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長頸漏斗;錐形瓶;(2)AFD;將燃著的木條放置集氣瓶口,若木條熄滅,說明回收集滿;
(3)氧氣;2KMnO
4 
K
2 MnO
4 +MnO
2 +O
2 ↑;答試管口放一團棉花.
㈦ 初中二氧化碳實驗室製法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使學生了解在實驗室中製取氣體的方法和設計思路的基礎上,研討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
通過討論,掌握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葯品和反應原理;
通過實驗探究,學會設計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裝置;
能力目標
通過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葯品和裝置的探究,逐步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合作能力、表達能力;
通過探究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培養學生實驗室製取氣體裝置的設計思路;
通過篩選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發展觀察能力並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在探究中,使學生體驗合作、發現的樂趣;
在設計實驗裝置過程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以及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教學建議
課堂引入指導
方法一:引導學生復習到目前為止學生已經掌握的可以得到二氧化碳氣的方法,逐一篩選出適合實驗室制備二氧化碳的方法,讓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學會選擇,學會判斷,從中真正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實驗學生的主動學習。
方法二:從實驗室制氣的要求入手,講清楚原則,讓學生自己總結,思考到底實驗室中用什麼方法來制備二氧化碳。
方法三:單刀直入先講實驗室中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讓學生思考,實驗室選擇這種方法的依據是什麼?通過對比突出該方法的優越性,總結出實驗室制氣的原則。
知識講解指導
注意講解時的條理性,使學生明白實驗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裝置;檢驗方法;讓部分學生清楚選擇該方法的原因和實驗室制氣方法選擇的依據。
注意理論與實驗的結合,避免過於枯燥或過於淺顯,缺乏理論高度。
聯系實際,講二氧化碳滅火器的原理,適用范圍,必要時也可講解常用滅火器的使用方法。
關於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的教材分析
本節課在全書乃至整個化學學習過程中,所佔有的地位十分重要。它是培養學生在實驗室中製取某種氣體時,葯品的選擇、裝置的設計、實驗的方法等思路的最佳素材。上好此節課對學生今後學習元素化合物知識、化學基本實驗及實驗探究能力都有深遠的影響。
本節知識的學習比較容易,學生在前面學習元素化合物的基礎上經過討論便可解決。本節學習的重點是能力訓練。學生在前面學習的氧氣、氫氣的實驗室製法,具備了一些氣體制備的實踐經驗,各項實驗技術也已經具備,此時,在課堂教學中體現學生主體,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正是時機。教師提出探究問題、引發學生思考;通過小組合作,設計方案、表達交流、實施方案、總結表達等環節完成整個探究。
關於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的教學建議
為了完成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設計2課時完成此節教學;
本節是典型的探究學習模式。其中有兩個探究:制備葯品的探究(快、易)、製取裝置的探究(重點、慢)。
講授過程指導
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可結合實驗六二氧化碳的製取和性質進行邊講邊實驗。
注意運用討論法,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可適當與氧氣、氮氣的實驗室製法進行對比;結合裝置講解制二氧化碳裝置與制氫裝置的區別與聯系(均是固液反應不需加熱制氣);結合二氧化碳氣的性質,講解二氧化碳氣的檢驗和驗滿方法。
課程結束指導
復習實驗室制二氧化碳原理、裝置及驗滿方法。
布置學生進行家庭實驗,用醋酸和雞蛋殼或水垢制二氧化碳。
布置作業,注意計算和裝置圖兩方面的內容。
教學設計方案一
教學過程:
【引言】
二氧化碳是一種有廣泛用途的氣體,實驗室中如何製取二氧化碳呢?想一想到目前為止,你知道多少種能夠製得二氧化碳的方法。
(學生討論,並列舉學過的可以得到二氧化碳的方法。教師在黑板上逐一記錄)
1.鹼式碳酸銅熱分解
2.蠟燭燃燒
3.木炭燃燒
4.石墨等碳單質在氧氣中燃燒
5.木炭還原氧化銅
6.碳在高溫下還原氧化鐵
7.碳酸受熱分解
8.人或動物的呼吸
9.高溫煅燒石灰石……
引導學生討論作為實驗室製法的條件是:
1.製取應簡便迅速;
2.所製得的氣體純度高,符合演示實驗的需要;
3.操作簡單、安全,易於實現。
學生評價每一種製得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否可以作為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
【板書】第四節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
【小結】以上方法都不能作為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
【講解】經過不斷研究改進,實驗室中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與鹽酸反應來制備二氧化碳。
【板書】一 反應原理
1.試劑 石灰石或大理石 鹽酸
【講解】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碳酸,碳酸不穩定,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最終產物為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
【板書】2.原理:
CaCO3+2HCl=CaCl2+H2O+CO2↑
【提問】可不可以用稀硫酸與石灰石或大理石來製取二氧化碳?
