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一種校舍抗震性能檢測裝置

一種校舍抗震性能檢測裝置

發布時間:2022-06-30 00:01:36

⑴ 國家對學生宿舍樓的抗震等級要求是幾級

中小學抗震設防須超8度。

《建築抗震鑒定與加固技術規程》標准把建築的抗震設防分為4類。標准提出,經過抗震加固的建築,應滿足規定的「後續使用年限」30年至50年。

4類建築抗震設防等級如下:

1、特殊設防類包括核電站等特殊建築,其抗震設防標准需專門研究。

2、重點設防類包括醫院門診、病房、幼兒園、中小學教室、學生宿舍和食堂、大型商場、影劇院等,抗震設防標准須超過8度。

3、標准設防類指民宅、廠房等一般建築,抗震設防標准須達8度。

4、適度設防類次要且涉及人員較少的建築,抗震設防標准為6度。

以上內容參考中國新聞網—建築抗震標准下月起實施 中小學設防須超8度

⑵ 房屋建築抗震調研報告內容有哪些

房屋抗震調研報告是一項針對性很強的工作。檢測內容的多少與結構的復雜程度、資料的完整性和可信性、結構的現狀和委託鑒定的目的有關。是對建築物整體考慮,需對建築物整體進行承載能力復核驗算、抗震驗算,並根據抗震設計規范、抗震鑒定標準的相關規定綜合考慮,最終給出建築物抗震鑒定結論意見。安全性鑒定主要是針對構件而言,通過檢測構件的實際強度、材料的物理力學性能、裂縫、變形等等,對不同的項目作出評級,根據各分項評級結果來對建築物進行安全性評定。它不考慮建築物的抗震情況。
一、抗震鑒定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必須性"原則:檢測的范圍和內容的確定應十分嚴謹,不能主觀地隨意增加或刪減;檢測單元數量的確定應考慮建築的特點,以概率統計分析為基礎定量確定,不能簡單地主觀判定;
(2)「針對性」原則:建築的種類繁多,結構形式也多種多樣,結構材料有砌體、混凝土、鋼材,且材料受環境的影響很大,因而檢測計劃必須在初步調查的基礎上再制定有針對性的檢測方案;
(3)「規范性」原則:測試方法和手段必須符合國家有關的規范標准要求,測試人員必須專業;
(4)「科學性」原則:被測構件的抽取、測試手段的確定、測試數據的處理要有科學性;
(5)「經濟性」原則。
二、抗震鑒定主要工作
1、搜集建築的勘察報告、施工和竣工驗收的相關原始資料;包括甘泉樓、門急診樓的原始設計圖紙以及後期改擴建圖紙。當資料不全時,應根據鑒定和甲方的需要進行補充實測。
2、調查建築現狀與原始資料相符合的程度、施工質量和維護狀況,發現相關的非抗震缺陷。查明門急診樓的歷史加層改造情況。
3、根據本建築結構的特點、結構布置、構造和抗震承載力等因素,採用相應的逐級鑒定方法,進行綜合抗震能力分析。
4、根據現場實測和抗震分析結果,對現有建築整體抗震性能作出評價,包含抗震承載力和抗震措施。對符合抗震鑒定要求的應說明其後續使用年限,對不符合抗震鑒定要求的建築提出相應的抗震減災對策和處理意見。
5、對基礎和樁的工作狀態進行評估,包括開裂、腐蝕和其它損壞的檢查,地下水抽降、地基浸水、水質、土壤腐蝕等的影響或作用。
6、對建築物結構整體抗震性能和質量進行檢測,並評估其抵抗變形的能力。分析結構中的薄弱環節。
