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用下圖所示實驗裝置進行相應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是()A.裝置①可用於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氣體B
A.二者均與NaOH反應,不符合除雜原則,則圖中除雜試劑應為飽和食鹽水,故A錯誤;
B.H2、NH3等均可利用向下排空氣收集,則圖中氣流方向應從右側進,故B錯誤;
C.NH4Cl受熱易分解,不能利用蒸發得到晶體,應利用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得到晶體,故C錯誤;
D.碘不易溶於水,易溶於四氯化碳,則混合後分層,圖中萃取裝置合理,故D正確;
故選D.
㈡ 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我們常用:(1)寫出B裝置中指定儀器名稱①______②______(2)實驗室用A裝置製取氧氣
(1)指定儀器分別是長頸漏斗和錐形瓶;
(2)A裝置適用於加熱固體製取氣體,試管口無內棉花,說明是容用加熱氯酸鉀的方法製取氧氣,方程式是2KClO3
MnO2 | .
㈢ 某校學生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設計下圖甲所示實驗裝置,用來驗證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回答下列問題.(1)
(1)裝置A中是鹽酸和石灰石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鈣和水,其反應離子方程式為:CaCO3+2H+═Ca2++H2O+CO2↑;故答案為:CaCO3+2H+═Ca2++H2O+CO2↑; (2)實驗室用鹽酸和石灰石製取二氧化碳,該反應放出的熱量導致鹽酸揮發,所以製取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氫氣體,為除去氯化氫氣體,選取的試劑應能除去氯化氫氣體且不和二氧化碳反應,則只能選取可溶性的飽和碳酸氫鹽,一般常用飽和的碳酸氫鈉溶液,故答案為:飽和碳酸氫鈉溶液; (3)高溫條件下,二氧化碳和碳反應生成一氧化碳,所以D裝置中的黑色固體是炭,反應方程式為:CO2+C 高溫 | .
㈣ (8分)下圖中的實驗裝置可以用於實驗室製取乙炔。請填空: (1)圖中A管的作用是  ...
8分 (1) 調節水面的高度來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 止 CaC 2 +H 2 O→Ca(OH) 2 +CH≡CH↑ (2) 氧化紫色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逐漸褪色加成 (3) CH≡CH+2.5O 2 →2CO 2 +H 2 O明亮火焰、黑色濃煙驗純
㈤ (16分)下圖中的實驗裝置可用於製取乙炔。請填空: (1)圖中,A管的作用是 &...
(1)調節水面高度以控制反應的發生與停止;CaC 2 +2H 2 O →C 2 H 2 ↑+ Ca(OH) 2 (2)酸性KMnO 4 溶液褪色專;氧屬化(3)溴的CCl 4 溶液褪色;加成 (4)檢驗純度;火焰明亮並伴有濃烈黑煙、放出熱量
㈥ 下圖中的實驗裝置是用來探究影響枝條蒸騰作用的環境因素,實驗測得數據如下: (1)實驗中探究了哪兩
(1)從表格中可以看出A光照濕潤不如B光照乾燥的失水速度大14<32,表明空氣濕度(回空氣的含水量)對植物的答蒸騰作用有影響,B光照乾燥比C黑暗乾燥的失水速度大32>8,表明光照對植物的蒸騰作用有影響. (2)探究實驗只有一個變數,其他量皆相同.表格中A、B只有一個量不同水分(潮濕、乾燥),因此A、B是對照試驗,變數是水分;A、C也只有一個量不同光照(光照、黑暗),因此A、C是對照試驗,變數是光照;A、C有兩個變數光照、水分,因此不是對照試驗.實驗中的對照組是A與B;B與C. (3)從表格中的數據可以看出光照越強失水速度越大,光照越弱失水速度越小;環境越乾燥失水速度越大,環境越潮濕失水速度越小. (4)油層和棉絨可以隔絕空氣防止水分的蒸發使蒸騰作用失水速度增大影響實驗效果,此外棉絨還能固定植物. 故答案為: (1)光照強度和空氣濕度; (2)A與B、B與C; (3)光照越強失水速度越大,光照越弱失水速度越小、環境越乾燥失水速度越大,環境越潮濕失水速度越小; (4)防止水分蒸發影響實驗效果. |
