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一個物理趣味的實驗,不要太難哦,要簡單的,材料好找的
鏈接: https://pan..com/s/12l-5doqxGwv6UOAZW6rBqw
德拉創新實驗室
⑵ 物理實驗室中有哪些有趣的實驗和現象呀
2011中考物理實驗操作考查
題目及實驗器材 操作步驟 評 分 標 准 滿分 得分
一.用天平測固體物塊的質量
1、托盤天平及砝碼一套
2、固體物塊一個 1、觀察實驗器材 觀察並記錄天平的最大稱量值,天平游碼標尺的最小分度值。(1分) 1
2、調節天平平衡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鑷子將游碼移到標尺的零刻線處(0.5分) 1
2.調節平衡螺母,直至指針指到分度盤中央或左右擺動格數相等(0.5分)。
3、用天平稱物塊的質量 1.將物塊放於天平左盤中,用鑷子按照由大到小的順序向右盤里加減砝碼並調節游碼在標尺的位置,直到橫梁恢復平衡(1分) 2.5
2.讀出天平右盤砝碼總質量及游碼所示質量(1分),計算出所測固體物塊的質量(0.5分)
4、整理器材 用鑷子把砝碼放回盒中,把游碼移回零刻度線;將器材放回原處(0.5分)。 0.5
二、用彈簧測力計測浮力大小
1、彈簧測力計一個
2、盛水燒杯一個
3、固體物塊、細線各一 1、觀察實驗器材 觀察並記錄彈簧測力計的量程(0.5分)、最小刻度值(0.5分) 1
2、測浮力大小 1.將彈簧測力計指針調到零刻度線 (0.5分)
2.在空氣中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物塊的重力(0.5分) 1
1.將物塊部分浸入盛水燒杯中,記下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0.5分)
2.求出物塊受到的浮力(0.5分) 1
1.將物塊完全浸沒在盛水燒杯中,記下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0.5分)
2.求出物塊受到的浮力(0.5分) 1
3.實驗結論 以上實驗說明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
有關?(0.5分) 0.5
4、整理器材 將實驗器材整理好放回原處(0.5分)。 0.5
三.探究凸透鏡成像(u>2f或f<u<2f)規律
1、光具座(帶附件, 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一套
2、蠟燭一支(長度小於9cm)
3、火柴一盒
註:探究u>2f時像的特點操作和探究
f<u<2f時像的特點操作由監考老師選取其中之一去做。 1、組裝實驗裝置 1.在光具座上按正確的順序放置蠟燭、凸透鏡、光屏(1分)。 2
2.調整凸透鏡、光屏的中心與燭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1分)。
2、探究u>2f時像的特點 1. 將蠟燭移到大於凸透鏡2倍焦距的位置,沿直線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現明亮、清晰的燭焰的實像(1分)。 2
2.記錄物距和成像的特點(1分)
2.探究f<u<2f時像的特點 1.將蠟燭移到小於凸透鏡2倍但大於1倍焦距焦距的位置,並沿直線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現明亮、清晰的燭焰的實像(1分)。 2
2.記錄物距和成像特點(1分)。
3、整理器材 熄滅蠟燭,把光具座及附件恢復到實驗前狀態(1 分)。 1
四.用電壓表測串聯電路中其中一個小燈泡的電壓
1、2節干電池(電池盒)
1、 直流電壓表一隻
3、小燈泡兩只(2.5V)
4、小燈座二個
5、單刀開關一個
6、導線若干根。 1、連接線路 正確連接串聯電路,要求開關斷開。(1分)。 1
