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圖1是探究聲現象時常用的裝置.(1)圖中所示的實驗現象說明______(2)乒乓球在實驗中起什麼作用_____
(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音叉發出聲音,且小球被彈開,說明聲音是由音叉的振動產生的.
故答案為: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2)乒乓球將音叉的振動轉化成了球的振動,這是物理學中常用的轉換法,其作用是為了便於觀察.
故答案為:把音叉的振動放大;
(3)聲音的響度和振動的幅度有關,故加大力度敲擊音叉,乒乓球振動的振幅增大,故響度變大.
故答案為:響度與振幅有關;
(4)敲擊右邊的音叉,掛在左邊音叉旁的那個泡沫塑料球會被彈起,這表明:空氣能傳聲.
故答案為:空氣能傳聲.
Ⅱ 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聲音傳播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在玻璃鍾罩內放一個鬧鍾,用抽氣機抽氣,在抽氣過程中內,發現聽到的鈴聲容越來越小,這說明聲音在真空中不能傳播;但有時還能聽到聲音,說明鍾罩內的空氣沒有抽凈或者是底座的固體傳聲.
故答案為:聲音在真空中不能傳播;鍾罩內的空氣沒有抽凈或者是底座的固體傳聲.
Ⅲ 如圖是探究聲現象時常用的裝置,請回答:(1)圖中所示的實驗現象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2)放大音叉的微小振動,便於觀察 (3)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
Ⅳ 如圖所示是探究聲現象時常用的裝置(1)圖中所示的實驗現象說明______;(2)圖中所示的實驗現象還可以說
(1)當音叉振動時,小球會往復運動,實驗現象說明發聲的物體都專在振動;
(2)當乒乓屬球接觸發聲的音叉時,乒乓球被彈起,說明聲音可以傳遞能量.
(3)分別用大小不等的力敲打音叉,會發現乒乓球被彈起的高度不同,音叉發出的聲音響度不同,說明聲音的響度與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故答案為:(1)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2)聲音可以傳遞能量;(3)聲音的響度與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Ⅳ 如圖是探究聲現象時常用的裝置.(1)圖中的實驗現象說明______;(2)乒乓球在實驗中起的作用是______;
(1)乒乓球被彈開說明了發聲的音叉在振動; (2)用輕質的乒乓球來放大音叉的振動,使現象更易於觀察,這是轉換法的應用,只是為了研究的方便; (3)加大力度敲音叉,會發現乒乓球被彈起的高度越大,音叉發出的聲音越大,說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4)該實驗中將音叉的微小的振動轉換為乒乓球的大振動,所以該實驗中用到的這種科學探究方法是「轉換法」 故答案為:(1)發聲的音叉在振動;(2)將微小的振動放大,使現象更易於觀察;(3)振幅越大,響度就越大;(4)轉換法. |
Ⅵ 如圖是探究聲現象時常用的裝置,請回答:(1)圖中所示的實驗現象說明______;(2)塑料小球(可用乒乓球
(1)當音叉振動時,小球會往復運動,實驗現象說明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2)塑料小球(可用乒乓球代替)在實驗可以放大音叉的微小振動,便於觀察; (3)加大力度敲擊音叉,小球來回擺動幅度就會加大,音叉聲音響度加大,所以可以得出的結論是: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故答案為:(1)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2)放大音叉的微小振動,便於觀察; (3)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
Ⅶ 探究聲現象的裝置中乒乓球的作用是
聲音是物體振動產生的,但振動不容易直接觀察.乒乓球在實驗可以放大音叉的微小振動,便於觀察.
故答案為:放大微小振動.
Ⅷ 敲音叉的力越大,乒乓球被彈得越遠,聽到的聲音響度越大,這是用來探究聲音產生
音叉的振動不容易覺察,用乒乓球被彈起來的高度轉換音叉的振幅的大小.
敲擊音叉的力越大,乒乓球被彈起的越高,音叉振動幅度越大,響度越大.
此裝置探究響度跟振幅的關系.
故選B.
Ⅸ 右圖是探究聲現象的實驗裝置,能看到左邊音叉旁懸掛的泡沫小球會_________________
彈起。說明聲音是由於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Ⅹ 如圖是探究聲現象時常用的裝置,請回答:(6)圖中所示的實驗現象說明______.(f)塑料小球(可用乒乓球
(1)當音叉振動時,6球會往復運動,實驗現象說明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2)塑料6球(可用乒乓球代替)在實驗可以放d音叉的微6振動,便於觀察;
(八)加d力度敲擊音叉,6球來回擺動幅度就會加d,音叉聲音響度加d,所以可以得出的結論是:振幅越d,響度越d;
(4)利用o述實驗裝置,還能探究響度的d6與距離聲源的距離有關;即一個同學用相同的力敲擊音叉,而後另一個同學在距離音叉不同位置的地方聽響度的d6,以便得出對應的結論.
故答案為:(1)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2)放d音叉的微6振動,便於觀察;
(八)振幅越d,響度越d;
(4)利用o述實驗裝置,還能探究響度的d6與距離聲源的距離有關;即一個同學用相同的力敲擊音叉,而後另一個同學在距離音叉不同位置的地方聽響度的d6,以便得出對應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