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煙葉採摘機採摘裝置的設計

煙葉採摘機採摘裝置的設計

發布時間:2022-09-20 00:36:25

1. 目前蘋果採摘存在哪些問題

我個人認為目前採摘機器的問題包括以下四點,

1、輔助採摘機械設計功能單一。現有輔助採摘裝置的基本原理類似於剪刀,採用長桿式或伸縮桿式結構,大多採用手持,在採摘刀具下一般都設有網兜,當果實落下兜住果實。一方面此類結構僅適用於採摘高處的果實,當果實位於高處,刀具是否能夠與果柄接觸存在不確定性,在一定程度上會傷及果實表面;一方面採摘效率極低,果農需要人工定位果柄與枝乾的位置,拉動手把等操作才能將果實摘下,若一個接一個把果實放入收集裝置,則消耗的時間更多,若一直存放在網兜中果實不僅受到下一個果實撞擊還會被枝乾等劃傷表面;另一方面仍需要人手動將果實放入收集裝置,反而增加了果農從網兜中拿取果實的步驟,增加了果農彎腰的次數,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勞動強度。目前我國的蘋果採摘主要還是靠果農用手一個一個將果實採摘下來,然後放入背簍或者身邊的籮筐中,在採摘高處果實時採用梯子,其勞動強度、採摘效率、果實完好率甚至超過一些輔助採摘裝置。

4、農機與農藝發展不協調。我國蘋果農藝發展落後於國外,我國蘋果主要分戶種植,難以形成大片成規模種植產業,同時種植的品種繁雜,種植的果樹植株不規則,這些都給機械化採收帶來困難。同樣,針對我國這種特殊的種植模式,機械化採收還不夠智能,靈活程度達不到科研人員和果農的要求,現階段蘋果採摘效率仍然不能滿足果農需求,且較為智能的機器人價格又較為昂貴,果農的承受能力有限,無法大面積應用,且不能保證其成本低於人工採收。所以現在蘋果採摘仍存在農藝發展水平與農機發展水平不協調的矛盾。

