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1)在「呼吸處」作緩慢的吸氣和呼氣,吸氣時,用夾子夾緊b管的橡皮管;呼氣時,夾
(1)吸氣時,用夾子夾緊B管的橡皮管;呼氣時,夾緊A管的橡皮管.吸入的氣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低,呼出的氣體中含有較多的二氧化碳,所以B試管內的石灰水變渾濁了.
(2)在實驗中設置A試管的目的是起對照作用.
(3)血液中的氧氣進入組織細胞,在線粒體內對有機物進行氧化分解,釋放能量,產生二氧化碳,所以人體內呼出的二氧化碳產生的部位是組織細胞的線粒體.
(4)當肋間肌和膈肌收縮時,胸廓體積增大,肺也隨之擴張,肺內氣壓低於外界大氣壓,外界氣體通過呼吸道進入肺,完成吸氣;當肋間肌和膈肌舒張時,胸廓體積縮小,肺也隨之回縮,肺內氣壓高於外界大氣壓,肺內氣體通過呼吸道排出體外,完成呼氣.
故答案為:(1)B,較多的二氧化碳
(2)對照
(3)C
(4)肋間肌; 膈肌(順序可變)
❷ 為什麼只有線粒體的細胞質內能進行有氧或者無氧呼吸那麼是不是所有的細人體細
(18分)完成下列有關呼吸作用方式和場所的探究實驗。
Ⅰ.右圖所示的是檢測氣壓變化的密閉裝置。課題小組同學利用該裝置探究某種異養型微生物的細胞呼吸方式。反應瓶和中心小杯中放置有關實驗材料和試劑,關閉活栓後,U形管右管液面高度變化反映瓶中氣體體積變化。實驗開始時將右管液面高度調至參考點,實驗中定時記錄右管液面高度相對於參考點的變化(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容積變化)。
(1)取甲、乙兩套該密閉裝置設計實驗。請補充表格有關內容:
裝置
反應瓶內加入的材料
小杯內加入的材料
液面高度變化的含義
甲
一定濃度葡萄糖溶液、
微生物懸浮液各1ml
適量的NaOH溶液
①
乙
②
③
細胞呼吸時CO2的釋放量與O2消耗量的差值
(2)將甲、乙裝置均至於28℃恆溫條件下進行實驗(實驗過程中微生物保持活性),60min後讀數。請補充下表有關內容。
預期實驗結果
微生物的細胞呼吸方式
甲
乙
上升
不變
④
⑤
下降
只進行產生酒精和CO2的無氧呼吸
上升
下降
⑥
⑦
不變
只進行產生乳酸的無氧呼吸
Ⅱ.課題小組同學為了確定細胞有氧呼吸第二階段發生的場所,又進行了如下探究:
做出假設:有氧呼吸第二階段只發生在線粒體中,不能在細胞質基質中完成。
實驗過程:
實驗結果:1號和2號試管中均檢測到CO2(與預測結果不相符)。
請分析回答:
(1)分析實驗結果與預期不相符合的原因及改進措施。
原因: 。
改進措施: 。
(2)實驗步驟⑥依據的原理是 。
(3)經同學們的分析及對實驗個別步驟作出的恰當修改,重新實驗,大家都獲得了與預期相符合的實驗結果。最後,老師又提出一個新問題:「假如該實驗時間過長,空氣中的CO2溶入樣本中的量足以被檢測劑檢測出,為了提高實驗的科學性,排除干擾因素帶來的實驗誤差,你如何解決?」 請寫出解決措施。
。
查看習題詳情和答案>>
完成下列有關呼吸作用方式和場所的探究實驗。
Ⅰ.下圖所示的是檢測氣壓變化的密閉裝置。課題小組同學利用該裝置探究某種異養型微生物的細胞呼吸方式。反應瓶和中心小杯中放置有關實驗材料和試劑,關閉活栓後,U型管右管液面高度變化反映瓶中氣體體積變化。實驗開始時將右管液面高度調至參考點,實驗中定時記錄右管液面高度相對於參考點的變化(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容積變化)。
(1)取甲、乙兩套該密閉裝置設計實驗。請補充表格有關內容:
裝置
反應瓶內加入的材料
小杯內加入的材料
液面高度變化的含義
甲
一定濃度葡萄糖溶液微生物懸浮液各1 mL、
適量的NaOH溶液
①____________
乙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細胞呼吸時CO2的釋放量與O2消耗量的差值
(2)將甲、乙裝置均置於28 ℃恆溫條件下進行實驗(實驗過程中微生物保持活性),60 min後讀數。請補充下表有關內容。
預期實驗結果
微生物的細胞呼吸方式
甲
乙
上升
不變
④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
下降
