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快速泄放電容余電電路怎麼設計
根據電容值和你所需的放電時間來計算電阻,根據RC電路的時間常數
τ=RC,
R=τ/C,
如電容1000uF,泄放余電時間為1秒,則:
R=1/10^-3=10^3=1K
同時還要注意選擇電阻的功率,電阻功率P和電容電壓U有關,
P=U^2/R
㈡ 電容充電、放電裝置的設計與製作實訓報告總結
電池輸出電壓誤差(例如說輸出為5V,實際為4.98V或者其它數字);
充電時,電池的內阻導致電壓上升較慢;
溫度,導致電容諧波分量增多,從而影響輸出電壓
電阻本身阻值的誤差。意思同第一條
㈢ 並聯電容器裝置設計規范的5.8 導體及其他
5.8.1 單台電容器至母線或熔斷器的連接線應採用軟導線,其長期允許電流不應小於單台電容器額定電流的1.5倍。
5.8.2 電容器組的匯流母線和均壓線的導線截面應與分組迴路的導體截面一致。
5.8.3 雙星形電容器組的中性點連接線和橋形接線電容器組的橋連接線,其長期允許電流不應小於電容器組的額定電流。
5.8.4 並聯電容器裝置的所有連接導體,應滿足動穩定和熱穩定的要求。
5.8.5 用於高壓並聯電容器裝置的支柱絕緣子,應按電壓等級、泄漏距離、機械荷載等技術條件選擇和校驗。
5.8.6 用於高壓電容器組不平衡保護的電流互感器,應符合下列要求:
5.8.6.1 額定電壓應按接入處電網電壓選擇。
5.8.6.2 額定電流不應小於最大穩態不平衡電流。
5.8.6.3 應能耐受故障狀態下的短路電流和高頻涌放電流。並應採取裝設間隙或裝設避雷器等保護措施。
5.8.6.4 准確等級可按繼電保護要求確定。
5.8.7 用於高壓電容器組不平衡保護的電壓互感器,應符合下列要求:
5.8.7.1 絕緣水平應按接入處電網電壓選擇。
5.8.7.2 一次額定電壓不得低於最大不平衡電壓。
5.8.7.3 一次線圈作電容器的放電迴路時,應滿足放電容量要求。
5.8.7.4 准確等級可按電壓測量要求確定。
6 保護裝置和投切裝置
㈣ 電容器組為什麼要裝設放電裝置,有哪些放電方法
如果不放電的話上面的電荷會保持很長時間
放電有電阻和電抗器
㈤ 電源高壓電解電容兩端存在310VDC-450VDC電壓,請問放電電路該怎樣去設計才合理謝謝大家的賜教,謝謝!
如果是開關電源電路中的300V直流濾波電容的話,不用專門設置放電電路
如果你是維修師傅的,需要在維修過程中對電容放電,可以直接採用手中30W的
電烙鐵插頭兩端對之放電即可。
還有什麼疑問,Hi我。
㈥ 電容器組為什麼要裝設放電裝置,有哪些放電方法
電容器的放電負載不可以裝設熔斷器或開關,因為如果熔斷器和開關在電容器本身故障情況下就會斷開,在電容器本身無放電電阻或放電電阻損壞情況下,人為去碰觸電容器會有安全穩患。
㈦ 如何自製一個高壓電容放電裝置
現在高壓電容器基本上都有內置放電電阻,組裝成套裝置時一般還會配套回放電線圈,也是用答來放電以及做開口三角保護,當電容器退出維修時,還需要用接地棒再進行有效的放電,這是最起碼的安全保障,希望上述回答能解決你的疑問。
㈧ 幫一個存有400V的電容放電,最好給上原理圖,不用燈泡,改用電阻。
直接在電容的兩端並入一個阻值足夠大,功率也足夠大的電容就可以了。如果你對放電時間要求不高的話就可以用比較常見的1/4瓦的電阻。大概計算一下400V 功率0.25W 算阻值 R=U*U/P=400*400/0.25 =640K 你可以選用1M的0.25W的電阻直接並聯在電容兩端就行了。
3s放電完成也是220V斷開之後開始計時吧。如果220V在線的話,這個所謂的放電問題是不成立的。我也沒仔細算,3s已經對於放電電路而言已經很長了。我覺得用以上方案可行。放電曲線類似反比函數曲線,電壓會迅速降低,但是殘余的電量會維持很長時間。如果你的設計思路是用於保護人員避免意外觸電,就用以上方案,電壓會很快降到安全電壓以下的。
㈨ 功率因數補償器電容如何設計自動放電為好
一般來說現在的電容器基本都帶有放電電阻,但是其放電電阻也有放電時間限制,那麼這個放電時間就可以通過功率因數補償器進行設置,根據IEC的規定,對於低壓電容器一般要求是三分鍾之內,殘留電壓降低到50V以下。所以你在控制器中只需要設置投切延時大於3分鍾就好。對於高壓電容器規定是10分鍾放電到75V以下,所以投切延時設置為10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