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動液傳動
液力傳動的工作原理
一,液力傳動的概述 在傳動裝置中以液體(礦物油專)為工作介質進行能量屬傳遞與控制的稱為液體傳動裝置,簡稱液體傳動. 在液體傳遞能量時,存在著將機械能轉變為液體能,再由液體能轉變為機械能的過程.液體能有三種形式:位能,壓力能和動能.在液體傳動中,液體的相對高度位置變化很小,故位能與壓力能,動能相比,可以忽略不計.因此,液體傳動中液體能量變換的主要形式為壓力能和動能.凡是主要以工作液體的壓力能進行能量傳遞和控制的裝置稱為液壓傳動裝置,簡稱液壓傳動.其工作元件稱為液壓元件.凡是主要以工作液體的動能進行能量傳遞與控制的裝置稱為液力傳動或動液傳動.
二,液力傳動的原理 液力傳動裝置是本世紀初開始研究的,最早用於船舶工業.汽車上採用液力傳動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在30年代,英國,美國將液力傳動應用於公共汽車,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許多軍用車輛和專用汽車也開始採用液力傳動裝置.現代汽車尤其是轎車廣泛採用了液力傳動裝置. 最初的液力傳動裝置方案是由德國蓋爾曼·費丁格爾教授提出的,如圖1-1所示.它由離心泵,集水槽,進水管,連接管路,導水機構,水輪機等組成.
2. 簡述液力傳動的工作原理
以液體為工作復介質,利用液體動制能來傳遞能量的流體傳動。葉輪將動力機(內燃機、電動機、渦輪機等)輸入的轉速、力矩加以轉換,經輸出軸帶動機器的工作部分。液體與裝在輸入軸、輸出軸、殼體上的各葉輪相互作用,產生動量矩的變化,從而達到傳遞能量的目的。液力傳動與靠液體壓力能來傳遞能量的液壓傳動在原理、結構和性能上都有很大差別。液力傳動的輸入軸與輸出軸之間只靠液體為工作介質聯系,構件間不直接接觸,是一種非剛性傳動。液力傳動的優點是:能吸收沖擊和振動,過載保護性好,甚至在輸出軸卡住時動力機仍能運轉而不受損傷,帶載荷起動容易,能實現自動變速和無級調速等。因此它能提高整個傳動裝置的動力性能。
3. 什麼是液壓傳動 舉一些例子,在實際中有哪些應用
液壓傳動是指以液體為工作介質進行能量傳遞和控制的一種傳動方式。例如汽車液壓傳動系統、軍事工業用液壓系統火炮操縱裝置、艦船減搖裝置、飛行器模擬等。
在液體傳動中,根據其能量傳遞形式不同,又分為液力傳動和液壓傳動。液力傳動主要是利用液體動能進行能量轉換的傳動方式,如液力耦合器和液力變矩器。
液壓傳動是利用液體壓力能進行能量轉換的傳動方式。在機械上採用液壓傳動技術,可以簡化機器的結構,減輕機器質量,減少材料消耗,降低製造成本,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的可靠性。
(3)船舶工業中用到的液壓傳動裝置擴展閱讀:
液壓傳動主要應用如下:
1、一般工業用液壓系統塑料加工機械(注塑機)、壓力機械(鍛壓機)、重型機械(廢鋼壓塊機)、機床(全自動六角車床、平面磨床)等;
2、行走機械用液壓系統工程機械(挖掘機)、起重機械(汽車吊)、建築機械(打樁機)、農業機械(聯合收割機)、汽車(轉向器、減振器)等;
3、鋼鐵工業用液壓系統 冶金機械(軋鋼機)、提升裝置(升降機)、軋輥調整裝置等;
4、土木工程用液壓系統 防洪閘門及堤壩裝置(浪潮防護擋板)、河床升降裝置、橋梁操縱機構和礦山機械(鑿岩機)等;
5、發電廠用液壓系統渦輪機(調速裝置)等;
6、特殊技術用液壓系統 巨型天線控制裝置、測量浮標、飛機起落架的收放裝置及方向舵控制裝置、升降旋轉舞台等;
7、船舶用液壓系統 甲板起重機械(絞車)、船頭門、艙壁閥、船尾推進器等。
4. 液壓傳動技術在工程機械中的應用
1、概述