2、用電壓表測L1兩端電壓U1 1. 觀察電壓表的指針是否指零並記錄電壓表各量程及對應的分度值(1分) 3
2. 將電壓表和其中一個小燈泡並聯,電壓表正負接線柱連接正確(1分)
3.閉合開關,觀察並記錄電壓表的示數(1分)
3、整理器材 打開開關,整理實驗器材(1分)。 1
五.用電流表測並聯電路其中一個支路的電流
1、干電池2節(電池盒)
2、5歐、10歐定值電阻各一個
3、單刀開關一個
4、直流電流表一隻
5、導線若干。 1、連接線路 正確連接並聯電路,要求開關斷開(1分) 1
2、用電流表測R1支路上的電流值 1.觀察電流表的指針是否指零並記錄電流表各量程及對應的分度值(1分) 3
2.把電流表串聯在其中一個支路上,正負接線柱連接正確,(1分)
3、閉合開關,觀察並記錄電流表的示數(1分)
3、整理器材 斷開開關,整理實驗器材(1分)。 1
說明:1、各得分點操作過程中如有不完美之處,可適當扣分。實驗中按步打分,實驗完畢再累計算分
2、電學實驗教師事先應檢查實驗器材是否有問題,並准備幾套備用。電表先要校正好。
3、准備好實驗記錄用紙及學生記錄用筆
高中物理實驗
☆物理實驗的目的與要求
☆實驗的七種主要思想
☆基本測量和讀數規則
☆有效數字和數據處理
☆實驗誤差及其處理
☆力學中常見的三種力
☆力的合成和分解
☆直線運動1
☆直線運動2
☆直線運動3
☆牛頓第一定律 牛頓第三定律
☆牛頓第二定律
☆曲線運動
☆萬有引力定律
☆動能 動能定理
☆機械能守恆定律
☆沖量、動量和動量定理
☆簡諧運動 振動圖像
☆機械波
☆分子熱運動氣體
☆電場
☆恆定電流
☆磁場
☆電磁感應
☆交流電電磁振盪電磁波
☆光學
☆量子論初步和原子核
⑶ 有哪些物理科學小實驗
你好,生活中有趣的化學實驗有很多現象,下面舉幾個例子。 1.口吐「仙氣」: 實驗用品:尖嘴玻璃管、酒精燈、有色塑料管、葯棉。汽油、肥皂液、甘油。實驗原理:汽油蒸氣可以點燃。當汽油和空氣混和後遇火會發生劇烈的燃燒並發出爆炸聲。實驗操作:在長20厘米尖嘴玻璃管外套一層有色的塑料管,管內放一段吸飽汽油的棉花球。把尖嘴管對著酒精燈火焰,向玻管的另一端吹氣。當氣從尖嘴管出來,遇火便燃燒起來。離開火焰繼續燃燒。如果向玻管吹氣力量稍大時,火焰可以離開尖嘴4~5厘米遠,並呈現明亮的藍色的火焰,十分好看。這時把玻管尖端浸入滴有少量甘油的肥皂液。取出後,向玻管另一端吹氣。當肥皂泡連串出現在空中時,用燃著的酒精棉球去點一個個的肥皂泡,便發出一連串輕微的爆炸聲和火球,非常有趣。 2.火滅畫現:實驗用品: 100毫升燒杯、毛筆、刷子、玻棒、玻璃板、彩色畫片。硼砂濃溶液、明礬飽和溶液、火葯棉、丙酮、鋁粉。實驗原理:畫片經過硼砂和明礬溶液先後處理過後,在畫面上就有一層不易燃燒的保護層。火葯棉燃燒迅速,所以畫片不會燒壞。實驗操作:取一張彩色畫片,用毛筆在畫片上塗一層硼砂溶液,晾乾後塗一層明礬溶液,再晾乾後備用。將火葯棉放在小燒杯里加入丙酮和鋁粉,調勻。然後把火葯棉的丙酮濃稠的液體,刷在玻璃板上,刷的面積比畫片略大一些。重復刷3~4遍,干後揭下貼在畫片上。這時用火柴點燃火葯棉。當火葯棉迅速燒完時,美麗的畫面就出現在眼前。 3.燒不著紙的火:實驗用品:蒸發皿、玻棒、鑷子、紙, 二硫化碳、四氯化碳。實驗原理:二硫化碳是容易燃燒的液體,但四氯化碳卻不能燃燒。二硫化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同時放熱。因有四氯化碳在裡面,四氯化碳大量揮發時帶走了不少熱量,因此火焰的溫度被降低而達不到紙的著火點。實驗操作: 在蒸發皿中倒入6毫升二硫化碳和16毫升四氯化碳,攪拌均勻。用火點燃後,可以看到淡藍色的火焰。這時用鑷子夾一張普通的紙放在火焰上,紙卻燒不著。
⑷ 初中物理有哪些簡單有趣、可以自己動手的實驗
前提,我推薦的是六年前我自己親身經歷的物理小實驗。
我們都知道平面鏡成像是一種簡單物理現象,並且在生活中也應用繁多。它的物理原理主要是光的反射,具體的我就不在贅述了,大家的物理老師都會詳細說明。
我個人認為,只要是令人記憶深刻的初中物理物理實驗,都能稱之為有趣,你覺得呢?
