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分液漏斗檢漏方法
分液漏斗的檢漏方法:
步驟1、關閉分液漏斗頸部旋塞,向分液漏斗內注入適量的蒸餾水,觀察旋塞的兩端以及漏斗的下口處是否漏水。若不漏水,關閉上端磨口塞,左手握住旋塞,右手食指摁住上磨口塞,倒立,觀察磨口塞處是否漏水。
分液漏斗的上端磨口塞、頸部旋塞與分液漏斗是配套使用的,如不配套,往往漏液。若分液漏斗漏液,可在頸部旋塞塗一點凡士林,將旋塞芯塞進旋塞,旋轉數圈使潤滑脂均勻分布,再在旋塞的凹槽處套上一圈橡皮圈,以防活塞芯在操作過程中發生松動。
(1)化學實驗裝置檢漏方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當分液漏斗中的液體向下流時,活塞可控制液體的流量,若要終止反應,就要將活塞緊緊關閉,因此,可立即停止滴加液體。放液時,磨口塞上的凹槽與漏鬥口頸上的小孔要對准,這時漏斗內外的空氣相通,壓強相等,漏斗里的液體才能順利流出。
分液時根據「下流上倒」的原理,打開活塞讓下層液體全部流出,關閉活塞。上層從上口倒出。分液漏斗不能加熱。漏斗用後要洗滌干凈。長時間不用的分液漏斗要把旋塞處擦拭乾凈,塞芯與塞槽之間放一紙條,並用一橡筋套住活塞,以防磨砂處粘連。
B. 如何檢驗實驗裝置是否漏氣
要檢查配有燒瓶的實驗裝置是否漏氣,首先應將裝置連接好,把導氣管口的一端浸入水裡,用手心緊貼燒瓶外壁,發現導管口有氣泡冒出;把手移開,一會兒,導管里形成一段水柱,則可判斷該裝置不漏氣.
C. 分液漏斗如何檢漏
1、關閉分液漏斗頸部旋塞,向分液漏斗內注入適量的蒸餾水,觀察旋塞的兩端以及漏斗的下口處是否漏水。
原理:關閉止水夾,打開分液漏斗活塞,在分液漏斗中加水,若分液漏斗中水面不能持續下降,則證明裝置氣密性良好不漏氣。
(3)化學實驗裝置檢漏方法擴展閱讀:
1、分液漏斗是一種玻璃實驗儀器,特別是涉及一種做化學實驗用的分液漏斗。包括斗體,蓋在斗體上口的斗蓋。斗體的下口安裝一三通結構的活塞,活塞的兩通分別與兩下管連接。
使用實用,可使實驗操作過程利於控制,減少勞動強度,當需要分離的液體量大時,只需搬動活塞的三通便可將斗體內的兩種液體同時流至下管,無需更換容器便可一次完成。
在初中階段分液漏斗的主要作用則是控制化學反應的速率。本裝置是科學研究、化學實驗中一種功能較好的實驗器皿。
2、使用方法:
過程:檢漏 ,加液,振搖,靜置,分液,洗滌。
3、用途:
固液或液體與液體反應發生裝置 :控制所加液體的量及反應速率的大小.
