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插秧機有哪幾種
插秧機是將稻苗植入稻田中的一種農業機械。進行種植時,首先以機械爪從苗床中取出數株稻苗植入田中的泥土,為了保持對苗床與地面的角度為直角,機械爪的前端移動時必須採取橢圓形的動作曲線。動作是靠著旋轉式或變形齒輪的行星機構來完成,前進的引擎同時可以帶動這些動作機械。插秧機在泥土上行進必須有止滑的車輪及浮行設計。插苗若是成片,則是從特定的秧苗箱中取出稻苗,再以機械方式種植。
插秧機的分類:
插秧機通常按操作方式和插秧速度分類。按操作方式可分為步行式插秧機和乘坐式插秧機。按 插秧速度可分為普通插秧機和高速插秧機。步行式插秧機均為普通插 秧機;乘坐式插秧 機有普通插秧機 ,也有高速插秧機。
各種插秧機栽插部分的組成基本相同:人力插秧機由秧箱、分插秧機構、機架和浮體(船板)等組成,自走式機動插秧機還設有動力驅動、行走裝置、送秧機構等部分。
2. 水稻插秧機的原理和構造
插秧機的工作過程,因結構不同而各有差異,但基本流程大致相同。其「群體逐次分格取秧直接栽插」原理為:秧苗以群體狀態整齊放入秧箱,隨秧箱作橫向移動,使取秧器逐次分格取走一定數量的秧苗,在插秧軌跡控制機構作用下,按農藝要求將秧苗插入泥土中,取秧器再按一定軌跡回至秧箱取秧。
各種插秧機栽插部分的組成基本相同:人力插秧機由秧箱、分插秧機構、機架和浮體(船板)等組成,自走式機動插秧機還設有動力驅動、行走裝置、送秧機構等部分。 是水稻插秧機的主要工作部件,由取秧器及其驅動機構和軌跡控制機構組成。取秧器在驅動機構的驅動和軌跡控制機構的控制下,按照一定的軌跡從秧箱中分取一定數量的秧苗並將其插入土中,然後返回原始位置開始下一次循環動作。按分秧動作,有橫分和縱分兩種。①橫分取秧器有適於拔取苗栽插的秧夾和適於帶土苗栽插的切扒式秧爪,兩者根據需要可互換使用。秧夾由活動夾片和固定夾片構成,其張開度根據秧苗的粗細和秧苗數量進行調節;切扒式秧爪帶有脫秧片,使帶土秧苗從秧爪上順利脫出。②縱分取秧器有適於拔取苗栽插的梳式秧爪,適於帶土苗栽插的有裝上脫秧器的梳式秧爪,或採用筷子式秧爪。梳式秧爪在分秧過程中對秧苗有分理作用;筷子式秧爪在插入帶土秧苗中取秧時,由推秧片把帶土苗強制推出。
一定數量的秧夾或秧爪按規定行距配置在秧夾(或秧爪)排上。在滾動直插式插秧機上,一般有2~4個秧爪排與作圓周運動的分插輪轉臂鉸接相連;在擺動直插式插秧機上。一般是一個秧爪排同作往復擺動的搖臂鉸接相連,也可將一個取秧器直接裝在一組曲柄連桿機構的連桿上,進行分組驅動。在多數插秧機上,取秧器的運動軌跡除由驅動機構控制外,還受軌跡控制機構的控制。常用的軌跡控制機構有導槽、滑道、凸輪、行星齒輪和四桿機構等,與各種驅動機構配合組成各種類型的分插秧機構。 人力插秧機以船板為承載浮體,支承機器的全部重量,一般不設行走裝置,作業時由人力牽引,使船板在泥面滑行。自走式機動插秧機的行走裝置包括驅動輪、導向輪和陸地運輸輪等。驅動輪多採用葉片式鐵輪,並有獨輪驅動、兩輪驅動和四輪驅動等類型,其承載浮體有整式船板和間隔配置的浮板兩種類型,支承機器的部分重量。中國的乘坐自走式機動插秧機多採用前面一個驅動輪、後面為整體式船板的獨輪驅動方式,陸地運輸時加裝2個尾輪,具有結構簡單、行駛阻力小、操縱輕便、行駛直線性和轉彎靠行性能好等特點。日本則採用前面兩個導向輪、後面兩個驅動輪加3~4塊浮板的驅動方式,或前、後4個驅動輪加浮板的驅動方式。日本的手扶自走式機動插秧機多採用兩個驅動輪加浮板的驅動方式。 動力驅動部分及其他 自走式機動插秧機的動力驅動部分包括發動機、 變速傳動裝置,以及轉向、換檔、離合等操縱機構。此外還有各種調節裝置、監測訊號裝置、牽引架、插秧手座位、秧籃及遮陽裝置等輔助部分。