上述實驗除最後一個外,應該都是要被老師強制壓到實驗室去做的,所以應該也算的上是簡單有趣,可以自己動手的實驗了吧?
⑸ 簡單物理小實驗及原理
1.穿透土豆的吸管
10個有趣的物理實驗,你知道都是什麼原理嗎?
這個實驗藉助了空氣的力量,通過空氣的作用力將土豆扎穿。我們將吸管的一端用手指堵住,吸管內空氣的唯一出口就是扎入土豆的那一端,吸管內空氣體積在插入土豆的那一瞬間變小,對周圍的壓強將增大。
但這個力不足以大到可以推開手指和吸管壁,只能從相對比較薄弱的土豆中沖出去,所以我們就能夠用吸管將土豆穿透。
2.平衡鳥
10個有趣的物理實驗,你知道都是什麼原理嗎?
平衡鳥之所以會平衡,是因為添加回形針後,重心由鳥身體中部前移到鳥嘴巴,也就是說整隻鳥實際的重心在嘴尖這點的下方。
把鳥嘴巴放在手上,就像一個籃子掛在手指上一樣,鳥就能夠穩穩的被托住。
平衡木運動員,能在平衡木上完美展現各種高難度的體操動作,也是因為運動員能很好掌控自己的重心,所以能夠達到平衡狀態。
3.奔跑的鐵環
10個有趣的物理實驗,你知道都是什麼原理嗎?
在本實驗中,我們拉長橡皮筋然後松開下面,由於彈性橡皮筋向上收縮恢復原狀,鐵環與皮筋之間有靜摩擦力,會隨著皮筋一起上升。
而我們用手遮擋住逐漸變短的皮筋,從視覺看上去好像是鐵環在自己上升。
4.智取紙幣
10個有趣的物理實驗,你知道都是什麼原理嗎?
將紙幣用手指快速敲打下來,是運用了慣性的原理。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固有屬性,是會讓物體保持靜止或者迅速直線運動的狀態,抵抗運動狀態被改變的性質。
在快速抽取時,當紙幣移動的加速度大於摩擦力能提供的最大加速度時,硬幣和瓶子的移動速度相對落後,重力加上慣性,因此就不會移動。
5.軌道怪坡
10個有趣的物理實驗,你知道都是什麼原理嗎?
我們生活中的每個物體都會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這個力就是重力。由於重力的作用,物體的重心都有向下運動(落下或滾下)的趨勢,讓它的重心不斷降低。
而本實驗中,當兩個操縱桿平行的時候,小球重心與兩木桿平行,所以小球由木桿高處往低處滾動。
當木桿較高處慢慢分開時,小球在木桿開口最大地方,重心比木桿最低處更低。所以小球趨向於向木桿開口更大、重心更低的方向滾動,形成「怪坡」現象。
6.懸空硬幣橋
10個有趣的物理實驗,你知道都是什麼原理嗎?
