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給一三相非同步電動機,來設計一個刷牆設備,畫出運動簡圖,說明運動方案和工作原
它的工作原理是依靠開關杠的力量來擠壓離合器中的摩擦片,再依靠摩擦片擠壓在一起的力量來抱緊軸,這樣電機的力量就通過這根軸傳遞到下一級軸,在依次往下傳,直到帶動主軸轉動。當松開開關杠的時候,摩擦片就松開,跟電機相連的這根軸就會空轉,這樣主軸依靠與之相連的剎車裝置就會停轉。這樣就不必依靠頻繁的開關電機來控制主軸的正反轉。
⑵ 三相非同步電動機的標准有哪些
三相非同步電動機的標准:
1、 GB1032 -2005:三相非同步電動機試驗方法
2 、GB/T 5231-2005:熱量發測定電機的損耗和效率
3 、GB 15703-1995:防爆型電機基本技術要求
4 、GB 18613-2006: 中小型三相非同步電動機能效等級
5 、JB/T 1009-2007: YS三相非同步電機技術條件
6、 JB/T 2195-1998: YDF2系列閥門電動裝置用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
7 、JB/T 3699-2008: 三相離合器電動機
8 、JB/T 4269-2002: 罩極非同步電動機通用技術條件
9 、JB/T 5269-1991: YR系列(IP23)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機座號 160~280)
10 、JB/T 5270-1991: YR系列(IP23)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機座號315~355)
11、 JB/T 5271-2010: Y系列(IP23)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機座號160~355)
12、 JB/T 5272-1991: Y系列(IP23)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機座號315~355)
13、 JB/T 5273-2002: Y-H系列(IP44)船用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機座號80~355)
14、 JB/T 5274-1991: Y系列(IP44)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機座號355)
15、 JB/T 5275-2010: Y-W、Y-WF系列戶外及戶外化學防腐蝕型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機座號80~355)
16、 JB/T 5330-2007: 三相非同步振動電機技術條件(激振力0.6kN~210kN)
17、 JB/T 5337-1991: YW系列無火花型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
18、 JB/T 5338-1991: YB系列隔爆型(dII CT4)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機座號80~315)
19、 JB/T 5797-1991: 一般用途船用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
20、 JB/T 5799-1991: 船舶軸流風機用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
21、 JB/T 5800-2002: Y-H系列(IP23)船用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機座號160~315)
22、 JB/T: 5801-1991 YZ-H系列船用三速起重用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
23、 JB/T 5869-2005: YBZS系列起重隔爆型雙速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
24、 JB/T 5870-2002: YZR系列起重及冶金用中型高壓繞線轉子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
25、 JB/T 5879-1991: YSB系列三相機床冷卻電泵
26、 JB/T 6200-1992: YASO系列小功率增安型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機座號56~90)
27、 JB/T 6202-1992: YBF系列風機用隔爆型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機座號63~160)
28、 JB/T 6216-2002: P系列屏蔽電動機技術條件
29、 JB/T 6217-2005: PB系列隔爆型屏蔽電動機技術條件
30、 JB/T 6222-1992: 盤式制動非同步電動機
31、 JB/T 6226-2005 :大型火電設備風機用電動機技術條件
32、 JB/T 6297-1992: YJL系列力矩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
33、 JB/T 6447-1992: YCJ系列齒輪減速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機座號71~280)
34、 JB/T 6448-1992: YEP系列(IP44)旁磁製動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機座號80~160)
35、 JB/T 6449-2010: YH系列(IP44)高轉差率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機座號80~280)
36、 JB/T 6450-1992: YCTD系列電磁調速電動機技術條件(機座號100~315)
37、 JB/T 6455-1992: YB-H系列船用隔爆型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機座號80~280)
38、 JB/T 6456-1991: YEJ系列(IP44)電磁製動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機座號80~255)
