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推土機、挖土機、鏟運機三種區別謝謝!(沒有分了)
一、三者的用途不同:
1、推土機的用途:用於建設排土場,平整汽車排土場,堆集分散的礦岩,平整工作平盤和建築場地等。不僅用於輔助工作,也可用於主要開采工作。例如,砂礦床的剝離和采礦,鏟運機和犁岩機的牽引和助推,在無運輸開采法時配合其他土方機械降低剝離台階高度等。
2、挖土機的用途:用語土方挖掘工程。
3、鏟運機的用途:適用於鐵路,道路、水利、電力等工程平整場地工作。
二、三者的分類不同:
1、推土機的分類:按用途分可分為通用型及專用型兩種。通用型是按標准進行生產的機型,廣泛用於土石方工程中。專用型用於特定的工況下,有採用三角形寬履帶板以降低接地比壓的濕地推土機和沼澤地推土機、水陸兩用推土機、水下推土機、船艙推土機、無人駕駛推土機、高原型和高濕工況下作業的推土機等。
2、挖土機的分類:按照鏟斗卸土方法分強制卸土、半強制卸土和自由卸土三種。
3、鏟運機的分類:大型挖土機、反鏟挖土機、輪式挖土機、浚挖船、抓鏟挖土機。
三、三者的特點不同:
1、推土機的特點:發動機與工作裝置液壓系統和傳動系統,採用全功率匹配技術。發動機可根據實際工況自動調整輸出給傳動系統和工作裝置液壓系統的功率,達到最大限度地利用發動機功率,以達到節能目的。
2、挖土機的特點:鏟運機屬於一種鏟土、運土一體化機械。本發明的要點,是設計了一個由斗體、鏟刃、破土刀、轉動擋板、滑動擋板組成的帶鏟土機構的鏟斗和由前支桿、2個側支桿、擋板支桿組成的支架機構。
轉動擋板和滑動擋板設置在斗體開口處,兩者之間由合頁聯結,合頁的兩端出軸插入斗體前端的滑槽內,可沿滑槽移動。鏟刃焊固在斗體底的前端,破土刀焊固在鏟刃上。支架機構用以控制滑動擋板和轉動擋板的升降。本發明結構簡單,施工效率高,適用於修河築壩水災後清除淤泥等。
3、挖土機的特點:提升能力是指額定穩定提升能力或額定液壓提升能力中較小的一個。額定穩定提升能力:75%的傾翻載荷 額定液壓提升能力:87%的液壓提升能力。
㈡ 鏟運機工作時的注意事項
地下鏟運機,井下鏟運機,拖式鏟運機,地下裝載機,井下裝載機,礦用裝載機工作時的注意事項
1、地下鏟運機,井下鏟運機,拖式鏟運機的牽引機械應按有關規定執行。
2、鏟運機在四級以上土壤作業時,應選翻鬆,並清除障礙物。
3、業前,應檢查鋼絲繩、輪胎氣壓、鏟土斗及卸土板回縮彈簧、拖把萬向接頭、撐架及各部滑輪等,液壓式鏟運機還應檢查各液壓管接頭、控制閥等,確認正常後方可起動。
4、作業時,嚴禁任何人上下機械、傳遞物件,以及在鏟斗內、拖把或機架上坐立。
5、兩台鏟運機同時作業時,拖式鏟運機前後距離不得少於10m,自行式鏟運機不得少於20m。平行作業時兩機間隔 得小於2m。在狹窄地區不得強行超車。
6、鏟運機上下坡道時,應低速行駛,不得途中換檔,下坡時嚴禁脫檔滑行,行駛的橫向坡度不得超過6m,坡寬應大於機身2m以上。在新填築的土提作業時,離坡邊緣不得小於1m。
7、需要在斜坡橫向作業時,須先挖填,使機身保持平穩,作業中不得倒退。
8、在不平場地上行駛及轉彎時,嚴禁將鏟運斗提升到最高位置。
9、行駛時應讓支線,空載讓重載,下坡讓上坡。
10、在坡道上不得進行保修作業,在陡坡上嚴禁轉彎、倒車和豪華車,在坡上熄火時應將鏟斗落地,制運牢靠後,再行起動。
11、 鏟土時,應直線行駛,助鏟時應有助鏟裝置,正確掌握斗門開後的大小,不得切土過深,兩機要相互配合,盡量作到平穩接觸,等速助鏟。
12、夜間作業時,前後照明應齊全完好。自行式鏟運機的大燈應照出30m以上,如遇對方來車,應在百米以外將大燈光改為小燈光,並低速靠邊行駛。
13、拖拉陷車時,應有專人指揮,前後操作人員應協調,確認安全後,方可起步。