本次實驗,運用了一個基本力學原理:力矩。力矩在物理學里是指作用力使物體繞著支點轉動的趨向。
硬幣受到向下的重力以及下一層硬幣的托舉力,而且下一層硬幣最右側邊緣成為該硬幣的支點。當未懸空部分的硬幣力矩小於懸空部分的力矩時,硬幣就會掉下來。
當在該枚硬幣上面繼續疊放一枚硬幣後,增大了未懸空部分的力矩,使得這枚硬幣不會掉落。
以此類推,如果將整個U型結構看成一個整體,懸空部位的硬幣的力矩小於未懸空部位的力矩,所以整個U型結構能有一部分可以懸空而不掉落。
7.紙幣妙扣回形針
10個有趣的物理實驗,你知道都是什麼原理嗎?
當輕輕拉動紙幣兩端回形針會滑到一起,但是這個時候回形針還在紙幣上。如果再用力一拉,回形針會克服它夾緊的力。
由於是突然別在一起,回形針的彈力就把3個回形針彈出去,它們就能串在一起了。
生活中你把鑰匙放入鑰匙扣時,也會遇到這種情況,會有咔嚓一下的彈力。
8.遲鈍的硬幣
10個有趣的物理實驗,你知道都是什麼原理嗎?
這個實驗要歸功於牛頓第一定律。牛頓說過,運動中的物體習慣保持運動狀態,靜止的物體習慣保持靜止狀態——除非有外力施加在它們身上。因此硬幣想做的事情就是「賴著不走」。在這個實驗中卡牌受力瞬間被移開後,硬幣失去了承載物,而此時硬幣幾乎不受力,在慣性作用下「賴在原地」,後在重力作用下掉落杯中。
9.投石器
10個有趣的物理實驗,你知道都是什麼原理嗎?
當我們壓住初級版投石器的筷子時,力被存儲到了彎曲的桿子中間,當我們松開手,桿子恢復成直線所產生的力,就會把物體投射出去。
當我們壓住升級版投石器的筷子時,皮筋發生變形,變形儲存了能量,這種能量使得皮筋有恢復成原來狀態的趨勢,這種能量稱之為彈性勢能。當我們松開手,皮筋釋放彈性,所產生的力使得物體被投射出去。
10.馬德堡半球
10個有趣的物理實驗,你知道都是什麼原理嗎?
剛開始我們將兩個半球緊密合攏,無須用力就會分開,這是因為球內球外都有大氣壓力的作用,它們之間的作用相互抵消,平衡了。後來我們用針筒把球中的空氣抽出,球內空氣壓強減小,球外的大氣緊緊地壓住這兩個半球,所以我們很難拉開它們。
⑹ 求有趣的物理實驗,具有很強的操作性
1、鋼針扎氣球
吹脹氣球,用鋼針慢慢刺入氣球,針插入了一半,氣球竟然沒有爆裂。再將氣球在空中搖晃幾下,插在氣球上的鋼針也在空中搖晃,可氣球還是沒有爆裂。接著,將鋼針慢慢拔出,氣球仍沒有爆裂。又將鋼針盡量從原插入孔插入,氣球還是完好無損。
剖析:觀察便可發現,吹脹的氣球頂部(吹口的對面)的壁要比周圍其他任何一個部位都要厚得多,因此,這個部位的壁所能承受的最大張力也比其他位置大得多。當我們用鋼針從此處慢慢插入時,盡管此處的壁發生了形變,但它的厚度仍比周圍的厚,所以,氣球不會從此處爆裂;當針刺穿之後,針扎周圍的橡皮由於彈性會很快擠攏來將針包住而不至於漏氣。鋼針拔出不漏氣也是同樣的道理。
2、試管學游泳
甲圖:給大試管里裝滿水。然後,將管壁上貼有小人畫的小試管底朝下插入大試管中,再用手堵住大試管的管口,將其管口翻轉朝下。這時,大家觀察到小試管會慢慢向上運動。
乙圖:大試管里裝滿水。小試管裡面也灌滿了水,底朝下插入大試管中。用手堵住大試管的管口將其翻轉朝下,這時學生觀察到小試管並不向上運動。當我將堵住大試管口的手移開,試管裡面的水慢慢流出時,小試管就開始向上慢慢運動了。