行走驅動系統是工程機械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工作系統相比,行走驅動系統不僅需要傳輸更大的功率,要求器件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長的壽命,還希望在變速調速、差速、改變輸出軸旋轉方向及反向傳輸動力等方面具有良好的能力。於是,採用何種傳動方式,如何更好地滿足各種工程機械行走驅動的需要,一直是工程機械行業所要面對的課題。尤其是近年來,隨著我國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進程的快速發展,建築施工和資源開發規模不斷擴大,工程機械在市場需求大大增強的同時,更面臨著作業環境更為苛刻、工況條件更為復雜等所帶來的挑戰,也進一步推動著對其行走驅動系統的深入研究。
這里試圖從技術構成及性能特徵等角度對液壓傳動技術在工程機械行走驅動系統的發展及其規律進行探討。
2、基於單一技術的傳動方式
工程機械行走系統最初主要採用機械傳動和液力機械傳動(全液壓挖掘機除外)方式。現在,液壓和電力傳動的傳動方式也出現在工程機械行走驅動裝置中,充分表明了科學技術發展對這一領域的巨大推動作用。
2.1機械傳動
純機械傳動的發動機平均負荷系數低,因此一般只能進行有級變速,並且布局方式受到限制。但由於其具有在穩態傳動效率高和製造成本低方面的優勢,在調速范圍比較小的通用客貨汽車和對經濟性要求苛刻、作業速度恆定的農用拖拉機領域迄今仍然占據著霸主地位。
2.2液力傳動
液力傳動用變矩器取代了機械傳動中的離合器,具有分段無級調速能力。它的突出優點是具有接近於雙曲線的輸出扭矩-轉速特性,配合後置的動力換擋式機械變速器能夠自動匹配負荷並防止動力傳動裝置過載。變矩器的功率密度很大而負荷應力卻較低,大批生產成本也不高等特點使它得以廣泛應用於大中型鏟土運土機械、起重運輸機械領域和汽車、坦克等高速車輛中。但其特性匹配及布局方式受限制,變矩范圍較小,動力制動能力差,不適合用於要求速度穩定的場合。
2.3液壓傳動
與機械傳動相比。液壓傳動更容易實現其運動參數(流量)和動力參數(壓力)的控制,而液壓傳動較之液力傳動具有良好的低速負荷特性。由於具有傳遞效率高,可進行恆功率輸出控制,功率利用充分,系統結構簡單,輸出轉速無級調速,可正、反向運轉,速度剛性大,動作實現容易等突出優點,液壓傳動在工程機械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幾乎所有工程機械裝備都能見到液壓技術的蹤跡,其中不少已成為主要的傳動和控制方式。極限負荷調節閉式迴路,發動機轉速控制的恆壓,恆功率組合調節的變數系統開發,給液壓傳動應用於工程機械行走系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前景。
與純機械和液力傳動相比,液壓傳動的主要優點是其調節的便捷性和布局的靈活性,可根據工程機械的形態和工況的需要,把發動機、驅動輪、工作機構等各部件分別布置在合理的部位,發動機在任一調度轉速下工作,傳動系統都能發揮出較大的牽引力,而且傳動系統在很寬的輸出轉速范圍內仍能保持較高的效率,並能方便地獲得各種優化的動力傳動特性,以適應各種作業的負荷狀態。
在車速較高的行走機械中所採用的帶閉式油路的行走液壓驅動裝置能無級調速,使車輛柔和起步、迅速變速和無沖擊地變換行駛方向。對在作業中需要頻繁起動和變速、經常穿梭行駛的車輛來說這一性能十分寶貴。但與開式迴路相比,閉式迴路的設計、安裝調試以及維護都有較高的難度和技術要求。
藉助電子技術與液壓技術的結合,可以很方便地實現對液壓系統的各種調節和控制。而計算機控制的引入和各類感測元件的應用,更極大地擴展了液壓元件的工作范圍。通過感測器監測工程車輛各種狀態參數,經過計算機運算輸出控制目標指令,使車輛在整個工作范圍內實現自動化控制,機器的燃料經濟性、動力性、作業生產率均達到最佳值。因此,採用液壓傳動可使工程機械易於實現智能化、節能化和環保化,而這已成為當前和未來工程機械的發展趨勢。