2. 煙葉如何自己加工好抽的方法

如果是農家院子里摘的煙葉,那就是在秋天以後用那個繩子把煙葉綁好,放在院子中間,自然曬干,然後他的陰液就非常的好抽。

3. 如何掌握特殊煙葉的采烤方法和要領

一、夾煙與裝煙 1、分類夾(編)煙 鮮煙配房要力爭做到全房鮮煙在品種、營養水平和成熟度等方面相同一致。煙葉要在一天內採摘、夾(編)、裝房並點火烘烤。2、夾(編)煙方法夾(編)煙時要將鮮葉葉柄對齊,自然鋪放到夾內,煙夾內鋪放煙葉厚薄要均勻,煙夾兩端適當加鋪。鋪滿後垂直穩准地將梳針插下,使全部梳針露尖、壓在木方的上方,然後將鐵絲圈套牢在距木方端頭30-40mm處將煙夾穩妥固定。3、夾(編〉煙數量使用針長140mm的竹木煙夾時,下部煙或葉片較小的煙葉,每夾夾鮮煙14-16公斤,中部葉16公斤左石,上部葉17-18公斤。使用普通煙竿編煙時,每竿編鮮煙12-15公斤,每撮煙葉4片在右。夾(編)煙密度要均勻,不宜過量或欠量。4、裝煙(1)氣流下降式烤房 變黃快的鮮煙及過熟葉、輕度病葉裝在頂層,質量好的鮮煙裝在中層和底層。(2)氣流上升式烤房 變黃快的鮮煙及過熟葉、輕度病葉裝在底層,質量好的鮮煙裝在中層和上層。(3)裝煙密度和數量 煙夾裝房時,相鄰兩個煙夾之間要力求緊貼;煙竿裝房時,相鄰兩竿的中心距100-120mm。每立方米裝煙室內空間宜裝煙60-70公斤。4、注意事項 在無法達到全房鮮煙素質完全一致時,起碼要做到同層素質基本一致;若煙葉數量(煙夾或煙竿數量)不足以裝滿各層時,空缺的掛煙位置要用木板鋪滿鋪嚴,不允許隨意拉大煙夾(竿)之間的間距而留下明顯的人為間隙。二、烘烤1、感測器(溫濕度探頭)掛置給濕球溫度水瓶注滿清水、並按要求塞置好紗布,將溫濕度感測器平穩掛置在頂層(氣流下降式烤房)或底層(氣流上升式烤房)的中部位置,感測器感溫頭懸掛高度以該層煙葉中部稍低(氣流下降式烤房)或稍高(氣流上升式烤房位置。2、烘烤操作(1)烘烤操作原則在自控儀的導烤下結合烤煙三段式烘烤工藝的要求實施烘烤操作。當鮮煙狀況或烘烤過程的變化出現偏差或異常情況時,則可對溫、濕度或時間進行合理的在線調節。自控儀則須按其說明書指引進行安裝和操作。(2)常規烘烤操作完成裝煙後要關嚴裝煙室大門及自動、手動進風門,及時點火烘烤,按自控儀的導烤或三段式烘烤工藝的要求控制烤房溫濕度和烘烤進程。(3)變黃階段煙葉變化要求:下部煙變黃程度達九成至九成半黃;中上部煙葉變黃程度達十成黃或接近十成黃,且十片凋萎塌架,勾尖卷邊、主脈開始變軟或達半變軟。干球溫度和濕球溫度控制:短時間急燒中火(可用煤,也可用柴草等),2-3小時內將烤房溫度提高到38℃,隨後壓火通風穩溫1-2小時,力求使濕溫升至36℃左右後停火、停風,間歇通風讓煙葉啟動變黃(每隔2-4小時通風30分鍾)。經15小時左石,當首層煙葉變黃約三成或煙層發生自熱後,則恢復小火和連續通風,使干溫回升到38℃進行長時間穩溫變黃,濕溫控制在36℃左石。當底層煙葉約六成黃時,稍加火力將干溫提高並穩定在40℃,濕濕控制在37-38℃加速煙葉變黃。當首層煙葉80%達黃片青筋時,進一步升溫並穩在42℃,濕溫穩定在38℃,直至首層煙葉達九成半至十成黃、葉片發軟,主脈始軟或半軟(失水量約35%)並基本完成變黃,可酌情轉入定色階段。風機操作:風機在點火階段及間歇通風階段宜高速運轉,漫長的變黃中段宜低速運轉,逐漸加快失水的變黃後段則宜轉為中高速運轉。注意事項:若煙葉變黃不夠,則延長保溫控濕時間,使煙葉按工藝要求變黃;若煙葉失水不夠,允許自控儀自動排濕或人工開啟進風門進行適當排濕,確保達到要求的溫濕度。(4)定色階段煙葉變化要求:首層煙葉葉片完全乾燥,其它層次煙葉葉片基本乾燥。干球溫度控制:干溫以2-3小時/1℃的速度升至54℃。若出現煙筋變黃慢或煙葉失水慢(含變黃階段失水不足),必須在45-48℃溫度段穩溫延長時間。待煙筋完全變黃,部分煙葉陸續小捲筒時,再以1-2小時/1℃(上部煙約3小時/1℃)的速度升溫至54-55℃,並穩溫直至葉片完全平燥。濕球溫度腔制:隨干球溫度上升,濕球溫度穩步上升且穩定在38-40℃。風機操作:風機高速運轉。由54℃穩溫的中段起,當各層的時片已基本乾燥後,則可酌情轉為中速。葉片乾燥不一致的補救:因供電電壓階段性偏低、風機風量不足、風機安裝軸線不對中、烤房分風斜坡欠平直對稱、鮮煙素質參差不齊、夾煙裝煙不勻、夾煙不牢中途掉葉後未妥善培堵漏等原因,在定色中、後期出現葉片乾燥嚴重不均勻時,要酌情掌握時機進行補救。補救方法有:①調整排濕口:將葉片乾燥快位置的排風口鋁合金頁門臨時封閉,把烤房內熱風導向葉片乾燥偏慢位置,促進該方位葉片乾燥。②提前降低風機轉速:在大部分煙葉基本完成定色後(即在54℃穩濕段),酌情提前將風機轉速調至中、低速,明顯降低循環風的流通量,削弱對流傳熱而增加熱輻射量,促進乾燥慢煙葉的脫水乾燥。但當全房煙葉的乾燥逐漸趨於一致後,則可恢復常規操作。注意事項:火候要循序加大,升溫要穩准;排濕自動進風門自由控儀控制,不配用自控儀或因停電自控儀無法工作時,則應據濕濕變化控制手動風門進行排濕。(5)干筋階段煙葉變化要求:全部煙葉的主脈充分乾燥。干球溫度控制:以每小時1℃的速度自55℃升至65-68℃並保持穩定,直至全房煙葉的主脈完全乾燥。濕球溫度控制:濕溫控制在40-42℃,直至烘烤結束。風機操作:風機宜中低速運轉。煙葉干筋遲緩的補救:干筋中後期若煙葉主脈乾燥過於遲緩,可將干球溫度控制在62-65℃、濕溫控制在40-41℃范圍內,然後間歇性地手動開、關手動進風門,使烤房內濕溫反復出現短時間偏高(甚至達到45℃,干溫也允許短時間超過68℃),以加速主脈水分的擴散蒸發,使全房煙葉完成干筋。注意事項:干溫超過60℃之後,由烤煙監控儀自動或人工手動逐漸關小進風門,將濕溫控制在43℃以內。3、特殊工藝措施(1)烘烤初期烤房加濕。烘烤水分特別少煙葉或變黃階段首次加熱後烤房濕度這不到要求時,可打開裝煙室大門或熱風室檢修門,向烤房的內地面潑灑清水,並適當延長加熱通風時間。(2)烘烤雨天採摘煙葉鮮煙表面粘附著較大量的水滴時,宜將首次加熱的溫度略為提高,並適當延長加熱通風時間,進行數次間歇排濕,將葉面附著水蒸發排出後再進入正常烘烤。4、通風操作(1)操作原則烤房點火後必須開動風機通風。火勢較小時風機可間歇運轉,火勢較大時則必須連續運轉,以將熱量及時送進煙層,並將煙層中煙葉蒸發出的水分帶到空間、或據工藝需要排至房外(在相對濕度超出工藝要求時)。(2)風機維護經常注意風機的運轉狀況是否正常,包括聲音是否異常、是否漏油、缺油,機架是否松脫等,發現異常狀況必須及時檢修排除。正常運行的情況下,每烤1-2房煙後需對風機加註滴點≥120℃的高溫潤滑油(如2#或3#復合鈣基脂、或其它高溫潤滑油等),以保持風機良好的潤滑狀態。(3)停電處理烘烤過程申,若在中火以上火候下出現較長時間的停風故障,必須及時採取有效的壓火、撤火措施。包括嚴關火門、嚴關煙囪閘板,打開加熱室頂部排熱窗和加熱室檢修門等。若停風故障在短時間內無法排除,必須用濕煤(常備不懈)嚴密壓火、封火,或將爐膛內的在燃煤筐撤出,以保證裝頂層煙葉不被燙壞和風機潤滑狀態不被破壞。5、火爐形式與燒火操作(1)火爐形式可用於密集烤房的火爐分型煤火爐和散煤火爐;型煤火爐可分蜂窩煤火爐和立式火爐;峰窩煤火爐可分單膛火爐和雙膛火爐;單膛懸浮式火爐可分鋼爐體爐和磚砌爐體爐,並都可做成對頭爐或隧道式爐,其中隧道式爐具較好的節烘效果。(2)燒火操作裝煤加煤、點火、控火等操作,要根據各烘烤階段的耗熱量需求及其趨勢、當時烤房內溫濕度走勢、火爐火候走勢、外界氣候狀況及走勢等,烘烤中應靈活恰當地選擇採取,以做到升溫靈敏、穩溫准確持續。並經常注意檢修養護,保持爐體、換熱器和爐門等供熱構件及其聯接處的密封防漏,以防風道與煙道間的相互串風干擾,影響烘烤工藝的實施。採用自動化監控儀烘烤時,要按儀器說明書的指引,做好火力的發揮與提前控制,以實現烘烤過程對干溫的准確控制。 收起

4. 煙葉烘烤技術

按烘烤過程分段介紹烘烤方法:

1、變黃階段

煙葉變黃階段要達到的目標是:葉片塌架變軟,變黃達到簧片青筋微帶青。

①基本工藝條件

干濕球溫度。點火後,以每小時升溫1℃的速度升溫至38℃,並保持穩定,誤差不超過1℃。干濕球溫度相差2℃~3℃,誤差不超過0.5℃;穩溫時間要視煙葉變化情況而定,一般為30~72小時,當煙葉達到8成黃左右時,以平均4小時升溫l℃速度,將溫度升到42℃,干濕差由2℃升到4℃左右,並延長時間,使煙葉達到既變黃又變軟。這段穩溫時間約為8~12小時。

堅持通風變黃階段要持續強制通風,風機先高速運轉2~4小時,然後低速連續運轉。縮小棚間溫、濕度差,促使各棚煙葉的變黃與乾燥盡可能均勻一致。

②靈活控制的因素,靈活控制升溫速度,通常雨天煙、薄煙、過熟煙、貪青煙或處於海拔較低的煙區,升溫宜快,適當縮短38℃前的低溫階段。而旱煙、厚煙、適熟煙、處於海拔較高煙區,升溫宜慢、相應延長38℃前的低溫階段。

靈活控制干濕差對素質不高、易於烤黑的鮮煙,應將干濕差擴大到3℃~5℃,這樣可以預防「硬變黃」現象。對素質較高、有烤青傾向的鮮煙,應縮小干濕差,保持在1℃左右,這樣可以杜絕烤青現象。

靈活控制變黃程度對品質優良、易於烘烤的鮮煙,可提高變黃程度達9~10成黃。對素質較差、不好烘烤的鮮煙,應將變黃程度降低到7~8成黃,讓沒有變黃的青色部分留給以後定色階段較高溫度下再變黃,這樣可以預防把煙烤黑。

2、定色階段定色階段要達到的目標是:適時適速定色,提高煙葉外觀等級質量和內在品質。要做到42℃葉片全黃,48℃葉脈全黃。在乾燥程度上要達到:50℃時葉片半干,54℃時葉片全乾。