剖析:小試管兩次向上運動,但成因卻不同。
甲實驗中,小試管所排開水的體積等於小試管及裡面空間部分(空氣)所佔的體積,這樣小試管所受浮力就大於它所受的重力,小試管就向上運動。
乙實驗中,小試管所排開水的體積就等於小試管的玻璃部分所佔的體積,因小試管的空間部分的水與外面大試管裡面的水是連通的,這樣小試管所受到的浮力就小於它所受的重力(因為玻璃的密度大於水的密度)。所以,在手未移開管口之前,小試管不會向上運動。當手移開之後,大、小試管中的水就往下流出,這時大氣向上的壓力大於小試管受到的重力,小試管就開始向上運動。
3、彈簧翻跟斗
在事先調整好斜面角度的木板上端,按圖示旋轉一根勁度系數很小的塑料彈簧,然後用手提著彈簧的上端,沿圖中的第一個虛線路徑輕輕一拉,放手後,整根彈簧就會沿著圖中的第2個、第3個、第4個……虛線路徑不停地翻轉下去,就像雜技演員在地面上翻筋斗一樣。
【剖析】
先由學生分析,再由老師剖析。當用手沿第1個虛線路徑拉時,彈簧處於「∩」形狀。這時,彈簧發生伸長形變,儲存了彈性勢能,於是彈簧便產生收縮的彈力,拉動後面部分沿著虛線路徑運動,當前端接觸到斜面時,後端變成了上端,即變成了下一個動作的前端,在慣性的作用下彈簧繼續往下翻。整個運動過程中,彈簧的重力勢能、彈性勢能和動能三者之間不斷發生相互轉化。這樣,彈簧就不停地翻轉下去了。
4、「魔桶」的回報
【實驗】
將一個事先准備好的「魔桶」搬上講台。其實是一個遮蔽得很嚴,學生看不到內部結構的容器。「魔桶」的上端有一個內徑為3cm~4cm的孔,下端接近底部的位置有一根內徑0.5cm左右的塑料管穿出。將一小杯水從上面的小孔倒入,下面的管中就開始源源不斷的流出水來了,用剛才的那隻小杯子去接管里流出的水。不過,接了七八杯水倒在盆子里了,管中還有水流出,只好將「魔桶」里的水倒入另一個空桶裡面。學生們大多百思不得其解。 【剖析】
其實桶中的水有15~16杯。桶的內部結構如右圖所示,裡面有一根彎的塑料軟管,軟管右端穿出桶外,另一端的管口在桶內靠近底部的位置。桶內的水面距彎管頂部0.5cm左右,桶內的水面.不會超過彎管的頂部。彎管的左半部分的水面與桶內的水面一樣高,右半部分的管內沒有水。根據連通器的原理,當往桶里倒入一小杯水後,桶里的水面就超過了彎管的頂部,管內的水注入右邊的管子,水就從右邊的管口流了出來。在大氣壓的作用下,桶內的水就源源不斷的流出。
5、色子的「秘密」
可能有的同學在電視上看到,有人能將無數顆色子搖來重疊起來,且可以重疊成一列、二列、三列、四列。現在來探索一下其中的秘密。
演示1 在桌上放8粒色子,再用一個內徑大小為5cm左右的玻璃杯口朝下罩住所有色子,所用的杯子的內部高度相當於8粒色子重疊的高度。我一隻手握住杯子使其在桌上慢慢地左右做弧線運動,並逐漸加快速度,然後大喊一聲「起」,杯子和裡面的色子都離開了桌面。杯子在空中仍然口朝下,在空中不停地晃動,色子在杯中「嘩啦啦」地始終沒有掉下來。最後,慢慢將杯子倒扣在桌上。
演示2 握住剛才倒扣在桌上的杯子,提醒學生仔細觀察老師的動作,杯子在桌上快速左右運動幾次後停住,接著慢慢將杯子向上提起,8個色子重疊成了一列。