2.4電力傳動
電力傳動是由內燃機驅動發電機,產生電能使電動機驅動車輛行走部分運動,通過電子調節系統調節電動機軸的轉速和轉向,具有凋速范圍廣,輸人元件(發電機)、輸出元件(電動機)、及控制裝置可分置安裝等優點。電力傳動最早用於柴油機電動船舶和內燃機車領域,後又推廣到大噸位礦用載重汽車和某些大型工程機械上,近年來又出現了柴油機電力傳動的叉車和牽引車等中小型起重運輸車輛。但基於技術和經濟性等方面的一些原因,適用於行走機械的功率電元件還遠沒有像固定設備用的那樣普及,電力傳動對於大多數行走機械還僅是「未來的技術」。
3、發展中的復合傳動技術
從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應用於工程機械行走驅動系統中的基於單一技術的傳動方式構成簡單、傳動可靠,適用於某些特定的場合和領域。而在大多數的實際應用中,這些傳動技術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彼此之間都存在著相互的滲透和結合,如液力、液壓和電力的傳動裝置中都或多或少的包含有機械傳動環節,而新型的機械和液力傳動裝置中也設置了電氣和液壓控制系統。換句話說,採用有針對性的復合集成的方式,可以充分發揮各種傳動方式各自的優勢,揚長避短,從而獲得最佳的綜合效益。值得注意的是,兼有調節與布局靈活性及高功率密度的液壓傳動裝置在其中充當著重要角色。
3.1液壓與機械和液力傳動的復合
(1)串聯方式
串聯方式是最為簡單和常見的復合方式,是在液壓馬達或液壓變速器的輸出端和驅動橋之間設置機械式變速器以擴大調速的高效區,實現分段的無級變速。目前已廣泛用於裝載機、聯合收獲機和某些特種車輛上。對其的發展是將可在行進間變換傳動比的動力換擋行星變速器直接安裝在驅動輪內,實現了大變速比的輪邊液壓驅動,因而取消了驅動橋,更便於布局。
(2)並聯方式
即為通常所稱的「液壓機械功率分流傳動」,可理解為一種將液壓與機械裝置「並聯」分別傳輸功率流的傳動系統,也就是是利用多自由度的行星差速器把發動機輸出的功率分成液壓的和機械的兩股「功率流」,藉助液壓功率流的可控性,使這兩股功率流在重新匯合時可無級調節總的輸出轉速。這種方式將液壓傳動的無級調速性能好和機械傳動的穩態效率高這兩方面的優點結合起來,得到一個既有無級變速性能,又有較高效率和較寬高效區的變速裝置。
按其結構,這種復合式傳動裝置可分為兩類:第一類為利用行星齒輪差速器分流的外分流式,其中常見的分流傳動機構又可分為輸入分流式和輸出分流式兩種基本形式;第二類為利用液壓泵或馬達轉子與外殼間的差速運動分流的內分流式。
日本小松公司開發的這種復合方式的液壓傳動變速器,已經應用在裝載機、推土機等工程機械上。德國Fendt拖拉機生產的採用Vario型無級變速器裝備的農用拖拉機,到2003年總銷量超過了30000台。
由此可以看出,這種新型的傳動裝置已日益成為大中功率液力傳動和動力換檔變速器的有力競爭者。
(3)分時方式
對於作業速度和非作業狀態下轉移空駛速度相差懸殊的專用車輛,採用傳統機械變速器用於高速行駛、附加液壓傳動裝置用於低速作業的方式能很好地滿足這兩種工況的矛盾要求。機械——液壓分時驅動的方式在此類車輛上的應用已很普遍,這一技術也已被應用於飛機除冰車和田間移栽機等需要「爬行速度」的車輛和機具上。
(4)分位方式
把液壓馬達直接安裝在車輪內的「輪邊液壓驅動裝置」是一種輔助液壓驅動裝置,可以解決工程機械需要提高牽引性能,但又無法採用全輪驅動方式,難以布置傳統的機械傳動裝置的問題。液壓傳動的無級調速性能使以不同方式傳動的驅動輪之間能協調同步,這在某種意義上也可視為一種功率分流傳動:動力機的功率被分配到幾組驅動輪上,經地面耦合後產生推動車輛運動的牽引力。目前,許多工程機械製造廠商將這一技術用於具有部分自走驅動能力的,諸如自走式平地機和鏟運機這樣的工程機械上。