只進行產生酒精和CO2的無氧呼吸
上升
下降
⑥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
不變
只進行產生乳酸的無氧呼吸
Ⅱ.課題小組同學為了確定細胞有氧呼吸第二階段發生的場所,又進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設:有氧呼吸第二階段只發生在線粒體中,不能在細胞質基質中完成。
實驗過程:
實驗結果:1號和2號試管中均檢測到CO2(與預測結果不相符)。
請分析回答:
(1)分析實驗結果與預期不相符合的原因及改進措施。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進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步驟⑥依據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經同學們的分析及對實驗個別步驟作出的恰當修改,重新實驗,大家都獲得了與預期相符合的實驗結果。最後,老師又提出一個新問題:「假如該實驗時間過長,空氣中的CO2溶入樣本中的量足以被檢測劑檢測出,為了提高實驗的科學性,排除干擾因素帶來的實驗誤差,你如何解決?」
請寫出解決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習題詳情和答案>>
下圖為種子發育和萌發過程中四種內源激素、種子含水量以及營養物質積累量的變化曲線,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種子在發育過程中有機物總量________(增加,減少);種子萌發後有機物的重量減少、種類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種子發育過程中,首先出現的激素是CK,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其次增加的激素是GA和IAA,參與有機物向籽粒的運輸與積累。ABA促進種子貯藏蛋白的基因表達,並促進種子的脫水乾燥,有利於種子的_________。可見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激素調節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
(3)種子解除休眠後,吸水膨脹,開始進行旺盛的呼吸作用,初期種子呼吸產生的CO2大大超過O2的消耗,此時細胞以_____(有氧、無氧)呼吸為主;當胚根長出後O2的消耗速率大大提高,則進行________(有氧、無氧)呼吸。
(4)普通小麥(6N=42)與黑麥(2N=14)雜交培育出八倍體小黑麥至少需要_____年時間,第一年得到的植株取其花粉進行花葯離體培養得單倍體苗,苗期用秋水仙素處理後得所植株體細胞染色體數是________,此方法稱___________育種。
查看習題詳情和答案>>
(09山東實驗中學五月模擬)(16分)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綠色植物葉肉細胞內發生的兩個重要的代謝活動,它們相互聯系,密不可分。實驗中可用氧氣的產生與吸收(或二氧化碳的吸收與產生)來檢測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強弱。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金魚藻在代謝過程中,細胞內產生氣體的場所可能是 。
(2)在較強光照下,培養金魚藻的燒杯內會冒出氣泡,試解釋原因: 。
Ⅱ.(12分)植物生命活動調節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調節,下面是有關植物激素的知識及實驗研究,請根據有關信息分別回答下列問題:
(1)植物激素對植物的生長發育產生顯著調節作用,植物的生長發育是由多種激素相互協調、共同調節的。下表是植物不同部位各種激素的相對濃度,請分析回答:
部位
激素的相對濃度
生長素
赤黴素
細胞分裂素
脫落酸
莖尖
+++
+++
+++
―
幼葉
+++
+++
―
―
伸長莖
++
++
―
―
側 芽
