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變速器操縱機構有幾種換擋鎖裝置
為了保證變速器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准確、安全、可靠地工作,變速器操縱機構一般都具有換擋鎖裝置,包括自鎖裝置、互鎖裝置和倒擋鎖裝置。不同變速器換擋鎖裝置的結構類型有所不同,下面以直接操縱式變速器為例進行說明。
1.自鎖裝置
自鎖裝置用於防止變速器自動脫擋或掛擋,並保證輪齒以全齒寬嚙合。大多數變速器的鎖止裝置都是採用自鎖鋼球對撥叉軸進行軸向定位鎖止的。在變速器蓋中鑽有一個深孔,孔中裝入自鎖鋼球和自鎖彈簧,其位置正處於撥叉軸的正上方,每根撥叉軸對著鋼球1表面沿軸向設有三個凹槽,槽的深度小於鋼球的半徑。中間的凹槽對正鋼球時為空擋位置,前邊或後邊的凹槽對正鋼球時則處於某一工作擋位置,相鄰凹槽之間的距離保證齒輪處於全齒長嚙合或是完全退出嚙合。凹槽對正鋼球時,鋼球便在自鎖彈簧的壓力作用下嵌入該凹槽內,撥叉的軸向位置便被固定,不能自行掛擋或自行脫擋。當需要換擋時,駕駛員通過變速桿對撥叉軸施加一定的軸向力,克服自鎖彈簧的壓力而將自鎖鋼球從撥叉軸凹槽中擠出並推回孔中。撥叉軸可滑過鋼球進行軸向移動,並帶動撥叉及相應的接合套或滑動齒輪軸向移動,當撥叉軸移至其中一凹槽與鋼球對正時,鋼球又被壓入凹槽,駕駛員具有很強的手感,此時撥叉所帶動的接合套或滑動齒輪便被撥入空擋或被撥入另一工作擋位。
2.互鎖裝置
互鎖裝置用於防止同時掛上兩個擋位。互鎖裝置由互鎖鋼球和互鎖銷組成。
當變速器處於空擋時,所有撥叉軸的側面凹槽同互鎖鋼球、互鎖銷都在一條直線上。當移動中間撥叉軸3時,軸3兩側的內鋼球從其側凹槽中被擠出,而兩外鋼球2和4則分別嵌入撥叉軸1和5的側面凹槽中,因而將撥叉軸1和5剛性地鎖止在其空擋位置。若欲移動撥叉軸5,則應先將撥叉軸3退回到空擋位置。於是在移動撥叉軸5時,鋼球4便從撥叉軸5的凹槽中被擠出,同時通過互鎖銷6和其他鋼球將撥叉軸3和1均鎖止在空擋位置。同理,當移動撥叉軸1時,則撥叉軸3和5被鎖止在空擋位置。由此可知,互鎖裝置工作的機理是當駕駛員用變速桿推動某一撥叉軸時,自動鎖止其餘撥叉軸,從而防止同時掛上兩個擋位。
3.倒擋鎖裝置
倒擋鎖裝置的作用是防止誤掛入倒擋。當駕駛員想掛倒擋時,必須用較大的力,使變速桿4下端壓縮彈簧2,將鎖銷推入鎖銷孔內,才能使變速桿下端進入撥塊3的凹槽中進行換擋。由此可見,倒擋鎖的作用是使駕駛員必須對變速桿施加更大的力才能掛入倒擋,起到警示注意作用,以防誤掛入倒擋。
❷ 變速器換擋裝置有哪些結構形式
有3中結構
變速器換擋裝置可分為直齒滑動齒輪換擋;
2.接合套換擋和同步回器換擋;
無同步器(接合器)換擋可以答分a:抵擋換高檔
b: 高檔換抵擋
❸ 汽車的自動變速箱,通過什麼來換擋,其中都有哪些部件,來實現換擋操作的
根據工作原理的不同,目前汽車中常見的自動變速箱有四種型式,分別是液力自動變速箱(Automatic Transmission ,簡稱 AT)、機械式無級自動變速箱(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簡稱CVT)、電控機械自動變速箱(Automated Manual Transmission,簡稱AMT)和雙離合器自動變速箱(Dual-clutch transmission,簡稱DCT)。
液力自動變速箱(AT)