①工藝條件轉火升溫。煙葉在42℃穩溫完成變黃要求之後,開始加大燒火,緩慢升溫,轉入定色階段,這個過程的轉換俗稱「轉火」。不適時轉火會出現烤黑或烤青煙現象,所以轉火時間的早或晚,升溫速度的快與慢,是定色階段關鍵環節。為了做到適時轉火升溫,煙農常採取分時段升溫方法,其操作要點是:以平均3小時升溫1℃的速度,用12小時將溫度由42℃升至46℃,濕球要穩定地保持在38℃~39℃。再以平均2小時升溫1℃的速度,用8小時左右時間將溫度由46℃升至50℃,濕球仍保持在38℃~39℃。然後,以平均每小時1℃的速度升溫到54℃,濕球要穩定在39℃~40℃間。最後,在54℃左右穩溫12~20小時,確保全炕煙葉乾片定色。

連續強制通風定色階段循環風機要持續高速運轉,保證熱量供給和濕空氣順利排除。當各層的葉片已基本乾燥後,可轉為低速運轉。

②靈活控制的因素靈活控制升溫速度,對於變黃快的煙葉,在轉火後應快速升溫定色。對於變黃慢的煙葉要慢速升溫定色,使殘留較多的青色在轉火後,靠更高的溫度和較慢的升溫速度完成變黃和定色。靈活控制干濕差,對於素質高、烘烤潛質大的鮮煙葉,要採用相對較高的濕球溫度,確保煙葉進行充分和完善變化,實現烤黃、烤熟、烤香。比如在38℃~42℃時,干濕差可以達到3℃;42℃~50℃時,濕球穩定在39℃;50℃~54℃期間,濕球穩定在40℃左右。若鮮煙葉素質不高、不太好烤,則宜控制相對較低的濕球溫度。

3、干筋階段干筋階段的主要目標是:確保全炕煙葉全部烤乾烤透,不出濕筋、濕片,無洇筋現象。

①工藝條件溫濕度控制,干球溫度以每小時1℃的速度由54℃左右升溫至68℃。其中當升溫到60℃時,要適度頓火穩溫,等全炕低溫區的煙葉完全乾片定色後再繼續升溫,當溫度達到68℃後,穩溫12~20小時。在穩溫過程中,當煙筋僅剩3厘米左右未徹底乾燥、但已干縮呈紫色時,即可停止加煤,鼓風機仍需持續運轉6小時左右才可停止工作。濕球溫度的調整方法是,自干筋期升溫開始,逐漸關小進排濕口,使濕球溫度迅速調整至41-42℃,最高不超過43℃,最低不低於41℃。直至干筋結束。減小強制通風,干筋階段初期循環風機要保持高速運轉,保證熱量供給和濕空氣順利排除。當各層葉片已基本乾燥後,可轉為低速運轉。直至爐火熄滅,烤房內溫度低於50℃後,才能關機,以防止風機電機損壞和烤房內局部過熱而損害頂棚煙葉。

4、特殊工藝措施

①低溫定色在烘烤返青煙時,除早轉火促殘存青色在較高溫度下完成變黃外,更應堅持在47℃時充分延長時間,並將濕球溫度保持在34℃~36℃。以較低的溫度和較強的通風使煙葉乾燥達60%以上,確保煙葉安全定色。

②濕球「前低後高」定色烘烤身份較薄、顏色較淡的煙葉時,在干球溫度達50℃之前,濕球溫度應保持在35℃~38℃間,確保葉片乾燥達小捲筒。在干球溫度為50℃~54℃時,要採取較高的濕球溫度,約39℃~41℃。這樣不但可以順利定色,還可增進煙葉品質。

5. 煙葉如何自己加工好抽的方法

市場上買的煙葉大多是自然晾曬而成。(採摘煙葉時對煙葉的成熟度要求也不很嚴格。)
卷煙廠里的煙絲則經過了下面的步驟:
1、煙農採摘煙葉。(煙葉成熟方可採摘,但不能成熟過度。)
2、進煙農的小烤房烘烤,此謂初烤。(烘烤的技術性很強,對烤房建築也有一定的質量要求,所用的煤也有很高的要求。)
3、煙農小烤房裡烤出的煙葉,再送進煙葉復烤廠進行復烤加工處理。(復烤廠還要根據卷煙廠的要求進行各個部位、各個等級煙葉的比例搭配,否則影響卷煙的成本和吸食口感。復烤廠的機械設備很大很先進,要不然影響復烤質量。可上網查一下。)
4、進卷煙廠進行發酵加工並切絲。(卷煙廠里的事情我還不太懂,反正也很復雜的)。
總之,卷煙廠里所用的煙葉是經過一道道復雜的工序處理而成的。(有關煙葉分級、挑選、配方之類的事情我還沒有說出來。)你自己的一點點煙葉是不值的處理的。(你自己又處理不了,找工廠加工那要付出多大的代價呀!)

