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實驗室製取氫氣,氧氣,二氧化碳,氯氣,氯化氫,硫化氫,二氧化硫的化學反應式以及發生裝置類型
Zn+H2SO4=ZnSO4+H2↑
一般實驗室製造氧氣使用的方法是:
實驗裝置
1.加熱高錳酸鉀,化學式為:2KMnO4===(△)K2MnO4+MnO2+O2↑
2.用催化劑MnO2並加熱氯酸鉀,化學式為:2KClO3===(△,MnO2) 2KCl+3O2↑
3.雙氧水(過氧化氫)在催化劑MnO2(或紅磚粉末,土豆,水泥等)中,生成O2和H2O,化學式為: 2H2O2===(MnO2) 2H2O+O2↑
工業製造氧氣方法:
1. 壓縮冷卻空氣
2.分子篩
核潛艇中制氧氣的方法:2Na2O2+2CO2===2Na2CO3+O2↑ 此方法的優點:1、常溫下進行 2、使氧氣和二氧化碳形成循環(人消耗氧氣,呼出二氧化碳,而此反應消耗二氧化碳,生成氧氣)
如何製造二氧化碳和關於二氧化碳的有關化學式
實驗室製造二氧化碳:2HCl+CaCO3 CaO + CO2↑(高溫)
2.實驗室通常用氧化HCl或濃鹽酸的方法來製取氯氣,常見的氧化劑有:MnO2、K2Cr2O7、KMnO4、KClO3、Ca(ClO)2,發生的反應分別是:
4HCl(濃)+MnO2 =MnCl2+Cl2↑+2H2O
14HCl+K2Cr2O7=2KCl+2CrCl3+7H2O+3Cl2↑
16HCl+2KMnO4=2KCl+2MnCl2+8H2O+5Cl2↑
6HCl+KClO3=KCl+3H2O+3Cl2↑
4HCl+Ca(ClO)2=CaCl2+2H2O+2Cl2↑
如不用濃鹽酸,亦可用NaCl(固體)跟濃硫酸來代替.如:
2NaCl+MnO2+3H2SO4 =2NaHSO4+MnSO4+Cl2↑+2H2O
也可用非金屬之間的置換反應:
2HCl + F2 =2HF + Cl2↑
註:切勿使用玻璃器材!
用硫化亞鐵與稀硫酸反應即可製得硫化氫氣體.
FeS + H2SO4 = FeSO4 + H2S(g)
加熱硫鐵礦,閃鋅礦,硫化汞,可以生成二氧化硫
4FeS2(s) + 11O2(g) → 2Fe2O3(s) + 8SO2(g)
2ZnS(s) + 3O2(g) → 2ZnO(s) + 2SO2(g)
HgS(s) + O2(g) → Hg(g) + SO2(g)
Ⅱ 用鋅與鹽酸反應製得的氫氣中混有氯化氫氣體和水蒸氣.現有以下裝置:(1)制氫氣的發生裝置應選用(填裝
(1)實驗室中氫氣的製取是固液反應,我們可選圖中AC,但A中的長頸漏斗沒有深入液面一下,故不可選,所以只能選裝置C,
故答案為:C;
(2)證明並同時除去氯化氫氣體,我們可以用裝置B,因B中的硝酸銀溶液可以與氯化氫氣體反應,生成白色沉澱氯化銀.所以用裝置B證明並同時除去氯化氫氣體.
故答案為:B、B中出現白色沉澱;
(3)要製取純凈、乾燥的氫氣,從(1)小題可知,我們可以用C作為製取氫氣的發生裝置;然後用E中的氫氧化鈉溶液或B中的硝酸銀溶液吸收揮發的氯化氫氣體;再用D中的濃硫酸吸收產生的水蒸氣;最後根據氫氣的密度小於空氣密度的特點選擇F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氣體.