7、實測建築各層平面不同部位的實際高程,並給出首層不同部位的絕對標高值以及與室外自然地面的高差。平面中不同部位有高差時,需在圖中標注。
8、評估歷史改造過程中,改造對結構的影響。
9、檢查各部位結構材料實際達到的強度等級和碳化深度,當低於規范規定的最低要求時,應提供相應的抗震減災對策。
10、檢查樑柱節點的連接方式和構造及框架跨數,檢查構件的保護層厚度。
11、根據實測繪制基礎及各層平面布置,並標注實測的梁、板、柱尺寸。檢查梁、板、柱的實際配筋以及和圖紙的吻合程度。檢查梁、板、柱的腐蝕、滲水和裂縫情況。
12、房屋傾斜變形和不均勻沉降測量,並分析不均勻沉降對房屋影響,特別是查明房屋不均勻沉降是否造成了門急診樓四樓牆體的普遍開裂。
13、檢測並記錄房屋已有損傷狀況,分析原因,特別是查明甘泉樓中鋼筋混凝土梁、板、柱的結構裂縫以及門急診樓中承重磚牆裂縫的位置、寬度、長度和深度。主要從房屋的不均勻沉降、傾斜、材料強度、理論承載力計算等方面查明結構開裂的原因。
14、對結構建立計算模型,按照結構目前的結構狀態進行結構分析計算,分析房屋結構安全性和抗震能力。
15、對抗震鑒定提出需要加固的地方給出相應的加固建議和意見;
16、對涉及到的檢測部位敲打後出現的梁、柱、牆面等的損壞進行全面修復,恢復原樣。
三、抗震鑒定報告的內容
1、現狀調查及房屋概況(包括委託單位、被檢測房屋地址、建造年份、建築用途、建築面積、結構類別、房屋層數、歷史改造情況、設計單位、檢測范圍等);
2、建築檢測的目的和要求;
3、檢測依據(圖紙資料、標准規范、委託單位與主管部門要求等);
4、調查建築現狀與原始資料相符合的程度、施工質量和維護狀況,發現相關的非抗震缺陷;
5、建築與結構概況(應包括圖紙狀況、建築立面、層高、平面布局與功能等,結構體系、構造特點分析等);
6、房屋歷史沿革和使用、維修改造情況(房屋歷史沿革調查應標明文獻來源,房屋使用、維修改造情況調查,特別是詳細查明門急診樓的加層設計情況和現場實際情況);
7、房屋建築圖紙、結構圖紙的復核與測繪:根據實測繪制基礎及各層平面布置,並標注實測的梁、板、柱尺寸;檢查梁、板、柱的實際配筋以及和圖紙的吻合程度;
8、房屋使用荷載的調查分析;
9、房屋結構材料力學性能的檢測(特別應重點查明門急診樓四樓砂漿強度的情況);
10、房屋沉降變形的檢測;
11、房屋損傷狀況的檢測及其原因分析;(包括檢查梁、板、柱的腐蝕、滲水和裂縫情況。)
12、對基礎和樁的工作狀態進行評估;
13、建築物後續的使用要求、建築結構改造情況;
14、結構計算分析;
15、結構安全性、抗震性評估,包括地震作用下的結構安全性,抗震構造和抗震計算分析等;
16、檢測結論與建議;
17、檢測單位及檢測人員的名單,技術負責人、項目負責人簽字;

⑶ 日本是如何防震的

我們都知道,日本是地震多發地,每年少則兩千多次,多則超過一萬次,按照這樣的比例來算,日本可以說是天天都在地震了。

這樣一棟簡約舒適的日式小樓,你想不想也建一棟?

文章來源於齊家網:歐式裝修案例精選(jia-oszx),家裝案例每天更新~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刪除!)