6. 天然煙葉怎麼抽

可以放鍋里隔水蒸軟,切或者剪成細絲,用卷煙薄紙捲成喇叭煙抽,或者買個煙斗裝上煙絲抽。

7.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 畢業設計題目 汽車

★免耕精量播種機設計

★流體播種穴播排種器建模與模擬

★大棚除塵(除雪)機設計

★蔬菜播種機設計

★無人飛行噴霧機設計

★種繩捻制機設計研究

★培養料翻料攪拌機的研製

★草坪清理機理研究及清理機部件的設計

★小型玉米授粉機的設計

★飼料粉碎機設計

★折疊式接種箱的研製

★種繩捻制機模擬設計

★蘆葦收割機設計

★大棗採摘機的設計

★多物料動態精確定位模擬研究

★紙載體種繩播種技術所需原料物理機械特性研究

★免耕播種機開溝播種裝置的設計

★橋式起重機生產不安全因素發生部位及其相關信號採集的研究

★矩形熔煉爐鋼結構總體設計

★盤元鋼筋矯直機設計

★推塊式分揀機分揀系統道岔執行機構的設計

★塑料注射機液壓系統的改造

★垃圾焚燒發電設備選型資料庫及推理方法研究

★鋼坯剪切定尺機設計

★50T
精煉爐液壓系統設計

★基於微波乾燥方法的水分測量儀器的設計

★ZJ50ZPD
鑽機模擬實驗台氣控系統設計

★工業固體廢物回轉焚燒爐窯裝置設計

★4063m3
煉鐵高爐氣動開口機設計

★煉鐵廠帶式輸送機設計

★球塞氣舉往復式投球裝置設計

★鋼坯回轉台設計

★連鑄坯定尺火焰切割機設計

★摩托車減振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塑料注射機液壓系統的改造

★翻板機設計

★基於
PLC
和變頻技術的恆壓供水系統設計

★300t
煉鋼轉爐傾動及抗扭裝置設計

★鑽井液振動篩設計及關鍵零部件疲勞設計研究

★發動機水泵軸承液壓機設計

★垃圾焚燒發電設備選型設計系統研究

★摩托車發動機
156FMI
搖臂製造工藝及工裝設計

★滾動軸承雜訊測量與研究

★ZJ50ZPD
鑽機模擬實驗台設計

★卡車大梁鑽孔翻轉台傳動系統設計

★基於微波衰減方法的水分測量儀器的設計

★高粘度采出液井口動態旋流除砂器設計

★轉爐設備生產不安全因素發生部位及其信號採集的研究

★多參量攜帶型電梯性能檢測儀

★4.5
噸齒條式推鋼機設計

★1.5×4.5
熱礦振動篩設計

★氣舉提升裝置的設計

★洗輪機設計

★專用圓形剪切機的設計與分析

★振動實驗台隔振系統分析與設計

★自控循環採油裝置—井下撈油組件設計

★振動實驗台綜合性能測試系統設計

★自動撈油絞車滾筒自動排繩器設計

★基於
VB
的平面連桿機構運動分析軟體開發

★折疊波導慢波結構的設計

★關於企業設備安全運轉體系建立的初步研究

★鋼坯推入機設計

★自動刮蠟裝置設計

★機械橫移式加熱爐出鋼機設計

★基於
VB
的平面連桿機構運動分析軟體開發

★連鑄機設備生產不安全因素信號分析處理與預報的研究

★全功能保護控制天然氣灶設計研究

★往復回轉式全平衡抽油機設計

★液壓泥炮液壓系統的改造

★鉛陽極立模鑄造系統設計

★600T
垃圾焚燒爐液壓系統設計

★絞車傳動軸扭矩儀設計

★長沖程抽汲作業井口鋼絲繩旋轉密封裝置設計

★球塞氣舉回轉式投球裝置設計

★ZJ50ZPD
鑽機模擬實驗台設計

★地下儲氣井安全裝置設計與分析

★窄帶鋼軋機
AGC
性能研究與設計

★基於自組網的
CA
系統模型研究

★連鑄機液壓系統油液污染的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

★農用噴霧器水泵性能測試台控制系統設計

★基於
PLC
和變頻技術的恆壓供水系統設計

★撈油絞車滾筒自動排繩器設計

★洗輪機設計

★轉爐設備生產不安全因素信號分析處理與預報的研究

★洗碗機的開發與設計

★凸輪形線參數測量儀的研究

★冷床下料裝置設計

★球團礦
CX

1
型圓盤造球機設計

8. 6.採摘人工

6.採摘人工—武夷茶採摘人工,十有八九來自江西上饒一帶。且均屬男工無一女工。一因外地女工不便跋涉遠途;二為武夷岩多嶺峻,懸絕崖石,比比皆是,茶園多利用岩凹砌石,運工作成梯園以種茶,崩石罅隙之處,常產佳品,每於石壁鑿級攀登,可謂險絕,雨天尤為難行,此不僅素無訓練之女工無法勝任,即年事稍大之男工或童工,亦無可如何。是以武夷各茶廠,每春所僱用之採茶工多為身強力壯之壯丁。間雖夾雇有童工,但年歲亦均在十四、五歲之上,但數亦不多。以清源岩一廠為例,一九四O年春所僱用之二十一名採茶工中,僅有二人為童工,余概為壯丁。每廠僱用採茶工之人數,以制茶量多少而定,同一茶量所用采工數差不出一二人。以成茶一千斤為例,約需採茶工十九至二十一人。茲將清源等岩一九四O年制茶數量及所用採茶工人數列表如下:

各廠採茶工,必須有一帶山茶師,率領全隊工作。為指揮便利,采工之僱用,亦多取決於帶山茶師。帶山茶師之工作,不受約束,蓋彼須監督全隊采工,並須策劃所有茶園採摘之先後,責任甚重。但老練之茶師,每日均能自己參加採摘工作,因彼對每一片茶山甚至每一株茶樹採摘之先後,早胸有成竹,每一采工之工作情形,亦不易逃過彼之視線,彼之工資,亦比普通之采工高出百分之七十至八十五。

武夷岩茶之採制,在每一過程工作之人工,均甚勞苦,其中尤以採茶工人為甚。采工於天微明起床,早飯後即擔籃匆忙上山工作,直至中午,中間並無休息,僅可個別稍息片刻,抽抽旱煙。午飯系挑至山上用餐(俗例天不分晴雨,地不分遠近,午餐均在山上用膳,雖大雨傾盆,工作在廠門前數步,采工亦不肯進廠用其中飯,問其原因,均謂此乃開山祖楊太伯公之規矩,無人敢犯,殊不知此乃昔日主持岩廠之僧侶隱士,終日飽食無事,所想出如何剝削人工無數方法中之一,用神力以壓服人心已耳),飯後又得工作,直至傍晚天已昏黑始得返廠。在山工作時間每日自上午五時起至午後六時止,平均達十二小時,十二小時不停地登崖越嶺,辛苦工作,若能得一安眠,尚可勉強恢復疲乏,但采工除日間採摘工作之外,尚須負半夜炒制時揉捻工作。故采工每晚飯後,即須入睡,迨至茶青發酵完成,早者,在晚間八九時,遲在午夜,即須被竹篩之聲叫醒清夢,動員全廠人工,炒制當日所採茶青。何況采工所負工作尚為賣命出力之揉捻工作,矣茶青炒完後,如時間尚早,尤可稍眠片刻,如炒完天明,即用早飯,仍得攜籃上山,再開始其十二小時之辛苦工作。采工每日睡眠,至多不過三四小時,采青緊擠之日,竟有數晚徹夜未眠,生活之苦,可謂極點。

關於采工工資,系以各采工工作效率而定,所定規則,極為嚴密,獎罰分明。開山後三五日內,因茶青未盛,采工工作可稍為鬆懈,五六日後,茶青已盛,俗稱為「大日」。帶山茶師每日必須攜帶三角紅旗一面(紅旗約長2尺,三角形,中書一「令」字,相傳此為楊太伯公之令旗)及小秤一把上山,此乃暗視采工,茶青已盛須以各人所摘數量決定此春工資。「大日」開始,即須「開秤」,包頭可於一日任何時刻,出采工之不意,突然出現於茶園,叫聲:「大家息息抽口煙」,眾工停止採摘,由包頭逐一過秤各人籃中應採茶青重量,並一一記錄。此出人不意之過秤,俗稱為「暗秤」,秤後數量最少之采工,傍晚返廠,必須手執紅旗而歸,經過處所,令全山采工,均對之注視,予該采工精神上之刺激,該采工受此恥辱,於次日心發憤工作。過秤次數,隨茶青多寡而定。多者,日有數回。但記載數量(俗稱記單)並非次次皆記。每春記載次數自二次至四次,其中有「明秤」一二次、「暗秤」二三次。所謂「暗秤」已如上述,「明秤」者,即由包頭指定茶行分行採摘,采山不得自由選擇,同時開始,同時停止,後秤其重量,記入單內,此項規矩設之至善,物質鼓勵,精神刺激,采工焉有不賣氣力為包頭工作乎!其他產茶區域,諒無如此完善之制度。