+
+
―
―
成熟葉
+
+
―
+++
根
+
+
―
―
根 尖
++
―
―
―
+++表示含量高;++表示含量中等;+表示含量低;―表示無
①目前公認的植物激素共有五大類,除上表中的四大類外,植物體內還有一類物質也屬於植物激素,該激素的主要作用是。
②在進行植物組織培養過程中,培養基中必需添加的激素是。
(2)分析上表可知,成熟葉中含有較多的脫落酸而不含細胞分裂素。科學家通過進一步分析研究得知:脫落酸能抑制核酸、蛋白質的合成,促使葉片衰老,而細胞分裂素則抑制葉綠素、核酸和蛋白質的降解,抑制葉片衰老。所以在生產中可利用細胞分裂素作保鮮劑。
請你設計一個實驗證明細胞分裂素有延緩葉片衰老的作用。
③實驗原理:葉綠素逐漸喪失而失去綠色是葉片衰老最明顯的特點,離體葉片得快就會出現衰老的特點,因此,可通過 來證明。
④實驗步驟:
第一步:選取葉片隨機分成兩組,分別標記為甲組、乙組。
第二步:。
⑤實驗結果預測:。
⑥實驗結論:。
查看習題詳情和答案>>
某實驗室用兩種方式進行酵母菌發酵葡萄糖生產酒精。甲發酵罐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氣,乙發酵罐中沒有氧氣,其餘條件相同且適宜。實驗過程中每小時測定一次兩發酵罐中氧氣和酒精的物質的量,記錄數據並繪成如圖所示的曲線。據圖分析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在實驗結束時甲、乙兩發酵罐中產生的CO2量之比為6∶5
B.甲、乙兩發酵罐分別在約第5小時和第3小時厭氧呼吸速率最快
C.甲發酵罐的實驗結果表明在有O2存在時酵母菌無法進行厭氧呼吸
D.該實驗證明向葡萄糖溶液中通入的O2越多,則酒精的產量越高
❸ 大麥種子可以在黑暗條件下減數分裂嗎
(1)epiBR(人工合成的油菜素內酯)對胚芽鞘的伸長生長有調節作用,屬於植物生長調節劑(或激素類似物).
(2)在實驗過程中,去除尖端3mm,然後切取1.0cm長切段用緩沖液浸泡1h的目的是減少胚芽鞘內原油菜素內酯對實驗結果的干擾.
(3)因為實驗組是實驗組是用緩沖液配製的epiBR(人工合成的油菜素內酯)溶液中處理,分別於12、24、36、48 t/h時間點測量胚芽鞘的長度,故對照組的設置方法是:取相同數量的胚芽鞘切段浸泡在等量的不含人工合成的油菜素內酯的相同緩沖液中,分別於12、24、36、48 t/h測量胚芽鞘伸長量並記錄結果.
(4)甲圖切段用epiBR處理48 小時實驗組胚芽鞘的伸長量為1.2cm,和圖乙的epiBR濃度為1μmol.L -1 相對應,可見圖甲曲線是將處理後的胚芽鞘切段浸泡在濃度為1μmol.L -1 的epiBR中得到的結果.
由柱形圖來看不同濃度epiBR(人工合成的油菜素內酯)對胚芽鞘的伸長生長都有促進作用,且濃度為1μmol.L -1 的epiBR促進伸長的效果最明顯,故1μmol.L -1 的epiBR是促進胚芽鞘的伸長的適宜濃度,與對照組相對比,濃度的epiBR處理48h後,它可促進胚芽鞘的伸長量為0.4cm.
(5)本實驗的自變數是不同濃度epiBR,因變數是胚芽鞘的伸長量,故該實驗的目的為探究促進胚芽鞘伸長的人工合成的油菜素內酯的適宜濃度.
故答案為:
(1)植物生長調節劑(或激素類似物).
(2)胚芽鞘內原油菜素內酯
(3)等量的不含人工合成的油菜素內酯的相同緩沖液,12、24、36、48 t/h 胚芽鞘伸長量
(4)1μmol.L -1 ,0.4cm.
(5)探究促進胚芽鞘伸長的人工合成的油菜素內酯的適宜濃度
❹ 如圖是檢驗呼出氣體的實驗裝置,請根據你所學的知識和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在「呼吸處」作緩慢的吸
(1)B,二氧化碳(2)形成對比,比較空氣中的成分和呼出氣體內的差異。 (3)C.(4)吸入肺,肋間容肌,膈肌(5)用澄清的石灰水,若石灰水變渾濁,說明有二氧化碳。 ❺ 某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其步驟為:①用夾子夾緊橡皮管 ②點燃燃燒匙里的紅 (1)寫出紅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4P+5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