⑷ 房屋鑒定主要鑒定哪些方面

房屋質量鑒定建議咨詢建築工程質量監督部門。房屋買受人購買的房屋出現質量問題,且該質量問題通過修復等亦無法保證房屋買受人的人身、財產安全及正常居住使用的情形。 1、 施工周邊房屋糾紛鑒定; 2、 房屋結構可靠性鑒定; 3、 房屋完損等級評定; 4、 房屋裝修質量檢測和鑒定; 5、 自然災害損壞房屋檢測鑒定; 6、 超過使用年限房屋損壞鑒定; 7、 安裝廣告屏幕等裝修加固改造前的性能鑒定; 8、 五無工程房屋的檢測鑒定五無工程房屋質量檢測鑒定; 9、 特種營業的房屋質量安全年審鑒定; 10、公共場所及特種營業場所申請、變更營業執照等安全鑒定; 11、因地基基礎不均勻沉降、承重構件承載能力不足而引起房屋可靠性鑒定; 12、建築物的年限鑒定; 13、房屋主體工程質量、結構安全性、構件耐久性、使用性存在質疑時的復核鑒定; 14、改變使用用途、拆改結構布置、增加使用荷載、延長設計使用年限、增加使用層數可靠性鑒定; 15、司法仲裁委託鑒定; 16、房屋地基基礎下沉定期監測; 17、災後建築物鑒定; 18、鋼結構工程等各種大型及特殊結構形式房屋的可靠性鑒定; 19、學校校舍抗震鑒定; 20、圖紙復合、樓板承載能力驗算鑒定;等等還有很多。 主體結構質量不合格,牆面脫落、屋面漏雨,門窗開關不靈或縫隙超過規范規定,有防水要求的地下室漏水,室內上下水滴漏、供熱系統管道漏水、暖氣不熱、漏氣,電器、電線、照明燈具墜落,室內放射性氡、甲醛、氨、苯等有毒有害氣體含量超標等等。上述說的這類房屋質量問題,由開發商向購房人承擔法律責任。