物質分離提純:對萃取後形成的互不相溶的兩液體進行分液。
D. 高中化學實驗中需要查漏裝置及具體方法
容量瓶---為檢查瓶塞是否嚴密,不漏水。在瓶中放水到標線附近,塞緊瓶塞,使其倒立專2min,用干濾紙片沿瓶口縫處檢屬查,看有無水珠滲出。如果不漏,再把塞子旋轉180°,塞緊,倒置,試驗這個方向有無滲漏。這樣做兩次檢查是必要的,因為有時瓶塞與瓶口,不是在任何位置都是密合的。
分液漏斗---分液漏斗在使用前要將漏斗頸上的旋塞芯取出,塗上凡士林,插入塞槽內轉動使油膜均勻透明,且轉動自如。然後關閉旋塞,往漏斗內注水,檢查旋塞處是否漏水,不漏水的分液漏斗方可使用。
滴定管---使用前先在管中注入水,樹直觀察下端是否漏液。
E. 化學實驗中,如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各種不同的方法
最簡單常用的是,在要檢查的裝置中插一彎管,在管中放入一小段水。然後微加熱裝置,觀察玻管中的水是否移動,產生移動說明裝置氣密性較好!不移動說明裝置的氣密性差。
F. 化學:各種玻璃實驗器材的檢漏方法
各種儀器的驗漏首先都要創造一個內部密閉的環境(注水,關閉活塞等),然後通過氣體壓強,利用液面差來看是否漏氣。
許多儀器連在一起的就分段來進行檢查。高考時這種題很靈活,不可能單純的考那些普通儀器氣密性檢查的,主要要掌握原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容量瓶的檢漏方法:將容量瓶塞緊倒置,看有無水漏出,若沒有將瓶塞旋轉180°再次倒置,若仍然不漏則檢漏完成。
酸式滴定管的檢漏方法:酸式滴定管關閉旋塞,先小心灌入自來水到0刻度線上,打開旋塞,使水充滿旋塞下部的滴管部分,然後把水放到0刻度線,關閉旋塞,靜置,觀察液面的穩定情況,及各部位有無漏液的情況,然後把旋塞轉180度,再做類似的觀察,都沒有漏的情況後,把滴定管洗凈,涼干,用之前,在旋塞磨口兩端稍稍抹一點點凡士林,或是直接用即可。
分液漏斗的檢漏方法:關閉分液漏斗的活塞,向其中加入適量的水,倒置漏斗觀察是否漏水,若不漏,將活塞旋轉180度後再倒置觀察,若還是不漏水,則活塞的密封性能合格 。
G. 化學實驗檢查裝置氣密性具體操作步驟是什麼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主要有三種方法:
1.手握法
對於容積較小(如試管)又沒有裝分液漏斗(或長頸漏斗)的氣體發生裝置,宜採用此法。如實驗室製取o2,nh3,ch4等氣體的裝置的氣密性檢查。
具體操作方法是:將導管的出口浸入水中,用手握住試管,若有氣泡從導管口逸出,放開手後,有少量水進入導管,說明裝置不漏氣。
2.酒精燈微熱法
對於氣體發生裝置未與大氣直接相通的,容器容積又較大的裝置(如圓底燒瓶),宜採用此法。如實驗室製取ch4,so2,o2,nh3,ch4,c2h4等氣體的氣密性的檢查。具體操作方法是:將導管的出口浸入水中,用酒精燈火焰給氣體發生裝置(試管、圓底燒瓶)的底部稍微加熱,使管(或瓶)內溫度升高少許,有氣泡從管口逸出,移開酒精燈後,又有少量水進入導管,說明裝置不漏氣。
3.注水法
對於氣體發生裝置直接與大氣相通的或不能加熱的裝置,宜採用此法。如實驗室用啟普發生器製取co2,h2,h2s等氣體和2001年全國高考理科綜合第28題的氣密性的檢查。
具體操作方法是:①塞緊橡皮塞,從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內的水面高於容器內的水面,馬上旋緊活塞(或夾緊彈簧夾),停止加水一段時間後,若漏斗與容器中的液面差保持不再變化,說明裝置不漏氣;②塞緊橡皮塞,夾緊彈簧夾,從漏斗向試管內注水,若水只停留在漏斗中而不能進入試管,說明裝置不漏氣。
三.說明