3.2液壓與電力傳動的復合
由於現代技術的發展,電子技術在信號處理的能力和速度方面佔有很大的優勢,而液壓與電力傳動在各自功率元件的特性方面各有所長。因此,除了現在已普遍存在的「電子神經+液壓肌肉」這種模式外,兩者在功率流的復合傳輸方面也有許多成功的實例,如:由變頻或直流調速電機和高效、低脈動的定量液壓泵構成的可變流量液壓油源,用集成安裝的電動泵-液壓缸或低速大扭矩液壓馬達構成的電動液壓執行單元,以及混合動力工業車輛的驅動系統等。 < 本文由中國測控
5. 液壓技術在工業中的應用
液壓技術在工業上的應用領域:
1、國防工業。
陸、海、空三軍的很多武器裝備都採用了液壓傳動與控制。
2、機床工業。
目前機床傳動系統有85%採用液壓傳動與控制,如磨床、銑床、刨床、拉床、壓力機、剪床和組合機床等。
3、冶金工業。
電爐控制系統、軋鋼機的控制系統、平爐裝料、轉爐控制、高爐控制、帶材跑偏和恆張力裝置等都採用了液壓技術。
4、汽車工業。
液壓越野車、液壓自卸式汽車、液壓高空作業車和消防車等均採用了液壓技木。
5、輕紡工業。
採用溉壓技術的有塑料注塑機、橡膠硫化機、造紙機、印刷機和紡織機等。
6、船舶工業。
應用液壓技術很普遍,如全液壓挖泥船、打撈船、打樁船、採油平台、水翼船、氣墊船和船舶輔機等。
(5)船舶工業中用到的液壓傳動裝置擴展閱讀:
液壓技術的原理:
液壓技術用的是帕斯卡定律,即密閉液體上的壓強,能夠大小不變地向各個方向傳遞
在一個小面積的活塞上施加一個很小的力,因為傳播的是壓強,所以在另一邊的面積大的活塞上就會出現更大的力。
6. 液壓傳動的應用
「液壓與氣動傳動」是機械類及其自動化專業的 技術基礎課程 。通常來講,一般的機械設備是由動力裝置,傳動裝置,工作執行裝置和控制操縱裝置組成。傳動裝置有機械傳動,電力傳動,液壓傳動,氣壓傳動和它們的組合等形式。液壓傳動是與機械傳動,電力和氣壓傳動等相並列的一種傳動形式,是機械設備設計、使用和維護所必須掌握的技術和知識。讓學生掌握液壓與氣壓傳動的基礎知識,掌握各種液壓和氣動元件的工作原理、特點、應用和選用方法,熟悉各類液壓與氣動基本迴路的功用、組成和應用場合,了解國內外先進技術成果在機械設備中的應用。
液壓傳動和氣壓傳動稱為流體傳動 , 是根據 17 世紀帕斯卡 提 出的液體靜壓力傳 動 原 理 而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技術 , 是工農業生產中廣為應用的一門技術。如今,流體傳動技術水平的高低已成為一個國家工業發展水平的 重要 標志。
1795 年英國約瑟夫·布拉曼 (Joseph Braman,1749 -- 1814) ,在倫敦用水作為工作介質 , 以水壓機的形式將其應用於工業上 , 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台水壓機。 1905 年將工作 介質水改為油 , 又進一步得到改善。
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4 -- 1918) 後液壓傳動廣泛應用 , 特別是 1920 年以後 , 發展更為 迅速。液壓元件大約在 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的 20 年間 , 才開始進入正規的工業生產階段。 1925 年維克斯 (F.Vikers) 發明了壓力平衡式葉片泵 , 為近代液壓元件工業或液壓傳動 的逐步建立奠定了基礎。 