39、 JB/T 6519-2005: 風扇磨煤機用大中型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
40、 JB/T 6741-1993: YSD系列變極雙速三相非同步電動機
41、 JB/T 6762-1993: 礦用隔爆型潛水電泵技術條件
42、 JB/T 6763-1993: YA-W、YA-WF1系列戶外、戶外防腐增安型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機座號80~280)
43、 JB/T 7075-2002: YZD系列起重用多速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
44、 JB/T 7076-2002: YEZS系列起重用雙速錐形轉子制動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
45、 JB/T 7077-2002: YZRE系列起重及冶金用電磁製動繞線轉子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
46、 JB/T 7078-2002: YZRF、YZRG系列起重機冶金用強迫通風型繞線轉子三相制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
47、 JB/T 7118-2004: YVF2系列(IP54)變頻調速專用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機座號80~315)
48、 JB/T 7119-2010: YR系列(IP44)繞線轉子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機座號132~315)
49、 JB/T 7120-1993: YZC系列(IP44)低振動低雜訊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機座號80~160)
50、 JB/T 7123-2010: YCT 系列電磁調速電動機書條件(機座號112~315)
51、 JB/T 7124-2010: Y-F系列防腐蝕型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機座號80~355)
52、 JB/T 7125-2010: 小型平面制動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
53、 JB/T 7126-2007: YLB系列深井水泵用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
54、 JB/T 7127-1993: YD系列(IP44)變極多速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機座號80~280)
55、 JB/T7128-1993: YTM、YHP、YMPS系列磨煤機用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
56、 JB/T 7132-1993: CK系列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機座號63~315)
57、 JB/T 7562-2002: YEZX系列起重用錐形轉子制動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
58、 JB/T 7563-2005: YZE系列起重及冶金用電磁製動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
59、 JB/T 7576-1994: 戶內外防腐蝕旋轉電機環境技術要求
60、 JB/T 7593-2007 :Y系列高壓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機座號355~630)
61、 JB/T 7594-2006: YR系列高壓繞線轉子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機座號355~630)
62、 JB/T 7823-2007: 三相扁平型直流非同步電動機
63、 JB/T 7840-2005: YZRW系列起重及冶金用渦輪制動繞線轉子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
64、 JB/T 7841-2005: YZZ系列升降機用電磁製動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
65、 JB/T 7842-2005: YZR-Z系列起重專用繞線轉子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
66、 JB/T 8158-1999: 電壓為690V及以下單速三項籠型感應電動機的起動性能
67、 JB/T 8670-1997: YBDF2系列閥門電動裝置用隔爆型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
68、 JB 8671-1997: YBGB、YBGB-W系列管道泵用隔爆型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機座號80~315)
69、 JB/T 8672-1997: YBJ系列轎車用隔爆型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
70、 JB/T 8673-1997: YB1、Y1系列裝岩機用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
71、 JB/T 8674-1997: YB系列高壓隔爆型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機座號355~450)
72、 JB/T 8680.1-1998 :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第1部分:Y2系列(IP54)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機座號63~355)
73、 JB/T 8680.2-1998: 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第2部分:Y2-E系列(IP54)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機座號80~280)