故答案為:C、E、D、F或C、B、D、F;
(4)氫氣主要存在於水中,我們的水資源豐富,有廣泛的來源;同時氫氣燃燒後的產物只有水,無污染.
故答案為:①來源廣泛;②產物是水,無污染.
Ⅲ HCL如何製取
一、實驗室製取:
一般是用固體氯化鈉和濃硫酸起反應,不加熱或稍微加熱,分別生成硫酸氫鈉和氯化氫。
實驗室製取氯化氫
NaCl+H2SO4==NaHSO4+HCl↑
然後在500℃到600℃的條件下,繼續起反應而生成氯化氫和硫酸鈉。
NaHSO4+NaCl==Na2SO4+HCl↑
總的化學方程式可以表示如下:
2NaCl+H2SO4==Na2SO4+2HCl↑(註:加熱且缺水環境下HCl才加↑)
二、工業製取
氯鹼工業:
2NaCl+2H2O==通電==2NaOH+H2↑+Cl2↑
H2+Cl2=點燃=2HCl
(3)實驗室制氯化氫氣體發生裝置擴展閱讀:
氯化氫化學性質:
氯化氫,腐蝕性的不燃燒氣體,與水不反應但易溶於水,空氣中常以鹽酸煙霧的形式存在。易溶於乙醇和醚,也能溶於其它多種有機物;易溶於水,在25℃和1大氣壓下,1體積水可溶解503體積的氯化氫氣體。乾燥氯化氫的化學性質很不活潑。鹼金屬和鹼土金屬在氯化氫中可燃燒,鈉燃燒時發出亮黃色的火焰。
氯化氫氣體溶於水生成鹽酸,當葯水瓶打開時常與空氣中的小水滴形成鹽酸酸霧。工業用鹽酸常成微黃色,主要是因為三氯化鐵的存在。常用氨水來檢驗鹽酸的存在,氨水會與氯化氫反應生成白色的氯化銨微粒。氯化氫有強烈的偶極,與其它偶極產生氫鍵。
氯化氫的水溶液為鹽酸。
Ⅳ 實驗室製取HCL用什麼裝置製取,用什麼吸收尾氣
用普氏發生器,用水吸收尾氣,成鹽酸。
先將氯化鈉裝在普氏發生器的底瓶中,將硫酸裝載普氏發生器的上瓶中,把裝置裝好,不漏氣,加入硫酸。
Ⅳ 實驗室製取氫氣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是什麼!!
發生裝置抄和收集裝置襲:發生裝置同分解過氧化氫製取氧氣的發生裝置;收集裝置可選擇排水法收集氣體的裝置或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氣體的裝置。具體如下圖所示:
1、反應原理:Zn+H₂SO4=ZnSO₄+H₂↑
2、反應物的選擇:選用鋅粒和稀硫酸。
3、不使用稀鹽酸,因為:鹽酸易揮發,使製得的氫氣中含有氯化氫氣體。
4、不用鎂是因為反應速度太快,不用鐵是因為反應速度太慢。
5、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發生裝置同分解過氧化氫製取氧氣的發生裝置;收集裝置可選擇排水法收集氣體的裝置或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氣體的裝置。
化學中常用的裝置:
1、固固加熱型裝置;用於兩種或多種固體化學試劑反應,並且需要加熱。
2、固固不加熱型裝置;用於兩種或多種固體化學試劑反應,並且不需要加熱。
3、固液加熱型裝置;用於一種或多種固體化學試劑和另一種或多種液體化學試劑和反應,並且需要加熱。
4、固液不加熱裝置;用於一種或多種固體化學試劑和另一種或多種液體化學試劑和反應,並且不需要加熱。
Ⅵ 濃鹽酸和濃硫酸製取氯化氫氣體的發生裝置
濃鹽酸製取HCL,濃硫酸作吸水劑,
量筒,導管,橡皮塞,膠皮塞
圓底燒瓶,分液漏斗,燒杯,集氣瓶
分液漏斗裝濃硫酸,圓底燒瓶裝濃鹽酸,燒杯里濃硫酸
Ⅶ 濃硫酸乾燥氯化氫氣體裝置圖
