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圖是實驗室關於乙烯的製取和性質實驗的裝置圖:(1)寫出製取乙烯的化學方程式______.(2)某學生用該
(1)乙醇在濃硫酸的催化作用下發生分子內脫水製取乙烯,乙醇發生消去反應內,反應的化學容方程式為
CH3CH2OH
濃硫酸 |
❷ 乙烯的實驗室製法為什麼有雜質二氧化硫
(1)乙烯不與NaOH溶液反應,但二氧化硫能與鹼反應(SO2+2NaOH=Na2SO3+H2O),二氧化硫是否存在可用品紅溶液檢驗,則I中為品紅.乙烯的檢驗應放在排除SO2的干擾後進行,選通過品紅溶液褪色檢驗SO2的存在;再通過NaOH溶液除去SO2,所以II中為氫氧化鈉溶液,再通過品紅溶液不褪色確認SO2已除干凈,則III為品紅溶液.最後用溴水褪色實驗檢驗乙烯,則IV為溴水, 故答案為:A;B;A;D; (2)二氧化硫是否存在可用品紅溶液檢驗,I中品紅溶液褪色說明含有二氧化硫,則I裝置的目的為檢驗二氧化硫, 故答案為:檢驗二氧化硫; (3)乙烯和二氧化硫都能使溴水或高錳酸鉀酸性溶液褪色,二氧化硫的存在影響乙烯的檢驗,故檢驗乙烯時應先除去二氧化硫,則裝置II的目的為除去二氧化硫氣體,以免干擾乙烯的實驗, 故答案為:除去二氧化硫氣體,以免干擾乙烯的實驗; (4)通過NaOH溶液除去SO2,再通過品紅溶液不褪色確認SO2已除干凈,則裝置Ⅲ的目的為檢驗二氧化硫是否除盡, 故答案為:檢驗二氧化硫是否除盡; (5)最後用高錳酸鉀酸性溶液褪色實驗檢驗乙烯,裝置Ⅳ中的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說明含有乙烯,即能確認C2H4氣體存在的現象是裝置Ⅲ中的品紅溶液不褪色,裝置Ⅳ中的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故答案為:裝置Ⅲ中的品紅溶液不褪色;裝置Ⅳ中的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❸ 乙醇制備乙烯時,為什麼不能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檢驗乙烯
乙烯的實驗室製法使用乙醇和濃硫酸發生消去反應製得 所以乙烯中會混有少量乙醇 。 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檢驗乙烯 會發生氧化反應 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而乙醇也會與酸性高錳酸鉀發生氧化反應 同樣會褪色 這樣乙醇就會產生干擾 所以應該先洗氣。
❹ 實驗室製取乙烯並檢驗乙烯性質的裝置如圖.請回答有關問題:(1)燒瓶中除反應物以外,還應放2-3塊碎瓷片
(1)反應條件是加熱到170℃,因乙醇的沸點低,易暴沸,在圓底燒瓶中放2-3塊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 故答案為:防止暴沸; (2)利用乙醇在濃硫酸的催化作用下發生分子內脫水製取乙烯,乙醇發生消去反應,所以實驗室製取乙烯的化學方程式為:CH3CH2OH 濃硫酸 |
❺ 乙烯的制備方法
乙烯是一種氣體激素。成熟的組織釋放乙烯較少,而在分生組織,萌發的種子、凋謝的花朵和成熟過程中的果實乙烯的產量較大。它存在於成熟的果實;莖的節;衰老的葉子中。乙烯的產生具有「自促作用」(即乙烯的積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烯產生)。 植物在乾旱、大氣污染、機械刺激、化學脅迫、病害等逆境下,體內乙烯成幾倍或幾十倍的增加,這種在逆境下由植物體產生的乙烯稱為應激乙烯或逆境乙烯(lstress ethylene)。 實驗室里是把酒精和濃硫酸按1:3混合迅速加熱到170℃,使酒精分解製得。濃硫酸在反應過程里起催化劑和脫水劑的作用。