74、 JB/T 8680-2008: Y2系列(IP54)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機座號60~355)
75、 JB/T 8681-1998: YDT系列(IP44)變極多速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機座號80~315)
76、 JB/T 8682-1998: YM系列木工用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
77、 FZ/T 99008-1993: FXD系列紡織用高效率多速三相非同步電動機(H160~200mm)
78、 JB/T 8733-1998: YG系列軌道用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機座號112~225)
79、 JB/T 8955-1999: YZR2系列起重機及冶金用繞線轉子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
80、 JB/T 8956-1999: YZTD系列塔式起重機用多速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
81、 JB/T 8972-1999: YA系列增安型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機座號315~355)
82、 JB/T 8658-1997: 外轉子低噪音三相非同步電動機
83、 JB/T 9546-1999 :YLJ系列卷繞用力矩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
84、 JB/T 9593.1-2002: 煤礦用隔爆型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第1部分:YBK2系列煤礦井下用隔爆型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機座號100~315)
85、 JB/T 9595-1999: YA系列增安型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機座號80~280)
86、 JB/T 9596-1999: YB-W、YB-TH、YB-WTH系列隔爆型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機座號80~315)
87、 JB/T 10104-1999: YZ系列起重及冶金用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
88、 JB/T 10105-1999 :YZR系列起重機冶金用繞線轉子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
89、 JB/T 10221-2000: YTRSW系列塔式起重機用用渦輪制動繞線轉子雙速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
90、 JB/T 10252-2001: YBEZ、YBEZX系列起重用隔爆型錐轉子制動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
91、 JB/T 10253-2001: YBZE、YBZSE系列起重用隔爆型電磁製動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
92、 JB/T 10273-2001: 數控機床交流主軸電動機通用技術條件
93、 JB/T 10274-2001: 數控機床交流伺服電動機通用技術條件
94、 JB/T 10275-2001: 數控機床交流主軸驅動單元通用技術條件
95、 JB/T 10276-2001: 數控機床交流伺服驅動單元通用技術條件
96、 JB/T 10314.1-2002: YRKS、YRKS-W、YQF系列高壓繞線轉子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機座號355~630)
97、 JB/T 10314.2-2002: YRKK、YRKK-W系列高壓繞線轉子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機座號355~630)
98、 JB/T 10315.1-2002: YKS、YKS-W、YQF系列高壓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機座號355~630)
99、 JB/T 10315.2-2002: YKK、YKK-W系列高壓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機座號355~630)
100、 JB/T 10352-2002: YFB系列粉塵防爆型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機座號63~355)
101、 JB/T 10353.1-2002: 燃油加油機用隔爆型電動機技術條件第1部分:YBJY系列燃油加油機用隔爆型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機座號63~100)
102、 JB/T 10360-2002: YZ2系列起重及冶金用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
103、 JB/T 10391-2002: Y系列三相非同步電動機
104、 JB/T 50136.1-1999: 隔爆型三相非同步電動機可靠性指標評定方法(實驗室法)
105、 JB/T 50136.2-1999: 隔爆型三相非同步電動機隔爆組件可靠性指標評定方法(實驗室法)
106、 JB/T 56105-1999: 起重機冶金用三相非同步電動機可靠性試驗方法
107、 FZ/T 99001-1991: FYD型和FYDZ型電錠電動機
108、 FZ/T 99002-1991: FTW型外轉子三相永磁式同步電動機
109、 FZ/T 99003-1992: 紡織用FO系列三相非同步電動機
110、 FZ/T 99004-1992: 紡織用FW小功率三相非同步電動機
111、 FZ/T 99005-1992: 紡織用JFO2、FO2系列高力能指標三相非同步電動機
