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實驗結束後拆除裝置的順序

實驗結束後拆除裝置的順序

發布時間:2022-06-15 15:05:15

⑴ 電路實驗結束後應先拆除什麼,再拆除導線,最後將儀器怎麼樣

當閉合開關時,電流會由電源正極開始,經開關、導線b直接回到負極,使電路發生了短路.
可使兩個電燈串聯,電流應依次經開關、兩個燈泡,所以要去掉b導線.
故本題答案為:短路;b.

⑵ 實驗完畢,斷開開關,要將電路拆除時,應先拆除________,然後整理器材.

答案:電源

⑶ 用CO還原CuO的實驗中,在拆除實驗裝置時,需先將導管撤走再熄滅酒精燈嗎

氧氣先撤導管是因為氣體會倒流進導管。(先熄滅酒精燈,氣體停止生成,內部壓強沒有外部的大氣壓強大,故水倒流。)倒流進試管會導致試管爆裂。
如果先撤除導管的話,灼熱的銅遇到空氣會被重新氧化。
一定先移開酒精燈,直到試管冷卻後再停止通氫氣。
請不要將製取氧氣與還原氧化銅的實驗做對比。分開記比較好。經驗吶^-^

⑷ 實驗室制氯氣 實驗結束時,應該先停止加熱使反應停止並等待氯氣被氫氧化鈉溶液完全吸收再拆開裝置避免

應該先停止加熱使反應停止並等待氯氣被氫氧化鈉溶液完全吸收再拆開裝置避免污染空氣。
【制Cl2時混有的HCl和水蒸氣,可用H2O和濃硫酸洗氣而除去,但要注意先後順序,若先乾燥後除HCl,則又會使Cl2中混有水蒸氣。吸收多餘Cl2防止污染空氣,應使用NaOH溶液,使Cl2變為NaCl、NaClO而完全進入溶液。因Cl2在水中溶解度不大,以純水吸收往往不完全,不能充分起到防污染空氣的作用。】

⑸ 使用高錳酸鉀製造氧氣完畢後拆卸儀器的正確順序是

記住氧氣的操作步驟口訣「查裝定點收移熄」,諧音「茶莊定點收利(離)息」;依次對號入座,找出關鍵字.
故收集完畢後,拆卸裝置的正確順序:從水槽中拿出導管、撤去酒精燈、從鐵架台上拆下試管.
故選C.

⑹ 化學實驗 搭裝置順序 先左後右 先下後上

按照我多年的經驗,是先下後上,至於左右關鍵是裝置要拆,裝方便,穩當。

⑺ 減壓蒸餾結束後,拆除裝置時,首先是什麼 A關閉冷卻水b移開熱源C拆除反應瓶D打開安全閥

應該先移開熱源進行冷卻

⑻ 中學化學實驗室中常用鐵架台來固定一些實驗裝置.一般是按先上後下,先左後右的原則;在拆卸裝置時,往往

實驗室用鐵架台固定實驗裝置時,一般是按先下後上,先左後右的原則;在拆卸裝置時,採取與裝置儀器相反的程序.
故答案為:×

⑼ 氫碘酸+紅磷的還原實驗,三口燒杯與冷凝迴流裝置等如何組裝

紅磷主要呈現還原性,在另反應物中能被還原的只有碘元素。

所以,磷被氧化專,碘被還原。

磷的常見價態屬為-3、0、+3、+5,碘的常見價態為-1、0、+1、+3、+5、+7。

根據歸中反應原理,氧化還原時,化合價只靠攏不交叉。

由此可以推斷,磷降為-3價,碘的化合價上升。

所以反應方程式為:12HI+P4=6I2+4PH3。

如圖所示,三口中最左側的可以滴加氫碘酸,中間攪拌器讓其充分反映,右側將反應的碘蒸汽冷凝成碘。還有一種做法,採取直流冷凝管,豎直放到三口燒瓶中間的口,滴加氫碘酸至過量,則可以得到固體產物碘。

(9)實驗結束後拆除裝置的順序擴展閱讀

氧化還原反應前後,元素的氧化數發生變化。根據氧化數的升高或降低,可以將氧化還原反應拆分成兩個半反應:氧化數升高的半反應,稱為氧化反應; 氧化數降低的反應,稱為還原反應。氧化反應與還原反應是相互依存的,不能獨立存在,它們共同組成氧化還原反應。

反應中,發生氧化反應的物質,稱為還原劑,生成氧化產物;發生還原反應的物質,稱為氧化劑,生成還原產物。氧化產物具有氧化性,但弱於氧化劑;還原產物具有還原性,但弱於還原劑。

⑽ 裝置拆卸順序

根據拆卸裝置的順序是:先 上後下,先右後左,拆卸裝置的正確順序:從水槽中拿出導管、從鐵架台上拆下試管.
故答案為:B.

閱讀全文

與實驗結束後拆除裝置的順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生產汽車尿素設備哪個品牌好啊 瀏覽:956
魅工具箱像素 瀏覽:425
戶外跑步器材里程是什麼單位 瀏覽:386
如何成為合格的機械設計師 瀏覽:630
燃電大米加工設備哪個牌子好 瀏覽:320
河北隆堯做什麼機械多 瀏覽:370
軸承如何提取貨源 瀏覽:985
閥門井中的管道需加裝套管嗎 瀏覽:724
法蘭克加工中心機床怎麼調 瀏覽:239
方向傳動裝置的作用及組成 瀏覽:677
起重設備交易市場哪個好 瀏覽:312
高精度的機床怎麼做 瀏覽:848
x9機械鍵盤怎麼調 瀏覽:298
閥門上面有個正方形圖例是什麼 瀏覽:848
生產加工五金製品的人叫什麼 瀏覽:884
機械優先加什麼 瀏覽:722
電動工具是看轉速還是看瓦 瀏覽:477
製冷機品牌中有個頓字的叫什麼 瀏覽:48
製冷量1KW等於多少冷凍水量 瀏覽:759
自來水水表閥門壞了怎麼辦 瀏覽: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