解析:濃硫酸和濃鹽酸反應製取 HCl 氣體,不需要加熱,即:液+液 氣,可內採用分液漏斗和圓底容燒瓶組成發生裝置;乾燥 HCl 可以裝有濃硫酸的洗瓶,收集 HCl 用向上排空氣法,由於 HCl 氣體極易溶於水,故在水面用倒扣的漏斗來吸收尾氣。整個裝置為:
Ⅷ 實驗室製取氯化氫,氯氣
HCl:沒化學式,是物理變化,用可加熱玻璃(圓底燒瓶等),混合濃硫酸和濃鹽酸,可以適當加熱;
注意所有橡膠塞要包上保護物;
提純沒什麼必要;
氣體收集可以使用排煤油之類的方法或者排空氣法,根據所排氣體相對密度選擇,用集氣瓶配合雙口賽,兩個導管一長一短插入瓶內搜集,但事實上一般不搜集而是直接使用;
尾氣處理可以使用NaOH溶液吸收
Cl2:4HCl+MnO2=Cl2+2H2O+MnCl2,用可加熱玻璃(圓底燒瓶等),反應需要加熱;
提純主要考慮水、HCl,首先通過飽和NaCl液吸收HCl,然後通過濃硫酸吸水;
氣體收集可以使用排空氣法,操作同上,還是要考慮所排氣體相對密度;
尾氣可以直接使用NaOH吸收
Ⅸ 化學:一般製取氣體方法步驟,謝謝!
祝你成功!
1、儀器安裝
儀器安裝必須遵循一定的順序:由下而上,從左到右,先主後次,先局部後整體。如實驗室中氯氣的製取實驗,儀器安裝順序為:在鐵架台上先放置酒精燈,根據酒精燈的高度確定鐵圈、石棉網和燒瓶的位置;從左到右依次安裝氣體發生裝置、凈化裝置、集氣裝置和尾氣吸收裝置;先安裝氣體的發生裝置,在安裝其它裝置;根據「先局部後整體」的原則應在安裝氣體發生裝置前先將分液漏斗及玻璃彎管裝入雙孔膠塞,再將雙孔膠塞安裝到圓底燒瓶上。
2、裝置氣密性檢驗
裝置氣密性檢驗是氣體製取實驗是否成功的關鍵步驟。裝置氣密性檢驗的常用方法有「手握升溫法」、「微熱升溫法」及「注水法」。⑴ 手握升溫法:這種方法適於體積較小的氣體發生裝置,如氧氣、甲烷等的氣體發生裝置。檢驗方法是:將帶有導氣管的單孔塞在試管口上塞緊,並將導氣管出口浸沒在水中,用雙手握住試管外壁片刻,水中導氣管口有氣泡冒出,手移開後,導氣管內有水柱上升,且較長時間不回落,說明氣體發生裝置氣密性良好。⑵ 微熱升溫法 這種方法廣泛地適於由試管、 燒瓶等加熱類玻璃儀器組裝的氣體發生裝置的氣密性檢驗。如氧氣、氯氣、氯化氫、甲烷、乙烯等氣體的發生裝置。具體操作方法是:將氣體發生裝置的導氣管出口浸沒在水中,用酒精燈在試管或燒瓶的底部稍微加熱(體系內的空氣受熱膨脹,水中導氣管口有氣泡冒出),停止加熱後,水在大氣壓的作用下,升入導氣管形成一段水柱,且水柱較長時間內不回落,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⑶ 注水法:這種方法主要適於啟普發生器及其簡易裝置的氣密性檢驗。具體操作方法是:塞緊橡皮塞,關閉導氣管活塞(或關閉導氣管上的止水夾),從漏斗向氣體發生裝置內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內的水面高於氣體發生裝置內的水面,且形成一段明顯的水柱時,停止加水,觀察水柱在較長時間內不下降則表面裝置氣密性良好。
3、氣體凈化(包括氣體乾燥)
實驗室中製取的氣體往往含有水蒸氣、酸性氣體等雜質,影響了氣體的後續性質實驗,因此為保證氣體性質實驗的如期順利進行,必須對製取的氣體進行凈化處理。氣體凈化的原則是「除雜」、「不減」、「不增」,「除雜」是指除掉目標氣體中的雜質氣體,「不減」即盡量不要減少目標氣體的量,「不增」是指不增加新的雜質氣體。除掉目標氣體中的水蒸氣是氣體的乾燥,乾燥劑的可以選擇濃硫酸、鹼石灰、無水氯化鈣等。除掉目標氣體中的酸性氣體可用鹼液、水等,也可以用酸式鹽的飽和液。方法是用目標氣體所形成的酸式鹽飽和溶液來除去該目標氣體中的酸性氣體,該方法不僅除掉了酸性的雜質氣體,而且可使目標氣體的量有所增加,如CO2(HCl)用飽和NaHCO3溶液的凈化方法, NaHCO3 +HCl=CO2 ↑+NaCl+H2O,所以這種氣體凈化方法最好。