112、 FZ/T 99006-1992: FX系列紡織用高效能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技術條件(H90~225mm)
⑶ 電機與拖動實驗裝置及各個單元的功能
⑷ 三相非同步電動機點動控制
1、三相非同步電動機點動控制原理是:交流接觸器主由鐵芯、吸引線圈和觸點組等部件組成。鐵芯分為動鐵芯和靜鐵芯,當吸引線圈加上額定電壓時,兩鐵芯吸合,從而帶動觸點組動作。觸點可分主觸點和輔助觸點。主觸點的接觸面積大,並具有滅弧裝置,能通斷較大的電流,可接在主電路中,控制電動機的工作。輔助觸點只能通斷較小的電流,常接在輔助電路(控制電路)中。觸點還有動合觸點和動斷觸點之分,前者當吸引線圈無電時處於斷開狀態,後者為吸引線圈無電時處於閉合狀態。當吸引線圈帶電時,動合觸點閉合,動斷觸點斷開。
2、三相非同步電動機點動控制功能:交流接觸器在工作時,如加於吸引線圈的電壓過低,則鐵芯會釋放,使觸點組復位,故具有欠位保護功能。
3、按鈕是一種簡單的手動開關,在控制電路中用來發出「接通」或「斷開」的指令,點動控制也有動合和動斷兩種形式。
熱繼電器是一種利用感受到的熱量進行動作的保護電器,用來保護電路的過載。它主要由發熱元件和輔助觸點等組成。當電路過載時點動作,從而使控制電路失電,達到切斷主電路的目的。
⑸ 三相非同步電動機 欠壓保護,過載保護,過流保護 包擴啟動過程么,過載保護,啟動時間默認為6S。方法如下
模擬量的電壓是24V,但是顯示值是經過轉化的,所以:
設定電壓取電機的工作電壓,380V;
定時限和反時限是電動機和線路保護的一個基本保護,主要是說的電壓和電流、動作時間的關系:
定時限:定時限過電流保護是指保護裝置的動作時間不隨短路電流的大小而變化的保護。
反時限:被保護設備(如電動機)故障時,故障電流(或稱短路電流)越大,該繼電保護的動作延時越小
過電流保護:一般是按避開最大負荷電流這一原則整定的。
⑹ 初三物理
第一題:A
第二題:A
第三題:C
發電機通常由定子、轉子、端蓋.機座及軸承等部件構成。
定子由機座.定子鐵芯、線包繞組、以及固定這些部分的其他結構件組成。
轉子由轉子鐵芯(有磁扼.磁極繞組)滑環、(又稱銅環.集電環).風扇及轉軸等部件組成。
由軸承及端蓋將發電機的定子,轉子連接組裝起來,使轉子能在定子中旋轉,做切割磁力線的運動,從而產生感應電勢,通過接線端子引出,接在迴路中,便產生了電流。
汽輪發電機 與汽輪機配套的發電機。為了得到較高的效率,汽輪機一般做成高速的,通常為3000轉/分(頻率為50赫)或3600轉/分(頻率為60赫)。核電站中汽輪機轉速較低,但也在1500轉/分以上。高速汽輪發電機為了減少因離心力而產生的機械應力以及降低風摩耗,轉子直徑一般做得比較小,長度比較大,即採用細長的轉子。特別是在3000轉/分以上的大容量高速機組,由於材料強度的關系,轉子直徑受到嚴格的限制,一般不能超過 1.2米。而轉子本體的長度又受到臨界速度的限制。當本體長度達到直徑的6倍以上時,轉子的第二臨界速度將接近於電機的運轉速度,運行中可能發生較大的振動。所以大型高速汽輪發電機轉子的尺寸受到嚴格的限制。10萬千瓦左右的空冷電機其轉子尺寸已達到上述的極限尺寸,要再增大電機容量,只有靠增加電機的電磁負荷來實現。為此必須加強電機的冷卻。所以 5~10萬千瓦以上的汽輪發電機都採用了冷卻效果較好的氫冷或水冷技術。70年代以來,汽輪發電機的最大容量已達到130~150萬千瓦。從1986年以來,在高臨界溫度超導電材料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超導技術可望在汽輪發電機中得到應用,這將在汽輪發電機發展史上產生一個新的飛躍。
[編輯本段]3.柴油發電機
柴油發電機 由內燃機驅動的發電機。它起動迅速,操作方便。但內燃機發電成本較高,所以柴油發電機組主要用作應急備用電源,或在流動電站和一些大電網還沒有到達的地區使用。柴油發電機轉速通常在1000轉/分以下,容量在幾千瓦到幾千千瓦之間,尤以200千瓦以下的機組應用較多。它製造比較簡單。柴油機軸上輸出的轉矩呈周期性脈動,所以發電機是在劇烈振動的條件下工作。因此,柴油發電機的結構部件,特別是轉軸要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以防止這些部件因振動而斷裂。此外,為防止因轉矩脈動而引起發電機旋轉角速度不均勻,造成電壓波動,引起燈光閃爍,柴油發電機的轉子也要求有較大的轉動慣量,而且應使軸系的固有扭振頻率與柴油機的轉矩脈動中任一交變分量的頻率相差20%以上,以免發生共振,造成斷軸事故。
柴油發電機組主要由柴油機、發電機和控制系統組成,柴油機和發電機有兩種連接方式,一為柔性連接,即用連軸器把兩部分對接起來,二為剛性連接,用高強度螺栓將發電機鋼性連接片和柴油機飛輪盤連接而成,目前使用剛性連接比較多一些,柴油機和發電機連接好後安裝在公共底架上,然後配上各種感測器,如水溫感測器,通過這些感測器,把柴油機的運行狀態顯示給操作員,而且有了這些感測器,就可以設定一個上限,當達到或超過這個限定值時控制系統會預先報警,這個時候如果操作員沒有採取措施,控制系統會自動將機組停掉,柴油發電機組就是採取這種方式起自我保護作用的。感測器起接收和反饋各種信息的作用,真正顯示這些數據和執行保護功能的是機組本身的控制系統。
[編輯本段]4.柴油發電機原理
柴油機驅動發電機運轉,將柴油的能量轉化為電能。
在柴油機汽缸內,經過空氣濾清器過濾後的潔凈空氣與噴油嘴噴射出的高壓霧化柴油 充分混合,在活塞上行的擠壓下,體積縮小,溫度迅速升高,達到柴油的燃點。柴油被點燃,混合氣體劇烈燃燒,體積迅速膨脹,推動活塞下行,稱為『作功』。各汽缸按一定柴油發電機順序依次作功,作用在活塞上的推力經過連桿變成了推動曲軸轉動的力量,從而帶動曲軸旋轉。
將無刷同步交流發電機與柴油機曲軸同軸安裝,就可以利用柴油機的旋轉帶動發電機的轉子,利用『電磁感應』原理,發電機就會輸出感應電動勢,經閉合的負載迴路就能產生電流。
這里只描述發電機組最基本的工作原理。要想得到可使用的、穩定的電力輸出,還需要一系列的柴油機和發電機控制、保護器件和迴路。
柴油發電機組是一種獨立的發電設備,系指以柴油等為燃料,以柴油機為原動機帶動發電機發電的動力機械。整套機組一般由柴油機、發電機、控制箱、燃油箱、起動和控制用蓄電瓶、保護裝置、應急櫃等部件組成。整體可以固定在基礎上,定位使用,亦可裝在拖車上,供移動使用。 柴油發電機組屬非連續運行發電設備,若連續運行超過12h,其輸出功率將低於額定功率約90%。 盡管柴油發電機組的功率較低,但由於其體積小、靈活、輕便、配套齊全,便於操作和維護,所以廣泛應用於礦山、鐵路、野外工地、道路交通維護、以及工廠、企業、醫院等部門,作為備用電源或臨時電源。同時這種小型的發電機組也可以作為小型的移動電站使用,成為很多企業的後備電源使用。
[編輯本段]5.類型
由於一次能源形態的不同,可以製成不同的發電機。
利用水利資源和水輪機配合,可以製成水輪發電機;由於水庫容量和水頭落差高低不同,可以製成容量和轉速各異的水輪發電機。