20 世紀初康斯坦丁·尼斯克 (G · Constantimsco) 對能量波動 傳遞所進行的理論及實際研究 ;1910 年對液力傳動 ( 液力聯軸節、液力變矩器等 ) 方面的貢獻,使這兩方面領域得到了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 (1941 -- 1945) 期間 , 在美國機床中有 30% 應用了液壓傳動。 應該指出 , 日本液壓傳動的發展較歐美等國家晚了近 20 多年。在 1955 年前後 , 日本迅速發展液壓傳動 ,1956 年成立了 「 液壓工業會 」 。近 20~30 年間,日本液壓傳動發展之快,屆世界領先地位。
液壓傳動有許多突出的優點,因此它的應用非常廣泛,如一般工。業用的塑料加工機械、壓力機械、機床等;行走機械中的工程機械、建築機械、農業機械、汽車等;鋼鐵工業用的冶金機械、提升裝置、軋輥調整裝置等;土木水利工程用的防洪閘門及堤壩裝置、河床升降裝置、橋梁操縱機構等;發電廠渦輪機調速裝置、核發電廠等國;船舶用的甲板起重機械(絞車)、船頭門、艙壁閥、船尾推進器等;特殊技術用的巨型天線控制裝置、測量浮標、升降旋轉舞台等;軍事工業用的火炮操縱裝置、船舶減搖裝置、飛行器模擬、飛機起落架的收放裝置和方向舵控制裝置等。
氣壓傳動的應用歷史悠久。從 18 世紀的產業革命開始 , 氣壓傳動逐漸被應用於各類行業中 。 如礦山用的風鑽 , 火車的剎車裝置等。而氣壓傳動應用於一般工業中的自動化、省力化則是近些年的事情。目前世界各國都把氣壓傳動作為一種低成本的工業自動化手段。國內外自 20 世紀 60 年代以來 , 氣壓傳動發展十分迅速 , 目前氣壓傳動元件的發展速度已超過了液壓元件 , 氣壓傳動已成為一個獨立的專門技術領域。
氣壓傳動技術應用也相當普遍,許多機器設備中裝有氣壓傳動系統,在工業各領域,如機械、電子、鋼鐵、運輸車輛及製造、橡膠、紡織、化工、食品、包裝、印刷和煙草領域等,氣壓傳動技術已成為基本組成部分。在尖端技術領域如核工業和宇航中,氣壓傳動技術也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目前 , 它們分別在實現高壓、高速、大功率、高效率、低雜訊、長壽命、高度集成化、小型化與輕量化、一體化和執行件柔性化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同時 , 由於與微電子技術密切配合 , 能在盡可能小的空間內傳遞盡可能大的功率並加以准確的控制 , 從而更使得它們在各行各業中發揮出了巨大作用。
應該特別提及的是 , 近年來 , 世界科學技術不斷迅速發展 , 各部門對液壓傳動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液壓傳動與電子技術配合在一起 , 廣泛應用於智能機器人、海洋開發、宇宙航行、地震予測及各種電液伺服系統 , 使液壓傳動的應用提高到一個嶄新的高度。目前,液壓傳動發展的動向 , 概括有以下幾點 :
1. 節約能源 , 發展低能耗元件 , 提高元件效率 ;
2. 發展新型液壓介質和相應元件 , 如發展高水基液壓介質和元件 , 新型石油基液壓介質 ;
3. 注意環境保護 , 降低液壓元件雜訊 ;
4. 重視液壓油的污染控制 ;
5. 進一步發展電氣-液壓控制,提高控制性能和操作性能 ;
6. 重視發展密封技術,防止漏油 ;
7. 其它方面,如元件微型化、復合化和系統集成化的趨勢仍在繼續發展,對液壓系統元件的可靠性設計、邏輯設計,與電子技術高度結合,對故障的早期診斷、預測以及防止失效的早期警報等都越來越受到重視。
液壓傳動的優缺點及應用
1 液壓傳動的特點
優點:獨特之處--力大無窮(P=32MP 以上)
缺點: 不宜遠距離傳遞
1) 泄漏嚴重〈 不宜保證嚴格的傳動比
污染地面
2) 對T變化敏感
3) 難於檢查故障
2 氣壓傳動的特點