演示3 換一個內徑6cm左右的杯子,內部高度為6個色子重疊起來的總高度。在裡面放入6顆色子,重復上面演示2的實驗,將杯子慢慢向上提起後,把6顆重疊的色子推到桌子的一邊。再在杯子里重新放入6粒色子,同樣搖成一列。最後將這12顆色子全部裝入杯子中,重復上面演示2的操作,12個色子重疊成了兩列,每列正好6個。這一步,**作了兩次才成功。
演示4 將前面的12顆色子裝入一個由兩個「紅毛丹」飲料重疊而成的杯子里,重復演示2的操作使12個色子疊成了一列。
【剖析】
1.杯子在桌上運動過程中是傾斜的,杯底也朝外側傾斜。由於慣性,在杯子傾斜時,色子就會沿杯子壁向上運動。當色子離開杯口後,杯子以杯口為圓心做不完整的圓周運動,由公式F=知道,在m、ω一定的情況下,R越大的,所需的向心力就越大。這樣,R大的離心現象就越明顯,這些色子也就爬得越高。如果轉速特別大,所有的色子全部都會湧向杯底方向
2.色子除了做演示1中的運動,杯子和裡面的色子還一起又以人的肘為圓心在桌上做圓周運動。這樣,色子在隨杯子做圓周運動時會受到杯壁的摩擦力作用在杯子中旋轉,增加了色子的穩定性。同時,色子又會做離心運動,所有色子都會靠向杯壁,逐漸重疊成一列。3.第三、四種情況的物理規律基本上與第二種相同,只是由於杯子高度的限制,當色子向上重疊碰到杯頂後,其餘的色子就會重新疊成另一列。
⑺ 急求 新穎趣味物理演示實驗 !
鏈接: https://pan..com/s/12l-5doqxGwv6UOAZW6rBqw
德拉創新實驗室
⑻ 一些簡單有趣的物理小實驗。
一些簡單有趣的物理小實驗:瓶內吹氣球、能抓住氣球的杯子、會吸水的杯子、會吃雞蛋的瓶子、瓶子癟了。
一、瓶內吹氣球
思考:瓶內吹起的氣球,為什麼松開氣球口,氣球不會變小?
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兩根:紅色和綠色、氣球一個、氣筒
操作:
1、用改錐事先在瓶蓋上打兩個孔,在孔上插上兩根吸管:紅色和綠色
2、在紅色的吸管上紮上一個氣球
3、將瓶蓋蓋在瓶口上
4、用氣筒打紅吸管處將氣球打大
5、將紅色吸管放開氣球立刻變小
6、用氣筒再打紅吸管處將氣球打大
7、迅速捏緊紅吸管和綠吸管兩個管口
8、放開紅色吸管口,氣球沒有變小
講解:當紅色吸管松開時,由於氣球的橡皮膜收縮,氣球也開始收縮。可是氣球體積縮小後,瓶內其他部分的空氣體積就擴大了,而綠管是封閉的,結果瓶內空氣壓力要降低——甚至低於氣球內的壓力,這時氣球不會再繼續縮小了。
二、能抓住氣球的杯子
思考:你會用一個小杯子輕輕倒扣在氣球球面上,然後把氣球吸起來嗎?
材料:氣球1~2個、塑料杯1~2個、暖水瓶1個、熱水少許
流程:
1、 對氣球吹氣並且綁好
2、 將熱水(約70℃)倒入杯中約多半杯
3、 熱水在杯中停留20秒後,把水倒出來
4、 立即將杯口緊密地倒扣在氣球上
5 、輕輕把杯子連同氣球一塊提起
說明:1.杯子直接倒扣在氣球上,是無法把氣球吸起來的。2.用熱水處理過的杯子,因為杯子內的空氣漸漸冷卻,壓力變小,因此可以把氣球吸起來。
三、會吸水的杯子
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燒中的蠟燭,燭火熄滅後,杯子內有什麼變化呢?