每春(期間為十六日至二十一日)每一采工工資,各采工事前僅知一最高和最低標准,誰能獲得工資若干,各人並無把握。決定工資等級,系由三四次記單內各采工所採茶青共計重量,以最多者得本年最高之工資,其餘依等級得遞減,采量最少之一人,得本年最低之工資,規矩在前,各無怨言。但有時亦不能完全取決於所采數量之多少,而定奪工資,尚須包頭考察各采工對於其他工作如揉捻、炒青等項工作之工作情形如何。茲將碧石一九四O年十四個采工所採茶青數量,及所得工資額數,列表示後,其他各茶廠均與此標准同。

茲將一九四O年碧石岩采工人數、采量及所得工資表列下(本年米價每元五斤):

表上十四人計分十四等級,最高得十六元,最低九元。其中燒飯兼挑青工人,照例系與得最高工資之采工同價(此人須身強力大,且能任勞任怨。彼之工作除三餐燒飯外,尚須洗碗、挑水、挑青、送飯,晚上添油、點燈、掃地、煎茶、燒水、挑柴、運炭等工作,幾無時休息)。

7.採摘用具—此所提採茶用具,僅掛肩採茶籃與挑青青籃二項。採茶籃系竹製,長圓形,周邊有小孔洞,籃高35公分,直徑大小與高同,上有竹篾二條,對叉彎曲為提柄,高36公分,每籃可盛茶青十五市斤。每茶廠以制茶一千斤為准,需此茶籃二十至三十個。此種茶籃,構造合理之處,在大小適中,有高提柄可掛於肩上,無礙兩手工作。且因有孔洞,茶青放入,可以透氣,不致緊壓發熱。

青籃者,由山上挑運茶青入廠之用,亦用竹製,高40公分,直徑67公分。籃有孔洞,每一公寸有半分大小孔五十六個,此為透氣洞,以防鮮葉發熱而設。著地另做有底腳,高5公分,以免籃底茶青,直接受地上輻射之熱,使葉紅變。每籃可容鮮葉七十餘斤,以制一千斤為准,計需此青籃四個。挑青路遠者用六個或八個。

除採茶籃及青籃而外,每一採茶工並須給予棕衣一領、斗笠一個,以便雨天工作。

【妞注】

今天是採摘環節的最後兩節,因為第七節採摘工具就兩個所以6、7合並在一起寫。

採摘人工在1943年時候由於交通不便,來做茶的時候跋涉路途險峻,所以幾乎沒有女工。而現在,江西上饒一帶的季節性工人女工也比較多了。而採茶,如果在比較平坦或者坡地女工去採摘,若比較險峻的地點還是需要身手敏捷的男工。武夷岩上的茶,在採摘的過程里,受山地的局限有的地點無法使用機器,只能人工採摘。比起民國時期,現在幾乎沒有童工了。參照1940年各個岩茶廠,在手工體系完備的情況下的產量,即使在高峰期也不及現在武夷山總產量的一個零頭。所以,只做所為正岩的概念,顯然是不現實的。還是回歸武夷茶,平均品質以及良好工藝,對市場才是有利的。現在岩茶村祖籍是江西的做茶人家仍舊保留以前的傳統,即使采工在家門口仍舊不允許工人在工廠內實用午飯,說是傳統,其實是怕浪費時間。對於採茶的艱辛,大多因為全流程中採茶的工人除採茶外也兼顧晚上茶製作環節的操作。而揉茶最為消耗體力。而稍稍休息,就又天亮採茶了。

連續跟了兩個茶季做茶,第一次的時候經常累到崩潰。第二年設計好做茶的動線,在小而不折返的動線內有效率的操作,有閑下來的時間馬上休息一會兒恢復體力,就比第一年要好許多。

關於採摘,今天就算結束了。武夷山現在仍舊很好的的保持原文的人工管理系統,並沒更多改進。

甚至連7生產工具的制式,仍舊沿用以往也無變動。

(林馥泉·虎妞 本文轉自掃葉山房)

9. 我是一個種烤煙的烤農,請問有什麼葯能讓烘烤出來的煙顏色好看些嗎

生產出優質的烤煙,最主要的是三個問題,一是煙葉品種,二是采葉時機,三是烤煙工藝。
品種推薦:紅花大金元、K326、NC297、雲煙85,不同品種對土壤的適應能力不同,初期你可試種,選擇1一2個品種定種。

烤煙生產過程大致可分為育苗、大田生長和煙葉烘烤三個階段。
烘烤的好壞直接影響烤煙的品種及生產效益。
煙葉烘烤是反映和決定烤煙品質和生產效益的關鍵的環節之一。
它涉及到煙葉採收質量、烤房設備、烘烤工藝和實踐經驗等眾多因素的有機配合。
所以說煙草的烘烤是一個涉及多類知識的系統的工程並不過分。

一、密集型高效能烤房

隨著烤煙生產理念和技術不斷發展和創新,沿用多年的自然排濕式傳統烤房逐步被改造和替代。近年來,在國家各級煙草管理部門的技術引導和資金扶植下,一些智能化,密集型的高效能的烤房得到迅速發展,並顯示了獨有的優勢。新型烤房和與其配套的新技術的到出現,把煙草生產帶入智能化、規模化和專業化的一個新領域。初顯了煙草生產並入現代化農業生產模式的端倪。

我們以普遍使用的密集型高效能烤房為例,簡單介紹一下它的結構和工作過程。

1、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

這種密集型高效能烤房主要由裝煙室、加熱室和熱風循環控制系統三個部分組成:裝煙室採用雙門結構,容積約為70~90立方米。室內兩側牆壁上有三趟搭放煙桿的溝槽,中間設搭煙架。這些小窗口是觀察窗,這里設兩個排濕通道,中間的是熱風循環通道。兩側牆壁上還有兩個備用的排濕口。這里是加熱室,下面是加熱爐,爐上邊六根鐵管是換熱器,它除承擔散熱作用外還是加熱爐的煙囪。這是加熱室和裝煙室的過渡間。熱風循環控制系統由循環風機、鼓風機、數字化控制器、干球溫度計和濕球溫度計組成。干球溫度計檢測的是烤房內的溫度、濕球溫度計檢測的是烤房內的濕度,干球溫度減去濕球溫度的差值,我們這里稱為「干濕差」。

點火後燃燒爐產生的熱量經換熱器到達燃燒室頂部,換熱器散發的熱量被循環風機吸入裝煙室,而煤煙經管路直接排到爐外。在循環風機的作用下熱氣流穿過上層、中層和下層煙葉的縫隙到達裝煙室的底層,再經熱風循環通道回到加熱室進行新的加熱循環。煙葉在熱風從表面流過時被加熱烘烤。當室內溫度過高時,補風門開啟,冷空氣進入以調整室內溫度。而當室內濕度過大時,可打開排濕門降低室內濕度。在烘烤過程中,干濕球溫度計隨時監測著裝煙室內的溫度和濕度變化情況,並根據事先制訂的烘烤工藝,控制循環風機、鼓風機和補風門的工作狀態,從而以自動化或半自動化等多種方式完成整個的烘烤過程。