1.對於氣體發生裝置容積較大(如圓底燒瓶)或室溫與手心溫度接近時,採用酒精燈微熱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效果更好。
2.若製取氣體不需加熱,則不必用酒精燈微熱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3.若氣體發生裝置直接與大氣相通,則不能用手握法和酒精燈微熱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H. 化學實驗怎樣檢漏
可以給容器內注入氣,然後用肥皂水試,若該處冒氣泡,表明漏氣。
I. 檢查化學裝置氣密性的方法及其原理
化學實驗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在實驗前,確保實驗裝置氣密性良好,是實驗成功的基礎。氣密性檢查主要分為:微熱法(熱脹冷縮法)、注水法(液差法)、打氣與抽氣法(針筒+長頸漏斗)等,檢查原理為:改變內部壓強大小,形成內外壓強差,產生水柱。具體方法如下:
一、微熱法(熱脹冷縮法)
原理:通過微熱使裝置內部的氣體受熱膨脹,溢出一部分氣體,冷卻後,裝置內的氣體冷縮後壓強減小,外界氣壓大,將水壓入導管內,形成水柱。
實例1、加熱高錳酸鉀製取氧氣的實驗裝置(試管+導管)的氣密性檢查
組裝好設備,導管一端放入水中,構成密閉系統,用雙手捂住試管,觀察到水中的導管口有氣泡冒出,鬆手後,導管中進入一段水柱,說明氣密性良好。
實例2、過氧化氫製取氧氣的實驗裝置(分液漏斗+錐形瓶)的氣密性檢查
組裝好設備,導管一端放入水中,關閉分液漏斗中的旋塞,構成密閉系統,用雙手捂住錐形瓶(或用酒精燈隔著石棉網加熱錐形瓶,加熱片刻即可),觀察到水中的導管口有氣泡冒出,鬆手後,導管中進入一段水柱,說明氣密性良好。
二、注水法(液差法)
原理:用分液漏斗向密封的裝置中注水,水壓縮裝置內的氣體使內部氣壓上升,大於外部氣壓,再注水時,水會留在長頸漏斗中,與裝置內的液面形成液面差。
實例1、過氧化氫製取氧氣的實驗裝置(長頸漏斗+錐形瓶)的氣密性檢查
組裝好設備,夾緊彈簧夾,向長頸漏斗中不斷注入水,使長頸漏斗中的水高出裝置內部水面一段距離,形成液面差,觀察液面差穩定無下降,說明氣密性良好。
實例2、啟普發生器的氣密性檢查
關閉啟普發生器下面活塞,從球形漏鬥上口不斷注入水,直至球形漏斗的底端浸沒在水面以下。再關閉啟普發生器上面活塞後,繼續注入水,使球形漏斗中的液面高於反應器中的液面,停止注入後,觀察一段時間,如果液面差不變,說明氣密性良好。
實例3、U型管的氣密性檢查
將U型管的一端的彈簧夾關緊,在另一端注入水,直至左右形成液面差,靜置一段時間,液面差無變化,說明氣密性良好。
三、打氣與抽氣法(針筒+長頸漏斗)
原理:利用針筒的打氣與抽氣使裝置內部的氣壓變大變小。抽氣時,內部氣壓變小時,外部氣壓大,外界氣壓大,外界氣體進入形成氣泡。打氣時,裝置內部的氣壓大,把水壓入長頸漏斗中形成一段水柱。
實例1、製取二氧化碳氣體裝置(長頸漏斗+錐形瓶)氣密性檢查
組裝好設備,錐形瓶的雙孔塞,一個放長頸漏斗,另一孔與針筒相連。向長頸漏斗中注水直至長頸漏斗的底端浸沒在水面以下。利用針筒向錐形瓶中打氣或抽氣。
向外抽氣時,長頸漏斗下端有氣泡冒出,向內打氣時,裝長頸漏斗中液面上升,成一段水柱,說明氣密性良好。
J. 如何對分液漏斗進行檢漏
對分液漏斗進行檢漏的方法:關閉分液漏斗頸部旋塞,向分液漏斗內注入適量的蒸餾水,觀察旋塞的兩端以及漏斗的下口處是否漏水,若不漏水,關閉上磨口塞,左手握住旋塞,右手食指摁住上磨口塞,倒立,檢查是否漏水,若不漏水,正立,將上磨口塞旋轉180度,倒立,若不漏水,則此分液漏斗可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