3. 老式久保田插秧機不帶自動平衡怎麼調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6-11
4. 井關八行高速插秧機,插秧台秧苗傳送皮帶右邊傳送皮帶傳送上去了,自動回位下來,彈簧拉力正常。左邊得正
插秧機的工作效復率跟很多制因素有關,比如工作時間、田塊的大小、泥腳深度、秧苗質量、駕駛人員操作的熟練程度等等都將影響工作效率,一般情況下田塊面積在(2-3畝/塊,不需要遠距離移動機器的話),一般的駕駛水平一天8-9小時,泥腳深度在15—20公分深,秧苗盤根條件、床土厚度優良的話:手扶式6行插秧機工作效率在:30-40畝左右、高速乘坐式40-60畝/天。
井關有25公分行距的窄八行高速乘坐式插秧機:PZ80-25D,三缸水冷23馬力柴油機,每秒1.8米作業速度,行距25厘米,插植株距,25,21,18,17,14,12,11。自動轉彎升降、自動劃線、自動倒車上升、插 植平衡裝置、插植深淺調節 全價15.8萬,補貼要到明年才知道,一般八行機補貼5萬。
5. 井關插秧機一邊高一邊低是怎麼回是
你的是不是手扶式的,如果是的話,很簡單:把機開到平地去,把機器空擋打著,在插秧深淺手柄和取苗量手柄中間有一個水平鎖定手柄,把它放到田間一側,然後分別將左右浮船托起放下,一般二三下以後等機器自動找平,不動以後,在將水平手柄放在路上一側就行了。如過是乘坐式的,你要說的詳細點,
6. 60年代手動插秧機是什麼原理
和現在的插秧機原理是一樣的,只是動力來源不同。
手動插秧機的動力來自於人。
補充答案:
呵呵,胡謅?我不僅知道,我還設計、改造、維修、使用過呢!
插秧機的大致工作過程如下:
動力傳遞給曲柄連桿插秧機構和送秧機構,在兩機構的相互配合下,插秧機構的秧針插入秧塊抓取秧苗,並將其取出下移,當移到設定的插秧深度時,由插秧機構中的插植叉將秧苗從秧針上壓下,完成一個插秧過程。
手動插秧機的動力來自於人或牲畜,而現代插秧機的動力來源於發動機。
手動插秧機與現代插秧機最大的不同在於插秧深度的自動控制。
現代插秧機增加了插秧深度自動控制裝置,一般是通過浮板和液壓系統,控制行走輪與機梁的相對位置和浮板與插針的相對位置,從而能在秧田不平時使得插秧深度基本一致。
7. 久保田高速插秧機自動平衡裝置怎麼調整
只要把旋鈕放在水平位置就行。
8. 沃得乘坐式高速插秧機作業時不左右高低不平衡怎麼說
摘要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這個問題了,插秧機有個自動水平裝置
9. 水稻插秧機取秧原理
插秧機的工作過程,因結構不同而各有差異,但基本流程大致相同。其「內群體逐次分格取秧容直接栽插」原理為:秧苗以群體狀態整齊放入秧箱,隨秧箱作橫向移動,使取秧器逐次分格取走一定數量的秧苗,在插秧軌跡控制機構作用下,按農藝要求將秧苗插入泥土中,取秧器再按一定軌跡回至秧箱取秧。
各種插秧機栽插部分的組成基本相同:人力插秧機由秧箱、分插秧機構、機架和浮體(船板)等組成,自走式機動插秧機還設有動力驅動、行走裝置、送秧機構等部分。
水稻插秧機是將水稻秧苗定植在水田中的種植機械。功能是提高插秧的工效和栽插質量,實現合理密植,有利於後續作業的機械化。
10. 手動插秧機秧箱縱橫移動傳送原里
松開兩端驅動臂的夾緊螺母,使秧箱可 左右竄動。空轉發動機,使移箱軸移到一端極限位置,之後竄動 秧箱,使分離針與秧箱隔板側間隙大於或等於1毫米。繼續空 轉發動機移動到另一端極限位置,並使側間隙也相同。調整完 畢,擰緊夾緊螺母。調整後要空轉發動機,使移箱超過一個往復 以上,才能啟動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