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樣檢查裝置氣密性
不同儀器有不同的方法:
1、空氣熱脹冷縮法 。
要檢查裝置是否漏氣,應先把導氣管的一端浸入燒杯或水槽的水中,用手緊握試管或用手掌緊貼燒瓶的外壁。若導管口就有氣泡冒出。把手移開,冷卻後,導管內有一段水柱流入,則表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2、注水法 適用於檢查啟普發生器或類似於啟普發生器的裝置。首先關閉排氣導管,從頂部漏鬥口注水,當漏斗下端被水封閉後再注水,水面不下降,表明裝置氣密性好;如果水面下降,表明裝置氣密性差。
3、外接導管浸水法 在裝置的尾端導氣管上外接一段橡皮管和20~30cm長的玻璃導管,導管浸入試管內的水中,水進入導管一段高度後不再進入,內外液面高度差較大,把試管上下移動幾次,仍然如此,表明裝置氣密性好;如果水進入導管很多,液面高度差很小,表明裝置氣密性差。
4、滴定管壓氣法 取一支25mL滴定管,下端與橡皮管連接,橡皮管變曲成U形與裝置的尾端導管連接,滴定管內裝滿水。打開滴定管開關,水面下降一段距離後就停止不動,表明裝置氣密性好;如果水面一直下降不停,表明裝置氣密性差。
5、滴定管抽氣法 取裝水的一支25mL滴定管,其上端通過單孔橡皮塞和橡皮管與裝置尾端導管連接。打開滴定管的開關,如果水面下降一段後就停止不動,表明裝置氣密性好;如果水面一直下降,表明裝置氣密性差。
氣密性檢驗的原則是,先讓裝置和附加的液體(一般指水),構成封閉的整體,改變這個整體的溫度,導致壓強的變化,來判斷氣密性好壞,由於裝置的不同,檢驗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② 有試管,導管,燒杯,燒杯中裝有水,是怎樣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檢查裝置的
氣密性
時,保持裝置內溫度不變,即壓強不變,若裝置的氣密性良好,氣體即出不去也進不來,
燒杯
內導管處的現象應與A的相同,導管內的液面低於燒杯液面;B的現象表示內部氣壓大於外部氣壓,C中的現象表示內部氣壓小於外部氣壓;D的現象說明裝置漏氣;
答案:A.
③ 右圖所示簡易凈水器.取來一杯比較渾濁的河水,經過該凈水器後,從導管口流出的水明顯澄清了(1)根據上
(1)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異味.故填:吸附水中的色素和異味.
(2)第二層紗布的作用是使石英沙和活性炭分開.故填:使石英沙和活性炭分開.
(3)加入肥皂水振盪,發現試管內有較多的浮渣產生,說明是硬水.故填:硬水.
(4)①在連接好裝置後,應先進行檢驗裝置氣密性的操作.故填:檢驗裝置氣密性.
②在燒瓶中加入沸石的目的是防止液體暴沸.故填:防止液體暴沸.
③燒杯中水的作用是冷凝劑.故填:冷凝劑.
④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關閉彈簧夾,將乾燥管放入帶有水的燒杯中,如果觀察到
乾燥管內水位上升,且氣體顏色漸漸變淺。因為NO2和水反應生成硝酸消耗了NO2,NO2濃度降低了 顏色自然就淺了
⑤ 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中,集氣瓶中放少量的水,起什麼作用
吸收所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保護環境,加快降溫速度,節省時間。
紅磷與氧氣反應,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固體,所以會導致集氣瓶內壓強減小,水被壓入集氣瓶,進入的水量正好占據集氣瓶內氧氣的空間,約為集氣瓶體積的五分之一,據實驗現象可得出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約為五分之一。剩餘的氣體主要是氮氣,水進入瓶內佔五分之一,不再繼續進入說明氮氣不能與紅磷反應,也不能溶於水或與水反應。
(5)檢查裝置氣密性時燒杯中水的作用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檢查裝置是否密封完好:用熱毛巾捂住集氣瓶3分鍾,觀察燒杯中是否有小氣泡冒出,若有氣泡表明氣密性很好。如果沒有氣泡需進一步對裝置進行密封處理,或者或新裝置。
集氣瓶底部事先放些細沙,防止生成物過熱,掉入底部炸裂集氣瓶。
事先檢驗裝置是否漏氣,可用蠟燭油密封雙孔橡皮塞。
⑥ why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時將導管一端伸入裝有水的燒杯中如果導管內的液面低於燒杯中的液面說明裝置的氣密性好
檢查時 是要用手 握住 試管吧 讓試管內的空氣變熱 膨脹 如果氣密性好 導管內的的液面 自然會 低於 燒杯的液面了,如果氣密性不好 則 空氣膨脹 並不會始 液面下降...
⑦ 水在檢查裝置氣密性,探究燃燒條件,配製溶液,連接儀器中的作用
觀察是否有氣泡冒出
分析空氣減少的體積
作溶劑
潤濕
⑧ 製取氧氣時,首先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具體的操作方法是主要作用是什麼
將導管一端置於水下稍稍加熱試管一段時間會有氣體從導管中冒出,停止加熱,導管中會升起一段水柱,一段時間後水柱不下降則氣密性良好
⑨ 化學測定空氣里氧氣含量的實驗中燒杯中的水起什麼作用
起測定氧氣含量的作用。也就是說,紅磷溫度降至室溫後,打開止水夾,如果水進入集氣瓶中的體積約占集氣瓶的五分之一的話,就說明氧氣含量約占空氣的五分之一,因為紅磷燃燒會消耗氧氣,不過,紅磷要放過量,以把氧氣盡量消耗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