⑸ 高層建築的結構對抗震性能及災難逃生的影響

目前,絕大部分高層建築都是框架剪力牆結構。而這種結構的特性就是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高層建築的抗震設計原則是「小震(烈度約為5.45度)不壞、中震(烈度為7度)可修、大震(烈度為8度)不倒」,其結構具備必要的承載力剛度和延性。此外,我國的高層建築的主要結構體系為框架結構、剪力牆結構和框架剪力牆結構三種。「其中,框架結構多用於不太高的高層建築;剪力牆結構主要用於高層住宅;框架剪力牆結構多用於辦公樓及綜合樓。值得關注的是,建築界都把『剪力牆』稱為『防震牆』!」
為什麼「剪力牆」被稱為「防震牆」?剪力牆結構是由鋼筋混凝土牆板代替框架結構中的樑柱作為建築主要承重構件的結構。」因為高層建築所要抵抗的水平剪力主要是地震引起,所以剪力牆較之其他結構形式而言,更能有效地控制結構的水平剪力,抵抗破壞的能力更強,抗震性能更好,安全性更高,居住也很舒適。「基於這些特點,高層住宅幾乎都採用了剪力牆結構!
地震的危害性非常大,建築物的抗震性能就顯得尤為重要。目前我國抗震設計的目標是「小震不壞,大震不倒」。即當地震烈度小於設防烈度時,房屋應基本完好;當地震烈度大於設防烈度時,房屋建築即使產生較大破壞,也應保證不出現即時的垮塌,以使人員能夠有逃生的時間。
我國目前房屋建築的結構形式主要有:以磚石為主要建築材料的砌體結構;以鋼筋混凝土為主要建築材料的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牆結構、鋼筋混凝土剪力牆結構;以鋼材為主要建築材料的鋼結構框架以及鋼與鋼筋混凝土的組合結構。其中,住宅多為砌體結構或鋼筋混凝土剪力牆結構;公共建築由於需要較大空間,一般為框架結構或框架——剪力牆結構。
砌體結構和框架結構多見於多層建築
從抗震性能的角度分析:砌體結構由於由磚、石等砌築而成,砌塊之間的連接較差,雖然設置了鋼筋混凝土構造柱、圈樑等加強措施,但當遇到強震時,在水平和豎向交替振動作用下,砌塊之間的連接容易被破壞,導致砌體鬆散,豎向受力構件破壞,建築物垮塌;相比之下,框架結構能夠提供較為寬敞的使用空間,有利於建築功能的組織和分割,但其抗側剛度較弱,在強震作用下易出現較大位移,導致結構產生較嚴重破壞,因此也屬抗震不利結構。
鋼筋混凝土剪力牆結構多用於多高層住宅
鋼筋混凝土剪力牆結構有較大的抗側剛度,在地震作用下位移較小。經過抗震設計的剪力牆結構,在大震作用下,破壞會局限於門窗洞口處出現裂縫,即使牆體開裂,各牆肢也可支承樓板,不會發生大規模的垮塌。從日本坂神地震的實例來看,鋼筋混凝土剪力牆結構房屋未出現大的破壞,震害較輕。
框架——剪力牆結構主要用於公共建築和多高層建築
框架-剪力牆結構是在框架結構中合適的部位增設剪力牆,在提供滿足功能需要的大空間的同時,由增設的剪力牆提供較大的抗側剛度,提高結構的抗震性能。
上述各種結構形式的抗震性能,即指結構在小震和大震下的表現各不相同。總體來說,鋼筋混凝土剪力牆結構和框架-剪力牆結構的抗震性能較好,砌體結構和框架結構的抗震性能相對差一些。
由於歷史原因,在我國,80年代以前的建築大量存在,這些建築大多未考慮抗震或抗震能力較差,有些房屋雖經過抗震加固,整體抗震性能依然較差。此次汶川地震中垮塌的房屋大部分為建造較早的砌體結構和多層框架結構。同時,由於我國經濟發展不均衡,在部分經濟欠發達地區及交通運輸能力較差的地區,使用就地取材的磚石作為主要建築材料的砌體結構在今後相當長的時期內仍將大量存在,而作為低層公共建築的主要結構形式,框架結構也將大量存在。因此如何從設計上提高高設防烈度地區砌體結構和框架結構的抗震性能,特別是在罕遇的強震作用下的防倒塌能力,應是今後工程抗震研究的重點。
從建築結構上減輕地震災害的新技術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新技術、新材料甚至新的設計思想得到大量的應用,大大豐富了提高建築抗震能力的手段。如使用更高強度的建築材料,能夠提高構件的極限承載能力並降低結構自重。與之相比,新技術、新設計思想的應用,能夠更有效地減輕地震災害。其中,隔震和消能減震就是兩種建築結構減輕地震災害的新技術。
隔震技術在建築結構中的應用
隔震技術是國際上熱門的工程抗震新技術。它通過把隔震消能裝置(如橡膠隔震墊)安放在結構物底部和基礎(或底部柱頂)之間,把上部結構和基礎「隔開」。這樣,改變了結構的動力特性和動力作用,明顯地減輕結構物的地震反應,達到「以柔克剛」的效果。
國內外大量的試驗和工程實踐證明,隔震體系一般可使結構水平地震加速度反應下降60%左右,從而消除或有效減輕結構的地震損壞,提高建築物及其內部人員的安全性。隔震體系具有很大的垂直承載力(50T~2000T)及很大的垂直壓縮剛度,而其水平變形剛度較小(0.25kN/mm~1.8kN/mm),水平極限變位值較大(10~50cm),它具有足夠大的初始剛度,以抵抗風荷載和輕微地震,當強地震發生時,又能自由柔性滑動;而變形過大時,剛度回升,具有保護和限位作用,鋼板夾層橡膠隔震墊具有較大的復位能力,在多次地震中自動瞬時復位。