液力自動變速箱通過液力傳動和行星齒輪組合的方式來實現自動變速,一般由液力變矩器、行星齒輪機構、換檔執行機構、換檔控制系統、換擋操縱機構等裝置組成,如圖1所示。
根據驅動方式的不同,又可分為前置後驅型和前置前驅型,如圖2所示。
圖1 AT結構
圖1 AT結構
AT不用離合器換檔,檔位少變化大,連接平穩,因此操作容易,既給開車人帶來方便,也給坐車人帶來舒適。但缺點也多,一是對速度變化反應較慢,沒有手動變速箱靈敏;二是費油不經濟,傳動效率低變矩范圍有限,近年引入電子控制技術部分改善了這方面的問題;三是機構復雜,修理困難。在液力變扭器內高速循環流動的液壓油會產生高溫,所以要用指定的耐高溫液壓油。另外,如果汽車因蓄電池缺電不能啟動,不能用推車或拖車的方法啟動。如果拖運故障車,要注意使驅動輪脫離地面,以保護自動變速箱齒輪不受損害。
❹ AMT自動換擋變速系統組成部分有哪些
AMT自動換擋變速系統包括:感測器、AMTECU和執行器。
感測器包括:離合器位置感測器、選擋換擋位置感測器、操縱手柄位置感測器、發動機轉速感測器、車速感測器等主要感測器。
執行器包括:選擋換擋執行機構、離合器執行機構、加速踏板執行機構、制動執行機構、動力源執行機構。
目前
❺ 自動變速器有哪五部分組成
自動變速器是由液力變矩器,變速齒輪機構,供油系統,自動換擋控制系統和換擋操縱機構五大部分組成。自動變速箱簡介:
1、自動變速箱是相對於手動變速箱而出現的一種能夠自動根據汽車車速和發動機轉速來進行自動換擋操縱的變速裝置;
2、目前汽車自動變速箱常見的有四種型式,分別是液力自動變速箱(AT),機械無級自動變速箱(CVT),電控機械自動變速箱(AMT)和雙離合自動變速箱;
3、自動變速器的核心在實現自動換擋。所謂自動換擋是指汽車在行駛的過程中,駕駛員按行駛過程的需要操控加速踏板(油門踏板),自動變速器即可根據發動機負荷和汽車的運行工況,自動換入不同擋位工作。
❻ 自動變速器由哪些基本構件組成
自動變速器的電子控制系統一般由電子控制單元、速度感測器、節氣門位置感測器、各種電磁閥各種開關及指示裝置等構成。
❼ 什麼是自動換擋控制系統
自動換擋控制系統能根據發動機的負荷(節氣門開度)和汽車的行駛速度,按照設定的換擋規律,自動地接通或切斷某些換擋離合器和制動器的供油油路,使離合器結合或分開、制動器制動或釋放,以改變齒輪變速器的傳動化,從而實現自動換擋。
自動變速器的自動換擋控制系統有液壓控制和電液壓(電子)控制兩種。
液壓控制系統是由閥體和各種控制閥及油路所組成的,閥門和油路設置在一個板塊內,稱為閥體總成。不同型號的自動變速器閥體總成的安裝位置有所不同,有的裝置於上部,有的裝置於側面,縱置的自動變速器一般裝置於下部。
在液壓控制系統中,增設控制某些液壓油路的電磁閥,就成了電器控制的換擋控制系統,若這些電磁閥是由電子計算機控制的,則成為電子控制的換擋系統。
❽ 自動變速器的類型有哪些各由哪些部分組成
AT CVT DSG分成了這三大類。 主要由 液力變矩器 電子控制裝置 行星齒輪機構 還有液壓控制部分組成。謝謝採納。
❾ 自動變速器由哪四個部分組成
自動變速器
1、 按變速形式分
可分為有級變速器與無級變速器兩種
有級變速器是具有有限幾個定值傳動比(一般有3~5個前進擋和一個倒擋)的變速器。無級變速器是能使傳動比在一定范圍內連續變化的變速器,無級變速器目前在汽車上應用已逐步增多。
2、 按無級變矩的種類分
(1)液力變矩器自動變速器
就是在液力變矩器後面裝一個齒輪變速系統。
(2)機械式自動變速器