【演示】在兩個表面皿中分別放有大小一樣的石灰石各一塊,一支試管中加入稀鹽酸、一支試管中加入稀硫酸。(讓學生觀察到開始都有二氧化碳生成,隨後加入硫酸的試管,反應速率越來越慢,最後停止。)
【結論】不能用硫酸與石灰石或大理石來製取二氧化碳。
【講解】為了收集到二氧化碳需要什麼樣的裝置來制備二氧化碳呢?反應條件反應物的狀態等對實驗裝置有較大的影響。碳酸鈣是塊狀固體,鹽酸是液體,且反應進行時不需要加熱,根據這些特點,我們可以選擇什麼樣的反應裝置呢?(必要時教師可以講解制氧氣、氫氣的裝置特點)
【板書】二、反應裝置: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講解】因為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和實驗室製取氫氣的反應葯品狀態,反應條件類似,故可以採用相似的裝置來製取。用投影顯示制氫氣和制二氧化碳的裝置圖
【討論】
1.長頸漏斗是否可用普通漏斗代替?
2.錐形瓶可否用其他儀器來代替?
3.根據二氧化碳的性質,可以採用什麼方法收集二氧化碳?
4.如何檢驗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滿?
(學生討論、回答,然後教師實驗演示、講解)
【演示】用普通漏斗代替長頸漏斗,結果沒有在集氣瓶中收集到二氧化碳。
【講解】
1.因為普通漏斗頸太短,產生的二氧化碳氣會從漏斗處逸出。長頸漏斗下端管口在液面下被液體封住,氣體不會從長頸漏斗處逸出。
2.錐形瓶可以用廣口瓶、大試管等玻璃儀器代替。
3.氣體收集方法主要取決於氣體的密度和氣體在水中的溶解性。因二氧化碳可溶於水生成碳酸,故不宜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比空氣重,所以常採用集氣瓶口向上排氣法收集。
4.可以根據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的性質,可以將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如火焰熄滅,則說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滿。
【板書】三 收集方法:向上排氣法
驗滿方法:將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火焰熄滅,已經收集滿。
【板書】四、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
【演示】製取並驗證二氧化碳氣體。
【提問】怎樣證明生成的氣體是二氧化碳?
(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變渾濁)
【講解】上一節學過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可以用來滅火,如液態二氧化碳滅火器。還有其它一些二氧化碳型滅火器。
【錄像】各種二氧化碳型滅火器介紹
【演示】滅火器原理實驗。
常用二氧化碳滅火器主要有:
(1)泡沫滅火器(2)乾粉滅火器(3)液態二氧化碳滅火器
【小結】通過已學習過的氧氣、氫氣、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取,歸納出氣體實驗室製取的設計思路及方法,必須明確製取氣體的順序是:
1.了解實驗室製取氣體所需葯品及相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2.根據反應物、生成物的狀態及反應條件選擇合適的反應裝置。
3.根據氣體的物理性質(尤其是密度及其在水中的溶解性),選擇合適的收集方法及驗滿方法。
教學設計方案二
教學重點: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裝置。探究能力的培養。
教學難點: 從二氧化碳製取裝置的探究過程中,提升實驗室氣體裝置的設計思維水平。
教學過程:
【引入】
節課我們學習了二氧化碳的性質,今天我們將來探究在實驗室中如何製得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
根據前面學習氧氣、氫氣的實驗室製法的經驗分析,在實驗室製取一種氣體應考慮哪些因素?
學生活動: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代表發言。製取所需葯品、化學反應原理、反應條件、製取裝置、收集方法、驗滿或驗純的方法。
【展開】目前已學過哪些反應可生成CO2?