同時,它耐久性能好,一般使用壽命可在70年以上,遠遠超過一般民用建築物50年使用壽命的要求。1994年1月17日,美國洛杉磯大地震中,該市相距不遠的兩個醫院,一個是隔震的,地震時醫師護士照常工作;另一個是不隔震的,損壞厲害,一直無法恢復工作。1995年1月17日,日本神戶大地震,該市的西部郵政大樓和松村研究所大樓等隔震房屋經受了地震的考驗,房屋結構安全完好,儀器、設備、裝修等絲毫無損。根據其特性,一般來說隔震技術主要適用於較重要的低層和多層建築,如醫院、學校、商場、科研機構以及重要的指揮職能單位。
減輕地震災害的新技術
建築結構消能減震技術的應用
結構消能減震技術的方法是指在結構的某些部位(如支撐、剪力牆、節點、連接縫或連接件等)設置消能阻尼裝置或元件,通過消能裝置產生摩擦非線性滯回變形耗能來耗散或吸收地震能量以減小主體結構的水平和豎向地震反應,從而避免結構產生破壞或倒塌,以達到減震抗震的目的。這種方法主要用於高層或超高層建築。
隔震和消能減震技術目前在日本、美國已有了一定數量的應用,並在震害中有較好的表現。我國從1990年代開始,也以試點的方式在一些工程中應用了這些技術並獲得了一些好的經驗。新的抗震設計規范已給出了隔震和消能減震技術工程應用的指導性意見,標志著這些新技術已進入實用性階段。
隔震和消能減震技術雖然能夠大幅度提高建築結構的抗震性能,但目前建造成本較高,且該技術從設計到構造,施工較復雜,正確合理地掌握和實施尚存在一些問題,因此新技術距離大規模推廣和應用還需要一定時間的准備。
合理的建築設計,也可提高建築結構的安全可靠性
其實從建築設計的角度出發,在正確的抗震理論指導下,依據合理的設計原則,同樣可以提高甚至保證建築結構的安全可靠性。這些原則包括:結構構件應具備足夠大的承載能力;結構應具有足夠大的剛度以減小地震作用下的扭轉和位移;結構應具有足夠大的延性和耗能能力,這一點對結構在強震作用下的安全性尤為重要。延性是指構件和結構屈服後,具有承載力不降低或基本不降低且有足夠塑性變形能力的一種性能。延性大,說明塑性變形能力大,強度或承載力的降低緩慢,從而有足夠大的能力吸收和耗散地震能量,避免結構倒塌。
綜合運用抗震原則,以承載力、剛度和延性為主導目標,多道防線剛柔結合,同時保證結構體型簡單,結構受力和傳力途徑直接,整體結構與結構構件共同作用,如此一來就可以從設計上確保建築結構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
以著名美籍華裔設計師林同炎設計的尼加拉瓜首都馬那瓜美洲銀行大樓為例,該樓18層61米高,採取了多道防線剛柔結合的設計思想,通過在總體系中預設薄弱環節作為強烈地震作用下可被破壞但不影響整體安全的耗能構件,以保證結構的抗震性能。1972年馬那瓜強烈地震時,該樓僅出現少量裂縫,經過簡單維修加固後至今仍可使用,而周圍大量建築物倒塌,5000多人死亡。美洲銀行大樓在馬那瓜地震中的表現充分證實了概念設計思想的創造性和前瞻性,這說明以承載力、剛度和延性為主導目標,在罕遇的強烈地震作用下,通過充分發揮結構和構件的延性與耗能能力,仍可使結構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
地震災害對建築行業的啟示
工程抗震是一門在實踐中不斷發展的學科,每一次地震都會為我們提供新的信息,推動建築抗震設計向更好的方向發展,從而提高建築的安全性。我國的建築結構抗震的設計與研究50多年來取得了巨大的進步,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提升,建築結構設計中的安全儲備大幅提高。近年來,新技術、新型建材以及新的設計思想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建造出大批高質量的建築。這些在新的抗震規范指導下設計的建築,基本能夠保證在地震下的設計目標。
應該看到,近年來在房地產行業,也確實存在著一些片面追求建築造型的新奇獨特、忽視建築整體抗震性能的問題。無論如何,對建築結構來說,良好的抗震性能一定來自於相對簡單的體型,來自簡單而直接的傳力體系以及地震作用下結構的多道防線。考慮到地震可能造成的巨大災難,防患於未然,未雨綢繆是非常必要的。
在考慮房屋建築抗震能力的同時,也應高度重視由地震引發的次生災害。對房屋建築來說,最主要的次生災害就是火災,以及由地震引起的地質災害。因此在今後房屋設計中有必要增加結構抗火設計,同時地基和基礎的設計也應充分考慮到地基變形對房屋安全的影響。
地震是一場災難,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護人民以及整個社會的利益,建築行業有責任更加努力地工作,戰勝災難,建設美好的家園。