它是由離合器和依據車速、油門開度改變,V型帶輪的作用半徑而實現無級變速的
(3)「電動輪」無級變速
它取消了機械傳動中的傳統機構,而代之以電流輸至電動機,以驅動和電動機裝成一體的車輪。
3、按自動變速器前進擋的擋位數不同分
構造
自動變速器按前進擋的檔位數不同,可分為2個前進擋、3個前進擋、4個前進擋三種。早期的自動變速器通常為2個前進擋或3個前進擋。這兩種自動變速器都沒有超速擋,其最高擋為直接擋。新型轎車裝用的自動變速器基本上都是4個前進擋,即設有超速擋。這種設計雖然使自動變速器的構造更加復雜,但由於設有超速擋,大大改善了汽車的燃油經濟性。
4、 按齒輪變速器的類型分
自動變速器按齒輪變速器的類型不同,可分為普通齒輪式和行星齒輪式兩種。普通齒輪式自動變速器體積較大,最大傳動比較小,使用較少。行星齒輪式自動變速器結構緊湊,能獲得較大的傳動比,為絕大多數轎車採用。
5、 按齒輪變速系統的控制方式分
(1)液控自動變速器
液控自動變速器是通過機械的手段,將汽車行駛時的車速及節氣門開度兩個參數轉變為液壓控制信號;閥板中的各個控制閥根據這些液壓控制信號的大小,按照設定的換擋規律,通過控制換擋執行機構動作,實現自動換擋,現在使用較少。
(2)電控液動自動變速器
電控液動自動變速器是通過各種感測器,將發動機轉速、節氣門開度、車速、發動機水溫、自動變速器液壓油溫度等參數轉變為電信號,並輸入電腦;電腦根據這些電信號,按照設定的換擋規律,向換擋電磁閥、油壓電磁閥等發出電控制信號;換擋電磁閥和油壓電磁閥再將電腦的電控信號轉變為液壓控制信號,閥板中的各個控制閥根據這些液壓控制信號,控制換擋執行機構的動作,從而實現自動。
基本組成
自動變速器
自動變速器的廠牌型號很多,外部形狀和內部結構也有所不同,但它們的組成基本相同,都是由液力變矩器和齒輪式自動變速器組合起來的。常見的組成部分有液力變矩器、行星齒輪機構、離合器、制動器、油泵、濾清器、管道、控制閥體、速度調壓器等,按照這些部件的功能,可將它們分成液力變矩器、變速齒輪機構、供油系統、自動換擋控制系統和換擋操縱機構等五大部分。
1、液力變矩器
液力變矩器位於自動變速器的最前端,安裝在發動機的飛輪上,其作用與採用手動變速器的汽車中的離合器相似。它利用油液循環流動過程中動能的變化將發動機的動力傳遞自動變速器的輸入軸,並能根據汽車行駛阻力的變化,在一定范圍內自動地、無級地改變傳動比和扭矩比,具有一定的減速增扭功能。
2、變速齒輪機構
自動變速器中的變速齒輪機構所採用的型式有普通齒輪式和行星齒輪式兩種。採用普通齒輪式的變速器,由於尺寸較大,最大傳動比較小,只有少數車型採用。目前絕大多數轎車自動變速器中的齒輪變速器採用的是行星齒輪式。
變速齒輪機構主要包括行星齒輪機構和換檔執行機構兩部分。
自動變速器
行星齒輪機構,是自動變速器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主要由於太陽輪(也稱中心輪)、內齒圈、行星架和行星齒輪等元件組成。行星齒輪機構是實現變速的機構,速比的改變是通過以不同的元件作主動件和限制不同元件的運動而實現的。在速比改變的過程中,整個行星齒輪組還存在運動,動力傳遞沒有中斷,因而實現了動力換擋。
換擋執行機構主要是用來改變行星齒輪中的主動元件或限制某個元件的運動,改變動力傳遞的方向和速比,主要由多片式離合器、制動器和單向超越離合器等組成。離合器的作用是把動力傳給行星齒輪機構的某個元件使之成為主動件。制動器的作用是將行星齒輪機構中的某個元件抱住,使之不動。單向超越離合器也是行星齒輪變速器的換擋元件之一,其作用和多片式離合器及制動器基本相同,也是用於固定或連接幾個行星排中的某些太陽輪、行星架、齒圈等基本元件,讓行星齒輪變速器組成不同傳動比的擋位。