2、密集形卧式烤房的主要特點:① 採用強制熱風循環和溫濕度自動控制。實現了烘烤過程的數據化和科學化,控溫、控濕准確性高。降低煙葉烘烤風險,有效改善了煙葉的烘烤品質。 ② 降低了烤房高度,裝煙卸煙方便,從而減輕了烘烤作業的勞動強度。③ 裝煙量大,每座烤房可裝煙4500~5000公斤,提高了生產效率。④ 燃燒和換熱效率高,降低了耗煤量。每公斤干煙耗煤成本僅為普通烤房的50~70%左右。⑤ 加熱室與裝煙室分離,可以保證煙葉和烤房的安全。

二、煙葉的成熟採收

因為煙葉的採收質量與最終的烘烤品質密切相關,所以要介紹煙葉的烘烤技術我們還要從煙葉採摘這一環節說起。

不成熟的煙葉和過熟的煙葉在烘烤中變黃和失水速度與正常成熟的煙葉差異較大,極易烤青、考黑或烤成雜色煙。給煙葉的質量帶來嚴重影響。因此准確的識別煙葉的成熟程度,適時採摘是煙農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

根據煙葉在煙株上的著生位置和成熟時間的差別,我們把一顆煙株上的煙葉分為:下部煙葉、中部煙葉和上部煙葉。從下部煙葉開始成熟到上部煙葉全部成熟,整個採收過程大約需要兩個月的時間。

1、下部煙葉的成熟特徵

在煙株封頂後的5~10天,就應注意採收下部煙葉了。除了從採收的時間上估算外,還要注意煙葉成熟時的兩個基本特徵:一是葉片應出現綠中泛黃的現象。但下部葉片因通風差,採光不勻等因素的影響,葉面顏色往往分布不均勻,所以要先看葉耳和葉基是否為黃綠色,再看葉尖是否開始轉黃或枯尖。二是煙葉主莖與煙株莖竿的夾角要比沒成熟的煙葉明顯增大。三看葉脈應該出現褪色或變白。四是採摘時應有清脆的斷裂聲,斷面光滑,符合這幾個條件的下部煙葉就要及時採收了。

2、中部煙葉的成熟特徵:中部煙葉一般是在封頂後的30~40天開始進入成熟期。通常是在下部葉採收完成後,停7~10天後再進行採收。成熟特徵是:葉面落黃8成左右,主脈全白發亮,支脈變白,茸毛大部分脫落,葉尖葉緣下垂。

3、上部煙葉的成熟特徵:上部煙葉要保證充分成熟後才能採收,一般是從封頂後50~60天開始。主要識別特徵是:葉面落黃9成左右,主脈支脈變白發亮,茸毛脫落,葉面皺折明顯,有時會出現明顯的成熟斑塊。為了防止烘烤後煙葉出現掛灰,頂部四到六片葉要待成熟後一次性採收。

4、採收注意事項

採摘煙葉時要掐住煙葉莖根部,上下稍用力,盡量減小採摘後留下的傷口,更不能隨意扭折,造成煙株莖皮損壞。

採下的煙葉在搬運、裝車和堆放時要避免擠壓、摩擦和日曬,要放置陰涼處。堆放時要盡量鬆散,不可太高,避免發熱燙傷。

三、編煙和裝煙

編煙和裝煙是烘烤前的兩個重要工序。合理地編煙和裝煙能保證同類煙葉所需溫度的均勻一致性。如果編煙和裝煙的疏密和部位不合理,烘烤中易出現烤糟和烤青的問題。那麼,對編煙和裝煙的要求是什麼呢?

1、編煙的技術要點

一 編煙要在編煙房或陰涼處進行,要搭架編煙不要拖地編煙,編好的煙葉要在遮蔭處懸掛。

二 是編桿前要把煙葉正確分類:一類是成熟葉,另一類是欠熟葉,還有一類是過熟葉和可利用的病斑葉。編桿時要把三種類型煙葉分別編桿,保證同桿同類。編好的不同類別的煙葉要分隔清楚不能混淆。

三是每撮的煙葉要葉背靠葉背。葉基對齊並露出煙桿頭4厘米左右,注意綁扎結實,防止脫落。煙桿兩端各留出8厘米空頭,以備搭掛用。

三是要疏密得當,要求大葉兩片一撮,小葉三片一撮,撮與撮間均勻一致。通常一點五米長的煙桿,每桿編煙50~60撮,重量約8~10公斤。重量大含水多的葉片編煙宜稀,每桿可比常規少5~10撮。葉片較小時每桿要比常規多編5~10撮。撮與撮間疏密要均勻一致,嚴禁一半密一半稀。

2、分炕裝煙的原則

根據裝煙室內的溫度差異我們把室內的空間劃分高溫區、中溫區和低溫區。我們介紹的烤房採用的是下排濕方式,上棚為高溫區,過熟的煙葉要裝在上棚。中棚屬中溫區應裝適熟的煙葉。下棚屬低溫區,欠熟的煙葉應放在下棚。這樣利用溫度的差異彌補成熟上的偏差,可使同爐的煙葉質量趨近一致。這就是我們前邊講的編煙時要分類編桿的道理所在。

裝煙時要把握的是裝煙密度要適宜,疏密一致。通常相鄰兩個煙竿的距離為8~12厘米,普通烤房改密集型烤房的裝煙竿距為12~15厘米。要確保水平和垂直方向裝煙密度均勻一致。煙竿兩端的煙葉與牆體或鄰桿煙葉要緊密接觸,不留空間,否則熱氣流就會集中流向這些空間,造成同棚煙葉受熱不均勻。

原則上,上、中、下三棚都必須裝滿煙葉,才可烘烤。但若一次采煙量不足時,寧可只裝上、中兩棚,不可稀裝下棚,如兩棚裝滿有剩餘,可在門口處搭掛,密度要疏鬆些,而且兩路要對稱。

3、裝煙時應注意的問題:① 裝煙前檢查溫度計水壺是否缺水或漏水,確認紗布頭已深入水槽中,兩個風機是否同向運轉② 裝煙室過潮和過熱時不要裝煙,過潮時應先點火驅潮,過熱時要開門降溫,待溫度和濕度正常後再裝煙。③當日採收、編桿的煙葉要當天烘烤。④ 裝滿炕後要把室內雜物及散落的葉片清理干凈,然後關閉裝煙門並封嚴以防散熱。

四、烘烤工藝

密集型烤房與普通標准化烤房的烘烤機理相通,其不同之處在於裝煙密度大和實行了強制通風。

密集型烤房的烘烤基本模式仍然是三段式烘烤工藝。對於不同素質的鮮煙,還可在基本模式基礎上靈活調整,實施應變烘烤。這樣就降低了傳統烤房烘烤中對人為因素的依賴程度,使烤煙質量變得更加穩定可靠。下面我們按烘烤過程分段介紹烘烤方法。

1、變黃階段

煙葉變黃階段要達到的目標是:葉片塌架變軟,變黃達到簧片青筋微帶青。

① 基本工藝條件

干濕球溫度。點火後,以每小時升溫1℃的速度升溫至38℃,並保持穩定,誤差不超過1℃。干濕球溫度相差2℃~3℃,誤差不超過0.5℃;穩溫時間要視煙葉變化情況而定,一般為30~72小時,當煙葉達到8成黃左右時,以平均4小時升溫l℃速度,將溫度升到42℃,干濕差由2℃升到4℃左右,並延長時間,使煙葉達到既變黃又變軟。這段穩溫時間約為8~12小時。