㈦ 下圖中的實驗裝置可以用於實驗室製取乙炔.請填空:(1)圖中A管的作用是______,製取乙炔的化學反應方程
(1)圖示來裝置可通過調節A管的源高度,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將A管提高,右管中水面上升,與電石接觸發生反應;將A管降低,右管中水面下降,水與電石脫離接觸,反應停止,則製取乙炔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CaC2+2H2O→Ca(OH)2+CH≡CH↑; 故答案為:調節水面的高度來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CaC2+2H2O→Ca(OH)2+CH≡CH↑; (2)乙炔含碳碳三鍵,具有還原性,能被酸性的高錳酸鉀氧化,酸性的高錳酸鉀被還原,溶液褪色;乙炔含碳碳三鍵,若通入溴水中,與溴發生加成反應,使溴水褪色; 故答案為:氧化;紫色的高錳酸鉀褪色;加成; (3)乙炔中含碳的質量分數較大,燃燒時火焰明亮並伴有濃烈的黑煙;乙炔點燃前必須檢驗其純度; 故答案為:火焰明亮並伴有濃烈的黑煙;乙炔點燃前必須檢驗其純度.
㈧ 下圖實驗裝置可以用來測量植物的凈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 (1)若用裝置A測量一定光照強度和CO
(1)NaHCO 3 (2)應放置與A中大小相同的同種死植株和等量的NaHCO 3 溶液 (3)10 (4)a.瓶中液體改放為NaOH溶液 b.對瓶進行遮光處理,其他條件不變。 |
㈨ 下圖的實驗裝置用來分離CO2和CO氣體並乾燥.圖中a為止水夾,b為分液漏斗的活塞,通過Y型管和止水夾分別接
根據氣體混合物中物質的特性首先分離出來的是CO(難溶於水又不與其他物質反應),那麼應打開a讓混合氣體通過, A.碳酸氫鈉既不能和二氧化碳反應,也不能和一氧化碳反應,無法將兩者分開,故A錯誤; B.碳酸鈉和二氧化碳和水反應除去CO2,化學反應式是:Na2CO3+H2O+CO2═2NaHCO3,所以b是關閉的,分離得到CO,然後再分離CO2,此時打開b,讓稀硫酸與碳酸氫鈉反應轉化成CO2,為防止空氣的進入,此時a是關閉的,甲中生成的物質轉化成CO2,最後通過濃硫酸除去水,所以能得到乾燥純凈的CO2,故B正確; C.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鈉或碳酸氫鈉除去CO2,化學反應式是:2NaOH+CO2═Na2CO3+H2O,NaOH+H2O+CO2═2NaHCO3,所以b是關閉的,分離得到CO,然後再分離CO2,此時打開b,讓稀硫酸與碳酸氫鈉和碳酸鈉反應轉化成CO2,為防止空氣的進入,此時a是關閉的,甲中生成的物質轉化成CO2,最後通過濃硫酸除去水,所以能得到乾燥純凈的CO2,故C正確; D.濃硫酸酸吸水,既不能和二氧化碳反應,也不能和一氧化碳反應,無法將兩者分開,故D錯誤; 故選BC.
㈩ 右圖所示的實驗裝置能用於探究光合作用( ) ①需要水 ②需要二氧化碳 ③需要光 ④需要葉綠體 ⑤釋放氧
A.
與下圖的實驗裝置用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機械表如何入手
發布:2025-09-22 14:32:23
瀏覽:64
中信閥門廠
發布:2025-09-22 13:55:40
瀏覽:248
軸承加多少最好
發布:2025-09-22 13:49:18
瀏覽:215
開標工具箱
發布:2025-09-22 13:03:23
瀏覽:568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