⑹ 如何才能使房屋的抗震性能增強

如何增強房屋建築的抗震性能
1、合理設計
設計單位應當按照抗震設防要求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准進行抗震設計,並對抗震設計的質量以及出具的施工圖設計文件的准確性負責。首先,房建場地的選擇應避開地震時可能發生地基失效的松軟場地,應選擇堅硬場地。其次,綜合運用抗震原則,以剛度、承載力和延性為主導目標,多道防線剛柔結合,使結構具有多道支撐和抗水平力的體系,同時保證結構體型簡單,結構傳力和受力途徑直接,整體結構和結構構件共同作用。第三,設計中要力圖使從地基傳入結構的振動能量為最小,使結構具備足夠大的、適當的承載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以及以減少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和扭轉的剛度。第四,結構布置要力求使剛度、質量、延性、幾何尺寸等規整、對稱、均勻,避免突然變化。另外,地震是一場災難,為最大限度地保護人民以及整個社會的利益,確保我國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建築行業在考慮增強房屋建築抗震能力的同時,也應高度重視由地震引發的次生災害(最主要的就是火災)及地質災害。因此,房屋設計中有必要增加結構抗火設計,同時基礎和地基的設計也應充分考慮到地基變形對房屋安全的影響。
2、正確施工
合理的抗震設計必須通過高質量的施工才能起到抗禦地震的作用,只有把好抗震設計和施工兩道關才能有效地提高建設工程的抗震性能。施工圖審查單位應當將房屋建築抗震設防作為專項審查內容,對施工圖抗震設防質量負責。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應當選用符合施工圖設計文件和國家有關標准規定的材料、構配件和設備。施工單位應當按照施工圖設計文件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准進行施工,並對施工質量負責。工程監理單位應當按照施工圖設計文件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准實施監理,並對施工質量承擔監理責任。
3、房屋加固
對房屋建築進行加固改造,也是增強房屋建築抗震性能的有效手段。對於木結構房屋的抗震加固應根據實際情況,採取減輕屋蓋重力、加強構件連接、加固木構架、增砌磚抗震牆、增設柱間支撐等措施;對於土石牆房屋的加固,則可根據實際情況採取加固牆體、加強牆體連接、減輕屋蓋重力等措施;對於多層砌體結構的加固,則可採取拆砌或增設抗震牆、修補和灌漿、外加柱加固、面層或板牆加固、增設支撐或支架加固、柱、牆垛採用現澆鋼筋混凝土套加固、設置鋼拉桿、長錨桿、增設圈樑、構造柱等方法;對於多層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加固,則可採取單向框架宜加固為雙向框架,或採取加強樓、屋蓋整體性且同時增設抗震牆、抗震支撐等抗側力構件的措施;框架樑柱採用鋼構套、現澆鋼筋混凝土套加固,或貼鋼板加固;增設鋼筋混凝土抗震牆或翼牆加固等方法。幾十年來,對房屋建築的抗震加固,除了傳統的增設鋼筋混凝土構造柱和圈樑、夾板牆、抗震牆、鋼支撐、鋼拉桿、鋼構套,以及擴大受力構件截面等方法之外,還開發應用了高強鋼絞線、高強結構膠、碳纖維布、聚合物砂漿等材料和預應力技術,使我國的建築結構加固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⑺ 提高框架的抗震性能的措施有哪些