方程式為:CH3CH2OH—濃H2SO4,170℃→CH2=CH2↑+H2O 製取乙烯的反應屬於液——液加熱型 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很快褪色,這是乙烯被高錳酸鉀氧化的結果,而甲烷等烷烴卻沒有這種性質。 乙烯的化學性質——加成反應 把乙烯通入盛溴水的試管里,可以觀察到溴水的紅棕色很快消失。 乙烯能跟溴水裡的溴起反應,生成無色的1,2-二溴乙烷(CH2Br-CH2Br)液體。 這個反應的實質是乙烯分子里的雙鍵里的一個鍵易於斷裂,兩個溴原子分別加在兩個價鍵不飽和的碳原子上,生成了二溴乙烷。這種有機物分子里不飽和碳原子跟其它原子或原子團直接結合生成別的物質的反應叫做加成反應。 乙烯還能跟氫氣、氯氣、鹵化氫以及水等在適宜的反應條件下起加成反應。 口訣: 硫酸乙醇三比一,溫計入液一百七。 迅速升溫防碳化,鹼灰除雜最適宜。 解釋: 硫酸乙醇三比一:意思是說在實驗室里是用濃硫酸和乙醇(按3:1的比例)在燒瓶中混合加熱的方法製取乙烯的。 溫計入液一百七:「溫計」指溫度計,「溫計入液」的意思是說溫度計的水銀球必須浸入混合液中(但不能接觸燒瓶底);「一百七」的意思是說此實驗的溫度必須控制在170℃左右。 迅速升溫防碳化:意思是說加熱時要將溫度迅速升到170℃,否則乙醇易被濃硫酸氧化而碳化。 鹼灰除雜最適宜:「鹼灰」指鹼石灰。意思是說通過鹼石灰可除掉混在乙烯中的水蒸氣和SO2。 
❻ 實驗室製取乙烯,常因溫度過高而使乙醇和濃硫酸反應生成少量的SO 2 。某同學設計下列實驗以確定上述混合
每空1分,共8分 (1) I: A II: B III: A IV: D (2)I中品紅溶液褪色;吸收SO 2 ;證明SO2已經被完全吸收; IV中溶液顏色變淺或褪色。
❼ 實驗室制乙烯的裝置圖
1、檢驗氣密性。在復燒瓶里注入乙醇和制濃硫酸(體積比1:3)的混合液約20mL(配置此混合液應在冷卻和攪拌下將15mL濃硫酸滿滿倒入5mL 酒精中),並放入幾片碎瓷片。(溫度計的水銀球要伸入液面以下) 
❽ 實驗室制乙烯最後通入酸性高錳酸鉀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這兩者的通入順序是什麼作用是什麼
一個是用來驗證有乙烯一個是處理尾氣 酸性高錳酸在前 溴的四氯化碳在後
❾ 有機化學【乙烯的實驗室製法】除雜問題
除雜試劑:NaOH溶液
品紅溶液的作用:檢驗SO2是否除盡 溴水、 高錳酸鉀溶液的作用:檢驗CH2=CH2的性質 連接順序:氣體發生裝置→NaOH溶液→品紅溶液→溴水、酸性高錳酸鉀溶液
❿ 乙醇脫水制乙烯實驗中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與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作用
反應物是:乙醇、濃硫酸; 濃硫酸的作用:催化劑、脫水並吸水; 主反應:170℃脫水生成乙烯(CH2=CH2); 副反應:140℃脫水生成乙醚(CH3-O-CH3); 此外,還有濃硫酸與乙醇之間的氧化還原反應,生成CO2、SO2; 以及揮發出來的乙醇氣體。 能使高錳酸鉀褪色的因素有:乙醇蒸汽、SO2; 第一個10%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乙醇蒸汽與SO2氣體; 第二個Br2/CCl4溶液的作用是:判斷Br2與CH2=CH2發生了加成反應; 後面補充的試管里裝的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判斷能否氧化乙烯的。 根據兩個裝置的現象,得出結論: 乙烯能與Br2發生加成反應,乙烯能被高錳酸鉀溶液氧化,乙烯具有還原性。
與制乙烯的實驗裝置高錳酸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魅工具箱像素
發布:2025-09-22 17:45:44
瀏覽:425
| |
|