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且無污染,低成本,綜合自動化,但功率較小。
【開始演示】圖略。
3 液壓與氣壓傳動的應用和發展
發展應用:
1) 液壓傳動從17世紀帕斯卡提出靜壓傳遞原理、1795年世界上第一台水壓機誕生,已有200多年的歷史, 但由於沒有成熟的 液壓傳動技術和液壓元件,且工藝製造水平低下發展緩慢,幾乎停滯 氣壓傳動早在公元前,埃及人就開始採用風箱產生壓縮空氣助燃。從18世紀的產業革命開始逐漸應用於各類行業中。
2)上世紀30年代,由於工藝製造水平提高,開始生產液壓元件,並首先應用於機床。
3)上世紀50、60、70年代,工藝水平很大提高,液壓與氣壓傳動技術也迅速發展,國民經濟各個領域,從藍天到水下,從軍用到民用,從重工業到輕工業,到處都有液壓與氣壓傳動術,且其水平高低已成為一個國家工業發展水平的標志。
如:火炮跟蹤、飛機和導彈的動、炮塔穩定、海底石油探測平台固定、煤礦礦井支承、 礦山用的風鑽、火車的剎車裝置、液壓裝載、起重、挖掘、軋鋼機組、數控機床、多工位組合機床、全自動液壓車床、液壓機械手等等。
我國液壓與氣壓傳動技術從60年代開始發展較快,但其發展速度遠遠落後於同期發展的日本,主要由於工藝製造水平跟不上,新產品研製開發和發達國家不差上下,但製造比較困難,希望在坐各位能用自己所學為液壓與氣壓傳動技術作出貢獻。
發展趨勢: 向高壓、高速、高效率、大流量、大功率、微型化、低雜訊、低能耗、經久耐用、高度集成化方向發展,向用計算機控制的機電一體化方向發展。
總之: 流體技術+電氣控制,
好比老虎插上翅膀,
而今同計算機控制相結合,
又將進入一個嶄新的歷史階段。
7. 船舶上用液壓油缸有什麼地方,除了舵機外
液壓系統在船上的用途很廣,特別是危險性較高的船上的傳動裝置,大都採用液壓的,如:絞纜機、克令吊、液壓閥、液壓艙蓋等。
8. 液壓傳動具體有哪些用途
與其它傳動方式相比,液壓傳動具有以下優缺點。
一、液壓傳動的優點
1)
液壓傳動可以輸出大的推力或大轉矩,可實現低速大噸位運動,這是其它傳動方式所不能比的突出優點。
2)
液壓傳動能很方便地實現無級調速,調速范圍大,且可在系統運行過程中調速。
3)
在相同功率條件下,液壓傳動裝置體積小、重量輕、結構緊湊。液壓元件之間可採用管道連接、或採用集成式連接,其布局、安裝有很大的靈活性,可以構成用其它傳動方式難以組成的復雜系統。
4)
液壓傳動能使執行元件的運動十分均勻穩定,可使運動部件換向時無換向沖擊。而且由於其反應速度快,故可實現頻繁換向。
5)
操作簡單,調整控制方便,易於實現自動化。特別是和機、電聯合使用時,能方便地實現復雜的自動工作循環。
6)
液壓系統便於實現過載保護,使用安全、可靠。由於各液壓元件中的運動件均在油液中工作,能自行潤滑,故元件的使用壽命長。
7)
液壓元件易於實現系列化、標准化和通用化,便於設計、製造、維修和推廣使用。
二、液壓傳動的缺點
1)
油的泄漏和液體的可壓縮性會影響執行元件運動的准確性,故無法保證嚴格的傳動比。
2)
對油溫的變化比較敏感,不宜在很高或很低的溫度條件下工作。
3)
能量損失(泄漏損失、溢流損失、節流損失、摩擦損失等)較大,傳動效率較低,也不適宜作遠距離傳動。
4)
系統出現故障時,不易查找原因。
綜上所述,液壓傳動的優點是主要的、突出的,它的缺點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會逐步克服的,液壓傳動技術的發展前景是非常廣闊的。
9. 液壓傳動的基本知識
1.液壓傳動是利用帕斯卡原理!帕斯卡原理是大概就是:在密閉環境中,向液體施加一個力,這個液體會向各個方向傳遞這個力!力的大小不變!
液壓傳動就是利用這個物理性質,向一個物體施加一個力,利用帕斯卡原理使這個力變大!從而起到舉起重物的效果!
優點就是力量大!缺點就是太費空間!