利用煤、石油等資源,和鍋爐,渦輪蒸汽機配合,可以製成汽輪發電機,這種發電機多為高速電機(3000rpm)。
此外還有利用風能、原子能、地熱、潮汐等能量的各類發電機。
此外,由於發電機工作原理不同又分作直流發電機,非同步發電機和同步發電機。目前在廣泛使用的大型發電機都是同步發電機。
[編輯本段]6.滾筒直流發電機使用注意事項
1、購買和使用發電機,應當符合銘牌上的技術要求,如電壓,功率和額定輸出電流等。例如用於豐收—27型拖拉機,東方紅—40型拖拉機等,常用150瓦發電機,額定輸出電流為13安;用於鐵牛—55型拖拉機常用220瓦發電機,額定輸出電流為18安。
2、用於拖拉機上的發電機通常為並激式,也就是說發電機激磁線圈是並聯的,所以,總要有一端通過機殼與電樞線圈是並聯的,所以,總要有一端通過機殼與電樞線圈相接。若激磁線圈在發電機內通過機殼與電樞線圈相接叫內搭鐵(圖5—1),即叫「內搭鐵發電機」;若激磁線圈在發電機外通過調節器搭鐵(圖5—2),即叫「外搭鐵發電機」。國產拖拉機目前使用的直流發電機均為內搭鐵。在接線時,一定要將激磁線圈的引出線與搭鐵的碳刷架相接,激磁線圈便無電流通過,發電機不會發電。另外有些進口的拖拉機上使用外搭鐵發電機,如果改為內搭鐵發電機,只要調換發電機激磁線圈抽頭接線即可。
3、發電機殼上兩個接線柱,一般均有「電樞」「磁場」字樣註明。如文字標注不清,可用下述方法識別。
1) 電樞接線柱:直徑較粗;是接在絕緣的刷架上。
2) 磁場接線柱:直徑較細;磁場線圈一個端頭就按在上面。
4 、在拖拉機上的發電機是由發動機帶動的,所以轉動方向是一定的,在檢修時若將發電機反向旋轉就不發電,這是因為正轉時電樞線圈在磁場的作用下感應出的電流經調節器與激磁線圈相通。激磁線圈通電後的磁場方向與鐵芯剩磁方向相同,因而磁場不斷增強,電壓迅速升高。反轉時電流方向與正轉時相反,使激磁線圈通電後的磁場方向與鐵芯剩磁方向相反,磁場越來越弱,使發電機不能發電。
5、當發電機電樞不經負載短路時,發電場是不會燒壞的。這是因為拖拉機上使用的直流發電機均為並激式。發電機於額定功率下工作時,電樞繞組產生的電流大部分輸向外電路,小部分輸入激磁繞組產生磁場。當電樞接線柱與機殼短路時,發電機電流迅速增大,此時在電機內產生很大的壓降和強烈的電樞反應,使輸出的電壓急劇下降,激磁電流迅速消失,發電機電壓趨近於零。因此,當電樞接線柱與機殼短路時不會燒壞發電機。
6、在使用中有時發現發電機極性突然改變的現象(即發出的電流方向改變)。這是因為輸出電流驟然增大時,電機內部強烈的電樞反應使鐵芯剩磁方向改變而引起。遇到這種情況必須將其改變過來,才能使充電電路正常工作。改變的方法是:將蓄電池正極與機殼連接,負極與磁場接線柱相觸2—3秒,即能改變磁極鐵芯的剩磁方向。(在正極搭鐵的系統中)。有時,在檢修中用蓄電池做電源,用跳火花法檢查激磁線圈故障時,如不注意連接的極性,把蓄電池負極當成搭鐵極,改變了激磁線圈的電流方向,從而使鐵芯剩磁方向改變了。由於剩磁方向的改變,則發電機電壓極性也隨之改變。這是應當注意的。
7、一般的直流發電機整流子銅片間的雲母片都低於銅片。這是因為銅片比雲母片磨損速度快,使用一段時間雲母片就會高出整流子銅片,使碳刷懸空。這樣整流子和碳刷之間就會出現強烈火花。為避免此現象,整流子車光後應用鋸片將雲母割低於整流子銅片0.8毫米左右。但有的直流發電機如ZF—28型和ZF—33型,整流子銅片間採用人工雲母,它與銅片磨損速度相近,故出廠時未將雲母片割低,檢修這種發電機就不需割低。
[編輯本段]7、同步發電機
作發電機運行的同步電機。是一種最常用的交流發電機。在現代電力工業中,它廣泛用於水力發電、火力發電、核能發電以及柴油機發電。由於同步發電機一般採用直流勵磁,當其單機獨立運行時,通過調節勵磁電流,能方便地調節發電機的電壓。若並入電網運行,因電壓由電網決定,不能改變,此時調節勵磁電流的結果是調節了電機的功率因數和無功功率。
同步發電機的定子、轉子結構與同步電機相同,一般採用三相形式,只在某些小型同步發電機中電樞繞組採用單相。
工作特性 表徵同步發電機性能的主要是空載特性和負載運行特性。這些特性是用戶選用發電機的重要依據。
空載特性 發電機不接負載時,電樞電流為零,稱為空載運行。此時電機定子的三相繞組只有勵磁電流If感生出的空載電動勢E0(三相對稱),其大小隨If的增大而增加。但是,由於電機磁路鐵心有飽和現象,所以兩者不成正比(圖1)。反映空載電動勢E0與勵磁電流If關系的曲線稱為同步發電機的空載特性。
電樞反應 當發電機接上對稱負載後,電樞繞組中的三相電流會產生另一個旋轉磁場,稱電樞反應磁場。其轉速正好與轉子的轉速相等,兩者同步旋轉。
同步發電機的電樞反應磁場與轉子勵磁磁場均可近似地認為都按正弦規律分布。它們之間的空間相位差取決於空載電動勢E0與電樞電流I之間的時間相位差。電樞反應磁場還與負載情況有關。當發電機的負載為電感性時,電樞反應磁場起去磁作用,會導致發電機的電壓降低;當負載呈電容性時,電樞反應磁場起助磁作用,會使發電機的輸出電壓升高。
負載運行特性 主要指外特性和調整特性。外特性是當轉速為額定值、勵磁電流和負載功率因數為常數時,發電機端電壓U與負載電流I之間的關系,如圖2所示。調整特性是轉速和端電壓為額定值、負載功率因數為常數時,勵磁電流If與負載電流I之間的關系,如圖3所示。圖2中還顯示出電阻性、電容性和電感性3種負載的情況。由於電樞反應磁場影響的不同,三者的曲線也不一樣。在外特性中,從空載到額定負載時電壓的變化程度稱為電壓變化率△U,常用百分數表示為
同步發電機的電壓變化率約為20~40%。一般工業和家用負載都要求電壓保持基本不變。為此,隨著負載電流的增大,必須相應地調整勵磁電流。圖3所示為 3種不同性質負載下的調整特性。雖然調整特性的變化趨勢與外特性正好相反,對於感性和純電阻性負載,它是上升的,而在容性負載下,一般是下降的。
結構和分類 同步發電機的結構按其轉速分為高速和低(中)速兩種。前者多用於火電廠和核電站;後者多與低速水輪機或柴油機聯動。在結構上,高速同步發電機多用隱極式轉子,低(中)速同步發電機多用凸極式轉子。
高速同步發電機 因大多數發電機與原動機同軸聯動,火電廠都用高速汽輪機作原動機,所以汽輪發電機通常用高轉速的2極電機,其轉速達3000轉/分(在電網頻率為60赫時,為3600轉/分)。核電站多用4極電機,轉速為1500轉/分(當電網頻率為60赫時,為1800轉/分)。為適應高速、高功率要求,高速同步發電機在結構上一是採用隱極式轉子,二是設置專門的冷卻系統。
①隱極式轉子:外表呈圓柱形,在圓柱表面開槽以安放直流勵磁繞組,並用金屬槽楔固緊,使電機具有均勻的氣隙。由於高速旋轉時巨大的離心力,要求轉子有很高的機械強度。隱極式轉子一般由高強度合金鋼整塊鍛成,槽形一般為開口形,以便安裝勵磁繞組。在每一個極距內約有1/3部分不開槽,形成大齒;其餘部分的齒較窄,稱做小齒。大齒中心即為轉子磁極的中心。有時大齒也開一些較小的通風槽,但不嵌放繞組;有時還在嵌線槽底部銑出窄而淺的小槽作為通風槽。隱極式轉子在轉子本體軸向兩端還裝有金屬的護環和中心環。護環是由高強度合金製成的厚壁圓筒,用以保護勵磁繞組端部不至被巨大的離心力甩出;中心環用以防止繞組端部的軸向移動,並支撐護環。此外,為了把勵磁電流通入勵磁繞組,在電機軸上還裝有集電環和電刷。