4、氣體收集
氣體收集方法的依據是氣體的密度、氣體的溶解性及氣體在空氣中的活潑性等。由此氣體的收集方法可歸納為:⑴向上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密度大的氣體可用用該方法收集,如CO2、O2、SO2等氣體。⑵向下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密度小的氣體可用用該方法收集,如H2、NH3、CH4等氣體。⑶排水集氣法。不溶解於水的氣體可用該方法收集,如H2、CO、O2、CH4等氣體。⑷排某種飽和溶液集氣法。在水中溶解度較小(包括「可溶」)的氣體可用該方法收集,如 CO2可用排飽和NaHCO3溶液來收集;SO2可用排飽和NaHSO3溶液收集。
5、尾氣處理
化學實驗中對環境有害的氣體很多,在實驗中必須對這部分尾氣進行無害化處理。具體的處理方法可歸納為:⑴火封法(即燃燒法)。對於可燃性氣體可採用此種方法,使其通過燃燒轉化為無害的物質。如H2、CH4和CO的尾氣處理就是採用了這種方法。⑵水封法(即將氣體通入水中)。這種方法適用於水溶性較大的氣體,如氯化氫和氨氣的尾氣處理就是採用了這種方法。這種方法的操作必須注意因氣體溶解太快而出現的倒吸現象。⑶鹼封法(即將氣體通入到鹼液中)。所有的酸性氣體都可採用這種方法,使這些酸性氣體與鹼液反應生成不具揮發性的鹽類。如CO2、SO2等酸性氣體,其尾氣就可以通入到氫氧化鈉溶液中。
6、儀器歸位
儀器歸位是指實驗結束後,將用過的儀器拆掉,洗滌干凈,放回原處。這種作風可以培養學生嚴肅認真、一絲不苟的科學態度。
Ⅹ 氯化氫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有關方程式製取方程式發生裝置收集裝置除雜方法尾氣處理
【理化特性】
20℃時101.3 kPa下的數據主要成分:HCl 含量: 工業級 36%。
外觀與性狀: 無色或微黃色易揮發性液體,有刺鼻的氣味。
pH:<7 (呈酸性)
熔點(℃): -114.8(純HCl)
沸點(℃): 108.6(20%恆沸溶液)
相對密度(水=1): 1.20
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 1.26
飽和蒸氣壓(kPa): 30.66(21℃)
溶解性: 與水混溶,溶於鹼液。
禁配物: 鹼類、胺類、鹼金屬、易燃或可燃物。
濃度:37%以上的鹽酸溶液被稱為濃鹽酸[1],37%以下的鹽酸溶液被稱為稀鹽酸,並且一般的鹽酸濃度不會超過39%。
化學反應】
其酸能與酸鹼指試劑反應,紫色石蕊試劑與鹽酸變紅色,無色酚酞不變色。
強酸性,和鹼反應生成氯化物和水
HCl + NaOH = NaCl + H2O
能與碳酸鹽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水
K2CO3 + 2HCl = 2KCl+ CO2↑ + H2O
能與活潑金屬單質反應,生成氫氣
Fe+ 2HCl =FeCl2+ H2↑