堅持通風 變黃階段要持續強制通風,風機先高速運轉2~4小時,然後低速連續運轉。縮小棚間溫、濕度差,促使各棚煙葉的變黃與乾燥盡可能均勻一致。

② 靈活控制的因素,靈活控制升溫速度,通常雨天煙、薄煙、過熟煙、貪青煙或處於海拔較低的煙區,升溫宜快,適當縮短38℃前的低溫階段。而旱煙、厚煙、適熟煙、處於海拔較高煙區,升溫宜慢、相應延長38℃前的低溫階段。

靈活控制干濕差 對素質不高、易於烤黑的鮮煙,應將干濕差擴大到3℃~5℃,這樣可以預防「硬變黃」現象。對素質較高、有烤青傾向的鮮煙,應縮小干濕差,保持在1℃左右,這樣可以杜絕烤青現象。

靈活控制變黃程度 對品質優良、易於烘烤的鮮煙,可提高變黃程度達9~10成黃。對素質較差、不好烘烤的鮮煙,應將變黃程度降低到7~8成黃,讓沒有變黃的青色部分留給以後定色階段較高溫度下再變黃,這樣可以預防把煙烤黑。

2、定色階段 定色階段要達到的目標是:適時適速定色,提高煙葉外觀等級質量和內在品質。要做到42℃葉片全黃,48℃葉脈全黃。在乾燥程度上要達到:50℃時葉片半干,54℃時葉片全乾。

① 工藝條件 轉火升溫。煙葉在42℃穩溫完成變黃要求之後,開始加大燒火,緩慢升溫,轉入定色階段,這個過程的轉換俗稱「轉火」。不適時轉火會出現烤黑或烤青煙現象,所以轉火時間的早或晚,升溫速度的快與慢,是定色階段關鍵環節。為了做到適時轉火升溫,煙農常採取分時段升溫方法,其操作要點是: 以平均3小時升溫1℃的速度,用12小時將溫度由42℃升至46℃,濕球要穩定地保持在38℃~39℃。再以平均2小時 升溫1℃的速度,用8小時左右時間將溫度由46℃升至50℃,濕球仍保持在38℃~39℃。 然後,以平均每小時1℃的速度升溫到54℃,濕球要穩定在39℃~40℃間。最後,在54℃左右穩溫12~20小時,確保全炕煙葉乾片定色。

連續強制通風 定色階段循環風機要持續高速運轉,保證熱量供給和濕空氣順利排除。當各層的葉片已基本乾燥後,可轉為低速運轉。

②靈活控制的因素 靈活控制升溫速度,對於變黃快的煙葉,在轉火後應快速升溫定色。對於變黃慢的煙葉要慢速升溫定色,使殘留較多的青色在轉火後,靠更高的溫度和較慢的升溫速度完成變黃和定色。靈活控制干濕差,對於素質高、烘烤潛質大的鮮煙葉,要採用相對較高的濕球溫度,確保煙葉進行充分和完善變化,實現烤黃、烤熟、烤香。比如在38℃~42℃時,干濕差可以達到3℃;42℃~50℃時,濕球穩定在39℃;50℃~54℃期間,濕球穩定在40℃左右。若鮮煙葉素質不高、不太好烤,則宜控制相對較低的濕球溫度。

3、干筋階段 干筋階段的主要目標是:確保全炕煙葉全部烤乾烤透,不出濕筋、濕片,無洇筋現象。

① 工藝條件 溫濕度控制,干球溫度以每小時1℃的速度由54℃左右升溫至68℃。其中當升溫到60℃時,要適度頓火穩溫,等全炕低溫區的煙葉完全乾片定色後再繼續升溫,當溫度達到68℃後,穩溫12~20小時。在穩溫過程中,當煙筋僅剩3厘米左右未徹底乾燥、但已干縮呈紫色時,即可停止加煤,鼓風機仍需持續運轉6小時左右才可停止工作。濕球溫度的調整方法是,自干筋期升溫開始,逐漸關小進排濕口,使濕球溫度迅速調整至41-42℃,最高不超過43℃,最低不低於41℃。直至干筋結束。減小強制通風,干筋階段初期循環風機要保持高速運轉,保證熱量供給和濕空氣順利排除。當各層葉片已基本乾燥後,可轉為低速運轉。直至爐火熄滅,烤房內溫度低於50℃後,才能關機,以防止風機電機損壞和烤房內局部過熱而損害頂棚煙葉。

4、特殊工藝措施

① 低溫定色 在烘烤返青煙時,除早轉火促殘存青色在較高溫度下完成變黃外,更應堅持在47℃時充分延長時間,並將濕球溫度保持在34℃~36℃。以較低的溫度和較強的通風使煙葉乾燥達60%以上,確保煙葉安全定色。

②濕球「前低後高」定色 烘烤身份較薄、顏色較淡的煙葉時,在干球溫度達50℃之前,濕球溫度應保持在35℃~38℃間,確保葉片乾燥達小捲筒。在干球溫度為50℃~54℃時,要採取較高的濕球溫度,約39℃~41℃。這樣不但可以順利定色,還可增進煙葉品質。

五 常見的烤壞煙現象

1、青黃煙 青黃煙是指烘烤後黃多青少,浮青、黃片青筋,青黃煙的香氣質差,刺激性和清雜氣重。青黃煙產生原因:葉片采青,成熟度不夠。採收後煙葉沒分類編桿,成熟程度差異過大。熱爐裝煙,烘烤起點溫度過高。烘烤中變黃不夠,升溫過早。轉火升溫過快,使定色前期煙葉乾燥過快。在50度前煙葉未達黃片黃筋,升溫後部分煙葉易青筋。

2、黑糟煙 烤後呈黑褐色,光澤暗淡,品質低劣的煙統稱為黑糟煙。產生的原因常有:含水較多煙葉在定色期升溫過急過猛。進風排濕面積偏小排濕不良。裝煙過密,烤房升溫性能跟不上。多數葉沒能及時定色。編裝桿時煙葉疏密不均勻。

3、掛灰 烘烤後葉面上有灰黑、灰褐、灰白、黑褐、紅褐色等雜色斑塊的煙葉都稱掛灰煙。 過熟葉、打頂過低的煙葉和留葉數少於三片的頂部煙葉容易掛灰。變黃期溫度忽高忽低。變黃期溫度過低,煙葉不失水。定色期45~46℃前升溫速度過快,常伴隨有糟煙。45~46度後升溫過快,常伴隨有蒸片。定色期至60℃前烤房溫度降低較大且時間長。干筋期降溫易形成基部掛灰,並常伴有洇莖。

以上介紹的只是煙葉烘烤的一般規律和方法。在實際生產中存在著地域、氣候、烤煙品種、烤房類型和工藝措施等多方面的差別,烘烤時許多因素都要因地制宜,合理調整。這就需要農民朋友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中不斷總結經驗,加深對煙葉烘烤特性的了解和把握。在煙葉烘烤的實踐中探索出一條成熟的工藝路線。