②冷卻系統:由於電機中能量損耗和電機的體積成正比,它的量級與電機線度量級的三次方成比例,而電機散熱面的量級只是電機線度量級的二次方。因此,當電機尺寸增大時(受材料限制,增大電機容量就得加大其尺寸),電機每單位表面上需要散發的熱量就會增加,電機的溫升將會提高。在高速汽輪發電機中,離心力將使轉子表面和轉子中心孔表面產生巨大的切向應力,轉子直徑越大,這種應力也越大。因此,在鍛件材料允許的應力極限范圍內,2極汽輪發電機的轉子本體直徑不能超過1250毫米。大型汽輪發電機要增大單機容量,只有靠增加轉子本體的長度(即用細長的轉子)和提高電磁負荷來解決。目前,轉子長度可達8米,已接近極限。要繼續提高單機容量,只能是提高電機的電磁負荷。這使大型汽輪發電機的發熱和冷卻問題變得特別突出。為此,已研製出多種冷卻系統。 對於50000千瓦以下的汽輪發電機,多採用閉路空氣冷卻系統,用電機內的風扇吹拂發熱部件降溫。對於容量為5~60萬千瓦的發電機,廣泛使用氫冷。氫氣(純度99%)的散熱性能比空氣好,用它來取代空氣不僅散熱效果好,而且可使電機的通風摩擦損耗大為降低,從而能顯著提高發電機的效率。但是,採用氫冷必須有防爆和防漏措施,這使電機結構更為復雜,也增加了電極材料的消耗和成本。此外,還可採用液體介質冷卻,例如水的相對冷卻能力為空氣的50倍,帶走同樣的熱量,所需水的流量比空氣小得多。因此,在線圈裡採用一部分空心導線,導線中通水冷卻,就可以大大降低電機溫升,延緩絕緣老化,增長電機壽命。1956年,英國首創第一台12000千瓦定子線圈水內冷汽輪發電機。1958年,中國由浙江大學、上海電機廠首先研製成第一台定、轉子線圈都採用水內冷的 12000千瓦雙水內冷汽輪發電機,為這種冷卻方式奠定了基礎。世界一些國家在大容量電機中也廣泛採用水內冷技術,並製造出了幾十萬到一百多萬千瓦的巨型發電機。除了水冷外,液體冷卻介質還可使用變壓器油,其相對導熱能力約為水的40%,絕緣性能好,可將發電機額定電壓提高到幾萬伏,從而節約了升壓變壓器的投資。近年來,還在研究用氟利昂作為冷卻介質的蒸發冷卻技術。氟利昂絕緣好,很容易氣化,利用其氣化潛熱來冷卻電機,是一種有意義的探索方向。
低速同步發電機 多數由較低速度的水輪機或柴油機驅動。電機磁極數由4極到60極,甚至更多。對應的轉速為1500~100轉/分及以下。由於轉速較低,一般都採用對材料和製造工藝要求較低的凸極式轉子。
凸極式轉子的每個磁極常由1~2毫米厚的鋼板疊成,用鉚釘裝成整體,磁極上套有勵磁繞組(圖4)。勵磁繞組通常用扁銅線繞制而成。磁極的極靴上還常裝有阻尼繞組。它是一個由極靴阻尼槽中的裸銅條和焊在兩端的銅環形成的一個短接迴路。磁極固定在轉子磁軛上,磁軛由鑄鋼鑄成。凸極式轉子可分為卧式和立式兩類。大多數同步電動機、同步調相機和內燃機或沖擊式水輪機拖動的發電機,都採用卧式結構;低速、大容量水輪發電機則採用立式結構。
卧式同步電機的轉子主要由主磁極、磁軛、勵磁繞組、集電環和轉軸等組成。其定子結構與非同步電機相似。立式結構必須用推力軸承承擔機組轉動部分的重力和水向下的壓力。大容量水輪發電機中,此力可高達四、五十兆牛(約相當於四、五千噸物體的重力),所以這種推力軸承的結構復雜,加工工藝和安裝要求都很高。按照推力軸承的安放位置,立式水輪發電機分為懸吊式和傘式兩種。懸吊式的推力軸承放在上機架的上部或中部,在轉速較高、轉子直徑與鐵心長度的比值較小時,機械上運行較穩定。傘式的推力軸承放在轉子下部的下機架上或水輪機頂蓋上。負重機架是尺寸較小的下機架,可節約大量鋼材,並能降低從機座基礎算起的發電機和廠房高度。
同步發電機的並聯運行 同步發電機絕大多數是並聯運行,並網發電的。各並聯運行的同步發電機必須頻率、電壓的大小和相位都保持一致。否則,並聯合閘的瞬間,各發電機之間會產生內部環流,引起擾動,嚴重時甚至會使發電機遭受破壞。但是,兩台發電機在投入並聯運行以前,一般說來它們的頻率與電壓的大小和相位是不會完全相同的。為了使同步發電機能投入並聯運行,首先必須有一個同步並列的過程。同步並列的方法可分為准同步和自同步兩種。同步發電機在投入並聯運行以後,各機負載的分配決定於發電機的轉速特性。通過調節原動機的調速器,改變發電機組的轉速特性,即可改變各發電機的負載分配,控制各發電機的發電功率。而通過調節各發電機的勵磁電流,可以改變各發電機無功功率分配和調節電網的電壓。
准同步並列 將已加勵磁的待投運發電機通過調節其原動機的轉速和改變該發電機的勵磁,使其和運行中的發電機的頻率差不超過0.1~0.5%。在兩機電壓相位差不超過10°的瞬間進行合閘並聯,兩者即可自動牽入同步運行。准同步並列的操作可以手動,也可以借自動裝置完成。
自同步並列 把待投入並聯的發電機轉速調到接近電網的同步轉速,在未加勵磁的條件下就合閘並聯,然後再加入勵磁,依靠發電機和電網之間出現的環流及相應產生的電磁轉矩把發電機迅速牽入同步。採用自同步並列時,由於減少了調節發電機轉速、電壓和選擇合閘瞬間所需的時間,所以並列的過程較快,特別適宜於電力系統事故情況下機組的緊急投入。但是此法在並列合閘瞬間的電流沖擊比較大,會使電網電壓短時下降,電機繞組端部承受較大的電磁力。
8.交流發電機的輸出電壓精度差時如何解決?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用交流發電機來供用電設備使用時,常發生用電設備不能正常工作的情況,其原因是發電機輸出的交流電不夠穩定,這時候需要電力穩壓器來穩定電壓,也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交流穩壓電源,交流穩壓電源能使發電機的輸出電壓精度穩定到我們用電設備正常工作所允許的范圍。
[編輯本段]9.非同步發電機
[6]非同步發電機又稱「感應發電機」。利用定子與轉子間氣隙旋轉磁場與轉子繞組中感應電流相互作用的一種交流發電機。其轉子的轉向和旋轉磁場的轉向相同,但轉速略高於旋轉磁場的同步轉速。常用作小功率水輪發電機。
交流勵磁發電機又被人們稱之為雙饋發電機
三相非同步電動機
.交流勵磁發電機由於轉子方採用交流電壓勵磁,使其具有靈活的運行方式,在解決電站持續工頻過電壓、變速恆頻發電、抽水蓄能電站電動-發電機組的調速等問題方面有著傳統同步發電機無法比擬的優越性。交流勵磁發電機主要的運行方式有以下三種:1) 運行於變速恆頻方式;2) 運行於無功大范圍調節的方式;3) 運行於發電-電動方式。
隨著電力系統輸電電壓的提高,線路的增長, 當線路的傳輸功率低於自然功率時,線路和電站將出現持續的工頻過電壓.為改善系統的運行特性, 不少技術先進的國家,在6"世紀A"年代初開始研究非同步發電機在大電力系統中的應用問題,並認為大系統採用非同步發電機後,可提高系統的穩定性, 可靠性和運行的經濟性.