學生活動:
列出很多反應
除大家列出的反應外,還有許多反應可以得到CO2。但並不是所有的反應都適合用於實驗室製取CO2。如煅燒石灰石在實驗室中很難實現。碳燃燒生成的氣體可能不純等等。
提問:以上反應中最適合實驗室製取CO2的葯品是?說明原因。
學生活動:通過討論和實驗排除反應1、2、3、4、6、7、8。明確反應5為實驗室製取CO2 的反應。
[板書]:
實驗葯品:
1. 石灰石和稀鹽酸
2. 反應原理
CaCO3+2HCl==CaCl2+CO2+H2O請歸納反應的特點。
3. 反應裝置:固液不加熱裝置
4. 收集裝置
向上排空氣集氣法
提出探究問題:設計何種實驗裝置來製取CO2?(至少2種)
教師提供製氧氣、制氫氣的裝置圖供學生參考
學生活動:分組討論。小組活動。
1.首先考慮制氫氣的裝置。
2.在制氫裝置
㈧ 2020內蒙古教師化學教案-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實驗室中製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實驗裝置。
【過程與方法】初步確立實驗室製取氣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學生設計、組裝實驗裝置,體驗、反思和完善設計,掌握基本實驗技能。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增強學生對實驗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化學反應原理、實驗裝置和製取方法。
【難點】從實驗室製取氣體的思路出發,學習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取方法。
三、教學用具
多媒體設備。
四、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復習導入,創設情景
【復習舊知】結合生活和已有知識,列舉大家知道的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應。
【舉例】碳酸鹽和酸。
第二環節:新課教學
1.確定實驗原理
【演示實驗】
實驗1:碳酸鈉和稀鹽酸的反應
實驗2:石灰石和稀硫酸的反應
【觀察現象】
實驗1:有大量氣泡產生,反應很劇烈。
實驗2:開始反應時有氣泡,一會兒就沒有了氣泡。
【討論與思考】通過上述兩個實驗,思考實驗室中能否採用上述方法製取二氧化碳氣體?
【分析】實驗1反應太快,來不及收集氣體,實驗2反應一會兒停止,不理想。
演示實驗3: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
【討論與思考】上述三個實驗中,哪一個比較適合於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氣體?為什麼?
【討論得出結論】實驗3反應速率比較適中,適合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氣體。
2.實驗裝置選取
【投影】投影實驗室製取氧氣的發生裝置
【討論】
實驗室製取氣體的裝置由哪幾個部分組成?
確定氣體發生裝置時應考慮哪些因素?
收集氣體一般有哪幾種方法?確定氣體收集裝置時應考慮哪些因素?
【小結】
發生裝置:固體加熱型,固液常溫型(由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決定)
收集裝置:向上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向下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排水法(不易溶於水,不與水發生反應的氣體)。
製取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應該為固液常溫型,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投影展示相關實驗儀器,學生從中選擇,拼一拼,裝一裝,設計並組裝出一套製取二氧化碳的裝置。
【思考討論】如何檢驗生成的氣體是二氧化碳?
3.二氧化碳的檢驗
【提問】能夠使燃燒著的木條熄滅的氣體一定是二氧化碳嗎?
【學生討論回答】不一定,如氮氣也既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也能夠使燃燒著的木條熄滅。
【提問】應如何檢驗一種氣體是否為二氧化碳?
【實驗】將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現象】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教師總結】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是二氧化碳的一種特性,實驗室中常用澄清石灰水檢驗一種氣體是否為二氧化碳。
第三環節:小結作業
【小結】師生共同總結本節課學習內容:探究制備二氧化碳的實驗原理、實驗裝置和二氧化碳的檢驗。
【作業】分別列舉幾種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的氣體,向下排空氣法收集的氣體,排水法收集的氣體。
五、板書設計

以上是《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教案,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
㈨ 實驗室製取氣體裝置的確定 (1)發生裝置選取原則 (2)收集裝置選取原則
發生裝置選擇:看反應是否需要加熱,是否是固體和液體反應。
收集裝置:是否溶於水(選擇排水法);密度與空氣密度比較(選向上、向下排空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