2.液壓傳動
液壓傳動和氣壓傳動稱為流體傳動,是根據17世紀帕斯卡提出的液體靜壓力傳動原理而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技術,是工農業生產中廣為應用的一門技術。如今,流體傳動技術水平的高低已成為一個國家工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
1795年英國約瑟夫·布拉曼(Joseph Braman,1749-1814),在倫敦用水作為工作介質,以水壓機的形式將其應用於工業上,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台水壓機。1905年將工作介質水改為油,又進一步得到改善。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後液壓傳動廣泛應用,特別是1920年以後,發展更為迅速。液壓元件大約在 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的20年間,才開始進入正規的工業生產階段。1925 年維克斯(F.Vikers)發明了壓力平衡式葉片泵,為近代液壓元件工業或液壓傳動 的逐步建立奠定了基礎。20 世紀初康斯坦丁·尼斯克(G·Constantimsco)對能量波動傳遞所進行的理論及實際研究;1910年對液力傳動(液力聯軸節、液力變矩器等)方面的貢獻,使這兩方面領域得到了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1941-1945)期間,在美國機床中有30%應用了液壓傳動。應該指出,日本液壓傳動的發展較歐美等國家晚了近 20 多年。在 1955 年前後 , 日本迅速發展液壓傳動,1956 年成立了「液壓工業會」。近20~30 年間,日本液壓傳動發展之快,居世界領先地位。
液壓傳動有許多突出的優點,因此它的應用非常廣泛,如一般工。業用的塑料加工機械、壓力機械、機床等;行走機械中的工程機械、建築機械、農業機械、汽車等;鋼鐵工業用的冶金機械、提升裝置、軋輥調整裝置等;土木水利工程用的防洪閘門及堤壩裝置、河床升降裝置、橋梁操縱機構等;發電廠渦輪機調速裝置、核發電廠等等;船舶用的甲板起重機械(絞車)、船頭門、艙壁閥、船尾推進器等;特殊技術用的巨型天線控制裝置、測量浮標、升降旋轉舞台等;軍事工業用的火炮操縱裝置、船舶減搖裝置、飛行器模擬、飛機起落架的收放裝置和方向舵控制裝置等。
液壓傳動的基本原理是在密閉的容器內,利用有壓力的油液作為工作介質來實現能量轉換和傳遞動力的。其中的液體稱為工作介質,一般為礦物油,它的作用和機械傳動中的皮帶、鏈條和齒輪等傳動元件相類似。
在液壓傳動中,液壓油缸就是一個最簡單而又比較完整的液壓傳動系統,分析它的工作過程,可以清楚的了解液壓傳動的基本原理.
液壓傳動系統的組成
液壓系統主要由:動力元件(油泵)、執行元件(油缸或液壓馬達)、控制元件(各種閥)、輔助元件和工作介質等五部分組成。
1、動力元件(油泵) 它的作用是把液體利用原動機的機械能轉換成液壓力能;是液壓傳動中的動力部分。
2、執行元件(油缸、液壓馬達) 它是將液體的液壓能轉換成機械能。其中,油缸做直線運動,馬達做旋轉運動。
3、控制元件 包括壓力閥、流量閥和方向閥等。它們的作用是根據需要無級調節液動機的速度,並對液壓系統中工作液體的壓力、流量和流向進行調節控制。
4、輔助元件 除上述三部分以外的其它元件,包括壓力表、濾油器、蓄能裝置、冷卻器、管件及油箱等,它們同樣十分重要。
5、工作介質 工作介質是指各類液壓傳動中的液壓油或乳化液,它經過油泵和液動機實現能量轉換。
液壓傳動的優缺點
1、液壓傳動的優點
(1)體積小、重量輕,因此慣性力較小,當突然過載或停車時,不會發生大的沖擊;
(2)能在給定范圍內平穩的自動調節牽引速度,並可實現無極調速;
(3)換向容易,在不改變電機旋轉方向的情況下,可以較方便地實現工作機構旋轉和直線往復運動的轉換;
(4)液壓泵和液壓馬達之間用油管連接,在空間布置上彼此不受嚴格限制;
(5)由於採用油液為工作介質,元件相對運動表面間能自行潤滑,磨損小,使用壽命長;
(6)操縱控制簡便,自動化程度高;
(7)容易實現過載保護。
2、液壓傳動的缺點
(1)使用液壓傳動對維護的要求高,工作油要始終保持清潔;
(2)對液壓元件製造精度要求高,工藝復雜,成本較高;
(3)液壓元件維修較復雜,且需有較高的技術水平;
(4)用油做工作介質,在工作面存在火災隱患;
(5)傳動效率低。
10. 液壓傳動裝置由哪些基本部分組成
1.
動力裝置:將機械抄能轉換為液壓能;
2.
執行裝置:包括將液壓能轉換為機械能的液壓執行器;
3.
控制裝置:控制液體的壓力、流量和方向的各種液壓閥;
4.
輔助裝置:包括儲存液體的液壓箱,輸送液位的管路和接頭,保證液體清潔的過濾器等;
5.
工作介質:液壓液,是動力傳遞的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