[編輯本段][3]發電機的發展前景
全國水電供應因多方原因出現了嚴重緊缺,用電受到一定程度限制,而近幾年,正是我國工業經濟快速發展的時期,眾多企業都紛紛加足馬力投入大規模生產;其次是前兩年眾多廠家購買發電機是為了應急,在購買時沒有長遠打算,而事過境遷所購的小型發電機已適應不了新需求,在此情況下,更新換代的發電機也佔了很大一部分;再者就是機電產品每年的出口量都在遞增,水泵和發電機的市場空間在近幾年內還會很大。正是在三方因素的促進下,五金城水泵和發電機市場又一次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1]
目前最具發展前景的是風力發電機。
風能作為一種清潔的可再生能源,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其蘊藏量巨大,全球風能資源總量約為2.74×109MW,其中可利用的風能為2×107MW。中國風能儲量很大、分布面廣,僅陸地上的風能儲量就有約2.53億千瓦,開發利用潛力巨大。
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風能市場也迅速發展起來。2007年全球風能裝機總量為9萬兆瓦,2008年全球風電增長28.8%,2008年底全球累計風電裝機容量已超過了12.08萬兆瓦,相當於減排1.58億噸二氧化碳。隨著技術進步和環保事業的發展,風能發電在商業上將完全可以與燃煤發電競爭。
「十五」期間,中國的並網風電得到迅速發展。2006年,中國風電累計裝機容量已經達到260萬千瓦,成為繼歐洲、美國和印度之後發展風力發電的主要市場之一。2007年以來,中國風電產業規模延續暴發式增長態勢。2008年中國新增風電裝機容量達到719.02萬千瓦,新增裝機容量增長率達到108.4%,累計裝機容量躍過1300萬千瓦大關,達到1324.22萬千瓦。內蒙古、新疆、遼寧、山東、廣東等地風能資源豐富,風電產業發展較快。
進入2008年下半年以來,受國際宏觀形勢影響,中國經濟發展速度趨緩。為有力拉動內需,保持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政府加大了對交通、能源領域的固定資產投資力度,支持和鼓勵可再生能源發展。作為節能環保的新能源,風電產業贏得歷史性發展機遇,在金融危機肆虐的不利環境中逆市上揚,發展勢頭迅猛,截止到2009年初,全國已有25個省份、直轄市、自治區具有風電裝機。
中國風力等新能源[5]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預計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將保持高速發展,同時盈利能力也將隨著技術的逐漸成熟穩步提升。隨著中國風電裝機的國產化和發電的規模化,風電成本可望再降。因此風電開始成為越來越多投資者的逐金之地。風電場建設、並網發電、風電設備製造等領域成為投資熱點,市場前景看好。2009年風電行業的利潤總額仍將保持高速增長,經過2009年的高速增長,預計2010、2011年增速會稍有回落,但增長速度也將達到60%以上。2010年全國累計風電裝機容量有望突破2000萬千瓦,提前實現2020年的規劃目標。
[編輯本段]發電機的種類
發電機的種類有很多種。從原理上分為同步發電機、非同步發電機、單相發電機、三相發電機。從產生方式上分為汽輪發電機、水輪發電機、柴油發電機、汽油發電機等。從能源上分為火力發電機、水力發電機等。
[編輯本段]發電機的類型
[4]由於一次能源形態的不同,可以製成不同的發電機。
利用水利資源和水輪機配合,可以製成水輪發電機;由於水庫容量和水頭落差高低不同,可以製成容量和轉速各異的水輪發電機。利用煤、石油等資源,和鍋爐,渦輪蒸汽機配合,可以製成汽輪發電機,這種發電機多為高速電機(3000rpm)。此外還有利用風能、原子能、地熱、潮汐等能量的各類發電機。利用柴油、汽油等資源作為能源的柴油、汽油發電機用得比較廣泛。此外,由於發電機工作原理不同又分作直流發電機,非同步發電機和同步發電機。目前在廣泛使用的大型發電機都是同步發電機。
⑺ 三相非同步電機保護保護裝置有哪些
三相非同步電動機的保護裝置大概有;熱繼電器、電動機綜合保護器(包括缺相保護器和過流保護器)、如果要是用變頻的話各種保護更多了。
⑻ 三相非同步電動機
電機繞組燒毀原因及保護措施
針對三相非同步電動機定子繞組燒毀的原因,一般採用的保護技術有過熱保護、過流保護和斷相保護。