隨著生產技術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房屋結構的抗震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房屋抗震標准已成為購房者置業參考的一個重要因素。《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規定:新建、擴建、改建建設工程,應當達到抗震設防要求。應當按照地震烈度區劃圖或者地震動參數區劃圖所確定的抗震設防要求進行抗震設防。對於醫院、學校等一些人員密集場所的房屋建設工程,應當按照高於當地房屋建築的抗震設防要求進行設計和施工,同時採取有效措施,增強抗震設防能力。
一、我國房屋建築的結構形式
目前,我國房屋建築的結構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以磚石為主要建築材料的砌體結構;
(2)以鋼筋混凝土為主要建築材料的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牆結構、鋼筋混凝土剪力牆結構;
(3)以鋼材為主要建築材料的鋼結構框架以及鋼與鋼筋混凝土的組合結構。其中,砌體結構和框架結構多見於多層建築,鋼筋混凝土剪力牆結構多用於高層住宅;框架結構或框架—剪力牆結構多用於公共建築,砌體結構或鋼筋混凝土剪力牆結構則多為住宅。上述各種結構形式的抗震性能(指結構在大震和小震下的表現各不相同)各有千秋,框架—剪力牆結構和鋼筋混凝土剪力牆結構的抗震性能較好,而框架結構和砌體結構的抗震性能相對差一些。如何更好地增強房屋建築結構的抗震性能,特別是在罕遇的強震作用下的防倒塌能力,應是建築工程抗震研究的重點。
二、房屋建築抗震技術的應用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新思想、新材料、新技術得到了大量的應用,這大大豐富了提高建築抗震性能的手段,提高了構件的極限承載能力,降低了結構的自重,並更有效地減輕了地震所帶來的災害。其中,隔震和消能減震就是建築結構減輕地震災害的兩種技術。
1、隔震技術。目前,國際上較熱門的工程抗震新技術就是隔震技術,它是通過把如橡膠隔震墊等隔震消能裝置安放在結構物底部和基礎(或底部柱頂)之間,來隔開上部結構和基礎,從而改變結構的動力作用和動力特性,有利於減輕結構物的地震反應。實踐證明,隔震技術具有很大的垂直承載力及垂直壓縮剛度,具有足夠大的初始剛度及較小的水平變形剛度,能夠抵抗風荷載和輕微地震,且耐久性好,使用壽命長,因此,主要適用於較重要的如學校、醫院、商場、科研機構及重要的指揮職能單位的低層和多層建築。
2、消能減震技術。消能減震技術主要用於高層或超高層建築,其原理是指在建築結構的某些部位,如節點、剪力牆、支撐、連接件或連接縫等,設置消能元件,通過消能裝置產生摩擦非線性滯回變形耗能來耗散或吸收地震能量以減小主體結構的水平和豎向地震反應,從而避免結構產生破壞或倒塌,以達到減震抗震的目的。
雖然隔震技術和消能減震技術能夠大幅度提高建築結構的抗震性能,但因為施工較復雜,很難合理把握,因此,在實際運用中,還需要更加合理的設計及科學的施工,以保證房屋建築具備優質的抗震性能。
三、如何增強房屋建築的抗震性能
1、合理設計
設計單位應當按照抗震設防要求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准進行抗震設計,並對抗震設計的質量以及出具的施工圖設計文件的准確性負責。首先,房建場地的選擇應避開地震時可能發生地基失效的松軟場地,應選擇堅硬場地。其次,綜合運用抗震原則,以剛度、承載力和延性為主導目標,多道防線剛柔結合,使結構具有多道支撐和抗水平力的體系,同時保證結構體型簡單,結構傳力和受力途徑直接,整體結構和結構構件共同作用。第三,設計中要力圖使從地基傳入結構的振動能量為最小,使結構具備足夠大的、適當的承載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以及以減少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和扭轉的剛度。第四,結構布置要力求使剛度、質量、延性、幾何尺寸等規整、對稱、均勻,避免突然變化。另外,地震是一場災難,為最大限度地保護人民以及整個社會的利益,確保我國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建築行業在考慮增強房屋建築抗震能力的同時,也應高度重視由地震引發的次生災害(最主要的就是火災)及地質災害。因此,房屋設計中有必要增加結構抗火設計,同時基礎和地基的設計也應充分考慮到地基變形對房屋安全的影響。
