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氫氧化鈣與碳酸鈉溶液反應時的操作是什麼
1、氫氧化鈣研磨成20--40 目的粉末加分析實驗水於離心試管中,攪拌,離心,取出上清液,
即製得氫氧化鈣溶液。
2、取碳酸鈉試劑,加分析實驗水溶解,製成碳酸鈉溶液。
3、在碳酸鈉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鈣溶液,有白色沉澱(碳酸鈣)生成。
B. 某同學做氫氧化鈣溶液與碳酸鈉溶液反應的實驗,為使反應完全,先往氫氧化鈣溶液中滴幾滴無色酚酞試液
不對,氫氧化鈣溶液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氫氧化鈉,還是呈鹼性的,看不出有沒有反應完的,其實這個只要放到不再有沉澱產生了就停下就可以了的。
C. 怎樣設計實驗證明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了氫氧化鈉
不行吧,碳酸銅也是綠色沉澱的。
可以用鋁片、鋁條試,加入表面打磨光潔的鋁,產生氣泡(氫氣),說明其中含有氫氧化鈉,
或者加硝酸銀,產生白色沉澱,沉澱顏色立刻變黑。即生成了氧化銀。
D. 有A、B、C三種物質,它們分別是鹽酸、氫氧化鈣和碳酸鈉中的一種,對其進行如圖所示實驗:請回答下列各題
B和C能夠產生沉澱,B和A能夠產生氣體,因此B是碳酸鈉,A是鹽酸,C是氫氧化鈣,帶入驗證符合框圖轉化關系,因此:
(1)A是鹽酸,化學式為:HCl;
(2)A與C反應是鹽酸和氫氧化鈣發生的復分解反應;
(3)B與C反應是碳酸鈉和氫氧化鈣反應產生碳酸鈣沉澱和氫氧化鈉,反應的方程式為:Na2CO3+Ca(OH)2=2NaOH+CaCO3↓;
故答案為:(1)HCl;
(2)復分解反應;
(3)Na2CO3+Ca(OH)2=2NaOH+CaCO3↓.
E. 實驗室用下圖裝置進行碳酸鈉的性質實驗,燒杯A中是澄清石灰水並滴加了酚酞,C中是石灰乳.實驗開始前,稱
①石灰乳的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鈣.過濾後濾液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說明該溶液中含有鹼性物質--氫氧化鈣,但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不能確定:可能生成二氧化碳,反應部分二氧化碳;也可能沒有二氧化碳生成.
故答案是:氫氧化鈣;不能;
②檢驗氫氧化鈣的操作是:取樣加水溶解並滴加酚酞,溶液變紅色,說明濾渣中含有氫氧化鈣;然後繼續滴加鹽酸,有氣泡產生,說明濾渣中含有碳酸鈣;
故答案為:
實驗步驟 | 所用的試劑或檢驗方法 | 結 論 |
步驟一 | 取樣滴加酚酞試液,溶液變紅 | 證明 Ca(OH)2存在 |
步驟二 | 繼續滴加鹽酸,有氣泡產生 | 證明 CaCO3存在 |
預測的反應現象 | B中反應後,溶液中溶質的化學式 | 燒杯A中發生的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A中溶液產生大量的白色沉澱產生,紅色不褪去. | Na2CO3、Na2SO4 | Na2CO3+Ca(OH)2=CaCO3↓+2NaOH |
F. 碳酸鈉溶液和氫氧化鈣反應
因為氫氧化鈣是微溶的
滴加的氫氧化鈣比碳酸鈉溶液要少得多,而氫氧化鈣微溶,所以量很少
而氫氧化鈣溶液中滴入碳酸鈉,因為氫氧化鈣溶液比碳酸鈉溶液多得多,所以碳酸鈉充分反應。
又因為碳酸鈉的溶解度比碳酸鈣大的多,所以反應的氫氧化鈣量相差也很大,在氫氧化鈣中滴入碳酸鈉顯然氫氧化鈣反應的更多,所以沉澱更多
2CaCO3+CO2+H2O=2CaHCO3,CaHCO3可溶,那麼沉澱出的不多
G. 怎樣用氫氧化鈣與碳酸鈉製取較高純度的氫氧化鈉
氫氧化鈣
+
碳酸鈉
→
氫氧化鈉
+碳酸鈣
方程式:Ca(OH)2+
Na2CO3
=
CaCO3
↓+2NaOH
工業上用
石灰乳
和碳酸鈉溶液製取NaOH
至於為什麼不用
成清
石灰水
,是由於氫氧化鈣微溶於水,
澄清石灰水
中只有極少量的Ca(OH)2,其與Na2CO3反應所得的NaOH量也較少,故製取NaOH用Ca(OH)2濃度相對較大的石灰乳而不用澄清石灰水。
H. 碳酸鈉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什麼
化學方程式:Ca(OH)2+Na2CO3=CaCO3↓+2NaOH
離子方程式:Ca2+
+
CO32-
=CaCO3↓
氫氧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的現象:出現白色沉澱。
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碳酸鈣難溶於水,所以出現白色沉澱。
氫氧化鈣與碳酸鈉的反應屬於復分解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碳酸鈣。復分解反應往往不能進行到底而產生混合溶液。但是在氫氧化鈣與碳酸鈉這個反應里,由於產生了沉澱,所以反應能夠進行
I. 碳酸鈉和氫氧化鈣是如何反應的
你自己都說了是微溶,自然有少量氫氧化鈣溶解在水中與碳酸鈉反應。其實,並不是所有反應都一定要遵循置換反應的定律才能反應(生成水、氣體或沉澱)。如氯化鈉和硫酸,是沒有水、氣體與沉澱生成,看似不能反應,其實只要是濃硫酸,就可以反應。有許多概念、定理只限於初中,到了高中,它就不一定對。若還有不懂,聯系我。
J. 實驗室有兩瓶失落標簽的白色粉末,分別是碳酸鈉和氫氧化鈣.請你用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分別設計一個實驗方
碳酸鈉易溶於水,氫氧化鈣微溶於水,可以根據溶解性進行鑒別,碳酸鈉能與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而氫氧化鈣與鹽酸反應無氣體放出,所以本題答案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