能與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
MgO+2HCl=MgCl2+H2O
實驗室常用鹽酸於製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CaCO3+2HCl=CaCl2+H2O+CO2↑(不用Na2CO3因為反應速率過快)
能用來製取弱酸
CH3COONa+HCl=CH3COOH+NaCl
另外,鹽酸能與硝酸銀反應,生成不溶於稀硝酸的氯化銀,氯化銀不能溶於水。
HCl+AgNO3===HNO3+AgCl↓
電離方程式為:HCl===H++Cl-
其他方程式(離子方程式)
Cl2 + H2O == Cl- + H+ + HClO
Cl2 + 2OH- == Cl- + ClO- + H2O
Cl2 + 2OH- == Cl- + ClO- + H2O
Cl2 + 2I- == 2Cl- + I2
Cl2 + H2SO3 + H2O == 2Cl- + SO42- + 4H+
Cl2 + H2S == 2Cl- + 2H+ + S↓
Cl2 + 2Fe2+ == 2Fe3+ + 2Cl-(向FeBr2溶液中少量Cl2)
3Cl2 + 2Fe2+ + 4Br- == 2Fe3+ + 2Br2 + 6Cl-(足量Cl2)
2Cl2 + 2Fe2+ + 2Br- == 2Fe3+ + Br2 + 4Cl- (當n(FeBr2)/n(Cl2)= 1 :1時)
8Cl2 + 6Fe2+ + 10Br-== 6Fe3+ + 5Br2 + 16Cl- (當n(FeBr2)/n(Cl2)= 3 :4時)
Cl2 + 2I- == 2Cl- + I2
Cl2 + 2I- == I2 + 2Cl-(向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
3Cl2 + 2Fe2+ + 4I-== 2Fe3+ + 2I2 + 6Cl- (足量Cl2)
4Cl2 + 2Fe2+ + 6I- == 2Fe3+ + 3I2 + 8Cl- (當n(FeI2)/n(Cl2)= 3 :4時)
2Cl- + 4H+ + MnO2== Mn2+ + Cl2↑+ 2H2O
Cl- + Ag+ == AgCl↓
ClO- + H+ == HClO(有漂白性)
2HCIO==(光照)2HCI+O2
ClO- + SO2 +H2O == 2H+ + Cl- + SO42-
ClO- + H2O HClO + OH-
3ClO- === 2Cl- + ClO3- (加熱時的ClO-的歧化反應)
[編輯本段]【工業製法】
先用水煤氣法制氫氣:
C(s)+H2O(g)=CO(g)+H2(g)
CO(g)+H2O(g)=(催化劑)CO2(g)+H2(g)
再電解氯化鎂得到鎂與氯氣:
MgCl2(s)=(通電)Mg(s)+Cl2↑(g)
以上方法較為繁瑣,不如電解飽和食鹽水:
2NaCl+2H2O====2NaOH+Cl2↑+H2↑
工業上製取鹽酸時,首先在反應器中將氫氣點燃,然後通入氯氣進行反應,製得氯化氫氣體:
H2+Cl2= (點燃)2HCl
氯化氫氣體冷卻後被水吸收成為鹽酸。在氯氣和氫氣的反應過程中,有毒的氯氣被過量的氫氣所包圍,使氯氣得到充分反應,防止了對空氣的污染。在生產上,往往採取使另一種原料過量的方法使有害的、價格較昂貴的原料充分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