3、供油系統
液力自動變速器內部結構
自動變速器的供油系統主要由油泵、油箱、濾清器、調壓閥及管道所組成。油泵是自動變速器最重要的總成之一,它通常安裝在變矩器的後方,由變矩器殼後端的軸套驅動。在發動機運轉時,不論汽車是否行駛,油泵都在運轉,為自動變速器中的變矩器、換擋執行機構、自動換擋控制系統部分提供一定油壓的液壓油。油壓的調節由調壓閥來實現。
4、自動換擋控制系統
自動換擋控制系統能根據發動機的負荷(節氣門開度)和汽車的行駛速度,按照設定的換擋規律,自動地接通或切斷某些換擋離合器和制動器的供油油路,使離合器結合或分開、制動器制動或釋放,以改變齒輪變速器的傳動比,從而實現自動換擋。
自動變速器
自動變速器的自動換擋控制系統有液壓控制和電液壓(電子)控制兩種。
液壓控制系統是由閥體和各種控制閥及油路所組成的,閥門和油路設置在一個板塊內,稱為閥體總成。不同型號的自動變速器閥體總成的安裝位置有所不同,有的裝置於上部,有的裝置於側面,縱置的自動變速器一般裝置於下部。
在液壓控制系統中,增設控制某些液壓油路的電磁閥,就成了電器控制的換擋控制系統,若這些電磁閥是由電子計算機控制的,則成為電子控制的換擋系統。
5、換擋操縱機構
自動變速器的換擋操縱機構包括手動選擇閥的操縱機構和節氣門閥的操縱機構等。駕駛員通過自動變速器的操縱手柄改變閥板內的手動閥位置,控制系統根據手動閥的位置及節氣門開度、車速、控制開關的狀態等因素,利用液壓自動控制原理或電子自動控制原理,按照一定的規律控制齒輪變速器中的換擋執行機構的工作,實現自動換擋。
❿ 自動變速器主要由哪幾大部分組成
汽車變速器可以分為自動變速器和手動變速器。現在很多車都是自動擋的,所以變速器用的是自動變速器,因為自動變速器的結構比較復雜,所以很多人對自動變速器是不了解的,今天靠譜修車養車網小編帶您看一下常見的自動變速器的基本組成。
汽車常見的自動擋變速器主要有四種:AT(液力自動變速器)、CVT(機械無級自動變速器)、AMT(電控機械自動變速器)、DCT/DSG(雙離合器自動變速器)。
1.AT(液力自動變速器)
基本組成:液力自動變速器主要由液力變阻器、行星輪和液壓操縱系統等組成,通過液力傳遞和齒輪組合的方式來達到變速變矩;通過感測器受汽車和發動機的運行狀態,並將所獲得的信息轉換成電信號輸入到電子液壓控制裝置的換擋閥,使其打開或關閉通往換擋離合器和制動器的油路,從而控制換擋時刻和檔位的變換,以實現自動變速,並通過換擋執行機構(換擋離合器、換擋制動器和單向離合器)進行換擋。
2.CVT(機械無級自動變速器)
基本組成:傳統汽車理想的傳動系統是無極自動變速系統,即一種能連續換擋的機械式無極變速傳動,簡稱CTV。CTV具有結構緊湊、工作可靠、壽命長、效率高及雜訊小等特點,但其轉矩輸出比較小,很難實現大傳動比,因此,通常只在3.0L以下排量車輛使用。無極變速器的前進擋和到位檔各有一個濕式摩擦片式離合器,兩者均為起動離合器。倒擋旋轉方向通過行星輪系改變。發動機轉矩通過傳動鋼帶傳遞轉矩,再通過輔助減速齒輪傳遞到變速器,並由此傳到主減速器。其電子液壓控制單元和變速器控制單元集成為一體,位於變速器殼體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