1、過熱保護 部分觀點認為無論什麼原因造成的故障最終都將導致電機定子繞組過熱而燒毀。因此,只要防止電機繞組過熱,也就保護了電機。但事實上,電機本身有絕緣耐熱等級不同的區別。最高允許溫升A級105℃、E級120℃、B級130℃、F級155℃、H級180℃在同樣的環境溫度、工作條件、溫升的情況下,有的電機會損壞,有的卻不會損壞。同時對於造成電機過熱原因中的軸承損壞、定轉子相擦、通風不暢等該屬電工定期檢查和巡視檢查必須發現解決的,不屬保護技術主要的討論范圍。另外,電機升溫、降溫是個緩慢變化的過程,因此我們認為只有對大中型、重要崗位工作的電機加裝溫升監視和過熱保護裝置才是必要的。並應根據不同耐熱等級,在電機內部設置超溫報警而後跳閘的裝置。至於小型電機採用過熱保護裝置並不一定合算。
2、過流保護 對於負載幾乎恆定不變的電機,過流保護是沒有必要的。但有的電機負載經常變化,經常發生過載、堵轉以至燒毀電機繞組。對於這樣運行的電機必須加裝過流保護裝置。三相非同步電動機雖有較強的過載能力,但對電機過載實行反時限特性保護,是必要的,也是公眾認可的。
3、斷相保護 電動機損壞,大多數是斷相運行造成的,而人們對斷相運行給電機造成什麼樣的危害,應採取什麼樣的保護方式合適,至今尚沒有比較一致的意見。很長一段時間比較普遍的觀點認為;斷相運行將導致電機繞組過熱而損壞;認為「利用溫度感測器監視電動機繞組溫升,是當前最直接和最可靠的斷相保護萬案」。(見《電子報》1986年1觀頁《電動機斷相保護討論小結》入國際電工委員會IEC202-1低壓電動機起動器)中規定之②在電動機兩相由額定電流升至1、15倍額定電流,而第三相由0.9倍額定電流降至0時,起動器應在2h內動作。至於斷相電流為數倍額定電流情況下動作時間,可以查具體起動器的斷相特性曲線。例如,某一起動器,在一定條件下,2倍額定電流時,40s動作,3倍額定電流時 18s動作,6倍電流時,大於5s動作(見《電子報》1984年14頁)。 另一種觀點認為電機斷相運行將導致斷相瞬間在斷相繞組兩端產生高於額定電壓數倍的反電勢,極易使電機繞組間擊穿而損壞(見《電世界》1991年第342頁《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斷相過電壓分析》 實際調查中,不少維修電工抱怨電機質量欠佳,匝間短路造成電機損壞。於是,我們從電路原理上分析電感線圈斷電後產生的反電勢,結論是反電勢很高。並在通化市電機廠實驗室,對空載運行的電機做斷相運行實驗,實驗中發生的多起電機損壞,經解剖證實系由匝間擊穿短路引起的,而電機定於繞組根本沒有發熱。 由於對斷相運行給電機造成的危害認識不同,因此在對電機實行斷相保護時產生了兩種不同的意見:認為斷相給電機造成過熱損壞的觀點要對電機實行過熱保護或過流反時限特性保護,由此產生了熱繼電器方案、熱敏電阻方案、斷相過流延時保護方案以及其他一些方案;認為斷相給電機繞組造成高壓反電勢擊穿的觀點,對斷相採取瞬時動作保護方案,於是一些電子式保護器問世。 我們認為斷相瞬間在斷相繞組兩端產生高於額定電壓數倍的反.電勢給電機造成的危害遠大於過熱給電機造成的危害,況且斷相故障又不能自動排除,因此對電機的斷相保護應瞬時動作保護而不是反時限特性保護和過熱保護。電動機保護器(電機保護器)應採取動作靈敏的電子式而不是動作緩慢的機電式。至於斷相後延時幾秒跳閘的做法是無積極意義的。
對電動機保護器(電機保護器)的要求
實踐證明,結合用戶的需求,在設計電動機保護器(電機保護器)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1、採用電流取樣 這既可兼顧過流和斷相保護的不同特點,又可充分反映不管哪裡斷相都要在供電線路電流上反映出來的事實;避免了其它取樣方案的缺點和局限性。採用電壓取樣雖造價低廉,但只能保護電源到取樣接入處之間的斷相,保護不了取樣接入處到電機之間的斷相。採用中性點或人造中性點對零線電流或電壓取樣,由於單相負載的投入或切除,必然會使中性點電壓或零線電流變化,這將使保護整定值難以確定。
2、選用反應靈敏的電子式保護器方案 確保斷相起動時拒絕合問,運行斷相時瞬時跳閘。至於對斷相實行延時保護和過熱保護的觀點是陳舊的、片面的。
3、用保護器的常閉觸點動作實行保護 這就是要求保護器在主迴路不工作和正常工作時執行繼電器不動作,而在電機起動和工作中發生故障時動作。這樣的保護器適宜於與計算機輸出和邏輯群控電路、多速及正反轉電機以及與各種主開關介面,使用無局限性。
4、有較寬的電流適應范圍 電機空載電流約為額定電流的0.3倍,起動電流約為額定電流7倍。對於綜合電動機保護器(電機保護器)應有從低到高起碼20倍或30倍的電流容許范圍,對於單一斷相保護器,電流適應范圍應更大。
5。不使用供電電源電動機保護器(電機保護器)不使用供電電源,可使其通用於任何場合。因世界各國供電電壓不盡相同,同時可防止電動機保護器(電機保護器)一旦本身電源故障將導致電動機保護器(電機保護器)處於無電之狀態,而造成繼電器不會動作,起不到保護作用
6、電動機保護器(電機保護器)內對斷相和過流應分別控制 以免互相牽扯拒動或誤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