1、烘烤原則

四看四定 看鮮煙葉質量,定烘烤技術;看煙葉變化,定干濕球溫度;看干球溫度高低定燒火大小;看濕球溫度高低,定氣窗和進風洞開度大小。四嚴四靈活 烘烤技術應用同鮮煙葉基本素質相適應要嚴,具體掌握要靈活;干濕球溫度與煙葉變化相適應要嚴,各階段持續時間長短要靈活;確保干球溫度在規定范圍內要嚴,燒火大小要靈活;濕球溫度適宜且穩定要嚴,排氣窗、進風洞開度要靈活。

2、烘烤操作流程

控制變黃階段的溫度,以 36一38℃最高不超過41℃基本完成煙葉變黃,嚴格控制變黃和干葉階段的水分動態,保持相對濕度80-85%,變黃期脫水40%以上,使定色期脫水量由傳統工藝的50%左右下降到35%以下,減少在定色期集中脫水的負擔,45一47℃以前升溫速度0.33-0.75℃/小時,之後加快為0.5-1.0℃/小時,整個定色期濕球溫度控制在37-39℃,最低不少於35℃,最高不超過40℃。煙葉乾燥大捲筒後,以1.0℃/小時的速度.升溫到68℃,使煙筋徹底乾燥,濕球溫度控制在43℃以下。

3、幾類煙葉的烘烤方法

(1)正常煙葉烘烤 變黃階段 裝煙後關嚴天窗、地洞和門窗。經若干小時預變黃使葉尖變黃後,干球溫度以1℃/小時的速度升到36-38℃,濕球溫度控制在35-36℃,保持干濕差1-2℃,穩溫延長時間,42℃以前使底層煙葉變黃發軟。變黃結束時,下部葉變黃程度要達到八成黃;中上部煙葉變黃達九至十成黃,煙葉凋萎,主脈開始變軟、勾尖卷邊。

定色階段 變黃達到要求後,干球溫度以 2-3小時升至 54℃,若煙葉失水慢或煙筋變黃慢,須在45-48℃穩溫延長時間,使煙筋變黃,部分煙葉小捲筒後,再以1一2℃/小時升溫至54-55℃,穩溫至葉片完全乾燥。隨干球溫度上升,濕球溫度同步上升且穩定在38-40℃。此階段煙葉變化要求為:50℃以前使中上層煙葉充分變黃發軟,達到黃片黃筋,54C穩溫到煙葉大捲筒。

干筋階段 以1.0℃/小時的速度由55℃升溫到68℃,最高不超過70℃,直至煙葉完全乾燥。濕球溫度穩定在40-42℃至烘烤結束。達到全部煙葉充分乾燥。

(2)含水量多的煙葉(含水量多的煙葉系由成熟期雨水偏多的情況所形成)

變黃階段 點火時,關閉門窗,適當開啟天窗,干球溫度以1℃/小時升至38℃,在38-40℃穩溫延長時間,再以1℃/小時升至42-43℃穩定使煙葉變化達到要求。濕球溫度同步上升,保持干濕差3℃左右。煙葉變化的標準是:在38—40℃使底棚煙葉變黃四至五成黃,葉片發軟,42一43℃達七成黃,主脈變軟。

定色階段干球溫度以2一3小時1℃升至45℃,在45-48℃穩溫延長,直至烤房內煙葉全部變黃,乾燥達小捲筒,再以 0.5一I℃/小時升至54-55℃,穩溫至葉片乾燥大捲筒。干球溫度50℃以前濕球溫度穩定在36-38℃,50℃以後濕球溫度再逐漸增加1℃。乾燥階段同正常煙葉烘烤。

(3)含水量少的煙葉(系生長和成熟期間天氣長期乾旱所形成)

變黃階段 點火時,關嚴門窗、天窗、地洞。干球溫度以 l-2小時I℃升至34-36℃,穩溫使底棚煙葉葉尖變黃後,再以I℃/小時升至38-40℃,穩溫使底棚煙葉變黃九至十成黃,主脈變軟。干濕差1℃左右,溫度差偏大時加水補濕。

定色階段 以1℃/小時升溫至 45℃,在 45-48℃穩溫延長時間,使中上層煙葉充分發黃發軟,然後以1-3小時1℃升溫54一55℃,穩溫達煙葉大捲筒。濕球溫度穩定在38一40℃。乾燥階段同正常煙葉。

4、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l)升溫和穩溫是個相對的的概念,某段時間內溫度在2℃內上下波動是正常的,對煙葉質量沒有明顯的負效應。溫度指標要求升溫0.5℃/小時,實際是表示一小時內溫度動態上升0.5℃。

(2)在定色期,不能按照操作指標機械地通過燒小火、關小天窗來達到煙葉變化目標,必須主動燒火火、開大天窗來能動控制溫、濕度,以保證烘烤的成功。

(3)烘烤各階段的各個指標是相對而定的,具體操作中,根據煙葉變化的實際情況可隨時進行調整。如下表設有4個溫度檢查點,若某一點上為未達到煙葉變黃或乾燥要求,可通過調整烘烤時間和開閉天窗來實現目標。

(4)烘烤時干濕球溫度計掛在烤房底棚,干球溫度和濕球溫度的應用均以底棚為准。

5、回潮和堆放

(1)回潮 藉助傍晚至凌晨外界較高的相對濕度,打開烤房的天窗、地洞、房門,使煙葉吸收空氣中的水汽,或將煙葉出房放置於地面使其回潮。

(2)堆放 堆放地點要乾燥,不受陽光直射,遠離化肥、農葯等有異味物質;以煙垛形式堆放,煙垛高度不超過1.5米,長寬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不同部位、質量的煙葉分開堆放,堆放時葉尖向里,葉基向外,疊放整齊,個別濕筋或溫片煙葉必需剔除,堆好後用塑料薄膜、麻布等蓋嚴,並覆蓋遮光物,防止煙葉褪色;定期檢查,防止溫度過高、濕度過大造成煙葉霉爛變質。

閱讀全文

與煙葉採摘機採摘裝置的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機床皮帶跑偏怎麼調 瀏覽:986
上海新建高檔五金電器批發市場 瀏覽:195
戰斧機械鍵盤怎麼樣 瀏覽:863
天水商用廚房設備哪裡有 瀏覽:666
samp工具箱手機下載 瀏覽:775
熒光筆怎麼開安全閥門 瀏覽:114
數控車床後軸承怎麼緊 瀏覽:218
設備日常檢查注意哪些 瀏覽:646
煤礦井下設備三證一標志是什麼 瀏覽:111
鑄造企業土地使用稅怎麼計算 瀏覽:780
管道蝶形閥門 瀏覽:703
家用燃氣閥門怎樣安裝 瀏覽:906
閥門銘牌的壓力是什麼壓力 瀏覽:406
軸承代號LF代表什麼意思 瀏覽:822
手動控制噴泉用什麼閥門 瀏覽:148
閥門閥桿閥芯怎麼製作 瀏覽:970
用圖1裝置驗證動量守恆定律實驗中 瀏覽:861
空調閥門結冰是怎麼回事 瀏覽:968
怎麼把默認設備揚聲器改成耳機 瀏覽:569
復合材料的軸承用什麼潤滑 瀏覽: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