14、自行式鏟運機的差速器鎖,只能在直線行駛的泥濘路面上短時間使用,嚴禁在差速器鎖住時轉彎。
15、非作業行駛時,鏟斗必須用鎖緊蓮條掛牢在運輸行駛位置上,機上任何部位均不得載人或裝載易燃及爆炸物品。
16、修理斗門或在鏟斗下檢修作業時,必須把鏟斗升起後用銷子或鎖緊鏈條固定,再用墊木將斗身頂住,並制動住輪胎。
17、作業後,應將鏟運機停放在平理地面,並將鏟斗落在地面上,液壓操縱的應將液壓缸縮回,將操縱桿放在中間位置,進行清潔、潤滑後鎖好門窗。
㈢ 求:金屬礦山井下無軌運輸相關資料:鏟運機、礦用卡車及配套巷道設計;以及與有軌運輸的利弊。
無軌設備是適用於礦山地下能綜合完成挖土、運土、卸土、填築、整平的機械。操作靈活,不受地形限制,不需特設道路,生產效率高。
無軌設備采礦方式是現今世界上最流行的、最經濟、最高效采礦方式。
鏟運機根據型號的不同可以有1、2、3、4、6以及更大m³數的型號。
無軌設備的出礦方法主要是通過鏟運機鏟送爆破後的碎石碎料,運送到礦用卡車、流井、或者是專用的井下無軌礦車上。
但無軌設備有著高效、便捷、經濟靈活的優勢。但是要求廂道對應相應機型達到一定尺寸。
雖然現今國內中小礦山對鏟運機認知程度有限。但應該說無軌設備是礦山井下的未來。
這個我多少還是懂一些,需要的話可以私信我
㈣ 拖式鏟運機的操作技術
拖式鏟運機操作安全技術交底
1.拖式鏟運機牽引用拖拉機的使用應嚴格按推土機使用安全交底的要求進行操作。
2.鏟運機在「四類土壤」作業時,應先採用鬆土器翻鬆。鏟運機作業區內應無樹根、樹樁、大的石塊和過多的雜草等。
3.鏟運機行駛道路應平整結實,路面比機身應寬出2m。
4.作業前,應檢查鋼絲繩、輪胎氣壓、鏟土斗及卸土板回縮彈簧、拖把萬向接頭、撐架以及各部滑輪等;液壓式鏟運機鏟斗與拖拉機連接的叉座與牽引連接塊應鎖定,各液壓管路連接應可靠,確認正常後,方可起動。
5.開動前,應使鏟斗離開地面,機械周圍應無障礙物,確認安全後,方可開動。
6.作業中,嚴禁任何人上下機械,傳遞物件,以及在鏟斗內、拖把或機架上坐立。
7.多台鏟運機聯合作業時,各機之間前後距離不得小於10m(鏟土時不得小於5m),左右距離不得小於2m。行駛中,應遵守下坡讓上坡、空載讓重載、支線讓干線的原則。
8.在狹窄地段運行時,未經前機同意,後機不得超越。兩機交會或超越平行時應減速,兩機間距不得小於0.5m。
9.拖式鏟運機本身無制動裝置,依靠牽引拖拉機的制動是有限的,因而要求鏟運機上、下坡道時,應低速行駛,不得中途換擋,下坡時不得空擋滑行,行駛的橫向坡度不得超過6°坡寬應大於機身2m以上。
10.新填築的土堤比較疏鬆,鏟運機在堤坡上作業時要與堤坡保持一定距離,以保安全。在新填築的土堤上作業時,離堤坡邊緣不得小於1m。需要在斜坡橫向作業時,應先將斜坡挖填,使機身保持平衡。
11.拖式鏟運機本身無制動裝置,依靠牽引拖拉機的制動是有限的,因而要求在坡道上不得進行檢修作業。在陡坡上嚴禁轉彎、倒車或停車。在坡上熄火時,應將鏟斗落地、制動牢靠後再行起動。下陡坡時,應將鏟斗觸地行駛,幫助制動。
12.鏟運機採用助鏟時,後端將承受推土機的推力,因此,兩機需要密切配合,鏟土與機身應保持直線行駛,平穩接觸,等速助鏟,防止因受力不均而使機械受損。助鏟時應有助鏟裝置,應正確掌握斗門開啟的大小,不得切土過深。兩機動作應協調配合,做到平穩接觸,等速助鏟。
13.在下陡坡鏟土時,鏟斗裝滿後,在鏟斗後輪未到達緩坡地段前,不得將鏟斗提離地面,應防鏟斗快速下滑沖擊主機。
14.為防止鏟運機由於鏟斗過高搖擺使重心偏移而失去穩定性造成事故,在凹凸不平地段行駛轉彎時,應放低鏟斗,不得將鏟斗提升到最高位置。
15.拖拉陷車時,應有專人指揮,前後操作人員應協調,確認安全後,方可起步。