材料:玻璃杯(比蠟燭高)1個、蠟燭1支、平底盤子1個、打火機1個、水若干
操作:
1、點燃蠟燭,在盤子中央滴幾滴蠟油,以便固定蠟燭。
2、在盤子中注入約1厘米高的水。
3、 用玻璃杯倒扣在蠟燭上
4、觀察蠟燭燃燒情形以及盤子里水位的變化
講解:1.玻璃杯里的空氣(氧氣)被消耗光後,燭火就熄滅了。 2.燭火熄滅後,杯子里的水位會漸漸上升。
四、會吃雞蛋的瓶子
思考:為什麼,雞蛋能從比自己小的瓶子口進去?
材料:熟雞蛋1個、細口瓶1個、紙片若干、火柴1盒
操作:
1、熟蛋剝去蛋殼。
2、將紙片撕成長條狀。
3、將紙條點燃後仍到瓶子中。
4、等火一熄,立刻把雞蛋扣到瓶口,並立即將手移開。
講解:1.紙片剛燒過時,瓶子是熱熱的。2.雞蛋扣在瓶口後,瓶子內的溫度漸漸降低,瓶內的壓力變小,瓶子外的壓力大,就會把雞蛋擠壓到瓶子內。
五、瓶子癟了
思考:你能不用手,把塑料瓶子弄癟嗎?
材料:水杯2個、溫開水1杯、礦泉水瓶1個
操作:
1、將溫開水到入瓶子,用手摸摸瓶子,是否感覺到熱。
2、把瓶子中的溫開水再倒出來,並迅速蓋緊瓶子蓋。
3、觀察瓶子慢慢的癟了。
講解:1. 加熱瓶子里的空氣,使它壓力降低。2. 由於瓶子外的空氣比瓶子內的空氣壓力大,所以把瓶子壓癟了。
(8)物理學有趣的實驗裝置擴展閱讀:
物理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的重要形式和方法。一般分為演示實驗、課內小實驗(邊講邊實驗)、學生分組實驗和課外實驗。演示實驗是以教師為主要操作者的表演示範實驗。
課內小實驗是穿插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學生操作的小實驗。學生分組實驗是學生自己動手使用儀器、觀察測量、取得資料數據、分析處理數據、總結概括結論的過程,包括驗證性實驗和探索性實驗。
⑼ 有趣的物理小實驗
http://www.pep.com.cn/czwl/xszx/wlsb/wl9xzz/200510/t20051027_231730.htm
浮力原理演示器
北京市永樂中學 張俊英 吳幼平 侯志紅
我們在實驗教學中為了加強直觀性,幫助學生理解浮力的有關知識,突破教學難點,設計並製作了浮力原理演示器。
一、儀器裝置(圖1)
二、儀器特點及用途
便於操作與觀察,使學生觀察到物體在液體中並不一定都受到浮力的作用,只有當物體在液體中受到的向上的壓力大於向下的壓力時,物體在液體中才能受到向上的浮力。能夠直觀地說明浮力產生的原因及浮力的方向,突破了教學內容的難點。增加了學生對本節知識內容的學習興趣。
三、製作材料(所用玻璃厚度均為5mm)
1.大玻璃缸材料:長200mm、寬150mm的玻璃2塊;長200mm,寬100mm的玻璃2塊;長150mm、寬100mm的玻璃1塊。
2.小玻璃缸材料:邊長100mm的正方形帶孔(直徑60mm)的玻璃1塊,長150mm,寬100mm的玻璃1塊;長100mm,寬50mm的玻璃3塊。
3.小皮球:直徑65mm,做小玻璃缸底部支撐用。
四、製作方法
將玻璃材料按圖1a粘合組成大小玻璃缸。
五、使用方法
1.將小皮球放在小玻璃缸內孔處。
2.先往小玻璃缸中灌紅顏色的水小球不會上浮。
3.再往大玻璃缸中灌紅顏色的水,當大玻璃缸中的水面達到一定高度時小球將上浮,並漂浮在水面上。
2005-10-27 原載《教學儀器與實驗》(京),2004.1
⑽ 簡單易做的物理小實驗是什麼
一些簡單有趣的物理小實驗:瓶內吹氣球、能抓住氣球的杯子、會吸水的杯子、會吃雞蛋的瓶子、瓶子癟了。
一、瓶內吹氣球
思考:瓶內吹起的氣球,為什麼松開氣球口,氣球不會變小?