2、正確施工
合理的抗震設計必須通過高質量的施工才能起到抗禦地震的作用,只有把好抗震設計和施工兩道關才能有效地提高建設工程的抗震性能。施工圖審查單位應當將房屋建築抗震設防作為專項審查內容,對施工圖抗震設防質量負責。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應當選用符合施工圖設計文件和國家有關標准規定的材料、構配件和設備。施工單位應當按照施工圖設計文件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准進行施工,並對施工質量負責。工程監理單位應當按照施工圖設計文件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准實施監理,並對施工質量承擔監理責任。
3、房屋加固
對房屋建築進行加固改造,也是增強房屋建築抗震性能的有效手段。對於木結構房屋的抗震加固應根據實際情況,採取減輕屋蓋重力、加強構件連接、加固木構架、增砌磚抗震牆、增設柱間支撐等措施;對於土石牆房屋的加固,則可根據實際情況採取加固牆體、加強牆體連接、減輕屋蓋重力等措施;對於多層砌體結構的加固,則可採取拆砌或增設抗震牆、修補和灌漿、外加柱加固、面層或板牆加固、增設支撐或支架加固、柱、牆垛採用現澆鋼筋混凝土套加固、設置鋼拉桿、長錨桿、增設圈樑、構造柱等方法;對於多層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加固,則可採取單向框架宜加固為雙向框架,或採取加強樓、屋蓋整體性且同時增設抗震牆、抗震支撐等抗側力構件的措施;框架樑柱採用鋼構套、現澆鋼筋混凝土套加固,或貼鋼板加固;增設鋼筋混凝土抗震牆或翼牆加固等方法。幾十年來,對房屋建築的抗震加固,除了傳統的增設鋼筋混凝土構造柱和圈樑、夾板牆、抗震牆、鋼支撐、鋼拉桿、鋼構套,以及擴大受力構件截面等方法之外,還開發應用了高強鋼絞線、高強結構膠、碳纖維布、聚合物砂漿等材料和預應力技術,使我國的建築結構加固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⑻ 房屋質量鑒定要找什麼機構

1、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地方的質量技術監督局;3、地方的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4、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5、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

閱讀全文

與一種校舍抗震性能檢測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管道防護密閉閥門圖片 瀏覽:225
准速器材是什麼意思 瀏覽:52
泡腳儀器泡出黃褐色水是什麼原因 瀏覽:195
進口德國電動工具代理 瀏覽:321
機械圖上的尺寸代表什麼 瀏覽:624
江西電動工具鋁壓鑄件 瀏覽:378
制乙烯的實驗裝置圖常見錯誤 瀏覽:827
四軸機械手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687
做閥門工資怎麼樣 瀏覽:218
脫水機包埋機染色機哪個科室設備 瀏覽:704
如何確認多串口對應設備 瀏覽:247
汽車各種排氣閥門牌子 瀏覽:47
如何測量軸承是否換 瀏覽:152
寧波勇圓機械製造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300
海缸養魚用什麼過濾器材好 瀏覽:39
下圖兩個實驗裝置是實現 瀏覽:94
噴泉實驗的引發裝置 瀏覽:388
筆記本怎麼看固態和機械硬碟 瀏覽:539
為什麼製冷機組耗電 瀏覽:986
哪裡有租鋼板樁設備的 瀏覽: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