16.作業後,應將鏟運機停放在乎坦地面,並應將鏟斗落在地面上。液壓操縱的鏟運機應將液壓缸縮回,將操縱桿放在中間位置,進行清潔、潤滑後,鎖好門窗。
17.非作業行駛時,鏟斗必須用鎖緊鏈條掛牢在運輸行駛位置上,機上任何部位均不得載人或裝載易燃、易爆物品。
18.防止由於偶發因素可能使鏟斗失控下降,造成嚴重事故,修理斗門或在鏟斗下檢修作業時,必須將鏟斗提起後用銷子或鎖緊鏈條固定,再用墊木將斗身頂住,並用木楔楔住輪胎。
㈤ 鏟運機的安全規程
(1)檢查工作面的安全隱患和道路的平整情況,有問題及時處理。
(2)檢查液壓系統油箱的油麵,不能低於油標。
(3)檢查各潤滑點的潤滑情況是否良好。
(4)檢查剎車油、輪胎氣壓是否足夠,輪輞是否松動。
(5)檢查電纜固定處是否牢靠,接地線是否完好。 (1)檢查各操作手柄是否在正常位置上,確定無誤後方可合上主開關;
(2)接通電源後,一定要通知鏟運機周圍人員撤至安全地帶,然後再啟動鏟運機;
(3)啟動後檢查儀表讀數是否正常,各部位有無不正常的聲響,制動是否可靠,液壓系統是否漏油等。
(4)小心駕駛,尤其在道路狹窄地段或急轉彎地段應緩慢低速行駛,嚴禁鏟運機碰撞兩旁支柱或邊幫。
(5)在整個鏟裝過程中,要合理使用鏟斗操縱桿和加速機構,使所有輪胎都在運行中,防止打滑或空轉。
(6)鏟運機後退時,應避免機身軸線與排出的拖曳電纜夾角小於90℃,前進時,應保證滾筒上的剩餘電纜有3圈以上,以防止損壞電纜或拉脫滑環裝置。
(7)上坡或下坡時鏟斗端總是指向坡底,在情況危險時,可以放下鏟斗來幫助停止鏟運機。
(8)遇故障或包紮電纜介面時,先斷開主電源,嚴禁禁電作業。 (1)將鏟運機停在無松石、無滴水、無天井跨塌、無爆破作業砸壞等情況發生的安全處。
(2)將各操縱桿復位,動臂放到底,鏟斗下翻並接觸地面。
(3)將停車閉鎖放到鎖定位置。
(4)斷開車上電源開關及主電源開關。將鏟運機停在平地上,若停在斜坡上,須用三角木或石塊將車輪楔住。
(5)拖動鏟運機,在正常的拖掛或拉桿之外要加用安全鏈條或鋼絲繩索,長距離牽引時,必須斷開驅動系統。
主動式鏟運機接地比壓小,能實現原地轉向。在氣候惡劣、場地狹窄、地質狀況差的泥濘和沼澤地帶,能實現全天候、連續、高效作業,具備良好的可靠性和適應性。機器利用鏟削土壤,並將碎土裝入鏟斗進行運送和卸土整平,一台主動式鏟運機在單位時間內相當於一台挖機、一台推土機和兩台裝載車共同的作業量。
大型土石方轉移的最佳機械,集運土、鏟土、鬆土、推土、卸土於一體的多功能鏟運機,鏟運的距離在2000米以內。能夠廣泛用於建築施工、機場修建、礦山開采、水利水電等。
主動式多功能履帶鏟運機是其全稱,它採用先進的電控、動力傳動系統、電液控制的變速操縱系統,電液控制轉向制動系統和自動卸荷液壓先導控制系統等,整機性能優越,操縱輕松;超強結構設計的車架,適用於重載工程作業;全液壓的濕式轉向制動系統,使機器工作時更加靈活、高效;特殊設計的駕駛室,布局合理、視野開闊、操作舒適。1、美國CUMMINS電控發動機,強力強勁、性能卓越;
2、德國ZF自動變速箱,動力換擋,操作簡單;
3、德國REXROTH液壓系統,質量可靠,穩定性好;
4、美國PARKER流體連接件,經久耐用,可靠性高;
5、德國GESSMANN操縱系統,輕便靈活,安全高效;
6、芬蘭EPEC控制系統,速度快捷、抗干擾強;
7、瑞士FRUTIGER全液壓轉向制動系統,能實現原地轉向;
8、瑞典高耐磨鋼板HARDOX材料,強度高、耐磨性好,壽命長;
9、按歐盟CE標准設計的駕駛室, 帶有防翻車及墜物保護結構和自動升降功能;
10、美國康明斯環保發動機QSM11達到stageIII/EPA TierIII排放標准,駕駛室配有無氟環保型空調,油耗低、排放少、節能環保。 1、發動機功率:250KW(335hp)