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兩根:紅色和綠色、氣球一個、氣筒
操作:
1、用改錐事先在瓶蓋上打兩個孔,在孔上插上兩根吸管:紅色和綠色
2、在紅色的吸管上紮上一個氣球
3、將瓶蓋蓋在瓶口上
4、用氣筒打紅吸管處將氣球打大
5、將紅色吸管放開氣球立刻變小
6、用氣筒再打紅吸管處將氣球打大
7、迅速捏緊紅吸管和綠吸管兩個管口
8、放開紅色吸管口,氣球沒有變小
講解:當紅色吸管松開時,由於氣球的橡皮膜收縮,氣球也開始收縮。可是氣球體積縮小後,瓶內其他部分的空氣體積就擴大了,而綠管是封閉的,結果瓶內空氣壓力要降低——甚至低於氣球內的壓力,這時氣球不會再繼續縮小了。
二、能抓住氣球的杯子
思考:你會用一個小杯子輕輕倒扣在氣球球面上,然後把氣球吸起來嗎?
材料:氣球1~2個、塑料杯1~2個、暖水瓶1個、熱水少許
流程:
1、 對氣球吹氣並且綁好
2、 將熱水(約70℃)倒入杯中約多半杯
3、 熱水在杯中停留20秒後,把水倒出來
4、 立即將杯口緊密地倒扣在氣球上
5 、輕輕把杯子連同氣球一塊提起
說明:1.杯子直接倒扣在氣球上,是無法把氣球吸起來的。2.用熱水處理過的杯子,因為杯子內的空氣漸漸冷卻,壓力變小,因此可以把氣球吸起來。
三、會吸水的杯子
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燒中的蠟燭,燭火熄滅後,杯子內有什麼變化呢?
材料:玻璃杯(比蠟燭高)1個、蠟燭1支、平底盤子1個、打火機1個、水若干
操作:
1、點燃蠟燭,在盤子中央滴幾滴蠟油,以便固定蠟燭。
2、在盤子中注入約1厘米高的水。
3、 用玻璃杯倒扣在蠟燭上
4、觀察蠟燭燃燒情形以及盤子里水位的變化
講解:1.玻璃杯里的空氣(氧氣)被消耗光後,燭火就熄滅了。 2.燭火熄滅後,杯子里的水位會漸漸上升。
四、會吃雞蛋的瓶子
思考:為什麼,雞蛋能從比自己小的瓶子口進去?
材料:熟雞蛋1個、細口瓶1個、紙片若干、火柴1盒
操作:
1、熟蛋剝去蛋殼。
2、將紙片撕成長條狀。
3、將紙條點燃後仍到瓶子中。
4、等火一熄,立刻把雞蛋扣到瓶口,並立即將手移開。
講解:1.紙片剛燒過時,瓶子是熱熱的。2.雞蛋扣在瓶口後,瓶子內的溫度漸漸降低,瓶內的壓力變小,瓶子外的壓力大,就會把雞蛋擠壓到瓶子內。
五、瓶子癟了
思考:你能不用手,把塑料瓶子弄癟嗎?
材料:水杯2個、溫開水1杯、礦泉水瓶1個
操作:
1、將溫開水到入瓶子,用手摸摸瓶子,是否感覺到熱。
2、把瓶子中的溫開水再倒出來,並迅速蓋緊瓶子蓋。
3、觀察瓶子慢慢的癟了。
講解:1加熱瓶子里的空氣,使它壓力降低。由於瓶子外的空氣比瓶子內的空氣壓力大,所以把瓶子壓癟了。
物理實驗教學一般分為演示實驗、課內小實驗(邊講邊實驗)、學生分組實驗和課外實驗。演示實驗是以教師為主要操作者的表演示範實驗。
課內小實驗是穿插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學生操作的小實驗。學生分組實驗是學生自己動手使用儀器、觀察測量、取得資料數據、分析處理數據、總結概括結論的過程,包括驗證性實驗和探索性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