋類型,即膠蓋還是鐵蓋)。
軸承:
軸承是當代機械設備中一種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撐機械旋轉體,降低其運動過程中的摩擦系數(friction coefficient),並保證其回轉精度(accuracy)。
按運動元件摩擦性質的不同,軸承可分為滾動軸承和滑動軸承兩大類。其中滾動軸承已經標准化、系列化,但與滑動軸承相比它的徑向尺寸、振動和雜訊較大,價格也較高。
滾動軸承一般由外圈、內圈、滾動體和保持架四部分組成,嚴格的說是由外圈、內圈、滾動體、保持架、密封、潤滑油 六大件組成。主要具備外圈、內圈、滾動體就可定意為滾動軸承。按滾動體的形狀,滾動軸承分為球軸承和滾子軸承兩大類。
㈢ 軸承鋼如何加工
軸承鋼加工的主要工藝是連鑄以及電爐冶煉+電渣重熔工藝冶煉,還有少量採用真空感應+真空自耗的雙真空或+多次真空自耗等工藝來提高軸承鋼的質量。
具體加工的工藝流程:50噸UHP電爐冶煉→60噸LF爐精煉→60噸VD爐真空處理→合金鋼矩形坯連鑄(260mm×300mm、180mm×220mm)→緩冷或熱送→軋材→精整→檢驗入庫。
相 關 簡 介
軸承鋼(Earing Steel)是用來製造滾珠、滾柱和軸承套圈的鋼。軸承鋼有高而均勻的硬度和耐磨性,以及高的彈性極限。對軸承鋼的化學成分的均勻性、非金屬夾雜物的含量和分布、碳化物的分布等要求都十分嚴格,是所有鋼鐵生產中要求最嚴格的鋼種之一。1976年國際標准化組織ISO將一些通用的軸承鋼號納入國際標准,將軸承鋼分為:全淬透型軸承鋼、表面硬化型軸承鋼、不銹軸承鋼、高溫軸承鋼等四類共17個鋼號。
㈣ suj2是什麼材料
suj2是高碳鉻軸承鋼。
日本JIS標准SUJ2高碳鉻軸承鋼,對應國標牌號GCr15,SUJ2高碳鉻軸承鋼,可全硬處理,硬度可達HRC58-61,具備了軸承的耐磨性,也加強了鋼性,加工性佳,並可直接加工成型,使用模次高於SKD-61HRC52全硬體2到3倍。在淬火、回火時尺寸變化不大,抗疲勞性能相當好。
suj2製作工藝簡介
1964年開始應用鋼包脫氣法,即把鋼包放在真空室內,通人惰性氣體進行攪拌,使其壓力下降到66點5Pa,0點5托實現脫氣,使鋼中氧含量從25到35乘10到6下降到15到20乘10點6,這種方法不足之處是使鹼性大的爐渣也同樣攪拌,鋼的純凈度難以最大限度地提高。
為解決此問題,1968年開始引進提升脫氣法RH法在13點3Pa0點1托的高真空下,鋼中的氫、氧被脫去,降低夾雜物,而爐渣不被卷人,60t高功率電爐的使用加上RH脫氣,使鋼中氧含量15到20乘10到6下降到8點3到15乘10點6。
1974年以後,為了配合超高功率電爐的合理使用,引進了鋼包精煉技術LF法,即鋼包帶有加熱、攪拌和真空脫氣裝置,在鋼包內完成還原期,形成還原性爐渣,並脫氧、脫硫、脫氫,還能控制鋼液溫度、鋼液的成分精度和澆注時間。
此階段UHP爐應用加LF加RH法聯合使用,使鋼中氧含量降到5到10乘10到6,這對於與連續澆注相匹配是必不可少的,此外,為進一步改善真空脫氣的效果,還開發和採用了霧化真空脫氣法、循環真空脫氣法通稱DH法生產真空脫氣軸承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