額定轉速:2100r/min
2、鏟斗容量:堆裝12立方米
鏟斗寬度(切削寬度):1980mm
最大切土深度:350mm
最大挖掘力:22100kg
3、整機工作質量:31000kg
額定載重量:20000kg
4、行駛最大速度:25.2km/h(前進4檔,後退3檔)
最小轉彎半徑:5000mm
爬坡能力:30%
5、最大離地間隙:573mm
6、液壓系統工作最大壓力:21Mpa
7、履帶:單履齒
節距:228.6mm
寬度:710mm
接地比壓:0.06Mpa
8、外形尺寸:長6730X寬3480X高4215mm
運輸尺寸:長6730X寬3480X高3445mm 一人一機四步操作:
鬆土——裝載——運輸——傾倒
1、鬆土
鏟斗設低至理想深度,並鏟起待運土方。
2、裝載
鏟斗靠前進裝置裝載土方,根據機器的不同尺寸,鏟運距離可為25-40 米。此過程花時24-40秒。
3、運輸
裝滿土方的鏟鬥上抬。機器以20公里的時速駛往土方傾倒的地點。
4、傾倒
土方通過液壓後壁從鏟斗中推出倒空,其堆放方式有如下幾種:
1)鋪展作業
機器以向前或迴旋的方式將土方堆放至所需要的厚度,且不會造成明顯的被履帶壓實後的現象。
2)場底作業
無論本地或指定地點作業,一次傾倒的土方堆鋪高度最高可至2米。
3)坡邊作業。
土方可直接倒放在斜坡邊。
4)推土板作業
利用推土板作業,特別適合於開展短距離的如路面建設、夷平土地和大規模土方轉移等工作。
主動式多功能履帶鏟運機在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實施了全方位的技術創新,集中採用了兩級燃燒低污染風冷發動技術、動力換檔變速技術、單路穩定分流轉向技術,不僅實現了傳動結構和行走方式的整機技術創新,而且實現視距內遙控,大大提高了設備的工作效能。主動式鏟運機的成功研發,是鏟運機發展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
㈥ 鏟運機分類
按行走方式分
按行走方式分自行式和拖式兩種[4] 。 自行式鏟運機由牽引車和鏟斗車兩部分合成整體,中間用鉸銷連接,牽引車和鏟斗車均為單軸,其經濟運距可達1500m以上,具有結構緊湊、機動性大、行駛速度高等優點,得到廣泛的應用。又分為:①單軸——鏟運機自重和斗中土的重量部分通過牽引裝置傳至牽引車;②雙軸——牽引車不承受鏟運機自重和斗中土的重量。
拖式鏟運機需要有拖拉機牽引作業,裝有寬基低壓輪胎,適用於土質松軟的丘陵地帶,其經濟運距一般為50~500m,由於機動性差,工程中較少應用。 · 1)按發動機數可分為: 單發動機——由一台發動機驅動;雙發動機——由二台發動機分別前後驅動。2)按軸數可分為:二軸式——以專用單軸牽引車為動力;三軸式——以專用雙軸牽引車為動力。
按照鏟斗卸土方法
分強制卸土、半強制卸土和自由卸土三種。
強制卸土依靠活動的鏟斗後壁向前推移,將土強制推出,卸土干凈,但動力消耗大;
半強制卸土的後斗壁與斗底連成整體,卸土時,斗底與後斗壁一起向前翻轉,碎土在推力與重力雙重作用下卸出,能夠卸凈兩側壁之間的土;
自由卸土依靠整個鏟斗向前翻轉將碎土倒出,不能保證土的卸凈,但動力消耗低,用於小型鏟運機。
按照鏟斗容量
鏟運機按照鏟斗容量分小、中、大、特大四種型式,中型的鏟斗容量一般為6~15m3,大型的一般為15~30m3,特大型的可達30m3以上。
按行走裝置形式
(1)輪式鏟運機; (2)履帶式鏟運機
按裝土方式
(1)開斗裝載式 (2)鏈板裝載式
按操縱方式
(1)鋼絲繩式 (2)液壓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